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打招呼的方式

打招呼的方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打招呼的方式范文第1篇

当宝宝能听懂语言时,父母就应教宝宝向身边的人问好。告诉宝宝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说“你好”“谢谢”和“再见”,这样,宝宝在潜移默化中就不会再害怕和陌生人打招呼了。

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他人的态度和所作所为,常常会影响宝宝对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宝宝的成长往往需要反复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父母在带宝宝外出遇到熟人时,可主动上前打招呼,给宝宝一个良好的示范。

换种方式打招呼

父母在遇到同事和朋友时,需要很正式地把宝宝介绍给他们,同时也要让宝宝知道对方是谁。如果宝宝不肯与人打招呼,父母可为宝宝选择一条“退路”,告诉宝宝,点头微笑也是打招呼的方式之一。

及时表扬宝宝

当宝宝拒绝和外人打招呼时,家长不要强迫,可以转移话题让宝宝先放松下来,再找时机引导宝宝。如果宝宝接受了父母的意见,想要再重新打招呼或者表现一下时,父母应及时表扬宝宝。

记得我在怀孕的时候,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家的宝宝4岁多。我进屋时,朋友对宝宝说:“快说阿姨好。”可宝宝漠然地看了我一眼,就跑进屋了。在朋友家待了两个小时,我又深深地体会到了宝宝的各种不礼貌。比如,妈妈在给客人倒水后,宝宝总会过来喝一口就跑,朋友无奈地说了句:“唉,这孩子!”通过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就是:将来我的宝宝一定要懂礼貌!

在文文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很注意培养他懂礼貌的习惯。文文很小的时候见到客人来了,会两手抱起点头表示“你好”,客人走了会摆手表示“再见”。现在文文已经2岁多了,

朋友来我家,总是在我刚打开门的瞬间,文文已经喊出“阿姨好”“叔叔好”了。现在不用我提醒,客人走时文文也会主动说:“阿姨再见。”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辈分也分得特别清楚。

打招呼 不要做的事情

一次解决多个问题

很多父母在遇到宝宝对外人不礼貌时,往往一并教育宝宝很多不礼貌的行为。比如宝宝没有和客人说“再见”,父母往往会连带教育:之前你对谁谁也没有说“你好”之类。对于宝宝不礼貌的行为,父母最好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之后,再尝试解决别的问题。

强迫打招呼

如果宝宝不愿意与人接触,父母切忌不能强迫宝宝打招呼,更不能因此不带宝宝参与各种社交活动。而应尽可能尊重宝宝的感受,让他慢慢地适应环境,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宝宝以礼貌的方式与人交往。

不和小朋友打招呼

Q我家宝宝3 岁了。到公园里玩时,常会有和他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和他打招呼。可是我家的宝宝要么没有反应,要么躲在我身后。我要怎么教育他呢?

A一般说来不合群的宝宝群体性弱,长大以后会很难适应社会,因此,在宝宝小的时候,父母应及时帮助宝宝积极与他人交往。

家长可以常带着宝宝到邻居和朋友家去做客,使宝宝体会到和别人交往是件愉快的事。同时,也要多为宝宝创造与小伙伴在一起的机会,让宝宝在与同伴接触中主动地招呼同伴,接近同伴,帮助同伴。

不敢和老师打招呼

Q我们家妞妞是一个特别害羞的宝宝,从来不会主动与其他人打招呼。一天,我在路上遇见妞妞的老师,老师看见妞妞想走过来打招呼,妞妞却哇的一声哭倒我怀里。结果,老师走到一半儿就尴尬地停下了。

A宝宝的性格是多样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家庭环境、遗传、后天学习的多重影响。不要觉得宝宝不和老师打招呼就是不礼貌,宝宝还小,她的行为就是她内心的真实反映。宝宝是真的不敢或害怕打招呼。如果宝宝实在不愿意打招呼就不要勉强她,在宝宝情绪放松的时候,父母再去耐心地引导

