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境的诗句

心境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心境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境的诗句范文第1篇

漫步在钱塘湖水边,看着满江冰雪融化,小草冒出嫩芽,花儿点点泛红。就想起了白居易写下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莫马蹄”的诗句,当诗人走在这钱塘湖边欣赏着满江春色,一定也在抒发这像我一样的感慨吧。我爱这满江的春色!

走到西湖边,看着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荷叶堆的满池都是,一根根绿色的茎上长满了粉红色的荷花,看那早晨的露珠还在上面呢,像一颗颗明艳的珍珠在绿叶上滚动,还有那含苞欲放的荷花,像个羞答答的小姑娘,泛红的脸蛋像涂上了粉红的胭脂。她也在不断的生长着,眼看她也快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我这边吟咏着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感受着这六月的荷花之美。

走上了林荫小道,欣赏这漫山遍野的枫叶,此时的枫叶已经红的开始张扬了,我看着此情此景,不由的驻足停留了下来,我看着这美丽的枫叶,心想这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看到这里的枫叶,也就感受到了诗人的心境

不知不觉中以是冬天了,站在空旷的田野间,看着漫天飘雪的景象,感受着白雪的纯洁与宁静,看到这白雪皑皑的世界,不由分说的,想到了岑参的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感受着大地的洁白,体会着白雪的情感。我是多么的沉醉啊!

心境的诗句范文第2篇

在融融的春光里,漫步校园中,美不胜收的盛景尽收眼底。那婀娜多姿的杨柳,娇翠欲滴的冬青,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均在熏风中,陶然忘情地随风起舞。放眼天空,极目四野,睹物感怀,触景牵情,春天直如一幅气韵夺人的生机勃勃的画幅,让人徜徉流连。

沐浴着这如诗似画的春光,心里隐隐浮出古人吟咏春天的那些璀璨绚丽、光亮鲜嫩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绿遍山原白满川,拂堤杨柳醉春烟”、“春江一曲柳千条”、“杨柳青青江水平”“杨柳渡头行客稀”等等诸多歌咏杨柳的诗句,把明媚春天的万千风情传承至今,眼前读来,深韵依然绕梁不绝,回味无穷。

喜欢春天,还因为它又是一个极易让人滋生念远怀旧、执手惋别之情的季节。李叔同有《送别》一词,内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词句,道尽了春日挚友分别时凄楚缠绵的心境。在《送别》的伤情余韵中,脑海中又浮出李白“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来,耳边仿佛闻到了古时摧人肺腑的《折杨柳》的清音。再次把春日寂凄摧心的基调推向深处。一阵深浸了馥郁花香的和风拂来,缤纷的落英从我的脑海深处又唤醒了朱熹《春日》一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超出悲情,步入明媚,身心倍感轻松、愉悦和惬意。

花在春风中摇曳,心在春光中荡漾,此时此刻,我真想把自己化为一只翩翩的娇蝶,永远、永远在这片花光云影的天地间沉醉,长睡。

美如诗、赛如画的春天,我永远钟情你!

心境的诗句范文第3篇

一.古典诗歌形象的内涵

古典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古典诗歌形象包括:

1.人物形象,可分为两类:①诗人形象,即诗歌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②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刻画描写的人物形象,如《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已不只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寄托了诗人在国破家亡之后所具有的独特的生活感悟和体验。

3.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即诗人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之情感的意象了。

4.意境,“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境”是指诗人所描写的客观物象,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诗人典型的主观情感与鲜明的客观物象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如杜牧《泊秦淮》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画面凄美而迷蒙,衬托出诗人凄凉哀伤之情。

二.高考诗歌形象鉴赏的命题特点

全国近5年高考诗歌形象鉴赏命题情况统计表

由此可见,高考诗歌形象鉴赏的命题具有如下特点:

1.诗歌形象鉴赏题的命制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考查所占比重由2008年的11.11%上升到2012年的47.06%,上升幅度较大,比重增加的发展趋势明显。

2.由2008年、2009年对诗歌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鉴赏的考查,过渡到2010年及其以后对诗歌意象鉴赏的考查;对诗歌意象鉴赏的考查逐渐得到重视,且所占比重呈发展上升态势。

3.2012年高考,第一次出现了对诗歌意境鉴赏的考查,全部覆盖诗歌形象鉴赏的所有种类,而且对诗歌形象考查的综合程度和要求越来越高。

三.高考诗歌形象鉴赏的解题方法

高考诗歌形象鉴赏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读懂全诗,包括题目、诗句和注释,明确诗歌写了什么形象,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等问题。其次,要认真阅读题干,仔细推敲,明确需要回答的问题点。第三,要尽可能结合诗歌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和诗人性格特征等,做到知人论世。第四,要紧密结合具体诗歌形象(诗句),分点答题,做到语言准确,条理清楚,答题规范。

