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路难原文

行路难原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行路难原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行路难原文范文第1篇

2、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行路难原文范文第2篇

原文:

《草堂饯别诸生偶成三首 其三》朝代:明    作者:黄佐

独宿江城蜡炬残,匣琴流水自须弹。

浮云不负青春*,玉座应悲白露团。

行路难原文范文第3篇

原文:

《送蒋恭亮之东台》朝代:清    作者:吴怀珍

白日欲落风在林,前啸狐狸后悲禽。

问子行役向何所,大江自北黄河南。

江水东入海,河流日澎湃。

河伯何不仁,屡作人民害。

君不见今年六月黄河决,生灵百万皆鱼鳖。

况复干戈海内多,江淮浩浩常流血。

我已轻出子复尔,掺执子袪不可说。

吁嗟岁阑风雪寒,长途愁子衣裳单。

行路难原文范文第4篇

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组成的并列式词语,但在使用时,两个语素只有一个语素的意义充当整个词语的意义,另一个语素没实际意义,只起到临时陪衬作用。因此翻译含有偏义复词的文言句时,要能辨别出衬字,并在翻译时加以省略。如:

例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渊明《桃花源记》)“远近”,偏指“远”,意思为“多远”。“近”是衬字,翻译时应舍去。

例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异同”,偏指“异”,(有所)不同。“同”是衬字,翻译时应舍去。

二、注意古今同形异义词。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翻译这类词时万不可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例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烈士”指“有志建功立业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例4: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卑鄙”指地位低下、知识浅陋。今义指品质恶劣。

三、注意用典。

用典,能增强作品的意蕴,丰富作品的内涵,使表达生动含蓄,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在翻译时,必须说出有关故事和说清故事在文中的用意,才能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地翻译出来。但是翻译又不能把有关故事全写进译文,因此比较困难,应酌情处理。

例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此句分别用了吕尚(姜子牙)、伊尹的故事。吕尚,九十岁在溪钓鱼,得遇文王;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位都是开始时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成为大有作为的人物。如果直译为“吕尚空闲时在碧溪边垂钓,伊尹梦见自己乘舟从太阳边经过”,而用典的意义没译出来,就令人费解。

例6: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王勃提到这两个人的目的,就在于借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如果我们仅按字面意思译成:“冯唐容易老,李广难封侯”,那么王勃的感慨就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翻译时就应考虑把王勃用的典故的含义翻译进来。此句可译为:冯唐年纪已大不得重用,李广屡建战功却不能封赏。

四、注意借代。

文言文中,借代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称代要说的事物,对借代的翻译就是要译出所代指的事物。如果只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在翻译时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

例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因为古时平民百姓多穿麻布衣服,这里说的“布衣”是用这一特征来代指平民百姓,因此应译为“平民百姓”。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那就错了。

例8: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戎马”是具体的,用来指代抽象的“战争”。

五、注意互文。

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合而见义,这种辞格就叫互文。翻译时必须将两句合起来,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行路难原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公共产品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现状,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是优先提供公共产品。

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村私人产品而言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产品;根据在消费过程中的不同性质,又可区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包括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电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等。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突出表现在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

1.农村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交通不便,全国许多乡村不通公路;农业水利设施缺乏和老化,抗灾能力差,近年来的抗洪救灾足以说明,大部分农民仍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许多地方不通电话,看不上卫星电视,农电不稳定,一些地方没有电灯;人畜饮水不够方便,有资料表明,我国农村有一半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甚至还有近2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2.农村公共教育供给严重短缺。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不能满足农村学生的需求。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和当地农民来承担的,因此在农民收入低及地方财政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往往又不愿意把资金投到义务教育上,这就呈现了农村校舍破烂,教育设施落后,师资水平低下的现象。另一方面,技能培训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要使本来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民跟上现代科技的步伐,学会用科学技术来武装自己,增加收入,就需政府及时地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但是大多基层政府对此往往并不够重视。

3.农村社会保障严重不足。首先,农民的医疗保障严重不足。据卫生部的一项“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口只有12.56%,农村中因病致(返)贫的农民占贫困户的30%~4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以上。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相当突出。其次,农民养老几乎没有保障。大部分农民到老年还不得不到田间劳动,从事各种农活,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第三,农村社会救济范围小,水平低。现在农村有“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补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但还没有建立起面向全体农村劳动者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更加短缺。中央决定从2006年起全国所有地区全面取消农业税。随着一系列农村税费的取消,基层政府财力不断萎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缺口变得更大,而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困难,以致基层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有心无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更加短缺。从江苏省镇江等地区得到的调查资料显示,部分地区在实现农民“零负担”之后,道路修建以及基础教育的投入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在全国其他地方也较为普遍。

