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了解背景,把握基调
诗词是作者内心的情感表露,诗人在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所处的环境、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于其文风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让学生正确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要让学生了解诗人,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例如: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让学生了解他所处的南宋的历史情况,那么,学生就不难理解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喜极而泣,在绝笔诗《示儿》中所写的临终遗言为“但悲不见九州同”。李清照是著名的婉约派词人,但她的《夏日绝句》却又是这样慷慨激昂,原因在于她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北宋灭亡之时,金兵残暴掠夺,而宋王朝腐朽昏庸,在战乱中,李清照遭遇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因此,她就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她对南宋统治者渡江南逃的不满。还有王安石被召回京时所诵“春风又绿江南岸”、柳宗元遭贬时所吟“千万孤独”等,都与作者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以及课堂上教师进行补充说明,从而让学生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写作时的历史,就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婉约或豪放、悠然或悲愤……这样的一种把握,对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诗词,体味诗词之意韵,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结合生活,展现情境
古诗词意境悠远,具有“画”的特点,这就是当初诱发诗人有所感的场景。学习古诗词,首先就要带领学生看到诗人所感的那个场景,才能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诱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村居》一诗中,迷人而富有生机的二月田园风光岂是“草”“莺”“柳”所能言尽的,“醉春烟”三字,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引导。笔者说:“是杨柳醉了吗?”学生答:“不是,是诗人通过拟人的方法,借杨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实是诗人自己陶醉在这迷人的二月风光中。”笔者接着说:“这春烟之中,只有这草、这莺、这柳吗?”学生们纷纷说:“是那朦胧飘渺的春烟,笼罩住了春天的田园风光。”“应该有那碧绿的麦苗和油菜。”“我看到了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着横笛,慢悠悠地向我走来。”笔者顺势引导:“你不仅看到了美景,还听到了音乐!”一位学生说:“我还听到了黄莺那宛转动听的歌声。”诗歌的意境,就这样被学生们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出来。对于这样一些描景抒情、意境优美的诗词,教师不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对诗词进行补白。此外,还有一些诗词中所展现的景象,学生仅凭想象是无法构建出画面的。此时,教师就可借助于视觉手段,把诗词中的景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交流对话,体会心境
“微言大义”是古诗词的显著特点。大多数古诗词语言精炼,含义深刻,且跳跃性大,寥寥数笔就能涵盖深意。学习古诗词时,需要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走进诗人的内心,去填补诗中的一个个空白。例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一位教师说:“渭城在现在陕西渭河之北,安西在现在的新疆,两地之间相距大约三千多公里路程。如果当时元二是骑马去的话,大约要走半年的时间。这一路上,大漠荒芜,满目苍凉。好友即将远行,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吗?”某学生说:“元二,这一路上,自己要多多保重啊!”老师及时引导:“一声保重,饱含着朋友多少情意啊!端起这第一杯酒――”(学生初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学生说:“元二,沙漠中风沙很大,要当心自己的身体,不要受寒生病。”老师接着引导:“大漠荒凉,缺衣少药,当心身体是朋友最真切的叮咛,端起这第二杯酒――”(学生二读)还有学生说:“元二,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我会永远思念你的!”老师再引导:“友情会飞越千山万水,这是朋友内心的一片表白,端起这第三杯酒――”(学生三读)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追溯至别离的场景,把自己当作是即将与元二离别的诗人,展开情境对话。在学生的声声叮咛之中,诗人对朋友的那份关切、那份不舍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由于本词描写的是古代一个小山村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得很远,再加上学生对辛弃疾写这首词时的人生境遇等情况不太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生为本,以读为主,以情为线”的指导思想,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实际需求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要求他们不但要扫清生字词方面的障碍,更要了解所谓“吴音”“翁媪”等特殊词汇的意思。由于我们扬州话属于江淮方言,与“吴音”有较大差别,而“吴侬软语”本身就体现着一种温柔、恬静,所以提前了解很有必要。在上课时,有学生说出了部分上海话词汇,起到了很好的示例效果,学生对吴音有了较好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我告诉学生:词中描写了很多景物,但有一个景物是景中之“眼”,它串起了所有的景物,大家去找找,并体会它是怎样串起景物的?学生很快就发现,“溪”是词中景物之“眼”,经过研究讨论,他们也很快发现了“溪”是如何串起景物的。很多学生通过自己的寻找与体会,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再如,在教学“几个儿子的表现”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体会最欣赏词中哪个“儿子”的表现,并同时提出相应的理由。有学生说最欣赏“大儿子”,因为他干的是最辛苦的活――锄豆,他负担了全家人的粮食;也有学生说最欣赏“二儿子”,因为他会编鸡笼,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他编的鸡笼不但能自家用,还能拿到集市去卖钱;当然也有学生最欣赏“小儿子”,因为他给这个家庭里所有的人都带来了欢乐。对于学生的不同看法,只要他们能说出正当的理由,我都给予肯定,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
