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悲秋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松尾芭蕉 春 秋 俳句 汉诗
松尾芭蕉擅长借景抒情,文笔清淡,格调高雅清幽,诗意隽永。由于诗歌创作的伟大成就,他被称为“俳圣”,也被赞为《万叶集》之后的“最伟大诗人”。很多学者对日本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发现从上代的模仿到近世,日本的和歌和俳句受到汉学的影响颇多。笔者研究能力有限,试通过对比分析汉诗和芭蕉俳句中的伤春悲秋的作品,来探究汉诗对芭蕉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蕉风俳句与汉诗的渊源
芭蕉有很高的汉诗文素养,他提倡庄子哲学的反俗精神,可以说对汉学的憧憬和崇拜是芭蕉文学创作的根源。很多学者指出,“蕉风”俳句与中国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有着深刻的渊源。在『奥の道的开头,芭蕉说道:“月日は百代の^客にして、行きかふ年も又旅人なり。浮生は簸稳簸贰!闭庥肜畎椎摹洞阂寡缰畲拥芴依钤靶颉分小胺蛱斓卣咄蛭镏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世若梦”相似。可见,芭蕉从自由奔放充满才气、具有卓越的想象力和伟大构思的天才诗人李白的诗中,学习到了“人生即旅途,旅途即人生”的道理。
另外,芭蕉的作品还受到中国“诗圣”杜甫诗歌的影响,芭蕉漂泊的人生也与杜甫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雪の朝 独り干qを yみ得タリ这首俳句是芭蕉当时困顿生活的写照,也是激励自己在生活的不安中前行的体现,这和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处。
可见,芭蕉的作品中,受到汉诗的影响因素处处可见,笔者将从芭蕉作品中遴选出几首与春秋相关的作品,具体地来分析汉诗对芭蕉俳句作品的影响。
二、与“春”相关的诗句对比
1.「象や雨に西施がねぶの花
这首俳句可以翻译为:象泻蒙蒙细雨,淋在合欢树的花上,楚楚可怜似西施。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汉诗中歌咏西施的作品很多,其中,李白的《咏苎萝山》中就有“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的诗句。
2.「行く春やB啼き~の目に泪
这首俳句是芭蕉创作《奥の道》,开始旅行之路之前的作品。作品中饱含了作者前途未卜的伤感之意。这与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抒情模式如出一辙。
3.「さまざまな事思ひ出す@かな
这首俳句,是芭蕉回到故乡伊R时所创作的作品。实际上,两千多年前樱花已经在中国有种植的记载,汉诗中也有不少歌咏樱花的作品。其中,白居易的《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中便有“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的描述。
三、与“秋”相关的诗句对比
与“秋”相关的诗句对比,笔者拟将杜甫和芭蕉的作品进行对比,因为在咏秋的作品中,诗人通常表示一种悲秋的感慨,在这方面,唐代的杜甫和芭蕉都以秋为命题,创作了大量的思考人生的作品。
1.「髭Lヲ吹いて暮秋@ズルハlガ子ゾ
这首俳句可以理解为芭蕉的自我描写,感慨“暮秋长喈吁,伤时叹世者谁子?西风掠髭须!”而杜甫在《白帝城最高楼》中,有“杖藜炊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的感慨,同样也是忘我中感慨人生之语。
2.「猿を人巫婴饲铯物Lいかに
这首俳句是描写,在听到悲愁的猿声之后,对瑟瑟秋风中被抛弃的孩子的怜悯之情。“猿”,做断肠之意理解,源自于中国故事中母猿被人掠走孩子之后发出悲切的哀鸣的故事,在很多汉诗中被引用到。而杜甫的《秋兴八首》中“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椿”就是引用了这一典故。
3.「野分して盥に雨をく夜かな
这首俳句是芭蕉38岁时所做,是其闲寂风格作品最初的代表,描述了其生活的窘况。作者在自我安慰中,联想到与自己境遇颇为相似的杜甫,在贫困生活中被放逐的经历。而杜甫在其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句子。
四、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芭蕉的作品很自然地参考了中国的汉诗,借用了相似的抒情模式,充满了汉文化色彩。芭蕉的“秋”主题作品一半以上都是借鉴了悲秋的抒情模式,诸如「野ざらしを心に风のしむ身かな「枯枝にからすのとまりけり秋の暮「この道や行く人なしに秋の暮等作品,都充满了淡淡的悲伤。
总之,想要了解芭蕉俳句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就必须懂得鉴赏在其作品中汉诗的影响要素。对芭蕉作品和汉诗再进一步进行详细的研究,将对理解俳句的文学和文化的双重意义以及中日文化交流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登高》《蜀相》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于下列三方面:
