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星与虹之诗

星与虹之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星与虹之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星与虹之诗范文第1篇

星与虹之诗范文第2篇

长安求仕不利期

身在生机勃发的大唐盛世,孟浩然也对社会对人生怀有积极的抱负和理想,曾到长安应举,并在《长安早春》中抒发及第后的欢喜,然而事与愿违。落第之后他不仅没有立即返回家乡反而选择留在长安等待新的机会,三载过去也终无结果。但他写下了《岁晚归南山》《留别王维》等不朽名篇。《岁晚归南山》北阕休上书,南山归弊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这是一首困顿失意之作,在“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叹息里可以体会出孟浩然的独特个性:感叹自己是因为“不才”而见弃于明主。唐人对人生穷通的思考谈得最多的是“时”“才”“命”,没有对自己的才华失去信心的他此刻没有伤时叹命,只把失意归为“不才”足见他的胸襟和气度。“多病故人疏”一句既是作者对于得不到荐举的牢骚话也表达一种与世疏阔的情怀。本诗前四句语势陡健,后四句转入回味深长之笔。清人朱之荆称:“结句是寂寥之甚,然只写景,不说寂寥,含蓄有味。”(《增订唐诗摘抄》)总体来看,这首诗抒发了作者进仕无门的穷途失意之悲,但语言温厚,语意没有流于狭隘的怨刺,显示出盛唐士人慷慨磊落的精神风貌。经过了仕途磨练的孟浩然此时的诗歌创作风格虽无太大变化,但语言更加高妙,诗作内涵更加深厚,反映的精神面貌更加健朗。

漫游与短暂入幕期

长安无意而归家的孟浩然在家中闲居一年便再次离家,先北上洛阳后南下吴越,游历山水排解心中不快之意。吴越的青山碧水陶冶了他的心胸,使他对隐居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放弃功名的诱惑,在家园里保持人格的纯洁。此时的诗作也无不呈现出清旷的意境和高洁的品格。《早发渔浦潭》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拔。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这是作者溯浙江西上,行近富阳时的一个清晨,面对江潭晨景而创作的诗歌。夜色尽,晓色来,人间任何一个清晨的魅力都在于生机的复苏。徒有生机尚不足言其妙,只有在倦怠中逐渐复苏的生机才是清晨最动人的地方。诗人在惊禽拔桡的声响中感到了晨光初至的脚步,其中一个“暗”字用得最具功力。船家清晨起航,本无需遮掩,桡声之暗,是诗人在清晨初醒时,睡意尚未完全褪尽,听起声来不免朦胧断续。一个生机盎然的清晨在诗人残睡未消的朦胧中拉开序幕。接下来的诗句,将生机复苏的晨意点染得更加开阔。在初日的照耀下,夜间的雾气散开,诗人这才发现江面竟是如此开阔,一个“始”字,写出了诗人在夜晚不知江面宽窄,而在清晨才发现的新鲜感受。接下来写女子梳洗,猿猴饮水等更是在进一步渲染清晨的勃勃生机。表面上看,诗的语言平淡,构思也似乎没有奇特之处,所以明代钟惺曾说:“浩然之诗常为浅薄一路人藏拙。”(《唐诗归》)但诗出古体,并且都押仄声韵,又运用典故,就使诗在平淡中具有了高雅脱俗的品格。林庚先生在《唐诗综论》中说:“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首诗正是一个最生动的代表,平淡的语言却能表现出无尽的生机,足见诗人才力之高。

回乡归隐期

从王维在《送孟六归襄阳》的归劝中以及孟诗《留别王维》的内容中都可以看出仕途的无意促成了他回乡归隐。而他的隐居绝非有意避世,只是一种“适性”的表现。“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夜归鹿门歌》就是诗人向往恬淡,高雅世外生活最好的写照。《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这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作品,诗中满是浓郁的田家气息,诗人和友人宾主欢洽,充满爽朗高雅的情趣。“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运用了五言律诗的“二二一”句式,同时将“绿树”、“青山”放在句首,而结尾的“合”、“斜”带有动词性,这就不仅仅是描写,而仿佛绿树的环绕青山的横斜,都是出于“绿树”、“青山”的主动情意。诗的后半部刻画了宾主高雅的情趣,诗人和故人虽然说的是桑麻之事的农家语,但使人不觉柴米油盐的琐碎,只觉恬然快乐。结尾重阳赏菊的相约进一步显露了诗人与友人的高雅意趣。一个“还”字说出了诗人的恋恋不舍,这种留恋又以极亲切自然的态度流露,没有故作高雅的意味。而末句用得最妙的是“就”字,清人朱之荆云:“就”字百思不到,若用“看”字,便无味矣。(《增订唐诗摘抄》)究其原因,一个“就”字写出了诗人对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亲切感情,不是故作名士风度,这与诗中恬淡融洽的田园风情十分协调。此时的孟浩然正在家乡鹿门安享宁静高洁的尘外生活,诗作的语言越发归于典雅恬淡,诗意也越发清旷、淡然。

结语

星与虹之诗范文第3篇

大秦岭是我们的肺,有滋润大地、调节气候之功能,南土温润,北地燥寒,故而古人称它为地肺山。秦岭一称南山,一称终南,被东方朔称为天下陆海之地,厥壤肥饶,物产“不可胜原”。《诗经》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李白诗:“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君不见,渭水萦绕北麓,浇灌秦陇平原,麦浪千里,绿翠万山;汉江、嘉陵源出南坡,勾连荆楚巴蜀,商道远接湘滇。

大秦岭又是我们的心。世称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唐太宗有诗:“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虹扶岭日,入翠贮岩烟。叠松朝若夜,复岫缺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岭东有函谷、岭西有散关,其间为关中八百里秦川。从蓝田猿人到半坡先民,从周朝镐京到汉唐长安,中华文明世代延绵。黄帝学术、老子思想,融汇中土四夷精华,铸造华人精神家园。伏羲画卦。女娲补天,仓颉造字,卮稷耕田。秦皇汉武,李唐则天,文治武功,千古美谈。《诗经》三百篇,《道德》五千言。儒学千年相承,道家世代繁衍。从经学到理学,再到关学;由黄老到楼观,再到全真,宗枝延续蔚为大观。释家西来,援儒携道,三家相融,共造心灵植被,绿水青山。忠孝仁义,勤劳慈俭,自强不息,礼让当先,华夏人文精神于斯诞生、于斯繁衍。众生平等,道法自然,三才相依,生活低碳,中国生态思想于新发端。

