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第1篇

中华民族不倒,中华魂还在,将中华民族的旗帜树立于民族之林,在风雨中坚挺,于磨难中生长,成一棵巍然耸立永远不倒的柏松。共同阅读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请您阅读!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1为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热爱传统,增强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的情感,_区_路学校在中秋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

一、刨根问底话中秋活动

在_学校国学馆。队员踏着“花好月圆”进入场馆,流动影视背景墙上呈现的中秋月夜图,灯、荷花、诗人与学生互动体验。孩子们从认识中秋的来源开始探索,到中秋习俗的知晓,赏明月、品月饼、庆团圆、放孔明灯。

每一个习俗都离不开有趣的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经典故事,还有几首关于中秋的诗。

队员们还用软件学做孔明灯和月饼学,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秋节的意义。

二、百花齐放庆中秋活动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五(1)中队以各种形式庆祝节日。一组队员吟诵诗词,大家搜集了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许多美好的诗词,像“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

二组队员演唱歌曲《明月几时有》,三组队员则设计“家乡画展”,诗情画意、美轮美奂。四组队员给大家当“小导游”,带大家走进了不一样的城市,让大家足不出户尽享异城风光。五组队员创编的课本剧《嫦娥奔月》引导同学们步入神话般的境界,特别是嫦娥吃了仙药升上天空,一直飞到了月亮之上,大家屏住呼吸,默默相送,带着对嫦娥的祝福与思念沉醉其间。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一年级三班的小风铃们,在距离中秋节还有好几天的时候,便开始问“中秋节我们怎么过啊”,终于到周五这天了,当孩子们听到要去国学馆体验中秋文化的时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下午的课程中,携手一年级三包班家委会全体成员,为小风铃们精心准备了暖心的月饼特色主题课程,让孩子们再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节日的甜蜜二(2)中队的孩子们也利用义工课制作了一个个精美的月饼,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乐在其中。

三、你写我唱诵中秋活动

进入中秋团圆周,学校少先队大队委的队员们每天为全校师生更新关于中秋节的故事趣闻,大课间时满校园响彻着《水调歌头》等关于中秋的歌曲,孩子们在校园里走着都会哼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三(1)中队的队员们借着中秋的欢愉写下一首首儿童诗,为_学校“中秋团圆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朗诵诗词、唱诗写诗、制作月饼等一系列的活动,队员们更加了解、喜爱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了队员的文化素养,增强了队员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2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非常的重视这一个节日。和春节一样,中秋节也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所以在中秋节的时候,都会用“合家团圆”这四个字作为祝福的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祝福。学校一向都非常的重视传统节日,每到节日的时候,都会进行相关的活动,借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学生也能够从这些活动中了解更多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是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的,所以也不奇怪学校为什么会这样的重视这些传统活动了。

这一次的中秋节,进行了四个活动,都非常的有意义也有趣。第一个是中秋节的黑板报,每个班都要出一个关于中秋节的黑板报,会进行评比。第二个是手抄报的评比,先在班级的内部宣告这一个活动的有关消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每个班选出5张参加年级的评比,每个年级再选出10张参加全校的评比,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第三个就是征文比赛,字数要求1000字以上,主题为中秋节。这三个是每一个节日都会有的,最后一个才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第四个活动就是主题班会了,这一次的班会花了我们班干部很多的心血,我们争论了很久,也准备了很久,可以说是非常的用心了。我们给同学们预留了15个节目的位置,让他们有想表演节目的人自己准备节目,最后选出15个节目。这次的主题班会一共是用了三节晚自习的时间,气氛非常的活跃,总算我们这些班干部的心血没有白费。这一次我们计划了三个大的活动,一个是“中秋诗词大赏”,一个是“知识竞赛”,还有一个是“话剧演出”。

“中秋诗词大赏”就是让同学们分为两组,背诵有关中秋节的诗词,一句就可以了,背的多的一组有奖品。这个会提前告诉同学们,让他们多搜集一些有关的诗句,背诵下来。这个活动能够让同学们知道更多的中秋节的诗词,而不是只知道课本上有的,也是进行了一次课外拓展。“知识竞赛”就是班委搜集有关中秋节的题目,包括习俗、古代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等,是个人赛。这个活动能够让同学们知道更多的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话剧演出”则是挑选跟中秋节有关的故事,由同学们演绎出来。

这一次的活动举办的是非常的成功了,希望明年学校还能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自己策划中秋节的活动。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3为了切实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9月21日到25日,_区_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目的在于深度挖掘蕴涵在中秋节中的教育意义,使学生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真对待传统节日、由衷喜爱传统节日,传承节日文化。

1、学校通过布置假期作业,让少先队员们主动自行了解中秋节文化,收集地方中秋习俗,让少先队员们更易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体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中秋节是人们盼望团圆、思念亲人这情感的寄托节日,是一个以亲情为主干线的节日。

全校广泛开展了“表孝心、送关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实践活动。

3、开学后各中队组织“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队会。

4、开展了以“品月饼、赏圆月、过佳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帮助少先队员们合理表达过节的愉快心情。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4为更好地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街道于9月17日—9月24日开展了安宁市20_年“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活动。

(一)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街道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并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确保此次活动顺利进行。