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泊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
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蜀相》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诗人点出武侯祠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其间妙笔天成的一个“寻”字,使得一问一答巧相连属,写出了初至成都的诗人寻觅遗踪的急切情绪,给人的印象充满着憧憬和希望。然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颔联的情感却起了急剧的变化,“寻”的结果是祠庙的寂寥冷落悄无人迹,诗人形单影只而来,又孤寂伤怀而返。这就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落差。诗人倾吐的情感不是一览无余的,而是起伏张弛回旋的。
表达上的迂折含蓄。作者往往将充沛的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并不肆情宣泄倾泻无遗。《登高》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兀立高台的穷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蜀相》首联用一设问句,突出诗人问路寻途迫不及待的心境,也给读者留下悬念。可是步入祠堂,诗人不写殿宇高大、塑像凛凛,独独扣住那“映阶春草”“隔叶黄鹂”做足文章,字字写景,却又字字含情,可谓含蓄蕴藉,“别有深意在其间”。
“沉郁之中,运以顿挫,方是词中最上乘”(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不独是词,诗亦如此。《登高》《蜀相》语言形式的“顿挫” 除了音节上的铿锵嘹亮,词句上的精练警策外更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夜了,却依旧无法安睡,似乎突然间又回到了以前的那段日子。
夜…凉如水,风中的歌声依旧,却早已物是人非,苍茫。突然的不知所措,恍然间才发现一切皆是虚幻,如海蜃,又似一缕轻烟缓缓生气。寂寞的路途上依旧放歌,数不尽的悲怆,泣血似的,撕裂。仍旧无法摆脱这样的寂寞,似乎只是茫茫然的失落,沉睡的思绪渐渐苏醒,而记忆里曾走过的岁月却也早已消失。
夜,凉如水,歌声依旧嘈杂~繁华背后,却也是洗尽铅华之后的一丝哀愁罢了!走过城市的街头,这夜里,华灯初上~掩盖了飞过的破碎思绪。寂寞如歌,歌声中道不尽的是思念,唱不完的是寂寞!永恒的沉睡吧!记忆早已像纷飞的落叶,在这秋日里的夜晚,被一阵秋风带过,书写了悲秋的诗句。
夜凉如水…寂寞如歌…一切的一切,湮没…不知所踪…离开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似一缕轻烟,如梦似幻。夜里的思绪过后,一切皆已随风而去。
夜…凉如水,这回忆凝结成冰。曾经的一切…剥落下来了一片,早已泛黄的思念…
霜降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节气,在霜降的时候人们也会准备好一些换季的东西,那我们知道霜降的养生小知识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霜降的养生小知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霜降的养生小知识御寒保暖,以护肠胃
霜降之时,气温渐低,人体的植物神经易受到寒冷刺激,致使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受到影响,引发功能紊乱;而在寒凉的气候状况下,人体新陈代谢增强,热量消耗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因此,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保护肠胃。日常起居要做到早睡早起,夜里入睡时盖好被子,尤其要注意腹部保暖。外出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合理穿衣,以免身体被寒气所伤,也要避免热伤风。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操劳过度,顺应“春困秋乏”的生理特点。
精神抖擞,勿要悲秋
霜降时节,秋风秋雨,花木凋零,自然界一片萧条之景,在人的心中容易产生悲秋、凄凉之感,许多负面情绪就会接踵而来。因此,霜降时节仍需注重调养好精神。人们常说“心无其心,百病不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培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向上、开朗豁达的心态。保养好肺气,调整好精神,尽量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远离悲秋心态。
动静相宜,增强体质
