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北京青年丁香

北京青年丁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北京青年丁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青年丁香范文第1篇

【关键词】湿地;生态恢复;丁香

1.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

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内部良好的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视觉景观优异、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1]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 ecosystem)是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湿地植物的地区[2]。由于湿地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相互之间差异显著,给湿地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不同的人对湿地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统计过大约有50多种定义[3]。总体上看来,湿地的定义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者给出的定义,通常采用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湿地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关于湿地的定义,即:“不问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的水域”。另一类是学者的定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研究的区域及对象不同,给出的定义也不完全一样,从学科来看可以概括为水文学、动力地貌学、生态学、泥炭地质学、景观学等。从系统论观点来看,湿地是一个半开放的系统,一方面它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替过程,如独特的土壤形成过程(潜育化或泥炭化)和植被演替过程;另一方面它在许多地方又需要依赖相邻的地貌景观,和它们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也影响临近系统的活动。广泛所接受的湿地定义可以理解为“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挺水或湿生植物(可伴生其他生物)相互作用构成,其内部过程长期为水控制的自然综合体[4]”。

城市湿地是城市的生命线,它具有调节径流,防洪减灾,保护城市安全,改善城市气候,提供城市清洁用水,创造城市居民户外游憩空间,支持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航运,废物处理,灌溉等多种功能。而丁香湖湿地水域环境退化,水流被限制,水生生物多样性严重降低,废物与污染物聚集等诸多问题。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应保护好城市水体及其岸线,恢复其原有的结构与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

2.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

湿地生态恢复,包含生态景观,水文,基质和土壤,植被的恢复。即根据恢复地现有的地理与生态环境状况,构建多种生境,以便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多样性;通过疏挖河道,修建与扩深池塘来行洪,以改善与恢复水文条件。对于部分环境已发生根本改变的地点,可从其他地方搬运一些湿地土壤来恢复其土壤基质。而地带性植物的移植则有利于加快植被的形成与恢复过程。鉴于城市湖泊,河流在整个城市景观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在对其实施生态恢复的同时进行与之相适配的景观设计,从而使城市湖泊具有水质净化与景观美化的双重功能。动植物多样性的恢复与湿地水文生态条件的改善密切相关,一般地,本地植物种类的引入与恢复及景观的复合性有利于动物多样性的恢复。

3.丁香湖湿地的生态恢复

丁香湖地处沈阳市北部的城乡接合部,早在清朝年间曾经是一个莲花满池,鱼跃蟹肥,芦苇点缀,候鸟栖息的世外桃源。沈阳著名的“塔湾夕照”景观便是指此地的风光。[5]然而,自从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沈阳市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地排放到丁香湖地区,丁香湖地区原有的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小采沙场在丁香湖地区掠夺式的采沙,破坏了湖区的原有地貌。

由沈阳历史变迁不难看出沈阳城市的发展方受损生态系统依靠自然力量不能恢复,生态恢复是必然方向。丁香湖地区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为: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食物网为纽带,构建不同层次的生态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生态链有机结合的产业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

在丁香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之初,确立了“以水景观为主,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平衡、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功能定位。整个工程占地7.52平方公里。主要由蓄水工程、南北分干等河渠改造、湖心岛及环湖生态绿地建设工程、污水截流及道路、桥涵等配套工程五大部分组成。形成三湖、三渠、七岛的丁香湖蓄水工程主框架。通过实施拓宽渠道,整修护岸、增设节制闸和分水闸等工程,实现渠湖相通、水面连续的目标,使丁香湖蓄水工程水系统成为有机整体。从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历时2年零7个月的时间,整个生态恢复计划的基本工作已经完成。

在此区域建成了丁香湖公园。整个区域绿化美化总面积达66780平方米,形成柳堤春晓、夏荷映日、平湖秋月、璞玉凝辉四大景区,英守远眺、湖心听雨、永安访古、丁香探幽、长桥揽月、御路漫步、湖湾亲水、碧湖泛舟景观。湖区植物以耐水湿植物、乡土树种为主要植被,建立起多层次、多结构的植物体系,以全面恢复整个地区的生态平稳。与此同时,修建市民休闲广场3个、亲水平台2处、休闲长廊3个、景观亭3个。现在,作为沈阳最大的水景公园,丁香湖拥有9公里长的景观路、15余万株树木、40余万平方米的草坪等大量的天然植被,平均湿度达到57%,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平衡、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西部湿气滋润沈城的美好愿望。

现在丁香湖地区不仅改善了周围的生态环境,还成为沈阳市民周未出游的文化娱乐中心。湖上开设画舫、游艇等项目,并且成立了帆板俱乐部。2009年9月13日,中国·沈阳2009全国帆板挑战赛决赛也选择在烟波浩淼丁香湖畔举办。绿树环抱下的丁香湖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湖。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孟亚凡.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的营造[J].中国园林,2001,2:26-28.

[2]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Scope and UNEP,Ecosystem Dynamics in Freshwater,Wetland and Shallow Water

Bodies.Proceeding working Misk,Prinsk,and Tsk haltowb,USSR,1982.

北京青年丁香范文第2篇

心碎!

镜头里的女友跌落山崖

今年28岁的程友华出生在湖南省城步县茅坪镇一个贫寒的农家。2003年7月,程友华高中毕业后,来到长沙市芙蓉区一家电子厂打工。在这里,为人忠厚的他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女友名叫伍嘉慧,湖南省新晃县人,和程友华在一个工厂打工。

电子厂的工资不高,为早日攒够结婚的钱,程友华买了辆摩托车,利用休息时间拉客赚钱。2010年7月的一天晚上,程友华送两个青年男子去乡下,可到达目的地后,两人却东张西望,迟迟不肯下车。程友华察觉到不对,便借口要从座位下的箱子里拿东西,趁他们下车之机,赶紧掉转车头跑了。由于车速过快,程友华在转弯时重重摔倒在地,幸好有巡警经过,才捡回一条命。

看着摔伤的男友,伍嘉慧哭着劝他放弃这份工作,程友华却温柔地说:“我再干一段时间,攒些钱,明年元旦我们就回家结婚,好吗?”

2010年8月3日,是程友华生日。伍嘉慧想到男友每天出车不安全,特意到商场挑了款带摄像头的“诺基亚5800”手机,此后,每天都要给男友打几次电话,提醒他注意安全。空闲的时候,他们就用手机镜头捕捉对方的笑脸,当作辛苦之余的娱乐。

2010年10月26日,程友华决定趁女友休息,带她去张家界玩。那天,天空飘着小雨,山路有点滑,但程友华和女友兴致特别高,在天门山的一处山崖边,伍嘉慧示意男友用手机拍下她身边的美景。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程友华按下快门的瞬间,突然一阵狂风吹来,伍嘉慧的身体开始剧烈摇摆起来,脚下泥土一松,她像一片树叶般飘落下去。等程友华醒过神来,追到悬崖边时,女友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程友华疯了般奔下山。40多分钟后,当他好不容易在草丛中找到女友时,女友已气若游丝。他慌忙抱着女友跑到马路上,拦了辆过路车,风驰电掣地向市区驶去。可女友的呼吸却越来越微弱,程友华一面哭泣着让女友再坚持一会儿,一面拼命催司机加速,再加速……

然而,伍嘉慧最终没能熬到医院,她在程友华的怀里再没有醒来。程友华痛苦万分,他万万没想到,这趟张家界之旅,竟成了死亡之旅,手机拍摄下的那一幕,成了女友的遗照!

这部手机成了程友华唯一的感情寄托,他把它当成女友的替身,每天睡觉前,都要拿出手机,亲吻一遍女友的倩影,说:“嘉慧,我们休息吧!”早晨,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将手机捧在手上,看看女友的样子,让自己有勇气去面对这个世界。出车前,程友华也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对着女友最后的倩影说:“嘉慧,保佑我平安回来。”

经常和程友华在一起的摩的司机见了,关切地说:“友华,你精神不太好,还是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吧,不要有什么闪失。”程友华心里猛地一颤:是啊,要是不小心将手机弄丢了,怎么对得起女友啊!思忖再三,他重新买了一部手机,而将这部留有女友遗照的旧手机放在箱子底部,珍藏起来。

心焦!