(二)广泛开展慰问活动。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市委政协主席耿玉立一行到街道开展慰问活动,街道党工委办、街道社会事务办组织工作人员陪同。慰问人员一行到_敬老院、_村胡桂英家、_村郭安邦家以及铁厂村魏汝仙家开展了慰问活动,关心老人们和困难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并他们送上月饼、粮油及慰问金。广泛开展文艺活动活动。各村(社区)精心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有精彩的表演类活动以及诗歌朗诵等,在传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营造和谐的节日氛围。广泛开展中秋座谈会活动。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自古有吃月饼的习俗,22个村(社区)利用宣传栏等形式对中秋节传统文化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人们爱国热情。

(三)活动取得效果。中秋节主题活动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积极进取的社会氛围和节日气氛。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5又是月圆时,又是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节目,更是对古老中华魂的一种传承与祭奠。然而面对时下各种洋节的蔚然成风,人们似乎忘了本土节日的精神、灵魂之所在,亦是忘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有人说过节无非吃吃喝喝,有人嫌弃中秋节回家团圆的老套,有人认为扭捏作态拍几张照片就是过中秋节,诸如此类的误解、曲解不一而足,是对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怎样的一种嘲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在继承中发展,自发展中传承。尊重先辈,敬仰传统,这是历经几世浮尘砥砺打磨后的悠悠中华魂。祖辈、圣贤的古训理应此时相追随,终生莫相忘。可看看如今的国人,又有多少人在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甚至数典忘祖,忘了本,也忘了根?

君已知韩国、日本纷纷抢占中国的传统佳节所带来的市场,更有甚者,将中国的传统习俗申请成为本国的文化遗产。面对这种文化侵略,作为泱泱华夏的骨肉血亲,为何竟这般麻木不仁不为所动?

不只是对待本国节日,乃至中华五千年多少优良传统,我们已经忘却它们所真正代表着的,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再次走向繁荣富强的铮铮铁骨和磐磐基石。

正因为中华传统节日于华夏子孙炎黄儿女举足轻重意义重大,国家才要设立条款予以保护。身在祖国未去过国外的人,对于中华传统节日于我们的意义或价值,也许并无深切具体的感触,当你一旦踏出国门,走进异国的领土,能给你力量的,或许就是这中华魂。

传承,不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继承,更是对中国历代所有优秀文化的承续。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载的历史见证、精神载体。

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古老训条至理箴言矢志不渝的坚守;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民族信仰的顶礼恪守、不悔的虔诚;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华夏文明不变的崇敬永远的守护。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第2篇

20xx中秋节幼儿园庆典邀请函(一)

天津华德福知己学园20xx中秋庆典邀请函

——知己遇见洵美

“月儿圆圆挂天边,

饼儿圆圆甜又甜。

脸儿圆圆笑翻了天,

桌儿圆圆庆团圆。”

一首朗朗的小儿歌,唱出了美好的中秋节。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最有人情、充满诗情画意的一个传统节日。它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中秋也意味着收获丰收的到来。相信这样的聚会能带给孩子们温暖与美好的回忆,唯愿这样的美好珍藏在每个人一生的心中。

值此中秋佳节,天津华德福知己学园与天津洵美华德福儿童之家一起邀约众位朋友相聚,共度节日庆典。

庆典时间:

20xx年9月13日(周五)上午8:40-12:15

流程:

8:40-9:00 签到,参观,自由活动

9:00-10:00 晨圈、竹竿舞、拔河

10:00-10:30 偶戏

10:30-11:00 做月饼/烤地瓜

11:00-12:00 市集/整理

12:00-12:15 摸秋/结束

费用:

一大一小 50元;两大一小 100元

报名:

a. 知己学园和洵美儿童之家的园内家长请发送信息“知己/洵美+姓名+中秋庆典”,

b. 园外朋友请发送信息“姓名+几大几小+中秋庆典”

获得确认后,转账付款。

庆典地点:

天津华德福知己学园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津同线3号桥(双河村北) 柳青度假庄园内

详细地址及交通指南 点击链接了解

温馨提示:

1. 倡导环保,请自带水杯,以及简单餐具享用市集美食。

2. 请穿轻便鞋子,自带防暑用品

3. 园内植物多,请做好家人和孩子的防蚊虫叮咬工作

4. 参加市集的朋友,请提前准备售卖的物品。请勿售卖电子类的产品;提倡健康的食物、用具、二手产品以及个人制作物品。活动结束,请大家积极协助完成清洁整理工作。

5. 请在校园内活动,看护好自己的孩子;如孩子在学堂园院子外活动,请通知双方机构负责人,孩子家长务必要自觉陪伴。

20xx中秋节幼儿园庆典邀请函(二)

中秋佳节

月到中秋分外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

月似银光花似雪,手把花枝对新月

林业吟秋 ,窗栊如画 ,丹桂香风发

中秋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与家人欢聚一堂,

赏月亮吃月饼,其乐融融

小时候每逢中秋节,总会一家人团聚于月亮的银辉之中,大人们谈天说地,小孩子们打闹追逐,但还不时地瞄几眼那空桌子,直至摆上自家做的月饼、白糖芋头、清甜的柿子、酸溜溜的桔子,就从来没有过的自觉地坐到满满人的桌边,一边听着那遥远的却又近得发着光的月娘娘的故事,似梦似真,最后什么时候睡着了也不太清楚。唯有那暖暖的爱、银银的月海、甜甜的月饼,凉飕飕的风存留于记忆中,那么真切又那么的遥远!

