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牵动心灵的声音

牵动心灵的声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牵动心灵的声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牵动心灵的声音范文第1篇

夏天,理应烈日炽火,万里晴空,而我的心,仿佛被千万团黑压压的云朵围住,见不得半点阳光,是什么偷走了该属于我的夏日激情?我埋怨那些让我心烦的事物,沉闷抑郁。

夏日的美好也许就是被那些可恶的蝉鸣给破坏了。我站在操场边上,烈日透过杨树在我略微泛黄的白色校服上投下斑驳光影。看同学在操场上神采飞扬的英姿,煞是羡慕。忽而想到明天的期中考,那股刚要涌出胸口的兴奋刹那间又退了下去。哎,还是多看会儿书吧。

于是,几个同学便挨在一起看书。拿起政治,又想起历史;拿起历史,又想起地理,一时便成了无头苍蝇,不知从何抓起。我无聊地翻过一页又一页,眼睛却是跟着篮球转动,真多了些心不在焉。

同学唤我去组队,我立刻放下课本,又想起上次结果的惨不忍睹,我又往后退步,翻开了课本。我仍是观众,看着别人那般得意洋洋,我真快控制不住自己了。拿起,放下,拿起,放下,再拿起…… 浑身的热血在奔腾,心也在急促地跳动,终于,我果断放下了书。

我想好了,与其心不在焉,不如尽情地玩耍,再认真地学习。于是——我解放了。我肆无忌惮地迸发出了原本该有的热情,换了我在炎炎烈日之下挥汗淋漓,无所畏惧。心也在激情地跳动,自始至终。

不管阳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只记得一切欢快乐趣,在操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篮球跳,心也跳。

忘了是多晚,忘了太阳是何时落到山后的,只记得的是一群孩子,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

牵动心灵的声音范文第2篇

“树林有什么好拍的?”

“你听过风靡60年代的甲壳虫乐队唱过的名闻世界的曲子Norwegian Wood吗?”

“没有……”

“有一个叫村上春树的作家写过一本小说叫《挪威的森林》,你肯定看过吧?”

“没有……”

“可这里就是挪威的森林啊,真真实实挪威的森林!”

哑然……

真的穿越了挪威的森林。我激动的心情久久无法平息。

“我曾拥有过一个女孩

抑或说她曾拥有我

她带我参观了她的房间

那不就是一片美好的挪威森林

她唤我留下

叫我随便找地方坐坐

我四处张看

发现竟没有一张凳子

我就坐在毯上打发时间

喝着她的红酒

我们一直聊啊聊 直到她说

‘要睡了!’

她告诉我她早上要工作

然后咯咯地笑起来

我说我不必

然后就趴在澡盆睡觉

醒来的时候 我独自一人

鸟儿早已飞走

我就点了火

这可不是美好的挪威森林”

这就是Beatles演唱的那首《挪威的森林》。人们最美好的年华,青葱岁月里的惊涛骇浪,带着一丝甜蜜的忧伤。试图说清所有的来龙去脉,却终于在一番挣扎之后,当一切都过于清晰、详尽之后,反而不知从何说起。幸好有村上春树,有Beatles,有《挪威的森林》。“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这些组成了村上春树的世界。它给我的感觉是动人心弦的:汉堡机场播放着《挪威的森林》背景音乐,使“我难以自已”地想起了十八年前“那片草地的风景”:“连日温馨的霏霏轻雨,将夏日的尘埃冲洗无余”,“片片山坡叠青泻翠”,“抽穗的芒草”,“逶迤的薄云”,“清风拂过草地,微微卷起她满头秀发”,“树梢上的叶片簌簌低语”……。随着情节的展开,“我”和娴静腼腆,患有抑郁症的“直子”、开朗迷人的“绿子”及从许多皱纹中透出青春气息的“玲子”的交往故事撩人又微妙地一页一页地展开在读者的面前,读来口角噙香,纯之又纯。