深秋之时,天气比较寒凉,适当的运动锻炼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运动中,人的体温调节机制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提高肌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为入冬做好准备。秋季气候比较干燥,应选择舒缓、运动量不大的锻炼项目,如慢跑、散步、登山等,在早晨或傍晚适时有度地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每次运动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时间不可过长,以微出汗为宜。锻炼结束后应休息好,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达到运动强身的目的。
24节霜降的意思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夜晚地面热量散失非常快,温度可骤然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者近地植物上直接凝结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土壤冻结,冬作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两到三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霜降的民间传统习俗赏枫
枫遭霜侵后叶子火红,色彩鲜艳,灿如锦绣。古人曾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国内如苏州的天平山、南京的栖霞山,都以枫叶美景著称。夕阳西下,红叶参差交错,驰目远眺,仿佛珊瑚火海,十分壮观。
牧羊
羊奶、羊肉和羊毛,都可供食用或使用。品种好的奶羊,产乳量很大,堪称为贫民的乳牛。国内如山西长子等地,牧羊人一般在秋天杀羊赛神,预祝来年羊群扩大,并将祭品分发给族人。贫困无羊的,可蒸面糕,将其做成羊的形状代替。
斗鹌鹑
霜降后斗鹌鹑,在南北方都很盛行。《北京岁华记》中说北方的人在霜降后斗鹌鹑,人将鹌鹑笼在袖中,如同捧着珍宝。南方大多在晚上斗鹌鹑,决胜负。考究的人用彩绪做平底袋,以皮手套将鹌鹑把在袖中,以此作为消遣。清代的蔡铁翁有诗道:“辛苦霜天斗瘦鹤。”
斗牛
玄都观,是长安城郊的一座道士庙,园中桃树百亩,桃花盛开时,长安万人空巷皆看花。在玄都观诗中,诗人全部的诗品与人品都凝聚在这看似寻常的小诗上了。一个执着的灵魂跃然纸上:“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我们知道,公元805年,王叔文集团发动的一场政治革新失败了。这个集团的一些重要人物,也就是刘禹锡、柳宗元等著名的八位司马被贬到荒远的巴山楚水间任职,这其实与流放没有本质的区别。十年过后,朝廷里的某位当权者想起了这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也许,无情的岁月让他们学乖了,这些人按理应当对当权者感恩戴德。但是,刘禹锡并不买账,刚从遥远的郎州赶回来,又惹了大祸。他在《元和十年自郎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为了福贵利禄而奔走权门的投机分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那些跑官要官的“君子”们可不管你是否“戏赠”,又惹得“尽是刘郎去后栽”的新贵们恼羞成怒。当权者又把刘禹锡赶出了京城这个政治中心。在诗人的政敌们看来,把这些不识抬举的家伙贬到巴山楚水间还不够解恨。这一回,刘禹锡被贬到了更远的连州(今广东省连县)任刺史,表面上是高升了,其实,当权者的本意是“就让你这清高的家伙客死他乡吧”。正如同代诗人白居易赠刘禹锡诗中写到的:“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但苦难的岁月和接踵而至的挫折并没有把诗人击倒。“人生失意时,方可暴知己。”这位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虽无缘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却在长期遭贬,备受打击的惨淡境遇下积极创导新乐府运动。是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诗人和他的战友们完成了中唐时期“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的文艺复兴。诗人并未就此消沉、虚度光阴,他从坎坷的人生境遇中汲取营养,完善了自己豁达的人格和高尚的人品。正如诗人自己所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今天很难猜测,诗人是否也感受到寂寞、苦闷和意冷心灰?但对于受难者而言,苦难正是他们的财富。
诗人走来了。十四年后从远在广东的贬谪地他被召回京师。二十多年前那场偶然发生的革新只是因为一个皇帝――唐顺宗这位真龙天子因中风不能料理朝政,在一位受到重用的宰相韦执谊主持下,二王(王叔文、王显)八司马(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在这场革新运动中受到重用。但可悲的是,这是一场人民不能理解,而最高统治者并不真心支持的革新。这样的悲剧在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上演了多幕,直到千年后一个伟大女性――秋瑾以她的生命作为祭祀的羔羊,那祭坛上的烈火燃烧了许多年,才换来我们这个民族的新生。
