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两难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向量法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解决中起关键作用,如解决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问题,但是向量法不一定比传统推理方法优越,有时会变得更复杂、难以运算与证明。本文详细分析“该用不用,不该用却用”向量法的形成原因,并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去克服向量法解题的思维定势。
1. 问题的提出
(l) 如右图,在长方体ABCD― 中,己知
AB=4,AD=3, =2,E、F分别是线段AB、BC
上的点,且EB= FB = l
(I)求二面角C―ED一 的正切值.
(II) 求直线 直线E 与F
(2)如图所示,在四面体P―ABC中,已知PA=BC=6,PC=AB=,10,AC=8,PB=2 ,F是线段PB上一点, CF= ,点E在线AB上,且EF PB.
(I) 证明: ;
(I1) 求二面角B - CE - F的大小,
从上面两道高考题的解题难度来分析,前题难后
题易,但考生得分却是前题高后题低。为什么会出现
这种反差现象呢?笔者认为:是否用向量法在解题中起
关键性作用。
(1) 题可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入手,采用向量法容
易解决;
(2) 题的第一问不宜用向量法,可用传统立几推理方法,第二问却需要用法向量的概念解题。许多学生纷纷提出疑问:在立几运算与证明申,如何选择传统方法和向量法?如何避免和克服"该用不用,不该用却用"的困难呢?
2. 原因分折
上述两道高考题不仅考察了考生关于立体几何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考生在运用向量法解决立几问题的困境。为什么会出现“向量法的两难选择”问题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2.1 教师教学的急功近利
无可否认,向量法的引入给师生们带来了许多解题惊喜。特别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立几计算与证明题,过去采用传统几何方法都显得很吃力,而现在运用向量法则简捷利便,这就促成了教师的教学失策―― “立体几何题,首先要考虑向量法,即要建立直角坐标系,这样解题才容易。”事实上,向量法是一种很好的解题工具,但有时并不是唯一最简化的立几解题方法,并且有时会变得更复杂、难以运算,大大地降低了解题效率。例如解上述高考题(2)时,许多学生在证明第1问时“想当然”地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以C点为原点,以CB、CA所在直线为X、y轴,作z轴// PA,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一XYZ,则各点坐标为C(O,0,0), A(0,8,0), B(6,0,o). P(0,8,6),根据题目己知条件由CF的长度却难以计算点F的坐标,此时用向量法证明第1问难以完成。这种常见的高考应试解题训练存在着一些弊端,教师急功近利的教学意识有必要减弱。
2.2 思维定势的消极影晌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思维的定向准备状态,它使人习惯于按照己有的方式或固定的思路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思维定势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当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有利于促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产生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为其积极的一面;当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妨碍或干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产生负迁移,为其消极的一面。具体来说,学生一见到立体几何题就习惯用向量法解答产生消极的影响,立几解题中反复运用向量法往往会形成方法定势,学生不容易改变思维方向,不能从多种角度全面地、整体地看问题。
向量法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解决中起关键作用,如解决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问题以及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性质定理。但是,传统几何推理方法更不可忽视,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解答方式多样,灵活简便。学生对向量法“该用不用,不该用却用”的做法正是方法模式一成不变所导致的错误,解题方法单一,不求简化,思维僵化。在过分强调向量法的解题功能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见立几就建坐标系”解题思维模式,而把传统的几何推理方法(取中点、作平行线、添作辅助线等)忘得一千二净,造成解答过程复杂化,自陷困境。其实上述 (2)题第 1问利用同一法证明PB垂直于CF即可。
3. 教学对策
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恰当选择向量法解题?向量法是否一定比传统推理方法优越吗?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克服消极的“惯性解题思想”呢?下文将结合教学实例作进一步探究有效的教学对策。
鉴于思维定势作用的双重性,在教学实际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心向,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习惯方法难以解决有关问题时积极地从其他角度来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提高知识迁移的效果。因此,针对“用向量法解立几问题”出现的两面影响,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选择向量法与传统几何推理方法,设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具体教学策略大致如下:
3. 1 在同一知识教学中,加强变式训练,重视灵活运用
为了打破思维定势,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熟悉某一数学知识的基本形象,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它的各种变形,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3. 1 结合图形作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是平面角在空间中的推广,处理二面角的思想方法是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由于立体几何图形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学生习惯于从局部的线线垂直出发,只能结合定义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这种单一的思维方法在变化多样的立体几何问题解决中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教师注意方法的归纳总结,加强例题示范说明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多种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几何推理能力。
3.2 在衔接教学中,注意新旧对比,突出关键
学生最先接触的知识对后面的知识产生抑制作用,其思维出现停滞,无法更新知识。如我们先学线面垂直,后学三垂线定理,而学生在证明相关命题时不知道在一定条件下可由三垂线中的“线线垂直”直接推出“线线垂直”,而习惯于通过“线面垂直”去证明,实际上相当于将三垂线定理复证一遍。
随着立几解题方法的逐步丰富,学生所学知识发生了变化,"空间向量"为几何问题代数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理解概念、公式、定理的实质,停留在以前的几何推理方法或者刚学的向量法的范围内,就会出现解题过程中"简单问题复杂化"。
例3.2 如图,正方体 中,棱长为1,
求异面直线 所成的角。
不少学生往往急着用向量法解答,解题时间耗费不少,
教师补充另一种更简捷的几何推理方法:平移后容易求角。学生
已经习惯了套用向量解题模式,并没有联想到两条异面直
线的夹角的定义求法。
因此,教师就要抓住一些概念、公式、定理的本质特征,突出关键,讲清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同时注意新旧对比。讲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用较强的符号、图形刺激来削弱思维定势的干扰,防止负迁移的产生。
3.3 注意知识的拓展和融会贯通,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对于同一个数学问题,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多种考虑,用不同的方式给予多种处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是突破思维定势和发展学生智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摆脱定势,及时转换思路的习惯,教会学生善于观察、联想、类比、转化等方法。
例3.3如图,四棱锥S―ABC的底面是边长为1
的正方形,SD垂直于底面 ABCD,SB= 求面ASD
与面BS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分析:(1)本题可用向量法求解。
(2)过S作BC、AD的平行相等线SE,则SE为面ASD
与面BSC的交线段,根据定义法找出所求二面角的
平面角,再根据条件求解。
(3)本题还可用割补法。
割补法就是将不规则或一般空间图形通过分割
或补形,化为规则或特殊图形的数学思想方法。
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可将四棱锥S-ABCD补形为
长方体EFGS-ABCD,如图,则面ADSE与面BCSE所成
的二面角即为所求,而此二面角的平面角 CSD是
容易发现的。
4. 反思
更深入一步研究,我们能经常发现,消费者面对同类商品时,往往会有难以取舍的消费选择问题。其中,需要在两件都很喜欢的东西里做出选择的概率最高。那么,在这种两难抉择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去影响消费者的最终决定呢?
