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第1篇

书中一段对于伏尔塔瓦河的描写,道出了捷克人对于伏尔塔瓦河的特殊情感。特雷莎在心情烦乱的时候很想看看伏尔塔瓦河,“她想站在河岸上,久久地望着河水,因为望着流动的河水,可以让人心静,可以消除人的痛苦。河水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在不断流淌,人间的故事就在河边发生。它们发生,第二天就被遗忘,而河水依旧在不停地流淌。”时光在流淌,人间的故事在一天天上演,但是伏尔塔瓦河以它不变的情怀,包容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凝聚着捷克精神。

经历过战争与侵略,捷克人的内心反而更坚强。如今的伏尔塔瓦河沿岸是游人游览的必去之所,人们可以在河上游船,岸边也有很多休息的座椅,累了坐下来享受清风拂面的惬意时刻。环境对人的心情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雷莎想要找的感觉也许就是这样。

在伏尔塔瓦河周围,遍布着捷克著名的城堡,在没有现代战争的年代,高高的城堡是君王高枕无忧的保障。布拉格城堡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城市经历了现代空中战争居然还是毫发无损。布拉格堡的确保存得非常完好,自下而上的斜坡并不是很陡,沿途各种用途的保护建筑和军事设施也依然完好,到达城堡的最上端之后,就是布拉格古代的王宫所在。

由圣维特教堂和各种大小宫殿组成的建筑群包含了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艺术,圣维特教堂作为布拉格堡的中心建筑,主要还是以哥特式风格为主,虽然在建设初期是有着罗马式的大圆顶,但是随着时代轮换,逐渐被修葺成哥特式的尖顶。可见,它们经历了几许朝代的变换,与伏尔塔瓦河一样,这些城堡同样见证着布拉格的历史。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第2篇

1、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句话大意是说,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2、这是米兰·昆德拉的书,大意是说生命因为能够背负起许多重量而显得有意义,如果一个人变得轻而又轻,就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这是生命所不能够承受的。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误解小辞典;俄狄浦斯情结

电影《布拉格之恋》的成功或许源于争执,这部改编于经典哲理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电影自从问世以来一直伴随着无休无止的争论。有人批判说这是一部,改编者完全忘了电影不能表现哲理的禁令;有人说作品的主题被歪曲了,电影里对爱情的过于详细的描述使人们忘记了对哲理的反思。但是更多的支持者却认为《布拉格之恋》是一部可以称得上艺术精品的电影,因为导演菲利浦・考夫曼用电影的方式给人们展示了哲理:灵与肉的对立与统一、轻与重的换位与迷失……

究竟该如何评价这部影片呢?笔者以为,这是一部以爱情故事基本展现出原著主题的比较成功的改编影片;另一方面,影片在细节刻画、哲理反思方面的不足同样非常明显。

一、电影基本抓住了原著的精髓

电影《布拉格之恋》的改编究竟算不算成功?这主要取决于改编是否抓住了原著的主题,“忠实于原著精神上的创造”,这是为评论界普遍接受的一种改编方法。那么怎样才算是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呢?笔者以为,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就是在电影改编中应该抓住原著的主题,即抓住原著最精髓的部分,在这个基础上以电影的方式进行创造,这样的改编才能称得上成功。

