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庄子的故事

庄子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庄子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庄子的故事范文第1篇

教学依据:

1.《庄子》一书的思想和艺术都极具特色,初中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课本节选的两则故事,意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而不要求他们对庄子有较全面的、深入的把握。因此,教学不宜挖掘过深,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内容有所感悟评价,对庄子思想和作品简单了解即可。

2.两则故事都具有开放性,即故事内容只是对当时的活动情景和语言做了客观描述,没有评价性的语言,这便于让学生多角度去理解文本,训练学生开放型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以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通读、诵读、评读等多种形式、多层次的读来理解内容;②注重感悟,注重学生多方位的体验;③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个性感悟。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积累必要的文言词义、句义。

2.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庄子寓言的艺术风格。

3.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重点:1. 理解文意,积累实词;2. 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1. 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2. 两则故事每个故事最后一句话的意思;3.对惠子和庄子观点的理解与评价。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引出新课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产生了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了儒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墨子及其作品,对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主张有了简单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哪个时期哪一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呢?他是一个独立特行的人,他的散文恣肆,他的寓言想象奇特,他的风格幽默诙谐。他是谁呢?他就是庄子。谁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庄子?(教师补充:他继承老子的衣钵,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在他文章中,我们读到的是机敏、幽默与诙谐。)学习完本课后,你也许会对庄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以读促悟,学习课文

(一)《惠子相梁》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字音节奏。

通过自由朗读与个别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篇文章。让学生在自由读的过程中参照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或通过质疑等方式,明确难句的停顿。

二读课文,默读课文,读懂大意,积累实词。

学生在当前古文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难于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预设:“仰而视之”、“吓”的主语是谁,是鸱还是?采用自主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解答,如果还不明确,教师点拨、明确:主语是鸱,是庄子自比,鸱是指惠子。腐鼠代表梁国或功名利禄等。庄子讲这个故事是在讽刺惠子。)教师需要强调的重点实词:相、止、国、或、安、于是等。

三读课文,有感情诵读,互相评价,引发感受。

1.有感情诵读,注意语气、语调,读出文章的韵味。读后互相评价。让学生练一练,可读给同桌听,可摇头晃脑地读。然后通过自我推荐、推举代表、教师指读与范读等方式朗读。(注意:读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庄子的语气,“吓”的语调,“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的质问、嘲讽等。)

2.通过读,你体会到庄子与惠子身上的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预设:惠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庄子的清高与机智等,具体语句略。)

3.庄子讲的的故事用意是什么?他想说明什么?(明确: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自由朗读,理解大意,积累实词。不懂之处质疑。(预设1:学生可能难于理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这一句式。明确:它是倒装句,正常语序是“子全不知鱼之乐矣”,译为“你完全不知道鱼是快乐的”。预设2:最后一句有些学生可能转不过弯来,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明确:庄子在这里把惠子的问题“安知鱼之乐”即“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曲解为“你从什么地方知道鱼是快乐的”。所以说,庄子回答,“我知之濠上也。”属于偷换概念。)

2.有感情诵读,台前表演,引发争论。

①准备一会儿,两人一组,表演这个片段,把握好内容,注意语气与动作。(设计意图:以表演的形式取代古板的翻译全文,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体会庄子、惠子论辩的亦庄亦谐,风趣幽默。)

②你赞成庄子和惠子谁的观点?(注意:如果学生一开始是浅层次的争论,那么教师要注意把争论引向深入,理解惠子从逻辑出发从而做出理智的判断,庄子带着欣赏的眼光去感知大自然,去体验自然万物的美好。)

③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二人的思想、性格、气质差异上来看待这段充满机智的对话。惠子是名家,好辩,更多地是从事物的逻辑角度看问题,对于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感受到愉悦的庄子来说,他们之间自然也就缺乏理解与认同。而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三、迁移延伸,进一步理解庄子

1.让学生说一说学习文章后,心中的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并推荐于丹的《〈庄子〉心得》一书。

2.课外阅读《逍遥游》(节选)和《秋水》(节选),进一步体会庄子散文的特色。

逍遥游(节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秋水(节选)

庄子的故事范文第2篇

认知目标:1.了解寓言体的特点。2.体味庄子的哲学思想。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2.透过庄子恣肆的语言把握其深邃思想。

情感目标:1.初步感知庄子作品的哲思之美。2.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创新目标: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和自我经历感悟《逍遥游》的深刻内涵,赋予其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对鲲鹏两则寓言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庄子是如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畅谈自己的哲学感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幻灯片展示《庄子·秋水》中两个小故事——《惠子相梁》和《庄子钓于濮水》。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从以上两个小故事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庄子思想的一个层面,视权贵如腐鼠,宁做自由之龟,我们接下来就要用这种方法去探究《逍遥游》的奥秘。

幻灯片展示: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其寓言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他把自己思想精髓含蓄地蕴藏于寓言故事之中,因而我们要运用智慧和灵悟的直觉才能捕捉、领悟庄子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

【设计意图】庄子善用譬喻,语言恣肆,其哲学思想体系很难理解,学生多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但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中学生必须对其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因而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入手,让他们学会透过庄子看似漫无边际的语言去体味其独到的思想魅力。抛砖以引玉,掌握这种方法后,学生才能学会分析鲲鹏等寓言故事是如何揭示“逍遥”的真正内涵的。

二、梳理文本

学生以相互提问的方式对重点词句进行强调,明晰重点词句含义。

【设计意图】疏通文本,为理解文意做铺垫。

三、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庄子陈述了两个看似重复的故事,用意何在?