书中的人物在作者清丽流畅的笔端下,“彷徨、恐惧、摸索、迷惑、无奈、孤寂”,似乎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容易由此勾起遥远的既模糊而又清晰的片断。读着也会使自己一下子陷入往事,无法自已。音乐早已了无痕迹的渗入生命,在不设防的时候突然出现,牵动心中微微的疼痛。即使历经岁月的沧桑,年青时的风景依然鲜明如昨。我也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仍然记得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和那空气里弥漫着青春的芬芳气息。这是青春的回忆,这是岁月的感伤,这是青涩时代有所同有所不同的疼痛和沉醉!那些平缓舒雅的文字背后,涌动着特有的伤感和激情,里面有美丽而凄凉的风景,有真实的人物性格,有颓废冲动的青春,有不名无果的爱慕,还有更多……

马克思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在物质的世界里,你是遵循现实的规则,还是尊重自己的选择?你是追求外部的认同,还是直面内心的感觉?你是迷茫在人群的道德,还是清醒于内心的呼唤,是立足的唯一途径。《挪威的森林》里,人物可以分为两类:死者和生者。村上春村让不尊重自己感觉的人都选择了自杀。可能村上认为,不尊重自己感觉——失去自我的人只有死路一条,或者说失去自我的人虽生犹死。“失去自我即是死”——村上也许这么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玲子是起死回生;永泽只是清醒地弃生择死;玲子的女学生根本就没活过。而东京街头的人群大多也是行尸走肉而已。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也许只有永泽能被容得下吧。其实,社会并不见得就一定容不下你的自我,关键是你能否坚持你的自我?能坚持多少?能坚持多久?你离你的内心有多远?你能一直活在你的内心里吗?在觉察与批判之间,绝大数人最终还是犹豫地放弃了令人不安的内心感觉,转而选择了安全、光明、强大的外部规则,这样能令人安心,不管自己容不容得下自己,起码人群能够容得下自己。自己容不容得下自己并不重要,关键是要世界能够容得下自己。不然自己该是多么恐慌、无助、无立锥之地,在这世界上没有自己的位置。人们一开始以为自己最惧怕的是死,于是趋利避害,或坚决或犹豫地选择了自以为是“生”的方法——以为只要放弃内心的感觉,便能赢得外部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直子、直子姐姐、木月是同一类型的人。

小说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的片断犹如电影画面一一在眼前掠过,唤起熟悉、亲切的气氛,让人产生心领神会的共鸣。气氛存在于片断之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的留白里。文字清丽雅致,笔触自然流畅,片断的接续并不妨碍流畅,反而更添加弹性。小说中的人物打上了“都市化”的标记了。人物的背景十分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主人公喜爱的爵士乐曲不断出现,总是直接引用某个作家笔下的话语来表达情绪,使得人物平面化、符号化。当渡边和直子一同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陌生人群中茫然不知所措,成长的创痛隐隐浮现,身旁汹涌而过的车流和喧嚣的声响,布满着城市的气息,周围全然陌生的人群构成了空旷又拥挤的环境,都市人焦灼、空虚的内心世界,迷乱、脆弱的生存状态,在作者举重若轻的叙述背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披头士用他们的歌声感动了村上春树,然后村上春树用他的文字感动了世界。挪威的森林,这样一个充满诱惑,满是清凉幽香的地方,终究只能是一场梦。梦醒了之后,含着眼泪,绝望地将那个幻灭的梦燃烧。就像作者在小说中写道:“此时此刻我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却仍是那片草地的风光:草的芬芳、风的清爽、山的曲线、犬的吠声……接踵闯入脑海,而且那般清晰,清晰的只消一伸手便可触及。但那风景中却空无人影。谁都没有。直子没有。我也没有。我们到底消失在什么地方了呢?”小说结尾又是如此:“我现在在哪里?”“这里究竟是哪里?”

