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余光中乡愁四韵

余光中乡愁四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1篇

“右手写诗、左手为文”的余光中,潇洒遨游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四度空间”,著作等身,声名远播,创作生涯超过一甲子,被誉为“文坛传奇”“文学长青树”,享有“大师”“巨擘”的崇高声誉,是全球华文文学界耀眼的巨星之一。

2008年,余光中八十大寿。10月2日下午,台湾艺文界百余位作家、文友齐聚台北为余光中祝寿。鲜花彩带缤纷,欢歌笑语荡漾。会场正中,醒目的大红字:“庆寿有余・光耀九州――艺文界诗歌雅集 庆余光中八秩嵩寿”。会场显要处,摆放着57本余光中不同时期的著作。

台湾文艺界重量级人士蔡文甫、彭镜禧、张宝琴等莅临。连平时极少露面、90高龄的孙如陵、钟鼎文、姚宜瑛也亲临现场,更增添喜庆气氛。

身形矫健、满头银发的老寿星偕夫人到场,笑容可掬,精神矍铄。

主持人、著名作家杨照致开场白:“不管社会怎么变动,余先生的诗一直入选在课本里、摆在书店里、存在年轻人的心里……”“哗!”全场响起赞同的热烈掌声!

老诗人为自己生日准备的特别礼物是三本新作:诗集《藕神》、评论集《举杯向天笑》和翻译集《不要紧的女人》。

余光中说写到80岁应有毕业报告,这三本书就是他的报告。

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余光中用行动证明自己说过的话“灵感不会拜访懒惰的人”。

翻阅散发着油墨香的余光中新作,众人不禁惊叹:“真不敢相信余先生已80岁了!”

九歌出版社的贺礼除了余光中的三本新作外,还出版了陈芳明主编的《余光中跨世纪散文》、苏其康主编的《诗歌天保》。寿庆发起人、九歌出版社创办人蔡文甫先生盛赞余光中“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他特别提到两件事:在余先生70岁至80岁的10年间,九歌出版社为他出版了9本书;梁实秋过世后,余先生与“九歌”合作,举办“梁实秋文学奖”至今21年。

九歌出版社新出版的《余光中诵诗》CD别具特色。其中有余光中用中文朗诵《民歌》等7首新诗;用美国腔、英国腔朗诵英文诗;古韵吟诵坡气势磅礴的《念奴娇》词。或舒缓、或激越、或低沉、或高亢……语言不同,风格迥异,佳句一出先生之口,听者不禁惊叹老诗人深厚的语言功力,更见识到那颗活泼跳动的诗心!

早年私淑余光中的陈芳明教授感言:“18岁时读余光中的诗,受到感召而走上致力文学之路。……余光中的一生不只是他个人的生命历史,也是台湾文学的历史。……”

写过60余篇余光中研究论文的“余学”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维梁有感而发:“‘光中’就是光彩夺目的中文。余光中的诗文情彩兼备,笔下总是奇比妙喻如龙飞凤翔……在诗歌、散文成就之外,还在评论、翻译、编辑方面卓有贡献……余光中用金色笔写散文、紫色笔写诗、红色笔编辑、蓝色笔翻译、黑色笔评论,用璀璨的五彩笔耕耘数十年,造就余光中的‘文心雕龙’……”

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欢快乐曲中,余光中兴奋地一口气吹熄三层高生日大蛋糕上的蜡烛,高兴地与夫人一起切蛋糕。掌声热烈响起,诗人激动不已:“有这么多朋友陪我过生日,比得诺贝尔奖还高兴!”这是呼应余光中文学成就海内外共赏,曾多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游子文化是一种向心力,怀乡是对整个国家民族的怀念,思念是对整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回归。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这样的向心力,它的文化就难以持久。”“中华文化一直是我安身立命的精神原乡,孜孜不倦地追求其至善至美……”“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不管文学的功能多么弱小,一个作家即使是在物欲的背景下都应该勇敢地捍卫人类精神健康,讴歌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人民。这就是作家的民族使命和社会责任。”余光中的生日感言让在场的每个人深思、感悟,“要想自己的作品不朽,先得让自己的民族接受”!

余光中的诗衔接古典与现代,以音乐性著称。主办者特意安排著名歌手殷正洋献唱余光中新诗谱曲的民歌《回旋曲》《民歌手》《乡愁四韵》;学者高天恩、诗人颜艾琳、陈育虹、杨佳娴等朗诵余光中诗作。

为庆祝余光中八十嵩寿,先生特派人致赠一幅手书贺幛“高华霁月”及一瓶“玉山珍藏陈高”酒。

著名书法家杜忠诰特以余先生《秋兴》诗撰写长幅,面赠余先生。

两岸四地学术界、文艺界、出版界也共襄盛举,从年头到年尾,几乎热闹了一整年――

春寒料峭,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以余光中《乡愁》为题材的“乡愁”音乐会。

阳春三月,香港大学、武汉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等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徐州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余光中与二十世纪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