两则寓言不同之处:

1.故事角色不同

鹏——蜩与学鸠

鲲鹏——斥鴳

2.鲲和鹏的关系不同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强调变化)

有鱼焉……有鸟焉(二者并存)

3.疑问的重点不同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强调有所待)

而彼且奚适也(强调“小”对“大”的不理解)

同时结合同段落内类比的文本,第一段写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可见本段表述重点为“积厚”;第二段写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可见表述重点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分析明确,第一段写到鲲鹏的故事用意在表明“积厚”和“有待”,而第二段则着意于阐述“小大之辩”。两则故事是为了揭示不同的哲学思想。

【设计意图】庄子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的道理,而是靠他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地流露出来。

因此,本环节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比较分析,理解庄子蕴藏于故事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自由分析,思想时而碰撞,时而融会,过程弥足珍贵。

四、能力提升

第三段庄子在前两段分析的基础上讲述了三类人的境界,学生比较分析后进行成果展示。

智、行、德、能——待外在 小

有待 定内外,辨荣辱——待内心 大

御风而行——待方术 之

庄子对于这三类人的态度是什么?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虽然,犹有未树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幻灯片展示:均是持否定态度,其通过一系列的列举最终要阐明的逍遥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真正的逍遥,而唯有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无己而后才能真正无所待。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个环节的思维训练,学生明确了如何探究庄子蕴藏于寓言中的哲学思想,此环节在理解了“有待”和“小大之辩”的基础上,分析智、行、德、能之人、宋荣子和列子的逐层递进的境界,进而理解“逍遥”的境界,水到渠成。

五、思维拓展

学生的困惑:

从全文的角度来讲,庄子对于鲲鹏形象是持否定态度的,为什么两处讲述都浓墨重彩且充满了赞美之情?

庄子思想中的“无己”“无功”“无名”是否有些消极,对于我们而言,有没有现实意义?

学生畅谈认知和感悟:

从悠游于北冥之鲲,酝酿变化而成为鹏,表现的是从现实中超拔而起,另外开辟一个飞扬活跃的精神境界,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深蓄厚养、待时而动。作为高中生,也要有厚积薄发的过程,且在求索的途中有所凭借。

庄子的“无”不是消极的虚无,而是从“有”的境地升华而出的。这种历程的努力,就是要把“有待”加以净化、升华,就如同从知效一官这类人到宋荣子再到列子的境界的提升,最后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庄子的无己,就是于人间世中去掉形骸的自己,让真我精神从形骸中突破出来,舍弃形器而保其内在精神,使心不受外物牵引,不逐物漂流,能够保持其心灵的本真,这对于现代人而言最为重要。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学生发展等级提升的要求,作为有独特思想的学生不能只满足于教参或者学案中定式的答案,更要激活思想,敢于质疑。质疑是产生新知的基础,成功的课堂不在于得出一致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发出更多的发自肺腑的声音,得到更为深刻而内省的认识。比如学生谈到高中就是一个“积厚”的过程,也谈到要待时而动,在浮躁的时代中不追名逐利,保持心境的宁静。

六、课堂小结

幻灯片展示:“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可见庄子从不消极,“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看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作业:读《庄子》而生发的哲思感悟。

【设计意图】以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做总结,学生感悟颇丰,意犹未尽,因而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感悟进行书面表达。学生真正从“遥远”的哲学中有所收获,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为我所用。

七、教学反思

庄子的思想很难理解,学生往往认为梳理字词后就无需深入探究,因而本课的设计稍显“冒险”,然而笔者认为,正如王安石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对《逍遥游》做深入的探讨,必定有斐然的收获。

在两则寓言故事的对比环节中,笔者大胆放手,让学生从简单的比较角色到深入地分析思想,探索的路途虽艰辛但亦愉悦。待到“思维拓展”环节,更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文中不解的地方进行探究,虽然最终不能“众口一词”,但是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尊重,自我得到了最大的展现。孩子们的见解让笔者深深折服,他们看到了庄子逍遥背后的无奈和抗争,体味到了冷漠背后的不屈和赤诚,甚至有一个学生对大家说,从品味庄子寓言的过程中,她感悟到,语文学习不仅是“术”的掌握,更是“道”的追求。

庄子的故事范文第3篇

他跟孔子无怨无仇,但是因为不同意孔子的做法,便常常让孔子垂头丧气。在他主编的故事里,孔子经常无限谦卑地到老子那里请教问题,每次都是带着羞愧和自责离去,然后真诚地觉得自己很渺小。孔子俨然已被抓了典型,典型的“不得道者”。

孔子的伟大人格也曾打动过他,他实在不忍心眼看着孔子不停地受挫而坐视不管,便自作主张安排了孔子的归宿。

孔子周游列国时,遭遇过最困窘的事就是“厄于陈蔡”,这是事实。楚昭王听说孔子经过陈国和蔡国之间,此地临近楚国,便派人聘请孔子。蔡国人见孔子徒众极多,以为是一次侵伐,而且他们也不愿楚国得到这样的贤人,就兴兵围绕,一连七日。孔子粮食罄尽,从者饿病者极多,忧悲困苦,邻乎死地。

虽然孔子镇定自若,弦歌鼓琴,未尝绝音,表现得可圈可点,但这还是不能令庄子满意。于是,庄子就在他的故事里,安排了一个叫太公任的高人去安慰并指点孔子。

太公任语重心长地问:“你差点死了吧?”

孔子说:“是的。”

太公任进一步问:“你怕死吧?”

孔子说:“是的。”

于是,太公任就给他讲了一个意怠鸟的故事。东海有一只鸟,名叫意怠。它行动呆笨迟缓,好像很无能,得让同伴领着飞,挤在同伴中休憩。不敢飞在前头,更不敢落在后头,不敢先尝东西,总是吃剩饭。所以大家都不排斥它,外人也伤不着它,居然活得比别的鸟都好。

太公任怕孔子还听不明白,继续引导说,直木先伐,甘井先枯,你一定是扮着聪明相,又洁身自好,衬出了他人的污浊,所以才不能免祸,你还是收敛收敛吧。

孔子像被五雷轰顶了一般,顿时大彻大悟,从此“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穿兽皮粗衣,吃橡栗野果,安心过原始人生活去了。据庄子说,孔子在那里过得很好,完全融入了大自然。他所过之处,兽不乱群,鸟不乱行,大家都没把他当外人。

其实,庄子的坏笑跟孔子本人无关,也绝无故意恶搞的初衷,只因他骨子里的愤世嫉俗,实在看不惯时代的虚伪与做作,看不惯他们矫情地拿圣人那一套说事儿。气不过的他便顺手拈来,借名人效应,抓了个典型。

事实上,庄子本人非常尊重孔子,并视其为唯一的真正的儒者。在故事里,庄子就亲自出马,去见孔子时代的鲁哀公。

鲁哀公对他说:“鲁国有很多儒士,却很少有人学先生的道术。”

庄子不屑地说:“鲁国也没几个儒士!”