二、“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达成目标于无形之中
这首词上片长短句相间,非常有节奏感,每句押同样的韵,读来朗朗上口;下片句式整齐,均以六字句组成,韵脚相同,富于音乐性、节奏感,利于背诵。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通过读去理解词意。在学生理解词意有困难时,我并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再读一读。例如,在读到“溪上青青草”时,学生对草长在“溪上”还是“溪边”有了争论。这时,我并不立即提示,而是让学生再读,慢慢地,“溪边论”就占了上风。学生通过多读,并结合插图,理解了草应该是长在溪边,而之前我曾介绍过,词要讲究“平仄”,学生也体会到这句话里用“溪上”会比较押韵,但“溪上”意思仍为溪边。再如,“无赖”一词的教学,学生同样分为两派,一派理解为“不讲理”,一派理解为“顽皮可爱”,最终通过读,学生于“最喜”一词中体会到了“无赖”应是“顽皮可爱”。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去读这首词,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理解词意的同时,学生感悟到了词人的情感,最终达到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词的目的。
三、“以情为线”,感悟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作,感悟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 “茅檐低小”一句时,我问学生:“如果给你们住这样矮小的茅草屋,你们会感到高兴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不高兴。”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词中人物之乐,体会出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呢?对于这个难点,我没有生硬地告诉学生本首词的中心思想,而主要是 “以情为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悟词意,体会词情。我引导学生:“虽然茅檐很‘低小’,但大家再继续看一看周围的环境,看一看老夫妻俩在干什么呢?”这时,歌曲《最浪漫的事》部分适时播出,学生一边听着歌曲,一边看着“翁媪”的“相媚好”,再读一读相应的句子,于是体会到了幸福其实很简单――虽然 “茅檐低小”,但这对老夫妻却能“相媚好”,他们是幸福、快乐的。
在体会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时,学生又有了理解上的困难:作者是个做官的,他为什么要向往这样的田园生活呢?我同样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只是让学生补充阅读了辛弃疾的另一首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再辅以作者的生平资料介绍,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最终,学生终于悟出了作者这份特殊的“情”。因为作者来自当时金人所占领的地区,他的心愿就是带着兵马把金人赶走,让广大北方的人民过上正常的生活。所以,当他走到江南这一处小山村时,被眼前这一家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普通百姓所触动,再回想起自己的家乡,自然真情流露,表达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其实他的这份感情,正是一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大情”啊。
关键词:感悟品悟;想象;诗眼;诗境诗意;诗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265-02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人之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我国古代名家在填写诗词时非常重视字词的推敲,讲究“一字传神,一语惊人”。凡是在关键词句位置都非常重视遣词造句,力求炼字精确,在整首诗词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诗眼”。
“诗眼”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整首诗的诗眼,它表达的是整首诗的中心、意境、含义。如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主要写友情,但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它不仅指桃花潭水之深,更是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情感之深,两者巧妙地联系起来;二是句中的“诗眼”,它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语,作用是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并赋予诗句新的含义。如:唐朝白居易写的《江南好》一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中“红”和“绿”都是诗眼,让我们感受到江南风景的融融春意、勃勃生机,及诗人无限的舒适与快慰。但凡“诗眼”用字都非常巧妙,在教学中,教师须从“诗眼”出发,引导学生品味好词佳句的含义,体会古诗所蕴含的意境,感悟其中的诗情画意。古诗教学将变得更加扎实而灵动。下面就如何突破诗眼,灵动古诗教学,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解读诗眼,浓厚诗意
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古诗含义,感悟诗中所蕴含的意境。教学中必须着重挖掘“诗眼”含义,尤其要品析诗句中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和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
《清平乐?村居》是五年级课文,是辛弃疾不多见的一首质朴清新的田园词。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妪、孩童共同构成了一幅恬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的图景。短短四十六字,表达了词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在教学《清平乐?村居》里“最喜小儿亡赖”这句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亡赖”同“无赖”,很可爱、很淘气、很活泼的意思。请看这个环节的教学实录。
生:作者说:最喜小儿亡赖。我觉得小儿很聪明,他在剥莲蓬,为什么说“亡赖”呢?