说话声像蚊子

Q禾禾3 岁半了,每次见到长辈我总是在旁边提醒他打招呼。宝宝总是勉为其难地打个招呼,声音小得像蚊子,而且说话时眼睛盯着地板,让人觉得十分尴尬。

A有些宝宝在面对陌生人时可能会感到不自在,于是更不愿意打招呼。这时,父母要照顾宝宝的情绪,不要强迫他。如果宝宝对于与自己比较熟悉的人也常常提不起打招呼的兴趣,这时,父母可以换一种方法。比如,见到幼儿园里小伙伴的妈妈时,你可以让他称呼对方为“XX妈妈”,宝宝想到自己的小伙伴,心里会有一种亲切感,打起招呼来也就自然多了。

打招呼凭自己喜好

打招呼的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交际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为开展跨文化交际做准备。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体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挖掘教材,顺势拓展

七年级上Starter Units Unit1 Good morning主要学习打招呼,掌握正确的问候语能更好地展开话题,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中国人见面时喜欢用“你吃了吗?”来和对方打招呼,这句问候语实际上不是用来询问信息,而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因此,回答“吃了”或“还没有吃”均无关紧要。然而,若按字面直译成英语“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来问候西方人,按照其文化习俗,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男性若问女性则表示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可是,中国人说这句话时,通常没有“邀请”和“约会”这层意思。教材中出现的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单,如“Hi”“Hello”“How are you?”或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西方人有时也以谈论天气的方式如“It’s a nice day, isn’t it?”来和对方打招呼。汉语中另一种常用的打招呼语是“你去哪里啊?”“到哪儿去啦?”这两句话在汉语中是打招呼的方法,而不是真想了解对方到哪里去。所以,对方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也毫不觉得难堪。然而,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西方人打招呼“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西方人往往会理解为是一个询问信息的问句,他们会感到难堪,甚至会感到生气,他们会觉得说话者在干涉他们的私事,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许会想:“Why do you ask these questions?”

二、有些表达,语序相反

英语中的称呼、地点、时间等排列语序与汉语的排列语序相反。e.g.Mr Smith(史密斯先生),Teacher Li(李老师),Room 401(401房间)。并且英语中的地点、时间是由小到大排列的,e.g. Chang An Street Beijing China(中国北京长安街),At 6 o’clock on the morning of Oct,5th 2012(2012年10月5日早上6点)。英语中的姓名排列语序与汉语的排列语序不同,e.g. Zhu Xiaohua(朱晓华)(Zhufamily name,Xiaofirst name,huasecond name,Xiaohuagiven names)Jim Henry Brown(Jimfirst name,Henrymiddle name,Jim Henrygiven names,Brownfamily name)。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分类总结,这样不但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中国人向别人介绍某人时,往往先老后少,先要后次,先高后低,或自然顺序,或概而介之。

三、话题教学,渗透文化

在学习关于用餐文化的Unit 8 I’d like some noodles时,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梳理所学词汇,然后用所学过的词汇操练对话,在对话中熟练掌握所学词汇,最后重点围绕餐桌文化,让学生谈论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要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地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得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please!”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实事求是,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说要。

四、创设情景,激绪

八年级下 Unit 7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和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单元时,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方式,即在组织课堂活动时,积极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分组表演,但为了突出其文化氛围和文化背景内容,教师要指明其文化意义或使用中的文化规约。即将课堂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之中,着眼于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Unit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时,教师给学生提供几样中国人和西方人常用的送给他人作为礼物的物品,学生在交际时,根据所扮演的国家人物来选择礼物,学生兴趣很高。教育心理学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兴趣时,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这门语言,更重要的是通过所学的语言了解目标语文化,让学生对本国文化和别国文化在比较中有所了解。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会导致学生把学习语法和词汇看成学习英语的全部,由此因不了解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错误则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

打招呼的方式范文第3篇

很多妈咪都有这样的困惑:宝宝在家的时候,每天都像个小话唠,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可是一旦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出门遇见需要打招呼的亲友或陌生人时,小家伙就蔫巴了,一句话也不会说,甚至还会往妈妈怀里躲,弄得场面很尴尬……宝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金口难开”的情况呢?遇到这种情况,妈咪又该如何应对呢?