鲁哀公反问说:“全鲁国都穿儒士服装,怎么能说儒士少呢?”

庄子自信地说:“我听说,儒士戴圆帽是表示懂得天文,穿方鞋表示懂得地理,腰佩玉珏表示遇事能当机立断。但是穿这种衣服的未必能做到这些,您若不信,可以向全国发个号令:穿此服而无此能者,死罪!”

发出号令五天后,没人敢那样穿了。只有一个男人,穿着儒服来到鲁哀公门前。召他来询问国事,千变万化而应对无穷。庄子说:“全鲁国只有一个儒士罢了。”我想,这个男人只能是孔子。

庄子的故事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庄子,刘辰翁,评点

刘辰翁(1231—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人,曾大量评点过诗文,所著《南华真经点校》[①]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庄子散文评点,开后世《庄子》散文评点之先河。与林希逸“条分而缕析”的批评方法不同,刘辰翁的评点较为灵活,主要是以直观感悟、随手批点的方法,运用生动形象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向读者揭示出《庄子》散文的艺术魅力。他说:“庄子文字快活,似其为人,不在深思曲说,但通大意,自是开发无限。”(《齐物论》)[②]其评点文字长短不齐,多则几句,少则三言两语,甚至一字,但语短情长,耐人寻味,很有启发意义。正因为刘氏的评点表现为即兴随感式的,所以就显得较为散乱,缺少系统性和理论性。再加上刘氏曾评点过大量诗文,又评点过小说《世说新语》文学艺术论文,因此其《庄子》评点受诗歌和小说评点的影响较大,在概念的使用上显得丰富多彩,使人较难把握。如他在评点中常使用像“痛快”、“奇俊”、“洒脱”、“清丽”、“气象”、“洁静”等一类的词,如果读者缺乏一定的审美鉴赏经验,就很难体会这些词所蕴含的真正涵义。但刘氏毕竟长期涵容于评点鉴赏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因此在评点《庄子》的过程中,这些特点又时时反映出来。仔细推敲其评点,可以发现刘氏主要抓住了《庄子》散文的以下几个特点来进行鉴赏的。

第一,庄子善于描摹人物,叙述故事,体察物情,能画出“不尽之意”。《庄子》一文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既有作者理想世界中的人物,也有现实中的人物;既有帝王将相,也有普通百姓;既有儒家圣人,也有江湖大盗;既有神人、美人,也有畸人、丑夫,各行各业、各种身份的人融汇在一起,俨然一幅形态各异的群生图。他们各有性格,各有口气,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充分展现了作者娴熟的艺术技巧和表现能力。林希逸在《口义》中已注意到《庄子》散文这一特色,每一“画笔”来称之。刘辰翁继承了林氏的说法,常以“画意”来评论《庄子》。如《大宗师》篇谓驼背人子舆闲适得很,蹒跚地走到井边照着自己的影子,他认为这“极是画意”。《天运》篇谓“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他认为这是在“画馀意”。但刘辰翁又在林氏基础上作了较大的发挥,他每每抓住庄子人物形象中最传神的东西,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精神面貌传达给读者,以达到“若点眼睛便活”(《齐物论》)的效果。如在评点《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一段时说:“语其游,语其神,亦犹儒者气象,可以想见。”便抓住了神人“游”和“神”的特征,从而将“犹儒者气象”的神人形象揭示了出来,让读者去领会、体悟。在评点《齐物论》“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一段时说:“三句画子綦已尽,并与形骸之外者著之矣。”认为这几句话不但将子綦的形象完整地勾画了出来,更重要的是将他身体之外的东西也“画”了出来。评点《养生主》“庖丁解牛”说:“写得提刀四顾踌躇,亦觉此老神气独王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林希逸最早对其艺术特征进行阐述说“画出一个宰牛底人”。而刘氏的评点,更将庄子笔下的“庖丁”形象活灵活现地还原给了读者,让人觉得此人就在面前,言行举动神气活现,可谓传神写照、画龙点睛之笔。刘辰翁还发现庄子善于运用符合人物性格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在评点《人间世》“颜回见仲尼请行”一段时说:“看他写出回口中语,不过二三十字,别是谆至貌恻。”认为颜回虽然只说了几句话,不过二三十字文学艺术论文,但其敦厚的性格、忧戚的神态和内心活动已显现出来。评点《德充符》篇“申徒嘉与子产”一段对话时说:“其为子产语,虽等闲杜撰,亦古意雅甚。”认为子产的话虽杜撰出来,却有其时代特点,并与其地位身份相符合。当子产被批评得“蹴然改容”时,他评点说:“笔下写出子产惝怳自失之状”,子产的神态、心理活动跃然纸上,读之不觉使人失笑。可见,刘辰翁是以评点小说的手法来评点庄子的。因此他在评点过程中经常将《庄子》与小说联系起来。他批评人们说“从浅至深,句句是道,今人作小说看了,喜其文而已。”(《山木》)其实,刘辰翁也未尝不这么做。他在《马蹄》篇就一会儿说:“起语突兀,本是小说家。”一会儿又说:“小说家时时有之。”在《徐无鬼》篇更直截了当地说:“虽小小说,亦必有情致。”刘氏以小说评点的方式来评析《庄子》,无疑能揭示出庄子散文的独到之处。

