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范文第1篇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二首》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1、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范文第2篇

我们以为,诗歌中的“广陵”即当时的“扬州”,之“广陵”与下“扬州”是指去同一个地方。我们知道古地名所指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每个朝代行政区划多不一致,而且同一朝代不同时期就多更改。不过,我们还是能够通过工具书与文献材料探求某一具体时代具体地域的。就此诗而论,《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载,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广陵郡,治所广陵县(今扬州市西北)。徐廉芳《扬州风土记略》又谓:唐“广陵郡被扬州之名,肇于隋文帝开皇九年。”按:此事当在开皇九年由吴州改扬州后。隋文帝开皇九年即公元589年。《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扬州”条则指出:“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复改为扬州,仍治江都县(今扬州市),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广陵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扬州。”“扬州”与“广陵”地名改称的情况已然明了。一般认为,李白此诗创作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因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办事,便约孟浩然在江夏(治今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鹤楼相会(时两人同在江夏)。相聚之后,便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歌。当时地名已早由广陵改为“扬州”。可知“广陵”当为过去之称呼,“扬州”即为当时之称谓。

从唐代其他诗歌中亦可得知“广陵”即当时的“扬州”。为便于说明,我们举例仅举同一首诗歌或同一题目中“广陵”即“扬州”同时出现的例子。先看同一首诗歌“广陵”即“扬州”同时出现的例子。如唐代诗人韦应物《酬柳郎中春日归扬州南郭见别之作》中有“广陵三月花正开,花里逢君醉一回。”李洞《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中有“全蜀拜扬州,征东辍武侯。”又,章孝标《及第后寄广陵故人》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刘商《送薛六暂游扬州》中有“广陵行路风尘合,城郭新秋砧杵多。”姚合《扬州春词三首》中有“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再看诗歌题目中同时出现“扬州”和“广陵”的例子。如唐朝诗人宋之问《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广陵以广好事》。这些例子,同一首诗甚至同一题目中就对同一地名采取不同的称呼,比比皆是,并不奇怪。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广陵”即当时的“扬州”,但其辖区范围与今天“扬州”地域大有差异(只是能够确定的是李白此诗“之广陵”与“下扬州”是指去同一个地域方向),故而不能将唐代“广陵”视为今日“扬州”。

那么,既然“广陵”就是当时的“扬州”,为何题目用“广陵”,而诗歌之中却要用“扬州”呢?难道真如《金陵日报》所载文章说的:“如果诗题中的‘广陵’,和诗句中的‘扬州’是同一地点,那无论从逻辑思维角度,还是从修辞学角度考虑,都显得很不和谐,这种同一首诗对同一地名采取不同称呼的做法实在令人费解”那样吗?答案显然不是。

我们以为作者对同一地名在题目与诗歌中采取不同的称呼,主要就是考虑了修辞的原因。我们知道,古人作诗写文,是非常重视避免重复的,在遇到同一地名或人名时往往变换着花样使用。诸如对文、对举均是避免使用同一词语的表现。试想:要是把题目换成扬州,成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扬州》的话,就与诗中“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扬州”重复了。若是如此,这首诗影响力就要大打折扣。另外,古人都是尚古的,在题目中运用过去的名字,不仅表现自己学识渊博,而且也反映自身情趣。例如,唐代的《及第后寄广陵故人》《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等诗歌,题目中均是用“广陵”,而诗歌中则均用“扬州”。又如,四川达州以前属达县地区,后改为达州市。改名已经多年,但多数人今天仍称达州市为达县。这些例子反映出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崇古的倾向。故笔者以为此诗在逻辑思维与修辞学方面,都是很和谐的。至于同一首诗对同一地名采取不同称呼的做法,更是没有令人费解之处。上面所举的同一诗歌中运用不同称呼的例子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此外,诗歌中用“扬州”而不用“广陵”的原因还有对韵脚字的考虑。古人作诗选韵是很有规律的。王力先生指出,开口较大的韵适宜表示宏大的气势,开口较小的韵适宜表示离别柔情之意。而此诗押ou韵,属于开口值较小的韵,适合表示对友人之留恋的绵绵情意。从用韵角度看,诗歌中用“扬州”而不用“广陵”也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综上,我们以为诗中的“广陵”即当时的“扬州”,题目中用“广陵”而诗歌中用“扬州”主要就是出于避免重复与押韵字等修辞方面的考虑。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范文第3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登黄鹤楼》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4、《送康太守》唐代·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接受美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象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74-03