牵动心灵的声音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评析;布达佩斯之恋

优秀的电影是表达的穷尽,而触动心弦则是电影艺术的至高要求。《布达佩斯之恋》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影片以一首实际存在的古典乐曲《Gloomy Sunday》为主脉,创作出一部大时代背景下具有悲彩的爱情史诗。

爱情是人类古老又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艺术创作中长盛不衰的主题。一百多年的电影史,可以说也是一百多年来记录、表现人类爱情的大舞台。爱情题材的电影是如此之多,从平平淡淡到畸情虐恋,从纯洁无私到生离死别,人类的爱情几乎都被囊括其中:悲剧喜剧、明恋暗恋、同性异性、激情的深挚的、纯情的变态的、一往情深的朝三暮四的,情节不同,着眼点不同,表现出的爱情也各有不同。各种爱情电影共同组成了“爱情絮语”的影像世界。

《布达佩斯之恋》就是一部爱情题材的影片。与传统的爱情电影不同,这部影片中的爱情不是二重奏,而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三重奏。爱情本已够缠绵动人,而三人之间的情爱就更多了一份缱绻而忧伤的情怀。影片中的女主人公伊莲娜沉醉于两种真挚的感情之中,两个男人给予她的幸福和快乐她都难以割舍,心灵和肉体游离于拉士路和安德拉斯之间,这是两个她都不忍心放弃或者伤害的男人。而这两个男人,不但不愿失去共同的女人,也不愿失去对方这个朋友,他们没有成为情敌,相反却变成了情友。尽管三个人之间也曾出现过争吵,但最终还是和睦相处,维持着一种有悖常理却又非常美好纯洁的情感模式。影片中有一场表现三人在多瑙河边的戏,在这场戏中,拉士路和安德拉斯分别依偎在伊莲娜的左膀右臂,亲吻她,此时三个人的幸福融为了一体。这种幸福包含了宽容、理解、互通与融合,让人为之感动。人类的情感可以达到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好境界。世俗中的忠贞在这样近乎神圣的幸福面前显得荒诞与可笑。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开场是布达佩斯的一个很有历史感的小饭店,一片忙碌的景象,人们在等待来自柏林的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救命恩人”――汉斯,豪华车队及大群记者到了……老年汉斯在细细品尝他的80岁生日蛋糕,目光停留在店中钢琴上一张少女的照片上……就在那一刹那,他突然痛苦地捂住胸口,倒地的同时扯断了妻子脖子上原本属于犹太人的珍珠项链,拉开了一段尘封60年的历史。故事也由此进入过去时空。

从整个过去时空中所发生的故事来看,前后两部分在节奏和故事情节上都出现了巨大反差。前半段沉浸在浪漫而愉悦的气氛中,并带着由主题曲《Gloomy Sunday》而来的忧郁感。以大量的钢琴音乐为背景,描绘了饭店里各种生动的人物:一个风度翩翩的餐厅老板拉士路、一个才华横溢的钢琴家安德拉斯、一个雄心勃勃的德国军官汉斯。这三个背景极不相同的男人都爱上了同一个美丽的女人伊莲娜,而这个女人选择了前面两个男人。他们之间的爱情经过摩擦取得了平衡,这似乎让人感觉一切幸运都降临到了他们头上。安德拉斯为伊莲娜创作的钢琴曲《Gloomy Sunday》获得发行,匈牙利乃至整个欧洲都在向钢琴家致敬,由此为安德拉斯带来不菲的收入。同时来餐厅听安德拉斯演奏的顾客更是络绎不绝,欢乐和幸福充满了他们的全部细胞。在布达佩斯的月光下,三人相携而行,亲密无间。

但当故事进行到56分10秒的时候,也就是汉斯第三次来到餐厅以后,整个剧情急转直下:纳粹德军的入侵、犹太灭绝政策的实行、“万岁希特勒”口号的泛滥,都是历史带给影片的压力。阴影笼罩着整个影片,噩梦一个接着一个来临:先是为保持尊严和原则,拒绝为纳粹军官演奏的安德拉斯在曲终人散时开枪自杀;接着拉士路被送上了开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火车;最后伊莲娜为营救拉士路被迫遭受了汉斯的侮辱。此时的钢琴曲,凄凉而婉转,表达出无限的忧伤。