刘辰翁进一步认为作文如同画画,只将画面画出还不行,还要留有馀地,留出想象的空间,让人读之有不尽之意。他认为庄子在叙述故事、体物状情时,常常能画出“不尽之意”。他在评点《山木》篇“庄周游乎雕陵之樊,睹一异雀”一段时说:“作文如画,画者当留不尽之意,如执弹而留是也,此间妙意在捐弹而走。” 刘辰翁在这里指出,《山木》篇先写“庄周”执弹而留守于栗树之下,接着又写他“捐弹而走”,终于没有将弹发出,这正是《庄子》像画家那样“留不尽之意”。在评点《天地》篇“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一段时说:“眼前事物,外意第杂,说亦不可及。抱瓮之状与橰之为物,曲折备具于其往复、俯仰、缓急,如忿然作色?Γ允巧猓谘酝狻!比衔铀栊吹恼庖还适拢嫦拭鳎次锎瘢宋镨蜩蛉缟摇巴庖獾印保芏嗖痪≈猓灾痢八狄嗖豢杉啊薄S惺彼纸庵只安痪≈狻背浦盎乓狻保纭短煸恕菲幸欢巍翱鬃蛹像跤锶室濉保峁鬃颖焕像蹀陕浣萄盗艘欢伲嵛灿小翱鬃蛹像豕椋詹惶浮绷骄浠拔难б帐趼畚模赖闼嫡馐恰盎乓狻保蛭蒜乓饣觯允刮恼赂右馕渡畛ぁS肓窒R菀谎乇鹣不丁镀胛锫邸贰按罂猷嫫币欢问榛獾奈淖郑?

翏翏一语,便有描摸,其下不过山林二物,举其概甚疏,杂以七八者字,而形与声若不可胜数,妙在于喁一语,映带前后皆活,重出愈奇,调调刁刁又画中之远景,形容之所不尽也。

很明显,刘辰翁的欣赏视角与林希逸有所不同,林希逸认为此段文字是有声诗,庄子居然能将“天地间无形无影之风,可闻而不可见之声”画得出来!而刘辰翁虽然也欣赏庄子“形与声若不可胜数”的奇妙,但他却以“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为更妙,认为此句语映带前后,不仅使风之形象、情状再度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更重要的是带出了后面“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一句,而此句是画中的远景,给人以朦胧缥缈之感,实是画画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是用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所以“形容之所不尽”。刘辰翁抓住“画不尽之意”这一点来分析此段,无疑更具有艺术魅力。

第二,庄子的散文极有“味”。刘辰翁是以艺术鉴赏家的眼光对《庄子》进行审美观照的,因此在他看来庄子的散文极具诗情画意,含蓄蕴藉、富有意味,故刘辰翁每以与“画”紧密联系的“味”这个传统的诗歌审美范畴来评价《庄子》。梁刘勰早在《文心雕龙》中就已使用“味”、“馀味”、“滋味”等概念来进行文学批评了。如他在《隐秀》中说:“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深文隐蔚,馀味曲包。”在《声律》篇中说:“声画妍蚩,寄在吟咏,滋味流于下句,风力穷于和韵。”在《体性》篇中说:“子云沈寂,故志隐而味深。”钟嵘在《诗品·序》中正式提出了“滋味”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他批评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强调诗歌要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效果。唐司空图则在《诗品》中进一步提出了“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审美理论。此后批评家每以“有味”、“无味”来品评诗歌,认为这是诗歌应达到的艺术境界。南宋以来,人们经常把诗歌中的一些批评概念引用到散文中,以此来丰富散文的鉴赏理论。林希逸开始使用“味”这个概念来品评《庄子》了。虽然用得不多,但很有启发性。如他说:“笔势如此起伏文学艺术论文,读得透彻,自有无穷之味。”“虽然一转,甚有意味。”认为从形式上说,庄子的文章技巧性很强,很有意味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此数句极有味”、“此语尤有味”又认为庄子的语言韵味无穷,很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味”更是刘辰翁在评点诗文时一个很重要的审美范畴。他每以“味”来品评诗歌:“绝句难作,要一句一绝,短语长事,愈读愈有味为正。”(《唐诗品汇·历代叙录》)他更在林希逸的基础上大量使用“味”来评点《庄子》。如他在《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一段下评点说:“设客以见主人,语有味。”《人间世》孔子教训葉公子高时有“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一段话,刘辰翁评点说:“此意人人晓得,只不似他能言,有许多馀味。”这里的“味”、“馀味”即语有不尽之意,也就是刘勰说的“馀味曲包”、钟嵘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思。刘辰翁又以“味”来评价庄子的“譬喻”。在《口义》中林希逸每以“奇特”来赞赏庄子的譬喻,而刘辰翁更多的是品味庄子的譬喻,如《在宥》篇“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一段,他评点说:“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言物有不同而以类相感,人事皆若此,比为狐兔、松柏之喻,又有味。”认为以“狐兔、松柏”之类的比喻来说明治人的危害性,值得人深思,意味无穷。评点《外物》篇“胞有重阆”一段时说:“胞有重阆,直指空阙处也。室无虚则塞其竇矣。妇姑勃磎,狹路博则不得也。大山、大林见者畏其阴森,眩其广莫,皆神者不胜耳。譬喻切近有味。”认为这些譬喻贴切自然而有意味。又在《则阳》篇“触蛮之争”的寓言后评点说:“以为实固无理,以为虚亦或可厌,最是以意实之,而其理确,然无不实。但见有味,愈广而愈不厌也,读者超然,愈有所醒。”认为此譬喻虚虚实实,很有味道,虽然作无限夸张,却能使读者超然醒悟。除了使用“味”、“馀味”外,刘辰翁还使用像“滋味”、“讽味”、“风味”之类的词来评点《庄子》。如在《山木》篇“庄子行于山中”首段评点说:“极浮世薄恶之滋味。”在《徐无鬼》篇“吴王浮于江”一段说:“但譬已警,添董先生又高,未有无风味者。”这里“滋味”、“风味”是与“味”同一意义的审美范畴。在《田子方》“温伯雪子适于齐”一段说:“规矩龙虎体状得似,所谓嵬岸抑扬者,两语深中人心,时时讽味不绝。得于人者,可以无怪,施于人者,可以戒之又戒也。”是说庄子刻画得很具有讽味意味,能使人引以为戒。“讽味”一词无疑很好地?得髁俗印柏獍迥钡奶氐恪?