李白诗歌英译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此后诸多传教士、外交官、汉学家、诗人、学者都翻译过李白诗歌,如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弗莱彻(William J.B. Fletcher)、小x薰良(Shigeyoshi Obata)、许渊冲等等。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艺术特点,甚至被认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另一个是声律)”[1]。“意象是诗词性质的集中体现,离开意象,诗歌的特性就丧失殆尽”[2]。由于意象具有形象性、非独立性、多义性、文化性、象征性等特点,意象翻译在文学翻译中尤为困难。本文拟选取李白著名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5个英译本为个案,从接受美学视角,对翻译过程中的意象再现进行评析。

一、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联邦德国,主要创始人为康士坦茨学派的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接受美学最主要的理论渊源是哲学阐释学和现象学美学,同时也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美学和文学社会学、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美学、萨特的存在主义等理论中汲取了营养。

与以往文艺文学理论只认同读者对作品的被动接受不同,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作者-作品-读者关系中,并“不是单纯做出反应的环节,他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3]。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4]。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只是作者所赋予或作品所包含的,而是也包括读者所理解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既定的客观存在,也并非对所有时代所有读者都完全一样。

姚斯在哲学阐释学“前结构”“前理解”“偏见”“效果历史”等概念范畴的基础上,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个概念。期待视野指读者在接受一部作品前由其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审美期待。姚斯认为,每个读者都带着已有的期待视野开始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改变或实现这些期待,与文学本文的历史视野达到某种程度的视域融合。文学接受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建立、改变、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伊瑟尔借鉴现象学“图式结构”“具体化”“重建”等理论,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召唤性。伊瑟尔认为,文学本文只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图式化框架,这个框架在各个层次都留有空白和未定性,留待读者去确定、填充,也即具体化。这种留有空白和未定性的图式框架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它们使读者得以“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5]。

接受美学因其在文学作品的概念、读者的作用、读者的地位等方面的新见解开拓文学研究的新时代,同时也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审视视角。首先,在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之后,译界对翻译活动的本质有了重新认识。“翻译活动不再被看做是一种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6]吕俊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参与”[7],译者经历的两次视域融合,实际是两次对话,即译者与原文的对话、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对话。其次,与读者地位的提升相应,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重视。再次,接受理论为译文的多样性提供了依据。需要指出的是,译者主体性和译文多样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居于翻译活动主宰地位,可以随心所欲。译者一方面受制于原语文本及其背后的作者,“原文文本对译者有一定的制约性,有被决定了的性质,它不是可以被随意解释的”[8],另一方面还受制于目的语读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译本的多样性始终被限制于一定范围之内。超过这一范围,翻译便不再称之为翻译。”[9]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意象翻译评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于玄宗开元十六年,即公元728年(一说作于开元十三年)。该诗是李白颇具代表性的一首七绝,古往今来,备受推崇,明人陈继儒曾誉之为“送别诗之祖”。诗中意象丰富,黄鹤楼、烟花、扬州、孤帆、远影、碧空、长江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动态画面。表面看来该诗句句写景,实际却句句抒情,情景交融,引发读者无尽想象,生成诗歌隽永意境。

原诗及5首译诗①如下:

(一) “黄鹤楼”意象

黄鹤楼故址位于今湖北武汉蛇山黄鹤矶头,为古代名胜之一。相传仙人子安曾乘鹤到此。诗人首句用之,给了孟浩然此番出游一个很高的起点。孟此去扬州,仿佛也像仙人般自由洒脱。Paul Kroll的译文(下称克译)把“黄鹤楼”译为“Yellow Crane Terrace”, John Turner的译文(下称特译)译为“Brown Crane Tower”,其余3位译者的译文(下分别称许译、孙译、杨译)则译作“Yellow Crane Tower”。经查,“terrace”有台地、台阶、梯田、排房等意,却并无塔、楼之意。也许是因为译者并未见过黄鹤楼,对该楼的形状不甚了解,才有此误译。而“Brown”是棕色或褐色,并非黄色。诚然,从外立面颜色来看,黄鹤楼确实有点棕褐色。但此黄非彼黄也,黄鹤楼的“黄”并非指塔楼颜色,而是与“鹤”组成“黄鹤”这一有特殊含义的名词,所以译者的理解有失偏颇了。此二误译可视作译者期待视野的消极影响。

