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化校园

数学化校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数学化校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化校园范文第1篇

1.让课堂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

课堂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

操作型实践活动是为解决某一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化难为易的一种形式。操作型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地劝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某一教片段应用较为普遍。如在教学“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数小棒的圆片、拨数位顺序表的珠子等大量的具体学具的操作过程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圆等操作方式主动认识分数,都属于这种形式。

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将“处理”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景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和经验,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根据房间的平面图设计使用方案;运用统计图表分析NBA篮球技术统计;还可让学生设计旅游中租车购票方案、铺地砖的方案、物品的包装方案等。学习了几何图形之后,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教室、房间。孩子们边画边想,这样不但巩固了几何图形的画法,还培养了数学美感。

模拟性实际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比较灵活,可以是一二个片段,也可以贯穿整个课堂;既可以安排在某一阶段,也可以单独设计为生活实践课。

2.让校园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知识运用的舞台

当实践活动内容在教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时,就需要更大的空间,这时我们将活动空间自然延伸到校园中。通过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能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植树问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封闭的、不封闭的路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两端都不植树、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等类型很难分清,导致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可以利用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寻找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并合作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由于校园里这类生活原型非常多,学生很容易找,如跨楼梯、花坛四周的护栏和插红旗、防栏栅、排队伍等问题都是各种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轻松地做出正确解答。

校园实践活动比提炼出来的“纯”数字问题更具综合性、开放性、体验性和挑战性。因为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非常熟悉校园环境,学生在校园实践活动中能自常见地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式、生活经验等,在生活情景中使学生能容易切身感受到数学的优越性以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校园资源,加强校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

3让校外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化校园范文第2篇

一、让课堂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

教室内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境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

操作型实践活动是为解决某一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化难为易的一种形式。操作型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某些教学片段应用较为普遍。如:教学《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数小棒、拨数位顺序表的珠子等大量的学具操作过程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圆等操作方式主动认识分数,都属于这种形式。

模拟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数学价值的模拟情境中进行操作,以感悟体验,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将“处理”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和经验,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根据房间的平面图设计使用方案;运用统计图表分析NBA篮球技术统计;让学生设计旅游中租车购票方案、铺地砖的方案、物品的包装方案等;学习了几何图形之后,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教室、房间。这样不但巩固了几何图形的画法,还培养了数学美感。

二、让校园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知识运用的舞台

当实践活动内容在教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时,就需要更大的空间,这时我们将活动空间自然地延伸到校园中。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有测量型、体验型、调查型等形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形成空间表象。如在《方向和位置》的教学中,让学生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也可以在郊游后让学生通过回忆画出郊游路线,促进学生形成方向与位置的感受。

通过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能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植树问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封闭的、不封闭的路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两端都不植树、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等类型很难分清,导致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可以利用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寻找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并合作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由于校园里这类生活原型非常多,学生很容易找,如跨楼梯、花坛四周的护栏和插红旗、防栏栅、排队伍等问题都是各种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轻松地正确解答。

校园实践活动比提炼出来的“纯”数字问题更具综合性、开放性、体验性和挑战性。因为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生非常熟悉校园环境,在校园实践活动中能自觉地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经验等。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能容易切身感受到数学的优越性以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校园资源,加强校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

三、让校外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境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校外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制作型、调查型、测量型等形式。比如,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属于制作型实践活动;在学习“利率”之前,让学生做以下几项实践活动:查看银行利率表、把自己的部分零花钱存入银行或提取自己或家庭的存款、请教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讲解存款单和利息清单上的有关内容,了解利率的相关知识,这就是调查型实践活动;教学“计量单位”,可以进行测量型实践活动,如学习面积单位之后可让学生测量自家客厅、卧室的面积和估测社区、院子的占地面积等等。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化校园范文第3篇

一、电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弊

(一)相较于六七十年代的教学媒体,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是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一大改革,它为教学带来如下便利:1.提供实例,引起探讨兴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将生活中“行程问题”各种不同情况,当堂放映了一段实况录像,通过放映教学录像片段在课堂里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将实际生活中能碰到的种种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感兴趣,他们感到有很多知识等待他们去学习,激起求知欲。2.化静为动,利教利学。运用电教手段化静为动,便于突出特征,揭示规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公式,法则。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运用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