“金口难开”的可能因素

一般来说,宝宝在面临非家庭成员在场的时候,最初出现一定的紧张反应是很正常的。因为对于宝宝来说,这是一种脱离心理安全舒适域的情景,自然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跟只有家庭成员在场时不一样的反应,所以妈咪首先不能期待宝宝在陌生情境中会表现得和在妈咪跟前一样谈笑自如,适度的紧张反而是宝宝善于根据不同场景调整反应策略的表现。当然,如果短暂的紧张过后,宝宝还是金口难开,妈咪就可以考虑如下几种原因:

1.气质原因

宝宝与生俱来具有某种气质类型,有的宝宝生性活泼外向,跟人比较容易“自来熟”,见人也会主动打招呼,而那些生来比较羞怯胆小的宝宝,则可能不大喜欢讲话,尤其是见到陌生人,可能会连目光接触的勇气都没有,因为对一个容易害羞的宝宝来说,跟陌生人打招呼是一个需要超越自我的过程,需要时间来调适自己。试想,一个性格内向的成人,让他跟陌生人打招呼尚且感觉困难,对宝宝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2.情绪原因

相对成人来说,宝宝的自控力一般比较差,容易受情绪支配,当宝宝不开心的时候,让他们跟其他人打招呼或聊天,就会比较困难。有一天,桐桐妈妈带女儿出门,出门前因为一点小事,小家伙变得特别不开心,小嘴撅得老高,下楼梯的时候,正好碰见一贯比较熟悉的小王阿姨,桐桐和她关系很不错,平时见了小王阿姨总是嘴巴甜甜的,这次就有点反常,尽管小王阿姨很好友地招呼她,她却垂着小眼皮一言不发,自顾自地下楼去了,妈妈只好给小王阿姨使了个眼色,阿姨理解地说:“没事,小宝宝都是这样的。”

3.认知原因

有时候宝宝“金口难开”,还因为当下的情景会让宝宝心生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丹丹跟妈妈在乡下外婆家探亲时,经常会有一些邻居过来逗她玩。一天,来了一位非常年轻的“阿姨”,妈妈按照农村的辈分,让丹丹叫她“四外婆”,可是小家伙打量着眼前的“四外婆”就是不开口。妈妈跟“四外婆”说话的当儿,小家伙也是一直反复打量,再也不像平时那样活泼地插话打闹。“四外婆”回去的时候,丹丹终于在妈妈的鼓励下跟四外婆说话了,出口的却是“阿姨再见!”……

丹丹的案例反映了这个年龄宝宝的一般心理特点,那就是思维的形象性占优势,容易“以貌取人”,在他们眼里,头上没有白头发的人是不能称为奶奶的,这样的认知方式让丹丹对“四外婆”这一称呼心存疑虑,难以开口也就在所难免了。

4.教养原因

宝宝“金口难开”,也可能是教养方式惹的祸。有的妈妈平时疏于对宝宝进行礼貌示范和引导,宝宝无从得知礼貌待人的经验;有的妈妈,对宝宝要求过严,致使宝宝怕自己说错做错,紧张得不敢开口;有的妈妈,平时就特别反对宝宝插话,动不动就说“大人的事,小宝宝少掺活”之类的话。久而久之,宝宝就可能养成一种意识,大人说话的时候,宝宝最好安静地呆在一边……

“金口难开”应对方案

遇到宝宝“金口难开”的情况时,妈妈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妈妈应该避免当场批评宝宝,有的妈妈看到宝宝让自己难堪,就采取当场进行批评教育的方式,这是很不可取的,这样只会让宝宝更加紧张,或者在礼貌待人跟负面情绪体验之间建立链接,更不利于宝宝以后做出妥当的反应。不妨尝试以下做法:

1.对症下药,根据不同成因区别对待

由于不同宝宝金口难开的成因不同,因此,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很重要:

对于那些由于先天气质原因导致的金口难开,妈妈最好予以尊重,只要宝宝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对方表达友好,妈妈就不要强求宝宝一定开口,要学会给宝宝适应的时间。这样的理解与支持更容易让宝宝放松,让他获得应对局面的力量。

对于那些情绪原因导致的金口难开,妈妈要事先做好防范工作,比如,接待客人前不要批评宝宝,以免宝宝不开心而拒绝开口。

对于那些由于认知原因导致的金口难开,妈妈不妨给宝宝做好解释工作,或者尊重宝宝的意见,让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对方交流。

对于由于教养方式导致的金口难开,妈妈要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平时做好礼貌待人接物的示范,不过分约束宝宝,缓和宝宝的紧张心态。

2.艺术处理当下场景,化尴尬为教育契机

宝宝拒绝跟阿姨打招呼时,面对等待回应的阿姨,妈妈可以先“替”宝宝跟阿姨打招呼。一般来说,听到妈妈替宝宝说“阿姨好”,阿姨就会反过来跟宝宝回招呼,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被阿姨招呼的宝宝不仅可以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还可以从妈妈那里学会如何跟别人打招呼,甚至“反思”自己的不足,妈妈也可以在事后及时对宝宝进行相应的礼貌教育。

有的宝宝不跟客人打招呼,有时候是因为宝宝仍然对客人保持着警觉状态,这个时候,妈妈就不要着急,不妨让客人先跟宝宝建立关系,比如让客人拿个玩具给宝宝,或者夸夸宝宝等,宝宝对客人产生好感之后,自然会变得放松,与客人的交流也会自然很多。

打招呼的方式范文第4篇

1.影像与图片的使用

一般来说,大多数初中学生都没有亲身体验外国的社会文化,因此,如果教师仅依靠语言来传达信息,那学生很难直观了解到英语丰富的文化知识。所以,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更多的外国文化,理解文化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尽可能地使用生动、形象的手段,例如,通过影像、图片、手势等,表达语言文化,如教师可以通过手势语来表达“OK!”“Goodluck!”“Welcome!”。也可以通过一些影视片段或者图片,来表现外国人表示“sorry”“I don’t know”时耸肩、摊手等夸张的神态,然后再让学生对比自己表示这些意思时的表情和动作,以此来区别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通过日常对话进行对比教学

语言,是交际的主要工具。从生活中学习语言,从生活中感受文化,是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初中英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发现两种文化的异同,可以适当地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或社会背景。

例如,在称呼的使用方面,中西方差异巨大。如果一个中国人名字叫张丽,张是姓,丽是名字,但是英美人的姓和名的排列顺序和我们是相反的,是名在前,姓在后,如,Thomas Edison,姓是Edison,名叫Thomas。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宗族观念很强,会把祖先的姓放在前面,而英美更推崇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所以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姓的前面。

另外,在打招呼方面,中国人见面爱问:你上哪儿?上班?回家?你吃了没有?但是英美人可能会觉得是在审问他,会认为你在侵犯他个人的隐私。而且在中国,朋友或者亲戚见面喜欢问“你每月挣多少钱?但英美是不喜欢这种对话方式的,他们更喜欢与个人无关的打招呼的用语,如,“Hello!”“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isn’t it?”。

总而言之,文化在生活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语言的文化,发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3.角色扮演

打招呼的方式范文第5篇

2、晚上好 こんばんは。(kon ban wa)

3、早上好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o ha yo go za I ma si)

4、晚安 お休(やす)みなさい。(o ya si mi na sa I)

5、您还好吧 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o gan ki dei si ga)

相当于英语的“How are you”,一种打招呼的方式。

打招呼的方式范文第6篇

进行文化传播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他国的文化,从而在交流英语的过程中减少交流的困难。众所周知,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英语文化的传播会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语言背景,从而深入的理解语言词组所表达的意思。比如说fishes在学生看来这种表达方式就是错的,鱼怎么能够是复数形式呢?其实在西方国家fishes代表的是鱼的种类,而不单单是鱼的意思。