(二)“扬州”意象

唐玄宗时广陵郡又称扬州,因此标题中的广陵和第二句诗中的扬州,指的是同一地点。作为历代文人墨客憧憬之江南名都的扬州,在本诗中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地名,更是一个带有浓厚文化意味的意象。标题中的“广陵”,许译和杨译选择了省译;克译和特译选择了音译:Kuangling;孙译亦是音译:Guangling,但加注解释了广陵这个地名所指地域范围的历史沿革。第二句诗中的“扬州”,克译、杨译皆为音译:Yang-chou/Yangzhou;特译省译;许译River Town,孙译thickly-peopled Yangzhou。笔者认为,杨译和孙译各有千秋,其他译文则略显不足。原语读者都知道广陵和扬州实是同一城市的不同叫法,但对于不知情的目的语读者来说,看到题中的Guangling和文中的Yangzhou,他们可能会困惑孟浩然到底是去哪里。所以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前理解,且避免标题冗长,可以像杨译那样,省略标题中的广陵,只翻译第二句诗中的扬州。又或像孙译那样,两种称呼都译,但对其中之一文后加注,表明两者为同一地点。扬州在唐代是两京之外最繁华的都市,时称“扬一益二”,意即扬州第一,成都第二。提到扬州,可能大家脑子里都会浮现出一副繁华景象,但到底如何繁华,建筑、交通、生活等等场景是什么样子,又会因人而异。因此扬州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该诗的一个空白和未定性。克译、特译、杨译都保留了这一空白,只是音译,未加任何注释;孙译做了具体化,“thickly peopled”就是译者的填充,是译者期待视野和诗歌空白对话后的结果。这样做有利有弊,益处是一定程度上传递了扬州的特点;弊端是将扬州的特点局限了,使译文读者只知其人口稠密,不解其风景秀丽风情旖旎。这样一来,空白过于确定,译文读者的想象空间受限。如果说孙译留给读者的空白过小,许译的空白则过大,大到有点脱离原诗。也许是践行“浅化”策略,许译的扬州叫River Town,尽管是大写,读者也很难把它和扬州联系起来,恐怕只能根据扬州曾称“江都”而略猜一二了。

(三)“烟花三月”意象

三月本只是表示月份的专有名词,无关情感,但因“烟花”二字,这个时间一下生动起来,“烟花三月下扬州”也因此被赞为“千古丽句”。也因为“烟花”二字,三月不宜再理解为确切月份,更宜理解为春天这个季节。此二字可算该诗最大的意义未定点,自诞生以来,已有多种阐释。尽管各种阐释都认为它是形容春景,但“烟”字作何解并无定论。且举三解为证:“指春天笼罩在蒙蒙雾气中的绮丽景色”[10];“形容柳如烟、花似景的春色”[11];“形容阳春的妍丽景色”[12]。5位译者在这个问题上也是见仁见智。克译:Among misty blossoms of the third month;特译:’Mid April mists and blossoms;许译:while willow-down and flowers reign;孙译:In this flowery April clime;杨译:In the mist and flowers of spring。“烟”在该诗中是一种比喻,是虚笔,只是交代当时的季节及其美景――柳如烟、花似锦的春天。如果译为“in/among/mid the mist”,就坐实了。假设黄鹤楼和江面真的雾气朦胧,诗人如何能目送孤帆直至影远,又何来碧空。就融合原诗视域、再现原诗意境而言,许译甚好,但前提是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一来中国诗词历来有柳如烟的比喻,willow-down巧妙暗含了原诗的“烟”字;二来垂柳和繁花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春天的象征,译文既交代时间,又避开“三月”“四月”之争,保留了原诗的朦胧含蓄美。此外reign一词与上句尾词Crane押韵,为译文的音美增色不少。可惜,对于不谙中国文化的目的语读者来说,willow down带来的效果就要打折扣了。中国人见垂柳而知春天,但在英语文化中垂柳并没有这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因此很难达到相似反应。