师:把“亡赖”这个词圈出来,学语文应该有这样的敏感。把这两句读出来,联系上下文想。
师:我有个发现,很多同学是笑着读这两句的,为什么?
生:我觉得那个最小的孩子特别淘气,他卧剥莲蓬应该很开心,所以我笑着读。
生:因为是老夫老妻最喜欢的小儿,天真活泼,所以笑着读。
师:你们很可爱、很淘气、很活泼,就是――
生:亡赖。(师生哈哈大笑)
抓住了古诗的诗眼,使古诗教学增加了探究的内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变得有深度,趣味性也更浓,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有很大提高。
二、瞄准诗眼,品悟诗情
找准诗眼,能让读者抓住古诗的脉搏,领悟隐藏在古诗里的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诗眼不仅仅可以体现作者巧妙的构思、出众的才华,更重要的是诗眼使诗句更具有新意,具有独特的情趣,使对景观氛围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一首好诗的诞生,优秀的诗眼更是可以提高诗意描写的准确性,令人品味悠长。
诗作中人们用简练的语言、不同的修辞或表现手法抒感、描写景色。在诗作中的点睛之笔就是整个作品中的传神之比,影响整个作品的优劣。凭借一字之工或者一词传神就使得整个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或情感体会。寻找诗眼,就是寻找可以使作品形象生动、引人深思的亮点,这就要对作品进行充分提炼。这样诗眼将可统摄全篇,并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文学能力。品析诗眼可以先感悟诗作的修辞和表现手法,并通过寻找诗作中的诗眼,快速地体悟其思想感情。例:我在教学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时,就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名句中的“敲”字的由来与学生交流,从而来体味这个字写出了当时四周环境的幽静,敲门声惊动了树上的宿鸟,惊醒了要访的好友。正是这种幽静的处所,悠闲自在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就是在诗眼的品悟了诗情画意。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古诗学习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寻找古诗诗眼的能力,通过不断地锻炼学生提炼诗句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不断纠正学习中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经过了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学生便可以通过寻找到诗眼作为切入点,正确地品赏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意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若错误理解属于正常现象,教师的纠正和讲解将对学生的能力提高具有很好的效果。此教学的目的也是更好地让学生能够明白诗眼在整个诗作中的重要作用,只要能够准确地寻找到诗眼的所在,便可以很好地解析古诗意蕴,感悟作者情怀。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就可以在古诗教学中通过突破诗眼让整个教学灵动起来,而不是像传统的古诗学习方式单调乏味,突破诗眼的教学方式将更加具有活泼性,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诗眼,不仅是对古诗意境的切入点,更是对作者在创作诗作时的心境或情绪具有很好的解读效果。诗眼可以说是古诗的灵魂,瞄准诗眼,便抓住古诗的精髓,虽一字或一词之差,但是却可以让人反复地品位诗情,有所感悟。
三、填补诗眼,想象诗境
古诗语言,正如中国画一样,经常出现留白现象。有时就是留在诗眼中,看似诗人未说,但是留下了古诗中的“气口”,给后人留下了因人而想的空间,玄妙的留白,表达了古诗中所蕴含的深刻意境。
请看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时,把“醉”这个关键字作为诗眼,问:“翁媪为什么而醉?”引领学生想象醉在“溪上青青草”的优美田园风光;醉在大儿锄豆、二儿织笼的勤劳以及小儿卧拨莲蓬的亡赖;醉在“相媚好”……
有魅力的诗词教学,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诗词句,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更深入地想象诗境,从而进入言语的心灵世界。再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向来被当作讲究炼字的范例。这里“绿”字确实用得好,一夜春风吹来使江南的两岸都变绿了。其实也告诉我们作者上次离开家乡的时候就是这个季节,也就是说他离开家很久了,“又绿”说明时间过的很快,从而突出作者思乡之切,回家之切啊!