事实上,其背后存在着某些比较容易被厂商操控的规律。
情况一:折中策略
你的产品和竞品都很受顾客喜爱,但是设计的理念十分不同。比如方便面,老牌竞品强调弹劲十足,而新品A产品则是非油炸、高纤维。如今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在不断提高,面对排列在同一个货架排面上的两种产品,消费者难以取舍。在这种情形下,A产品怎样做才能有效提升消费者选择绿色健康的非油炸面呢?
我们暂且不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面对这个情况的最简易对策是,不妨设计第三种方便面,它是非油炸、高纤维且同时具备一定的弹劲,而且,在广告宣传中除了表达这个产品的健康特性外,会突出它的弹劲好吃。
这样的策略就是折中策略。由于两个既有的产品在属性上太过极端,而假定这两种极端属性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各有千秋,当顾客面临这样两种在偏好程度上“差不多”的极端选择时,他们脑部就会出现焦躁、不安等异常脑波活动,也就是大脑正辛苦地在进行着深思熟虑的理性算计,试图在两者间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事实上,人类的天性其实是逃避极端选择的,纵使他很想特立独行,但也会经历极大的斗争,而且多数会从极端向中间靠拢,进而做出更加安全的选择。这就是所谓的“妥协效应”。
这时如果出现一种“折中”的新产品,大致定位在一个适当的中间点,那么就会因此缓解消费者在面临两难困境时出现的决策压力,从而提高这个具有中间属性的新产品的购买意愿。这不仅可以在新的消费概念上有所斩获,还可以有效减小消费者对原先竞品所在的极端属性里的消费偏好,可谓一鱼两吃。
当然,这个策略并不能有效提升消费者对A产品的消费偏好。在中国尚未普及绿色健康消费概念的情况下,贸然推出一种全新的消费概念时(比如非油炸方便面),往往会有较高风险――曲高和寡,厂商很容易陷入策略上的两难之境。但为了建立新概念之下的先发品牌优势,厂商往往又不得不推出这种极端的健康概念产品。
所以,最聪明的策略,或许是推出极端健康概念的产品,炒热新概念,但只为树立旗帜,然后在既健康又有弹劲的“折中”产品上发力,更容易取得最好的营销结果。
情况二:提供一个较次的选择
沿着上个案例来说,假定A产品受限于技术问题,根本做不出来既是非油炸又有弹力的方便面,无法推出“折中”产品,而你又铁心要推广“非油炸”这个健康消费的新概念,那么有没有其他出路可走呢?
这时你的主力必须放在绝对的健康概念产品上,同样通过宣传炒热这个新概念,吸引顾客的注意并加强尝试性消费。同时,再推出一支牺牲性产品,比如和你原先的产品一样,极力强调非油炸的健康概念,但是故意在其中加入某种瑕疵,例如口味较次,或是包装较次,甚至是更贵。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注意到至少有两种产品都在强调这种新的、“主流的”健康概念,但是你的主打产品明显具有优势,而且比较容易被分辨出来。于是顾客原本在两个极端概念中的两难困境就消除了,他们如获大赦,脑中那些异常活动的脑波瞬间平息了,你主打的产品马上被凸显出来,而且帮助消费者遗忘了另一个极端――强调“弹力”概念的方便面。这就是所谓的“吸引效应”。
厂商在适当的时候推出较次的子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次优的选择,这样更容易强化和烘托出优势品牌。
情况三:差异化的力量
如果对手厂商多数都在强调“弹力”概念,概念同质化严重(不同之处或许只是在包装、附加配料等无关属性上),这时A产品的最佳选择是坚守“非油炸”的健康概念,而且暂时不要太快推出同一概念下的不同产品系列。
原因是,对手厂商产品之间的属性十分相似,消费者的大脑会自动将这些相似的产品混淆成“同一种选项”,于是原先购买弹力面的概率就在这些口味之间被瓜分了,这称作“相似效应”。
换言之,对手推出同一种概念下的不同系列产品,并不会因此增加整体销量,而只是徒然增加运营成本而已。
笔者认为,在商战中,最愚蠢的决策就是推出一样好的产品(完全同质的产品),来和自己既有的产品竞争。第二愚蠢的决策是,推出和最主要竞争对手几乎同质的产品,在相同的市场里进行直接的厮杀。
通过上述三个情况,或许你要问,撇开以上各种效应不管,也不考虑谁更具有传统口味的因素,那么,究竟是非油炸的健康诉求概念面好卖,还是强调口感的弹力面好卖呢?
事实上,在消费选择上,消费者往往必须在实利型消费与享乐型消费这两种消费价值之间作出选择。非油炸的健康诉求就是一种实利型消费,主要在寻求理性的、实质上的利益;而弹力面主要在强调口感,所强调的就是一种享乐型消费。
实利型消费必须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才能够感知到产品的价值,增加了消费者的心智负担,因此以健康为主打卖点的非油炸产品会降低消费者的偏好。而享乐型消费主要是通过直觉反应(捷径)来进行决策判断的,心智耗费较低,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所以强调口感的弹力面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喜欢。
所以,强调口感的弹力面显然要比强调健康概念的非油炸面更具天然优势。
情况四:价格错觉
上述所讲的“相似效应”,同样会发生在价格上。
[关键词]次贷危机;干预实践;金融风险防范
2008年3月,美联储三度采取“非常规”方式救市。美联储疯狂“救火”却使得海外股市受惊“集体跳水”,贝尔斯登悲剧未能避免,该投行最终以每股2美元的低价“贱卖”。贝尔斯登的轰然倒下和美联储“不择手段”的疯狂救市举措,引起了更多人对于这场席卷西方世界的金融危机严重性的忧虑,形成了危机非常严重的心理预期,还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与美联储稳定金融市场的初衷背道而驰。美联储陷入了干预与不干预的两难选择。
一、干预与不干预次贷危机的经济法分析
(一)不干预危机的主要理由
1、政府干预会助长道德风险。金融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是借款人从事不利于贷款人的不道德活动的风险。这些活动增加了贷款不能清偿的概率。如像保尔森所建议由政府允许的机构收购房贷产品,就是政府为做出“坏决定”的投资者“买单”。借款人就会有更大的激励从事不利于贷款人的不道德活动。因为政府最终会买单,即政府提供了隐性保险。
2、市场投机者理应自担风险。次级贷款中的借款人无信用或者存在某种信用污点,不可能获得一般贷款。次级贷款利率比一般贷款利率要高2%~3%,贷款人可以获得高额利息回报。只要房地产市场是景气的,当借款人无力支付房屋抵押款时,贷款人可以行使取消抵押贷款的赎回权,将房屋拍卖实现权利而不会受到损失。许多借款人用房产再融资,以获得低利息,并且利用产权贷款购买商品和服务。因为美国《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规定,只有纳税人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第一套和第二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支出可免交个人所得税,Freddie Mac的一份次级贷款调查报告显示,只有19.7%次级贷款是为了购房,其余大多是为了重新融资或获得与房产相关的消费信贷。可见,次级贷款人和借款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房地产市场投机者。如果投机造成的损失由政府买单,将会助长整个社会的投机。
3、市场纪律约束往往比干预更有效。佛赖纳瑞早在1998年就发现市场可以对已经出现的问题采取及时纠正的激励,干预很可能破坏市场本身对危机的纠正功能,人为地加深危机影响的广度与深度。美国在处理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协会危机时,监管机构采取宽容态度,不仅没有让资不抵债的储贷协会破产,反而采取不规范的监管会计核算准则,大大降低了资本金要求,增强了其道德风险动机,最终导致高达1500亿美元的解救成本。
4、从法律的角度看,不干预奉行的是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或合同自由原则。所谓合同自由原则,是指参加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完全的自由,按照自己的意思缔结合同关系,为自己设定权利或对他人承担义务,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合同自由不仅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没有合同自由,就没有真正的民法和真正的市场经济。美国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自然深谙合同自由原则对经济的重要性。布什强调美联储不会出手“救”华尔街的投资者,强调借贷者和投资者应该自己承担后果,实质上是强调合同自由原则。
(二)干预危机的主要理由
1、金融脆弱性理论。金融系统具有脆弱性,金融市场失灵的突出表现是金融系统风险。所谓金融系统风险,指金融市场发生系统危机或崩溃的可能性。个别金融机构或环节的问题蔓延开来,最终使整个体系的运作遭到破坏,进而给实际经济部门造成损害的灾难性事件。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政府必须监督管理金融体系,以维持社会公众的信心,维持金融安全。美联储对次贷危机加以如此强有力的干预,甚至不惜违反其坚持了数十年的原则――避免采取对具体公司或具体市场有利的政策,直接向贝尔斯登提供融资,也正是基于稳定金融市场秩序的考虑。格林斯潘说:“你必须做出选择,是惩罚这些人重要,还是平衡经济重要?”显然,维护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定更重要。