(四)意象群:“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

这几个意象是本诗中最重要的意象群。所谓意象群,就是指“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当主体将若干意象表示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画面或动作并传达出内心的情义层次时,就构成了意象群。意象群的组合,构成了诗词的意象系统,形成意境”[13]。钱钟书先生说:“夫言情写景,贵有余不尽。然所谓有余不尽,如万绿丛中之着点红,作者举一隅而读者以三隅反,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无限在。”[14]这与接受美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伊瑟尔认为,正是在一部作品的意义空白中,隐藏着作品效果的潜能。“一部作品的未定性与空白太少或根本没有,就不能称为好的艺术作品,甚至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15]文学本文的召唤结构就好比那着点红的万绿丛,有余而不尽,给予读者能动反思和审美想象的余地,让读者得以举一反三去寻找那无限姹紫嫣红,也即深入参与作品潜在意义的实现。以本诗为例,古今中外的读者从本诗的景中就阐释出了不同的情:与所敬爱的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对扬州的歆羡之情、对不能同行的惋惜之情等等。

这两句诗的5译文中,许译一减二增,可谓独树一帜。一减是指“孤”字省译,二增是指在天空前增译“无边无际”,在河水前增译“无穷无尽”。去lonely或solitary而添boundless和endless,再加上独一无二的rolling,译文离愁别绪减弱,豪迈气概增强,倒也符合李白诗歌激情饱满、境界开阔的特点。只是两处增译略有过度具体化之嫌,限制了读者对“碧空”和流向天际的“长江”的想象。去掉这两个词,译文并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情况下,译者填补空白或具体化未定性,会破坏原诗的含蓄和模糊美。

这一组意象群中,5译文差异最大的要数“长江”。克译、孙译:Long River;特译、许译:River;杨译:great river。细品原诗,“长江”确实既可以像克译和孙译那样作专有名词来译,特指长江,因为诗人告别的地点真真实实的就在长江边,也可浅化为像杨译那样的普通名词或许译那样某一条江的名字,因为诗人寄情于景的是江水,长江换成其它江河,比如湘江,比如珠江,诗人寄托的情感是一样的,情景交融的境界依然存在。

虽然5种译文在再现意象群时采用的词汇、句式、诗行、韵律不尽相同,但都传递出与原诗相近的景和情。究其原因,是因为译者力求接近原诗和诗人的历史视野,充分理解原诗,正确传达了原诗的图式框架。

接受美学因其对读者作用的肯定、对读者地位的重视、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开放性态度,对文学翻译具有很大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翻译究其实质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翻译过程就是两次对话―原文与译者、译文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意象是构建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空间的重要手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意象丰富,情景交融,意境隽永。通过对该诗5个英译本中意象翻译的探讨,本文得出一些启示:其一,翻译诗歌意象时,译者受个人审美趣味、审美经验、审美能力、所处历史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难免对意象意义、价值做出不完全一致的理解和阐释。其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尊重原文和原语文化,以原文为据,又要考虑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水平,采取适当翻译策略,使译文得到更好接受,唤起目的语读者与原语读者类似反应。

注 释:

①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0;孙大雨.英译唐诗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01;徐静.唐诗英译的意象图式概念识解运作.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49.

参考文献:

〔1〕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秦皇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3.

〔2〕〔13〕朱晓慧.诗学视野中的宋词意象[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37,26.

〔3〕〔4〕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63,64.

〔5〕〔15〕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43,44.

〔6〕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90.

〔7〕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76.

〔8〕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67.

〔9〕胡开宝,胡世荣.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2006,(3):11.

〔10〕傅德岷,卢晋.唐诗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38.

〔11〕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395.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范文第5篇

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

2,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

3,青海长门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4,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10,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1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1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9,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范文第6篇

教学这首诗,我摈弃了古诗教学历来跳不出的字词窠臼,尝试着把着力点放在发展思维、读书感悟和体会情感上。

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拥有了许多关于古诗的知识,能看出这是一首什么诗吗?

生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生2:这是一首送朋友的诗。

师:对,这是一首送朋友的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哪位同学能围绕这个“送”字提一提问题?想想看可提什么问题?

生1:谁送谁?

生2:在什么地方送?

生3:在什么时候送?

生4:送到哪儿?

生5:为什么送?

生6:怎样送?