儿时的经历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当我们回顾生命,在记忆长河中,都有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属于它自己独有的光芒,使人一次又一次情不自禁的去回忆它。

和孩子们一起过节,动手做一次月饼,那其中的滋味一定会让你回味不已;和孩子一起过节,和孩子一起创作与众不同的灯笼;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老师们会献出一台美妙的偶戏,一台希望能让孩子们对月亮留下美好画面的偶戏;和孩子们一起过节,我们还会在夜晚来临前,相约猜灯谜。

孩子们需要节日和庆典,因为节日庆典是人们对自然节奏的感应,那些重要的节日其实是人类对自然界发生转折与更新的认知与体验,每一年重复循环的节日,不断提醒我们与天地同感,提醒我们有些事物是永恒的。但其实,作为大人,何尝不需要这种与自然连接的节奏呢?所以,感谢我们的孩子,正因为他们,我们越来越有热情去重新创造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乐地享受我们的生活。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在中秋节的前夕,爸爸妈妈们将在宝贝家带着孩子们围在一起吃月饼、做手工、听故事、猜灯谜、唱歌和游戏,让那份团园与美好一直围绕着我们......

活动时间:

9月12日下午5点至7点

活动流程:

5:00--5:10 来园 问好

5:10--5:40 做月饼

5:40--6:00 装饰灯笼

6:00--6:15 偶戏

6:15--6:30 猜灯谜 换取礼物

6:30 --7:00 食物分享

7:00--7:10 整理 再见

活动邀约:

活动邀请2-6岁孩子的家庭10组,名额有限哦!

收费标准:

每个家庭40元

活动地点:

宝贝家华德福幼儿园(曲江城市花园8栋)

报名方式:

添加史老师微信

备注活动报名,格式为:中秋庆典+孩子小名+联系方式。微信转账成功后,即报名成功。

温馨提示:

请您为家人和孩子准备睡吧,餐具和室内鞋。

请家长发挥想象力,运用您灵巧的双手准备健康的分享食物。

活动期间,请家长自行照顾好孩子,若提前离开请告知老师。

院内植物多,请做好您和孩子的放蚊虫叮咬工作。

20xx中秋节幼儿园庆典邀请函(三)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0xx,中秋又将至。好久不见。

下周四我们将迎来华福学校第四次中秋节庆,在此诚邀大家前来参加。做月饼、观戏剧,享佳宴、做游戏,提灯笼、赏月亮,热闹又好玩。

9月12日周四下午16:00-19:30,红旗西路小庙沟,期待大家的到来!

20xx中秋节幼儿园庆典邀请函(四)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xx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xx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活动:20xx年9月12日晚6:30,润知园

6:30 团圆圈

6:50~7:20 偶戏、祭月

7:20~7:50 团圆宴

8:00 再见圈

【祭月流程】

1、【陈设】 月出后,向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台,摆放好祭品,点燃红烛,铺好席子

2、【就位】主祭,执事,赞礼正坐于主祭席上,参祭者正坐在祭者席上

3、【祭月】执事带上三根香,主祭上香祭酒,向月神鞠躬,再将香插于香炉中,如此三次

4、【读祝】执事递上赞美月亮的祝文,主祭向月亮展开诵读

5、【焚祝文及月光纸】主祭将祝文及月光纸放到席前小盆里焚烧

6、【拜月】主祭及参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参拜之礼(拜两次)

7、【从献】主祭离开奠席,参祭者按照男女长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拿一只香),默默祈祷心中所愿,然后向月神行拜礼一次,直至所有女性参祭者拜完

8、【礼成】至此中秋祭月仪式完成

温馨提示:

1、中秋活动于20xx年9月12号下午6:30正式开始。请各位家长用完晚餐后6:00到园,孩子们在园里用晚餐。

2、祭月和偶戏同时开始,孩子们参加偶戏活动,家长参加祭月仪式。祭月仪式时,每个班级家长按照年龄大小依次站好。

祭月是一个很神圣的仪式,希望大家带着一颗崇敬之心保持安静。

祭月时请大家首选汉服,没有的请穿中式服装,平底鞋。不穿短裤,短裙,人字拖。

3、请大家自带水杯

4、请开车来的家长把车停到大观园或者大门外

20xx中秋节幼儿园庆典邀请函(五)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传说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

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庆典流程

时间:9月12日下午

邀请家庭:在园家庭及准备入园家庭

报名方式:家长群内接龙

庆典流程:16:00-17:00 签到、摸秋、手工--蜡烛灯笼

17:00-17:15:晨圈

17:15-17:30:偶戏

17:30-17:50:亲子游戏

17:50-18:50:团圆宴+集市+猜灯谜

19:00-19:30:赏月、歌唱

注意事项

1、【着装】良辰美景,建议家长为孩子及自己准备汉服、裙装或传统服装,让我们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自带食物聚餐】请大家视情况自备1-2样您家的拿手小菜,请自备餐具、水杯。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杨钟羲;《雪桥诗话》;节日民俗;清朝京师;盛世图景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021-03

杨钟羲《雪桥诗话》四集收录了大量有关节日民俗的作品,描摹了京师上元节、中元节、中秋节等节日的热闹场景,将元宵节的张灯、观灯,中元节的放河灯以及中秋节的兔儿爷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盛世图景的讴歌,寄托了这位清朝遗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一、上元节