刘禹锡故地重游,写下来另一首令权贵们不快的《再游玄都观》的著名诗句:“百亩庭院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中揶揄之情跃然纸上。上次看花题诗,被贬连州,十四年过去了,今日故地重游,玄都观里已是“百亩庭院半是苔”的衰败之景。昔日一同看花的政敌们(种桃道士)也大都飞鸟散尽。诗人赠给那些权贵政敌们的,仍然是轻蔑的嘲笑:“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关键词]悲秋主题;满族文学;子弟书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2)03-0008-06
[收稿日期]2012-04-22
[项目来源]辽宁省社科联项目:“清代满族小说报恩母题与满汉文化交流”,项目批准号:2007LSLktWX-03。
[作者简介]1.王立,文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基地特聘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研究;2.陈康泓,女,满族,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大连116029)
悲秋,是汉族传统文人墨客体物言志、畅叙幽怀的惯常主题,已成为汉族文人约定俗成的情感抒发路径,寄托着深沉的惜时不遇、生命感怀的情感。作为一度盛行于北京、沈阳及东北地区的子弟书,如清末震钧《天咫偶闻》卷七介绍:“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创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是满族文化的一个民间文艺体现。这种汉族文人化的悲秋主题在俗文学的典范子弟书里,会交织出怎样的满族文人情怀,激荡出怎样的异质文化体验呢?
一、子弟书中悲秋主题“他者”的状貌
比较文学形象学具有三重意义,即异国(民族)形象,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一个作家特殊感受下创作的形象。子弟书所涉悲秋主题作品达七十多篇。很多情况下,满族创作者由于青睐汉族文人萧瑟的悲凉况味,以相对于本民族的“他者”自居,将自我想象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形象”,即汉族文人中悲秋的“楚客”。具体说来,子弟书悲秋主题主要表现有三:
一是以满族自身的“他者”自居,用悲秋起兴,在作品头回或次回中以一首颇具悲秋情韵的诗句领起,先声夺人地使作品笼罩着悲凉意味。如《柳敬亭》开篇写道:“梧桐叶落扫窗棂,夜深微雨醉出醒。挑灯欲写《秋声赋》,奈予天性欠聪明。”秋雨叶落,深夜灯前,作者具有双重身份,主观上要像欧阳修那样抒吐悲慨,借万物肃杀的秋景写出内心凄惶,客观上又因自己的满族出身,自感才疏学浅。这里当然也有创作主体的自谦成分,但仍可看到创作者对“悲秋”主题作为汉族文人本质性标志的倾心渴慕。又如,《武乡试》点出悲秋的始祖宋玉和重要的嗣续者潘岳:“残秋景物可怡情,又值重阳寄兴浓。东篱黄绽馥,峻岭高瞻枫叶红。题糕谁作潘郎赋,落帽谁夸宋玉惊。桂子芬芳添雅趣,正遇着熙朝取士中才能。”欲讲秋闱乡试,先抒秋情以张目。再如《闻铃》中开头诗篇用悲秋构设一个送别氛围:“独失秋光最可伤,况兼风雨助凄凉。”这是欲讲睹物思人故事,而先以深秋萧瑟景致惹人伤感。再如《长亭饯别》莺莺送张生:“时逢正遇萧条景,暮秋天气使人悲。慢闪秋波观四野,只见碧天云外雁南飞。西风吹透罗衣冷,黄花满目绽东篱……”这很自然令人想到它改写的是元杂剧《西厢记》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作者将自己预先设定为汉族文人,将秋景先行点缀,意在将自己包裹在一个汉文化的秋浓情深之中。
二者,我们也能看到子弟书作者试图打破中原悲秋传统的“大一统”天下,对秋景选择上多层次、多样化。如初秋与深秋颜色之差,由火红到萎黄再到凋谢,所赋予的情感参差有别,悲喜情绪从客观景物描摹中完全体现出来。遇到登科、取士或是表现成竹在胸的自信时,一般多为火红色,情感很热烈,描绘的画面也更为鲜亮。遇到征战,睹物思人,或是抒发人生寂寥、感慨时,多以深秋的暗黄色或黛色为主,画面很低沉,仿佛凄凉心境淤积在景色里。又如,在多种秋的物候意象中,因为子弟书作者对北方物候景物体验较深的缘故,多喜欢秋暮,也就是傍晚的秋景描绘。黄昏之时,夕阳之下,更加显现出秋的本来面目。秋是一岁之暮,暮是一日之秋,这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悲秋的时间段。金圣叹《杜诗解》卷四中曾对《秋兴八首》总结道:“唐人诗,每用‘秋’字,必以‘暮’字对,秋乃岁之暮,暮乃日之秋也。都作伤心字用。”早自刘昼《刘子·惜时》就将日暮黄昏作为个体生命悲秋的时刻:“岁之秋也,凉风鸣条,清露变叶,则寒蝉抱树而长叫,吟烈悲酸,萧瑟于落日之际,何也?迫于严霜而寄悲于菀柳。”志士的不遇之痛与物候变化下的草枯虫鸣之悲呈现异质同构的模式。可见,岁暮——秋与日暮——黄昏,均属特定角色使命的人与动植物等由盛及衰转化之链上的关链点,各自在自身所处循环系统中占据显要位置。当然,子弟书在一些表现科考中举的作品中,“秋日”描写也较多,大概也是受了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想标新立异,体现与中原悲秋的“和而不同”。