教师加以肯定后选择问题相机板书:谁送谁?在哪儿送?何时送?怎么送?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围绕一个词提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首诗里,同学们读读诗,把答案找出来。把答案找出来了,这首诗也就读明白了。边读边想边看注释,看谁读得快。

片断二:

生:老师,我明白了“何时送”这个问题,李白是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去扬州的。

师: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老师不太明白,能告诉老师吗?

生1:是花开得很繁茂,像浮动的烟雾那样的三月。

师:还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三月?你能用你头脑中的词语形容一下吗?读明白这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继续告诉我。

生2:是鲜花盛开的三月。

生3:是桃红柳绿的三月。

生4: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三月。

生5:是细雨蒙蒙、百花盛开的三月。

生6:是繁花似锦、细雨绵绵的三月。

师:呵,你们真厉害,用了这么多的好词语。在你们的头脑中,三月是那样美,那你们都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呢?

生:是从“烟花”这个词读出来的。

师:你们告诉了老师一个最好的读书方法,那就是展开想象。非常谢谢大家。

片断三:

生1:我读明白了“怎么送?”这个问题。

师:这个问题挺难的,请你说说看。

生1:孟浩然乘坐的小船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李白才离开的。

师:这么难的诗句你都能读明白,真是厉害。朋友的船走远了,看不见了,李白是不是就回家去了呢?请读明白了这个问题的同学继续汇报好不好?

生2:李白没有走,他还在看着长江水向天边流去。因为诗的最后一句说“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见”就是只看见的意思。

师: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真深啊。我们送一般的朋友,送到家门外可能就回来了。李白对孟浩然真是――

生1:真是情同手足。

生2:真是难舍难分。

生3: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师纠正:他们是朋友,不是邻居。)

师:让我们再次读读这首诗,体会一下这深情厚意。

片断四:

师:下面谁能把黑板上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写一写?注意要先想好怎么说,然后还要说得美一点。每个同学在下面先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再把它写下来。

生1:在一个细雨蒙蒙、百花盛开的三月,李白送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孟浩然登上了小帆船,一直到了水天相接的地方,李白还呆呆地站在那儿望着一望无际的长江,看着江水流个不停。

片断五:

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想想,李白站在江边,望着朋友远去的方向,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生1:他在为老朋友祝福,希望他一帆风顺。

生2:他在想,今日一别,不知老朋友什么时候再回来,什么时候再和好朋友相见。

生3:可能在心里默默地说,朋友,祝你一路平安。

生4:在想自己什么时候也去扬州,和老朋友见面。

师:你们真是李白的知音啊。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而语言积累、语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学行为应该是交流互动、共生共进,而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做,要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范文第7篇

一、以学定教,学情学趣很重要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在小学生的思维体系中与知识关系不大,却是他们大语文观的起点,也是他们未来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我从三年级接手这个班开始,就让孩子们大量地积累背诵古典诗词。在老师的熏陶下,我们班的孩子对古典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以学定教,找准教学重难点

“后茶馆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之一: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会的。

所以,在第一课时,我精心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按照“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和悟诗情”的“诗歌五步法”来自学。通过自学,我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了学生不会的问题。于是我大胆地将学生不会的问题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难点。

三、以学定教,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检查自学情况,分为检查读诗文和检查解诗题、知诗人

在第一课时,我就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所有的同学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有一部分孩子还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所以第二课时的开始,为了检验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我设计了“汇报自学情况”这一环节。

片段设计一:

昨天,孩子们按照导学案自学了这两首古诗,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预设:

(1)我会读诗歌的题目

学生讲了诗题的意思后,老师追问:这两首诗的题目中“之”和“使”互换可以吗?

(2)我知道了诗题的意思

生:第一首,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第二首,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

师:带着我们的理解,大声读诗题。

(3)我知道了诗人的相关情况

(板书:理解了诗歌题目,了解了诗人――解诗题,知诗人)

这正是基于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老师扮演了孩子们战胜困难的鼓励者、讨论探究的合作者及孩子发表独特见解的支持者这一应有的角色。

第二部分:理解两首古诗的诗意,感悟它们蕴含的情感

(一)在处理这两首古诗时,我们的基本模式都是学生先质疑,再讨论解答

“后茶馆式教学”中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之二: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这也是课堂教学的真谛。我大力提倡学生在自学中自悟,在自悟中理解,做到能悟则悟,不能悟则生疑,能生疑则质疑,能质疑则解疑。

(二)根据“导学案”所暴露的问题,将两首古诗教学的先后顺序上进行了调整

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发现学生对《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理解和感悟起来都要困难一些,于是我决定在第二课时先教学这首古诗。这首诗学生不会的问题主要是:“轻尘”“柳色新”是什么意思?“王维为什么要劝元二再喝一杯酒?”“西出阳关为什么就无故人了?”