(二)科技的不断飞跃,在日渐成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电化教学所带来的弊端:1.现在社会上一般都用VCD而不再用录像机,而且录像也不方便,加之录像带的存放也是个问题。2.制作幻灯片相当麻烦,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3.幻灯片不易保存,防霉防潮等等保存的要求比较高。4.而且效果不如实物投影也不如多媒体。5.幻灯机需要调焦,调不好了图像就相当模糊。6.图像的动画需要人为地拉扯幻灯片。于是在发达地区电化教学逐渐退出教学媒体的舞台,接踵而来的便是实物投影,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在经济稍微落后的地区因经济问题仍保持用电化教学,在不久的将来电化教学会退出历史舞台。

二、实物投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物投影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是一大创举。

(一)实物投影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小学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是首先对现实世界中大量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形成表象,然后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通过实物投影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具体表象使小学生从中进行分析抽象,掌握概念。[1]如新课标实验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平均分”的概念可以先引导小朋友一起分一分:把6根小棒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小朋友们可以先在座位上摆放,教师在下面巡视,然后选择典型的方法让个别学生到投影机上摆出来,进行比较,小朋友们就可以发现分法有3种:5根和1根,4根和2根,3根和3根,其中只有最后一种方法每部分是一样多的,可以让学生把这三种分法进行分类,从而引进”平均分”的概念。

(二)实物投影在计算教学中的应用。采用实物投影,能够给学生提供具体实例,使学生从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计算法则,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9+8=?时,可让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方法,有些学生可能会用小棒数;也有些学生可能会用手指数;也有些学生可能会在9之后再数8个;也有些会把8拆成1和7,然后把9凑成10,再加上7,等于17;也有些学生可能把9拆成2和7,把2和8加在一起然后再加上7,等于17。把种种算法罗列出来让学生自己择优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另外也可以把学生作业当中一些比较典型的错误,罗列出来让其他学生当作“小医生”来治病,另外也让他们以后别再出现这种状况。

三、多媒体CAI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以前学生坐在教室里上课仅仅只是那种传统教学,往往只有视觉参与,很少有视,听觉各方面都参与进去,效果往往是不大理想,出来的仅仅是“书呆子”,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投入到小学中使用,为学校教学工作带来极为良好的效应,拓宽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巧用多媒体CAI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其求知兴趣。多媒体CAI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清晰地显示出被观察对象各个部分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为大脑提供各类感知材料,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规律,领悟数学思想等。.

(二)巧用多媒体CAI探微入里,引发想象空间概念的形成有利于想象。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课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的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把一个圆割拼成一个长方形,近似度较差,引起许多学生对推导出的公式持怀疑态度,由于感知材料不充分学生难以展开正确合理的想象,影响空间观念的形成,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层次地把圆依次等分成若干份,拼成所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动态呈现,为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充分的感知材料。

(三)巧用多媒体CAI凸现本质,发展学生思维。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转化,从而使我们建立概念,培养能力,电化教学的设计应以凸现对象的本质属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为目的,最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数学化校园范文第4篇

一、我国研究现状 

国内,在数字化学生学习环境的研究中,有高校学者、区域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等对微课程进行了研究或实施,在提法上有“微型课程”、“微课程”、“微课”等;而即使是名称相同,其界定的范围、资源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在社会化媒介和移动设备中逐渐变得更主流。通过新技术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过程是目前研究的趋势,MOOC是其中一个新兴的形式。 

二、中职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环境构建要素研究 

1.组织管理。高水平的组织管理是大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包括人员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外事管理等等,要对有关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作出各种决策。为建立数字化的校园学习环境,组织管理的方式、手段和机制都需要发生明显的变化。 

2.学术研究和公共服务因素。学术研究是高等学校的另一个中心,数字化校园学习环境的建设同样将影响到学术研究的模式和机制,大大提高科研的创新水平和影响力,同时进一步促进学校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3.校园社区服务。 校园社区服务是指面向校园师生提供的生活及休闲娱乐等服务和公用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校园保安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校园社区服务将更为全面、便捷、高效,并进一步推进服务的社会化。 