二、农村公共产品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但中心仍然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要依赖于农村公共交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电网、通信网络等公共产品体系的有效提供。收入增加要落实到农民自身。如果农民没有健康的身体做基础、实用的技能做保证,那农民没法获得较高的收入,去建设他们的美好家园。这还要依赖于农村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提供。

1.没有足够的农村公共产品,难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重视不够,财政投资对城市投入较多,而对农村投入较少,使得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越拉越大。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发达的交通、优越的市政设施,以及整洁的环境、低廉的基础教育、公费的医疗卫生,而农村居民却与此无缘。不仅如此,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条件远低于城市的状况下,农民还要为享用这些有限公共产品付费。这种供给主体的差异和政策待遇的不同,直接造成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巨大差异:当你进入中国的大城市就好像到了发达的欧洲;而当你进入中国的偏僻农村又好像到了贫穷的非洲。这种反差既存在于中、西部地区,也存在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足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弱化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悬殊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有利条件。

2.没有足够的农村公共产品,难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没有足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难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难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培育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难以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难以完善农村科技、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因此,只有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才能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3、没有必要的农村公共产品,难以造就新型农民和实现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少、增收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文化低、技能缺。在农村,由于缺乏科学技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效益差,取得的收入很少;到了城市,也只能从事又累又险又脏的粗活,并且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获得的收入也不高。要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才可能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新型农民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农村的公共教育服务。只有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才能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为完成新农村建设中心任务――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加收入奠定坚实基础。

4、农村公共产品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最需要什么?工作在农村基层第一线的干部是最清楚农民的心声的。按湖北南漳县长坪镇胡晓芹副镇长的概括,农民最需要的是“五个一”:一份肥沃的土地;一栋漂亮、舒适的房屋;一条宽敞、顺畅的马路;一口洁净的饮水;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这基本可以代表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这“五个一”中,后“三个一”直接与公共产品有关。试想想,如果广大农村不通公路、自来水、农电,农民出行、生活将很不方便,那生产怎能发展?经济怎能振兴?农民怎能过上便利舒适的生活。当农民对水电气路这些公共产品得到相对满足后,还渴望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为将来走出大山,生存、发展与生活得更好打下基础。所有这些都要依赖于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有效提供。

参考文献:

[1]叶子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历史、现状与重构[J]. 学术研究,2005,(01)

[2]陈共: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20

行路难原文范文第6篇

当一批批生态移民远离故土奔赴新的家园和生活时,谁会记得,是西海固遗弃了他们,还是他们遗弃了故土?

“西海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山区,是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同心、彭阳、泾源、隆德等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

这里常年干旱,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由于山大沟深、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1972年,“西海固”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

2011年初,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35万生态移民工程,投资105亿元,用5年时间将近35万生活在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环境里的贫困群众搬迁出来,再用5年时间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统计资料显示,在这轮移民潮中,共有684个行政村、1655个自然村将因为生态搬迁而消逝……

“贫瘠甲天下”

“1966年之前,这里还没有一间房子,大家都住在一些简单挖掘的窑洞。”10月29日,家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上青石村6组的马海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眼前的这一切是真实的。就在上青石村6组,仍有少数几户居住在窑洞中。这些窑洞没有院墙,没有窗户,更别提像样的装修了。

虽然绝大多数人家已经住进了砖瓦房,但是一些人家的房屋只能算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这房子都快塌了,只好用这个木柱子顶住。”今年65岁的马海苍指着自己的房屋说。

尽管这里距离固原市城区不足80公里,但消息的闭塞却是显而易见的。50多户人家的村庄,仅有少数人家中有彩电,可“最多也只能收到中央的几个台”,因为“这里地方太偏,信号太差”,就是安装了卫星接收器依然如此。手机信号同样不稳定,时有时无。马海苍所去过的最远的城市,就是固原和甘肃省的平凉了,而村里多数人很少出过远门。

孩子的上学同样是个难题。10月29日傍晚,一群年龄在5-12岁之间的孩子放学回家,在崎岖山路上结伴而行。村民说,这里距村办小学有8公里左右的山路,对年龄尚小的娃娃来说,“至少要走上45分钟左右”。