2、从经济法的角度看,干预对补救和调整市场失灵具有必要性。“因为实践证明,很多情况下由市场机制内在解决市场失灵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能够尽快形成公平和自由竞争的社会基础,并尽可能增强整体经济效益,需要政府对市场的介入和规制。”干预奉行的是经济法上的社会整体利益原则。所谓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保障社会整体的财富总额得以平稳协调的增长,从而带动全社会所有成员个人财富的增长。经济法的利益保障对象是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格林斯潘认为平衡经济比惩罚这些人更重要。伯南克说美联储有广义经济层面上的义务。这都蕴含了社会整体利益至上的经济法理念。
(三)干预的界限:美联储要在鸡蛋上跳舞
如果有一个简单的非常低成本的办法确定干预的合理界限,没有人会主张对市场失灵不加干预。以美联储对次贷危机的干预为例,媒体称其采取“非常规”方式救市,结果却适得其反。人们不禁要问,如何确定干预的合理界限?它取决于干预的成本和收益之比较。
“科斯将市场失灵视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代价,即交易成本。他认为,只有当政府矫正手段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收益促成有关当事人的经济福利改善时,这种矫正手段才是正当的。而那种认为市场交易需要成本,政府矫正手段没有任何代价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并被实证为虚假的结论”。当干预的成本大于干预的收益时,干预是非效率的,此时干预就超越了合理的界限。经济学家樊纲认为:在存在外部效应的场合,政府进行干预的唯一理由,仅在于假如它消除一种外部效应所需的管理成本,不仅小于私人之间所需的交易成本,而且小于干预之后所获得的社会收益。美联储对次贷危机的干预就旨在消除危机的负外部效应。只有在干预的成本小于干预所获得的社会收益(包括消除的负外部效应)时,干预才是合理的。就此而言,美联储的干预措施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反而造成新的负面效应,干预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总之,正如科斯所言,“问题的解决绝没有普遍的方法,只有对每一情形、每一制度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基于成本一收益分析选择的特定法律。”从这个意义上讲,危机对任何干预者都是挑战。如何权衡次贷危机的干预界限?美联储要在鸡蛋上跳舞。
二、对完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启示
(一)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中国按揭贷款实际上比美国次级债券的风险要高。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其潜在风险必然会暴露出来,国内银行所面临的危机肯定会比美国次级债券出现的危机要严重。可以说,完善房地产信贷及其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是避免中国重蹈美国覆辙的当务之急。
首先,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住房按揭贷款的信用门槛。2007年《中
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规定,90平方米以下的首套自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20%;90平方米以上的不得低于30%;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应随套数增加而大幅度提高,且借款人偿还住房贷款的月支出不得高于其月收入的50%。紧接着的《补充通知》明确“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在次贷危机阴云密布的背景下出台上述严格住房消费信贷管理的措施,表明监管层意识到了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高风险,显示了监管层切实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决心。
其次,要完善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资产证券化只是分散了风险,风险并未消失。一旦条件具备,风险就会暴露出来,而且通过证券化的渠道影响更为广泛。目前规范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法律是2005年央行颁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和银监会颁布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监管办法》对信贷资产业务的市场准人和风险管理专门设立“业务规则与风险管理”一章,对资产证券化的各个参与主体提出了统一的风险管理要求,强调了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隔离和风险揭示问题,要求参与证券化交易的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隔离机制。但以上办法属于部门规章,法律层次较低,难以解决现存的一些法律问题。应当借鉴国外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经验教训,尽快制定专门的金融资产证券化法,处理好外部监管和内控制度之间的关系,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
(二)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
危机表明,减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市场化监管。以存款保险为核心的金融安全网在维护金融安全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道德风险。也许激励结构的最重要的部分是:使所有方都明白,即使是管理良好,银行也可能倒闭。监管当局将允许那些偿付能力不足的银行倒闭。不幸的是,监管当局不可能做出一个完全可信的、不救助破产银行的事前承诺,但是可以建立一个增加承诺难度的体制。
加强市场化监管要求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金融市场行为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必须根除金融领域“不破产、无风险”的传统观念,并充分认识到金融破产制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第一,可以有效抑制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第二,存款人的破产观念转变必然带来风险意识的提高,进而自觉对银行通过“用脚投票”等方式来监督银行的经营管理,从而加强市场约束的力量。尽管我国法律已经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是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企业法人,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尚不完善。《企业破产法》第134条规定:“金融机构实施破产的,国务院可以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实施办法。”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已进入立法进程。它对于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提供银行经营风险的激励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危机发生,它能够为政府干预危机措施的效果提供威慑力,同时也有利于确定政府干预的合理界限,防止政府过度干预破坏市场约束机制。
(三)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是一种典型的分权型多头监管模式,被称为伞式监管加功能监管的体制,监管机构形成横向和纵向交叉的网状监管格局。这种监管体系的明显不足是容易造成重复监管或监管真空,从而导致金融体系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规定由美联储作为综合监管的上级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总体监管,其它监管机构负责功能性监管,OEC、FDIC等监管机构负责对银行进行监管,SEC和州保险监管机构分别对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监管,即美国在原有分业监管的框架下加强了各金融机构的协调和综合。