4.中职学校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网络促进新型教学方式的实现,鼓励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学习活动的主持者。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图书馆以及各种网络资源库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解决各种问题,完成一定的项目,同时利用互联网与其它学习者进行广泛的合作探索和讨论交流,并将学校以外的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引进到教学中。 

三、构建中职生数学学习自主化环境的措施研究 

1.中职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行为特征研究。自主开发一个“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网络课程”,自动记录学生访问的网页、访问时间、停留的时间、提问及变化等信息,客观地描述学生的学习路径及交互过程;分析学习行为,总结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行为特征。 

2.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变量要素分析的思路从学生的个体属性、性格、情感、以及知识层面探讨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因素,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因素指标体系。 

3.构建中职学生数字化环境中数学自主学习的评价量表。观察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过程,总结学生使用的信息学习策略,建立评价量表,实验测试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不断修改,直到评价量表可行。 

4.数字化环境对学生数学学习结果影响。采用前测与后测相比较的方法验证学生改进后的自主学习策略的成效。 

5.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培养方法。根据教学策略实证研究结果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方案。 

数学化校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活动 学生思维

一、让课堂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

课堂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

1. 操作型实践活动是为解决某一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化难为易的一种形式。操作型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灵活地劝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某一教片段应用较为普遍。如在“认识物体”教学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鞋盒、牙膏盒、茶叶筒等自备学具,并进行“摸物体说特征”的游戏活动,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说,再引导学生将这些自备“学具”分分类,总结出物体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很好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 模拟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数学价值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操作,以感悟体验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将“处理”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景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和经验,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根据房间的平面图设计使用方案;运用统计图表分析NBA篮球技术统计;还可让学生设计旅游中租车购票方案、铺地砖的方案、物品的包装方案等。学习了几何图形之后,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教室、房间。孩子们边画边想,这样不但巩固了几何图形的画法,还培养了数学美感。

二、让校园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知识运用的舞台

当实践活动内容在教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时,就需要更大的空间,这时我们将活动空间自然延伸到校园中。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有测量型、体验型、调查型等形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课堂难以描述解释的数学概念,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如较大单位千米、公顷的认识等。以千米概念的建立为例,可以先让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知道一米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知道“100米有多长”,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1千米大约需要围操场走几圈,感受“1千米有多长”,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还可以让学生用目测的方法估计学校到哪里有“1千米”。

2. 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形成空间表象,到校园环境中亲身感受效果更好。如在“方向和位置”教学中,让学生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也可以在郊游后让学生通过回忆,画出郊游路线,促进学生形成方向与位置的感受。

3. 调查校园中可利用的实践活动教学资源。一是财产资源,如藏书量、占地面积、水电费数据等等;二是生命资源,如学生成长数据、睡眠时间、运动时间等,让学生用调查数据了解自己的成长,还可以让学生调查统计全校学生的上网时间、学习时间等,用数据分析同学们的学习习惯;三是活动数据资源,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许多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可利用的数据(参与人数、获奖人数等),学生通过调查整理利用分析数据来思考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三、让校外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校外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制作型、调查型、测量型和课题型实践活动等几种形式。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属于制作型实践活动。在学习“利率”之前,让学生做以下几项实践活动:查看银行的利率表;把自己的部分零花钱存入银行或提取自己或家庭的存款;请教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讲解存款单和利息清单上的有关内容,了解利率的相关知识。这就是调查型实践活动。教学“计量单位”,可以进行测量型实践活动。学习面积单位之后,就可让学生测量自家客厅、卧室的面积和估测社区、院子、广场的占地面积。学习体积单位后,可让学生估计小到教室大到医院门诊大楼、火车站主楼的体积。

数学化校园范文第6篇

一、联系生活,凸显实践性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可以说,观察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

《制作年历》是三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这节课既是对年月日这一单元知识的总结,又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根据生活实践来制作年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活动开始时,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年历?”在生活中,学生见得较多,很容易就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教材中的四种类型的年历: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在具体制作年历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制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确定制作要点,能为学生的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之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活动中既享有充分的自由,又不感到束手无策。

二、创设情境,彰显综合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更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与生活间的联系,所以说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