一首诗、一首词,只要点上“眼睛”,便能游龙飞动,在千古流传中永远保持飞翔的姿态。对诗词过繁的意思讲解就反而显得拖泥带水,易导致曲高和寡,狗尾续貂。让“诗眼”和“词眼”睁开,有助于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和蕴含的哲理。因此,通过以“诗眼”作为教学古诗词的突破口,不失为一条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正所谓“诗眼既得,便势如破竹,境界全出”。
参考文献:
[1]卢谦.浅吟低唱皆因情万紫千红总是春――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J].语文教学通讯,2010,(7).
[2]王玲湘.那些关于古诗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0,(7).
一、知人论世
所谓的“知人论世”,就是指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应该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因此,教师在教授诗歌之前,应该指导学生搜集与作者、作品相关的资料。上课时,采用各种方式来“知人论世”,即了解作者的背景,包括作者的身世、情感、写作风格等: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特征、风俗环境、政治因素等。如在读杜甫的《蜀相》时,不仅要对作者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还要对杜甫一生的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刻的探讨,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诗时的用意。
二、以意逆志。
1、感悟意象。诗歌是通过想象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欣赏诗歌正是从形象的感受开始的。因而,在欣赏诗歌时,不能从表面上去理解字词,而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理解诗作的主旨。如果望文生义,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如“芙蓉”这一形象,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娉婷、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而芙蓉作为意象,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象征义:一是雅致、宁静、欢愉;二是对逝去光阴的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的惋惜;三是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周邦彦的“水面清圆,一风荷举”,将雨后初晴的荷塘景色表现的很巧妙,这句诗的“神”就在于一个“举”字,使全诗富有立体感,荷花亭亭出水,迎风摆动的清新淡雅款款而出。而李清照的“红藕香残玉簟秋”则诉尽了离愁别绪、相思之苦。
2、领略意境。王国维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未也。有境界二者随之矣。”可见,鉴赏诗歌就要品味诗歌的意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登高》,前四句写了天、风、沙、渚、猿、鸟、叶、水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秋景图,也构成了这首诗意境的关键。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老病孤舟、伤时伤怀的感情。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总共描写了十几种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将凄清冷寂的深秋景象与旅人牵动心肠的愁绪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意与境浑”的意境。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习诗歌,只有进入意境,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反复吟诵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是在鉴赏诗歌时,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没有真正的通过诵读去体验诗歌的美。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它同样离不开“读”这个根。学生只有通过读,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才能体会诗的意境之美,才能理解诗意。“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一般来说,在考场上只能选择默读(带着问题默读),而在课堂上,默读又可朗读。朗读是个眼、脑、口、耳一起活动的过程,他能充分发挥感知的积极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如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气象不凡。尤其是音韵、节奏,随着诗情的起伏,时缓时急,忽高忽低,曲折回环。我们要充分把握这些特点,再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诗人不平之气。首先,诗的开篇的两组排比长句,犹如挟天风裹海面,向我们迎面扑来。五六两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随着感情的由“悲”到“欢”,节奏顿转和缓。“须”、“莫”、“必”、“还”、 “且”等词,将诗人的感情由欢畅积聚成高昂、嘹亮的高歌。……最后的豪言壮语;即使千金散尽,也要让大家一醉方休,“同销万古愁”吧。诵读至此,我们的血液中也奔诵着感情的激流。
四、置身诗境
诗歌往往具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特点,在欣赏诗歌时,除了要反复诵读外,还要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诗中的画面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并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和诗人获得共鸣,进入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课堂教学积累
语言积累需要大量的阅读。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有二、三百篇之多,这些文章既是学习语言的范例,又蕴含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认真地学好这些课文,会成为学生语言积累的坚实基础。例如《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住宿在新市徐公店看到的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场面,字里行间渗透的是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生活的喜爱。而透过字面生发出来的无尽的画面尽在想象:树枝上吐着嫩绿的新叶,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黄色的花瓣中还带有一丝淡白,透出一沫浅绿,片片花瓣薄得有几分透明,透着几许晶莹。蝴蝶悠闲地飞着,时而在她眼前晃过,时而在她头上盘旋,时而落在枝头,时而叮住草叶……古诗中这类景物描写的诗篇很多,也很美。结合《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我补充了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还补充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诗。对于补充的古诗,中高年级学生要求读背之外再理解一些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通过扩充组合,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这一组田园诗的画面美和意境美。他们在颂读过程中,接受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继而能够主动地阅读背诵其他古诗诸如边塞诗、送别诗、爱国诗等等。