世上最珍贵的手机丢了

然而,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2011年10月7日上午,程友华送一名顾客到“世界之窗”。回来的路上,他看到路边有一个钱包,拾起来一看,里面有银行卡、2000元现金、身份证、名片,还有两张当天下午开往北京的火车票。

程友华连忙按照名片里的电话号码打过去。接电话的正是失主罗建伟。原来,罗建伟和朋友趁十一长假来长沙玩,不慎将钱包丢失,他们正在火车站急得团团转。接到程友华的电话,罗建伟高兴极了,双方约定在火车站见面。

可刚走不远,程友华发现手机没电了,想到偌大一个火车站,要与失主联系不容易,他决定先回离这不远的家,取出那部旧手机用一次,并告诫自己:下不为例。

有手机,联系起来快捷多了,程友华顺利地将钱包交还给了罗建伟。看着对方如释重负的样子,程友华开心极了。可到家后,程友华却发现口袋里空空如也,那部弥足珍贵的手机不见了!他连忙骑上摩托车,沿途仔细寻找,却根本没有看见手机的影子。

无奈,程友华只好通过公用电话联系罗建伟,想问问他有没有看到自己的手机。罗建伟得知程友华为了帮助自己,竟将手机给弄丢了,二话没说就打车赶来与他会面。

两人再次见面时,罗建伟发现程友华竟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两眼通红,不停地自责:“都是我不好,不该用那部手机,不该将你弄丢了!”

程友华的话,将罗建伟弄糊涂了。当他从程友华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得知手机里竟珍藏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时,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安慰说:“兄弟,好人自有好报,你不要担心,手机一定能找回来的!”说完,便和程友华分头寻找。

两个小时后,程友华和罗建伟再次碰面,两人都一无所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到了上火车的时间,罗建伟紧紧抓住程友华的手说:“兄弟,你这么重情重义,我相信,不管手机能否找回来,你一定能收获一份天长地久的爱情。”说着,他硬是将500元钱塞到程友华手里,以示感谢。

然而,奇迹并没有出现,直到傍晚时分,依旧没有手机的任何消息。晚上,程友华躺在床上无法入睡,眼前晃动的全是女友的影子。最后,他从床上爬起来,写下一张《寻物启事》:

谁捡到了我的女友?

有哪位好心人捡到了一部黑色的“诺基亚5800”手机?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手机,里面有我的女友。我的女友死于一次意外,手机里记录了她飘向天堂的身影。它是我此生最大的精神支柱。恳请拾到手机的好心人能够归还我的“女友”,我将感激不尽!联系方式……

第二天,天还没亮,程友华就迫不及待地出门了。他找到正在打扫马路的环卫工人,询问他们有没有捡到一部诺基亚手机,大家纷纷摇头。当得知程友华对女友的深情后,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四处帮忙打听。随后,程友华又拿着那张《寻物启事》,向那些正在晨练的大叔、大婶打听,他们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也自发地组成“寻机队”,三三两两结伴去询问路人。一些赶早出来接客的摩托车司机,得知程友华丢失手机的事情后,也纷纷打开车灯,四处帮忙寻找……渐渐地,寻找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自发地加入到这次爱心行动中来。

天,越来越亮了,虽然那部破旧的手机还是没有找到,但程友华和女友的爱情故事,却一传十十传百,感动了无数人。

中午时分,在长沙市宝蓝街做手机生意的伍女士,免费给程友华送来一部崭新的金立手机;十多名摩托车司机,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沓刚刚打印出来的《寻物启事》,表示哪怕不做生意,也要想办法帮程友华将手机找回来。目睹这友情的一幕,程友华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任凭泪水在脸上流淌。

可天不遂人愿,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那部旧手机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依然没有下落。

心醉!

上帝派她来缝补破碎的心

2011年10月12日下午,程友华外出寻手机未果,刚回到家,就有一个女孩子敲门进来,在她闪身进来的瞬间,程友华闻到一阵悠悠的清香。

来者是罗建伟的远房表妹,叫柳琴,时年25岁,在长沙老鼠街开了一个小店卖香水,所以她的身上常年都有好闻的香水味,不过,她最喜欢的香水,却是简单的丁香花型。她听北京的表哥罗建伟讲述了程友华拾金不昧却丢了珍贵手机的故事后,当即对这位素未谋面的男人产生了好感,特别在听说这部手机的缘由后,更加觉得,这样的男人才值得托付终身。她通过表哥,辗转找到程友华的住处。

看着满脸憔悴的程友华,柳琴安慰说:“程大哥,在这个爱情速成速朽的年代,你的痴情让我领略到了什么才是真爱。我很钦佩你。我衷心希望这段爱情留给你的不只是伤痛,而是面对新生活的勇气。”

伍嘉慧的离去,让程友华心如死灰,面对柳琴滚烫的话语,他根本无心理睬,独坐在一边发呆。柳琴不便多说,便帮程友华整理起凌乱的房间。

接下来的几天,柳琴都抽空来开导程友华,帮他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可沉浸在悲伤中的程友华怎么也不听劝阻,反而借故发脾气,想将柳琴气走。柳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明白事情的根结在于那部遗失的手机,如果他心里的阴影挥之不去,就无法接纳任何人。柳琴决定帮程友华找到手机,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柳琴想,如果将程友华的爱情故事通过短信发到丢失的手机上,获得手机的人看到后,说不定会感动地将手机送回来。她连忙编辑起短信,每天起床前都会给那部手机发信息,希望对方有朝一日能够看到她的留言。与此同时,她还掏钱印制了500份《寻物启事》,来到车站、公园、闹市和手机超市等地方张贴。

一天,柳琴接到一个青年男子的电话,称他捡到了那部“诺基亚5800”手机,要柳琴过去确认。见面后,对方要柳琴先付1000元钱,才肯将手机交给她。因为寻机心切,柳琴便将身上仅有的500元钱交给他,没想到对方拿到500元钱,撒腿就跑了。

还有一次,柳琴刚上班,就接到一个二手手机商贩的电话,说刚收购到一部旧“诺基亚5800”手机,里面有一个女孩子在山上的照片。柳琴大喜,连忙关了店门赶过去。令人遗憾的是,这并不是程友华丢失的那部手机。

一次次碰壁,让柳琴很失望,可她依然苦苦坚持着。2011年10月20日,柳琴把店铺交给邻铺的姐妹看管,自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到蔡锷路的旧手机交易市场,挨家挨户地询问有没有人回收到那部旧手机。由于那里的商铺特别多,柳琴问了一个中午也没有问完,正当她准备继续去另外一个二手交易市场时,邻铺的店主妹妹打来电话,说工商所来人,要检查营业执照。

柳琴急着打车往回赶,不料过马路时抢红灯,被一辆小车撞倒,造成右膝盖粉碎性骨折。正在长沙出差的罗建伟闻讯赶到医院,看着病床上打着石膏的表妹,痛心地说:“程友华又不领情,你这样做是何苦呢?”柳琴固执地说:“如果他轻易就移情别恋,我还不稀罕他。我看中的,就是他的重情重义,这样的男人,即便是以朋友的身份来帮助他,也值得。”

罗建伟不忍心看表妹继续这么痛苦下去,就将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告诉了程友华。程友华呆了,难怪这段时间柳琴销声匿迹,原来她为自己做了这么多事。他忽然有些想念这个开朗爱笑的女孩,想念她身上淡淡的香味。

为表歉意,程友华特意在家熬了一锅骨头汤,带到医院给柳琴补身子。柳琴揭开保温桶,浓郁的骨头香味溢满了整个病房,她看着程友华,幸福地笑了。

柳琴的家人都不在长沙,为了让她早日康复,程友华包下了她的一日三餐。每天早上,他都会带着精心熬制的红豆小米粥来到医院,一勺一勺喂给柳琴吃。其他病友见了,都羡慕地说:“柳琴,你的男朋友真细心!”柳琴微笑着不解释,程友华的脸红了,冰冷的心湖泛起了层层涟漪:柳琴是个好女孩,可是他实在无法忘记伍嘉慧啊。

2011年10月26日,是伍嘉慧去世一周年的日子,程友华特意买了水果、香烛,在出租屋祭奠女友。谁知,柳琴坐着轮椅偷偷从医院跑了出来,非要和他一起祭奠伍嘉慧。这一次,程友华没有再拒绝。

祭奠完毕,柳琴深情地望着程友华说:“程大哥,手机是因做好事丢的,如果嘉慧姐姐天堂有知,一定不会怪你的,她肯定不希望你如此折磨自己!为了她,你也应该振作起来,好好生活,你的父母朋友都需要你。我……也需要你。”

看着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孩,闻着她身上若有若无淡淡的花香,程友华情感的闸门终于打开。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了嘉慧,再也不能辜负眼前这个好女孩!