我设计的是当学生们提出问题后,老师先请学生讲。我预设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能讲得非常清楚,那老师就不需要再讲;第二种就是当学生讲得不清楚时,应秉承这样一个观点:“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老师必须是“茶馆”里一名热心的服务员,为学生学习尽可能地提供资源,提供各种便利,为他们的学习服务。比如:解决“西出阳关”为什么就“无故人”了?这个问题,老师准备这么处理。

片段设计二:

我能解答。

1.刚才的问题中,有哪些你能帮他解决?(生答)

2.师讲解生讲得不到位的问题。

(1)“渭城”的位置

(出示地图)请看,西安,就是唐王朝的首都长安,王维和元二在此同朝为官。有一天,元二接受皇帝的命令出使安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库车。于是,王维从长安一路送别元二,走啊,走啊,走到现在的渭河以北,古时候称之为――渭城。所以,诗中有这么一句(生齐声读):“渭城朝雨轻尘”。因此,这首诗也叫《渭城曲》。

同学们,常人相送,送到渭城就不能再送了。渭城以西的路实在太难走了。他们走到渭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夜里,他们只做了两件事:(请生答)饮酒畅聊至天明,所以诗中写(生齐读):“渭城朝雨轻尘”。

(2)“阳关”的情况

出了渭城,再往西走,元二就走到了现在的甘肃敦煌,古时称为阳关。

这个地方,从秦朝开始,一直是外族入侵的必经之地。汉代,皇帝再次筑起一道城关,称为――阳关。直到唐朝,这里仍然战争不断。这就意味着,一旦出了阳关,元二就远离了故土、故人。所以诗中说“西出阳关无故人”。因为诗中有阳关一词,所以它又叫《阳关曲》。

阳关之外是什么样子呢?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曾这样描写那里的环境。(出示高适的古诗)

读完诗后,师问生前往安西的路,是什么样的路?

(3)感悟诗情

元二将在这条路上走3000多里,即便用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也需要走半年之久!因此,诗中说,“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千言万语化作杯中酒,王维举起酒杯:“亲爱的朋友,干杯!”这酒中除了辛辣味,你还品出了什么味道?

这么多的味道,一杯酒怎么能盛得下啊,让我们再次举杯!

师:这是一杯祝福的酒,生齐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壮行的酒,生齐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饱含朋友深情的酒,生齐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读诗要把心放进去,要把情融进去,听老师读。

师范读(配《阳关三叠》)+生读(从“渭城”开始读)

事实上,此一别也真的成了永别!五年后,诗人王维去世,当身在远方的好友元二闻讯后,再诵此诗,分别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慨?(师转身擦掉黑板上的诗歌),学生再次读(背)。

(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更强调合作学习

如果《送元二使安西》我设计得更多的是“师生对话”的话,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学习,就更强调“生生对话”。设计中以四人小组互助交流学习,来培养学生之间的“对话”,因为前一首古诗的学习,有老师方法的引领,学生们此时一定会有话可说,有问题可“议”。只有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争论中,才能真正体现有效中的“后茶馆式”,促进课堂学习的有效。反馈时,我要求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已经解决的问题就不再提出,而提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片段设计三:

1.我们再探讨另外一首诗。请大家现在四人小组中提出疑惑,看能否解决。

2.由小组汇报仍存在的疑惑。

预设:

(1)“故人”是谁?

(2)“西辞”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是“孤帆”?

(4)“碧空尽”“天际流”是什么意思呢?

刚才的问题,谁能替他解答?

生解答。

教师预设帮助生解答:

①当孟浩然远航之后,李白站在江边看到的是一幅流动的画?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师:所以诗中写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开始李白眼里只有一艘船,当这一艘船也消失在蔚蓝的天边时,李白为什么还不走呢?

生:依依不舍――读出你的依依不舍!