危机的发生表明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对投机风险产生了监管真空,最终引发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爆发。危机发生后,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及联邦住房局等监管机构采取了干预措施,但收效甚微。这引发了人们对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反思,最终引发了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革命。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今年3月31日宣布将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第一,扩大美联储的监管权限,除监管商业银行外,还将有权监管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其他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风险的商业机构。第二,新建“金融审慎管理局”,整合银行监管权。把目前由5个联邦机构负责的日常银行监管事务收归“金融审慎管理局”统一负责。第三,新建“商业行为监管局”,负责规范商业活动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主要行使目前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职能。此外,新建“抵押贷款创设委员会”和“全国保险管理局”,将抵押贷款经纪人和保险业监管权从各州政府分管逐步收归联邦政府统一管理。美国媒体称,这将是美国自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此次大改革中美联储的监管权力进一步扩大,作为“市场稳定监管者”不仅可以监管银行、金融控股公司,还有权监管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其他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风险的商业机构。这表明了其将加大金融监管协调的力度。另外,减少多头监管者、整合金融监管机构将为协调金融监管清除障碍。
美国的经验教训警示中国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2003年中国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形成。在混业经营趋势下,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成为近年的热点问题。在立法上,《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5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6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在实践中,2004年6月28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公布《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以制度形式赋予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调配合,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的使命。但其实践效果不尽人意,而且作为重要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主体的人民银行被排除在外。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在国际金融论坛第三届年会上透露,我国正在尝试建立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协调金融监管必须加强成本意识。不仅要考虑新增监管机构增加的费用以及采取金融监管措施的必要费用,还应当考虑这些措施可能导致的市场损失,这是政府监管替代市场调节的一种机会成本。例如我国是否真的需要建立一个凌驾于“一行三会”之上的机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还是通过扩大中央银行的权力赋予其履行金融监管协调的最终职责?这取决于不同监管方式之间的成本比较以及边际监管成本与边际监管收益之间的比较。一般而言,金融监管协调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这是进行金融监管协调的经济学基础。增设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的成本大于通过扩大中央银行权力增加的成本,就成本最小化而言,应赋予中央银行以协调金融监管的最终职责。
(四)谨防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一、贵妇人来了,平静的生活乱了
在罗尔波尔海滨浴场不远处的山脚下,住着蒂瓦什夫妇和瓦兰夫妇,他们每家都有四个孩子,孩子们从早到晚在一起玩耍。两家人生活都非常艰难,勉强靠着汤、土豆和新鲜空气活下去,星期日在汤里熬上块牛肉,对他们来说就跟吃酒席一样丰盛。
一天早上,贵妇人亨利·德·于比埃尔太太来到乡下人的茅屋,来到蒂瓦什夫妇家和瓦兰夫妇家,从此,两家人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
他们首先来到蒂瓦什夫妇家。
“我的好心的人们,我来找你们,是因为我想……我想把你们的……你们的顶小的男孩……带走。”
面对贵妇人买孩子的请求,蒂瓦什夫妇的第一反应就是“一惊”,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当确认之后,他们就毫不犹豫的“大怒”、“痛斥”,“气愤”不已,“给我出去,以后别让我再在这儿看见你们”,可以想象,蒂瓦什夫妇是多么地怒不可遏,蒂瓦什大婶更是气愤不平,这不是人做的事呀!可以说,此时此刻,蒂瓦什夫妇的心里既愤又骄,为德·于比埃尔太太要买自己的孩子而愤,为自己坚决不卖自己的孩子而骄。
在蒂瓦什夫妇家碰了一鼻子灰后,亨利·德·于比埃尔夫妇又来到了瓦兰夫妇家。
瓦兰夫妇面对贵妇人抱养孩子的要求时,先是“摇头”,但当听说“每个月可以得到一百法郎”后,立即使眼色互相询问,决心已经有七八分动摇了。但怎么下这个台阶呢?长时间的沉默后,夫妻俩一唱一和的表演开始了,女的首先打破沉静问道:“孩子他爹,你看怎么样?”“我看这并不丢脸”,好一个“不丢脸”,为同意买孩子找到了突破口,找到了理由,于是,开始公开露骨地讨价还价,“我们要一百二十法郎”,亨利·德·于比埃尔爽快的答应了这个价钱,并“又额外送了一百法郎”。于是立字据、请证人,亨利·德·于比埃尔太太欢天喜地,像从铺子里买到一样喜爱的小玩意儿似的,抱着啼哭的小娃娃走了。
看到此,也许读者会指责瓦兰夫妇而赞赏蒂瓦什夫妇,因为不管多么贫穷,在金钱和亲情的较量面前,还是应该选择亲情,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川端康成《父母的心》中有这样一句话: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给别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残酷了。宁愿一家人受冻挨饿,也无法忍受骨肉分离。蒂瓦什夫妇的抉择让读者看见人性的本真,也窥见现实困境中人性的光辉。但人又毕竟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一个以金钱关系组织起来的世界里,每一对父母都不能不首先承担起个人的和家庭的经济重担,都不能不重视金钱的作用,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更何况瓦兰夫妇也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小瓦兰美好的前途作想。
莫泊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一个人道主义者,一个从现实社会生活本身思考人的道德发展状况的知识分子。这些,也都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小说中蒂瓦什夫妇和瓦兰夫妇的言行,直接关系到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二、小瓦兰走了,蒂瓦什大婶却变了
小瓦兰被抱走了,他的父母每月可以到公证人那里领一百二十法郎,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他们的物质生活肯定比邻居们好过得多、优越得多,但他们和邻居闹翻了,准确地说,是邻居和他们闹翻了,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当属原来的好邻居蒂瓦什大婶。
蒂瓦什大婶表示自己不满的方式一是骂,二是炫。她骂瓦兰夫妇无耻,光对着瓦兰夫妇骂还不足以“解恨”,还要挨家挨户对人说:“除非是丧失人性才会出卖自己的亲生儿子,这简直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一件卑鄙龉龊的事,一件伤风败俗的事。”?骂得可谓痛快淋漓,畅快过瘾,但作者至始至终没有提到此时此刻瓦兰夫妇的反应,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也许,瓦兰夫妇自知卖孩子理亏,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来;也许,瓦兰夫妇不以为耻,我卖的是我自己的孩子,与你何干?