追忆往昔,秦岭莽莽苍苍、游龙舒卷,头枕昆仑,尾翼中原。先有原始森林,天成自然。继有人造植被,肇自圣人前贤。楼观银杏,陪伴终南烟雨。华山“神林”,见证沧海桑田。虽有滂沱暴雨。难损生态防线:古木遮天蔽日,树冠如伞;沃土腐殖松软,如同海绵吸水;盘根错节,包裹砂石泥团。雨过天晴,清流潺潺。浴鹭戏眠鸥。垂柳伴彩莲。太白积雪,融汇渭,上林八水,环绕长安。三教名胜,棋布星散:楼观台,玄都坛,留侯祠,云台观;董子祠堂,关中书院,开成石经,书法大观;大雁塔,草堂寺,法门舍利,兴教佛典。偶值乱世,生灵涂炭,终不致大统失序,民魂不散,心灵植被使然。

星与虹之诗范文第4篇

一泉、一世界,如果可以,我想每一天,泡在虹溪谷温泉不同的世界里,用心触摸世界的广度。

思拉堡为我而来,以泉的方式还原身体与灵魂的最大自由、泉涌无息,梦想无界,生命无束……

--题记

文/于学忠

秋日私语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今天,陌生人的我与你相遇了。我笃信我是用前世五百年的修行才换来纳福的机会。

思拉堡温泉,依山而造,叠岩起伏,曲径通幽,层林尽染;森林小溪,山谷温泉,温泉水品质纯正,富含氡、硅酸、钾、钍等各种有利于人体美容、养生、保健、长寿的微量元素,为人所钟爱,又名为“虹溪谷温泉”……

在这里,你令人惊悸的美填满了我的心,唯美的我找不出你一星半点瑕疵。青山绿水、悬崖峭壁、溶洞温泉,虹桥卧波、苍松翠柏,垂柳依依,亭榭楼阁,曲径栈道……还有那靓丽的、鲜活的人儿——美女如云,娇声软语。

虹溪谷温泉有女性的柔美,远眺虹溪谷,璧玉裹身,银光闪烁,白云像一条洁白的哈达绕于胸间,又像翩翩起舞的双台少女,沉静、飘逸。虹溪谷温泉有阳刚的美,巍然耸峙丘陵地貌景观,风光秀丽,遐想无边。

远观,绿茵环抱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湖色蓝得绮丽,蓝得迷人……

近看,奇石亲吻着水波依依的温池,池水清得惊艳,清得醉人……

此刻,我感受了你。

披一条沐巾,踱步在花香弥漫的温泉区里,慢慢寻找心怡的泉池。呵!这么多的泉池啊,虹溪谷温泉包含日式、欧式、东南亚、地中海等世界温泉风情;温泉泡池包括:帝王池、福禄寿禧池、子母池、贵妃池、状元池、将军池、十二生肖泡池……看得我应接不暇,一时间不知选择哪个池为妙,于是脆贪婪地把每个温池都泡上几分钟。当全身浸入池中,任爽爽清风、淙淙流水抚触肌肤,吮吸着花池的香气,享受茶池的提神醒脑,此意境岂一个“美”字了得!

此刻,我享受了你。

曲曲折折的回廊,绵延不尽浩瀚的历史风貌,龙飞凤舞的椽笔,抒写不完涓涓的文化源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来自天然,这里的山水和树木都带有母性的宽爱和父性的雄劲,为人们营造出一种阳刚与阴柔的美。面对唐王井、唐王碑,蕴涵着唐王李世民东征时凿井引温泉的传说,体味它的远古和苍凉;踏上悠长石径的畅景海泉,走过飘动松涛音乐的幽道,体会原始,现有台地的地形地貌,感受神秘,结合地中海风情。畅景海泉是温泉区域的核心亮点,集观景、休闲、泡浴、养生为一体,主要有观海池、休闲台、瑜伽房等部分组成。畅景海泉有6个泡池,6个水景池,其中包含一个悬空泡池。

穿行在思拉堡的奇山秀水间,不仅能领略山水之美,更能感悟一份厚重的人文和历史底蕴。

在这里,我漫步于蜿蜒小路中,耳边响起一阵熟悉的旋律,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了起来,《秋日私语》。“音乐不仅是供游人聆听的,还要能使人沉迷陶醉其中,虽然每个人感受不同,但音乐的出发点是让人们以心来理解音乐,使心情安乐且追求美丽的梦……”,音韵娆耳,琴音潺潺,涓涓如溪流一遍一遍洗涤过滤我浮躁的心灵。我静坐于将军池中,静心浴泉,看水,看山,看云,如痴如醉。秋风习习轻轻拂面,融入身心,深吸一口气,让心灵复归自然,进入山林。

在这里,浪漫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它正如《秋日私语》是情意缠绵的春池荡漾,也是令人心醉的美丽忧伤,是温馨一刻的忘情微笑,又是投向未来的期盼目光。

此刻,我已爱上了你。

在这里,没有尘埃,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山顶的风就像清澈的湖水,静静地冲洗我心灵的灰烬。

遥望琴台堡,看见那些根据不同的地势,采用不同的材质,建造出不同的风格。包括足疗区、厨房、餐厅、保健区、水吧等一系列的区域;这就是思拉堡温泉的标志性建筑,此建筑约700平米。此刻,心中升腾一种意念,但愿它的琴音不老,依然是那么年轻、美妙,那么流畅、典雅和秋高。

畅景海泉设在半山空中,沐浴时可以尽观林海美景;全身心放松,享受美景露天温泉,欣赏风光旖旎的水上美景,幽径漫步、养生静心……相继又来到溶洞仙泉,是溶洞中的仙境,溪流环绕荡起涟漪,瀑布飞泻显现奇观;随意流转,净化万物,至柔,至刚,至洁,至容。“上善若水”,我想水正是以其善于变化的特质保证了其品性的永恒;也许你会恍惚了,分不清这是天上还是人间……

溶洞温泉,洞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洞内钟乳石林立,拟人状物惟妙惟肖,峡流相映,瀑洞相融。

亭榭楼阁,古朴典雅,疏密有致,融青山、秀水、翠竹、古树、栈道、廊桥、田园浑然一体。

山环水抱,泉涤尘心,于天地之间,觅得这畔温泉,将心放于山,将身浴于水,那一刻,我在哪里?你又在哪里?