灿烂五月,台湾政治大学举办“余光中先生八十大寿学术研讨会”,余光中获颁政治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同时,台湾《联合文学》发行“余光刊”、《印刻文学》出版“余光辑”、香港《明报》月刊发行“八秩诗翁余光中再泼墨彩” 特辑。

余光中《莲的联想》和《白玉苦瓜》重版。新出版了陈幸蕙主编的《悦读余光中――散文卷》、陈芳明主编的《余光中六十年诗选》和《余光中跨世纪散文选》、苏其康主编的余光中八十寿庆专集《诗歌天保》。南京大学出版余光中诗歌集《乡愁四韵》。

10月7日重阳节,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中华日报》《人间福报》与《文讯》《联合文学》同时刊登余光中作品。

台湾著名唱片公司“滚石”不仅重新发行杨弦1975年首演由余光中新诗谱写的民歌《中国现代民歌集》,而且还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园举办《诗与歌的回旋曲――余光中八十大寿演唱会》。三小时的演出,让在场所有人享受了一场丰盛的音乐飨宴,更让余先生与夫人感动开心、眼眶泛泪……

余光中任教的台湾中山大学也当仁不让,举办了“荣誉教授余光展”。

中山大学全校师生铆足全力,精心准备,隆重举办了“余光中80大寿庆寿会”。文学院师生的“夜上海”歌舞表演;音乐系的女高音演唱余光中诗谱成的歌曲《叶丽萝》;中文系扬琴伴奏朗诵余光中新诗《昨夜你对我一笑》;外文系学生持蜡烛进场掀起,献唱“Seasons of love”,愿余光中的“春天”永远“从高雄出发”;驻校巴洛克独奏家乐团精选海顿、Tango、Jazz等10种不同版本的生日快乐变奏曲演奏,祝福余先生未来十全十美。余光中则以中英文朗诵倡导环保意识的新诗《冰姑,雪姨》,获得满堂喝彩。

台湾中山大学校长杨弘敦自豪地说:余光中是我们中山大学的“镇校之宝”。余先生的风范、态度及学问备受学校同仁、社会与历史所推崇……

台湾中山大学附中献给余光中的生日大礼则是由校友捐助设置的“余光中诗园”。坐落在诗园的是三座现代造型墙,以层叠方式展示余光中的手稿《让春天从高雄出发》及擅长书法的中山附中教师撰写的《母难日》和《五行无阻》两首长诗。诗园成为该校一大景观和中文户外教学的热门场所。

神游古典、孺慕母乡的余光中自谓“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生日当天,他受邀偕妻回到阔别多年的出生地南京,重访了曾就读过的小学、中学、大学三所母校。

远在数千里外的重庆出版社社长李书敏,久慕余光中盛名,专门托人带来亲笔书法条幅“松柏老而健,芝兰清且香”赠余先生,表达对先生的深深祝福。

重庆工商大学著名教授熊笃寄来新诗《贺余光中先生八十大寿》。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2篇

从文化学心理学角度看,安土重迁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于是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思乡心态要更强烈。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具有选择性:凡是人们喜好的记忆表象更多地保存在大脑皮层中,长时间积留下来的多为美好的回忆。人成为异乡游子时,往往因生活习惯、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等原因,感到孤独无依,心理上往往寻求安全、温暖、依托。此时,故乡的景物,亲朋故旧便以一种温情的回忆占据心头,这就是诗人所“离群托诗以怨”的动机了。余光中写乡愁,也是基于这种心理根源的。

“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和希望还乡”。这便使寻根念祖、返本思归的羁旅母题成为中国历代文学的传统。古诗有云:独在异乡为异客。但是对于“众在台湾”、特别是跟大陆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人们来说,有家不能归的境遇强化了他们对乡国的渴望,也许海峡越是清浅,旅人越是要苦闷――跨越为何如此之难?在台湾文坛,余光中堪称是吟唱思乡之曲的高手。在众多的诗文里,他以一行行自胸中淌出的文字,演绎着浓浓的乡愁;又以一缕缕从体内抽出的丝线,缝缀着密密的亲情。从杏花春雨的江南到《长城谣》中的塞外关山;从古长城的汉家陵阙、灞桥涸柳到淮扬二十四桥明月夜,说不尽的乡情、乡恋、乡思、乡愁。这种空间上的隔阂引诱着作家的追忆,借助诗句神游大地。

诗人出身在江南,因此江南的一切又特能引发出他的乡愁。“江南,唐诗里的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吴王、越王、西施的江南,遍地垂柳、太湖渔港的江南。江南的历史文化、风物人情,使诗人日夜萦怀。然而,现实的他只能“站在基隆港,想――想/想回也回不去”。诗人禁不住发出慨叹:“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钟声里的江南!”(《春天,遂想起》)对江南的乡愁、乡情、乡音、乡景的呼唤动人心旌。