影片的结尾部分是点睛之笔。通过伊莲娜少女时期的照片化入的一个镜头回到了现实时空。老年德国军人汉斯在饭店突然死亡,被抬出门去。随之,镜头切换到了饭店的厨房,一位老妇人哼着当年钢琴家的歌曲,在水槽边洗碗碟。碗碟的旁边放着当年钢琴家准备自杀的小药瓶。老妇人依旧穿着蓝色的裙子,花白的头发上带着拉士路送给她的昂贵头饰……

从整个故事结构来看,影片中段用了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人们的生活和爱情以及由战争带来的悲惨境遇,开头和结尾着墨很少,各只占用了5分16秒和7分35秒。但恰恰是这短短几分钟的镜头,使影片大段的叙述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让盘旋始终的幽怨乐曲在最后的章节爆发出了最强音。观众沉重的心情在最后的关头得到了释放。整部影片没有出现残忍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频繁的枪炮声。虽然只有古典幽美的风光、激情绚烂的鲜花、悠远深邃的乐曲、凄凉绝美的爱情,但足以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

影片中的女主角伊莲娜是个理想化的人物,她美艳无比,善良热情,妖媚而不轻佻,柔弱而不怯懦,爱能铭心,恨能刻骨。她是整部影片中璀璨无比的天使,一个似乎看透万物而又包容世态的微笑着的女神,纯真坦然得让人毫无防备。在爱情面前她是如此的坚定,她拒绝德国人汉斯,但同时深爱着安德拉斯和拉士路。她既要安德拉斯忧郁的眼神,又要拉士路宽广的胸怀。为了心爱的男人,她两次匆匆忙忙地跳上脚踏车不顾一切地去营救他们。最后为了救拉士路的性命,她像一只圣洁的羔羊把自己献给了汉斯,但是当她明白了汉斯的卑鄙行为后,她默默地憎恨了一辈子,并最终将这个代表丑陋和黑暗的纳粹军官杀死于宛如毒药的《Gloomy Sunday》的乐曲之中。

伊莲娜的这一形象刻画得非常深刻,她在三个男人之间起到了主干的作用。在整个影片中,她如同那首乐曲一般,是一个重要的叙事“道具”,作为编织整部影片的经纬线,伊莲娜和因她而生的《Gloomy Sunday》这首引无数人自杀的曲子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两者水融。这首曲子是女人性格与灵魂的另一种诠释,同时女人为了这首曲子以及为她创作这首曲子的钢琴家,也付出了无可挽回的代价。

在《布达佩斯之恋》中,男主角之一的拉士路是高贵人性的代表,他成熟稳重且有头脑,当然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作为商人,他拥有精明强干的经商本领;作为情人,他能给予最恰当的呵护;作为男人,他无疑拥有最宽厚可靠的胸怀。他对伊莲娜呵护备至,体贴入微,当他得知自己处于危险之境的时候,他鼓励伊莲娜“静待洪水过去”,无论如何都要生活下去;他大度地接纳与他分享爱情的安德拉斯,并四处奔走,用智慧与经验,为安德拉斯谈妥 唱片出版事宜,帮助他成名;他奋力拯救寻死的汉斯,并对汉斯说:达尔文的动物理论不适合我俩,动物有兽性,人类有人性,两者的行为应该恰如其分。

尽管他非常憎恨被称之为“骷髅头”的德国人,但他还是相信德国人不全都是坏人。当他面对汉斯的傲慢挑衅时,他战战兢兢却不卑不亢地讲了一个关于义眼的笑话,以此来表现对汉斯的抗争。之后,他又利用跟汉斯的关系帮助犹太同胞离开布达佩斯。但他自己最后却没有如此幸运,最终被送上开往集中营的火车。当时的拉士路对生的渴望还未泯灭,看见汉斯,以为汉斯会念往日的救命之恩而施以援手,脸上陡然生辉,从队伍中向前跨出了一小步。但是汉斯却当作没看见,炫耀地在他面前救出了日后对自己有帮助的泰教授。此时拉士路的面部表情由惊疑而愤怒而绝望。当最终走上火车的那一刻,拉士路却非常坦然从容,正如他对安德拉斯那段乐曲的全部意义的理解:歌曲表达出入对尊严的渴望,即使受侮辱、受伤害,哪怕选择死亡,也要维护人的尊严。