三是,关注专门以秋为题材创作的情景相生、立足“主悲”基调,既有创作者自身“移情”的心理投射,又力求引导听者对于美景的欣赏角度。似乎通篇谈秋天范围较大,创作者不去“宏大叙事”,而是撷取秋天一些景色一个一个地加以描摹,组成一幅秋景全图。如《旧院池馆》,就用很大篇幅来描绘深秋凄清、万物凋零的院落;
闪秋波留神看园中的景,说呀这一种凄凉可不叹死了人!
艳浓浓的夭桃郁李全,娇滴滴的细草鲜花无一存。
一枝枝芍药凋残堆败叶,一丛丛牡丹憔悴刺枯根。
韵萧萧翠竹飘零丹凤足,碧森森苍松退却了老龙鳞。
冷凄凄庭前红叶无人扫,空落落三径黄花何处存……
取景细腻,描写形象。而这些景物“类化”的共性特征非常明显,就是都属于特定物候之下凋零衰落的景象,都是伤心人泪眼所见。’
四是,作品内部借“视点人物”眼中之景抒情,以悲秋牵动景物以抒特定人物的勃郁之情。这是子弟书中运用最多也是写得最好的。悲秋中,男女性别的差异导致审美差异,先看男性眼中的悲秋。子弟书中的故事多带有人物传奇性,将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或者民间广为流传的热门故事改编成通俗易懂的讲唱,既可以吸引观众,又便于各种文化层次的人接受。这里与悲秋主题相关的男性人物,主要是那些仕途不顺、遭遇到人生变故、感慨良多的末路英雄,也包括一些穷途士子。他们眼中的秋景主要是苍凉悲慨,景物比较广阔深远。双眼收纳的意象也更为厚重,与人物身份相契合。如《夜奔》,写林冲眼中的秋:
向庄客执手相别寻旧路,见秋风儿响处树抹斜阳。
恰正是古道征人魂断处,伤心游子歧路彷徨
林武师还在穷途偏刺眼,怎奈何陌头的秋色眼底的风光。
古道征人,恰恰是有志男儿奔波于人生之旅的习见形象,而在特定人物这里,映入眼帘的秋景早已定调,必然是悲,满目苍凉。再如《走岭子》中的武松,也是栖栖惶惶地蹒跚在陌路穷途,面对的秋景,则是在暮色黄昏之中,与其它破败的诸多物象联成一气来体验:
见远山翠处把日轮收。
满目蓬蒿坟垒垒,半林败叶鸟啾啾。
不多时潆潆露气沾衣润,隐隐钟声入耳幽。
孤零零天涯客对凄凉景,不由人恨锁双眉泪惨眸。
武二郎被赋予了汉族文人才有的情怀和眼光,成为他者心目中的“他者”,似乎汉族的一介武夫也是文雅得不得了。子弟书创作者自诩为“楚客”的原因,显然不少是深情追忆满族功业、盛时风光的时代落伍者,他们分外同情不得志的汉族英雄,更能体会汉文化那种“英雄失路之悲”,也就每每更偏爱将英雄置于一个凄冷秋暮中,来衬托他的人生困境。子弟书中的那些男性悲秋主体,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和平年代那些先前以征战为职业的满族下层人士,混迹于街头巷尾、无所事事又不甘寂寞的八旗子弟。当然,对于王宫贵族子弟们眼中的秋,悲秋主体的情绪又常有所变化。如《双玉听琴》中贾宝玉眼中的秋:“但只见落叶飘摇阶砌下,海棠憔悴粉墙阴。芭蕉犹展微寻翠,菊蕊才开数朵金。……”由此可以体察到那种衣食无忧下闲适自如的心境,这里的“悲秋”变成了纯粹的咏唱自然景物,悲秋者感秋而并非深切地悲秋,倒有些像一个萧条秋景中的旁观者。当然,这里的秋景也是初秋的金黄色底子,全然不是深秋的黛色。
二、描绘女性悲秋及其满族文化心理的独特性
在传统的汉族文学中,多表现男性的“悲秋”,而表现女性内心烦恼幽怨则相应地多以“春恨”的抒情模式,是见芳春美景反生、自醒韶华难留、备感佳婿难觅的幽怨。而在满族作家的子弟书中,则特别关注女性角色眼中的“悲秋”,更为细腻地,凸显女性内省精神与物我合一的调和。《绣荷包》中歌咏了女性相思主体的感秋之情,先是“总说”概括妙龄佳人闷坐房内,“只觉得千般幽恨锁眉梢”,而后再具体地铺叙:
凄凉凉凄凉偏对凄凉景,寂寞寞寂寞正逢寂寞熬。
一阵阵秋风儿紧起穿绣户,当啷啷铁马儿频催檐下敲。
眼睁睁金乌西坠寒烟起,叫喳喳鸟雀飞腾归旧巢。
静悄悄万籁无声黄昏后,明亮亮一轮玉镜上树梢。
韵悠悠晚寺钟声把心敲碎,一点点残红成阵落叶飘摇。
闺中少女的内心苦闷瞬间展示出来,这里的悲秋偏向于秋的万物萧疏静谧,也映衬着佳人内心的寂寞彷徨;感官很丰富,视觉听觉合伴。而踵随戏曲的旧作,子弟书更注意女性悲剧人物的内心苦楚表达,《魂辩》写凄苦哀怨的李慧娘悲吟:“荡悠悠,阴风儿怎奈那西风儿紧;恍忽忽,鬼气儿难禁这冷气儿飕。向花阴几度徘徊忽自省,说呀月轮儿又上柳梢头。”《离魂》中的相国小姐在中秋之夜病榻上仍记挂着心上才子:“小春香慢启绿纱窗两扇,薄云落月看亮又复浑。佳人暗叹今宵月,恰似奴待死不活的小妾身……夜深不怕栏杆冷,秋去从着风露侵……又听得云外孤鸿哀入耳,草底寒虫滴碎心。西风乱洒梧桐雨,霜杵悲闻万里砧。”诸如秋月、栏杆、孤鸿、秋虫、西风、秋雨、梧桐乃至捣衣砧声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中原传统悲秋意象,纷至沓来,集合到离别相思情的凄楚抒发之中,饱蘸深情地铺洒开来。凄清的秋景,每一物象都是礼教束缚之内的闺中女子感情的宣泄、情感的寄托,而透过这些枯萎的植物、散淡的时光,这些终日处于闺房之内的女子感到了无限凄凉。她们只好对月洒泪,为秋彷徨。而这实际上都是满族男性作家的“男子作闺音”,是他们通过女性形象悲叹自身不遇的辛酸。
重温汉族文学女性描写的经典,也是子弟书悲秋套语着力装饰的审美营构路径,如著名的“红叶题诗”故事的演绎:
翠琼见满空萧萧飞红叶,一声长叹泪双流。
说睹物叹奴皆一样,人有无常物有休。
天地有穷尽铁石有残朽,人生青春能几春秋!