香泉谷中,山泉和溪泉掩映在山林的最深处,四周树木环绕,优雅宜人;身处环境幽雅的真山水温泉,品味着个性化的手法,享受着沐汤礼仪九步六法的尊贵独有,在山水自然中调養生息,穿过千年的水气氤氲,寻一方天地,体会自心本性,达到身、心、魂合一的人生至境,不亦乐乎!

走进罗纳谷,那挺拔高大密密匝匝的树冠,交错攀附,遮天蔽日,让人分辩不清是阳光当头,还是夕阳西沉。如果此时,有山野的风吹过,古柏就会发出庄重的轰鸣声,浑然无我。环境幽静,走在这绿色的瀚海之中,欣赏生机盎然的生命之树,体味清新自然的芬芳,人与自然是如此的贴近并融为一体;这里也是恋人们私会的好地方。

在这里,所有的所有,都让我们心存感动,平静感,沉醉感,依附感,奉献感,幸福感。我联想起我的初恋,恋爱的感觉就是这样呀!

亭台楼榭,移步换景。鸟语花香,满眼生机……

茗道茶楼,这是温泉谷出品的一个精致之作,室内布局优雅,室外景致宜人,乃难觅的偷闲去处。置身其中,物我两忘。

这一切,不就是一幅幅山水画吗?

与自然的零距离,感受生命的真实。

有人说,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可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万物的地位。或许,思拉堡就是这样的一个小镇,一座山水连城的小镇,一座富有诗情画意般的小镇,一座现代化崛起中的小镇,一座令人眷恋向往的小镇,我们祝愿您将来更美好!

虹溪谷温泉宾馆,泡泉观海享自然。五星级度假酒店最大限度的体现度假特色,亲自然式设计、组团式布局。丰富的度假特色的产品系,在这里圆满您五星级度假生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客房450套,美国RIM设计公司设计,台湾春秋国际公司管理。温泉公寓为好泉者而建,这里不只是普通的温泉入户,而是发觉当地温泉文化与国际前沿视野相结合的佳作。在思拉堡温泉二楼有温泉餐厅,提供各式美食及自助餐选择;触摸温泉,品味休闲;乐活天地间,休闲泉食界……

沐纯净之水,成健康之身,闭目睁眼之间,看万物也仿佛新生,祥和从指与肤间升起,愉悦却是自始至终的,用棉布围一场空灵,从内而外是舒适,从外而内是呵护……

登高望远,温泉城尽收眼底。

可爱的虹溪谷温泉,你已成为我生命中的重要元素。我要成为你的常客,把工作之余的全部时空献给你。

泉涌无息

常闻言,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在这里,超大灵动水景相衬,融汇泉景旁解居家生活……

水,灵动而充盈中的禅意。

水,意化而成的自然精灵。

河流、湖泊,除此之外,还有第三水。那就是温泉。

偏好于水,却只好就水论泉,泉水是一种激发灵感的催化剂。于泉水之旁,总能将再密不透风的心灵之墙软化一个缺口,任烟云万事的轮换交替,任心境梦想的无声流露,任心思杂想的任意组合,最后成一种未来人生走向的前期储备。

虹溪谷温泉凭借氡、硅酸、钾、钍等各种温泉的特别优势,在温泉旅游开发中别开生面、异军突起。好像一把明亮的珍珠洒落辽东湾畔,为盖州市温泉旅游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虹溪谷温泉的地下温泉储水量非常丰富,水温:井99。5℃,泉45℃,水量,井20。8吨/小时,泉0。79吨/小时;温泉区占地90亩,其中汤浴区占地2260平米;温泉水质晶莹爽滑、清澈见底,含几十种微量元素有益于人类身体;这在地热矿泉中极为罕见,有很高的医疗健保价值,其面积、储量、水温居辽宁省之首。

在这里“福溪洞天?琴海八泉”。“福”代表佛的“佛光禅境”,“溪”代表山谷间的“曲水流殇”,“洞”为“溶洞温泉”,“天”为“别有洞天”,“琴”为“琴台泡池”,“海”为“地中海及托斯卡那风格”,“八泉”分别为亭泉,洞泉,佛泉,彩泉,无泉,海泉,林泉,戏泉……“泉”城“泉”美、泉。馨奉献,“浴”山“浴”水、浴。乐人间……

每一座泉池都显露着独有的灵性,每一座泉池都沉浸着一段掠人心弦的震颤,让世人亲昵、温暖、相拥入怀。山高谷深,小河奔流,就这样掩映着这些远离尘世的神奇的臻景。

景生情,情幻景。虹溪谷温泉还推出了红酒浴、玫瑰浴、咖啡浴、啤酒浴、柠檬浴等特色温泉浴项目;“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逛酒庄、品美酒、泡温泉”,体验酒庄文化,尽享水疗养生;释放了世俗的牵绊,更没有了尘世的仓促与噩梦,让人此时觉得什么都可以忘记。

秋天是什么颜色?金黄还是斑斓的;秋天有什么味道?多愁善感还是喜悦满足。秋天如诗,所以“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秋天似画,因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大概,一百个人对秋天就有一百种感觉,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收获的日子,是个一定要犒劳自己的季节。

你可以有很多选择去找寻秋天最美最浓郁的一笔,也可以泡个温泉,把秋天瞬间的美丽凝聚在心里。

躺在粗糙的温泉池中,感受那汩汩热流不停歇地从身下冒出,全身心放松,享受温泉善意的簇拥。此时,凡尘的喧嚣远离了,都市的压力洗脱了,人的心结也解开了。原来温泉真像日本人说的——是“心的故乡”。