《雪桥诗话续集》收录了清朝浙派诗人符曾的《都城上元竹枝词》,作品用浓墨重彩渲染了京师上元夜张灯结彩、万家齐红、热闹非凡的场面,生动深刻地反映了北京下层民众的生活。游人齐集琉璃厂,用各式各样的花灯来展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元夜的元宵更加重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上元之夜,也让人的心灵和情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满足,人人心中有赏心乐事,以求不辜负这良辰美景。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传统民俗,北京城也不例外,“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的竹枝词把制作元宵的馅向世人作了介绍,充满了深厚的生活情趣。“星月高高三五明,天街相约上桥行”[1],描绘了北京城“走桥”@一习俗,传说这样可以在一年内消除百病。

元宵节俗称“灯节”,张灯、观灯是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内容。老北京人一年当中有两个玩灯的节日,上元和中元,以上元最为热闹,时间为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五天。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花灯,最早只有皇宫和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在自家门口挂几盏灯,借以炫耀门楣。后来,民间富民也争相效仿,灯市也就应运而生,元宵张灯、赛灯、观灯也就逐渐成为普遍习俗。

到了清代,将灯与市分开了,人们仍习惯地称为灯市,但这种灯市已无贸易性质,而只有娱乐性质了。所以更为确切地讲,乃是灯会。清代元宵夜市很讲究张灯,寄寓升平盛世。当时,内城以东四牌楼、地安门为最盛;其次是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外城是正阳门外大街。这些地方的铺户,争奇斗胜,多姿多彩的花灯竞相亮相。有的别出心裁,搞冰灯会。上元之夜,无论官宦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不约而同地上街观灯,形成万家空巷之势。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上元”条记载:“十四至十六日,朝服三天,庆贺上元佳节。是以冠盖蹁跹,绣衣络绎。而城市张灯,自十三日至十六日永夕,金吾不禁。悬灯胜处,则正阳门之东月城下、打磨厂、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为最。至百戏之雅驯者,莫如南十番。其余装演大头和尚,扮稻秧歌,九曲黄河灯,打十不闲,盘子,跑竹马,击太平神鼓,车中弦管,木架诙谐,细米结作鳌山,烟炮攒成殿阁,冰水浇灯,簇火烧判者,又不可胜计也。然五夜笙歌,六街骄马,香车锦辔,争看士女游春,玉金貂,不禁王孙换酒。和风缓步,明月当头,真可谓帝京景物也。”[2]这条记载的“冰水浇灯”是清朝特有的灯火景观,冰灯习俗来自于满族,体现了作者对本民族传统的热爱。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条记载:“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而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各色灯Z多经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市人之巧者,又复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盘落月、葡萄架、缁稹⒍踢脚、飞天十响、五鬼闹判儿、八角子、炮打襄阳城、匣炮、天地灯等名目。富室豪门,争相购买,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自白昼以迄二鼓,烟尘渐稀,而人影在地,明月当天,士女儿童,始相率喧笑而散。市卖食物,乾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又有卖金鱼者,以玻璃瓶盏盛之,转侧其影,大小俄忽,实为他处所无也。”[3]这条既有对灯市历史的记录,又有对灯市活动内容的详细介绍,更有对灯市繁华的大力描摹,可与《雪桥诗话续集》的描写结合起来欣赏。

《雪桥诗话余集》描摹了百肆聚集、妇孺戏乐的情景,收录翟灏的《上元日游琉璃厂观百戏五十韵》,刻画了游琉璃厂观百戏的所见所闻所感,歌舞喧天的盛世景象向世人展露无遗,也暗寓了他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颂扬,那种今非昔比的感慨与苍凉也充溢在字里行间:“琉璃厂市窑甸为烧瓦公所有。瞻云阁前有小石桥,名厂桥。正月厂甸百肆所聚,妇孺插戴玩弄之物及戏乐为多。旁有吕祖阁,妇女烧香者尤众。”(翟晴江《上元日游琉璃厂观百戏五十韵》)[4]

《雪桥诗话三集》收录赵昱的《都下元夕偶出・应天长》词:“铜街绮月,珠市暗尘,暄阗踏灯春夕。是处南油西漆鱼龙戏。蟾白良宵,夕欢醉惜。想尽戴孟蝉妆额。肯闲坐,负鼓儿郎太平挝拍。”[5]如此良宵,踏灯赏月,笙歌欢笑,好不热闹!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琉璃厂店”条记载:“琉璃厂……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2]这条展示了琉璃厂店商侣遍地、百货云集、游人络绎的喜人场面,对《雪桥诗话》的记录起到了相互映衬的作用。“岁时杂戏”条,记录了元宵期间杂戏的盛行:“元宵杂戏,剪彩为灯。”[2]男女老少用最热情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也玩出了盛世的喜乐与安康,读之令人神往,与《雪桥诗话》中符曾的诗可参照来阅读。

二、中元节

清朝京师的中元节更是热闹非凡:“都城中元,群儿手持荷叶灯晚行街市,翠盘明烛,摇漾可观。刳西瓜去其瓤,中空外朗,凉碧莹然,更有雕刻花木鱼鸟诗句者。星星灯以青蓬蒿折枝,上缀香条千百,k之高擎聚观,火星繁盛。都城少河渚,其岸莲灯则晚用莲灯施于陆地,即当水上也。”