远处群山向阳地带开辟出来的坡地,是村民每年的生活来源,收成只能看老天爷的眼色。“我们主要靠养羊和种地讨生活,但是地都薄得很(当地方言,土地贫瘠、产量不高的意思)。雨水丰一点的年头,一亩地能收获200斤玉米;差的话,一年下来也就个100来斤的样子。”43岁的村民孙玉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事实上,上青石村还不是最贫瘠的地方。在西海固这片土地上,许多村庄的情况更差。从西吉县城出发,走60多公里的柏油路、再走约6公里盘山公路才能达到的白崖乡西沟村,便是如此。

山上不长树,也不长草。西海固荒凉的沟壑中,零零星星地散布着一些自然村落,很多房屋都是40多年前的土坯房。一进村庄,手机完全没有信号,晚上还经常停电。

“我们这里主要种小麦、荞麦和马铃薯,但产量低得很。1亩小麦,要撒下40多斤的种子,最多就是100斤的收成。”29岁的村民马志贵说。

10月30日,时代周报记者在村庄走访期间,村民正在收获地里的高粱。这些高粱不仅“长得不高,且完全没有结果,看起来就像野草一样”。

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是西海固许多地方的现状。对旱塬之上这片贫瘠的土地,作家张承志曾这样描述:这片土地是沙沟连绵的不尽山峦,山上不长树,连草都不长;这里所谓的生活,就是生出来,活下去。

然而,就在这片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人们世世代代在这里坚强地生活着,只是“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一直是西海固的基本现状。发展基础薄弱,生存条件艰苦,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长时间来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宁夏自治区发改委的统计资料显示,“西海固”地区目前还有超过105万人的扶贫对象,占宁夏总人口的1/6,其中35万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情况异常突出。正是如此,西海固有“贫瘠甲天下”之说。

移民新蓝图

10月31日,一整天的大风吹起阵阵黄沙,似乎要把这里的一切卷走。大山深沟旁边的西沟村,是如此的枯寂和荒凉。

村民似乎对大风带来的浓浓寒意并未觉察,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着几位记者带来的关于生态移民的最新消息―10月30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小岔乡首批20户生态移民,入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首批100户411名生态移民,入住银川市永宁县胜利乡杨显安置点。

西沟村村民也在盼望着,搬迁的这一天尽早到来。按照规划,这个186户856人的村庄,将会在年内搬迁到石嘴山市平罗县红崖乡五堆子村。

2011年初,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投资105亿元,将包括固原市原州区、西吉、隆德、泾源等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等地。此后,将再用5年时间帮助这些搬迁移民发展致富。

“即将搬出的35万生态移民,涉及宁夏9个县(区)91个乡镇、684个行政村、1655个自然村。被纳入移民范围的村民将告别世世代代居住的村落,告别这片贫瘠干旱的土地,在大山之外重新安家落户,开始新的生活。”自治区发改委和自治区移民局编的《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作指南》,这样描述这次生态移民的任务。

事实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气候条件、薄弱的经济基础,中南部山区一直是宁夏扶贫解困的重点和难点地区;而将移民搬迁看做是解决“西海固”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则直接源于多年以来自治区努力推进生态移民搬迁的实践。

自2001年起,自治区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结合国家异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移民搬迁,异地安置。

时代周报记者从宁夏移民局了解到,2001-2007年,移民对象主要为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水库淹没区的困难群众,这轮移民中累计搬迁生态移民14.22万人。自2008年,宁夏生态移民主要考虑中部干旱带人畜饮水无法保障、生态不断恶化、人类无法生存的地区的贫困群众。据统计,至2011年,宁夏开发和调整了土地71.15万亩,建设了42个移民安置区,搬迁干旱带农民20.68万人,总共投资28.42亿元。

此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组织实施吊庄移民、“1236工程”移民计划。吊庄移民是指,将居住在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一部分群众,动员搬迁到黄河灌区能够得到便利灌溉的地方。为鼓励村民走出深山,当时的移民政策是“来去自由,两头有家”―保留迁出地的户籍、田地,迁入地的土地由政府划拨并提供基本住房。经过近30年的开发建设,宁夏分别在引黄、扬黄灌区建设吊庄,移民19.8万人,建立吊庄基地20多处。月牙湖乡、兴泾镇等便是银川最早移民落脚地。