程友华把柳琴送回医院,更加悉心照料。他特意请假陪在柳琴身边,为行动不便的柳琴提供一切帮助,甚至连端尿盆这样的活都干。天气好时,程友华会推着柳琴来到医院后山,拾几片飘零的梧桐叶,摘几朵清新可人的野,闻一闻野外的新鲜空气。

闲聊中,程友华才知道,柳琴身上的香水味是丁香花的味道。原来,在她小时候,母亲曾在老家的院落里种满了丁香花,每到花开的季节,一簇一簇细小修长的丁香花争相开放,花香扑鼻。母亲会把凋落的小花阴干,装在亲手缝制的小布袋中做成香袋,挂在衣橱中,或者放进她的书包里。让她的衣服、文具都是香香的。可惜后来,母亲病逝,再也没有人给她做香袋。所以,她喜欢洒上丁香花型的香水。

柳琴微笑着对程友华说:“那是母亲的味道,思念的味道,永远忘不了。”

程友华没想到,性格大大咧咧、活泼开朗的柳琴,还是如此细腻、如此重感情的一个人。他觉得,这就是可以和自己相守到老的女孩。

在程友华的精心照料下,柳琴很快康复出院。12月4日清晨,柳琴在睡梦中被敲门声惊醒。她睡眼惺忪地打开门,却见程友华气喘吁吁地捧着一个大花盆,正傻呵呵地看着她笑。花盆里栽的,正是她再熟悉不过的丁香花植株。

北京青年丁香范文第3篇

然而,导演赵宝刚偏偏让他扮演四兄弟中最斯文、最知性的老二“何西”。

尽管知道这是个难度不小的挑战,

任重的心中还是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因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能被赵宝刚导演选上,真是太不容易了。”

跟任重好像有一种莫名的缘分,记得上一次采访他是在2011年的12月份,为了开年的1月刊。而这一次的采访也是在12月份,同样的为了开年的1月刊。不同的是这次我们面对面的畅谈,像是朋友之间在聊天,轻松、自在。

眼前的任重生动真切,具备了北京孩子的一切特质,他说那是生长在胡同的缘故。采访的过程中,他,畅所欲言;我,静静聆听。

看过《北京青年》的人都会对最后那场在玉龙雪山上举行婚礼的戏念念不忘,那确实让人震撼,让人感动。不过除此之外,任重说在整部戏中还有一个小小的情节至今让他难忘。“有一场戏是我临走之前一个人在家里,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方块,然后有一段画外音说,‘我现在的生活就像这个框框一样,都是你们给我框好了的。’这段话其实是把生活的主旨告诉我们,要让年轻人冲破这个束缚。其实有很多孩子都是像我一样,因为你生在这个区片,那你只能在这个区片读小学。初中如是,高中也如是。你没有什么权利去选择。而到了考大学时,家里人又说你必须考这个必须考那个。直到你大学毕业了想有自己的一片天空的时候,家里人又说你应该去哪里工作。说到底,我们的生活永远都是在这个框框里面,所以那场戏告诉我们要冲破那个生活的框框。不过让我欣慰的是,很多朋友看了《北京青年》后真的去做了,他们不是重走青春,而是开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追求自己的理想。因为,人们只有冲破了那个框框的束缚,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大。”

在任重看来“何西”这个角色是很讨巧的,他承担了一个童话般的故事——爱情,因为那永远都是作品里的黄金主题。不过,任重说他很感谢剧中的两位“女朋友”,“如果没有丁香和任知了,那何西最后不能是这样的。”任重说道,“正因为他的身边有两个这样的女孩,才让他学会长大。丁香说‘你没有谈过恋爱,没有接触过社会,我不做你的培训班。’而在任知了那里何西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家长,甚至是怎样做一个男人,他在两个女人的教育下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如果没有她们,何西这个角色是不成立的。”

对于《北京青年》播出后褒贬不一的说法,任重说“其实《北京青年》就是讲述这个时代里的一些话题,这是其他同时代的电视剧里所没有的,时至今日没有一部作品是关心时下年轻人生活的,赵宝刚导演的戏是用了最时尚的方式,最时尚的语汇讲述了年轻人当下的生存状态,这个让我觉得无可非议。”

如果看《北京青年》,你只把他们的重走青春定义为出门游玩的话,那你根本没有体会到其中的深意。任重说:“《北京青年》所传达的意义不是让年轻人放弃工作背上行囊去旅行,而是让年轻人在现有的阶段去认识更广、更宽的世界,只有当你的世界观够大时,你的胸怀才够大,你的意识才会改变。我们想讲述的是让年轻人正确认识自己的世界观。就像何西,他25岁之前都没有离开过北京,他的世界观是很小的,而当他真正看到了祖国的大河大川之后,他的眼界开阔了,心胸也宽广了,那时的他才真正称之为一个男人。”

赵宝刚导演是引领任重进人影视圈的“伯乐”。当年,任重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到北京舞蹈学院担任老师。一次朋友聚会上,任重遇到了赵宝刚导演,他问了问任重的情况,说“你为什么不出来拍戏?”任重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因为自己不怎么认识演艺圈的人。赵导哈哈一笑,拍着任重的肩膀道:“你这不认识我了吗,认识我你还愁没戏拍吗?”然后他壮着胆子要了赵导的电话。后来任重听说当初赵导喝多了,才会把电话给他。

让任重没想到的是,虽然要到了赵宝刚导演的电话,却被他“晾”了好几年,“我一度以为赵导不喜欢我,因为在他筹拍《奋斗》、《夜幕下的哈尔滨》、《我的青春谁做主》的时候,我都毛遂自荐想扮演一个角色,哪怕只有几场戏,甚至跑个龙套什么的都行。可是每次都被赵导无情地回绝了。但是我并没有放弃,等到赵导要拍《婚姻保卫战》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你来吧’。就这三个字却让我兴奋了好长时间。刚开始我演的那个角色只有3场戏,可能是赵导对我的表现还算满意,后来又给我加了不少戏。”现在,回过头去看这段经历,任重说真的十分感谢赵宝刚导演,“我终于体会到了赵导的苦心,他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调教我。”

“赵宝刚导演对我的影响太深了”任重感恩地说道。“我认识艺术作品的方式,表演理念都是认识他之后重新建立的,甚至他把我的自尊心毁了,重新塑造了我的自尊心,他把我的表演观念毁了,重新塑造的表演观念,他把我的心态毁了,又重新塑造了我现在的心态。赵宝刚导演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一生,在我认识他之后我的生活是天翻地覆的。在我看来,他一定是一位伟大的导演,因为他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像我一样的青年演员的命运。以前的我不能正确的认清自己,他让我认清了自己,只有真正认清自己才知道未来的路要怎样走下去。”

在采访过程中,任重反复地强调,自己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很多导演和演员的帮助。一句话,一个举动,乃至一个眼神中所包含的鼓励与欣赏,任重都记在心上,如数家珍。在得到帮助的同时,任重私下也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在帮助着别人,这点让我很是动容。不过对于这些,任重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真的没什么,人不是孤立的,别人给了你机会,你也要给别人一个机会,没什么可说的。”任重轻描淡写地说。善良,可能算不得武器,但它真的很有力量。

如今,走在街上,任重以不像当初一般没有人识。大家都知道眼前这个永远留着寸头的大男孩是《婚姻保卫战》里的李刚,是《家的n次方》里的周浩,是《三十而立》里的周乐天,是《北京青年》里的何西……任重说自己不是明星,也不想成为什么表演艺术家,他只想尽力的做好演员这个角色,尽其所能的把每一次的表演都做到最好、最出色。

《时尚北京》对话任重

《时尚北京》:电视剧《三十而立》反应的是80后生活的真实写照,你作为一个真正的80后对此有何感受?