在《布达佩斯之恋》中,另一个男主角安德拉斯占据的篇幅较少。他是个精于艺术、疏于社交的内敛男人。他对社会、人生、爱情极度敏感却又难以应对。他耽于心灵的落寞却又向往永恒的至真至美。他珍视自己的感情甚于他的事业,并以他凝视社会悲喜而得来的全部感动创作了《Gloomy Sunday》。但这乐曲似乎又不像是他的,因为他也像别人一样不理解乐曲中所蕴含的全部信息。他又是多愁而敏感的,当他看到伊莲娜从汉斯的驻地出来的时候,他不问缘由,向伊莲娜表达了自己对她的埋怨。直到伊莲娜站在他的钢琴边开口歌唱时,他似乎完全理解了这段乐曲所蕴含的全部意义,那就是人的尊严问题。他的词中有两句话表明获得人之为人的尊严之日,也就是人开始返乡之旅之时――“我一息尚存也要重踏家乡,在那平安的土地上漫步。”人唯有在获得尊严时才有那种归家的感觉。当没有其他方式可以维护人之为人的尊严时,那么,自杀就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如果现实阻止人们不能选择有尊严地活着,那么每一个人可以选择有尊严地死去。于是他就用德国人的那把枪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看起来他的生命简直就是为了这段乐曲而生,他就像是一个音乐精灵,仅仅是为了把这段乐曲带到人间来。

影片中的德国人汉斯是最具悲剧色彩的一个人物。他曾是那样的单纯,第一次来到布达佩斯就爱上了伊莲娜,可惜求婚被拒绝。他投多瑙河自尽,餐馆老板拉士路救了他。他学犹太人的口气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对于这个救命恩人他说永远都不会忘记。当他故地重游时,他的身份变了,变成了有权有势的纳粹军官。此时的他不但没有报恩,却眼睁睁地看着他的救命恩人被赶上开往集中营的火车,本来他完全可以救下他的救命恩人,但他却把这一机会给了对他日后有好处的泰教授。同时他利用他的职权地欺骗了伊莲娜,占有了她的身体。在战争中,他利用手中的职权有目的地救出那些日后对他有用的人,那些人后来帮助他成为一个大富翁。不知底细的民众把他当成了另一个心地善良的辛德勒,但实际上他连人类最基本的诚信都没有,他只不过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冷血动物。最后,影片给予这个人物极大的讽刺:整个德国对这位“伟人”的猝然逝世深表哀悼,因为在二次大战期间他拯救了超过一千名的犹太人,因为他在饱经战火洗礼的德国成立了最大的贸易公司……

汉斯这个人物的出现对影片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电影的另一条线索。他在餐馆中总共出现6次,但每一次的出现他的言行和性格都发生着变化,同时也改变着电影中其他主人公的命运。第一次出现是汉斯在自己80岁的生日庆典上。这个将自己恩人送上不归路、牟取不义之财却欺世盗名的人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命送在拉士路的餐馆里,送他上路的是他认为一生最爱的伊莲娜和可能是他儿子的酒店经理,当然还有那个直到电影结束才完成使命的小药瓶;第二次出现,交代了这个人物以及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于是原本一段甜蜜美好的爱情被强行掺杂进一股残酷而现实的浊流;第三次出现是在60年前伊莲娜的生日上,他鼓起勇气向伊莲娜表白自己的爱慕却遭到拒绝,于是有了他跳水自尽的情节,这一情节是为此后剧情的发展,尤其是为影片下半部分中情节前后对照产生巨大反差作出的巧妙铺垫;第四次出现是汉斯带着上校的军衔回来,这一次出现非常重要,人物的性格具有明显的转变,它为之后汉斯“报答”拉士路埋下重重的伏笔;第五次汉斯是和纳粹党卫军同伙一起出现,这一次进一步深化对人物性格的展示,随之而起的《Gloomy Sunday》的曲声似乎就是他们未来命运的预告;第六次出现,完全打破了人物之间原先所保持的平衡状态,加剧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安德拉斯开枪自尽。从这六次汉斯在餐馆出现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出导演的独具匠心,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对故事进程分寸的把握,对于相同场景不同时间的穿插,每个人不同时期不同命运的拿捏,简直就是天衣无缝,任何镜头的跳跃似乎都流畅自然。