蒂瓦什大婶骂完以后就是炫,故意地炫。有时候她抱着自己的儿子夏洛大声地说:“我没有卖掉你,我没有卖掉你,我的孩子。我不卖我的孩子。我没有钱,但是我不卖我的孩子”,作者连用四个“卖”,两个“卖”和两个“不卖”形成强烈对比,一气呵成,蒂瓦什大婶那种洋洋自得的神情跃然纸上,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将瓦兰夫妇死死地踩在脚下。这样的道德宣誓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月两月,而是一连多少年天天如此。久而久之,蒂瓦什大婶到最后竟然相信自己比当地任何人都高出一等,因为她没有卖掉夏洛。夏洛也认为自己比他的那些同学都高一等,因为他没有给卖掉。?
至此,不得不深思:蒂瓦什大婶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以至于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她真的是出于对瓦兰夫妇卖掉自己的孩子行为的鄙视?出于对普世道德准则的维护和坚守?抑或是其他原因?文中有以下三句话,或许能给理解这一问题提供答案:
蒂瓦什夫妇立在门口,望着那孩子给抱走,他们一声不响,也许心里有点懊悔不该拒绝吧。
瓦兰夫妇靠了赡养费生活得很舒适。蒂瓦什夫妇无法平息下去的怒火就是从这一点来的,他们一直很贫困。?
他们的长子服兵役去了,第二个儿子死了,剩下夏洛一个人和上了年纪的父亲辛勤劳动,养活她的母亲和两个妹妹。
道德只是一副安慰剂而已,却无法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物质诉求。老子说:“民不患穷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本来是生活贫困的两家人,现在却形成如此大的反差,蒂瓦什夫妇一家是儿子服兵役的服兵役、死去的死去,只剩下夏洛一个人和上了年纪的父亲辛勤劳动,养活她的母亲和两个妹妹。瓦兰夫妇一家是靠卖孩子得到的赡养费生活得很舒适。再说了,这样舒适的生活原本是可以属于蒂瓦什夫妇自己的呀!活生生的现实就在眼前,蒂瓦什夫妇心里的天平一下子倾斜了,后悔、嫉妒、宣泄、仇视随之而来,一句话,蒂瓦什夫妇的心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失去了平衡。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蒂瓦什夫妇还会拒绝卖掉自己的孩子吗?当然,时间不会倒流,19年后,小瓦兰回来了。
三、小瓦兰回来了,夏洛却出走了
夏洛二十一岁的那年,有一天早上来了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两间茅屋门口,一位挂着金表链的年轻先生从车上下来,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老太太对他说:?
“那边,我的孩子,第二所房子。”
他走进瓦兰家的茅屋,就像是他自己家一样。
这位年轻先生就是小瓦兰,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就是贵妇人亨利·德·于比埃尔太太。夏洛看到小瓦兰的富有、修养、彬彬有礼,很明显,小瓦兰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看看自己十几年来的贫困、劳累、负重,他备受刺激,暴跳如雷,优越感荡然无存,他把这些怨恨一股脑儿地发泄在父母身上,他说自己的父母一定是个傻瓜,才会让人家把瓦兰家的孩子带走,并粗暴、冷酷地责备道:“你们简直是糊涂虫。像你们这样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幸。我要是离开你们,这也是你们自作自受。”“与其像现在这样,还不如不生下来。我刚才看见那一个,肺都要气炸了。我对自己说:瞧,我本来应该是这个样子。”“不行,想到这件事太痛苦了。我宁可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于是夏洛跺了一下脚,朝他的父母转过身来,嚷道:“土包子!”粗鲁、缺少教养、背弃亲情、忘恩负义的夏洛就这样愤然出走,消失在黑夜里。
假如小瓦兰成了乞丐或者是浪荡子,夏洛还会出走么?其实,夏洛只看到了豪华的马车、金灿灿的表链等光鲜的外表,而忽略了这些都是偶然而不可知的结果。再说,这些年来,小瓦兰真的快乐吗?瓦兰夫妇真的能舒适地生活吗?
“我们没有孩子,我和我丈夫很孤独”“年轻女人欢天喜地,像从铺子里买到一样喜爱的小玩意儿似的,抱着啼哭的小娃娃走了。”文章中的“孤独”“小玩意”值得玩味。
“啊!亨利,你看这堆孩子!他们像这样在尘土里打滚,有多么可爱!”
那男的什么也没有回答,他已经听惯了这种赞赏。对他来说这种赞赏是痛苦,甚至可以说是责备。?
贵妇人赞赏别人的小孩,对他丈夫来说是“痛苦”和“责备”。?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在《伊利亚随笔》中写道,兰姆终身未娶,没有孩子。所以有孩子的人常常在他面前炫耀。兰姆说孩子没有什么稀奇,好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随处可见。这多少有些吃不着葡萄便说葡萄酸的意味。但没有孩子,肯定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是没有面子的事情,中国更是多子多福,没孩子会被人家骂着断子绝孙,等等。所以,德?于比埃尔买小瓦兰真是出于爱吗?要打一个问号。
再看看小瓦兰回家时的言行:“他走进瓦兰家的茅屋,就像是他自己的家一样”,“你好,爸爸!你好,妈妈!”本来就是自己的家,此时已变为“好像”,“你好”中的客气与平静,透露出的却是几分陌生,几分凄凉,像在完成一项任务,更像在演戏。
这当儿,老头儿全身哆嗦着,用他那从来没有失去过的平静声调说:“你回来啦?”好像一个月以前还见过他似的。?
这样的相见本应是极不平静的,而小瓦兰的父亲却平静的好像刚刚见过一样,这是一种故作掩饰,内心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好像一个月以前还见过他似的”,可见小瓦兰的父亲一直在想着自己的儿子,儿子一刻也没离开过自己。?19年一见,本应抱头痛哭,但他们不能哭,不能流露真情,因为这个孩子已经不是他的了。19年来,瓦兰夫妇承受着骨肉分离的煎熬、良心的谴责、邻居无休止的谩骂。但儿子回来后,他们不是在家享受亲情,而是迫不及待地“一定要,立刻”去见有身份的人,到处张扬、炫耀,他们要让所有人知道:我没卖错,我儿子很优秀很富有。但不管怎么样,这份亲情已经被完全阻隔,这个孩子已经不属于瓦兰夫妇了。
如此看来,卖和没卖的两个家庭都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蒂瓦什夫妇没卖孩子,也落得自己后悔,孩子埋怨并愤然出走的下场,两家都是痛苦的。莫泊桑到底想要揭示什么呢?