1.人物形象

解答人物形象鉴赏题,要紧紧抓住诗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的诗句,要明确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以及人物形象描写的作用,也就是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1](2012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这是一道考查诗人自我形象的试题。答题要点:具体诗句或词语+性格特征+思想感情。通读全诗,从诗题的“最爱”,从诗中“只知”“逐胜”“忘寒”“小立”“只爱”等词语,再结合诗歌的题目和最后两句,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的性格、心境和情怀。诗人最爱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这样,我们就可以答出:诗人“只知逐胜”而不觉春寒,“小立”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例2](2012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问题]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诗歌主人公形象的试题。审读题干,可以明确答题要点:主要性格特征+简要分析。通读诗歌题目和注释,我们便知道,邹明府是个县令(身份),远游宁夏灵武县。细读全诗,可以知道:邹明府“三年”出任“县令”,可“马不肥”,债台高筑,只好“凭剑”偿还,“官满”卸任也只落得一车“书”,此次远游“灵武”,可“卧衣”哪里抵挡得住“林风”,每天听见军营“晓角”,连“客馆”也“未开扉”过。对此综合归纳,就可以做出如下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景物形象

心境的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教学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不断深化改革,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如何做好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成为重点话题。诗情画意的古诗词,如果教学枯燥无味,毫无意境而言,学生便无法做到身临其境,很难准确理解古诗词的真正内涵。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需要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最头痛的事情。目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教学枯燥、淡化意境;忽视想象、缺乏见解等问题,笔者对此现状作具体分析,加强学生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视。

(一)教学枯燥,淡化意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应对高考,都是让学生在背诵的情况下,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往往无法正确把握诗词的真正情感,领悟不到古诗词的真正内涵,难以理解诗词的意境,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背离。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往往都是建立在诗词的描绘的基础上。教师在讲解诗文时,一般都忽视了意境的理解,只是单纯地从字面上讲解,影响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真正理解。枯燥的教学,让学生无法激起与作者的共鸣,不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

(二)忽视想象,缺乏见解。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展开想象,联想诗词中的情景,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词的内涵,然而在实践教学中,由于教师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形象地表述诗句的意境,导致学生不能发挥想象力,只能单凭字面的意思理解诗句,想象能力根本得不到发展。除此之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到位,就不能更好地分析诗人的心境,也没有自己的见解,只能对所学的诗句死记硬背,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一堂课一味枯燥地灌输,严重压抑学生积极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二、影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因素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一直都受到重视,因为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对古典诗词失去学习兴趣,主要有两个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就是流行文化的冲击,很多学生都喜欢看课外书,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听音乐,等等,很少将时间花在古诗词的鉴赏上,经常在上课期间,看武侠、言情、穿越等题材的小说,没有专心研究古诗词。这些通俗易懂的书籍,导致学生的语言水平下降,而且大多数诗篇过于深奥,例如《离骚》,学生根本没有兴趣读下去。加上教师讲课方式生硬,很多学生没有耐心听,最终影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

(二)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只是源于自己,不求上进,遇到难点就退缩,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只好死记硬背,并没有深层次的理解,只要考试考的名句,就能倒背如流,但是针对解释诗句的含义就一窍不通。很多学生不爱背长的诗词,因为既难懂又容易忘,只挑那些简单的背诵,由此看来,让学生钻研诗词是不现实的,学习好语文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学好古诗词,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对策

(一)富有感情地朗诵诗句。

我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只有富有感情地朗诵诗句,才能体会诗人抒发的内心情感。古人以诗会友,以诗言志,以考八股取得功名,大多数都寄托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生活遭遇,只有反复朗读,不断推敲,抓住诗眼,才能品读出其中的真正内涵。例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句话是对人生短促的感叹,只有富有感情地朗诵诗句,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洒脱,并不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著于有限的生命。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古诗词在很大程度上要把握意境,体会意境,学生只有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才能更好地体会诗意,仿佛亲身感受到诗人的周围环境。教师必须学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扩展思维,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好古典诗词,没有身临其境的投入,没有充分地发挥想象能力,没有诗境里的一幅幅画面,就无法体会到古典诗词的美感,培养学生想象思维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满堂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想象,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古诗词。

(三)强化古诗词理解能力。

任何词汇都是通过诗词表达的,古诗词也不例外,只有通过美好的语言才能表达诗词的意境,体现诗人的心境。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诗词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体会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陶冶情操,在体会中领悟,在领悟中发散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诗意,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受诗人的表达精神,把握古诗词的主旨,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握诗意,为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优化古诗词意境。

部分教师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淡化了古诗词的意境。其实,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只有优化古诗词的意境,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诗意,比如说李商隐的《锦瑟》,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传达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只有优化古诗词意境,才会联想到诗人对人生的感受、感悟、悲伤和迷惘之情,与诗词的意境产生共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领悟古诗词的魅力所在,教师要优化古诗词意境。

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切实做好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本文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教学枯燥、淡化意境;忽视想象、缺乏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受到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因素的影响,提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对策,主要包括富有感情地朗诵诗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强化古诗词理解能力、优化古诗词意境等四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继承与发扬我国古典诗歌文化。

参考文献:

[1]白露.高中就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与对策[J].青年科学,2013(3).