在温泉中洗浴能使人消除疲劳,祛病健身,这在我国众多的古籍中都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名著《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温泉主治诸风湿,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者,入浴,浴讫当大虚备,可随与药及饮食补养……"

国外利用地热能的最古老方式也是在浴池中使用温泉热水。公元300年前后,即罗马帝国时代,在欧洲和地中海东部沿岸,热水浴已经相当流行。那时人们的兴趣在于疗养和社交。而不考虑经济效益。当时罗马帝国的地图上就标有法国欧博内的古地名,注明该地用热蒸汽治疗和沐浴。

人体以及一切生物的生命过程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不同温度对人体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刺激性跟水温与正常体温相差呈正比,温度相差越大则刺激性越强。温度不同而其治疗效果亦不同。

一边泡在热乎乎的温泉里,一边体会秋日纯净之美。群山叠翠,云淡风清;田野金黄,稻穗摇曳。兴致一来,还可边泡汤边欣赏落日美景。那种在月朗星稀、山色迷朦中浸在温泉里的感觉,又是一番怎样的惬意!“景不醉人人自醉”,秋天的温泉,果然让你怦然心动。

秋游温泉益身健康,泡温泉能润肤养颜,使肌肤光滑、柔润;泡温泉能健康减肥,纤体瘦身。

享“秋趣”之愉悦,泡温泉能祛病健身,养生益寿,疏经活络,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

秋天说来就来,快去享受泡汤之妙吧!秋日是温泉养生的最佳时机,远离都市喧嚣,放松身心的疲惫,沉浸在温暖的包围,有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释然,置身于充满巴厘岛风情的虹溪谷温泉中,静静地欣赏天上的云卷云舒,是秋日的一大乐趣……

感觉与心境的吻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也像于思拉堡的境遇路上或散步或远行的过程中溢出自我满意的小小闪光智慧。于这份收获更加眷恋了我所行之路的坚持。

什么是仙境?就是像虹溪谷温泉那样,只要你身入其中,你就会觉得好像进入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一种忘我的境界,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一种天人合一的韵味。在这里,天是自然的天,地是自然的地,人与天地自然万物融为一体。你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你!在这里,你觉得超脱了,返朴归真了,回归自然了。我想,人们心目中的所谓“仙境”,也大概不过外如是吧。

星与虹之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中国元素 西方元素

世界文豪歌德,在创作出一部部西方文学巨著时,也密切关注着东方文化。在其晚年创作的诗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后文简称《中》),便是他长期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

一.诗歌里的中国元素

全诗分十四首小诗,一到五首写春天之景,六到九首写夏时之景,十、十一首写秋景,最后三首偏于议论,是全诗的总结①。

(一) 格式

诗歌采取组诗的形式,吟咏四季之景。中国远在《诗经》产生时代,就有《小雅・七月》这样的反映四时变化的民间歌谣,随后“春夏秋冬”便成为诗歌常用的创作模式。像后来的诗歌《子夜四时歌》、《田园四时杂兴》等,同题目,同题材的作品数量很多。《中》第一首诗也从春天写起:“试问,我等为官之人……怎能辜负大好春光,怎能不去绿野之中,怎能不临清流之滨”,接着第六首写夏日的到来“杜鹃一如夜莺,欲把春光留住 ,怎奈夏已催春离去”,第九首“已过了蔷薇开花的季节”,则点出了秋季的来临。虽然诗里没有冬景的描绘,但诗歌的思路过渡清晰,组诗按照四季格式来编排诗篇的结构已然很明显。

在句式上,《中》诗里每首诗篇幅短小,句式整齐,以写景抒情为主。中国的古典诗歌,特别是律诗,句数、字数、用韵都规定严格。中国古典诗歌篇幅短小,所以大多数诗歌都以抒情为主。《中》诗很明显,也是写景抒情为主,只有最后几篇偏于议论。

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中国古典诗歌的比兴传统,也在《中》诗里得到了很好的借鉴与临摹。本诗第二首“白如百合,洁似银烛,形同晓星,纤茎微曲”,连用三个喻体,百合,银烛,晓星,来喻指水仙花的色泽形态,这些比喻都指向水仙花。这种用连喻,先比喻事物各个部分的形态,最后这些部分都暗指向这个事物本身的创作程式,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比较常见。相对于“比”,“兴”这种手法更具中式古典诗歌的特色,第五首里“迎着落日的万道金光,炫耀你情爱的辉煌吧。”先歌咏落日时的灿烂金光,然后引出爱情的炽热浓烈。第九首里“已过了蔷薇花开的季节,始知道珍爱蔷薇的蓓蕾”,先写蔷薇的凋谢,来引出秋季的来临。

(二)意象意境

《中》诗非常明显地选取了具有中国古典文化意蕴的意象,营造出恬淡清新的中式山水境界。诗中“清流”、“绿野”、“水仙”、“杜鹃”、“月光”、“柳丝”,这些意象大量出现在中国古典诗里。

诗中还有中国特有的器物,如“彩瓦”、“窗棂”、“廊柱”等中式园林建筑的描摹。再比如Mandarin(满大人),Schaale(碗、盏)等。

由象入境,诗歌意境也很有中式色彩。第一首诗里“怎能不去绿野之中,怎能不临清流之滨,把酒开怀,提笔赋诗,一首一首,一樽一樽”,第十二首“我沉溺于古时的梦想,与花相亲,代替娇娘,与树倾谈,代替贤哲;倘使这还不值得称赏,那就召来众多的童仆,让他们站立一旁,在绿野里将我伺候,捧来画笔、丹青、酒浆”。在自然美景边饮酒作诗作画的情景,是中国文人士大夫日常赠答酬唱的写照。在被研究者广泛认同的最具中国风味的第八首诗歌中,诗人用月夜、清溪、垂柳描绘了一幅中式的月夜之景,成功营造出了中式月夜的那种宁谧清幽的意境。这些意境都体现出了中式山水的恬淡清新之境。