《雪桥诗话三集》收录赵功千《灯词四咏》:

“小焰迢迢绿意生,儿童擎向六街行。露盘旋k秋香过,凉月纷纷满禁城。”

“一碗玲珑蔓蒂形,檐花凉借晚荧荧。东陵五色华巧,十样琉璃小青。”

“向晚齐攀火树红,繁星点点缀秋蓬。凉风刚及西流月,一穗烟霏紫陌中。”

“陆海扬生罗袜尘,瑜珈莲焰照行人。从今不识凌波冷,暖贴宫云步步春。”[5]

《雪桥诗话三集》描写了都城中元节群儿争持荷叶灯嬉闹玩耍的生动画面,又对星星灯作了生动的描写,把莲灯施于陆地的景象也作了展示。“向晚齐攀火树红,繁星点点缀秋蓬”,赵昱的灯词四咏则对禁城小儿的喜悦欢笑作了更详尽的刻画。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元”[2]条和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放河灯”[3],记载了中元节设盂兰会、建盂兰道场、放河灯、放荷叶灯的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盂兰节,就是中元节,荷花灯是北京中元节必有的点缀。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荷叶灯、蒿子灯、莲花灯”条记载:“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灯燃,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莹,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3]“这种灯很轻巧,用白棉纸剪成大莲花瓣,染上粉红颜色,趁半干时,把它卷压成弧形花瓣,圈一个竹篾或硬纸板圈,把这种‘莲花瓣’上下贴两圈,如佛像座下‘莲花座’形状。下面再贴一圈用绿色软纸剪的穗子,象征‘荷叶’。用一个小竹竿挑着,中间插一小蜡烛,便是一个莲花灯了。……旧时七月十五孩子们玩的灯最妙的就是莲叶灯、蒿子灯。砍一个长柄莲叶,中间插一小签,点个小蜡,扛着在胡同中玩,就是个最妙的‘灯’。拨一株青蒿子,蒿子枝上系上许许多多点燃的‘线香’头,便是别开生面的‘蒿子灯’。”[6]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三元”乃“三官”之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系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系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系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佛教徒在这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晚清,北京的寺庙大都举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法船”条和“盂兰会”条[3]都对中元节这一道教节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三、中秋节

北京旧时过中秋节,有一样外地没有的最招孩子们喜爱的怪东西,即“兔儿爷”。这又像是玩具又像是神灵的怪东西,就是一种泥人玩具,说的具体些,就是一种用模子脱出来的、人身兔面泥俑玩具。泥人脸上红白相间,风趣喜人;嘴是‘兔唇’,画成一个红色的三叉形,上面有两根大耳朵,做成一个银枪金甲红袍的坐像。兔儿爷有大有小,最大的三尺多高,小的有四五寸高。有一种嘴唇做成活络的,空心中有线可拉,拿在手中玩,一拉中间的线,嘴唇就乱动,非常惹人喜爱,叫作“刮打嘴兔儿爷”。

《雪桥诗话余集》将北京中秋节特有的“兔儿爷”加以突出:“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李丹壑《中秋词》云:‘饼面符心绘月宫,如人老兔立当中。上京风俗徒能记,水调歌头和未工。’……丹壑髫龄随侍,生长京华。矮马香尘,听太平之秧鼓;臂鹰窄袖,学戚里之雄儿。官编修者二十年,乙丑分校,仇沧柱出其门下。己卯丁文定忧,归不复出。故时有江湖魏阙之思焉。”[4]杨钟羲对京师中秋节用泥捏兔儿爷爷的习俗作了介B。李孚青的《中秋词》更是对京城昔日的繁盛作了描绘,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彩兔”条记载:“京师以黄沙土作白玉兔,饰以五彩妆颜,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2]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兔儿爷摊子”条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3]这两条记载说明了兔儿爷深入人心,深受百姓的喜爱,也表现了北京人的世俗生活情趣。

《清稗类钞》“中秋泥塑兔神”条记载:“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帖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7]“兔儿爷不仅是一种泥塑玩具,供给儿童娱乐,借以烘托节日气氛,而且它还是融人、兽、神三者为一体的偶像。在它身上,集中体现了北京人的宗教观、北京人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以及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的产生和流传,表达了北京文化的多方面内涵。”[8]

综上所述,从杨钟羲《雪桥诗话》四集对节日民俗的收录及描述是他对清朝京师盛世图景的描绘,更有他本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还有对美好热闹景象一去不复返的感慨。

参考文献:

〔1〕杨钟羲.雪桥诗话全编(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3〕[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4〕杨钟羲.雪桥诗话全编(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5〕杨钟羲.雪桥诗话全编(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6〕邓云乡.燕京乡土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第4篇

重视、适应和用好“互联网+”是职业教育的时代命题,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在“互联网+”理念的引领下借助网络平台加强中职生人文知识的学习,借助数字化资源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质,借助互联网拓展延伸来丰富中职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我们的中职语文才有“鲜活力”,我们培养的中职生也可以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来自上海名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美少女武亦姝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夺得冠军一事,经互联网加热、传播,再一次把社会公众讨论焦点聚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精神”的重任。