不仅江南,诗人对黄河两岸、长城内外同样充满了眷眷的深情。“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民歌》)。而一旦黄河冻住,还有长江、心的血海、民族的血海来传唱,诗人固守着民族的渊源,并且推而广之,把民族的传统凝聚在简单的诗句中,诗中的龙的形象更是把中华的文明生动地表现在文字之间,令人宛如看见了这样一条薪火相传的巨龙。《乡愁四韵》中,酒一样的长江水、血一样的海棠红、信一样的雪花白、母亲一样的腊梅香,四个中国文化味十足的意象在诗人笔下反复咏叹,那是充满深厚底蕴的情谊。而《乡愁》一诗,更是将思念故园、追怀亲情的心绪,表达得细腻生动、深婉含蓄。诗人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作为情感的具象载体,随着时空的不断变化,乡愁的内容不断加重,当乡愁成为“一方矮矮的坟墓”时,诗人对母亲的感情是多么深沉而歉疚,其中包含着多少血泪与呐喊!最后,诗人的感情由对自己亲人的思念升华为对整个大陆同胞骨肉的思念以及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殷切希望。空间上的分离把诗人眷恋的胃口一再勾起,真实的土地此时代替了中华的文化,对文化的眷恋落实在土地上,乡愁油然而生。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听听那冷雨》 文化 古典文化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如何来欣赏它呢?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雨之味――潮湿凄冷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萧萧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惊蛰”虽过,料峭春寒,扑面而来不是温暖的杨柳风,而是那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萧萧的冷雨”,这“冷雨”的意象给人潮湿凄冷的感觉,一时间,“天潮潮地湿湿”,仿佛这天与地,还有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甚至“思想”都浸润在潮湿的雨气之中。文章一开始,就这样把读者“扔到”了铺天盖地的雨的世界,彻头彻尾地淋上一个“雨季”的冷雨,读来顿感“寒”入骨髓,“潮”润心灵,在雨里风里,跟着作者“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这“霏霏”的感觉让人产生“非非”的遐想,它不仅使人感到“冷雨”的形象鲜明生动,更使人联想到在这冷雨中情感蕴藉的作者,以及作者心中浓郁的乡愁。如此,从感觉出发的描写就产生了诸多“象外之象”、“味外之味”。

二.雨之色――黑白灰暗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

读到这些文字,我们又不由地跟随余光中先生笔触,仿佛置身于“黑白片的味道”的雨北街头,回顾“黑白片子”的“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伫立雨中,满眼皆是灰或黑的暗调。台北本来富庶繁华,历史原也色彩绚丽,然而为何在作者眼中却呈现出灰暗、单调的色彩呢?他要借此传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我们知人论世,溯流寻踪,探寻语言和语言传递感觉背后的答案,终于在一番“寻觅探访”之后发现,之所以全文笼罩在黑白灰暗的色调之中,那是因为:一是台湾的雨季很长,雨天总是灰蒙蒙、雾蒙蒙的。二是对七十年代大陆的政治运动涤荡文化,感到痛心忧惧。三是安东尼奥尼的片子所传递出的信息也呈现出灰暗的色彩。四是母亲去世,自己悲痛欲绝,眼中一切景物都失去了颜色。“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缘文入景,由景入情,从感觉出发,细细品味,一步步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三.雨之声――凄切缠绵

作者在文中几乎把听觉、视觉、嗅觉甚至味觉都调动起来,和触觉的“冷”融为一体。但是,这些都是为了陪衬听觉,在听觉上表现雨的美感,也就是乡愁的诗意。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的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作者借鉴汉赋的铺排手法,并且骈散结合,长短参差,力求行文节奏缓疾有致,如歌行板。读者从字里行间获得的感觉就像是作者记忆中江南的秋雨,或长或短,或缓或疾,文字的节奏就像是合着秋雨的节拍,随之跳动,随着情感的需要,跌宕起伏,当情到浓烈时,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可以省去,连成一气,读来音律优美,情韵俱生。 又如: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疏雨”滴落在梧桐叶上的声音和“骤雨”敲打在荷叶上的声音,对于俗心人听来,两者并无殊异,不过尔尔。但在作者敏感的心中,“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且“更笼上一层凄迷了”。这种“凄迷”的美感,我们读来似曾相识,因为它来自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疏雨滴梧桐”唤醒了我们对李清照词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记忆。而雨打荷叶之声,则可以认为是化用了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的诗句:“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除此之外,文章中引用或仿用中国古典诗词典故就有十多处,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由此可见,余光中的愁怅是一种乡愁,而且不是一般的乡愁,而是一种文化乡愁,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与眷恋。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蓉子;;乡愁