任重:其实80后是指78年之后出生的孩子,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80后代表的是一个时代。这一代人经历了大哥大、bb机,经历了手机、互联网……他们的每一步都是不可预知的。所以当这代孩子进入30岁之后,他们面对的困境是没有任何一个年龄段能帮他们解决的,只有他们自己。就像我过了30岁之后,要面对我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是一样的。

《时尚北京》:你在其中饰演的周乐天是一个典型的“穷二代”,而且不管做什么都不顺,但依旧乐观的面对一切,对于这个人物你怎么看?

任重:为什么叫“乐天”,就是因为他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感觉上没有什么烦心事儿。《三十而立》讲的是80后这代孩子的成长心态,如果“周乐天”的心态是灰的,那么他面对的人生就是灰色的。那么为什么周乐天是高兴的?就是因为他的心态和状态是乐观的,《三十而立》最终讲的是年轻人成长的心态。

《时尚北京》:你觉得想要做一个好演员,关键在于什么?

任重:对角色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方式不一样,也许我所演绎的人物不是最贴近原型的,但我希望他是可以和观众产生共鸣的。

《时尚北京》:在表演上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

任重:希望自己可以多诠释不同的人物类型,演技更加成熟多变。

《时尚北京》: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演员?

任重: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观众喜欢并且认同你。

《时尚北京》:没有工作的时候会做什么呢?

任重:旅行,最喜欢假期背着相机,记录路上的点滴。

《时尚北京》:喜欢的电影是什么?有没有想向大家推荐的电影呢?

任重:《Braveheart》(《勇敢的心》)这部电影我看了无数遍,每一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也让我受益颇多。

《时尚北京》:觉得自己是一个时尚达人吗?

任重:自己不这么认为,但有自己的搭配风格。

《时尚北京》:对时尚你怎么理解?

任重:适合自己的才是时尚的。

北京青年丁香范文第4篇

【关键词】清末民初 戏曲功能 大众娱乐 辅教风化

文人历来有将文体分出高低优劣的旧习,视诗文为言志、载道之“大业”,斥戏曲为“小道”“末技”。然而文体的演进不以正统文人的意志为转移,戏曲艺术最终还是在鄙视和排斥之中繁荣兴盛起来,反过来又吸引文人参与其中,于是参与戏曲创作的正统文人以主流意识形态充实戏曲的内容,力图改造戏曲体格卑微的民间性和插科打诨的娱乐性特质。明代高明《琵琶记》中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强调戏曲辅教风化的作用,清人李渔指出戏曲创作“以之劝善惩恶则可,以之欺善作恶则不可”①,同样看重其劝善惩恶的意义。文人们努力提升戏曲的品位和身价,使之承担起“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②的责任,却使得戏曲艺术与舞台和民众渐行渐远。明末清初,诸如梆子、皮黄、柳子等各种地方声腔在民间大行其道,这些地方戏曲带有鲜明的民间性和草根性,唱词浅显易懂,音声慷慨动人,没有文人戏辅教风化的道学气,深受大众喜爱。戏曲教化与娱乐功能彼此消长,反映出官方意识和大众审美需求的矛盾,这种矛盾伴随在戏曲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本文以清末民初远东重要商业城市哈尔滨剧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详细解读复现了戏曲功能的教化与娱乐之争。

一、耳目愉悦:大众和戏园经营者的精神需求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东铁路修成并全线贯通,这条以资源掠夺为目的建成的交通大动脉使得哈尔滨成为连接长春、沈阳、大连和绥芬河、海参崴的交通枢纽,一跃成为远东重要的商埠。商业的繁荣也给戏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关内的梆子、皮黄、落子、皮影艺人纷纷来到这里谋生,精明的商人抓住娱乐消费的商机,在哈尔滨建立了供戏班艺人演出的固定场所——茶园、戏园。1908年第一家茶园辅和茶园开业后,哈尔滨老商业区傅家甸(今道外区)相继修建了多家茶园、戏园,据《滨江时报》报道“本埠近年商务之兴有一息千里之势,即以剧园而论,近年骤增华乐、安乐加以旧有大舞台、新舞台、同乐、庆丰共六剧园,再有光明社电影园,此七处每日夜每园平均卖洋二三百元或五六百元不等”③。在这些茶园、戏园周围,还聚集着大量的百货店、饭庄、马戏园、赌场、烟馆等娱乐消费场所,当时人称这里为“本埠销金窟”④。这个挥金如土的消费圈里,培养了数量众多的爱看戏、捧角儿的戏曲观众,他们享受着戏曲带来的审美感受,追求的是娱乐性体验。具体而言有三方面特点。

一是痴迷于武戏。对于金源文化、京旗文化和中外移民文化交织背景下的哈尔滨戏曲观众来说,武行戏热烈火爆的翻扑腾挪场面,演员多年练就的各式硬功夫对于性情粗犷、豪放的哈埠观众是极具吸引力的,因此“进入黑龙江地区的京剧艺人,武生行当的演员占各类行当的三分之二”。⑤笔者统计《远东报》(1910—1921)、《滨江时报》(1921—1931)戏园广告和各种戏曲信息,这一时期在哈尔滨演出的京剧戏目中武行戏占半数以上。

二是喜爱坤角。女艺人如若有颜色娇艳、扮相生动、身段秀媚之色,再加上唱腔圆转、念白清晰、作工细腻娴熟之艺,就会在与男伶的较量中胜出。当时《远东报》就报道过宣统二年(1910年)庆丰茶园从奉天邀来梆子名角女伶丁香花振兴票房,而同乐戏园为与之竞争从北京请来二黄名角门菊仙驻场,终因“哈埠向来欢迎坤角,故观戏者每赞丁香花色艺俱佳”,两者的竞争终以女角丁香花略胜一筹。虽有剧评家批判这种现象为社会风俗不良,人心日趋奢华的表征,却也客观地道出坤角受到追捧的情况。

三是追新求奇。就是追求轻松活泼的风格和新颖奇特的艺术效果,来到哈尔滨地区的梆子、二黄、洛子艺术都迎合本地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在传播过程中染上了关东地方色彩,尽管受传统规范和表演程式的限制,但无论是剧目选择还是表演形式总体风格趋向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轻松活泼一路,而道具布景则追新求异。所谓“东省是讲究看戏以目为标准,所以戏中坤角多,丑角多,能斗嘴调情、能叫女伶多笑几关便是好戏”⑥。

戏园经营者投观赏者所好,满足观众的耳目娱乐享受乃是他们追逐最大利润的经营之本,故多采用如下策略:

1.聘请名角,推出新戏。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戏园主们不间断地邀请京津沪当红名角来振兴票房,20世纪头30年里,在京津沪唱红的梆子名伶丁香花、月明珠(李蟾君)、小达子(李桂春)、小香水,二黄名角杨小楼、刘汉臣、杨瑞亭、王鸿寿、赵松樵、高百岁、马德成、程永龙等,评剧名伶金、金开芳、张贵学、碧月珠、葡萄红、筱桂花、金灵芝、李金顺等,都来哈尔滨演出过,甚至常驻哈埠舞台,给观众带来了审美享受,名伶的轰动效应也为戏园创造了可观的利润。