电影《布拉格之恋》,描述了脑外科医生托马斯和女招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风流成性的托马斯是灵肉分裂论的二元论者,他认为,“同女人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关的感情,岂止不同,简直对立。”托马斯可以和不同的女人,但是从不在任何女人那里过夜。在没有碰到特丽莎之前,他可以游走在不同的女人之间,可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性冒险而不必承担责任,这对于托马斯来说是轻的。但特丽莎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不知为什么,他打破了自己的信条,不仅允许特丽莎睡在自己的身边,而且还爱上了这个单纯的女孩,并与她结了婚,结婚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压力,但托马斯不愿被那重压束缚,他仍然改不掉放荡本性,经常很晚回家,不是去找萨宾娜,就是去找别的女人鬼混。但是这却给特丽莎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她没有办法接受丈夫一边爱着她一边不停地和其他女人的事实。于是,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特丽莎无处不在的巨大痛苦:她不停地做梦,梦到托马斯和萨宾娜,却只让她在一边观看;在游泳池游泳,本来是女老师在教许多女孩游泳的动作,特丽莎却起了幻觉,看成了托马斯在教一群赤身的女人学游泳……她痛苦不堪,甚至哭着央求托马斯和别的女人一起时带上她,并保证她可以帮助托马斯脱其他女人的衣服。对于托马斯而言,可以只有性没有爱,他感觉轻松,没有负担;而对于特丽莎来说,她不能够理解为什么没有爱却可以,丈夫觉得很轻松的事情对妻子而言却是莫大的负担,是重。作为妻子,特丽莎自觉不自觉地把压迫她的难以承受的沉重表达出来,而托马斯也时时能够感受到妻子那难以言说的沉重,于是,他一方面仍然小心翼翼地寻找机会和其他女人,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编造出一个又一个借口来应付妻子,原来的轻松不复存在,代之而来的是沉重的负担和压力。这负担和沉重似乎是来自于对特丽莎的爱,是婚姻。特丽莎也感受到了她给托马斯带来的沉重,当发现丈夫又与情人在日内瓦相会后,她带着,卜狗毅然离开了托马斯,在信中她写道:“我知道我应该尽力来帮助你,但是我现在做不到了,不但没有成为你的支持,我还成了你的负担,生活对我来说正是如此的沉重,而对你来说却是那么的轻松,我的生命无法承受这种轻,这种自由!”特丽莎还给了托马斯自由,但这自由真就能给托马斯以轻松吗?没有。突然没有了特丽莎的爱情,托马斯也承受不了他曾经那么渴望的轻松,他毅然开车回到了仍被苏联侵略下的祖国,回到乡下来寻找特丽莎。

可以说,在特丽莎和托马斯的爱情纠葛中,《布拉格之恋》很好地以电影的方式阐述了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主题:即人们所一直渴望的轻,未必就真的那样值得追求;我们所以为沉重的东西,未必就真的那么沉重。从主题的角度看,电影《布拉格之恋》很好地把握住了小说的精髓,因此改编是成功的。

二、细节刻画及其不足

当然,我们说电影《布拉格之恋》的改编把握住了小说的主题,从这一方面来说,改编是成功的;但在细节处理及表现深度方面,电影与小说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本文就以下两点简单说明:

首先是误解小辞典。画家萨宾娜和弗兰茨的交往,在电影中,我们看到,萨宾娜的情人弗兰茨是一个同一论者,为了萨宾娜,他选择了和自己的妻子离婚。但是萨宾娜并不领情,她没有接受弗兰茨的爱,她选择了逃避。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对托马斯的爱吗?还是因为什么其他方面的原因,电影并没有交代。在小说中则有专门一节“误解的词”来谈论两人之间不能走到一起的原因。比如,弗兰茨常给萨宾娜谈起他母亲,目的是希望用自己忠诚的品行迷住萨宾娜,但是他不知道,更能迷住萨宾娜的不是忠诚而是背叛。另外,萨宾娜喜欢像托马斯那样有力量的人,命令她躺在镜子旁边的地上或是光着身子走来走去,但弗兰茨却偏偏很软弱;还有,弗兰茨希望离婚给萨宾娜一个承诺,但珠不知,萨宾娜对婚姻却充满了排斥……误解随处可见,这是导致双方分开的根本原因。但在电影中,两人之间因为误解而注定无法在一起这一点表现得很不够,萨宾娜的逃避显得让人有点无法理解。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活文化;生死拷问;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4-0017-03

生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人都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活,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生活中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文化。面对着不能承受之重与不能承受之轻的生命,与生命形影不离的生活显然就成了一个无法忽视的切入点,从生活本身所形成的生活文化来追击生死、叩问生命、反思教育无疑不是一个正当时的契合。

一、生活文化之下的生命状态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来来往往的人总是脚步匆匆,越来越多的人处在高节奏的步调下不敢放慢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压力正在让人窒息;越来越多的人高度压榨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越来越多的人穿梭于紧张的朝九晚五间;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索然无味、节日的不咸不淡;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苦恼的深渊、郁闷的底洞。