比如,三年级的实践活动《设计校园》,是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对自己的校园太了解了,对校园中的建筑物以及花草树木再熟悉不过了,让他画出校园的平面图并不难,只要教师加以示范平面图的画法,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图。为了完成活动目标并使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有新的飞跃,我大胆地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拓展,将课程主题《设计校园》改为《设计理想中的校园》。因为是从现实生活情境出发,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并完成理想中校园的设计平面图。本次活动不但要应用和巩固有关方向与位置的相关知识,还要用审美的眼光应用美术功底设计出校园平面图,体现了数学学科与美术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易于操作,体现趣味性

既然是实践活动,就要有情趣性、易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关注和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活动。没有情趣学生觉得枯燥,跟平时上课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指挥学生执行没什么两样,自然就没多大兴趣参与;如果不易于操作,学生在活动中一再受挫也会丧失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设计内容和过程时一定要有情趣且易操作。

例如,在教学“加法估算”后,我设计了一个生活案例:今天是小强的爷爷要过生日了,爸爸带领全家到饭店为爷爷庆贺,入座后爸爸请爷爷点菜,爷爷把菜单递给小强笑呵呵地说:“今天我让小强为我点菜,但有个原则——不能浪费,钱数控制在200元以内。”请你帮小强来点菜。

学生在帮小强点菜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就餐的人数、家人的口味、菜价的高低、营养的搭配等等。这样的教学,学生参与意识强、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能将枯燥的估算知识,通过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使学生不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认识周围的世界。此项活动设计内容有情趣性、学生操作起来也容易,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关注和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活动。

四、合作学习,显现探索性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会合作、学会评价、学会反思。探究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只强调排名次争第一,忽视合作意识。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选择环境,突出开放性

在活动中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的开放式活动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数学化校园范文第7篇

一、让课堂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

课堂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

1、操作型实践活动是为解决某一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化难为易的一种形式。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形成思维的工具的镜子”(苏霍姆林斯基语)。操作型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某一教片段应用较为普遍。如在教学“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数小棒的圆片、拨数位顺序表的珠子等大量的具体学具的操作过程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圆等操作方式主动认识分数,都属于这种形式。又如在“认识物体”教学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鞋盒、牙膏盒、茶叶筒等自备学具,并进行“摸物体说特征”的游戏活动,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说,再引导学生将这些自备“学具”分分类,总结出物体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很好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模拟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数学价值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操作,以感悟体验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

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将“处理”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景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和经验,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根据房间的平面图设计使用方案;运用统计图表分析NBA篮球技术统计;还可让学生设计旅游中租车购票方案、铺地砖的方案、物品的包装方案等。学习了几何图形之后,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教室、房间。孩子们边画边想,这样不但巩固了几何图形的画法,还培养了数学美感。

二、让校园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知识运用的舞台

1、课堂难以描述解释的数学概念,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如较大单位千米、公倾的认识等。以千米概念的建立为例,可以先让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知道一米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知道“100米有多长”,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1千米大约需要围操场走几圈,感受“1千米有多长”,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还可以让学生用目测的方法估计学校到哪里有“1千米”。

2、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形成空间表象,到校园环境中亲身感受效果更好。如在“方向和位置”教学中,让学生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也可以在效游后让学生通过回忆,画出郊游路线,促进学生形成方向与位置的感受。

3、调查校园中可利用的实践活动教学资源。一是财产资源,如藏书量、占地面积、水电费数据等等;二是生命资源,如学生成长数据、睡眠时间、运动时间等,让学生用调查数据了解自己的成长,还可以让学生调查统计全校学生的上网时间、学习时间等,用数据分析同学们的学习习惯;三是活动数据资源,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许多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可利用的数据(参与人数、获奖人数等),学生通过调查整理利用分析数据来思考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如通过设计“科技作品的分数展出”这一问题,学生就需要综合运用空间几何知识和分类思想等。

通过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能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由于校园里这类生活原型非常多,学生很容易找,如跨楼梯、花坛四周的护栏和插红旗、防栏栅、排队伍等问题都是各种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轻松地做出正确解答。