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占有率是指本品牌产品一定时间在产业总体市场销售量的百分比率;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实现的营销额利润减去销售成本的比率。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利润率是相互联系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率也随之提高。在传统产业里,市场占有率的领先者采用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战略来提高其利润率。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有学者就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的关系做过调查,发现在食品行业,某世界级的品牌其市场占有率增加1个百分点,其销售利润就增加6000万美元,另外一份对制造业数百个企业的调查中,企业经营价值链中和利润率有关的最重要因素中,市场占有率和技术含量均在其列,当市场占有率超过40%,投资回报率可达30%左右,其投资利润率是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下企业的三倍。很长时期,国际大公司的市场战略都定位在市场占有率,希冀通过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获更大利润。
但在市场的实际竞争中,由于过度的竞争,市场扩张难度增大,营销费用增加超过了营销规模的经济性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企业甚至为追市场占有率而牺牲利润,导致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利润率并不成正比。二者的关系平衡难倒不少营销大员,成为营销总监常见的“两难选择”。
作者任营销总监多年,一度深信市场占有率,注重营销规模效益,并以强力不断的品牌价值整合造势驱动市场,为此三年把销量做到全行业第1。这个数字和业绩令人羡慕,但仔细盘点却发现销售费用也高昂,广告促销费占销售额的9%,而年初的合理预算是5%,超支的4%意味增加公司销售成本800万元,当然从销售额的角度看,增加800万的市场推广费用获得行业第一,创造了近1300万元的利润也是不错的。但作者多次深思,如果将推广费控制原定5%而又达到年营销额,岂不多创造800万的净利。作者认为:
一、营销总监要有强烈的成本和利润当观念:深谙“利润是公司的生命”,在营销总监的战略实施和监控中,要突出“利润为王”的观念,形成为整个团队的营销理念。、
二、谨慎精确的成本与利润控制艺术:但很多公司只是在营销方案的制定时提及成本与利润控制。作者认为,营销总监应在每一个目标实施周期中,具有谨慎精确的成本与利润控制的艺术。具体做法为:
1、营销本部设立营销成本会计,对每一个客户建立专项营销成本指标控制档案,对其每次贸易的贸易额、贸易成本与利润都能通过营销成本指标控制表及时体现出来。很多公司以人员繁冗而没有意识到这一岗位的重要,而改用公司财务中心的会计兼任,但公司财务中心会计事务繁多和非行政直属关系,对每个客户的单次贸易额、成本与利润都不能及时体现出来,导致信息滞后。
2、营销总监要将客户的每一次贸易营销成本与利润指标控制表,定期发给区域经理,让营销总部和营销区域有一个营销成本与利润指标控制的对接,形成在公司内部营销运营链对营销成本与利润指标有清晰的控制。
3、营销成本与利润指标控制表必须全面,及时,真实,是结合该目标市场的年度贸易额及各项营销成本制定,应设立营销成本与利润指标的“最低指数报警线”栏目,一旦发现越过“最低指数报警线”,就要坚决调整该目标市场方案。并随着营销方案的变化而及时修正之。
4、通过营销成本与利润指标控制表,营销总监和区域经理可清晰了解自全面的客户的真实状况,便于区分重点客户,次重点客户,非重点客户。有效地制定相应的客户服务制度。
三、利润为主的市场博弈:在营销实践中,作者崇尚的是利润为主的市场博弈,这可体现营销总监真正的大智慧:运筹帷幄,洞察千里,四两搏千斤;你用一元钱就能实现别人花十元钱才能实现的目标,该是何等的洒脱和聪慧。那么如何运筹帷幄,洞察千里,四两搏千斤呢?
1、年度营销方案的科学设定: 营销总监制定营销战略方案应有四个指标:
一是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增长指标,二是营销任务额,三是销售利润指标,四是营销网络建设指标。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增长有利于营销任务的完成和营销网络开发,实现利润指标。而即定营销网络开发指标和营销任务的完成,而又不超过即定的营销成本,有助于销售利润的提高和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长。营销总监应系统,辨证看待四项指标,科学平衡处理之。据作者了解,不少企业的营销战略方案仅有粗泛的营销任务额和销售利润两项指标,而对这两项指标的完成,也只限于计划的分解,但对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因营销环境的变化导致二者关系变化缺乏补救措施。例如,营销方案即定该年度每月1000万的销售额,实现70万的净利润,但真正运作时销售额只700万,净利润40万,应对的补救措施是什么?
是加大市场促销力保证销售额?
是注重净利润,而不必过多注重销售额?
如何提升净利润?
是减营销成本?改变产品组合?
是给予相应投入,通过市场占有率提高的规模经济实现销售利润率的同步提高?
是根据公司现状前市场变化调整各项指标?