据《生命时报》报道,十一黄金周刚过,一家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就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

(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有记者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了解到,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而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原因。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每年约有100多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的人数则可能是自杀死亡者的10~20倍。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中人有22.2人自杀,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者往往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1]。

一个又一个的人因为种种原因结束了自己刚刚萌芽的生命。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余虹在生命的璀璨之时跳楼自杀;年轻有为的海子在青春烂漫的年华卧轨自杀;著名歌星张国荣在事业辉煌之时自杀身亡。马加爵案、药家鑫案、郑民生案,这一起起、一幕幕生命的血泪无不在宣誓一个严肃的话题: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二、生活文化下的教育反思

生命的意义总是在焦灼着每一个人的心力,生活与生命总是息息相关、难舍难分,这无疑是引导我们反思生命状态下的生活文化、怎样的生活文化可以引导生命的轨迹,转折生命的焦点。

(一)生活文化传统

作为一种“文化基因链”,文化传统贯穿历史发展全过程,促使人类代际、历史阶段之间保持着连续性与同一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2]。

不同的生活分割交织成了一种生活文化的传统,并在这种生活的文化中潜移默化为一种传统,逐渐指导着人们的生命进程,扭转着生命的轨迹,影响着生命的状态。

1.生活的条件化。把生命的意义只建立在一系列外在条件的达成上,以条件的达成作为生命价值的体现,就好像有人曾说:等毕业了我要去环游世界;可是毕业了,又说等我找到一份好工作了再去;找到工作了,又说等我结了婚再去吧;结了婚后又说,等有了孩子再去吧;有了孩子以后又说等孩子长大后再去;孩子长大了又有无数的事、无数的理由在等着,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哪也去不了了,惟一剩下的只是无尽的遗憾与悔恨,很可悲也很可惜。

2.生活的孤立化。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学习是学习,生活成了孤家寡人。如果排除了工作,排除了学习,排除了所谓的生活之外的其他事之后才是生活的话,这样余下的生活空间还能有多少,于是各种忙碌、各种繁琐、各种压力接踵而来,充斥着人们的精神。在不停地追求那难填的欲壑的过程中,生活反而成了生活以外的事,生活成了一个外在的分离的客体。

(二)生活文化创生

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总会不断地发展,当生活在生活上的生命发出了一串串的警报时,生活本身其实就需要一种重新的认识,在这种新的认识与实践中得到生活文化的创生。当你把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当作生活,把走过的每一瞬间都当作生活,把所有的一切都当成生活时,你就会对生命有一种全新的视角。

(三)教育反思

任何人首先都是一个生活者。如果一种教育,让学生学会了很多,却没学会如何幸福地生活,那这种教育至少是残缺的[3]。

我们对那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文化传统中毒太深,以至于方方面面的人,都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偏离的状态,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中曾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4]校园里的悲剧在上演,校园外的衍生在增长,生活走入了偏离的轨道,生命充斥了太多精致的悲哀,以致于竟然忘记了生命出发的目的。正常对上了反常,认真对上了荒诞,一切就变得这样的滑稽。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现实的社会是所有人的,并不只是针对你自己,残酷的客观是普遍的,也并不只是你面对,与其抱着那海市蜃楼般的梦在哀叹,为何不去完善梦的初衷,建一个可以眺望远观又终究可以企及的蓝图,将工作仅看成工作的是自己,将学习仅看成学习的是自己,将生活与工作对立起来的还是自己,自己固限了自己的思维,把一切都看成了水与火的对立,这岂不是作茧自缚?