2.灵活的经营策略。观赏者往往喜新厌旧,戏园经营者需要时时推陈出新,请新角儿、排演新戏、利用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是他们常使用的手段,而且还要根据观众的口味不时调整经营策略。如庆丰茶园开园之初,正值河北梆子兴盛,园主张景南及时引进梆子戏名艺人,由奉天邀来丁香花,使萧条的生意蒸蒸日上。后来再请到著名梆子青衣月明珠,其唱腔“出商入羽凄楚悲昂娓娓动听”,“每场一奏恒得采声如雷”。皮黄戏兴盛起来,园主张景南多次赴天津、北京、上海、奉天(今沈阳)邀请著名皮黄艺人来庆丰茶园“打炮”,还派人赴上海学习电光布景、道具技术,将梆子、二黄当红艺人作“两下锅”演出,颇受欢迎,红极一时。而新舞台的老板则别具一格地将一批12到14岁的童伶唐韵笙、小小宝义(曹艺斌)、李万春、王少鲁等培养起来,以童伶队伍为经营特色,在竞争中独树一帜。20世纪初哈尔滨地区中文报纸上出现了诸多“中西合璧式”的文字广告,传统的汉字线条结构与画面分割方式结合的商业美术颇为新颖 ⑦,戏园主又不失时机地利用报纸商业广告提前宣传新角、新戏,利用新的传播手段扩大影响。

二、思想教化:官府和知识精英阶层的权力话语

与茶园、戏园里热闹红火的演出状况相悖的是,晚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对戏曲演出持消极立场,从1905年清政府在哈尔滨设滨江关道,到清亡后民国政府在哈尔滨先后设滨江厅、滨江县,政府的官方意识与戏园的大众娱乐追求一直处于相矛盾状态,官府对于戏园中演出的表现男女风情、神仙鬼怪内容的戏,或者女伶表演方式上“富于调情弄色行动,惯于嫋嫋扭扭”的戏统称为“戏”,是权力限制、压制乃至禁止对象。在1910年滨江关道就了“禁止戏,改良戏曲”的布告,后因戏园生意清淡终止,但要求戏园改进,“专演忠孝节义之事,不可再以戏导”,改进之后才可重新开演⑧。洛子(评剧)在哈埠红火之后,当局也曾专门签署公告,指斥“洛子演唱尤屡不规,败坏风化,非实行禁止终无收效”,明令各园禁止演唱戏,“自今后及戏园排演戏目,均须经本厅检过,如属劣戏,即行禁止演唱,洛子园尤当遵守正规演唱,如再演唱秽词恶态,一经查出,即取消伊之营业。”⑨至于对屡犯不改的艺人进行罚款、禁演之类惩罚更是常见。

与此同时,哈尔滨的报纸舆论也对所谓戏大加讨伐,其批判立场与官府一致,但言说的角度和阐述的深度则比官府的禁令更具有说服力。以评剧为例,在1928年10月的《滨江时报》上曾经先后发表了九篇文章论说评剧“有伤风化”问题,从不同角度指出评剧“以词动众,秽行煽人,污态惑心,藉以渔利”的极大危害。署名为和民的评论《洛子当废之我见》剖析最为激烈:“(洛子)对于忠孝节义之事、剑客侠士之行全抛弃不演,专以奸夫之调言戏词为其旨,或娇妻美妾俊仆娈童之秽行怪态为其能,且演员也无不以美妇少女为主角,妇女之外仍为妇女。盖妇女者,天性富于调情弄色行动,惯于嫋嫋扭扭戏旨既以为目标,……故最易诱人陷于不仁不义中,堕落于恶劣之途……试观今日滨江之洛子园(如同乐茶园)无不如此,滨江地方商业之繁盛为北满冠,人口之众多亦不谓少矣,此等洛子不急速废除,滨江将来恶劣之情形恐更不堪设想矣。”⑩

结语

官府代表的权力阶层和报刊评论代表的精英阶层看中戏曲在民间传播广泛的特点,极力要占有戏园这块有利的教化阵地,都试图把维护社会秩序和挽救世风的责任加入其中,前者以限制和禁止的手段实施代表官方意识的文化控制,后者以引导和批判的手段行使文化精英的话语权,两者共同进行的带有权力意味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民间文化原生特征的遏制。大众为了达到个体感官的享受和欲求选择了戏园,戏园经营者为利润最大化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两者的结合促进了具有叛逆倾向的“戏”的流行,展现了鲜活的俗世生活。戏园功能之争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和道德权威的弱化,以及宋元以来戏曲理论“教化”中心说在民间的消解,体现了大众集体参与的娱乐文化的强大力量。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13B016);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年学术骨干基金项目(SGB2009—01)]

注释:

[1]陈多注释.李笠翁曲话[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4.

[2]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70.

[3]滨江时报[N].1921—10—17(7).

[4]辽左散人.滨江尘嚣录[M].哈尔滨:新华印书馆,1929:200.

[5]张福海.黑龙江戏曲史:中国北方戏曲地域流变考[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社,1999:236.

[6]滨江时报[N].1927—07—31(7).

[7]刘辉.二十世纪早期哈尔滨地区商业美术的风格 [J].艺术研究,2007(3):115.

[8]远东报[N].1910—09—08(2).1910—10—23(2).

[9]滨江时报[N].1925—06—10(7).

北京青年丁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图片;音乐;视频;作文;情趣

提起写作,许多中学生将其视之为畏途:不想作文,怕写作文,唉声叹气者有之,抓耳挠腮者有之,敷衍了事者有之……写作,本应是一种相当高雅而又极富情趣和乐趣的审美和创造活动,可事实上,学生写出的作文大多竟是枯燥单调、没有激情。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以为,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觉接受刺激,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简言之,就是巧用多媒体,激发并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做到“情动而辞发”,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富有情趣的一件事。

一、让图片为作文教学”润色”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求轻松的阅读方式,阅读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图片比文字更直接、更具体、更形象,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各种信息,比起读长篇大论的文章要省时、省事得多。在作文教学中,灵活地利用图片,让它为作文教学润色,能把枯燥无味的作文教学渲染得有声有色。

多媒体网络时代,图片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语文教师一定要找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思想感情共鸣、唤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图片。笔者曾偶然看到一组江南水乡“周庄”的摄影作品,被它的古朴、秀美、淡雅、宁静的意境所震撼,一种大胆的图片作文教学设想油然而生:要为初三的学生上一堂图片作文课。首先,笔者让学生从整体感知入手,先将精致优美的一组摄影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图片内容有整体感知,从欣赏情趣入手,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美的同时,产生表达美、创作美的欲望。其次,从审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如在《周庄》中找物象名词:木船、河水、护栏、石路、绿树、房屋、倒影;抓特征:小小木船、弯弯河道、斜斜护栏、青石板路、座座房屋。然后引导学生选择角度,确定中心,进行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随着一幅幅水乡图片的赏析,学生的兴致越来越浓郁,文思泉涌。有个学生在《宁静的水乡》中写道:“船影映在水里,屋影映在水里,灯影也映在水里。也许是这摇摆的周庄太美了吧,那一排排护栏强脱开了那厚重的青石板路,探着身子,看着那融进周庄美的一波波水纹。”该生抓住了画面的内容和特征,从水影入手,想象力极为丰富,将斜斜的护栏人格化,写出了护栏的调皮,突出了水乡周庄美的特征。

图片作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它把摄影艺术与语言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优秀的摄影作品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从审美兴趣入手,以优秀的摄影艺术美来感染学生、启迪学生,让学生从美的画面中感受到美景、美人、美事。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愉悦,从而产生创作的欲望。

二、让流行歌曲为作文教学“怡情”

怕写作文的学生很多,怕唱歌的学生恐怕很少,即使不敢当着同学的面唱,没外人的时候,只怕冷不丁地来也会来那么一句。毋庸置疑,歌曲是深受少男少女们喜爱的一种文化载体,其歌词所承载的广泛、大量的文化信息,通过音乐的节奏,深深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触动着敏感的灵魂。《语文教育人文论》一书在谈及作文要回归生活时指出:“立人的写作教学,要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中引向生活,即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思考,做生活的主人。”那么,在遵循作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把歌曲“拿来”,让它与作文教学建立联系,是作文回归生活的要求。

1.激发写作激情,熏陶内在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内驱力和催化剂。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利用流行歌曲涌动着的青春浪漫的活力,追随少男少女的感觉步伐,让流行歌词这一时代的“活水”激发学生的亢奋情感,将学生的情绪反应唤醒到最佳状态,从而“诱发”学生的写作冲动与激情,在“爱屋及乌”式的移情效应中,学生逐步形成写作兴奋状态,忘情地投入到写作当中。如以“爱”为话题进行写作,先让学生听一首台湾歌曲《牵手》,其富有人生哲理的歌词、深沉的旋律,大大增加了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力:“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多么博大、宽容、富有牺牲精神!“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地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相濡以沫,至死不渝,相伴终生,何等执着坚贞!如此细腻的情绪铺垫,学生情感的闸门自然会打开。文思与情感将缓缓而出,渐而奋笔疾书,不能自已。

2.巧用歌曲创写题材,丰富生命体验

音乐丰富的表现内容给作文提供了多样的写作题材。曾经很喜欢唱韩红的《天亮了》,被这种忧伤的生命消逝的歌打动了。无独有偶,在《青年文摘》上面又看到《天亮了》背后的故事,并被这个忧伤的令人心碎的故事所深深打动。笔者发现,自己对歌曲也有了新的理解,以前唱歌只是随便哼哼,并没有过多地去想词后面的内蕴,现在终于明白,歌词其实就是诗啊!

