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范文第1篇

我区《“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经2011年县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1年12月正式颁布实施。新规划更加关注妇女儿童民生问题,新增了儿童与福利领域。增加“逐步完善救助制度,为贫困和大病儿童提供医疗救助”、“发展面向留守流动儿童的公益服务设施,满足孤儿、单亲困难家庭儿童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系列目标,区妇联作为职能部门,积极作为,推进实施力度。“六一”期间,区四套班子领导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到乡镇学校看望他们,送去了慰问金、玩具等节日礼物,并与他们一起庆祝“六一”儿童节。

建立贫困留守流动儿童信息库,对各镇贫困留守流动儿童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统计、登记造册,全面掌握了贫困留守流动儿童学生的资料。目前,共有留守流动儿童5000余人入库(留守流动儿童、孤儿(包括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吸毒家庭子女、受暴力侵害儿童(尚有三个乡镇没有报齐材料)。全面建立贫困留守流动儿童档案,及时做好留守流动儿童的发展情况记录,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工作方法。

积极争取省儿基会、爱德基金会等慈善救助项目,建立帮扶制度。为全县198名孤儿,每年发放资助款30余万元;为区30名特困孤儿款,每年发放3万元。积极申报“职教__班”,新增 2个“职教__班”,每年发放资助款10万元。对上争取__省儿基会和__综艺频道联合启动“__音乐教室暨音乐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计划”,在__小学建成一间多媒体音乐教室,帮助50名苏北农村困境儿童圆音乐梦想,著名主持人__专程到__小学参加启动仪式,与留守儿童快乐互动。同时,音乐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计划争取资金15万元,在宋庄中心小学、__小学、欢墩石门头小学为150名困境儿童免费开展“五个一”培训服务。(一年的艺术培训、一次健康体检、一套优秀儿童读物、一次艺术夏令营、一次艺术展示。)新增“音乐种子”__班5个,完成资料审核、上报等相关工作,为476名困境儿童争取每人连续三年共1200元的资助款。做好市妇联“海生草”关爱困境儿童公益项目,争取“海生草”培训班3个(__中心小学、__中心小学,__小学),为90名困境儿童连续三年送去“六个一”免费公益服务。(一年的艺术培训、一次健康体检、一次夏令营、一次才艺展示、一次社会妈妈结对、一次城乡儿童“手拉手”)

发挥妇联“海妈妈驿站”、巾帼志愿者队伍资源优势,发动结对服务,全区女党员、女干部、女教师等与留守儿童结成“社会妈妈”、“家长”、“阳光伙伴”等形式的互助对子300多对,广泛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学习指导、生活引导等爱心牵手活动。区国税局的“爱心妈妈”连续15年为贫困留守流动儿童累计捐款20余万元,除了定期资助外,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爱心妈妈们带着书包、文具盒、铅笔等节日礼物看望孩子们,送去全体干部职工的一份关爱。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范文第2篇

高校学生骨干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中坚力量,主要包括高校学生干部、团干部、党员及各类积极分子。他们思想道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参与社会事务意识浓。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帮扶留守儿童,是辅助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有效抓手,有较强的操作可行性。首先,高校有良好的人才基础。大学生骨干在高校是一个数量较庞大的群体,资源丰富。他们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优于一般大学生,既有关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责任感,又有较高的可塑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参与此项活动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示范性的作用,扩大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其次,学生骨干具有年龄优势。他们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相对于留守儿童的祖辈更容易与儿童交流。他们知识水平高,多才多艺,帮扶活动易让留守儿童接受和喜爱。最后,有良好的社会政策导向。

国家鼓励高校学生骨干参与帮扶留守儿童的实践活动,曾针对留守儿童问题举行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项目推介会等一系列活动,号召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2007年5月,启动了“青年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青马工程”,把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作为这一工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这样的帮扶活动在力所能及地解决留守儿童困难的同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勇于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生骨干可以将国家政策与个体实践相结合,积极投入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活动中,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接受锻炼,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学生骨干帮扶留守儿童这一具体工作要落到实处,要在相关机制上加以完善,确立正确的指导原则。总体来说,要和高校的“青马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做好统筹工作,避免在实际帮扶过程中出现工作浮于表面和重工作轻成效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定具体的原则以加强组织引导、协调管理。

首先,立足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切实做好帮扶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高校党、团、学组织要选好、选对大学骨干,为帮扶工作做好人才保障。同时,坚持就近、就便原则,在高校周边农村开展工作,以便于联系和沟通。除此之外,帮扶要在大学生个人能力范围内进行,不能影响其自身的学业和生活。其次,建立机制。留守儿童成长是动态的,高校学生骨干也是变化的,不能因学生骨干的变更而影响工作的继续开展。要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避免工作开展时出现时有时无、忽紧忽松的现象,就要建立帮扶工作持续机制:一是制度规范化,建立一个完整、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使帮扶工作有章可依;二是要有相应的考核激励措施,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奉献社会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届学生骨干帮扶周期结束后,要做好志愿者“接力棒”的交接工作,让志愿服务精神薪火相传,使帮扶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正轨。再次,设定方案。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留守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生活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帮扶工作活动方案。方案要考虑实施操作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采纳喜闻乐见、寓教于乐、易于被适龄儿童接受的教育内容。最后,讲究方式。工作的方式直接关系到帮扶的效果,方法得当,效果显著;处之不力,事与愿违。