从“教育+互联网”到“互联网+教育”,一个简单的顺序变化,却透露出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地位的转变。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如何在“互联网+”理念的引领下,改变以往在讲学过程中错误地忽略掉学科中的传统文化知识现状,改变传统的学校教育,让“互联网”与“中职语文”来一次美丽的相遇呢?笔者进行了探索研究,总结了以下一些策略。

二、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中职生人文知识的学习

现代社会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基本上离不开网络,据调查统计我们的学生每天花在上网的时间超过2小时,每一个学生都至少会有一个腾讯QQ号码,每天“挂号”,他们热衷于发表说说、日志、微博,喜欢也特别在意别人的评论,而且跟帖也很快,动态更新迅速。每个学生所在的班级都会有一个班级交流群,喜欢在群内交流。笔者曾经与所任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在腾讯QQ成为好友,并且建立一个交流群,隔三差五在QQ空间发表关于学生课堂表现或者当天心情的说说,学生就发表了一大串的评论,他们也在乎笔者对他们的回应。所以,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深入人心,信息化手段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把热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为教育交流平台,实施语文教育教学行为,助推中职语文课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效果。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在自己QQ空间发表说说:“中秋节的月亮到底多少钱?”然后,配图苦恼的样子、抓狂的样子。学生的回答也是千奇百怪,有说一百,有说无价,有说一万,有说十六元……教师接着可以再发表说说:“明月几时有?小二,能给我来一个咸的方的月饼吗?”然后,学生的回答也是花样百出,教师可以跟学生进行评论、对答,在一问一答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往文学常识的方向思考、讨论。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他可以立即利用互联网查询,例如查询中秋节与哪些人物有关,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有哪些描写中秋节的诗歌、歌曲,等等。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已经借助互联网把课堂内容很好地预习了,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有了前期对知识的接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前五分钟开辟的“民族文化快餐馆”充分展示,学生也非常乐于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提前所掌握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猜灯谜活动,达到师生交流、互动的目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里,语文教师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学生学习起来非常“投入”,几乎“陶醉”,这样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在快乐的氛围中自觉地习得语文相关知识,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三、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质

P者所在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定新教材,教材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围绕课文,教材的主编们精心设计并开发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且根据需要分别组合成助教光盘、助学光盘和网络平台等。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了解中职教学动态、教材信息,学生可以进行网上学习、下载教学资源和提问。

为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理解诗歌内蕴,教师可以广泛地借助数字化资源。例如,教师要想引导学生理解《将进酒》中诗人奔放的情感,磅礴的气势,借助助教光盘里已有的资源,对诗人的简介、诗歌写作背景、诗歌的意境有详细的说明,并且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整个设计以图像、动画、符号等相互配合,辅以文字说明和动听的音乐,还有声情并茂的朗诵,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注重诗词的诵读,俗语说,“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数字化手段可以呈现多种诵读视频或者音频,让学生进行比较,自由选择范本进行模仿、练习,最终熟读。学生更可以在美妙图片的互相转换中产生共鸣,进入音、画、字创设的氛围里,以此融入到诗人当时的情景中,这样定能从中领悟到诗歌的意蕴和奥妙。

教师课堂演示完毕后,学生进行自我消化、理解,这时学生可以借助助学光盘或者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或者是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深入学习。数字化资源形声结合,学生在自作过程中进行轻松愉快的学习,对知识记得快,且记忆时间较长。

四、借助互联网拓展延伸,丰富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文本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开展对话的主要依据。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每个单元编写好的文学常识内容选取诗词,选取里面最经典的,配上相应的美图,让学生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上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笔者有时在个人的微博上引用一句诗词来表达个人心情或者对自己的勉励,有时会转发或推荐古典诗词鉴赏,加上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点评,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体悟分享给学生,学生不明白的话就会主动利用互联网搜索出诗词的出处。另外,笔者推荐学生关注人民网、青年文摘、读者、广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微博,要求学生也关注传统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结合本地实际多关注乡土文化的发展,假期还布置学生必须转发关于古典诗词阅读的微博,这样逐步引导学生关注乃至喜爱上古典诗词,进而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同时,教师可以开设一些关于读诗、写诗、赏诗为主题的活动,活动的地点可以在各班的教室里,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交流群里,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高自己阅读、理解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立足文本的同时,我们要利用广阔的语文教育资源,进行拓展延伸。如学习完《我的母亲》,可以让学生查阅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亲尝汤药”“芦衣顺母”“怀橘遗亲”“卧冰求鲤”“扇枕温衾”等,也可以让学生查阅大量的关于描写母爱的歌曲和诗句,强化学生热爱母亲、孝顺母亲的理念,懂得感恩,做一个孝义之人;学习完《林黛玉进贾府》,可让学生去浏览《红楼梦》;学习完《静女》《采薇》可让学生去研读《诗经》中的其他名篇;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让学生去观看、研读《水浒传》。

通过拓展延伸性阅读,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更深刻地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经典古诗;教学策略

一、幼儿园经典古诗阅读的内容选择

我国历史文化长廊中有着丰富的经典作品,但是很多著作并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从而增加了阅读的难度,这样容易降低幼儿的阅读兴趣。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开展此类活动的时候,切忌盲目选材,毕竟不是任何经典著作都适合幼儿。在选择内容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贴近生活的作品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人生初始阶段,他们没有多少经历。所以在选择内容的时候,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如《咏鹅》,这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事物,而且朗朗上口,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2.篇幅精短的作品