说是“永远飞翔的青鸟”①,说是“一朵青莲”②,说是一朵“开得最久的”③,说是“一朵又真又美的山水仙”④,说是“蓝空一朵百合”⑤,似乎都是在说我们要谈论的这位诗人。她是一种或几种花的形象。在中国当代诗坛,蓉子称得上是一位纯粹的女性诗人,而且是生长在南中国水乡的女性诗人。说纯粹,是说在她身上女性的许多特点最完备而且保留得最美好。“中国古典女子的娴静含蓄,职业妇女的繁忙,家庭主妇的责任感,加上日趋尖锐的现代诗的敏感,以上四者加起来,形成了女诗人蓉子。”⑥

蓉子诗歌是独特的,也是常青的,她的艺术之美,已为许多诗人和学者所共赏。“静观天宇而不事喧嚷”,从容“探询灵魂成熟的丰盈”,是蓉子得天独厚的气质,蓉子的艺术精神是古典的,也是浪漫的,是知性的,也是感性的,尤其是在对美的感觉、捕捉、表现方面,简直达到了精微、极致的程度,使得著名的九叶派女诗人郑敏也情不自禁地赞道:“她的诗可读性很强,而又有很深邃的内涵。用字饱满、穿透而不夸张;色彩鲜亮,唤起视觉的形、色之感,而不造作。汉语的优美韵味及高度的活力被自然地吸收到现代诗语中。”并得出结论:“美,不管在什么时代,毕竟还是人们心灵的需要。”⑦刘登翰认为她的诗歌总在“寻找着一种精神的超越”,并体现出“一种富于东方古典美的娴静的艺术风格”。古远清说她的诗歌“声谐而句警”,不愧为“台湾新古典主义流派的重要代表”。钟鼎文曾形容她的诗风:“充满着一种宁静的寂寞和浅浅的抑郁。”痖弦甚至指出,蓉子诗歌的意义很丰厚,“不单是文学的美学的,甚至成为社会的和教育的了”。这些评价,均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揭示了蓉子诗歌的审美内涵,都是不乏真凭实据的。

在蓉子的诗歌王国中,出现了许多“花”的意象,如雏菊、凤仙花、牡丹花、百合、青莲、水仙等等,其中,是最重要的意象之一,这一朵饱蘸着乡愁的雏菊,开得最久,也开得最美。

“从人的生存发展愿望来说,没有谁不追求人生的充实和生活的圆满,然而现实人生本身却往往难以尽人意,构成这样或那样的人生缺撼。这些人生缺撼在现实活动中得不到补偿,那么就往往导向在精神上,在文学活动中以审美想象的方式实现补偿。”⑧

“乡愁”是在台湾的大陆人一种时代相思病,是一种客居他乡者对母土的思念之情,作为一种精神补偿,它在诗中表现为对祖国大陆母亲的依恋之情。海峡两岸,亲人们长达几十年的生离死别,思念之情可以说是刻骨铭心。一片槐叶,一张邮票,一只蟋蟀,都能勾引起浓浓的乡思,有乡归不得的哀痛和悲喜交集的向往,致使一代诗人尽望乡。“乡愁”成了大多数台湾大陆各省籍诗人共同的主题。蓉子于1949年2月自江南水乡独自一人来到台湾,举目无亲,她感慨:“欢笑是我的容貌/寂寞是我的影子”,“白云是我的踪迹”。⑨“白云”象征着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活状况,同时赋予诗作以感伤的色彩。

在蓉子的乡愁诗中,成为了表达情感的重要意象。一朵紫色的雏菊,深深牵引着女诗人的情绪。这首《晚秋的乡愁》,就是一曲哀怨痛切的歌韵。

蓉子以晚秋节令作为引起乡愁的背景,烘托之下,更增加了乡愁的浓度。

全诗五节,女诗人用繁复的意象和意象的时、空交错组合,将“乡愁”的感情潜流,曲折多姿的映现出来。第一节,用了“紫色雏菊”、“古老的花瓮”和“异乡的风”等意象,构成一幅晚秋庭院盆景图。蓉子二十一岁,就离开故乡,被调到台湾,那正是含苞的雏菊啊,被从故土采摘到异乡台湾去了。“古老的花瓮”与“雏菊”相映照,又生发出一种象征内涵,既显示了女诗人与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意识的血缘,又蓄蕴了诗人身世飘零之痛。而异乡不胜阴冷的秋风,更加重了凄愁的情调。这可说是情景交融,显出了晚秋乡愁的题意。

在诗的第二、三两节,诗人将灵视的感光镜头转移到昔日家乡。诗人用昔日的家屋、远处的山岗、淡云、轻风、悠悠的水流和琵琶声韵,这一组繁复的意象,织成一幅故乡清秋图,来反衬思乡的哀怨。

在诗的第四节,这位多愁善感的女诗人,又把灵视的感光镜头转移到异乡台湾的潭水,深秋冷寂的潭水,使那十月的寒意更加深,幽壑奔冽的光,使悲凉触手可及。诗人又调动通感艺术,将视觉美感化作肤觉感,静态的潭水和动态的光照相映衬,将悲凉氛围谊染得更浓。诗人感情的潜流从凄愁,增至哀怨,又增至悲凉,诗的感情层层叠加起来,终于在最后一节,以更为惊魂裂魄的一笔,将潜流变成泉涌了。诗人仰天长叹,她发出一声洁问:“谁说秋天月圆,佳节中尽是残缺”。诗人在结尾一改前面凄婉的风格而化作强烈的直抒胸臆:“每一回西风走过,总踩痛我思乡的弦”。“西风”的意象,意味深长。女诗人身在异乡为异客,风从西方来,是大陆的风啊!故乡的风啊!西风传来的风信,是阵阵故乡情,怎能不激起思乡之痛呢?