三、生活文化之生命教育

教育走到今天,经历了上下求索的继承与发展,有过可圈可点的辉煌,然而璀璨的光辉之下也留下了苍凉的空余,这是教育自身的挑战,也是教育趋于完善的区间,雅斯贝尔斯说:“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5]

(一)生活文化视角下的生命教育的诠释

在生与死的区间中如何对生命有正确的解读是生命教育得以开展的先决条件,对生命本身的不知或知之不多又怎会对与之紧密相连的生命教育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呢?所以我们先以生命入手来渗透对生命教育的诠释。

在如今消费主义思潮下的“唯身体论”中,身体成为了人们过分呵护的对象,以养生学为基础的理论依据,让身体的健全与完整成为人们对生命的全部关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全部解释。很显然这些都是对生命的片面理解,生命被人们强行肢解,身体和意识的长期对立造成了生命感受的缺失,也给探寻生命本质设置了障碍和遮蔽[6]。

每一种文化对人总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这种影响能够改变人们的所思所想时,它其实已经融入了你的血液并与你的思维同步,这是文化所带来的巨大效用,生活文化之下如何诠释生的意义、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死的意义、人的意义就尤为重要。

(二)生活文化视角下的生命教育的解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克剑曾说:“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萤照”[7]。

1.明确生的意义。一个人自出生起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就是世间的一份子,无论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这样的到来都是一个意义的开始,也是走入“活的区间”的一个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需要的是每个人都应有对生的感激与宽容,来到世界了就是客观存在,就要坦然接受活的开始。

2.走出活的意义。活是生的一个更加丰富的充实,大千世界之所以万紫千红就在于活的不同姿态,不管怎样的活总要让自己能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在找寻的过程中要让自己有一个可释放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自我建构的弹性区域,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调适的天地。

3.体验生活的意义。生活的理想乃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太多的纯粹只会忽视了生活本身的意义,谁无视了生活谁就放弃了生命的意义,谁就走入了走不出的狭隘中,直至灵魂掏空,行将就木。其实生活本身就是美,无论怎样,都要让自己于每分每秒中明白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生活本身的意义,不是其他。

4.正视死的意义。死是一个必然会到来的节日(史铁生),死会让人们感到一种沉重,所以直接谈及死,总会让人有种来自心底的抵触,所以要让人从生命的初始就明白死的意义,明白死对于生、对于活、对于生活的意义,要让这一系列的发生都能有一个解释的角度。

5.明晰人的意义。何为人?这恐怕是几千来人类从未停止的追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这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的仁人志士,卢梭讲:“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应该怎么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8]人总要对得起“人”这个字,一撇一捺总要写得结构得体,本质在内,才算基本成型。

生命教育的展开无论怎样进行,在生活文化的视角下,这五大意义的明晰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教育偏离生命轨道的今天,从生活之中去寻求线索是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毕竟人们的每一天每一秒都是受着生活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在时空的交汇中形成了属于生活本身的文化,人们将其称为生活文化,在生活文化之下来拷问生死、拷问生命进而以教育的名义行之,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四、小结

研究文化,尤其是生活文化,就是让处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生命都能读懂自己的生命密码,能找到自己生活的角度,让生活真正成为生命自身能够诠释的意义,让生命真正成为生活自身能够塑造的价值,以教育的名义入手,正是为了站在一个更加人文、更加生命、更加生活的视角来探寻生命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1](新加坡)慧汝.为了生命的尊严:有一种爱让我们不再陌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冯加渔.新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2,(21).

[3]肖川.“生命教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J].德育漫谈,2012,(5).

[4]许锡良.追寻教育的真谛——许锡良教育思考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潘跃玲,熊和平.生命教育的误区及其澄明[J].教育导刊,2012,(8).

[7]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第5篇

人的一生,或许像是一场戏,待一切繁华喧嚣落尽,剩下都只有两块垂下相合的帷幕。

人的一生,或许也像一场梦,片段与片段的相连,岁月与岁月的交接,暮年回望,是否会有百年一瞬,道尽酸甜的感觉。

或许这些都没错,可能只有当生命终结的时候,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才会明白这一生,走对了没有。而自己的灵魂,有没有偏离当初的信仰。

也许就像米兰说的,“人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即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无法在来生加以修正。”

可是,如果生命的初次就已经是生命的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答案我无从寻找,或许就像一件未成形雕塑,不知道要把它雕成什么样,只是一笔笔的刻着,最终可能抽象的无法理解,也可能会让人细细品味,这是一场连自己也无法知道结局的游戏。