幼儿的词汇量较少,对词句的理解能力较低,作品太长不但阅读困难,而且也不易理解。一般来说,幼儿缺乏耐心,如果选择了篇幅过长的作品,大多数孩子没有耐心完整阅读,所以应该选择篇幅精短的作品。

3.山水、借物言志、农家辛劳的作品

经典著作描写的内容也是教师选材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之一,从幼儿实际情况来看,应该倾向于选择描写山水、借物言志、农家辛劳的著作,如:《画》《草》《悯农》,这些都有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他们的认知。描写山水的帮助幼儿认识我国的大好河山,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山水著作的阅读,幼儿从中产生对祖国美好和善的向往。

二、对经典古诗著作的讲解

对于幼儿来说,经典著作比较抽象,用他们的思维很难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讲解的效果。

1.借助视频

有些经典著作描写的事物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幼儿会感到比较陌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进行解说,如,描写瀑布的诗,可以通过观看瀑布的视频,让小朋友从视觉上感知瀑布的气势,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情感进行解说,这样孩子就能明白这首诗的意义与赞美之情。

2.展示实物

因为幼儿没有多少生活阅历,对作品中描写的一些物体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实物,让抽象的古诗具体化、形象化。如《咏鹅》,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观察鹅,让孩子真实地感知鹅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然后学习古诗《咏鹅》,这样孩子就能理解诗中描述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3.结合节日、季节

经典古诗的很多作品都与我们的生活有关,教师可以结合节日与季节来设计。在节日期间幼儿能从中感受到节日的气氛,那就更容易引导孩子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的时候可以选择相关的古诗,孩子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会了解到节日的习俗,加强孩子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同时作品中真挚的情感也会感染他们。有些古诗又与季节相关,如:《咏柳》《小池》《梅》,这些古诗中的景象是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观察季节中的景象,再理解古诗热荩这样古诗就会更加简单易懂。

三、以游戏结合,提高阅读的趣味性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进行经典古诗阅读的时候,有的教师让孩子死记硬背,有的认为阅读就应该坐着安静地阅读,这样的方式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所以教师应该将阅读活动与游戏融合起来,通过游戏的趣味性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1.猜谜游戏

幼儿的记忆力不强,需要反复巩固加强记忆。在这方面可以抓住幼儿喜欢猜谜的特点进行,如,教师可以出示古诗的欣赏图片让孩子猜测古诗名,这时可能有孩子猜不出名字,但能回忆出诗句;有的孩子也许能猜出名字,但记不清内容。孩子们在相互弥补的过程中就能加深对古诗的印象。

2.接龙游戏

幼儿单独阅读会显得单调而乏味,注意力容易转移,从而记不住诗句,更不能理解内在含义。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接龙游戏,将孩子分组,每个成员接一句,看哪个组能够先接完。另外,教师还能与幼儿互动,如,教师念了第一句开头,幼儿接下一句,如果有幼儿能够接下去,应及时表扬增加孩子的自信。这样不但能够提高阅读古诗的趣味性,还能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同时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让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综上所述,由于幼儿还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没有多少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一些经典作品对他们来说会显得尤其深奥难懂,如果采用重复朗诵和背诵的方式让他们进行阅读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本文认为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幼儿开展经典古诗的阅读活动,这样才能降低难度,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第6篇

一、奖励激发兴趣

儿童心理是很重模仿的,一人读古诗文较难,大家一起读,则兴趣将会大大提高。为此,我们一年级组把课标后面附有的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印成小册子,发给学生,人手一册。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接受能力有限,我们要求他们每个星期至少会背一首古诗,上不封顶。每天早读课的20分钟用来读古诗。先由老师带领孩子读,当然,如果有学生会读的,就请他做小老师,带领全班的孩子读。小老师可以获得一些物质奖励,比如一支笔,一个本子等等。大多数孩子看到别人做小老师领读时很神气,还可以获得奖励,自然心生羡慕,诵读古诗的欲望被点燃,学习古诗的兴趣自然而然变浓了,课间都可以见到他们读诗的身影呢。几个星期下来,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诵读古诗的习惯。早晨一到学校,他们就会拿出小册子大声地读起来。

二、参与感染兴趣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刚开始有的孩子未进入状态,我们和家长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了解经典的魅力所在,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一首古诗我们都要求孩子读给家长听,不会读的,可以请家长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不懈,家长的行为感染了孩子。到后来有些家长兴致很高,甚至和孩子一起读古诗文,还互相比赛呢。一家人兴致高昂,这也成了最好的亲子活动。

三、成就延伸兴趣

孩子天生都有一种炫耀的心理。当他知道一点东西的时候,他是恨不得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很了不起。当孩子会背一些古诗,他也是非常想显示自己很了不起的,所以教师要维持其成就感。记得班级里有一个孩子,他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做事拖拖拉拉。但是有一天,当我询问学生谁知道关于“风”的诗歌时,他竟然会背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且请他做小老师带领所有的孩子读诗。他当时很开心,那天的课也听得格外认真。从那以后,每次读诗他都很投入,读得愈来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呢。因此,教师如果赏识孩子,这样也会让他们得到一种成就感。