2.英语课堂英语文化传播的教学方法

2.1运用影像和图片拓宽学生的视野

对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言,接受英语知识的地方只局限于课堂,虽然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到了英语,但是却没有结合外国英语国家真实的社会生活,不能把知识真正的运用到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当中,从而无法锻炼学生的口语和表达能力。因此一旦教师只是依靠声音进行英语知识的讲解,那么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只是有限的、枯燥的。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依靠影像和图片对学生渗透英语文化,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国外英语国家的真实状态。通过影像让学生知道一般外国的学生之间是如何打招呼的,如何问好的。例如国外的学生在打招呼的过程中会问“Howisweatherto-day?”而不是“Hi,haveyoueaten?”而中国的学生在问候的时候一般会问“吃了吗?”这种问题在西方国家看来是对人不礼貌的甚至是比较私密的问题。这就是文化的不同。教师也可以用图片展示中国和国外学生在面对伤心或者难过时不一样的表情。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比自己产生这些情绪时的表情和一些动作,用这种方法区别东西方国家文化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的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2在日常对话中传播英语文化

语言来源于社会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还原语言的本质,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英语文化,让学生通过感受来锻炼自身的口语能力。例如,在东西方国家中,对于称呼的使用是截然不同的,教师可以就一个事件举例,让学生了解在日常对话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可以以班级学生的名字为例,张明的姓氏是张,明是名字,但是在西方国家中却是完全相反的。上文提到了中西方学生在打招呼方面的不同,一般中国人习惯问一些比较隐私的问题,比如“你一个月工资是多少啊?”“你在哪买的房子啊?”但是西方国家因为比较推崇个人主义,注重对隐私的维护是不会问这种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的。他们往往会问“Howareyou?”,“Nicetomeetyou.”,“It’salovelyday,isn’tit?”。这些都是他们认为与私人问题无关,能体现亲密感的问题。从这些生活中的对话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问题,同时教师要多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接触西方文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开展外教教学,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3通过情境表演营造英语文化氛围

英语情境剧的表演,注重的是对剧本的选择,有一个好的剧本才能演出好的节目,而且也要考虑到作为初中生对于英语剧本的理解能力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选择剧本的时候也需要选择通俗易懂的剧本,里面的生词不要太多,因为学生无法理解。学生在参演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锻炼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可以根据语文课本上的《小蝌蚪找妈妈》或者《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进行改编。

打招呼的方式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外社交礼仪;跨文化交际;对外语言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概述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交际,其主要特点是:文化不同,交际者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二、中外社交礼仪文化的对比

(一)称谓语。在汉语中,姓名称谓是不能乱用的。在亲属之间,称谓是由辈分关系来确定的,这种特殊的称谓文化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的。中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历史,又是一个农耕文明的社会,以家庭为单位,就形成了以家族宗法制为核心的封建伦理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等儒家道德观念根深蒂固,这使得汉民族形成了严格的尊卑有序,上下﹑长幼有别的等级观念,所以下对上,卑对尊,幼对长不能直接称呼其名,这是不礼貌的,也是不被允许的。而西方国家大多受到人文主义影响,强调自由平等,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等级之分,所以即使是长幼辈分和上下级关系也可以直呼大名,人们也不足为怪,习以为常,而且认为这样称呼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更显亲切。对于陌生人在中国也有具体的称谓,例如,根据年龄,性别不同称为“爷爷,奶奶,阿姨,叔叔,哥哥,姐姐,妹妹,弟弟”以示亲切和礼貌。而在西方国家大多只是“Mr,Miss或是Man,Woman,Boy,Girl或Kid,Child”等泛泛的称谓。再如“先生”这一称谓,在中国“先生”是用于对大教育家、学者、文人的一种尊称,表达一种爱戴和尊敬之情,不分男女,如“杨绛先生”、“鲁迅先生”等。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先生”只是对一般男性的称谓语,而作为有学识,有威望的学者或教授,应称之为“博士(Dr),教授(Professor)”。