面对未知,总是有许多的迷茫与彷徨。或许会寻找他人的足迹,时而驻守,以求更轻松地前行。而这样,往往会偏离自己生命的轨迹。我们都有一个行囊,刚开始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负担的只有自己本身的重量。这就是生命之轻。随着双腿渐行渐远,行囊也会越来越重,而我们也要变得越来越强壮,才能负担起肩上日见沉重的行囊,我们无法抛弃行囊中的任何来寻求生命之轻,因为我们将会为之付出承重的代价,轻于鸿毛,我们将会变成鸿毛。而重于泰山,则我们会变成背负泰山的巨人。

人,如果只为自己活着,那一切都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有些生命之轻,是我们不能承受的。

生命中生命中

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进入的,是否会懂得珍惜

记住的,遗忘了离开的,是否会想到挽留

生命中生命中

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断地有人思考

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进入的,是否就代表永恒

遗忘的,记住了离开的,是否就等于失去

然而生命中

看不见的往往留下的总是遗憾

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只有逝去,才懂得挽留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第6篇

嘿咻嘿咻……咦?这是什么呢?哈哈,这不是我小时候买的百变小樱的贴纸吗!记得以前小学的时候每到周末时就与同学去买大礼包,以前总以为这些很合算,现在才发现小时候的行为是多幼稚。

接着便翻出了零零散散一堆东西,但我的注意力却被那本被遗忘很久了的相册定格了。

封面还是那么崭新,只不过蓝色的封面上蒙上了一层雾,见证了它的成长。

第一张便是母亲背着幼小的我在爬山。母亲当时还很年轻,柳叶眉,大眼睛,樱桃嘴,肤若凝脂,无一不宣告着她的美丽。皙白的皮肤上流淌着几颗汗滴,纤细的双手稳稳地托着我,浅褐色的瞳显出别具一格的风韵美。浑身都洋溢着一种活力与欢乐。

当时是我累了吧,母亲便背了我好久,许多叔叔说让他们背,让母亲歇一会。母亲偏是执拗的不肯放手。母亲的背是温暖柔软的。

可是现在呢?每每站在厨房门口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每每上学时回望着母亲朝向我的眼神;每每看着那双为我端上饭菜的毛糙的手。

何时母亲的背不再是那么柔软,反而萧条了呢?何时母亲的背不再是那么精神而是透出一种坚韧呢?何时母亲的眸子不再是那么闪烁了呢?

是不是因为我的不懂事,我的无理需求,我的任性才让您的背影益发消瘦了呢?

看着一张张相片,这是母亲为我梳头时的专注;这是母亲为我取得好成绩时的欣慰;这是母亲再为我学习担忧时的苦闷……

手中握着相册,春风拂去了泪水,只余两行泪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第7篇

关键词:媚俗艺术;后现代;大众文化;享乐化;商业性

媚俗艺术是现代的产物,20世纪以来媚俗艺术盛行。那么什么是媚俗艺术,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说过:“媚俗艺术是一种替代性的经验和假造的感觉。”[1]“媚俗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各种艺术和文化当中都含有“媚俗性”的成分,比如当代艺术、流行文化等。

一、媚俗艺术:界定与含义

自20世纪以来媚俗艺术盛行,那么我们如何对媚俗艺术进行一个概念上的界定呢?首先,从字源学上来看,“媚俗”这个词的词源是不确定的,在德语(Kitsch、schund),法语(camelote),美国英语(schlock)和西班牙语(cursi)中等词都有含有媚俗艺术的意思。在中国, “媚俗”一词是韩少功等对德国作家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德文“Kitsch”概念的中译。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韩少功的翻译也并不十分准确。

其次,媚俗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产生以来,尽管对其研究方兴未艾,然而至今没有形成一个令人满意的媚俗艺术定义。格林伯格则将其定义为:“通俗的,商业化的艺术和文学,包括彩色照片、封面杂志、插图、广告、华而不实地庸俗小说、漫画好莱坞影片等等。”[2]这种对媚俗艺术的定义,从根本上说,媚俗艺术的世界是一个审美欺骗和自我欺骗的世界,此外也包含为享乐化和商业化而生产的媚俗艺术。