在这里,“紫色的雏菊”引发了诗人悠悠的乡愁,诗人以“雏菊”自喻,表达了久居异乡的孤寂之感。然而,但菊非水仙,不会临流弄影,“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其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精神,亦使诗人佩服。

“到了秋天/群芳都已消逝/你欲独放奇葩/亭亭玉立在寒风里/诗人爱你高洁的风姿/我欲爱你那颗精金的心/因为培植你的/不是和风暖阳/乃是凄厉的寒霜!”(《菊》)

“凄厉的寒霜”培植了菊“精金的心”,而在异乡的日子,亦使诗人变得更加坚强,余光中称其为“开得最久的”。然而,“乡愁永不会衰老”,“乡愁就是童年是记忆也是历史”(《乡愁》),越多越醇,越久越真。

注释:

①王泉.简论蓉子席慕蓉诗歌的乡愁情结和女性意识[J].华文文学,2002(5).

② 蓉子有一首诗,题为《一朵青莲》.

③ 余光中.女诗人――蓉子[A].余光中.蓉子论[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

④ 蓉子诗:《一朵又美又真的山水仙》.

⑤ 蓉子诗:《哀天鹅》.

⑥ 高歌.千曲无声――蓉子[A].蓉子.蓉子自选集[C].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1:285.

⑦ 郑敏.读蓉子诗所想到的[A].从诗中走过来:论罗门、蓉子[C].文史哲出版社,1997:259,257.

⑧ 陈传才.中国20世纪后20年代文学思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66.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50-02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交互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构建。就语文教学而言,创设接近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的主要手段,就是教师要创设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变课文的情境为现实学习需要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触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认知、想象、思辨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具体、走向深化。面对远离学生真实生活的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真实的情境”,唤起学生的联想,使学生步入课文情境。

1.运用实物。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可以使课文内容与实际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营造富有情感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增进实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案例:《小桔灯》教学片段

有位教师在教授冰心的《小桔灯》时,面对学生普遍不知道小桔灯为何物的实际,自己制作了一盏小桔灯,并且在课堂上展示三次。第一次展示,教师说:“同学们,灯,作为我们生活中常见和常用的产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展示一盏小桔灯。同学们一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要带这样一盏灯来呢?它有什么特殊意义吗?另外,本文作者为何以《小桔灯》而不是以《难忘的小姑娘》为标题呢?希望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来认真研读《小桔灯》这篇课文。”第二次展示,是在学习到作者与小姑娘见面的段落时,此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复述小桔灯的制作过程,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者对小桔灯的制作过程作细致描写的用意。第三次展示,是在揭示课文的中心思想时,教师点燃小桔灯,激动地举起来,深情地说:“我们看到的小桔灯的光是朦胧的、微弱的,为什么作者却说‘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这两者是否矛盾?”

在该案例中,教师利用毫不起眼的自制的小桔灯,通过三次展示,为学生创设了理想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解读课文以及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一次出示小桔灯,教师通过实物,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带入课文的学习情境中。第二次出示小桔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小桔灯的制作过程,体会人物形象。第三次出示小桔灯,教师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深刻地领会了课文的主旨。

2.借助图画。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依文绘图,把课文语言文字形象化。用图画再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课文情境,可以使学生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并从画面中迅速感知课文内容,而且引发由此及彼的联想,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文的阅读体验中。例如,教学《看云识天气》时,有教师考虑到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各种云彩,但学生一般不会留意各种云彩的不同特点,所以特地绘制了卷云、卷积云、交积云、卷层云、高层云、积雨云等云彩的教学挂图,把各类云彩的形状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触发学生对云彩的联想,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

3.借助音乐。音乐是非具象性的艺术,人们在欣赏音乐时,能产生一系列的记忆、联想、分析、判断等心智活动。运用音乐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但能够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反映的生活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案例:《乡愁》教学片段

师:首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多媒体播放《乡愁四韵》)

师:听完歌曲,你们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生1:我觉得歌曲表达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像一杯陈年的酒,化不开,挥不去。

师:乡愁是酒,时间越久越醇厚。

生2:我觉得很悲凉,让我想起离家的感觉,永远忘不掉家的味道。

……

师:看来这首歌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首歌的词作者余光中是台湾著名诗人,除了《乡愁四韵》,他的诗《乡愁》也脍炙人口,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乡愁》,相信学完以后,我们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为了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教师特地播放了歌曲《乡愁四韵》,虽然初中生没有余光中那样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但罗大佑演绎的歌曲,激发了学生思念家乡的情感,从而拉近了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距离,为深入学习、领会《乡愁》这篇课文创设了理想的情境。