二、课外知识铺垫
叶圣陶先生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的深刻影响。因此教师除了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积累,还要注重课外知识的铺垫。课外知识的铺垫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注重课外书籍的阅读。鲁迅先生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看的多了,了解的自然就多了,语感的积累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课外书籍的阅读方面可以这样做:
(1)袁枚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教师要鼓励同班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相互借阅图书,立下诚信借阅的班规,形成良好的借阅习惯,及时认真地阅读每一本书并写好每一份读书笔记。四人一组,组成具有协作精神的读书小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四十分钟的时间,鼓励先进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或者讲述精彩的阅读故事。
(3)可以多种渠道获得课外知识。除了相互借阅、互相交流以外,还可以收听广播、利用网络进行有价值、有针对性的阅读。比如可以利用“书香江苏”这个平台来逐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4)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一句名言。记忆和背诵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也是积累的基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文化中,那些闪闪发光、煜煜生辉的古诗文,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积累语文素养最好的教材。通过对这些古诗文的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自然会增强。
2、注重在实践中积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千古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形象而生动地阐述了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从点点滴滴中观察生活、勤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名言谚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品味生活,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1)分期请革命烈士家属为全体学生做革命烈士事迹的报告,参观烈士陵园及其故居,了解烈士的生平,走进烈士的思想,领略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充分感受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
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环境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不由自主的认同态度。其二,应该在美育的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前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其三,在强调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建立和谐、自然的人际关系和豁达、平和、宁静的心境。
在古诗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来进行这方面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点入手:
一、体会自然之美,产生热爱之情。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以“四季”为例,杜甫笔下的“春”清新自然,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高骈笔下的“夏”抒情浪漫,“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杜牧笔下的“秋”风光无限美好,令人遐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岑参笔下的“冬”是那么富有想象色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在作者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还有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的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此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
二、感悟自然的作用。
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画面的美以外,还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些意境悠远的诗文呢?大自然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要让学生懂得,在古诗文中,自然成了诗人抒感的重要对象,成了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没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浩瀚气势,则不能抒发作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豪情壮志;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没有那亭亭荷花,惊飞的鸥鹭,就不能表达她对生活那份执着的热爱;没有“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就不能抒发那天涯孤旅子之情,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是诗人赋予环境以生命。
三、体味自然对人的启迪。
在古诗文中,环境除了能表意抒情以外,对培养健康的人格,平静、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或壮丽或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对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例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表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则“心旷神怡”,达到“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陆游看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更坚定不屈服于生活磨难的信念。“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在这些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里,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四、古今对比,产生危机。