二、媚俗艺术及其表现方式

在这个漠视阶层的划分和对立、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等级观念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且彰显极大的个性与自由的后现代社会,媚俗以及媚俗艺术成为一种“常规”词语或者“常规艺术”。正如哈罗德·罗森伯格说:“媚俗俘获了所有艺术……无论是哪一种艺术,问题都不在于虚伪或‘欺骗’(selling-out),而在于放松肌肉,同时找到能对某些规则作出反应的受众……在目前社会体制中,惟媚俗艺术有存在的社会理由。”[3]“大众需要什么就创作什么”的创作观念为媚俗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就使得媚俗艺术表现着世俗化、大众化的特点。而今天的“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就往往纯属媚俗艺术。

媚俗艺术作为文本,之所以通俗、平易、简单,或者重复、陈腐、老套,是因为它要满足大众的创造。一旦媚俗艺术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有力可图,就只有市场能约束那些廉价的或不那么廉价的模仿物的激增,这些模仿物可以使对一切事物的模仿。任何艺术杰作,比如说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都可以有不同规格、不同材料(从石膏、塑料、陶瓷到真正的大理石)的复制品以供“家用”(home use);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复制品被带上眼镜,或者画上两撇小山羊胡子等,今天没有人会对此感到奇怪。在电影世界里,周星驰的喜剧电影荒诞、搞笑、无厘头极具娱乐性,虽然贬褒不一,但受大众欢迎,所以不能以对错是非去评价,只能按照“存在即合理”的客观规律了。

三、走向享乐化的媚俗艺术

今天的流行文化往往纯属媚俗艺术。媚俗艺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上都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这种生活方式对上层和下层阶级都有吸引力,实际上,它成为整个社会的理想生活方式——当社会变得富裕,更多的人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时,就更是如此。媚俗艺术逐渐走向一种放松的享乐主义,又带有很大的宽容性,往往没有规则,原因就处在这种多元、宽容、没有任何羁束的后现代社会。

此外,我们不能否认这个事实——中国当代的生活已进入一个文化消费的时代。例如,我们日常生活所接受的电视、电影、网络、时尚杂志、各种流行节目、广告……,我们的生活被这些文化工业的产物包围,我们生活的本质似乎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这些形象的模仿和复制。由于在一个流行文化变成消费的时代里,文化所带来的一次性、即时性、瞬间性的消费已经取代了过去文化在精神上的持久性和永恒性。这些文化方式存在的理由就是能够满足人民各种自由消费以及享乐欲望。

这种自由消费以及享乐欲望的流行文化,一方面可以使受众通过情感的共鸣和体验来释放内心积聚的压力,或借以抒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这种消遣是通过娱乐的方式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尤其是美的体验与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也就是卡林内斯库所讲的媚俗艺术是“有效率”的艺术,它作为一种“消灭时间”的便捷方式而出现,作为对工作和闲暇的沉闷乏味的一种令人愉快的逃避而出现。

四、商业可得性的媚俗艺术

现代社会(后现代)的特征即无所不在的变化感,使得未来已变得像过去一样不真实,一样空洞,享乐成为值得追求的唯一“合理”之事。于是有了消费冲动,有了“一次性经济”。媚俗艺术(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几乎每一种直接或间接与艺术文化相关之物,都可以转化为直接的“消费”品,就像任何普通的消费品一样。卡林内斯库说过:“决定一件作品是不是媚俗艺术品通常涉及到有关目的和情境的考虑。从理论上讲,在艺术史研究中即使是使用一件《蒙娜丽莎》的复制品或幻灯片也无关媚俗。但同一形象复制在盘子、桌布、毛巾或是眼镜盒上就明白无误地是媚俗品。一幅画大量的上佳复制品一张挨一张摆在商店橱窗里将具有媚俗艺术的效果,因为它们意味着商业数量的可得性。”[4]显然,是利益的驱使。而媚俗文化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故而才在当下大放异彩、大肆流行。许多文化产品也名正言顺的有了它的商业属性。

五、媚俗艺术的问题与困境

中国当代“媚俗艺术”还远远谈不上是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它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的影响,这种艺术形式显现出很强的“媚俗性”。许多媚俗艺术展览上,很多作品表现出粗俗、矫揉造作、低劣等,尽管是戏仿和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情景和现状,但是给人一种腐朽庸俗的感觉。这种对现实社会各种现状的模仿,以及现实社会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也揭示出当代经济繁荣背景下的人们精神空虚和匮乏以及当代社会中人们内心的焦虑恐慌,对前景的迷茫。