小佳人赞叹多时拣了个红叶,说血点儿般好似胭脂染上头。
手掂着红叶儿道人世花开能几日,人过了中年就似这草木逢秋。……
情景汇聚到人物行动叙事之中,还见于《百宝箱》写杜十娘初识李甲的内心纠结:“这一日十娘他闷坐在房儿内,静悄悄半卷湘帘半掩门。猛听得潇潇落叶金风起,处处秋声不可闻。这佳人触景伤怀心暗惨,一声长叹泪沾襟。……”《打围回围》中也不像汉族的春日登楼“遥望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而是“伤心最是中秋夜,好容易熬国团圆月儿一轮。悔当初不该撇(撒)手由他去,悔当初不该慷慨作贤人。……”悬想丈夫在深秋衰草中奔波:“黄卢(栌)独对空山老,衰草寒烟塞月昏。”当她那夫君归来后团圆的背景也是“四壁蛩声偏唧唧,更有那一阵阵落叶秋风不可闻”。相逢更多的是对苦楚的回味,比较低调,贴近写实中审美主旋律是悲凉凄怨的。
子弟书中悲秋题材中,不得不提及子弟书名家韩小窗的《黛玉悲秋》,这可以说是子弟书悲秋主题中的一个代表性作品。感情饱满真挚,景色描述细致动人。如头回写黛玉随紫鹃散步所见,是文化上的不适应感:
枯干干荷盖翻波堆败叶,软怯怯海棠憔悴刺残茎。
香馥馥芬芳尚有岩前桂,冷凄凄零落还留井上桐。
重叠叠山经秋雨十分翠,碧澄澄水共长天一色青。
急煎煎云外归鸦投远岫,乱纷纷亭前落叶舞西风。……
黛玉是满族作家曹雪芹原创的江南少女,韩小窗选取再加工的可以说是他认为最有典型性的代表段落,力图借精心选择的衰败物象描绘萧瑟秋景,拿捏具有微妙情感分寸的“颦儿”之神。景中寓情,女主人公黛玉甚至不必开口,所有的酸楚悲凉就全都舒展开来了。在所有关于《红楼梦》题材的子弟书中,这篇黛玉悲秋所占的分量也很重。可见,创作者在名著改编上,也将悲秋题材考虑了进去。
在满族社会“重小姑”的风尚下,满族少女多性格泼辣。因有着选人宫中为妃的可能,地位很高,姑奶奶们可是不让人的,本身言行常向男性挑战:“旗俗,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而未字之小姑,其尊亚于姑,宴居会食,翁姑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进盘匜、奉巾栉惟谨,如仆媪焉。京师有谚语日:‘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大姑娘满街跑。’盖即指小姑也。小姑之在家庭,虽其父母兄嫂,亦皆尊称之为‘姑奶奶’。因此之故,而所谓姑奶奶者,颇得不规则之自由。南城外之茶楼、酒馆、戏园、球房,罔不有姑奶奶。衣香鬓影,杂沓于众中。……”一如子弟书中描绘的小辣椒,傲气、自负而率直:“这佳人偷哨浪子如呆雁,说傻行子怎么二目丁丁死看奴。不怕老爷心里怪,凭谁的女孩儿叫人死看也不舒服。……燕支山好看的女孩儿压颤了地,也是他偏心看上奴。你看他死疙瘩的还不动,欺负我女孩儿家是没嘴的葫芦。一些儿眼色全无有,谁定把一天好事弄秃噜。叫奴家出头露面还不够,必是个糊里糊涂的小蒙古。可惜了的材料儿在他身上,到(倒)像那口外新来的呆额驸。众目同观活笑话,总是我没正经的老子耍嗷奴。”
在此参照下,满族男性心目中,温柔敦厚的汉族女性才是佳偶。这一“满族男慕汉族女现象”,是满汉交融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早在清初,满族王爷就续弦娶江南孀妇,经《过墟志》的传扬这一史实就形成了多个异文。这些对温婉又富有才情的汉族女性渴慕与期待,成为一种深切的民俗记忆,即使到了清代中后期也没有被遗忘。事实上,满族下层文人是把汉族少女理想化了,尤其是黛玉这样软语呢喃的江南才女,这一“梦中情人”带有在汉文化大男子主义冲击下的男性心理。因为事实上,他们对于江南汉族少女并不了解,可望不可即的“仰视”造成了《黛玉悲秋》格外受偏爱的深层形象学因由。当然,这也是对曹雪芹原创的认同和发挥。
三、子弟书运用中原悲秋“套语”抒情的意趣成因
比较文学视阈下的“套语”(套话),属于潜意识中的“社会总体想象物”之一,法国的巴柔(Baniel-Henri Pageaux)在《总体与比较文学》中写道:“作为他者定义的载体,套话是陈述集体知识的一个最小单位,它希望在任何历史时刻都有效。套话不是多义的,相反,它却具有高度的多语境性,任何时刻都可使用”,譬如“法国人,嗜葡萄酒;德国人,嗜啤酒;英国人,嗜茶”等。古代中原的悲秋主题源远流长,已经内化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情感网络,也构成了一个抒情文学带有互文的套语系统,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也趋于系统化。而子弟书则是在满汉文化交融时代受到政治文化、文学传统尤其是满族下层文人群体心态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催生的叙事兼抒情的说唱艺术,悲秋主题多有机镶嵌于情节叙事之中,成为作者向慕主流、中心的抒情套语。
首先,满族从东北入主中原时,大都不谙汉语、汉文。面对汉族人的大海和悠久的汉民族文化,从皇太极开始,以至后来的顺治、康熙、雍正等皇帝,一方面在努力抑制汉族的同时,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化开放受容的态度:“他们一方面组织人力、物力翻译和出版汉族的经典著作,另一方面以身作则努力学习儒家经典、诗歌词赋。清初,满族作家沿用着汉人的文学形式,以汉文写作,基本上是处于模仿和学习阶段。但是在表现民族风土人情、抒发自己的情怀方面却有着特色。乾隆时期汉族诗人袁枚曾说道:‘近日满洲风雅,远胜汉人,虽司军旅,无不能诗’。”所以,这些作家在一个好的契机下,开始发展子弟书这种说唱文学形式。作为讲唱文学的子弟书,它在为市井细民说唱一个故事时,往往注重讲述的生动形象性,而景色的描述,就是为整个讲唱过程提供一个大背景必不可少的一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当征战者的铁蹄消歇、北方城市贫民中满族比例大增的时代到来,如子弟书听者能被说书人带入这样一种悲剧美的氛围之中,那就会引发更多共鸣,汇成时代和声,现场说唱效果的提高更属必然。春夏秋冬四季中,秋景描写既为汉文学认同,这审美经验和文学传统就成为子弟书的沃土,满族创作者们抓住这一饱含物候特点意象群的文学主题加以开拓,就既能满足多种题材背景设置的需求,又能在审美接受宽容度上求得更多的认可。