(二)打招呼。打招呼是人们开始谈话最普遍的方法,一是可以自然地引出正式谈话,二是表示礼貌和友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打招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打招呼如果运用不当,常常会造成一些交际障碍或尴尬,英美人打招呼常说:“Howareyou!”“It’sverynicetomeetyou!”而中国人打招呼常常会问“姓名,籍贯,工资,年龄”等,在路上遇到会说:“干啥去”,“在哪儿上班呢”,“结婚了吗”,这些话语其实也是人情味的体现,并没有多事之意,而在外国人眼里会认为你在打听他们的私事,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中外在体态上打招呼的方式也有不同,中国人打招呼从古代的作揖到现代人的握手,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人谦卑,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而西方人则不然,由于西方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定规律的影响,他们的性格更多呈现的是自信,外向,所以他们见面时常常是拍肩,拥抱,贴面,亲吻等肢体较为亲密的方式。

(三)拜访。拜访在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拜访中也有不同之处,在中国,去朋友家拜访,做客,时间较为随意,有时不需要打招呼就可以去。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去朋友家拜访是要提前预约的,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不好突然去人家拜访,显得不礼貌。告别语的功能之一是维系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可以采用不同的告别语来结束谈话,在结束言语交际行为上,中西方人采用的语用策略也会有一些差异。例如,在朋友家做客,要离开时,西方人常使用的道别语是:“Goodbye,Seeyou,Goodnight”等,而中国人(主人)常常会委婉地说:“再坐一会儿吧”、“这么着急干嘛”等表示礼貌、客气,当来访者离开时会说“慢走,常来玩啊”,其实并不一定是这个意思。有时也会说:“开车小心啊”、“保重身体”等寒暄的话。而这些话语在西方人看来,会显得有些突兀或多余。

(四)自谦与尊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礼”的文化从古至今对中国人的言行举止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些影响也反映在谦敬语的使用上,对自己的父母称之“家父,家母”,对他人父母称之“令尊,令堂”,对自己妻子称之为“内人,贱内,糟糠”,对他人妻子称之“令妻、佳配、令室”,自己之子称为“犬子”,对他人之子称之“令郎”,自己的女儿称为“小女、犬女”,他人之女称为“令爱(媛)”等人称的谦敬词。而西方国家就没有这样的称呼,只有“你”“我”的区分,没有这些谦敬词。中国人还经常会说一些如“给您添麻烦了”、“讲的不好,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人习惯于说“这要归功于上司的领导,同事的配合”这样的客套语。有时候使许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谦虚产生误解,认为“太虚伪,不真诚”。其实,这是由于他们不了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礼貌原则造成的文化冲突。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人最大的美德”,谦逊,含蓄的文化习惯就表现在言语中、行为上,总是尽量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经常考虑别人的反应,注意照顾对方的情感和自尊心,使对方不至于在两个人的对照中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而不快。这与西方崇尚的“自我主义”,提倡表现自我,肯定自我的价值观念和直接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文化差异带入到教学中会对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五)恭维语和道歉语。恭维语是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恭维语的使用频率中国要远低于美国,使用对象和内容也有一些限制,在美国文化中,恭维他人的外貌和所有物是很普遍的现象,任何人都可以恭维其他的任何人,例如一个女性穿了一个新裙子,她的男同事就可以说“Wow,Youlooksohot”,而在中国,当一个男性这样恭维一个女性时,很可能会被认为轻浮无礼,别有用心。如何回应恭维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中国人对恭维语的回应往往是“否认”或“自贬”,如:用“哪里哪里”来回答,以表示被夸赞者的谦虚有礼。西方人则习惯“接受”,习惯用“Thankyou”来表示对恭维者的赞同和谢意。由于受不同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中外的道歉频率和对象都有所差异,美国人的道歉语的使用频率要高于中国,在一些像公交车,商场等拥挤的场合,中国人很少会因为自己撞到了别人而道歉,而美国人无论自己有意还是无意冒犯了别人,都会道歉。对于美国人来说道歉可能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即使是一些小事他们都会说一句“Sorry”,美国家长会因给孩子带来不便而向孩子道歉,在中国,父母是很少向孩子们道歉说“对不起”的。中国社会结构是以典型的家长制为基础的,以伦理为核心,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关系的本质是等级或差序格局的,这种等级关系影响着人的言语行为,诸如道歉语,恭维,问候语等。在西方文化中,社会结构是倾向平等的,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长或幼,只要冒犯了别人,都是要道歉的。