而“1236工程”移民则是在月牙湖乡、兴泾镇等吊庄点积累的移民经验基础上,1998年9月由国家批准宁夏开工建设的一项计划。“1236工程”代表的意思是,移民100万人、兴建200万亩新灌区、投资30多亿、计划用6年时间建成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

今年年初推出35万人规模的生态移民规划,还受宁夏红寺堡区成功典范影响。宁夏红寺堡区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10年前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石乱跑”的荒漠,现如今崛起成为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明珠。

憧憬与困惑

“据说,移民搬迁入住后将享受每户一栋房、一座设施拱棚、一座养殖圈棚、一座卫生厕所、一台热水器、一台太阳灶和一个卫星接收器。同时,实现水、电、路先通,村活动室、卫生室、文体室及小学、幼儿园、超市等社区化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等。”西沟村村民马孝先说。

“搬迁之后,用电用水将方便很多,孩子上学也会近一些。农闲时就去县城打工,每天有七八十块钱收入。以前都是靠天吃饭,今后只要自己肯干就能挣钱。”38岁的西沟村村民马如成憧憬着搬迁后美好的未来。

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当地将建设7.9万套共计407.5万平方米的移民住房;规划开发农田25.5万亩,改造农田32.6万亩;采取劳务产业技能培训等措施,促进移民到沿黄经济区、重点城镇、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务工就业;规划发展设施农业4.6万亩,养殖暖棚1.6万座,特色种植业53.5万亩,大力发展移民安置区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在移民安置区统一配套建设水、电、路、气、通信、商贸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

“移民实践证明:移民搬迁必须解决好移民住房、农田水利、劳务产业、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等诸多问题。否则,即便是把农民从大山中搬出来,他们无法找到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些人还是会跑回去,正在恢复的生态就会重新被破坏。”西吉县移民办主任孙占雄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关于这次生态移民,政府部门提出来的口号是让移民富起来,让村庄美起来,让生态好起来。就此,政策配套上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一是给移民配套耕地、大棚等生产设施,强化对移民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移民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二是给移民建房的同时,配套建设自来水、沼气、学校、卫生室、农家店、科技服务站、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移民生活条件。三是对移民迁出地实施生态恢复工程,使贫困人口从中南部地区转移出来,从而让迁出地的生态得到彻底的“休养生息”。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村民们还是对一些具体的措施感到很困惑。

“听说要搬迁了,我们把家里的牛、羊都卖了,外出打工的人也都回来了。现在,这个事一拖再拖令我们损失不小呀。”在西沟村和上青石村,有不少村民就对搬迁“只见雷声,不见下雨”颇有微词。原来,按照计划,这两个地方原本应该在9、10月秋播之前完成搬迁的,这样可以不误农时。然而,直到11月初,两个村庄的人仍然没有得到搬迁的准确消息。

另外,关于生态移民建房资金方面,一些农户也存在极大的困难。按照政策,生态移民每户建设54平方米的住房,政府每户补助2.5万元,需要住户承担1.28万元,可是对于不少家庭来说,这笔钱无异于天文数字。

实际上,在住房分配方面,很多村民也感到难以理解。在西沟村,村民马连成一家9口人只分到一户指标的现象,“我们家是4代同堂,54平方米的住房肯定打转转都打不开。”与之相反的是,一些当地有关系的人则分到了较多的指标。

“关于住房分配问题,目前我们碰到了大家庭、单人单户、单职工招亲户等九种问题。”孙占雄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治区政府正在制定相关的细化政策。

关于土地政策配套方面,不少农户对土地流转到大型企业的做法有疑义。按照规定,“生态移民迁出的土地收归国有,安置开发的地区原则上安排1亩水浇地的做法,并考虑到这些移民多在山区不熟悉水田种植的现状,将农村安置的土地集中流转到大型农业公司集体耕作,并给予每年500-800元/亩的补偿。”有意思的是,该规定并没有对农户不愿流转作出相应的规定。

行路难原文范文第7篇

一、 旁征博引――努力挖掘广博的现成性资源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确,对语文学科而言,可谓“时时处处皆资源”。课内与课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文本与非文本,静态与动态……语文教学,要善于运用一切资源,在稳健扎实的同时追求灵动鲜活,语文教材生活化,教学方式活泼化,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思考,主动参与,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用好教材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告诫我们:“要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余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将课文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提炼归纳出来,又想方设法用最有效的方法将提炼归纳的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教材是编者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潜心编制的,是众人智慧的结晶,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它负载着人类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具有典范性,它是语文课程的第一资源。它的教学价值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深挖课文,努力寻求、开发和利用课文的教学资源,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底蕴,只有用足教材、用好教材,最终让学生从文本中汲取营养,从更广阔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如果语文老师都能像余老师那样悉心把玩教材,精心提炼教材,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是多么丰实、优美、生动而富有趣味啊。