其次,人物发展离不开景色的铺垫与烘托。子弟书中所叙述的人物,大多具有不同寻常的命运,以命运多舛居多。而如何去凸显人物的悲剧情节,如何能不局限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将其内心的挣扎表现出来,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乃是满族创作者们不约而同的审美选择,同时也是吸收了汉族古典文学含蓄美的结晶。如著名满族学者关纪新《关于京旗作家王度庐》指出的“八旗生计”的问题:“严重伤及下层旗族的存活;八旗制度把世代旗族死死地捆绑在驻防区域,旗人不仅不能从事各种当兵以外的职业,……久而久之,满人养成了一种特别的性情——他们看去好似活得相当洒脱,内心里却充盈着悲怆与忧患。”清初以降,满族作家文学的发展,事实上也是伴随着“八旗生计”引起的痛楚、悲凉心态不断积聚的过程。在通晓汉语汉文,吟诗作赋之风盛行下,这些满族的下层文人不断“雅化”,生活上的贫苦使他们更易变成认同中原悲秋的“楚客”,倾慕淡泊名利、闲淡恬适的世界观,在笔下人物的选择和塑造上,也自觉不自觉地期待一个“最优效果”。这种连带寂寞愁肠的瑟瑟秋景,恰好能够表现出满族下层文人阶层的“不遇心态”,也较能有效地烘衬、改编、重铸汉族文学名著那些英雄人物遭到“不平”的悲惨命运,以写人、抒情来自况“写心”。当然,也有一些作者刻意为之的秋景,一部分是作者来以加强作品的文学性与抒情性。
其三,不可忽视子弟书的说唱文学特质与满族作家悲秋喜好的互动作用。一方面,作为说唱文学,子弟书更多地兼顾到音乐性和现场的表演性。一者,悲秋领起和穿插,有助于唤起“场效应”的接受语境;也可在人物之间矛盾重重的紧张冲突氛围中,让作品人物和听众稍事放松,调整一下讲唱的节奏。二者,悲秋抒情,能较多地领受到汉族古典戏曲的风韵,使得初稿在案头的子弟书,可以由“悲秋”的情绪记忆迅即沟通演唱者和听众。而北方漫长的秋冬季节体验,也给予书场内外较多的联想和想象。应该说,在满族文学中,子弟书是最能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文学的互文,将传统汉族文学融会、涵括其中,以充分地调动受众审美积存的。
然而,诗词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常常“言近而旨远”。我们固有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遇字必解,理性分析,一一对应地用现代汉语来解读那充满灵性的诗句,往往冲淡了诗句的灵性,失去了诗的神韵,吃力却不讨好。再加上时代的久远、生活环境的迥异、思想认识的差异,古诗词与学生感情之间势必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对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平面状态。那么,怎样才能在解读诗句的同时,保留古诗的独特韵味,使学生立体地感悟古诗意境,真切地与诗人对话、沟通,并产生情感的共鸣呢?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以诗解诗”是引领学生步入诗歌殿堂的一座桥梁。“以诗解诗”, 用诗意的解读,让学生在诗意盎然的氛围里去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意境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同时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诗词名句,可谓一举多得。而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古诗词已有一定积累,初步形成分析理解能力,具备“以诗解诗”的主观条件。所以,诗词教学,必须跳出传统的字义――句义――情感分析“三步走”的旧模式,走“以诗解诗”的新路子。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以诗解诗”古典诗词教学的理解与思考。
一、深厚的古诗词积累,是“以诗解诗”的基础
要想以诗解诗,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我以小学低段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和小学语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为蓝本,阶段性开展师生背诵古诗文比赛。这激发了学生的热情,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很短的时间内大部分学生对这100多首诗都能熟读成诵,还有部分学生利用假期积累了更多的诗词。这样,学生中逐渐形成了古诗词学习的热潮。现在他们每个人的古诗积累量都已经超过了150多首,有的甚至达到了200多首。
二、触发――“以诗解诗”的重要能力
在“以诗解诗”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培养一种触发的能力,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学新古诗时,觉得与先前学过的某一首诗有某种相似之处,这也是触发。在教学古诗时要经常去锤炼学生触发的本领。如学生学了《赠刘景文》这首诗后问:像这样描写秋天虽然萧条冷落,但仍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能找到这样的诗句吗?杜牧写的《山行》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也跟杜牧和苏轼一样,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鼓励人们像鹤那样振翅高飞,大展鸿图。练就了触发的真功夫,学起诗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像滚雪球似的,以一带几,久而久之,“以诗解诗”学生就能培养一种触发的感悟能力。
三、抛砖引玉,“以诗解诗”的几种方法