(六)社交礼仪中的禁忌。何为“禁忌”,东汉学者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到“禁,吉凶之忌也;忌,憎恶也”。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下,禁忌方面也有差异。1.数字禁忌。西方普遍禁忌“13”和“星期五”,日本人忌讳“4和9”。这些数字给人以消极的心理印象,所以很忌讳。2.动物禁忌。在中国,人们习惯把猫头鹰看做“凶鸟”,但在西方人心中,它是智慧,勇猛,刚毅的化身。在汉语中,“狗”有许多贬义意味,常常指坏人和坏事,如“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西方人把狗看做是家庭成员,自己的朋友,在英语中“dog”不但不含贬义,反而有亲切的意味,如“luckydog(幸运儿)”。“龙”对于中国人具有很深的寓意,是一种图腾,是权势、高贵、成功的象征,中国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中国人也常自称为“龙的传人”。而在一些西方国家“龙”常被视为凶悍的动物,是不祥的。3.词汇禁忌。(1)死。中西方文化都忌讳说“死”这一词汇,所以会用些代替语,在汉语中,代替语会因阶级、地位、身份不同而不同,如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之死分别称为“崩、薨、卒、不禄、死”,还有现代的“逝世、归西、升天、老了、走了”等。西方人也不会直接说“Hedied”会用“passaway”等代替。(2)老。“老”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很典型的词汇。中国人经常在熟人,朋友的姓前冠以“老”字,如“老赵、老白”以显亲切,对有地位,有声望的人称为“钱老、汪老”以示尊敬。在中国“老”象征着一种权威、资历、尊严,因此与“老”有关的多表达尊敬之意。还有“知识渊博、技能纯熟”等褒义色彩,如“老先生”、“老资历”。在许多西方国家是不喜欢“老”的,在西方文化中“老”有无能、不中用的意思,所以不能称呼年长者为“oldmen,oldwomen”。

三、中外社交礼仪文化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一)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文化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要认识到教授一门语言也是在传授一种文化,要采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教师也应该掌握一些中外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目的语与母语文化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在使用目的语时能够排除母语干扰。(二)树立文化相对论的观念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文化相对论的观念,意识到中国文化与他们的母语文化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没有对与错,高贵与低贱之分。(三)采用多种文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要摆脱传统传授法教学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弊端,采用角色扮演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学。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打招呼的方式范文第8篇

说到语言,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词汇。因为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没有了词汇,语言将荡然无存。《现代汉语词典》对词汇的定义是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词的总称。纵观英语语言的发展,我们发现英语词汇是如此地丰富以至于出现了太多的近义词。这主要是因为英语并非是一门纯粹的语言,它的形成大量吸收了全世界的其它语言,如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甚至是汉语。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简要分析和研究英式词汇的特点。

一.交际词汇和表达

在学校时,老师告诉我们,当朋友见面时,标准的打招呼方式应该是hello!jim,how are you?或者更简单就是hi。但是在英国,我们发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他们打招呼的方式不尽相同。比如在伦敦及英格兰南部地区,watcha这个词经常被用来打招呼,它的全称应该是what are you, 比如watcha doing?而在英格兰北部一些地区(如约克郡),人们却用ay up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打招呼词语。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英格兰北部地区人们见面时打招呼的方式:

peter:ay up, lad, fancy a flyer?

alex:oh,aye!