4.运用语言。课堂教学语言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自然也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为了创设理想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美化课堂语言,用生动的语言、深情的表述唤起学生的生活联想和体验,引起学生与课文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案例:《望岳》教学片段

教师导入:相信很多同学曾经在影视作品里感受过那波涛汹涌、气贯长虹的长江黄河,那雄壮伟岸、高耸入云的三山五岳,这些山山水水,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历史上曾有无数文人墨客写诗作文讴歌它、赞美它,杜甫的《望岳》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诗人杜甫去领略一下“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登临泰山的经历,这是他们体验杜甫这篇作品思想感情的障碍。教师富有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无疑能够唤起学生对自己游览过,或者在影视作品中领略过的名山大川的记忆,从而联想到泰山的雄姿,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这里教师以情显形,成功地用自己的导入语创设了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评课;学生意识;学科意识;技能意识

杨老师的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乡愁》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在本文中,笔者想就其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拙见。这一堂课折射出了现今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可通过学生意识、学科意识、技能意识这“三驾马车”驱使语文课堂远离歧路,重归正道。

一、注重学生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自我认知、自主成长,而不是作为权威性的领导者,“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事实上,杨老师的学生意识还较为薄弱,没有让学生代替老师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具体由以下三方面可看出:首先,在教学程序上,杨老师没有做到“先生后师”,即没有做到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主总结,再由老师随后进行总结、评价,以深化学生的学习。她还只是停留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层面。比如,在这堂课之初,播放完一段音乐《我的中国心》之后,老师便直接点出了《乡愁》这首诗的情感最高层次――爱国之情,没有留机会给学生自己层层体味情感的递进。这样的课堂导入,不仅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反而让学生摸透了这堂课最终的成果是什么,从而对这样的课堂产生不屑。而听完《我的中国心》之后,老师又随即把作者余光中介绍给学生,包括他离开大陆,移居台北等内容,更是让这首诗歌的神秘色彩尽失,使学生不复有探索、思考的兴致。其次,在教学对象上,杨老师没有“面向全体”,即没有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权利、学习差异、学习时间。比如,她只叫举手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且不断地鼓励学生举手。殊不知,这样只能激励少部分大胆、主动的学生,而原本就较为胆怯、自卑的弱势学生可能在心理上会更有压力。在鼓励学生举手之前,教师应先采用随机点名的方式,帮助弱势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阻碍,使他们在课堂中学会畅所欲言。又比如,杨老师只是先让学生自读一次,且要求仅是了解一下诗歌的内容,但接下来仅有的两次学生朗读却分别采取“同桌两个同学面对面地互读”与“以小组为单位,组长领着读”的形式。这样,课堂气氛可能稍显活跃,但没有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差异性,给予学生独立理解、领悟的时间太少。再次,在教学构设上,杨老师没有做到“三多三少”,即她的演绎法反而比归纳法用得多,知识点机械堆砌反而比学习方法引导多,教师教的时间反而比学生学的时间多。比如,杨老师没有让学生从具体的学习材料中自主归纳出抽象的理论,而是自己先一口气讲解完“移情”、“意象”、“意境”等抽象的概念,接着又由她自己一连举出多个例子(且所举例子较为牵强)。而这些内容又多是知识的堆砌,仿佛“硬塞”给学生,只是“授人以鱼”,没有“授人以渔”。又比如,老师在让学生写什么是乡愁之前,自己先饱含深情地讲出一连串的“乡愁是什么”,明显是事先准备好的“备稿演讲”,占用了学生自己学的时间。

二、注重学科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作为一门学科,语文有着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师应自觉关注学科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学习效果,教学行为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杨老师的学科意识还须要加强,其不足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杨老师没有正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比如,在课堂之初,老师放了一段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我的中国心》,了无新意,与课文《乡愁》的联系其实较为牵强。虽然歌曲慷慨激昂使得课堂生动、热闹,但对于这堂语文课实在无多大价值可言。又比如,在课堂的结尾,老师热切地呼吁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成就有多大,工作有多忙”,都要“常回家看看”,令人感觉这是一堂煽情的思想品德课。其次,杨老师没有精确设计教学程序。课堂中有些教学环节是多余的。比如,杨老师在课堂进行到三分半钟时便展示出了本节课的目标,包括三条:一是诵读诗歌;二是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三是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其中的第一条是诵读诗歌,这难道也算是“目标”?况且,老师设置学习目标,给学生指示和预设了一条学习的道路,反而把学生的思维框在了有限的狭小视域中。再次,杨老师没有精巧设置学习题目。比如,在老师的课件上,没有显示一道练习题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老师以自己的说教为主,很少让学生亲身实践以深化学习。又比如,老师没有布置课外阅读书目给学生,像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白玉苦瓜》等都可作为很有帮助的课外拓展内容。