第三文学艺术论文,庄子散文又具有“奇”的艺术特征。林希逸在《口义》中曾多次以“奇”来评析《庄子》。刘辰翁继承了林氏这一说法,也每以“奇”这个审美范畴来评点《庄子》。如《德充符》篇有语云:“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他评之曰:“语奇。”是赞其用语之奇。《骈拇》篇有语云:“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他评之曰:“其所谓性,即所谓德也。其言扶疏,其字错落重出,初非有意,亦非无谓者,故其所以为奇也。”是赞其用字之奇。《德充符》中有“王骀”一人,他评之曰:“‘王’字林作王天下之王固奇,只作王骀之王更奇。”是赞其起名之奇。评《列御寇》篇“郑人缓也”一句曰:“个般起语,便是庄子撰得奇。”是赞其起语之奇。然而刘辰翁绝不认为庄文之“奇”仅限于这些细微的地方,他更认为《庄子》具有“意奇,文奇,事又奇”的多重审美特征。他在《齐物论》中评点“罔两问景”的寓言故事时说:“影已无形之物,罔两又非影之比也,寓又寓者也。意奇,文奇,事又奇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达生》篇有“祝宗人说彘”的寓言故事,是庄子让祭祀官与猪对话,他评之曰:“玄冠说彘,皆奇事也。”在《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一段后又评曰:“两‘藏’字已怪,又夜半又负走,何其奇也。”在刘辰翁看来,庄子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寓言故事,无不具有奇特的艺术魅力。而且他更以为像《齐物论》篇“庄周梦为胡蝶”、《徐无鬼》篇“郢人运斤成风”之类的寓言故事,更有出人意料的“奇又奇也”的美学特征。“梦觉齐人物、齐小大、齐是非、齐生死,齐尽在是矣,奇又奇也。”(《齐物论》)庄周梦蝶的一个小故事,居然无所不“齐”,真可谓“奇又奇”。然而,刘辰翁又认为,庄文之“奇”并不只是单一意义上的“奇特”,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因素,因此他又以“神奇”、“怪奇”、“奇俊”、“奇诡”等具体意义的审美范畴来评论《庄子》。如《德充符》篇有语云:“刖者之屦,无为爱之。……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他评之曰:“娶妻不使,本非以形不全,故经他变化,无不神奇。”意思是说娶妻者免除服役,与前文形不全没有关系,但经他变化,前后意思联系了起来,可谓“神奇”。《至乐》篇有语云:“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文学艺术论文,其意蹶蹶然恶之。”他说此事实在可称“怪奇”。《天运》篇有语云:“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他说这里所表述的意思,实可谓“参差奇诡而近于物情”。《马蹄》篇末谓马因受到人为的约束而学会了盗智,他就指出这番话真可谓“奇俊”。刘辰翁将“神”、“怪”、“诡”、“俊”等因素引入到“奇”中,大大丰富了庄文“奇特”的思想内涵,也使《庄子》散文“恢诡谲怪”的特征得到了很好的揭示。另外,刘氏还认为,庄子在行文中能将平凡转化为奇特,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徐无鬼》篇有“子綦有八子”的寓言故事,他评述说:“前所言,未奇也。虽鹑、牂语,亦未奇也。至盗刖之鬻之,则奇矣。”《徐无鬼》篇先谓子綦的儿子梱没有任何功劳而有“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的征兆,这未足为奇;继谓子綦父子“未尝为牧而牂生于奥,未尝好田而鹑生于宎”,这也未足为奇;及谓使梱去燕国,途中为盗贼所掳获,“刖而鬻之于齐,适当渠公之街,然身食肉而终”,则奇矣。可见,庄文能从平淡无奇中转出奇,刘氏的这一说法对于后人的文艺创作,无疑具有指导意义。

刘辰翁将诗论与小说理论的审美范畴引入了庄子散文评点,开启了庄子文学研究的新纪元,对明清庄子散文评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今人重视。

[参考文献]

[1]刘辰翁.南华真经校注.台湾:严灵峰《无求备斋庄子集成续编》本.

庄子的故事范文第5篇

惠施的举动被庄子知道了,庄子索性主动登门求见。惠施见庄子竟敢自投罗网,吃惊不已。庄子也不向惠施多解释,只是坐下来讲了一个故事:

在南方,传说中有一种神鸟,与凤凰同类,名叫??(yuanchu),它从南海出发飞往北海,在途中,若不见高高的梧桐树,绝不栖息;不是翠竹与珍稀的果实,绝不食用;不遇甘甜的泉水,绝不畅饮。

神鸟一路飞翔,它在天空看见地面上有只猫头鹰,正在啄食一只腐烂的死鼠。猫头鹰饥不择食,它在看见头顶上的神鸟后,以为是来抢食死鼠的,于是涨红了脸,羽毛竖起,怒目而视,作出决一死战的架势。它见神鸟仍在头顶飞翔,便对着它声嘶力竭地发出吓人的喝叫!

庄子的故事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庄子 《庄子》 《逍遥游》

我爱《庄子》,因为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简单而宁静,它赋予庄子以更深邃,更本真,也更接近灵魂的大智慧。

有人说:“庄子、范蠡、项羽、周瑜,是女人最想嫁的四种极品男人。”庄子荣登榜首不在于他可以带我们去幻想,去浪漫,去品味淡泊与宁静,而在于他懂得协调,让灵魂挣脱枷锁,从容翱翔。

一、庄子,借灵魂一对逍遥的翅膀

庄子是位优秀的心理调节大师。庄子不是无所求。庄子追求的是一般“窃国者”所无法给予的。

不被理解的苦痛永远是剥析思想者灵魂的利器。屈原死在这上面;期间,许多有良知的中国人死在这上面。庄子不死。庄子调节好心态,逍遥过活!