所以,开发语文课程资源首先不能冷落了语文教材,舍本逐末,为了资源而资源,一味开发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而丢了教材这个主要的资源。

除了教材这个重要的资源,我们还要关注生活中丰富鲜活的语文资源,努力寻找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及社会实际的结合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特点,贴近地域特点。

2. 关注网络资源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其内容包罗万象,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在表现形式上,包括了文本、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堪称是多媒体、多语种、多类型信息的集合体。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集声音、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动画于一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可触可感,这种方式将教学内容立体地、多维地、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全方位地获取信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木兰诗》时开头用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导入,学生兴趣浓厚,不仅起到了激趣的作用,而且也让学生明白了诗歌的语言和剧本的语言有何区别;教学《天上的街市》时,从网上下载与诗歌意境相合的精美图片制作课件,下载优秀的诗歌配乐朗诵,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3. 引入古今歌曲

现在的学生喜欢听歌,喜欢流行歌曲。文学和音乐同为艺术,二者自然有相通之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歌曲中发掘语文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很多古诗词,都被谱上了曲,成了一首首传唱的歌曲,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剪梅》《虞美人》等,我们可以寻找文学和音乐的结合点进行教学,在音乐中对学生进行文学的熏陶。笔者搜集了一些古诗谱写的歌曲制作课件《唱古诗》,课堂上让学生听听这些歌,唱唱这些歌,在听唱中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的魅力,学生非常感兴趣,也加深了对这些诗词的理解,更深刻了印象。

当今很多流行歌曲,也蕴含很多语文教学资源,比如歌词。我校肖老师曾上过一节课《歌词的魅力》,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关注优美的歌词,品析歌词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吉祥三宝》的歌词:“……太阳星星月亮就是吉祥的一家!……花儿叶子果实就是吉祥的一家!……爸爸像太阳照着妈妈!/那妈妈呢?/妈妈像绿叶托着红花!/我呢?/你像种子一样正在发芽!/我们三个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这个歌词运用铺陈的手法,想象非常丰富,一问一答充满生活情趣,用常见事物设喻巧妙而亲切。《真心英雄》中的歌词:“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蕴含生活的哲理,给学生无限的启迪。

4. 悦纳电影电视

学生喜欢看电影、看电视,老师可抓住这一点让电影电视为语文课堂所用。如学习《沁园春•雪》后,笔者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看电影《诗人》,学生积极性高涨,对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甚至有很多学生喜欢的诗词了。老师还可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像电视散文、各类辩论赛等;或建议学生关注一些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教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不妨在开头用电影《五朵金花》的片断导入,并让学生思考:这个片断与文中那些段落相合?这样课文的教学就非常轻松了。

5. 留心身边生活

广告、路牌、物品名称、公园里的动植物的名称、校园内外植物、商店名称、银行标识、会徽、甚至纸币、硬币等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资源;一些优秀的报刊杂志如《语文报》《读者》等,一些新生事物如短信、伊妹儿、BBS、博客等也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搜集一些教学资源,制作了《透过“名字”学语文》《成功人生的十大故事》《感动中国》等几个课件,提醒学生多观察、多体会,关注身边的语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多方面多侧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 左右开源――细心关注及时的生成性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分静态教学资源和动态教学资源,以上说的主要是静态的现成性资源,下面要说的是动态的生成性资源,它包括学情、教师发展等。

1. 关注“学情”,细心捕捉课堂动态资源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处于主流地位的观念是“教”控制“学”,“教师主宰课堂”,“学情”也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

如有一个老师教《五柳先生传》,正讲得起劲,有一个同学却正在专心给插图中的陶渊明“美容”呢:他用彩笔给陶渊明头上的斗笠加一圈流苏,给他的衣服涂上色彩,画上花朵。

这位老师稍作停顿,拿起那位同学的“杰作”,平静地向全班同学描述一下这位同学加工的部分,顺势提问:“同学们,请再读课文内容,看看这位同学给插图添加的内容是否合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来了神,那位“着色加工”的同学也没感到非常尴尬。经过一阵思考和讨论,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从文中可以知道,陶渊明是个崇尚平淡和宁静的人,他是不会这样打扮的,帽子上不会装饰流苏,衣服也会很素淡,更不会在衣服上饰有鲜艳的花朵。