三、注重技能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教师的师范技能对于课堂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只有一位专业型的老师,才能使语文课堂既规范合理又妙趣横生,充满艺术的美感,从而令学生享受课堂学习。仪态雅、眼光活、说话美、写字巧、组织强是教师在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然而,杨老师的技能仍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欠缺:首先,杨老师的普通话存在瑕疵。比如,好几个字的音调她都读错了,“有的放矢”的“的”和“矢”应分别读为去声和上声,而她分别错读成上声和阴平;“翘首企盼”的“翘”应读为阳平,而她读为去声;“设身处地”的“设”应读为去声,而她读为上声。又比如,方言的影响也使她在读音上频频出错,“坟墓”的“坟”的韵母应为“en”,而她的读音却近似于“ei”;“深入”的“深”以及“很尊重”的“很”也是如此,听来十分别扭,而且极有可能误导学生。其次,杨老师的语言表达不太准确,出现词语错用和句子不通等问题。比如,杨老师在谈到诗歌第四小节的作用时,如此讲道:“有了第四小节,这种思乡之情就不仅仅代表作者自己,就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代表了千千万万离开大陆到台湾以后思念家乡的海外游子。”而“海外”是指中国境外的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因此这里用“海外游子”明显不恰当。又比如,杨老师在讲解意象与意境时说道:“当你真正走入那个意境,你就会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而“设身处地”意为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再比如,杨老师讲的“余光中每年到大陆各个大学去讲座”(应为“去做讲座”)以及“把诗打开”(应为“把书打开”)等话语都是病句。再次,杨老师的板书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她没有将作者余光中的名字写在题目正下方,而是写在其右下方,这不规范。又比如,她在“意象”和“意境”两个词语下面都划上波浪线,在“语言美”和“意象”及“意境”之间也较为随意地画连接线,像在打草稿。再比如,老师的字体还不是很规范的行书,应该更要令人赏心悦目一些。最后,杨老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不强。比如,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乡愁是什么,在教室前面、后面的黑板上写都可以。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自由走动,课堂秩序就会显得混乱。又比如,老师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小节,通过其中的意象走入意境。在这期间,她说:“安静,才能打开思维的闸门,放飞思维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妙的意境中。”同时,老师还伴有飞翔状等动作,这难道不是在干扰学生?既然让学生在仅有的两分钟里安静思考,老师为何又占用这么宝贵的时间展开形式化的说教?

总之,教师只有正确且熟练驾驭学生意识、学科意识、技能意识这“三驾马车”,朝着语文课堂优质化的目标齐头并进,才能摆脱错误的羁绊,避免方向的偏离,奔跑在语文课的正道上。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7篇

孩子要找妈妈,老人手指远方,

那里是无边的青草香,是我的心灵睡过的地方。

孩子丢了襁褓,风吹过脸庞,

一样的亲吻的我梦想。

小羊儿醒了马头琴悠扬。

游子回来了,

泪水湿了衣裳。

涛儿河水洗尽红尘忧伤,

抬头望一望,阳光万丈

我的童年刹那回到胸膛。

这首歌悠扬动人,再配上韩磊那富含沧桑感的歌喉,更能打动人们的心。你也许想象不到,这首歌是血屠代郡之前,汉军射杀了汉朝公主和亲匈奴后所生之子,也就是匈奴王子于单的背景曲。我看到这个镜头时,也颇感惊异。但细细揣摩,不禁佩服导演的匠心,如此意味深长,勾起了我对家的思索。

于单是在匈奴长大的,草原上的马奶和羊肉哺育他长大。但从于单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出他对汉朝的丝丝缕缕的情感。他生活在大单于与阏氏的复杂之中,身上一半淌着汉人血,那于单心中的家究竟在何方呢?是北方广漠的草原,还是南朝汉土?当于单中箭缓缓倒下时,于单眼中竟流露出一丝欣喜。这是“回家”的感觉吗?或者是于单灵魂解脱束缚的欣喜?对于一直生活在重重矛盾之中的于单,这也许是最好的回归方式,大地才是于单真正的母亲,只有她有宽阔温暖的胸膛可以紧紧的拥抱他。

游子归来,总是潸然泪下。于单不仅将自己心中的泪洒在汉土上,更将自己的鲜血永远的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悠悠的旋律,感人的镜头,完美的结局,让我们的心灵睡在了万丈阳光之下,沐浴了无言的温柔。闭上眼睛,我仿佛回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故乡。我的旅途不是如血残阳奏起的叹歌,而是我心中的乐土。我的家乡在湖南邵阳的一个小山村,我比于单幸福,我不仅在梦中神游过故乡,而且恣意在故乡的芬芳之中。至今我还回想,回想到手中捧了一培家乡的土,寻找余光中在乡愁四韵中对家乡的眷恋;回想到干掉了那碗乡亲们送来的白酒,那浓烈的醇香让我沉醉;回想到我吃家乡的辣子,那种烧痛好似诗中的乡愁般沸血的烧痛……家乡真的让我有太多的眷恋,现在才真正体会到艾青诗的意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生;感悟