生:惆怅――读出你的惆怅!

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惆怅读这首诗――学生读!

师:让我们和李白一起,(引导学生读、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结:刚刚我们就是用(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的方法学习了这两首送别诗。这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大家可以运用它来学习更多的古诗!

对整个重点部分的学习,我都是从学生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交流的策略替代传统的学生应答,使设计具有弹性,旨在适应课堂教学现场生成的特点。

四、以学定教,拓展延伸

在教学的尾声,我设计的是引导学生积累其他送别诗,前面已经提到,在老师的熏陶下,我们班的孩子利用课前精彩三分钟、队会、朝会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有的孩子更是能一口气背一百多首古诗。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延伸”的结尾,这也符合“以学定教”的原则。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范文第8篇

现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诗词,对其意象的丰富意蕴解析如下:

水,象征了别离的情感。水的纤柔,象征着离情的缠绵;水的悠长,象征着离思的绵邈。因此,古代作家常用水来写照离情离思。宋代欧阳修《踏莎行》有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所望之人在暖风中摇着马鞭远行,行人越行越远,女子心中的离愁越积越深,如丝如缕,绵绵不绝,恰如迢迢春水。最善于将水作为别离主题的作家无疑是李白。其中,最为传诵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赠汪伦》。前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目送帆影远去,将无限惆怅之情倾注在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中,流向目力难及的水天交接之处。后诗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进行烘染,景色丽如画。既然桃花潭水既美且深,不免触动作者的离怀,使他将水深与情深联系起来,从而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水深已达千尺,犹不及汪伦的送别之情,则其情该是何等之深?除此而外,李白以水喻情或显情的佳句还有许多,如“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西行有东音,寄与长河流”等。

水象征着某种障碍,用以表达主人公面对可望而不可及之事物时的惆怅、痛苦心理。中国古代许多爱情诗以水象征障碍,难以跨越。宋代词人晏殊“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就是对这种阻隔的感叹。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有歌咏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诗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不写河汉宽阔无边,而是强调它“清且浅”,二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轻盈闪烁的水光含情相视。这才是让人心摧骨毁的伤痛,地老天荒的遗憾。柳永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茫茫烟波,隔断望眼,隔断离情,却让离情更加深沉。

“流水”常象征流逝的时光。“水”强烈地触发着人们产生感叹光阴流逝的时间意识,如李煜的“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喻帝王生活如花落去、春已逝、流水尽一样一去不复返。《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开篇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借滚滚东流的长江,感叹历史风云人物的浮生短暂,面对一去不复返流水,在怀古自伤中发出永久的长叹。类似的还有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汉乐府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等著名的诗句。

诗人尤其喜欢以流水比喻愁情,水的连绵不断,恰如愁情挥之不去,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的独特体验,这其中必然会有对家国兴衰、人生悲欢的抒发。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演奏的是时代的怨曲与悲歌,水声呜咽盈耳令人不忍卒听,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更是以水流无限,比喻愁之长;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深;抽刀断水的奇妙比喻,写出了诗人的悲愁似水难以斩断。因此成为描写愁情的千古佳句。

水也是诗中人物传达情感的媒介。水可以流动,因而水又具有沟通之意。“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一对有情人被江水阻隔,又共饮一江不为不幸之幸,江水于他们既是痛苦的根源,又是精神的慰藉。诗人以这种既是阻隔又是沟通的矛盾统一,将爱情写得缠绵悱恻。造成阻隔的水自然是无情之水,沟通情感的水又是多情之水。这种把水作为沟通情感之媒介的用法在诗歌中亦是多见,如我们熟悉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友人所乘之舟已从视线中消失,眼前的长江却流向天际,那正是孤帆远去的方向,茫茫的江水,不正像诗人牵连不断的离别之情吗?

诗人还常用水营造的氛围来衬托特定的心境或用来寄托自己的心志。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描绘了清泉在石上奔流,月下浪花晶莹清澈见底的优美意境,衬托了诗人回归自然的喜悦心情。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借极具动态的画面,体现了诗人悲秋的情怀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世飘零之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则体现了茫茫夜色中江水奔流的气势,更加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处境。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琵琶行》)以水的清冷借以表达了和友人离别时惨淡的心境。曹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用大海的容纳万有的气度来寄托作者渴望招纳天下贤才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