(三)情感表现

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见长,《中》也是写景抒情的诗歌。《中》诗的开篇“疲于为政,倦于效命;试问,我等为官之人怎能辜负大好春光,滞留在这北国帝京?”这种对归隐的向往,与中国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相似。《中》在这一点上进入了中国文化较深层面。

诗歌第六首“杜鹃一如夜莺。欲把春光留住,怎奈夏已催春离去,用遍野的荨麻蓟草”,第九首“已过了蔷薇开花的季节,始知道珍爱蔷薇的花蕾蓓蕾”这种因为物候的变换而触动诗人敏感的情绪,也是中国古典诗词里常见的主题。再如诗歌里那些把酒开怀,提笔赋诗,或者是宁谧清新的月下小景,都透露出一种宁静闲适之情,用景表达闲适宁静之情,是中国山水田园诗的一大特点。

二.中国元素中的西方元素

歌德在创作此诗时,本来取名《中国的四季》,后来定稿时才改为《中德四季晨昏杂咏》,添加一个“德”字,可见这首诗里的部分中国元素也含有西式的文化因素。

(一)意象内涵

再仔细分析《中》诗,在一些意象的选取上,诗人在中式的“象”的上把握较准确,但是在有些“意”的表现上,仍有西方文化的影子。

比如第二首诗里对水仙的吟咏,前段对水仙的描述,还符合水仙晶莹高洁的中式审美,但是后段作者说水仙“燃烧着一腔爱慕”,在中式诗歌里的高洁之物的意象,常具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特质,很少像这首诗里的水仙,包含这样热烈的情感,这里的水仙,有了爱情,浪漫的意味。

第六首中“杜鹃一如夜莺,欲把春光留住”,“杜鹃”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都是凄惨凄苦的象征,如“杜鹃声里残阳暮”。但“夜莺”是优雅婉丽的象征,在诗里,虽然有春光逝去的叹息,但是这种情调并没达到凄苦的程度,“杜鹃”在这里像夜莺一样,具有西式的情调氛围。

最有中国山水诗歌韵味的第八首诗,描写的是月夜之景,在第十四行里“柳荫随风摆动,月影轻盈跳荡”中的“月”在原文本中,用的是罗马神话月神的名字“Luna”,而没用德语月亮“Mood”一词,这个充满西方文化色彩的意象,为何要出现在一首充满中式情调的诗歌中,学者卫茂平的解释是,为了避免用词重复,或者与标题的“中德”的“德”对应。但在通篇浓厚的中式情调中,突然出现西方文化的意象,多少有些“突兀”。

(二)情感表达

尽管《中》诗极力营造中式的情调,但相比于中国诗歌,在情感表达上仍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尽管诗人在语言运用中极力去营造那种恬淡自然的中式氛围,但在诗中诗人的炽烈情感仍在下意识抒发。比如第四首,第五首里用孔雀来象征情侣,表达爱情,在中国古典诗歌里,确实有用成双成对的禽鸟来表现爱情的传统。但在情感的表现上,《中》诗热烈浪漫较直白。第四首诗里,诗人写道“孔雀虽说叫声刺耳,却还有辉煌的羽毛,因此我不讨厌它的啼叫”,在诗里如此直白地表达诗人的爱憎,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是一种禁忌。诗歌第五首,诗人接着写道“迎着落日的万道金光,炫耀你情爱的辉煌吧,勇敢地送去你的秋波,展开你斑斓的尾巴吧”。如此热烈的爱情吟唱,在中国古典诗歌里也是少有的。中国古典诗歌里表现的爱情,除了两情相悦,更多的是相思和悼亡主题,比如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闺怨之情,比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怀念之情,有的诗歌,甚至用爱情暗喻仕途政治。全诗尽管笼罩在东方情韵之中,西式元素仍旧在诗歌里显现,让诗歌又夹杂着西式的情调。

《中》诗里的既包含有中国元素,又包含有西方元素。作为一位外国诗人,由于时代地域的限制,文化传播的影响,还有个人的理解与接受,歌德创作出的《中》难免呈现出这种形态。虽然《中》诗中西元素夹杂,但也反映出世界各国文学相互影响和交融。也体现出歌德建立“世界文学”的观念。大量研究的对《中》诗里的中国元素非常关注,却往往忽略其中西方元素的嵌入,本文细致分析了两中元素,让读者对《中》诗的格调有一个较客观的把握。

参考文献

[1]杨武能:《歌德与中国》,三联书店1991年版。

[2]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杨武能译:《迷娘曲――歌德诗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爱曼克辑录、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杨武能:《走进歌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6]曹卫东:《中国作为隐喻――由〈中德晨昏四季咏〉看歌德的“中国主义”》,《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4期。

[7]林笳:《歌德与中国古代文化》,《粤海风》,2000年第4期。

[8]许宽华:《歌德的中国意象》,《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9]唐际虹:《歌德与中国文学》,《文史哲》,2006年第2期。