三、让校外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数学化校园范文第8篇

一、学科类课程

学校大胆探索实践“阅享”课程,即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构架“三课一社”的阅读体系,以螺旋上升、立体化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实践中,教师们以语文课本为主体进行语文学科内和跨学科的整合、优化。同时融入绘本、吟诵、戏剧三大社团和文学社,进一步充实“阅享”课程,逐步构建起“经纬”交错的学习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利用迁移巩固,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学校组织数学教师编写了《趣味数学教材》(低中高年级读本)。每年10月份,教师们都会根据所学内容开展“趣味数学,伴我成长”的数学节活动。如低年级的数学故事演讲比赛、中高年级的“思维变变变”等。多彩的数学节活动不仅为学生展示自身的聪明智慧提供了平台,还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到了“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凼学,受益终身”。

作为科学课延伸的学校的“小牛顿”课程,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自然等相关知识,每一堂课都有不同的科学实验――每人每课一套实验器材、每人每次自己动手操作、每人每课一件实践作品,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研发类课程

1. 课程结构――双向推进

(1)开发京剧课程。学校通过京韵校园的氛围营造、京剧课程的普及、艺术家文韵大课堂、京韵操创编、京剧特长生培养、学科整合、与社区资源共享等手段,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国粹文化的魅力。

(2)开发儿童舞台剧社。在发展京剧的基础上,学校拓展延伸艺术形式,丰富戏剧课程,通过看剧、读剧、编剧、演剧,让学生在多元的戏剧元素中,自主获得知识、经验和各种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2. 课程实施――四线合一

(1)京剧进课堂。音乐课上,教师采用说、记、讲、念、学、唱、听、玩、辨、做、赏等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走进京剧、认知京剧、品味京剧。语文课上,教师注重引入京剧名人的故事,进行唱词、念白的赏析,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数学课则在“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介绍京剧中有关位置的知识。美术课上,融入京剧脸谱、服装的色彩造型艺术,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

创编京韵操,学校每周五的课间操为“京韵操”时间,定期开展“京韵操创编”展示活动,鼓励各班学生随时将学到和理解到的戏剧元素和精神融入京韵操中展示交流。

(2)成立戏剧社团。京剧社团每周开两次课,由外聘艺术家和学校艺术教师共同授课,培养艺术特长生。年级的“童心剧社”,社长由年轻有能力的教师担任,吸纳部分有表演专长的家长和学生担任组员,每周进行一次活动,要做到有主题、有记录、有评价、有展示。校级的“剧社”,邀请艺术家担任指导教师,每周进行一次活动,排练经典儿童舞台剧,每学年在艺术节和读书节活动中进行展示汇报。

(3)活动展示风采。经过多年的课程实施,学校的戏剧课程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学生人人知戏剧、会表演,综合艺术素养逐步提升,戏剧方面的艺术特长生和优秀节目渐渐增多,并已有一定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三、综合类课程

(1)读书节――阅读精彩,遨游书海。学校每年4月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经典美文诵读大赛、古诗考级挑战赛、现场作文大比拼、故事大王争霸赛等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掀起了孩子们的读书热潮,学生们把读书当成一种自觉习惯,以书为友,以书为伴,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

(2)艺术节――七彩梦想,绽放光芒。在每年的6月份举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学校都会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新颖活泼的表演与比赛,如红歌比赛、师生书画展、老师自画像、班徽征集、星级表彰评选以及文艺汇演等活动。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不仅为师生展示艺术才华提供了平台,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团队的凝聚力,激发了爱生活、爱艺术的热情。

(3)体育节――活力四射,培育风采。一年一度的“阳光体育”校园体育节定在5月份举行,节日中学校会设置校运动会、体育手抄报、拔河、足球颠球比赛、足球联赛等多个项目。特别是精彩纷呈的校级运动会,使整个操场热闹非凡,既有校足球队的足球技巧训练、比赛展示、课程技能表演,又有展示个人风采和团队精神的径赛项目和接力项目。在历时一个月的活动中,整个校园里到处都洋溢着奋力拼搏、团结协作、健康欢乐的体育精神。

(4)科技节――科技创新,放飞梦想。学校每年召开的“飞吧,飞吧,我的童年梦想”校园科技节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活动期间,学校会开展科学发明制作、科技小论文、科技黑板报、科幻画、七巧板等活动项目,让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