白居易说“歌诗合为时而著”,歌词也是表现生活、透射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品味歌词,是可以产生丰富联想的。很多歌的产生,都起源于一个故事。有的歌是为了怀念朋友,有的歌是感念亲人,有的歌是为生活中的某个事件发表感慨,有的歌还反映了自己的情感生活,如失恋。其实,歌就是诗,诗就是歌。于是,笔者尝试挑几首叙事或抒情性比较强的歌曲,让学生听赏乐曲、品味歌词,然后给它配上一个合理的故事。笔者选择了一首《丁香花》,用课件播放,同步显示歌词,文字的背景为洁白的丁香花。歌词展示: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当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就这样匆匆你走啦/留给我一生牵挂/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漫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院子里栽满丁香,开满紫色美丽的鲜花/我在这里陪着她,一生一世保护她。

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用一个句式“听了《丁香花》,我仿佛看到了……”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学生说完后,笔者即时点评,最后让学生自主拟题,展开想象,给歌曲《丁香花》配上一个合理的故事。事实证明,这样的作文教学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内在的对歌曲的深沉体验。

三、让生活视频为作文教学“添彩”

视频是一种形象、逼真、表现力极强的艺术形式,且网页上有很多生活视频,如新闻单位的人物、事件采访和个人用DV或手机拍摄上传的生活场景及事件,它们的点击率都很高。其实,生活视频与写作教学有许多契合点,它能为学生写作提供生活素材,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实现写作技巧的自然迁移。将直观而形象的生活视频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融入写作课堂,作为“写”与“评”的前锋,为写作添彩。如笔者曾经执教一节《我的理想》的作文课,起先笔者用名人名言导入:“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你还知道哪些理想类格言?”学生的反应是波澜不惊,只有几个“觉悟高”的学生配合唱完这出戏。笔者也不禁叹息:“这也难怪学生,我拿到这种抽象的作文题目《我的理想》时,也愣住了。“于是,笔者想了最近很流行的节目《爸爸去哪儿》里的一个很受欢迎的明星――林志颖。林志颖从小就有梦想、有目标,并为之执着奋斗,终于成为一名耀眼的巨星。笔者下载了有关林志颖的视频和学生共享,如他主演的《放羊的星星》和一些记者采访的视频花絮。然后问学生:“你看了他的奋斗史,有什么感受吗?”这些视频,营造了轻松的交流氛围,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冲动,挖掘出了他们心底那捧最纯净的理想之泉。

社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开放空间和广阔舞台,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正确地关注自我,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参与并思考社会生活。先来看一下美国中小学的一组作文题:任选一个州,介绍这个州的风土人情;美国的昨天和今天;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教师开通相关实践和视频渠道让学生积累第一手资料,从而形成自己的感悟,这种社会生活作文视野开阔、内容立体。而据问卷调查,中学生写作素材库中有关“个人志趣”“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的素材居多,基本上还处于对自身的关注之中。因此,如果教师有选择性地把社会生活视频引进课堂,将广泛的社会生活资源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素材的能动性。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以其善良而不幸的形象打动着学生,其实社会访谈类、生活新闻类等视频中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事件并不匮乏,把这些生活视频引进到写作课堂上,会给学生带来多大的视觉和心灵震撼呢?比如:把《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东方时空》《鲁豫有约》,专题采访“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地震中的少年”等视频引进课堂,一则可以就视频本身引导学生描述社会生活画面及事件,评价人物事件,说说最有触动的信息点;二则可以由视频延伸,联系生活中所见所闻加以描述或评议。画外的解说、真实的故事、畅所欲言的氛围、多角度的描述品评方式,不仅润泽了写作课堂,拓展了素材领域,而且能引导学生多方面运用素材,增加生活素材运用的厚实度。以后,学生独立观看生活视频甚至触及真实的生活场景时就会有所思、有所得,实现对生活素材的主动积累和探究思考,最终提升学生的写作情趣。

如今,社会发展已步入多元开放的信息时代,世间万物的关联性进一步彰显,各种艺术门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作文教学则是一株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之花,将多媒体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有效刺激学生“舞文弄墨”的兴趣,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假以时日,学生一定能够“思如泉涌”“妙笔生花”!

北京青年丁香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尤利西斯;意识流;语言变异;翻译

著名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在完成长篇自传体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后,历经7年完成了名作《尤利西斯》,故事讲述了3个主人公18个小时的经历,但是其内容却涉及了柏林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各个侧面。这部小说之所以在世界文坛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因为这部小说代表了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最高峰,书中运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梦境与幻觉等艺术表现手法,新闻体、戏剧体、教义问答体等文学表达形式,以及词语变形、句式变化等,“在驾驭所有可表现的对象的过程中,没有遗漏任何表现方式。”

小说中采用非交际的心理语言创造性地描述人物语言阶段较为清醒的意识,这种朦胧的晦涩语体有助于表现人物瞬间的意识活动,揭示人物非理性言语前阶段的朦胧的混沌无意识活动,其在统一时间内表现不同时间或空间发生的事情和经验,拥有无限的扩展性和巨大的凝聚力。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义变异、语域变异是《尤利西斯》中意识流语言的变异技巧,也是翻译过程中译者遇到的难题。

一、《尤利西斯》意识流语言词汇变异

为了使表达人物的意识活动更为生动,使语言与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更为符合,意识流作家往往创造一些新词表达情感,获得了意象不到的艺术效果。在使用词汇时有时有意偏离英语构词法的基本规律,突破语言常规的限制,造词方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乔伊斯笔下的复合词摩肩接踵而来,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给人以新奇而强烈的阅读感受,使形象的塑造更为栩栩如生,情感贴切自然。发挥以过程中,译者各显神通,使用同样富有表现力的词汇是词汇变异的特点在汉语中淋漓尽致地表现。

例如斯蒂芬见到送牛奶的老太太时的一段自由联想:

原文:They lowed about her whom they knew, dewsilky cattle.(P12)

译林:这些身上被露水打湿、毛皮像丝绸般的牛,跟她熟得很,它们围着她哞哞地叫。(P42)

人民:它们围着她哞哞地叫,它们熟悉她,这些闪着露珠丝光的牲口。(P19)

燕山:它们熟悉她,在她周围哞哞地叫,绸缎般披着露水的牛群。(P344)

dew和silky在乔伊斯笔下足额和成为了一个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描绘清晨奶牛毛皮被露水打湿后光滑柔顺的富有新意的复合词。“露水”和“丝绸般”这两个意象都被3种译本敏锐地把握,并试图在译本中忠实传达。但3中译本的处理方式仍然不尽相同,效果大相径庭。译林尝试分开复合词中的两个意象,中心词“牛”的前置定语显得较长,原文中符合词的简洁生动的特点荡然无存。人民和燕山则试图寻找汉语中适当词组表达原文复合词含义。以原作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作为评判标准,更为契合原作的精神。

二、《尤利西斯》意识流语言语法变异

乔伊斯笔下的文体是在不合常规的位置上使用恰当的词语,每一个句子都在句法顺序和创新形式之间觅求平衡,追逐“有限自由、有序中无序”的艺术效果。小说中意识流语言的基本形式是断断续续、飘忽不定的结构松散的单句、单部句甚至单词句,它们真是反映着人物思维活动的规律。这种语法变异具体体现在《尤利西斯》中表现为句子表层结构的变异。