“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逍遥游》里,庄子否认了上下翻飞的斥对大鹏鸟的不解;否认了宋荣子对那些才智、品行足以安定一方的人的哂笑。庄子认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也不见得就能体味燕雀的快乐。楚王以相位相邀,庄子却说,他宁可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水里闲逛的乌龟。庄子有经营天下的才能与愿望,但他拒绝被束缚,将一介草民的快意与骄傲一览无余地晾晒在达官贵人们面前。

不管卑微、平庸如蟪蛄,还是雄奇、不凡如鲲鹏,庄子提醒我们: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名,实之宾也”,名利不过是社会体制用以诱使人们不断奔跑的手段。奔跑是必须的。持怎样的心态奔跑却应该由自己掌控。

期间,吕叔湘蹲牛棚也不曾停止埋头修书。吕叔湘写书的目的很单纯――享受思考。所以,他很成功也很宁静。

而我们大多数人则不然。我们太在意结果,喜欢以殉道者自居,所以我们的生活也就分外沉重。

汤姆孙科学大纲上有这样一个案例。科学家当着猴子的面在一个高玻璃瓶里放进两粒花生米,然后递给猴子。猴子一阵狂摇,希望偶尔摇出几粒解馋。科学家向猴子示范:只须将瓶子一倒转,花生米立刻出来。可惜,猴子的眼睛只盯在那两粒花生米上,全然无暇顾及科学家的指教,依旧乱摇,费力而不能必得。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只猴子,被几粒“花生米”蒙蔽了心志。

当然,超然于一切名利之上的绝对逍遥并不存在。庄子也没有达到绝对逍遥的境界。

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鼓盆而歌”。他说,人的生命本来就是从无到有。现在,它又从有到无,回到起点,返还宇宙罢了。生死的界限全然无法羁绊庄子,妻子也就始终活在他的快乐里了。但若仔细推敲,庄子“鼓盆而歌”还是明显带有挣扎迹象的;他拒绝名利也多少表明他对名利还没有真正释怀。趋利避害是生命的本能,累了,记得鼓励自己放逐本心去徜徉足矣。

毕加索为了艺术,可以舍弃生存最基本的饮食、睡眠……在毕加索看来,他近乎自虐的工作就像他的生存一样自然。做不了“毕加索”,我们不妨学托尔斯泰――喜欢着不得不从事的一切,也不失为对自己的善待。

二、逍遥是一种智慧,庄子通过大量的寓言教我们如何活得从容淡定

《庄子》里有个“杀龙妙计”的故事――好学的朱萍漫变卖家产,历尽千辛万苦把杀龙的技艺学得炉火纯青。可龙是虚幻的,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成了朱萍漫的宿命。庄子笑盈盈地提醒我们:方向比努力重要。

庄子还说:楚国有个人,捣石灰时把一滴灰溅到了鼻尖上,这滴灰像蝇翅一样薄。捣石灰的人请匠石把它削掉。匠石挥动板斧,呼地一斧劈下去,灰被削净,鼻子却没有丝毫损伤。宋元君听说后,请匠石再展绝技。匠石说:“我过去可以做到,现在却不行了。因为能站着让我用斧子劈去灰点而纹丝不动的人已经死了。”也就是说,明确方向后还要选准合作伙伴,激活彼此的信赖。

那么,具体展开工作时又应秉持怎样的原则呢?“治大国若烹小鲜。”掌控好火候再下锅,忌折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管理者决策前,得制定好规矩,让所属成员明确个体与团队的具体勾连,而后,笃定不移,不朝令夕改。

教学管理琐碎而永无休止。常让管理者焦头烂额,疲于应付。庄子用扁鹊三兄弟的故事给世人开了一剂良方。庄子说:扁鹊的大哥好在病还未成气候时下药,防范于未然;二哥爱在病症小有发作时下药,能较快控制病情;扁鹊则常救人于病危。在大多数世俗人眼里,扁鹊的大哥很不起眼,成天大刀阔斧,扁鹊则分外抢眼。但若从悬壶济世的终极目标和医生自己的悠然与劳顿上看,扁鹊三兄弟道行的高下应该另有公断。

此外,《庄子》里始终跳动着一颗慈悲、包容的心。

《庄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户人家有个不皴手的秘方,他们就世代以漂洗为生。一天,一个路人高价购买了这个秘方。从此,这户人家不必再为生计奔忙!而那个路人则凭借这个秘方在诸侯水战中,捷报频传,裂地封侯。同样的方子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价值。惟其如此,世界才如此缤纷。

美国的富兰克林在《哨子》那篇文章中说:因年幼无知,他付出过多的钱换来一个哨子。当他兴奋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时,却被告知他在交易中是吃了大亏的。顷刻间,懊恼取代了快乐。富兰克林是要教育世人,不要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计。但谁又能否认,裸地砸碎一个孩子最本真的、无价的快乐不是一件残忍的事呢?

凡事有因、有果、有规律。上帝在造锁的时候,已经配备了开锁的钥匙。庄子在《庖丁解牛》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遵循规律,因势利导的范例。庖丁解牛从不生砍、硬劈,而是让刀刃在牛的筋骨缝隙里游走。结果,一个本来血淋淋,累呼呼的宰牛活计被做得轻松而充满诗意。

现在的孩子大多叛逆而自我。真正有涵养,肯担当的智者不会让自己在抱怨和焦躁中度日,而是以积极的姿态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叛逆的孩子,如果老师没有足够的威严让学生敬畏,如果老师和学生都厌倦了指责……那么何不用正面张扬取代指责?如果我们把“学生间互相监督”改为“学生间互评优点,表达感激;自暴不足,表达歉意”是不是会在被管理者内心激起别样的情感反映,更有利于“欣赏、宽容”之风的形成?