星与虹之诗范文第6篇

2.《变形金刚》——复活成人的潜藏情结闫春奇

3.《卜居》之"往见太卜郑詹尹"考杜觐位

4.《千年之恋之源氏物语》的叙述层次分析陈丽

5.《圣经·雅歌》中的信仰与爱情英

6.孔子正名论文学与艺术 王向民,党珊

7.李清照词语言艺术特色分析李继红

8.浅谈武松"行者"之称王威

9.通过互文性理论透视文学创作和阅读樊文岑

10.浅谈沈从文乡土文学的诗性美感艾艳红

11.朦胧的反叛——论后朦胧诗的创作特色蔡晶

12.古希腊、中世纪时期英雄母题初探陈虹羽

13.郁达夫小说中人物形象刻画的有序性试论王琪

14.《范进中举》和《虎叱》的比较金香淑

15.从《爱弥儿》看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谭广宇

16.从困惑到妥协——论《麦田的里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许福兰

17.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作品的译介与研究梁珊,吴格非

18.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建设问题初探殷亚丽,刘双

19.不惟笔墨是论:山水画中文人画的依据雷方超

20.试论古代"伤痕"文学作品的魅力林阳华

21.遭遇边缘情境中的"摩西"——对日瓦戈医生形象的解读刘旭娟

22.《花间集》中的晚唐五代女性服饰研究朱樱

23.《圣经》"路德记"中信仰主题的现实意义英

24.论杜威的人性思想张薇

25.绝望的天才:《重访巴比伦》的叙事策略孟涛

26.浅析宋代工艺美术史刘龙

27.让教育教学在爱心中升华——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王娟

28.印顺大师眼中的宗教一探袁丽红,徐清然

29.芒果街的小屋的象征意义苏小燕

30.从孝文化的变迁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之路径徐清然,袁丽红

31.刘庆邦乡土短篇小说论杨形涛

32.本是同根生——对戏剧《蜕变》价值的再审视白菲菲

33.浅谈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对比研究腾薇薇

34.谈现代园林景观与雕塑的融合袁营,何苗

35.我眼中的设计美学观——品味生活,感悟设计徐梦园

36.浅析法国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教学应用吕淼

37.宋代人物画和雕塑之写实性探析张潇爽

38.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与民族信仰王晓丹

39.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比较研究——以《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熊晓林

40.西江苗寨吊脚楼美学特征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邝翼星

41.萨缪尔·巴伯钢琴作品中的美国音乐元素王娟

42.浅谈中国新诗"陌生化"历程甘立芬

43.文学与艺术 一掬清泪为苍生——解读尤金.奥尼尔悲剧中的悲悯情怀董雪莲

44.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及发展新方向张莹莹

45.新闻摄影的形象性研究兴旭

46.女性传统宿命的回归——以电视剧《离婚女人》为例分析唐宏

47.从《手机》看电视剧中的城里人和农村人形象韩斌

48.刀光剑影的商业化演绎——浅谈香港武侠漫画朱杰

49.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欧洲女性钢琴家的介绍刘翔华

50.试论作曲家在即兴音乐创作中的心理动向——偶然"音子"与必然"习惯"的矛盾与统一杨虹偲

1.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中所反映的父权意识侯宝华

2.蕙质词心善勾勒——试以词体结构论再析周邦彦词作《解连环》金春媛

3.狂欢化理论视阙下的小说《梅丽迪安》张健然

4.科举制度下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试析严监生的人物形象梁琨

5.浅析亚里士多德对理想人格的建构单峥

6.19世纪俄罗斯文学创作思想主题变迁胡颖,董巧英

7.从《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中解读美国社会韩风

8.悲剧中的变态畸形——论曹七巧的悲剧性王育婧

9.掌上书写的物哀之美——论川端康成的美意识在掌小说中的体现刘文娟

10.楹联语篇的词汇与语音的衔接汪红英

11.畲族小说歌《孟姜女寻夫》初探黄倩红

12.歧义类型及歧义的妙用浅析杨卓琦

13.感动——从曹文轩部分作品及学术研究谈起高迎春

14.《扑克滩放逐的人们》的人文关怀——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性美杜俊芳,袁苇鸣

15.文学的警示——王朔小说与新写实小说的比较沈靓靓,谭怡

16.论《京华烟云》带给读者的文本困惑董娌楠

17.《孟子》疑问句、感叹句句尾语气词研究杨璟

18.郭沫若在"创造"的沃土中实现自我王琪

19.以《窦娥冤》为例浅析"大团圆"结局在中国古典悲剧中的合理性存在葛璐萌,曹薇

20.《最后一片叶子》——生命意义的艺术美解读洪巍

21.她们生活的世界——李娃、霍小玉、崔莺莺的生存观照李文静

22.扭曲的欲望——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儿子与情人》刘丽专

23.论张爱玲的现代性虚无感——以《散戏》为例朱新伟

24.从《一间自己的房间》解读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孙哲,高伟华

25.谈《他们眼望上苍》和《紫色》中人物命名的意蕴郭娜

26.早期新诗的新浪漫主义罗春艳

27.浅谈《九色鹿本生图》文学与艺术 王慧蕾

28.人间与世间的孔子孔令玲,林东林

29.多丽丝.莱辛《屋顶丽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浅解读于芳

30.所罗门之歌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占琪琳hHTTp://

31.顽强人生——《雷雨》与《榆树下的欲望》人物相似性浅析汤颖照

32.欧文笔下"彼得·潘综合症"的受害者——对瑞普·凡·温克尔的心理解读曾志辉

33.爱,用沉默代替挣扎——沦陷时期张爱玲作品中的民族基质胡静

34.卡席莫多——浓缩的巴黎圣母院——浅谈卡席莫多与圣母院的关系张沥月

35.浅析宣和体中的"理趣"孙珊

36.《列朝诗集》两次编纂略考王新歌

37."程度副词+名词"的语篇功能研究郑伟伟

38.《汀克溪的朝圣者》的生态伦理学解读王锐

39.傲慢与偏见:建立在真爱与良好性格上的幸福婚姻郭轩

40.原始意象是荣格基本理论与文学沟通的桥梁李春梅

41."花儿会"漫谈——以民俗学为视角何家国

42.《西游记》中介词"与"的用法刘亚

43.论意识流小说的内在真实性——分析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孟娜,杨青

44.从《墨葡萄图》谈徐渭的悲苦人生王彬

45.多丽丝·莱辛《好》的女性主义解渎简剑芬

46.论《蜃中楼》对《柳毅传》情节的戏剧改编张瑞静

47.元朝大众化的语言文化特点及其影响刘红梅

48.从违反礼貌原则的视角试论晴雯的胸无城府——通过与袭人的对比来研究刘洋君,彭有明

49.《圣经》与英美文学文化的关系陈克鑫

50.诗律规律简析研究王月

51.神话与生命意识张洪波

52.文学的想象和建构——读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童菊芬

53.从电影《游园惊梦》文本窥探后现代主义莫奇智

54.探讨油画主观性色彩解海艳

55.论在电视媒体制作中演唱者如何做到声情并茂陈姝

56.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前景的忧思胡春光,黄娅

57.瞬间与永恒——谈摄影艺术与死亡文化的关系于晓楠

58.浅谈平面设计中空白意向的表达陈岚

59.中国民族舞蹈表演中的气息运用王玲

60.古典音乐对大学生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吴国玲

61.永恒的存在——论中国当代艺术的信仰的缺失与断层吴瑞睿

62.试析纳西族色彩信仰对服饰的影响邹小舒

63.浅谈"气"(呼吸)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刘萍

64.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区别刘恩芹

65.文学与艺术 探析文学艺术中的"丑"季百春

66.梦境之中再现梦境——浅论科恩兄弟的电影艺术付雪川

67.浅谈电视采访中的提问艺术王启鹏

68.浅谈电子商务广告的视觉表现董迎前

69.浅析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意切入点孙月

星与虹之诗范文第7篇

一等奖

蔡 璐 《成人礼》浙江省新昌县实验中学初三(8)班(312500)