2.1 语序颠倒

意识流语言往往不顾句子中词汇和句子成分的常规次序和合理位置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句子表层结构常常是混乱的。

例如斯蒂芬由送牛奶的老人引起的一段自由联想:

原文:Old and secret she had entered from the morning world, maybe a messenger. (P10)

译林:神秘的老人,来自朝阳的世界,也许是一位使者。(P42)

人民:她老迈而神秘,从清晨的世界踱了进来,兴许是位使者。(P19)

燕山:神秘的老人,从清晨的世界走进来,说不定是个使者。(P343)

通过斯蒂芬的观察,老妇人出场。一个老迈而神秘的老妇人在清晨时分的晨曦中出现,在斯蒂芬眼中,雅典娜似的使者的联想油然而生。这一句式虽然违背了传统的语言规范,却因此成为描述斯蒂芬心理过程的独特魅力。

3种译本都紧紧抓住了斯蒂芬观察中的“老迈”和“神秘”,但是翻译时处理却都换成老太太本人,译文中的主语分别处理为“神秘的老人”、“她老迈而神秘”、“神秘的老人”,一个标准的、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替代了原文中的语序变异,显然这违背了原文的创作意图,使读者误认为这段意识流描述是斯蒂芬的正常的心理活动。

2.2 句法错乱

意识流小说中,主人公不假思索地有感而发,内心独白符合潜意识却不合语法,尤其是人物神志不清时,更容易出现语无伦次的现象,表现在小说中便是句法错乱。

例如:布鲁在奥蒙德旅馆酒吧里闲坐因听音乐而回忆起与妻子莫莉初始的一段意识流:

原文:Full voice of perfume of what perfume does your lilactrees. Bosom I saw, both full, throat warbling. First I saw. She thanked me. Why did she me? Fate. Spanishy eyes. Under a peartree alone patio this hour in old Madrid one side in shadow Dolores shedolores. At me. Luring. Ah, alluring.(P226)

译林:音域广阔,香气袭人。你的丁香树,什么牌的香水。我看见了胸脯,两边那么丰腴,喉咙颤抖着。当我初见,他向我道谢。她为什么……我呢?缘分。西班牙风韵的眼睛。此时此刻,在古老的马德里……多罗勒斯……她,多罗勒斯,在中院儿梨树下的阴影下。望着我。引诱着。啊,引诱着。(P498)

人民:圆润嗓音芬芳什么香水你的丁香树。胸脯我看见了,两个丰满的,歌喉中啭鸣。我初次见到。她谢我。她和我怎么?缘分。西班牙风韵的眼睛。独自在梨树下古老的马德里院子里这时光一边有荫,桃乐丝,伊,桃乐丝。望着我。迷人的。啊,勾人心魄。

燕山:丰满的音声带着芬芳你的丁香树什么的什么香水的芬芳。你的胸脯我看见了,两个丰满的,歌喉鸣啭着。我初次看见。她谢我。为什么她……我?缘分啊。西班牙风情的眼睛。读子在庭院的梨树下有阴影的一边正是此刻古老的马德里桃乐丝她桃乐丝。望着我,引诱着。啊,摄魄的诱惑。(P608)

莫莉当时正在唱歌,音域广阔,身上还有迷人的芬芳,布鲁姆为她翻着乐谱。回想起来,支离破碎的记忆碎片纷涌而至,犹如隔世的朦胧感。原文错乱的句法结构是布鲁姆混乱思绪的贴切表达。3个译本对此混乱句法结构的处理大相径庭。译林将原文混乱句法明晰化,还添加了众多的标点使意思更明确和易于理解,但是虽然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却也改变了作者的艺术手法。人民和燕山都在力争保留原文特征的基础上再现原文一度,几个意象“嗓音、芬芳、香水、丁香树”毫无逻辑地跳跃,恰如其分地再现了主人公的杂乱心绪。

2.3 句子成分重叠

意识流语言是一种反映人物精神活动相似于日常口语体却又与之有别的无声的心理语言,呈现出自由性、灵活性和随意性的特点。由于表现的是人物对外界的直接反应,句子成分的雷同和重复,是意识流语言描绘主人公对句子缺乏周密组织的最好体现。

例如布鲁姆坐在酒吧里回想与莫莉的初遇及相识的场景:

原文:My head it simply……Your head it simply swurls. Perfumed for him. What perfume does your wife?

译林:简直让我头晕。……简直让你晕头转向。为他而擦香水。你太太使用哪一种香水?(P496)

人民:我的脑袋简直。……你的脑袋直打旋儿。而他而擦的香水。你妻子用什么香水?(P421)

燕山:叫我的脑袋瓜儿直。……你的脑袋瓜儿直打转儿。为他擦香水。你太太擦什么香水?(P606)

布鲁姆思绪混乱无序,句子成分随意重复,句子残缺不全,对人物思维状况的描写极为精确。“My head it simply……Your head it simply swurls.”句子成分的重复反映的是人物此时的思维变化流动,3种译本无一例外的忽略了这种语言变异现象。译林补全了句式的残缺,句子成分的重复也消失了,人物的思维变得清晰了,违背了作者的初衷。而人民和燕山虽然保留了句子的残缺句式但是却忽视了句子成分的重复。为了再现人物思维混乱无序的状态,同时强调句子成分重叠的作用,笔者认为此句可以翻译为:“我的脑袋瓜儿它简直。……你的脑袋瓜儿它直打转儿。”

三、《尤利西斯》意识流语言语义变异

意识流语言的语法变异主要影响了句子的表层结构和表现形式,而语义变异则影响了句子的深层结构和内部含义。

例如斯蒂芬在小说开头的一段意识流:

原文:Her eyes on me to strike me down……No mother. Let me be and let me live.

译林:她两眼盯着我,想迫使我下跪。……不,妈妈!由着我,让我活下去吧。(P38)

人民:她的目光落在我身上,要把我按下去。……不,母亲!放了我,让我生活吧。(P14)

燕山:它的眼睛盯着我,要把我击跪下去。……不,母亲。就由我这样吧,让我生活下去吧。(P338)

斯蒂芬由于母亲临终时拒绝下跪祈祷,这一天一大早就被母亲的幽灵缠绕,心中惴惴不安,惶惑不已。“No mother”是他一种本能的呐喊,发自肺腑的呐喊,这一方面由于他对母亲幽灵的缠绕无法摆脱,另一方面又急切地寻求自由与新生。此刻意识处于混乱中,因此语义产生混淆和模糊。“No mother”无非以下解释:(1)不,母亲;(2)没有母亲;(3)不要母亲。人物感情的转移引起了语义变异,影响了句子的深层结构。3中译本理性地选择了保留原有句式表层结构,留给读者领会和理解语言深层结构和语义变异的空间。

结束语:“翻译应该进最大可能保留原文‘真’,而未经雕琢的地方应由译者巧妙升华,从而把粗糙的原材料转化为壮丽诗篇。”乔伊斯在小说创作语言和形式的创新和变异极为大胆,意识流语言的使用是原文“真意”是翻译中最难表现的,因此应为译者和读者所关注。

参考文献:

[1] 仝亚辉, 《尤利西斯》的意识流语言变异与翻译[J]. 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27(5): 58-64.

[2] Gottfried, Roy K. The Art of Joyce’s Syntax in Ulysses[M]. London: Macmillan, 1980.

[3] 萧乾、文杰若, 尤利西斯 [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4.