这位老师善于发现可贵的教学资源,抓住课文中的插图巧做文章,精彩生成,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对陶渊明的理解。

2. 注重“师情”,用心生成自身动态资源

教师作为资源开发的主体,其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他那睿智的谈吐、丰富的社会阅历、广博的文化知识,真诚细致的人文关怀、独到的人生感悟……都是学生终生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所以,让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学习,发展自己,塑造自己,生成自身的动态发展资源,迎接更为开阔的语文天空。

如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她善于生动地讲述,侃侃而谈,缘文释道,因道析文,创造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入境、动情、明理、通神;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火花,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的陶冶于一炉。这是资源。

再如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在课堂教学中也处处呈现出个人魅力,这同样是资源。他教材处理的独辟蹊径、高屋建瓴,他教学设计的出神入化、精美绝伦,他朗读教学的字正腔圆、层次分明,他对学生的亲切亲近、润物无声,他胸中有丘壑的大家气度,他镇定自若的教学风姿,他深厚磅礴的文学底蕴……因为这些,余老师的课堂总是让你被激发,被丰富,被感染。

三、 巧妙组合――灵活使用鲜活的非课本资源

如果我们具备了强烈的资源意识,旁征博引,左右开源,获得丰富的资源;如果我们又有较高的资源使用意识,筛选、整合,巧妙运用于备课、上课、练习、作业、考核等环节,我们的语文教学定然会有一片新的天地。

1. 备课――筛选组合

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语文课程资源,也要注意认真遴选资源,不能“拣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对资源进行甄别与分析。在备课的过程中,结合上课内容,搜寻有关语文资源,进行甄别、筛选,分类并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我校曾开设过这样一节公开课《说话要讲究方式》,是关于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的第48页知识介绍方框里的内容,原文大约500字左右,主要介绍了说话的方式直言和婉言。在备课的过程中,老师发动学生一起搜集大量的有关说话技巧的案例,经过筛选组合,课堂教学分这样几个部分:① 何时宜用婉言不宜用直言;② 婉言有什么妙处;③ 怎样才能做到婉言说话。这几部分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以丰富而鲜活的资源说话,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炉,学生很感兴趣,收获也很大。

2. 上课――活用生成

使用资源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支持“学”,而不是为支持“教”,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自然地活用语文资源,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运用资源的过程,在运用中生成,在生成中精彩。

如余映潮老师教李白的诗歌《行路难》时,为了重点突出,强化知识的积累,他将警句和典故的知识用微型讲座的形式适时地穿插到教学流程中,并巧妙地进行两次“联读”让课堂熠熠生辉。第一次课文联读是在“感受美句”后,余老师顺势讲“警句――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赏析完本诗的警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后,背诵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警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举一反三,流转自如。第二次联读是在“揣摩难句”后,余老师讲解了有关“用典”的知识,并现场引导学生引用典故来表达“士别三日”的感受,并联读了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其中用典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进行点化,强化了学生对运用典故的理解。余老师的课堂,活用资源,精彩生成,给听课的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课堂中运用语文资源的时候,要有机地穿插,讲究一个“活”字,以免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3. 练习――运用开发

运用助学系统,开发多元的练习方式,拓展学生资源途径。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资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例如下面这个练习:

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话,使前后文连贯,符合人物的心理与性格。

某私塾有四个学生。一天,当地来了戏班,四个学生都想去看戏。先生见此情景便说:“我提一个问题,如果谁答得妙,我就允许谁去看戏。”我的问题是:“读书好还是看戏好?”学生甲不多想便说“。”先生生气地说:“你就知道玩!”学生乙回答说:“。”先生笑着说:“此老生常谈也,谁都会说。”学生丙采用了圆滑的说法:“。”先生不以为然的说:“此调停两可之说,恰似汝之为人。”学生丁灵机一动说“。”先生十分满意:“好,好,此言得之矣。”

这个练习,老师运用资源,设置特定情境的练习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的能力。它抓住训练的关键,又容易放松学生的心情,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很好地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材料,品味说话的艺术,学生在练习中的获得也是渐进的、深入的、丰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