这些都必须要在年度营销方案制定时充分考虑制定下来,并要有准确的量化指标。否则一旦发生变化将会手足无措,做出急功近利的选择。作者的观点是:当营销任务额和销售利润两项指因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时,应注重净利润而不必过多注重销售额?因为营销任务额制定的目的是实现利润,如果提升净利润完成利润指标,营销任务达不到也不足惜。
2、产品与市场的组合营销:产品是公司完成营销任务和实现利润指标的武器,营销总监如何艺术地运用产品的组合营销呢?在于巧妙了解每个产品的成本、利润并以此为组合开展营销。可借鉴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产品结构组合分析法(PPM):
明星产品(新增长盈利的产品)
问题产品(属衰退的产品)
现金母牛(资金流量大,保证公司运转产品) 瘦狗产品(己过成熟期的产品)
按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产品结构组合分析法(PPM)分析:最佳产品组合是:1.迅速淘汰“问题产品”,2.让“明星产品”转化成“现金母牛”,保证“现金母牛”不受冲击,3.适当保留“瘦狗产品”,作为打价格战攻击对手的武器和成为“现金母牛”的挡火墙。
本公司如果只有单系产品的,应根据本公司和市场实际情况,以单系产品的各型号产品的成本与利润关系进行组合,或根据市场前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的现金母牛和明星。本公司如果有多项产品,应根据市场情况按“明星产品”“问题产品”“现金母牛”“瘦狗产品”“进行产品组合。
其次、根据市场实际实行大区域市场组合营销,在多年的营销实践中,作者总结出“三三合一”的市场博弈战略。
“一”是从一个系统整合的角度把各分散的市场归作为一个市场。从宏观战略角度看,全国无数的市场可以整合为公司的一个市场,一个大区市场可以由无数的小区域的市场整合而成。“三”是为了取“一”市场在资源配置,兵力布署、攻防角度、进退速度、克敌主次等方式选择上,均围绕一分为三的比例来展开,通过“一分为三”、“三三合一”的运作,最终实现夺取“一”个市场的目的。如何选择三个目标市场,应根据其市场潜力?我方品牌在目标市场的优劣?对手的优劣势分析?网络的合理布局?进入市场的大小阻力与实现目标的关系来综合考虑。作者把全局市场“一分为三”:
第一板块是“利润板块”,它给公司回报大,我方在本板块占竞争优势,是本公司重点市场,应给予的市场投入占总量的40%,回报效益占总量50%以上。
第二板块是“竞争板块”,有巨大利润和发展潜力,敌我双方在这板块势均力敌,市场最后归属不明确,公司投入资源是总量的50%,目的使其从“第二板块”过渡“第一板块”。
第三板块是“侧击板块”,这是竞争对手的高利润板块,本公司在这个市场处非优势,公司在这个板块投入资源是总量的10%,起到牵制、消耗对手有生力量的作用。(全文详见《销售与市场》杂志2000年12期)
3、市场价格战的博弈:采用一高一低组合战术,以一低端价格和一高端价格产品组合挑战对手。公司实行全面低成本战略(不是降低某项运营费用)后的低端产品,以更有优势的低端价格入市,直接抵消对方产品价格优势;同步大力度切入高端产品,通过高端产品的利润弥补低端产品的让利。
这个产品组合方案在博弈理论上是可行的。能否成功须具备这样的条件:一是有一个全面低成本的产品,单在营销链中硬性降价打价格战是得不偿失,因为你降价的产品并不是全面低成本,所以你的利润己流失了;二是有一个相当卖点的产品(独具一格的产品),能通过独具一格产生溢值,而这个溢值的宽幅必须将低端产品的降幅利润弥补回来。当这两个因素都具备了,才可以实施这种策略。
在实施中,企业营销力的重点要放在高端产品上,只有高端产品上量,才能完成组合产品的利润。而高端产品销量上扬,企业获得新的制高点,可封杀对手下一轮价格战。
一、客观看待经济生活中的两难选择问题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学问,那么一个经济行为在其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出现两难选择问题也就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
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19世纪末,“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创始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根据对大机器工业实践发展的观察,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一个“哥德巴赫式”的命题:社会经济发展可能要长期面临规模效益和竞争效益的两难选择。马歇尔提出:高效大型机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必然带来规模扩大,而规模扩大可以带来单位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但规模经济造就的生产集中又极易造成垄断。垄断又会使经济丧失竞争活力。他认为。规模经济和垄断是难以分割的,社会要取得规模效益,就得牺牲竞争效益;要取得竞争效益,就得牺牲规模效益。这就是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中著名的“马歇尔两难”。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这个“两难”中摸索。西方发达国家多强调“竞争优先”,倡导自由市场与自由竞争,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加快发展。战后日本反其道而行之,日本政府通过选择“规模优先”战略。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形成后起国家的一种重要的“后发优势”。
长期以来,一国的经济发展应该遵循何种经济模式,是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一直是各界争论不休的两难问题。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前20多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自由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很受欢迎。直到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经济流派中出现了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活动要增多,来处理和解决市场的弊端。在美国里根和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后,自由主义又开始盛行。最近一两年,自由主义标榜的不干预市场原则受到了冲击,西方国家政府又开始向金融体系和企业予以政策支持。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是以利己为目标还是以利他为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一种两难选择。因为人们的经济活动始终存在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权衡问题,所谓利益最大化原则,只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相对利益最大化。经济行为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体在两难冲突中做出选择的行为,不包含两难冲突的行为就不是经济行为。
二、走出非此即彼的思想认识误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地存在一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思想,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比较容易走极端,要么左,要么右,很自然地陷入了非此即彼的认识误区。表现在经济工作中,就是人们习惯于用“一元化”的思路看问题作决策。正确应对经济生活中的两难选择问题首先必须摆脱传统思维习惯的束缚,打破传统思想文化的禁锢。这里可以引用一个历史故事来加以说明。
南朝齐国的王僧虔是著名书法家,是书圣王羲之的孙子。当时的皇帝齐高帝也酷爱书法。一次齐高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即兴问了王僧虔一个问题:“朕与你的书法造诣都是首屈一指,不过到底谁的书法更高一筹呢”?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王僧虔毫无准备,听后不禁愣了一会儿。他想,以书法的实力来看,齐高帝确实略逊一筹,可如果说自己的书法优于皇帝,那就是轻视皇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可如果昧着良心说自己的书法稍逊一筹,会被误认为是有意欺骗皇上,岂不是又犯下欺君之罪,同样没有好下场。在思索片刻之后,机敏的王僧虔终于想出一个稳妥的回答。他毕恭毕敬地对皇上说:“臣的书法敢说是人臣第一,而皇上的书法必定是皇中称王。”这个回答折服了齐高帝和在场的所有文武百官。也使王僧虔自己成功地化解了其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险情,成为一段急中生智、化解两难的千古美谈。
考量这个历史故事的情节以及内容的真实性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重要的是要珍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面对两难选择的困境时,摆脱非此即彼思维习惯的束缚,开拓双赢的思路,往往会找到一种皆大欢喜的结果。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应对经济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就有了一个好的思维方法,看问题就会更加辩证,办事情就不会走极端。
三、寻求应对两难选择问题的科学方法
谋求应对两难选择的有效之策,则在统筹兼顾的方法思路。具体说来。重点解决好四个问题。
第一,在比较中权衡利弊。解决好“孰轻孰重”问题。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应该是解决两难选择问题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也就是说要通过充分的比较,缜密的分析,权衡利弊,判断得失,分清轻重,把利好的一面发挥到最优,把不利的一面降低到最小。比如: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两者各有优点和缺陷。市场的长处是通过竞争,促进技术与管理的进步,实现产需衔接,对资源配置具有基础性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的,也存在失灵的时候。计划的长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对经济发展方向能及时做出重大调整,对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计划是人为的,不免有局限性和许多不易克服的矛盾。对于市场与计划,实践中正确的做法应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挥各自优势,克服相互的缺点与不足。
第二,在统筹中促进融合。解决好“左右兼顾”问题。两难选择不是矛盾选择,两种不同的选择之间虽有一定的排他性,但不是完全对立的,在排他的同时也应存在一定的相容关系,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兼顾、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而不是相互排斥。这应该是应对两难选择必须着力把握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前面所提到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美国金融危机使许多人对市场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产生了怀疑,认为政府将重新成为市场的主宰者。其实,不应该把“市场”和“政府”对立起来,市场与政府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轮子,应该发挥好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用统筹的办法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