1、同类引入――互相生发。在古诗词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如有的都是送别诗:《赠汪伦》、《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有的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有的都是描写夏天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亭夏日》、《夏日南亭怀辛大》等;有的都是描写冬天的古诗:《江雪》、《冬景》、《夜雪》……。因此,我在教学某一首古诗时可适当地引用同一类型的诗词名句,有助于扩大阅读效果,有利于让学生立体地多频道地接收。例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以目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景抒情,诗中的“孤帆”、“碧空尽”、“唯见”等词无不浸透着诗人与友人的情意。这给缺乏这方面情感经历的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惑。这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已学过的送别诗,以歌送别诗,如《赠汪伦》;以物送别诗,如《别董大》;以酒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等,再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吟诵,这样,埋藏在学生心底的情感就有可能被焕发。一旦焕发后,让学生再来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心中便有了几多的感触。学生体会到的,除了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友人的祝福,祝友人前程似锦,愿两人的友谊天长地久,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
2、意境引入――降低难度。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入境,是对意境的体悟,是读诗的根本。但是,由于年龄、阅历的原因,体悟古诗的意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生硬地解说、灌输,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丧失诗歌的灵性与韵味。而引用一些具有相同意象意蕴的诗句加以对比或佐证,代替生硬的讲解,以诗解诗,引导学生领悟意象的深层意蕴,从而让学生进入"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艺术境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丰富内涵。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的气息,在雨后的某一个瞬间,伴着一些淡淡的思绪,袅袅地升起来了。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在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时节,我们可以随口吟出许多这样空灵凄美的关于秋的句子。中国的文人,似乎都有秋的情节。也许是秋的意境,正应和了古代文人才子们的落魄心情。那些在无边愁绪中升华出来的诗句,穿过了历史的文化长廊,象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浩瀚的文学星海里,闪着迷人的光华。
秋,多么素雅娴静,又多么斑斓多姿,象一个散发着成熟的魅力又极有内蕴的女子。偶尔一抬头,洁白松软的云,用一种了悟后的姿态,正悠闲地、漫漫地飘游,就在我们头顶的上方,仿佛伸手可及;天空是湛蓝湛蓝的,异样的空旷和高远。展眼望去,满山的果园里万紫千红,遍野的青纱帐苍郁青翠,再点缀上清晨浓艳的朝霞,傍晚燃烧的彩云,天地间的一切都仿佛被丹青高手用浓浓的油彩重重地渲染过了。这哪里是人间的景色,分明是挥毫泼墨出来的一幅油画。
隔三差五地,就有绵绵秋雨飘落下来,象哪个伤心的女人在倾诉,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地,不由地让人生出幽幽的情怀。雨过后,天上灰黑色的云在不停地游动、翻滚,如汹涌的云海,渐渐地就闪出了灰蓝的天空。太阳出来了,给翻卷的云海镀上了一层金黄,五彩的云在天幕上尽情舒展、随意变换着各种姿态,铺展出一幅幅斑斓的画卷。远远近近的蝉鸣声、蛙叫声,此起彼伏,在雨后的黄昏里,奏响了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此时,我们不得不惊讶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感叹于这个绚烂多姿的季节。
秋天的田野最迷人。清晨,秋日的朝阳宛如一个端庄娴静的新娘,清新、娇媚地准时出现在东方的天幕上;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正在轻纱般的晨雾笼罩下醒来。似乎就在一瞬间,洁白的轻纱被揭开了,晶莹的露珠遗落下来,一串串滚落在草丛中。庄稼都已经成熟,玉米威风凛凛的站在广阔的田野里,风过处,发出一声声自豪的哗笑;无边无际的棉田里,一朵朵洁白的棉花,迎着秋阳张开了笑脸,象极了母亲刻满了粗糙皱纹的脸上那盈盈的笑容。这时地里的农民是忙碌的,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路上相遇彼此大声的打着招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也许惟有世代以耕种为生的农民,他们的秋天才是丰盈而朴实的,是收获着喜悦的,是满载而归的。因为他们有过一春的耕耘和一夏的劳作,有过整整两季的等待啊。
走进秋天,才会发现这是个即宁静又善变,让人哲思的季节。收获着并凋零着,成熟着也结束着。眼看着青翠了一夏的绿叶,在慢慢地变黄、变轻,风一吹就飘落了,宛如一声声轻轻的叹息;曾经在黑暗中经过了一千多个日夜的煎熬,用毕生的精力讴歌生命的蝉,在世不过百日,也在吐出最后一个清脆的音符后,悄然跌落枝头。所有的辉煌都将过去,繁华正在逐渐落尽,我们看见一个季节正徐徐落下帷幕。就连夜里蛐蛐的叫声,也于急促中透着悲凉,仿佛知道自己已经来日不多。
秋天, 毕竟是一岁将尽、万物凋零的季节。也难怪历史上会有那么多诗人悲秋,伤秋,悯秋,浅吟低唱着秋的悲凉。
然而,春去秋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世界上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改变的。自古至今,政治风云的变化,也似这四季轮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昨日还繁华似锦,今天已经是落木萧萧了。那一代代落魄的文人才子只有举杯望月,把酒临风,将满腔的落寞付与秋风,空留下落叶般的诗句供后人赏玩。
惟有大自然缄默不语,却借助于他所创造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演变着大自然千古不变的规律,展示着他的慈悯与宽厚,让世间万物得以延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