从影片《布达佩斯之恋》中,可以窥见导演运用细节表现影片主旨的功力。比如小药瓶,它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三个人在河边嬉戏的时候,安德拉斯脱衣服的时候不经意把藏在衣服里的小药瓶掉了出来,这个小药瓶原本他想用它来自杀的。这次药瓶的出现,既把安德拉斯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又为后面的剧情埋下了伏笔。第二次出现是在餐馆里,拉士路在即将被纳粹分子带走之前,想用它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最终没来得及喝就被带走了。这一次药瓶的出现,深刻地揭示了此时拉士路绝望的心情。第三次出现同样是在餐馆里,拉士路被带走后,餐馆一片狼藉,伊莲娜独自一人来到餐馆,她发现了地上的小药瓶以及拉士路留给她的信。此时的伊莲娜心情十分复杂,无奈、痛苦、失望、憎恨、思念等,这些心情来源于对三个男人的不同情感。第四次出现是在影片最后的水槽边。它为影片开场事件的发生做了一个交代,揭示了汉斯这一人物的命运。它在影片中是情节的贯串线,使结构严谨缜密,同时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在《布达佩斯之恋》中,随着剧情发展,主题曲《Gloomy Sunday》从一开始的单音旋律转变为交响乐般的宏伟乐章,使得电影音乐不再只是单纯的背景音乐。音乐反客为主成为整部电影的精髓,电影和音乐也借由如此的有机结合而更具生命力。这的确是电影《布达佩斯之恋》的创举。有评论认为“这是少数能将音乐完整融入电影情节,而非仅当作陪衬的一部电影”,这一评价恰如其分。因为电影《布达佩斯之恋》可以说是源自于音乐《GloomySunday》。

《Gloomy Sunday》是匈牙利作曲家Rezso Seress在1933年创作的名曲。当初作曲家穷困无依,并与女友爱情破裂,在匈牙利的餐馆里弹奏了这首曲子。在曲子发表以后,很多聆听这首曲子的人都有一股自杀的冲动。当时许多自杀身亡的人身旁都有这张唱片(根据统计有157人因听这首曲子 而自杀),而且更有五名自杀者都选在星期天,因此“自杀圣曲”、“史上最悲苦的音乐”、“魔鬼的邀请书”之名不胫而走,使得《Gloomy Sunday》成为当时媒体关注的焦点。此曲当时在布达佩斯造成了轰动,引起小说家尼克・巴可(Nick Barkow)的关注,因此他根据此曲于1988年创作出了同名小说,并由德国导演洛夫・舒贝尔(Rolf Schubel)再将其改编成电影。

在电影《布达佩斯之恋》中,《Gloomy Sunday》这一主题曲有过多次演奏,从开场由钢琴引领管弦乐带出的优美旋律,到钢琴独奏、长笛独奏、女声和音以及多个版本的演唱,每次的音乐响起总会给人一种莫名的感伤和触动。

《Gloomy Sunday》在影片中不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地给故事添加“意外”元素,在故事的几个关键点,如开端、发展、、结尾中,音乐有力地参与了叙事,并改变着叙事的方向。音乐通过人物、通过一种情调,突出表现了影片关键点中所包含的某种意义。此外,它还给影片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在有声源音乐中,如在留声机、在电台、在新闻短片、在餐厅中,我们时时能听到《Gloomy Sunday》的片段。在无声源音乐中,我们经常可以在影片中听到各种变奏的《Gloomy Sunday》的配乐片段。这些音乐片段以点描的方式,给影片中情节的转折、人物的变化、场景的过渡带来了一种完美的修饰,使音乐与影像、音乐与故事形成和谐完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