然而,媚俗艺术这种大众化、世俗化、享乐化、商业化的艺术特点,可以给人一种幽默、反讽、批判、深层思考的感觉,表达出一种“无意义”的理念。这种“无意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媚俗只能招来观者一时的共鸣,而不能带给他们长久的启迪。即使这一时的共鸣也只停留在感觉、知觉等较为浮浅的层面,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或许只是记忆中的“过眼烟云”。你只要打开电视,眼前就充斥着无穷无尽的经过技术上“预先消化”的影像(它们不需要你做出任何努力去理解)。二是指媚俗的载体经不起岁月的考验,因为其含有过多的时尚元素和过分地迎合当下受众的情感空虚,所以当社会的心理意识发生变动,那曾经轰动一时的载体就会被人遗忘,因而难以成为经典、传世之作,不能承受不同时代的人的审美品位。(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2]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先锋派与媚俗艺术[J].艺术与文化.1939.

[3] [美]哈罗德·罗森伯格.新艺术的传统[M].1965.

[4]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 [德]米兰·昆德拉著.韩少功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第8篇

记得高考前,同学们在一起闲谈都会被老师责骂,似乎我们的时间只能给这人生唯一重要的考试。此时小丑成了我的密友,每天我都会和它说一会儿悄悄话。我“浪费时间”,小丑从不会责骂我,我成绩不理想,小丑也不会训斥我,它一直一直都那么爱我。所以,跟它在一起,让我觉得总是那么爱心满满的,很幸福。

后来,我的家里又来了另外一只猫。黑白黄相间,我叫它“大黄”。大黄怀孕了,生小宝宝的那个晚上,它在床底下。弟弟忍不住爬进床底下“参观”,结果听见大黄恐惧的嚎叫声。听说猫不喜欢让人看见它生小宝宝,看见了它会咬死小猫的。我赶紧叫弟弟出来。后半夜,大黄生完了。它突然跳到我的床上,和睡梦中的我贴贴脸。我想它一定累了,于是拍拍它,安慰它。

谁想到,大黄在我的床上转了几个圈,就跑回它的“窝”,将它刚出生的小宝宝们一个个地叼到了我的床上。6只被它舔得干干净净的小家伙都安顿在了我的被窝里!其实大黄早就悄悄地在床底下为它即将出生的宝宝们絮了窝,纸箱里被咬得碎碎的纸铺得厚厚的。而此时,它可能觉得我这里对它的孩子更安全。疲惫的大黄搂着它的宝宝们安静地睡了。这一家子占据了我单人床的一大半,我只能侧起身子睡觉。但是心里却觉得特别幸福和荣耀,因为我们彼此间的那份信任和交托。

和宠物在一起,你给它提供食物和宠爱,这些只占据你生命的一小部分。但是它回馈给你的却是全部的热忱和信任,有时候甚至包括大黄的那种“生命的交付”,让你成长起责任、信任和爱,也在你失意、伤感的时候疗愈你、慰藉你。宠物又何止是宠物?很多时候,它就像是一位成长的陪伴者、一位心理治疗师。

记得看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对那只雌性狗卡列宁印象深刻。当托马斯在外风流的时候,卡列宁一直守护着忠贞的妻子特丽莎。后来卡列宁患了癌症,它在生命垂危时发出的狺狺声,被托马斯夫妇叫做卡列宁的微笑。他们不忍心看着它在痛苦中死去,于是作为医生的托马斯对垂危的卡列宁实施了安乐死。托马斯在花园中的两棵苹果树间为卡列宁掘出了坟墓。他们为卡列宁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看到这里,卡列宁已经不是一条普通的狗,而是生命中的重要一员。

现在,我们家的宠物是一只11岁的小博美狗,叫“团团”。每次回家,它都跳跃着想让我抱一会儿,而更多时候它都会英雄般地守护我们的家,陪伴在70多岁的老母亲身边。

它于我们,也不仅仅是一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