语文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却大多是沉默不语的,这大大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欲,开启学生智慧,让语文课堂饱含活力呢?下面我谈谈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用音乐渲染教学情境,让学生入境

音乐与语文同是情感的艺术,虽然它由音符组成,不是由各种不相同的文字组成,但利用音乐创设情境,照样能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利用音乐营造情境,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为理解文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为整堂课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我播放了余光中先生的另一首诗,后被罗大佑编曲而成的《乡愁四韵》,那舒缓低沉的曲调,配以罗大佑独有的沙哑而充满磁性的嗓音,将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完全沉在那忧郁而伤感的旋律之中,对乡愁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听完后,请学生评讲听后的感受,学生纷纷用简短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和感恩。尤其是有些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了,留自己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日子一久,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更是难以遏止,有学生讲到自己的父母在外如何辛苦赚钱,自己如何想念他们时,竟热泪盈眶,声音哽咽,他们的心完全被这首曲子所打动,深深地陷入所创设的情景之中,教师也就不用做过多的语言述说了,他们已经很深刻地理解了诗的内容。

二、表演课本剧,让学生感悟理解

富有表现欲是现在学生的一大特点。教学时我们可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表演这一活动方式,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在理解语文基础上的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情节的深入理解的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养。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时,让学生将小说改编成课本剧并在全班表演,使参与表演的同学置身于“狗咬人”事件之中,从情节到主题细加揣摩后,形之动作,述之以语言;观看课本剧的同学,通过直观形象的动作和语言,感受到小说的情节发展,品味小说的语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学生表演课本剧结束后,我给学生时间,引导学生从台词、表情、角色配合、道具的运用等角度去自主评议课本剧的表演,谈谈各自对小说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启发点拨,导引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有的学生在表演的同时,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大大增强了阅读课文的兴趣,学习效果明显。

三、设问质疑,产生兴趣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提问内容,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下面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重新给课文拟个标题。发言时,先说出你拟的标题是什么?然后稍作解释。”生1:我拟的标题是“奉承多变的奥楚蔑洛夫”。理由是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的事件时,他的言行举止变来变去,在不断变化之中,奉承那些有钱有势的人。生2:我拟的标题是“两面人”。所谓“两面人”是指奥楚蔑洛夫有对穷苦、没有地位的人凶狠的一面,还有对有权力、有威望的人一味顺从的一面。师:你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两副面孔,对没钱没势的人一副面孔,对有钱有势的人一副面孔。生3:我拟的标题是“狡诈多变的警官”。理由是奥楚蔑洛夫来了好几次,一会儿夸狗,一会儿又说把狗弄死,这些说明他多变;而且在每次变化时,又总是为自己找到比较好的借口,这又说明他非常狡诈。生4:我拟的标题是“荒唐的奥楚蔑洛夫”。课文中,奥楚蔑洛夫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又那么说,对狗的态度忽上忽下,对赫留金的态度忽左忽右,做法十分荒唐。师:大家的发言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警官,不错,奥楚蔑洛夫警官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大家拟的标题都对,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变色龙”为题呢?生5:变色龙是爬行动物蜥蜴的一种。这种动物皮肤的颜色可以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变化而改变。本文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也是随着环境、事态发展的变化而变化。警官的做法就好比是变色龙,所以作者用变色龙为题目。这个环节,经过学生的思考和老师的点拨,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原来死水一样的课堂变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

四、用笔绘画,让学生展示交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好多学生十分喜爱把语文中的情节画出来。我在教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一个漂泊天涯游子孤寂之情,感受悲凉气氛,我让学生拿起画笔借助前三句诗中的9个景:“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和每个景前面所用的修饰词“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加上表示时间的夕阳,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秋天本来就容易使游子发生悲凉之感,特别是在苍然暮色中,对着荒郊萧瑟的景物,骑着疲惫的瘦马,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他更想到故乡的人,望望漫长的前路,触动情怀,引起悠悠的哀愁。通过他们手中的画笔再现,对这首诗产生了深刻的感受,进而把感受到的意蕴美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又如在学完王维的《使至塞上》后,安排一堂活动课,鼓励学生按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思,画一幅大漠孤烟图,尤其注意“直”和“圆”的意境。学生个个兴致高涨,边画边吟诗歌,此时吟诗的效果远远比学生一遍一遍的朗读要好得多,画完后组织学生举办一次小型的展示会,把他们画的孤烟图一一展示出来,比比谁画的最符合诗歌的意思。这样的诗歌学习,记忆比较牢固,而且学生也对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让语文课活起来确实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如果能在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达到“我学习,我快乐”的状态,我想这样的语文课堂也就真正活起来了。

参考文献:

[1]陈玉琨,代蕊华.课程与课堂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