在感受古诗文美的意境,体会自然与诗人,自然与诗的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对照现在的自然状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思考。比如,我在讲授《村居》一课时,就组织了一场讨论,题目是: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的生活居所,你选择诗中的环境还是现在的城中生活,并说明理由。学生非常踊跃,他们有喜欢诗中的田园风光,说它自然环境好,无污染,民风纯补;有的喜欢城市生活,说它科技发达,文明进步。更多的则希望能把两者合二为一。在经过点拨之后,大家成了共识一社会无论怎样发展,都需要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不知不觉中,学生接受了一次环境教育。
一、品读诗歌语言的凝练美
诗歌要求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最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因此在语言上要求凝练、集中。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短短二十个字。包含这么多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而这画面又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宫女曾经花容月貌,却被禁锢在这凄凉冷清的古行宫中,看花开花落,年复一年,红颜已去,白发徒增,唯一的话题是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情此景,令人唏嘘不已。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都从这短短的篇幅中表现出来了,语少意足,余味无穷。这首诗语言凝练,是写景、言情、叙事时以少胜多的典型作品。
当然,并不是凝练就意味着体裁短小。杜甫的“三吏”“三别”就都采用长篇叙事诗的体裁,用凝练的语言,对安吏之乱期间不同的社会侧面进行描写,表达出了深刻的社会内涵。
诗歌语言的这一特点,促使诗人对语言进行反复锤练,力求言简意赅、笔笔传神,在有限的诗行词句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勾勒出生活场景。
二、品读诗歌语言的抒情美
抒情是诗表现生活的基本方式,《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诗歌语言也就适应诗歌这种体裁的特点,或直接或储蓄地抒发主观情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内容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指“国风”,其中很多作品是当时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如《七月》、《伐檀》、《硕鼠》等诗篇以强烈的抒情性语言表达了百姓对统治阶级的愤慨和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鸨羽》《兔爱》表现的是百姓在沉重徭役下的痛苦,《蒹葭》、《关雎》、《桃夭》、《氓》反映爱情与婚姻的内容。《诗经》中有对男女青年恋爱过程中的心理的描绘,有对婚姻幸福的描绘,有对妇女在家庭与婚姻中不幸命运的叹惋,而这些诗篇无不包含着真挚的情感。
屈原的《涉江》以炽热的笔墨,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的执著追求,对人生的热爱以及决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光辉峻洁的人格,抒发了热爱祖国、同情人民、不惜牺牲自我的深挚感情。千百年后,我们仍为之感动。诗人就像春蚕吐丝,抒发的情感悠久绵长。
在诗歌创作中,感情的抒发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爱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诗人能直抒胸臆,感情浓烈,但有时不免显得突兀、生硬和粗糙。而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诗人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较之直接抒情更加的储蓄、自然。
三、品读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在各种文学语言中,诗歌语言最富音乐性。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节奏、音调、叠词和声情四个方面。
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的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反复。安排停顿间歇是形成诗歌节奏的重要手段。如果各诗句停顿次数均匀,就会形成鲜明的节奏。我国古代诗歌停顿规律性很强,一般是四言二顿,五言三顿,七言四顿。如四言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五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七言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次,韵律也是形成诗歌节奏的一个要素。韵律也称押韵,是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次序地重复出现。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同类的字音在同一位置上重复,构成声音的回环美,这样有助于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审美效果。如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业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以几重。”韵脚分别是逢、容、重,都属于平声韵。全诗语言平仄错综,起伏变化,但又在音韵上取得统一和谐。
诗歌的音乐性还体现在音调上。音调是指诗歌中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中国古典诗词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它的主要作用是借助字音有规律的抑扬变化,使音调和谐。
诗歌的音乐性还体现在多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达到音调和谐的效果。如《诗经》中的《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灼灼”为叠词,又《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参差”、“寤寐”又是双声词,“关关”为象声词。又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体现诗歌音乐性的另一要素是声情。诗歌音乐美的效果并不单纯由声音组合来达到,还必须有声和情的统一。只有达到声情和谐、声情并茂,诗歌的音乐美才算是完善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用早快淋漓的语言和轻快跌宕的旋律,表达其大喜过望、开怀畅饮的情绪,被称为杜甫的第一快诗。而诵他的《登高》,须放慢节奏,拖长声调。因为,这首诗的基调是感慨苍凉,抒发的是诗人低沉的感情,因此节奏要迟缓而沉重,只有这样,才能走进诗境,聆听诗人的心声。
四、品读诗歌语言的绘画美
中国古代诗词讲究“立象尽意”,“象”即形象画面,“意”及主观情感,意思是诗人的情意要融注在形象画面中,而不要特别的说出来。宋代诗人兼画家苏轼称王维的诗与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在再现客观世界、状物与抒情上是有共同之处的,即如古人所谓“诗画共源”,“诗画一律”。
但是,诗是语言艺术,以把抒情见长,而画的特点是以视觉塑造形象,因此,“诗中画”还是不同于“画中画”。“诗中画”比可视的画要抽象一些,间接一些,但它在读者心中引起的联想远远超过了直观的“画中画”。它可以超越时空,描绘流动复杂而变化的思绪与场景内容,更为丰富。
因此,许多古诗词描绘的画面虽然简单,意境却很深刻。如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丽的田园风光,抒发了闲适愉快的情怀;捕捉“明月松间照,清泉古上流”的清秀的山水风光,赞美了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描绘“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画面,抒发了满腹愁思。