“两难”揪心
中国在全球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才半年时间,“两难”问题又扑面而来。
6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2010)上指出,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六个“两难”选择:经济刺激政策如何进退;房地产调控和经济增长之间如何平衡的难题:收入分配改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矛盾;资源价改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压力:人民币汇率调整与出口企业之间如何协调;外贸出口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两难”。
刘树成认为,目前,宏观调控面临着许多“两难”的选择。如果处于经济上升期的后半期,经济过热或者是由偏快转为过热的时候,宏观调控的方向就是实行紧缩政策;如果处于经济衰退,增长率下滑的时候,宏观调控的方向就是实行扩张政策。现在是“两头不靠”,正好处于经济回升初期,出现很多新的特点,特别明显的就是“两难”选择增多。
“两难”问题缘于国际国内经济走势的不确定眭因素。
就国际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在经历了一轮金融危机折腾后初现复苏,又因欧洲债务危机陷入胶着状态,金融寡头对全世界“剪羊毛”的恶行意犹未竟,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放缓。经济学界几个月前还在乐观地预测世界经济不会二次探底,近日“债券之王”格罗斯――这位让“股神”巴菲特每个月都要去听他评述的传奇操盘手,却发出惊天预言:“全球经济的未来将会是危机四伏”,唱空世界经济。
从国内条件来看,中国经济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欧美画地为牢,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中国出口受阻;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钱袋紧捂,消费不旺,房地产业沉寂,汽车行业也正在走下坡;而四万亿投资耗费巨额财政,期待民资上主场接力,但民资犹豫,投资又成“半拉子”工程。“三驾马车”分工调整尚未就绪之际,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使“两难”问题雪上加霜。
有评论指出,无论是市场条件还是政策手段上看,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受各方利益的牵制,中国眼下的确难以“华丽转身”。
后无退路
“两难”问题并非今日始,多少年来一直暗流涌动,只不过是历史的积淀,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之时突然喷发罢了。眼前欲破解“两难”,其实是还历史旧账,而且没有退路。
改革走过了30年,如今已经进入最艰难的阶段,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发生尖锐的冲突,在改革中产生的利益集团――国有垄断企业和一部分暴富个体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难以调和,现在已经很难有一个或一组有效的政策让大多数人满意,无法再用一部分增量的利益扩张来覆盖另一部分利益收缩所带来的反弹。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管理模式人为地设置藩篱,制造障碍,延缓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既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影响了市民的生活,现在也还没有特别的良策两者的利益矛盾,
如果说前30年改革是解决了因循守1日的表面『口]题,只是初步撩开深层次矛盾的面纱,那么今后若干年内我们要解决的是国家市场体制和分配体制的深层次问题,我们面对的是财富的公正合理再分配,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顽疾,而且现在也很难再将问题“搁置”,留给后人。
“两难”归根到底是“一难”,社会的两极分化已达到极限,原本弱势群体的诉求借助互联网的威力已变成时代的强音,深化改革已成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已成化解深层次矛盾的剂。
“两难”之间其实是希望和绝望的抉择,而希望和绝望本来就是―对“孪生兄弟”,中国经济究竟是沿袭老路、轻车熟路,还是改革创新、另辟坦途,究竟该忍-时之痛,还是逞一时之快,仅仅是一个常识性问题――长痛不如短痛。
历史已经赋予当代中国人深化改革的使命,克难攻险,我们巳无退路可言,必须直面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攻坚,任何停顿、迂回和倒退的念头都没有出路。
破解“两难”
因此,我们要奋力前行,在行进中破解“两难”,彰显决策智慧。
第一,世上没有万全之策,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选择,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若要追求可持续增长,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要的代价必须付出,比如增长速度暂时变缓,GDP数字不太好看,地方官员政绩“泡泡”变小。但如果延宕时日,改革成本将会越来越高,叠床架屋的效应危若累卵,那样只是暂时延迟了新的危机爆发的时间,如果新的危机爆发,又可能是更大的危机。
关键词:“道德两难”;辩证思考;“不置可否”;角色扮演;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告诉我们:课程的设置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片段一:南京市某小学关于“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展示及教学研讨活动
师:前不久在我们南京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出示幻灯片:
一位老太太在路边自己晕倒,一位男青年将其扶起并送至医院,结果老太太苏醒后和后来到场的家属一口咬定是男青年将其撞倒,让其支付医药费及后期费用,此事件发生后还出现了一些类似的事件,使得“晕倒老人该不该扶”成了一个社会热议话题。
师:同学们,如果你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生1:我会去扶老奶奶,因为她很可怜,年纪那么大了,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出危险。
生2:我想我可能不会扶,因为如果我扶了老奶奶,万一和那位大哥哥一样背上了撞倒老太太的误解就不好了。
此时班级内出现了激烈的讨论,分成了扶和不扶两方。
生3:我也不会扶的,我听爸爸妈妈说过这样的事,他们告诉我不能盲目地去扶。
生4:我自己不会去扶,但是我会帮助老奶奶向其他人求助,可以报警。
……
在这样一个激烈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也没有打断进行点评,而是让学生去辩,去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绝大部分学生也逐渐达成了共识,认为小学生应尽自己的能力去做,最恰当的做法就是向别人求助。
这个“道德两难”问题情境的辩论对蕴含在教学话题中的教育做了深层次的挖掘,能使本来低层次的道德认识逐渐向高层次的道德认识靠拢,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为深入。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围绕该故事提出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要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用来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
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辩证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两难”问题呢?
一、说出心里话,两难本身就不置可否
在引导学生探讨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的时候,教师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你到底是选择的风向标还是一个善于倾听的旁观者?教师如果一味地将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施加在学生身上,是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问题的,个人的道德标准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不同的认知能力、不同的年龄层次的道德观不尽相同,让学生逐步形成并改良自己的道德观是我们的目标,对待一个“道德两难”问题,想说什么,就让他尽情地去说。
二、站得高看得远,换位思考很重要
课程设计时所选用的“道德两难”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学生难免会带入主观的意识去判断对错,这时我们可以找出对立的看法,让他们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这样的换位思考也许并不会改变学生的初衷,但是会让其学会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时对问题的思考也就更立体化了。让学生在事件中试着扮演不同的角色,再让其来谈谈,想必他的见解就会更加合情合理了。
三、,不苛求统一
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在问题探讨时,也会形成舆论导向,这时教师可以静观其变,看看学生在舆论的导向下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看法的,有的学生选择了被同化,有的学生仍然坚持己见,在这样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评判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道德两难”问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各种不同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意识到自己的道德价值取向与别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同时可以提高小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能力;从而深化小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
学生在“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中学会运用辩证方法找寻适合的解决方法,有利于美化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完善他们的人格,帮助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正确前行,这也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