此外,在道别时,我们首先脱口而出的短语多数是bye-bye, goodbye, see you等。但在伦敦,东南部和北部地区,人们会用ta-ra./ta-ta./ta-da./ta.来表示goodbye的意思。还有一个更广泛的非正式词语,就是cheers或者cheerio.如今在英国各个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用这个时髦的词。比如说:本文由收集整理

peter:bye,alex,i’ll see you in a second.

alex:cheers,mate!

提起英国人,大多数人的感觉是传统、刻板、绅士、讲究礼节。比如礼貌用语please。和其他英语国家相比,英国人似乎对please的使用过于频繁。在美国,超市里结账时你可能会看到标牌上写着“pay here”;在英国会写成“please pay here”。结账时,根据你的商品价格,收银员会说:“two pounds, please.”这可能让初来乍到的外国游客感觉有点不舒服,总感觉当收银员说please的时候,似乎希望你能把钱放在他的手上。应该说大部分去英国的游客都是“不差钱”的,差的是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其实please是随着收银员说出价格后无意识地连带出来的,成了一种固定搭配,丝毫没有对游客怀有一种负面情绪。

二.天气有关词汇和表达

众所周知,英国的天气是出了名的变化无常。在这里,一个上午你可以反复体验到风和日丽到乌云密布再到瓢泼大雨的感觉,所以雨具是英国人的外出必备品。英国见了面,首当其冲的就是诸如“it’s cold today, isn’t it?”, “i wonder if this rain will ever stop, don’t you?”之类的天气话题。

在英国,雨既不是小事,也不是客人,而是家常便饭。于是,英国人在相互约定做某事的时候,经常会加上一句:(come) rain or shine (无论晴天或雨天都来)如:don’t worry. we’ll be there ——rain or shine.尽管人们希望风雨无阻,但实际情况还是会使很多活动因雨延期或取消,我们可以用be rained off来表达。如:the match was rained off.很多人都知道形容雨大可以用raining cats and dogs,其实还有两个表达:it’s chucking it down形容雨势很大,如:outside it was chucking it down and the streets were deserted. 另一个就是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字面意思就是不雨则已,一雨倾盆,比喻倒霉的事情一起发生,相当于汉语中的“祸不单行”。那么为了不被雨淋,英国人就应该要做到“未雨绸缪”,这叫for a rainy day,比喻要为困难的日子作准备。如:you should save some money every month for a rainy day.

英国不仅多雨,而且多雾。因此fog这个词却在英语词汇里时常出现,如由于雾天所导致的航班延误,轮船停航,被称作a fogbound ship/plane。当我们在雾中行走或开车的时候格外小心,一不留神就会酿成事故。在英语中当我们要表示“迷惑或无法想清楚”,可以用in a fog这个短语。如:my mind was in a fog.

三.常用的英式俚语

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例如,在汉语的口语里,我们更倾向于说“四块五毛钱”而不是“四元五角钱”,因为后者听起来过于正式和书面化。而在英国,流通的货币是英镑,但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不用one pound来表示一英镑,却用另一个词来表示。请看下面的对话(请注意划线部分的词语,括号内为解释):

peter:hi, alex! sorry for being late. the train was bloody (十分,非常)late and i was knackered. (疲倦,累极了)

alex: that’s all right, mate. (一般指男性朋友)anyway, i am so chuffed( 高兴的,兴奋的)to see you again!

peter:me too.great to see you again! shall we go? i’ve got a car.

alex:oh, brilliant! (棒极了)when did you buy it?

peter:well, to be honest, nick sold it to me for three thousand quid.(一英镑)

alex:blimey!(天哪)are you daft?(愚蠢的) that’s too much for an old car!

peter:yeah, it is a bit expensive, but he’s a nice bloke (人,特指男性)and helps me a lot.

通过上述对话,我们发现peter用了quid这个词来表示英镑的概念。这就像美国人用buck来表示dollar一样,更加地贴近日常生活。除此以外,我们在上面对话中还看到其它的英式俚语,它们的使用让口语与书面语呈现出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