五、品读诗歌语言的跳跃美
一、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俗话说:触景生情。每个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我在教学中抓住三个环节:导入、过程和结尾,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置身于特定的生动的教育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和体验。
案例:在教学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年四季美丽的田园风光及劳动人民在田地间劳作的画面,让学生受到感染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把学生一下子引入学习的主题;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把学生带入到多媒体课件营造的音画情境中,让学生随着音乐入情入境地读,诗意自然而然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再结合诗文注释加以理解,诗意逐渐清晰、明了;在引导学生理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诗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这些儿童种瓜时在想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让孩子们在问题情境中畅所欲言。从而体会到学种瓜的孩子勤劳、天真可爱和田园生活的美好。达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二、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因而教语文不应该局限在课本上,应该充分調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领悟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引导他们从生活中体验。
案例:教《触摸春天》一文,导入时我问学生:春天到了,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学生回答:“草地绿了;公园里的花儿开了,姹紫嫣红;燕子忙着做窝;池塘里小蝌蚪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孩子们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说了出来。之后,我又把美丽的春天画面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孩子们更是情绪高涨。接着我问学生:“你们是通过什么感官来感受春天的美好?”孩子们都回答:“通过眼睛观察到的!”我追问道:“那盲童是通过什么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呢?”孩子们体验不同,答案不一。这时,我让学生朗读文果。在体验盲童安静身上“神奇的灵性”时,我让学生蒙上眼睛体验盲人的黑暗在世界里摸索的艰难,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盲童安静能拢住蝴蝶真是一个奇迹!安静是靠自己的心灵来触摸春天,感受世界的,她是多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三、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体验
思考阅读强調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等进行思考、感悟、体验。
由此可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强調个性化感受体验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言辞的交锋、意见的交换。从而超越自我的体验与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促使自己的个体体验走向多元、完善、深刻。
四、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体验
《课程标准》强調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运用多元评价,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案例:在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我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体验——
(1)评价人物:文中的一家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之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进一步通过朗读品出言中之美,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2)评价作品: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是否还有不足,应如何修改?(鼓励学生从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多角度进行大胆评议,发表不同看法。)
(3)学完课文,你对器官捐献有什么新的体会?你打算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办板报、广播、写倡议书等方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试想,如果教师运用单一的评价而不是多元评价,学生能拥有富有个性的思维,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吗?
五、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
想象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大胆想象,进而体验文本的内涵,与作者产生心灵的悟对。
1 运用插图想象
现在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许多插图可作为指导学生想象的现成材料。如《水乡歌》描写的是一个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秀丽水乡。课文给诗歌配上了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画面上还有“什么多”?再说说自己印象中的水乡还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学生想象,唤醒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調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并且鼓励他们尝试着也做一做小诗人。孩子们的思维迸发出美丽的火花:“水乡什么多?”“桥多、鱼多、虾多、楼房多、水田多……”。
2 抓“空白”想象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在无字处读出字来。”文本的空白处即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又能让学生想象中体会文字背后蕴涵的思想情感。
六、让学生在诵读吟咏中体验
诵读吟咏是学生感知教材和获得审美享受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符号还原成可以感知、体验的真情实感。一次次的诵读,就是一次次地拥抱课文语言,就是一次次地感受内容、进入情境、体验情感的过程。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语調、舒缓疾徐的节奏、色彩斑斓的景象中体验语言文字之美。体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生活之美,对课文所表达的情、物、事才能有真实的感受,切实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