郑程文 《七号》山东省沂源县实验中学八年级(256100)

杨可欣 《在耳边行走的风景》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初三(12)班(710002)

袁 艺 《风过眼眸》四川省广汉市广汉市实验中学2011级(7)班(618300)

黄志明 《真实之旅》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洪新中学初三(3)班(362300)

贺占强 《那些风中的传说》河北省武安市贺进镇中学初三年级(056300)

二等奖

廖 琨 《梦的圆舞曲 思念述七章》江西省峡江县实验中学初三(3)班(331409)

邹静莹 《城池》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崇仁二中初三(5)班(344200)

林卓宇 《童眼》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初二年级(410300)

张立君 《七绝琴》山西省太原市平民中学0708班(030013)

曹 悦 《鹰魂》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九年级(13)班(277100)

张倩文 《风起,风吹,风还在》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初)2007级(6)班(250400)

侯忆童 《Lost good things》山东省济南市燕山中学21级(1)班(250013)

夏 雪 《第二次流泪》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永丰中学九(21)班(2613399)

王庄 《黑桃K》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六中风帆11班(030000)

章凤仪 《拥抱朝阳》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永丰中学九(21)班(334600)

孙艳娇 《把我唱给你听》黑龙江富裕县富达学校初三年级(161202)

李熹 《未散花》山西省太原市风帆学校风帆11班(030003)

张 宁 《给你我琥珀里的记忆》陕西省西乡县第三中学初三(8)班(723500)

鞠小迪 《写给杜北北》黑龙江省五常市私立万宝中学九年(4)班(150200)

李玉茹 《时光的旧像》山西省吕梁兴县育才中学补16班(035300)

陈琳娜 《生命的彩虹》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御河中学2011级(3)班(618100)

谢 琪 《写给那个悲伤的孩子》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镇金郊初中三(6)班(226300)

孟诗琦 《河流淙淙》山西省朔州市第五中学九年级(7)班(036011)

郑静菲 《浮光・碎梦》广西贺州市实验中学071班(542800)

冯 静 《城・事》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永丰中学九(21)班(2613399)