四、故事激励兴趣

如何让孩子保持浓厚的兴趣呢,针对低年级孩子的身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故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在学习古诗文时,适时地引入某段背景故事或诗人轶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时,可以讲讲“推敲的由来”;如在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前,可以讲一讲张继赴京应试落举,心情郁闷而写下此诗的故事,并由于此诗张继的名气远远大于当时中举的举人;在学习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可以跟学生讲讲王安石反复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当然在学完某首古诗后,让学生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编成故事,也能很好地激发兴趣。

五、活动推动兴趣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第7篇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

A、 月亮 B、姻缘

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A、 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A、 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A)

A、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 七夕节

10.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隔岸观火

B、 暗度陈仓

C、 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13.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C)

A、乌

B、巫

C、肖

D、萧

14.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

A、男角

B、女角

15.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 十八种武术动作

16.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B)

A、50元

B、100元

C、200元

1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A、戊

B、 戍

C、 戌

过敏肌肤专业护理及防护,解决你的肌肤问题加薇信:Soy519

18.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A)

A、“白马非马”

B、 “指鹿为马”

1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C()

A、早上

B、中午

C、 傍晚

2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A、《孟子》 B、《庄子》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

A、欧阳修 B、欧阳洵

23、文学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

A、李贺 B、李商隐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

A、左雄右雌 B、 左雌右雄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A、 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 、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

A、玄奘 B、鉴真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A、十个 B、 十二个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A、颐和园 B、 圆明园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A、象形字 B 、表意字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梦》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A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无盛世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

A、大都 B、中都 C 、上都 D、 南京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

A、齐桓公 B、蔡桓公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A、杜甫 B 、李白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A、人口数量 B 、政治地位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A、阴阳五行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

A、画饼充饥 B、望梅止渴

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

A、速度飞快 B、时光飞逝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

A 、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

A、鹤 B 、鹅 C、鸡 D、 鱼

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

A、羊大即为美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

50、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B)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文、行、忠、信

5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B)

A、范仲淹 B) B、文天祥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A 、干 B、戈

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B)

A、花旦 B、青衣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

A、上古 B、崇尚 C、 官名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A、诸葛亮 B、曹操 C、刘备 D、周瑜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D)

A、扁鹊 B、孙思邈 C、李时珍 D 、张仲景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

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汉字文化 诗歌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保留了国家的历史特点,具有传承性。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作为主要语言教育工作者,教师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只有把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和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蓬勃的发展。

一、汉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一)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编字猜字谜

组合法、象形法以及意会法是教师让学生明白猜字谜的三种方法。组合法是根据字谜的表面暗示,把要猜字的笔画进行加减,再组合另外一个不同的字。例如,四个人搬木头猜一个字,四个人把木头举起来,木头在上人在下,四个人一根木头就组成了“杰”字。在例如,一个人搬两个土猜一个字,一个人把两个土堆起来放一起就组成了“佳”字。

象形法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把字的P画来比拟成不同的事物。例如,窗下一支冲锋枪,因为“畀”字上部为田象形窗户,下部“丌”酷似一枝冲锋枪,所以这个字是“畀”字。再例如,草下藏着一只鸭(猜一字),谜底是"艺"。这里把"乙"字看作是"鸭子"的形象,谜面"草下藏"("草"字的下面部分掩藏起来)即为"艹",与"乙"合之为"艺"字。平地盖起楼三层(猜一字),谜底为"且"。"且"字底下一横看作"平地","且"字的整体结构就象是一座在平地上盖起的三层楼房。意会法是要用联想的思维去猜出字的意思,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联想思维后老师再去解答,例如,“客满”猜一个字。客满就是人太多,谜底就是“侈”。采用这三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也提高了汉字的趣味性。

(二)了解汉字的起源对汉字趣味性的增加

要想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就要让他们先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例如,老师可以专门做一个汉字起源与发展的视频教学,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历经了由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文字的起源与发现》加深他们的了解。只有在学生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教学中的实际演练过程。

例如,学习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中的美丽秋天景色,说出图中的树木花朵都像什么字,再用多媒体的方式实际演练出这些字的发展历程,最后告诉学生要学的字都是根据图上的图像演变而来的。识字的过程一般都是从简单笔画的字到复杂笔画的字,这样的认识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文字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更使得学生了解了文字的魅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拓展课外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有学好汉字的信心。

二、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一)有节奏感的朗读能更好的体会诗中的情感

只有通过具有节奏和带有情感的朗读,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知诗中所表达的形象,理解诗的内容体会更好的情感,所以对教师而言,要先培育学生读出诗歌美感的方法。例如,五言诗的诵读节奏或称音调节奏为上二下三,如唐代王勃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其基本句式也应为上二下三,即“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七言诗的诵读节奏或称音调节奏为上四下三,或上二中二下三,前两个字一起,顿下,两个字一起,顿下,然后三个一起,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等。

又例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末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在学生朗读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发音和咬字重力,以及朗读的语气和语调的高低,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搭配背景音乐,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诗中的美感,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运用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如果只是仅仅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而没有更好的领悟出诗歌的意境,那么也就不能学习到诗歌的精髓。如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景象,唯有“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必须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通过使得学生更好的体验诗中的意境,才能更好的对他们展示诗歌的魅力,产生对古诗中传统中国文化的兴趣[2]。

(三)感受诗歌中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最熟悉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这些不同的传统节日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氛围。传统节日也出现在了我国小学语文的教材课本中,例如,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在语文课本中就有描写春节的诗歌,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

三、总结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教学中的工作,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

【参考文献】

[1]房殊.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