庄子的故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庄子》;《孟子》;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72-02

作为道家与儒家的两部代表经典,《庄子》与《孟子》在先秦“百家争鸣”的大论战中,分别从自然与社会两个角度剖析人性,成为在那个乱世中着重探讨人作为个体生存问题的开山之作。

一、《庄子》与《孟子》的文学思想观点之异同

(一)相同

《庄子》与《孟子》作为继承道家老子与儒家孔子理论的代表者,在汲取前人思想精髓的同时有所开创,二者均是将放诸于外在的视野向回收,更加关注于人的自身。比如老子理论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显然更加倾向于宇宙万物的“大道”,提倡顺应自然、依道而行、守住道的精神。而孔子的理论则无不是注重“学而优则仕”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以礼乐治国”的治国经世之路。相比老子的目光放眼宇宙洪荒,庄子则看到了人作为个体生存中面对的种种问题,提出“举世誉之而不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乘万物以游心”。而孟子显然也对孔子以礼治国之说持明显的不同意见,故而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之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认为个体的人生而向善,之所以不善,乃是环境使然,因而自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

从这一角度上讲,《庄子》与《孟子》都是两位至圣先贤由于发现前人提出的理论对于那个战争频发、人心不古的乱世并没有起到平乱而治世的作用,故而认为前人只关注外在世界的礼乐、秩序、宇宙观等没有实质的作用,拯救世界的良药应当在于从个体的人入手,由小及大、由内而外,通过荡涤蒙尘已久的精神和灵魂实现人与社会的救赎。[2]

(二)不同

正如庄子和孟子分别代表着道家和儒家两种哲学思想一样,《孟子》与《庄子》文学思想观点也有着相当的差异。《孟子》的文学思想中有很大部分都提到了人性本善,认为本质上的人性并没有邪恶一说,之所以出现世风日下的现象,乃是人善良的本性被乱世所蒙蔽,如同明镜蒙尘一般,所以治世的重点在于拭去蒙在人心上的灰尘,使心重新澄明。特别是针对统治者,《孟子》提出“天下可运于掌”的方法在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示君主若做到爱民如子,则民心自然归顺,可实现拱手垂衣而治。

而在《庄子》中对于个体人的关注却远远超过了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实存在,“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的文学思想更拉近于冲上九宵的大鹏,无所羁绊、无所挂碍。[3]

相比《孟子》与《庄子》,可以说这两部以“心”为主旨的哲学专著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两种至高的精神追求,那就是站在现实主义土地上仰望理想主义的天空。《孟子》关注人心乃是让人入世,而《庄子》则超然得多,天下有何用,与其困顿于名利,不若破名破利,最终达到忘我的境界,无用之用,不为世俗中各种所谓的廉价“有用”限制,又怎么会有所困苦呢!

二、《孟子》与《庄子》文学语言比较

(一)《孟子》相对平实的现实主义用语

《孟子》尽管已经脱离了《论语》的语录式文学语言,且孟子作为一个雄辩家为了使自己的言论更加具有说服力而大量使用寓言,但由于其作文的出发点和思想本质的指向,《孟子》中的文学语言仍然秉承着现实主义的风范。同时,孟子因其雄辩,其言语往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其论点和论据配合紧密,可谓天衣无缝。“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用词并不浮夸,但语言之犀利令人侧目,逻辑之缜密则让人无法反驳。

(二)《庄子》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语言

观《庄子》之言,犹如阅瑰丽绚烂之画卷,“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文学语言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相当富有画面感,寥寥几十字已可勾勒出曼妙图画栩栩如生,令读者浮想联翩、心向往之。读《庄子》常易使人产生跳脱之感,仿佛这并非先秦诸子文章之一,而是更贴近某种奇幻文学范畴,不仅无艰涩之困,且愈读愈不忍释卷。此外,庄子重在宣扬无为之为、无用之用,这些完全背离世俗寻常认识的思想意识实难为普通人理解。故《庄子》中同样借用了大量寓言故事说理叙事,其语言夸张至离奇,令人读来直感神秘莫测,“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面对这样文字时,仿佛“神人”已隐隐浮于半空,若即若离、忽隐忽现,只觉心旷神怡。因此,虽然《庄子》中大量描述并讽刺批判的同样是先秦乱世中或追名逐利、或涂炭生灵、或不仁不义的人性之丑陋、邪恶,但由于其中遣词造句时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和极端的浪漫情怀,在读者从文字间窥见彼时乱世的纷扰、困顿时,却仍能品出一丝兴味,一种仅仅属于《庄子》的情趣。

三、《孟子》和《庄子》中寓言的比较

(一)寓言运用基于相同的背景

孟子与庄子生活的时期是一个战火燃遍整个中原的动乱年代,统治者穷兵黩武,只为谋取更大的地盘、更多的物质、财富、金钱、奴隶。为了粉饰不义之战、获取更多的利益,各国君主纷纷招贤纳士,只为这些民间的贤能、人才能为已所用,妄图借助这些文人之力,将自己的侵略战争推上道德的制高点,从而具备更加充足的理由对外开战。当时招纳贤者的标准就是能言善辩,而普通、平直的语言在辩论时总免不了让听者感觉苍白无力,不若引经据典、以小故事之类娓娓道来更加妙趣横生。寓言在当时发源于民间,这种草根的语言初时并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在辩论过程中,文人士大夫之流发觉了这种既有想象力又有故事性的文字的作用,纷纷将其运用到论辩之时,一时间寓言成为了雄辩家的最爱。寓言的出现也让中国文学语言中的一大类“成语”日益丰富,比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出于让自己的论点更具说服力和让更多人容易理解的目的,《孟子》《庄子》也从善如流,充分利用寓言为人喜闻乐见的优势将自己的理论推向大众。

(二)寓言的来源差异

《孟子》中现实主义的风范特性使其在使用寓言时也常从真实的生活中取材并与现实有所关联,并非凭空臆想,例如上面提到的“使奕秋诲二人奕”中的“奕秋”正是当时闻名全国的对弈高手。可见《孟子》引用寓言并不完全超越当时的社会现实,而是为了让他人更加信服于自己的理论尽量使用相对真实的案例。