[2]苏艳.人情个性诗意——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实施教师主导的关键[J].考试周刊,2011(51).

[3]莫兰花.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课外阅读,2011(05).

心境的诗句范文第5篇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于茫茫天地之间,感受着匆匆岁月无情,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季带来的是躁动,冬季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曼舞的小径,或者是铺满青苔的空巷,任思绪被秋风渐吹渐远,直到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峰,也只好随宋玉同叹一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

秋天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每次读起古人的诗句,总是会被浓浓的悲秋情绪紧紧包裹,却又不欲挣脱,独自啜饮慢慢膨胀的忧郁与失落,

也不知这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心境的诗句范文第6篇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一个个伟人的丰功伟绩,无一不影响着我,震撼着我,让我们走近历史看风景。

易安,你的“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让人心痛。或许在当时的社会,你的婚姻和爱情无比幸福。门当户对,又有共同的爱好,但是谁又能理解你独守空闺的痛苦与无奈?你只能是书信相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句句的佳句无一不透露出你孤单的心境。满腹的才气已把你衬托的无比美丽,楚楚动人。有道是有诗意的女孩才有灵气,但你的政治抱负把你衬托得更加伟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国破家亡,你本可以像许多的人一样不予理睬,继续你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你没有选择沉默,后期的作品无一不表达出你哀伤的心境。你若只是大家闺秀,无事弹弹琴,写写诗,也就没有什?独到之处了。可是你身为弱女子,却有大抱负。你叫我们如何不为你心碎?

李煜——一个被俘的王者。在他接管国家时,国力已经日趋衰退。他初管国家时,受了父亲的影响,整日陶醉于花天酒地,并写下了许多宫廷美好奢华生活的诗句。一个王者,有如此的才气,不得不令人惊叹。可是好景不长,战争开始了,由于当时国立衰弱,李煜的国家灭亡了,他也被抓到别国做了俘虏。这次变故,是他彻底的觉醒了,写下了无数的诗词来抒发自己亡国的悲恨。这时写的词似乎比之前的词更具有感染力。他的才情,他的担当,他的觉悟,给他的诗词添上了一份忧郁的色彩。他的词也使那本可能被历史淹没的小国镀上了一层金,发出熠熠的光彩。感伤?敏锐?找不到一个词能够恰当的用到他的身上。因为它不是历史上一个匆匆的过客,是一颗闪耀的金星!

李白——浪漫主义色彩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彰显,夸张在他的笔下生辉;陶渊明——一个两袖清风的隐逸者;杜甫——诗圣的笔下流露出民间的疾苦,他的诗不愧为诗史……

滔滔江水,掩不住历史的葱茏。乘上历史转动的车轮,或许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但走进历史,却让我感慨万千。我深信,终有一天,我会在这年轮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心境的诗句范文第7篇

悲伤,绝望,那时的心情这两个浅薄的词如何形容得了呢?

彷徨,失望,又是为了谁呢?

仕途的那些不如意,才造就了如今的诗歌狂人,“诗圣”这个词,又不免有些逊色了。

红尘漂泊,回忆用诗怎么写?杜甫,是不是一个人呆久了,也会找不到下一站的出口,一晃眼,时间又回到了现今这个星光璀璨,灯红酒绿的时代。

心境的诗句范文第8篇

雨是柔情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是入肌后的温凉;雨是激励的,是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晚年的老而不衰的爱国激情;雨是缠绵的,缠绵徘恻于自言自语“何当共剪西窗烛”是诗人在秋雨中长夜难眠的相思啊;雨是凄冷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果”诠释了那雨凄凉的必然!?

当缠绵细雨化为紫烟,浸入心境便是丝丝缕缕的感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雨对时间所发出的叹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便是梦襄阳对细雨入梦的感恩与一地落花的淡淡哀愁;雨是一缕清凉的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雨是离别的愁苦“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有人“一砚残雨写心愁”,有人“雨洗秋浓人淡”,有人“一蓑烟雨任平生”,有人“无边丝雨细如愁”,轻叩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大门,梦回大唐,可看见遗留的诗篇啊!聆听雨的声音是一种心境,手捧着唐诗,临窗而读,那多情的雨声,那??O的雨声,便在我心中萌生不同的心境,我开始徘恻:

轻柔的雨丝啊,你你是否赏过了忧心天下的岳阳楼?是否抚过了清幽的南山?是否吻过了残阳不逊的幽谷?是否尝遍了断桥湖边的心酸,是否踏过了江南的小巷?雨啊,你是曼妙的少女,是诗人触景生情的对象,是爱恋于坡的豁达、易安的婉约、幽栖的大胆、雍正的乖张、太白的浪漫,你是否会在这个大千世界里,寻找正在寻找雨我,陪我一起朗诵唐诗宋词?聆听着我对你的“爱恋”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