三等奖

方 可 安徽无为《文竹情缘》

童逢逢 安徽无为《爱》

钱乃馨 湖北宜昌《心旅》

刘夏月 山西太原《人雄》

张晓峰 浙江苍南《人生若只如初见》

郑 田 浙江苍南《心有春光》

吴倩倩 浙江苍南《青春,我的触角》

张 强 山西晋中《丢失,铭记》

张 湖南郴州《千回首》

毋 凡 山西太原《蒲公英飘过的夏天》

林 源 浙江台州《决战K半岛》

杨雨佳 山西太原《木槿花开》

吴 莹 安徽无为《霰雪纷其无垠兮》

朱梦婕 安徽无为《听雨》

何爱梅 安徽无为《童年最珍贵》

谭 宸 江西崇仁《我的书之乐》

樊依菲 山西朔州《成长圆舞曲》

冯小佳 山西吕梁《猫树林》

刘晨楠 江西高安《我终将变得和你一样》

谢梦 贵州桐梓《心言执念》

江佳宇 四川内江《直到最后一秒》

天 葬 山西长治《无尽》

叶宸志 安徽宿松《春雪》

周芯如 云南昆明《玉簪凉》

闻 静 江西高安《徘徊在年华未深处》

王 霓 湖北洪湖《左手新生,右手死亡》

龚悦铭 湖南益阳《我终于看见了大海》

刘 庆 湖北监利《夏至的颠沛流离》

陈 佳 江西九江《同星上的纷争战史》

邹汶芯 重庆铜梁《我的世界变黑以后》

奈 何 浙江湖州《一个萝卜在路上》

唐慧博 山西晋中《生死契约》

梁明霞 山西岚县《空间交错的时间意象》

李林蔚 山西太原《残影少年》

段军燕 甘肃陇西《万絮纷飞》

闫巍峰 山西平遥《天使之翼》

庄思雨 江西吉安《无言的爱》

杜 蕾 山西太原《青春信仰》

李 琳 山西朔州《此去经年》

周 璐 安徽舒城《隐形的翅膀》

沈心虹 江苏苏州《樱》

姚安琪 安徽芜湖《无感之感》

王馨艺山西太原《轻轻溜走的时光与淡淡温暖的心情》

文 浩贵州惠水《盛樱残年》

郭治东山东枣庄《夕阳无限好》

苏小婷广东高州《获得享受的权利》

谢玲燕广东高州《别样的爱》

李盈盈重庆大足《情》

谭雅琦重庆沙坪坝《回到起点》

杨德强河北张家口《青青街道,寻寻觅觅》

董佳滢黑龙江富裕《那些斑驳的记忆》

龙杨千秋 四川内江《瑾墨如歌》

优秀奖

山西李欣怡 毋军霞 连瑞艳 李雪仪 贾 爱 郭佳琪 孙 越 宋 玮

乔 晨 靳将将 陈旭阳 文 浩

山东吴灵翠 刘子悦

河北康 宁 彩一萌 刘丽婕

湖北王程远 邹 璇 刘 璐

广西周丽玲 许 丹 熊丽秀 梁天宇 张嘉予 李天淼

广东黄 婵 陈 婕 林紫晴 梁国颖 何 荣 邱 脒 何晓艺 陈海贝

黎小倩 严女婷 刘 静 邓燎源 黄尧胜 余松林 林鑫 柯建丞

葛岳仙 周 可 赖 劲

浙江李黄佳樱 徐 欣 林 伟 肖晨星 阮盈盈 朱晓彤 吴 帆

黄绿虹 黄小青 周子雨 谢佳佳 吴雨巧 欧阳佳佳 何章雨庭

江苏刘 颖 顾毓涵 凡铖焱 丁 盛 徐 航 陈礼琳

江西黄 婷 叶嘉庆 陈 佳 雷筱颖 李振凯 洪予佩芝

福建黄 睿

安徽旎 钱孙莹 缪媛媛 范金龙 骆 砚 汪 敏 王雨辰 钱梦月

于芸芸 陈文进 张学仪 峤 桥 张晓雨 卢俐敏 卢扬扬 王晚霞

四川段姝宇

吉林刘宇丹 路都雯 吴梦瑶 李逸宁 邵一凡 陈旖旎

辽宁丛 颖

甘肃郑 蕊 张多潇

陕西延致远

黑龙江 关 莹

优秀指导奖

钱之俊 安徽省无为县开城中心学校永安小荷文学社(238300)

徐 兵 浙江灵溪三中绿太阳文学社(325800)

李婉玲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书生中学(318000)

万国文 黑龙江省富裕县富达学校(161202)

黄淑华 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344200)

星与虹之诗范文第8篇

木渎虹饮山房的荷花已经满塘残梗,但沈寿故居的那些苏绣墨荷却风采依旧,一如民国时的那位苏绣大师。

隔着近百年的时光,这位被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喻为“针神”的刺绣大师面容平静而安详。刺绣本为那个时代里女子的雕虫小技,她却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毕生心血和所有情思,将这末技发挥到极致。她推陈出新,开创“仿真绣”,其刺绣作为贡品,震撼过清宫皇族;作为国礼漂洋过海,震撼欧洲,享誉世界。

要怎样的蕙质兰心,才能绣出这样的人间锦绣?

江南风景如诗画。然而,又有哪一首诗、哪一幅画,比得上这以针,以线代色,寄意密思,含蓄蕴藉的绝品苏绣?“密接其针,排比其线”,完美的艺术看不出一个线头。一代大师的心事深藏着,针线绣制的波澜里蕴含着如诗的往事。

沈寿纪念馆,却不在苏州。她的名字,她的艺术,她的生命,都和南通紧密相连。

“状元实业家”张謇,这位民国的实业总长在当时就有世界眼光,生前倾尽心力造福一方,死后南通万人空巷为他送葬。我在历史书里读到的都是他做的种种大事,却在这一方小小的苏绣中,读到他晚年的人间至情。

常为张謇对沈寿的深情厚谊感动。大约沈寿婚后的生活并不如起初那样幸福,不然就不会在丈夫余觉连娶两名姨太太后远走天津。张謇辞去总长回南通办实业,把邀沈寿回南通任职比作“文姬归汉”。沈寿在南通担任女工传习所所长兼教习,“授绣八年,勤诲无倦”(张謇语),不幸积劳成疾。

很难想象,在各界都叱咤风云的这位江南名士张謇,竟在沈寿和她的刺绣艺术上如此用心,不仅延医请药为她尽心诊治,义让她迁到环境清幽的“谦亭”养病。这位状元还收沈寿为学生,自选古诗,亲笔抄注,亲手装帧,亲授诗词。张謇创办过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和他平生所做大事相比,这些事情太过细微,然而,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欣赏,敬佩,关爱,怜惜,和难以言表的深情啊。

张謇日记里曾写道:“雪君病,雪君又病,复义病,病加剧”,寥寥数语,可以想见沈寿晚年作品,几乎针针艰难,没有深情难以为继;又可以想见张謇的痛惜之情。那本沈寿口述、张謇笔录的《雪宦绣谱》,“无一字不自謇书,实无一语不自寿出也”。

张謇的情意,沈寿必然是能感应到的。遥想当年病中的沈寿以落发为丝,细针密线地绣出张謇手书的“谦亭”二字,那是怎样一种含蓄的深隋。她在一首诗里写道:“池水漪漪岛树深,疾余扶槛恋清阴;谁知六尺帘波影,留得谦亭万古心。”这位民国刺绣艺术家深感张謇知遇之恩,厚爱之隋,却又深惧流言,只能将难言心事埋在心底,写在诗里,绣在字里。“谦亭”两字中那丝丝缕缕的深情,至今读来都觉得蕴藉深厚,又荡气回肠。

沈寿48岁病逝了,墓门石额上镌刻着张謇的楷书“世界美术家吴门沈女士之墓阙”。一个江南绣女,要成为饮誉中外的“世界美术家”,除了惊人的才艺,还需倾注不懈的追求,灿烂的精神,深深的情意,才能够绣出这样的境界吧。

听说为她办过葬礼后,张謇把“谦亭”更名为“味雪斋”。在人生的黄昏,回味着雪君的人生,与雪君交往的点滴,并写成《惜忆四十八截句》,其中有一首写道:“曾指西山有之亭,亭边割壤埋娉婷;那堪宿约成新谶,丹砝词辈萆星唷!

我查过张謇的相关史料,一般都没有写上“谦亭”这一笔。历史总是喜欢记录丰功伟绩,我们读史也总是停留在大事年表、分类考点,就算知人论世,又有多少触及真实的思想和情怀?

我去常州老家时,也听过另一个被誉为“神针”的刺绣艺术家的故事。

她,便是常州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少年时与表哥刘海粟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却最终没能走到一起,于是改名守玉,移情绘绣,将毕生心血交付千针万线,也成为饮誉世界的艺术大家。

这位江南最后的古典才女,虽然不曾为自己绣过嫁衣,却独创“乱针绣”的艺术,将平面的苏绣立体化,在刺绣的三维世界里清贫自守。刘海粟后来成为一代美术大师,人生历经多少风雨,但始终不曾放下江南那方刺绣艺术,并盛赞她“以针为笔,以丝为丹青,使画与绣法融为一体,自成品格,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

刺绣,可谓微细到极致,最细密的地方要将一根绣线分成48份,乃至70份,令人叹为观止。沈寿、杨守玉这些大师们的精湛技艺,也就在这纤毫之间登峰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