《庄子》则不同,哲学思想上的无所羁绊让这部巨著中的寓言故事也没有了真实生活的限制,《庄子》中相当多寓言并无出处,纯属“无中生有”。比如上面提到的“藐姑射山”上的“神人”就纯属子虚乌有。包括“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以及《庄子》中最为著名的“北冥”的“鲲、鹏”等都是《庄子》完全的杜撰。

(三)寓言的描绘形式差异

如果说《孟子》中寓言的描绘形式采取了“白描”手法,则《庄子》就是极为炫丽的“彩绘”。《孟子》中寓言运用的朴实已经接近朴素,往往寥寥数语就结束一个完整的故事,只让读者了解故事最基础的框架,绝难多施一笔略加修饰。《庄子》正相反,不仅将寓言的起、承、转、合交待得清楚明白,更加浓墨重彩、铺排粉饰,读者面对文字兴致盎然之时,仿佛也能看见作者泼墨挥毫的恣意淋漓。

四、结语

作为先秦时代诸子百家最具典型性的巨著之一,《庄子》与《孟子》分别代表了道家与儒家两派的哲学思想。表面上看道与儒是两支并无交集的思想流派,但是对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来说,道家与儒家却分别是这些读书人精神追求的指引与现实行动的指导。大量中国古代文人一方面坚持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入世”之理想,只为在社会中实现一己之身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又往往在仕途不顺遭遇挫折时不自觉地依循着道家“出世”的思想寻求精神与灵魂的慰藉。可以说,《庄子》与《孟子》所代表的道与儒正如一体两面,在中国古代文人群体中实现了集中与统一。

参考文献:

[1]梁道礼.接受视野中的孟子诗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5-18.

庄子的故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庄子》;寓言;艺术特色

寓言是《庄子》的主要特点,正因为《庄子》创造了许多诙谐怪诞的寓言,所以,与其他儒家经典和诸子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庄子》通过一个个荒诞恢诡的寓言来传达作者的思想,而读者透过一个个夸张变形的寓言去理解作者的思想。《庄子》一书之所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除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之外,莫过于《庄子》寓言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夸张,比喻生动

《庄子》寓言的语言颇具特色,且对语言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语言语势宏大、节奏鲜明、辞采绚丽、音韵和谐,如行云流水,恣肆。如《秋水》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写河水因百川灌河,其水势澎湃,足以使河伯欣然自喜。可是,当河伯洋洋自得东行至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不禁望洋兴叹。行文语言变幻莫测,意境开阔,一张一弛,抑扬顿挫,有一种雄壮美,又有一种回环之美。林云铭《庄子因》对此评论说:“运词变幻,复擅天然神斧,此千古有数文字,开后人无数法门。”

大量运用比喻虽然是先秦诸子的共同特色,但《庄子》的比喻却多样、巧妙、精辟、隽永,且擅长譬喻,经常喻后出喻,喻中设喻,不啻峡云层次,海市蜃楼,从来无人能及。如《秋水》论述“物各有用”时,就连续用了“梁丽”“骐骥”“鸱”三个比喻。再如《齐物论》中一连串罗列了十几种事物来比喻自然的声响: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乎?山陵之畏崔,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者,叱者,吸者,叫者,者,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这些宏博新奇、借实表虚的连类譬喻,使文章姿态横生,美不胜收。

二、想象奇特,意境朦胧

《庄子》以幻想的形式创作寓言,其用天马行空的巧妙想象代替了对现实的如实描写,扩大了寓言的表现力。《庄子》就是用寓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幻想的世界,即使是取材于日常生活体验的寓言,一经庄子学派的创造性想象,便也变得奇特、神奇莫测,而庄子学派则把自己的思想寄寓在这些寓言之中。如,《逍遥游》由五个寓言故事组成,它的主旨是阐述不受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但庄子并不是用论述性的寓言去阐述什么是绝对自由,怎样才能达到这种自由,而是通过奇特的想象、生动的形象去感染读者,让读者自己去体会绝对自由的想象。文章一开头就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神奇无比的大鹏的形象。即使这样的神鸟还是“有待”,仍然没有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那么蜩、学鸠、斥之类的小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虽然大小、飞行的高度、速度、距离等有差别,但在“有待”这一点上是一样的,于是归结到只有做到无功、无名、无己,才能达到“无待”这一最高境界。接着通过“尧让天下于许由”“肩吾问于连叔”“宋人资章甫而适越”三个寓言故事,阐明了绝对自由的思想。胡文英说:《逍遥游》“首段如烟雨迷离,龙变虎跃;后段如风清月朗,梧竹潇疏。善读者需拨开枝叶,方见本根。”

三、夸大变形,奇谲怪异

运用夸张的、荒诞不经的表现手法,以取得更大的艺术效果,是《庄子》寓言的又一特色。如,《外物》“任公子钓鱼”: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没而下,骛扬而奋,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

这则寓言以钓大鱼比喻求大道,异想天开,而且其用语之夸张,也确实“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从来无人能及。再如《则阳》“蛮触之争”: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蜗牛之角有几何大?却可以大军密集决生死;蜗牛之角有多长?赢者乘胜追击,驰骋十五天才凯旋。这显然是运用了夸张放大的手法所致。

《庄子》寓言在现实生活人物的基础上,塑造了很多具有“特异功能”的人物,例如,列子,本是真实可考的历史人物,但《庄子》作者为了阐说“无己”“无待”的观念,便采取变形夸张的手法将他写成一个天马行空式的神人:“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逍遥游》),真人可以“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大宗师》)……这些高度变了形的事物,真可谓是奇谲怪异,瑰丽幻变,让人看后仿佛置身于奇异的魔幻世界,被一种神秘离奇、恢诡谲怪的氛围所包裹。无怪乎历代文人学士说:“《庄》文意出尘外,怪笔生端”“《庄》尤缥缈奇变,乃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也”。

参考文献:

[1]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2]赖伟卫.《庄子》寓言的审美特征.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