北京青年丁香范文第7篇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中医 辩证分型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则以中青年人为主。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近年来,随着强效抑制胃酸分泌的H2受体阻断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的开发,消化性溃疡的死亡率已经逐年降低了但是西医的治疗也仅限于指标不治本,随着中医药的介入,中医药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疗效,现将我的治疗心得归纳如下:

1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如下

1.1疼痛特点

(1)长期性 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 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 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凌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

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1.2其他症状与体征

(1)其他症状 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症状。

(2)体征 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程度不重,其压痛部位多与溃疡的位置基本相符。

2 中医辩证施治

可根据以上特点,结合胃镜及X线检查再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思维去对应进行辨证施治。

2.1脾胃虚寒型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手足不温、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 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大便多溏、面色白光白、舌质 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弱。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药:小建中汤或黄芪建 中汤(黄芪、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饴糖),胃寒甚者可用大建中汤或 加丁香、吴茱萸、红豆蔻、良姜等,便血者加炒蒲黄、乌贼骨 (亦治反酸)、白芨。若脾虚湿盛者,可合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若兼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等肾阳虚证,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

2.2湿热中阻型 胃脘疼痛、灼热,嘈杂吐酸,心 烦,口苦或口臭或口黏,渴不欲饮,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纳呆恶心,小溲色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方药:清中汤(黄芩、栀子、半夏、茯苓、白豆蔻、陈皮、甘草、香附、),若热甚者加蒲 公英、蚤休、银花;压痛明显者加雪胆,舌苔厚腻者加石菖 蒲。

2.3肝胃气滞型 胃脘胀痛、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作、喜长叹息, 口苦、恶心、泛酸,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白芍、川芎、香附、枳壳、陈皮、甘草、白术),胃脘胀较 甚者加青皮、郁金、木香助理气解郁之功。若痛甚可加炒川楝、荔核、延胡索理气止痛,嗳气频繁者加降香、石菖蒲、旋覆花、 赭石、半夏。

3 讨论

本病的发生与肝郁气滞,木郁克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治疗期除注意饮食调理外还应注意心理健康,避免精神紧张而情绪抑郁,因此治疗时应注重疏肝解郁,调和肝脾,和胃降逆,如出现频繁嗳气有声无物的表现如单调气效果亦不佳,此时换缓急解痉方可收效,在临床上笔者常用白芍、甘草、香附、桃仁、百合、台乌、蒲黄、五灵脂等多 能收到良好效果。消化性溃疡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中气日衰,脾失健运故经久难愈。甚则由中气虚而发展为中阳不 振的虚寒病情,故温中健脾应贯穿治疗的始终。即治疗应“先安未受邪之地”。

除生活调养外,特别是临床症状消失后如能够运用1个月 以上的健脾药,改汤为散更佳,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病临床表现常是寒热错杂,虚实互见,故应仔细辨证分析,组方多应攻补兼施,扶正祛邪,急时治标缓时治本,既要注重“邪去则正安”的指导思想,又不能忘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宗旨,只要坚持治疗和巩固,本病是可以治愈的。

参 考 文 献

北京青年丁香范文第8篇

关键词:色彩;色彩感情;视觉心理;色彩搭配

一、引言

颜色,是物体反射光线而产生的。颜色不仅是光线、物质,还是一种感觉。因此也称为“心理物理色”、“光线的颜色”。通常情况下,色彩可分为彩色和无彩色两大类,用色彩的“三属性”来表征。三属性指的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无论是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还是彩色印刷,色彩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除了对色彩的属性和原理要有足够的了解,还需要对色彩引起的视觉心理效果有足够的认知,才能呈现理想的效果和优秀的作品,对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大有裨益。

俄罗斯画家和美术理论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曾说:“色彩和形式的和谐,从严格意义上说必须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色彩影响心理感受,心理感受反过来也作用于心理。色彩的心理感受是视觉对色彩的一种反应,随外在环境而改变。视觉受色彩的明度及彩度的影响,会产生冷暖、轻重、远近、胀缩、动静等不同感受与联想。色彩由视觉辨识,但却能影响到人们的心理,作用于感情,乃至左右人们的精神与情绪。色彩就本质而言,并无感情,而是经过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普遍经验的作用,形成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感受,我们常说的色彩情感就是这样。色彩所包含感情,因不同国家、地域、年代和性别会有所差异,但更多有着人类共通的部分。色彩所表现的感情中,既有主观的“好恶”或是“快与不快”,也有客观的“轻重”“冷暖”等。

二、色彩与心理

据科学家测定,绿色和蓝色有利于视觉健康,因为这两种颜色能吸收强光中对眼有害的紫外线。从生物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颜色对人类生活及人体多种器官都起着积极作用。据研究表明,颜色能影响儿童的智商。例如:白色和褐色能导致儿童的智商下降;淡蓝色和黄绿色能提高儿童的智商;橙色可以改善儿童的社会行为,振奋精神,学习专心。因此,粉刷儿童房间墙壁时,最好涂成淡黄色或者黄绿色。

还有研究指出,淡蓝色有利于降低高烧病人的体温;紫色可使孕妇感到镇静、安定;赭石色有助于低血压患者的恢复;红色有利于提高忧郁症患者的兴奋性,但红色也能使高血压患者和心动过速患者病情加重。所以颜色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极为重要。单独的颜色能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感觉效果,色彩的搭配更能给人兴趣和喜悦、神秘和美好。颜色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没有色彩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和盲人没有区别。在印前设计和印刷呈色过程中,我们对色彩的要求往往与创作美术作品有差异,我们对色彩的要求往往是精确的数字和最大限度的还原。

印前设计时,常常使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来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蔚蓝色(Azure-blue:C70,M10)、浅天蓝(Light sky-blue:C40, Y10)、草绿(C60,Y100)、白色等高明度色彩能营造干净、纯洁、清爽的效果;淡粉色(Pale-pink:M30,Y10)、香槟黄(Champagne-yellow:Y40)、丁香紫(Lilac:C30,M40)等颜色的搭配能营造一种安静稳定而平和的感觉,适合于婴儿房间、婴孩衣物;米色(Beige:Y10,K4)、象牙色(Ivory:C10,M10,Y20)、黄土色(Ochre:M35,Y100,K30)、叶绿色(Foliage-green:C50, M20,Y75),象征大自然,接近棉、麻竹、木、丝等材质原本的颜色,给人以质朴宁静的自然气息;绯红色(Scarlet:M100,Y100)、铬黄色(Chrome-yellow: M20,Y100)、钴蓝色(Cobalt-blue C255, M149, K8)和热带橙(Tropical-orange)等色彩的搭配,可以刻画出充满活力的形象;使用鲜黄色(Canaria-yellow:Y100)、朱红(Vermilion:M85,Y85)、钴绿色(Cobalt-green:C60,Y65)、白色等华丽明亮颜色的搭配可以营造轻快、休闲、清新的氛围;椰棕色(Coconets-brown:C50,M80,Y100,K40)、茶色(Brown:C45,M75,Y100,K40)、深蓝色(Midnight-blue:C100,M95,Y50,k50)和香水草紫(Heliotrope:C65,M100,Y20,K10)等色彩的使用可以强调高贵感,突出古典形象;中性灰色、粉色、紫色系等,如常用的浅灰色、珊瑚粉(Coral-pink:M50,Y25)、锦葵紫(Mallow)能营造出平和、含蓄的美感,显得高尚。采用暗淡的、高饱和度的颜色,表现出自然的、充满感情的基调,如橄榄绿(Olive:C45,M40,Y100,K50)、卡其色(Khaki:M30,Y80,K40)和紫水晶色(Amethyst:C60,M80,Y20)等色彩的使用能表现出神秘的、与众不同的异域民族风。

三、色彩搭配误区

色彩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在于它能深刻地表达人的观念和信仰,这就是色彩的象征性意义。以上这些都属于色彩表现心理的部分。适当的搭配能体现出意想不到的美好。但是,再完美的色彩搭配都会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经历、修养、性格、情绪等的不同,认同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能把色彩的心理反应绝对化。但是,有些误区,却是有共知的。例如:

(1)对于色彩的主次不分,没有主色调,导致过度渲染;

(2)随心所欲,过分强调色彩的丰富和刺激强度;

(3)过多使用色彩,忽视内容或者设计主题,一般颜色的搭配最好不超过3种;

(4)不分场合,严肃的场合使用俗艳的色彩,休闲轻松环境使用严肃单调的色彩。

色彩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动声色的语言,是全世界人民共通的语言,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色彩的奥妙,等待我们不断的去发掘;色彩的使用和搭配,是我们需要永远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日]奥博斯科编辑部编著,暴风明译,配色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日]G本未央主编, 陈佳丽等译,配色全攻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3]段殳,色彩心理学与艺术设计[D],东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