创新帮扶活动的方式,丰富帮扶活动的内容,灵活、有效地去实施,系统、全面地去开展帮扶工作。同时,营造学生骨干与留守儿童群体和谐互动的良好氛围,在互动中进行道德教育,一方面让留守儿童在帮扶活动中感受到亲情与暖;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骨干关心社会、关爱儿童的精神,使他们在帮扶中锻炼成长。

二、建立高校学生骨干帮扶留守儿童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高校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多,特别是寒暑假时间比较长,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并结合“青马工程”实践环节的内容,有效地开展帮扶留守儿童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工作小组,开展祥光调查研究

留守儿童问题普遍而复杂,学生骨干根据“青马工程”培训体系内容及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建立校、院和班级的公益组织或相关协会,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这样不仅便于集中部署工作和信息反馈,还可以集思广益,迅速、有效地整合各种教育要素应对各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同时,深入调研,全面了解留守儿童信息,要深入农村、走进基层,开展社会调研,撰写相关调查报告,做好相关数据分析,根据帮扶对象的分布、数量、层次进行分类,有目的性地做好帮扶工作。为此,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将每个帮扶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等基本信息输入电子信息系统,建档成册,便于资料查寻,定期了解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做到跟踪、记录、分析,全面了解帮扶留守儿童的成长变化。总之,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主导作用,其成员要密切配合,共同探索帮扶的思路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完善机制,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调查统计方案设计部署实施反馈调整”循环体系。

(二)创新帮扶内容,多角度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

学生骨干要利用周末等节假日的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农村开展帮扶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将“三下乡”改为“常下乡”,提高帮扶的效果。一是学业辅导。大学生骨干受过高等教育,知识丰富,懂得学习方法和技巧,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是发挥他们的优势和强项。可以通过赠送学习用品或集中开班辅导,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也可以进行“一帮一”结子,根据个体对象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去辅导,培养其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适时安排留守儿童到大学校园参观,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二是情感呵护。大学生亲和度高,在帮扶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可以扮演留守儿童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的角色,经常陪伴他们,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访,让他们有交流的对象和倾述的对象;可以举办专场文艺演出,开展各类体育、游戏等活动,为留守儿童表演喜闻乐见的节目。这些都可以使留守儿童亲情上的缺失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弥补,减少他们心灵上的孤寂感,有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三是安全教育。留守儿童因监护力度不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安全教育是日常帮扶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骨干可以通过集中宣讲、发放传单、图片展览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各类安全知识教育,尤其是在交通、饮食、溺水、防骗等方面重点加强教育,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减少人身安全受到伤害的机会。同时,对留守儿童还要讲解安全自救知识,即使受到伤害,也要把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加强联络,建立帮扶常态机制

高校学生骨干与自己帮扶留守儿童可以实施帮扶责任制,进行“包保”工作。加强与留守儿童本人、留守儿童监护人及其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络。首先,高校学生骨干要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除直面交流外,平时还要经常保持电话、书信联系,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情况。电话里能指导的就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家访进行指导和帮助。其次,保持与监护人的联系。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老年人,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与孩子沟通上存在困难,在教育、监管孩子会出力不从心的情况。“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平时表现,提醒监护人除在保证孩子生活需求外,还要加强安全上的教育、学习上的监督、情绪上的观察、行为上的规范。”最后,还要保持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学生骨干通过定期与家长通电话或书信联系等方式,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农民工家长树立家庭教育观念,让他们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四)扩大宣传,在高校形成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气氛

自“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项目推介会以后,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部门的关注,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好的舆论氛围。高校也应响应社会号召,广泛宣传,可以采用校园宣讲、校园广播、图展等形式;也可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开通“关爱留守儿童”专题网站,刊登相关的留守儿童文章和图片,引起他人的共鸣。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也要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如“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小队”等活动。同时,还可以联合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扩大校园帮扶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使校园氛围与社会舆论形成良好的互动。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习;关注措施

关爱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共识。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打工,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人进行抚养和教育的儿童。在我国,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队伍不断壮大,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急剧增加。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山区,农民外出打工十分普遍。在进城的同时,农民也面临着将孩子带在身边还是留在农村的两难选择。而几乎所有进城农民都选择将孩子留守在家中,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事物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留在家中有爷爷奶奶等照顾也比较放心;另一方面,农民无法承受城市的教育、生活费用,将孩子留守在农村是他们一个无奈的选择。因此,伴着打工浪潮的壮大,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本校是县城的一所小学,开设有32个班级,据不完全统计,每班平均有13名左右的留守儿童,占班级总数的21%左右。家庭教育和亲情的缺失,给这些孩子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惑,有的甚至出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在此,我结合班主任教育工作实践,针对如何构建山区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健康平台,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一是自傲型。这类学生有的由于缺乏管教,从小就养成了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心目中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不关心集体,不爱参加公益活动,不遵守校规班规。

二是自卑型。这类学生默默无闻,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对自己缺乏信心,内心迷茫,不敢大胆表现自己。自卑的心理影响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

三是倦怠型。这类学生对他人怀着一种厌恶感,对学业表现出倦怠。这些学生中有部分家长在外经商收入较高。由于对孩子的一种愧疚和补偿心理,常常给予孩子过多的金钱和物质刺激,形成孩子大手大脚消费的习惯,不懂体谅父母在外的艰辛。在学习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安于享乐,如攀比名牌消费、上网吧等。由于父母不在家,祖父母的隔代监管也力不从心,而自己的自控能力差。这部分学生就成为学校中最不思进取、最耽于玩乐的一部分了。对这类学生如果放松教育,将会对社会产生不良

后果。

四是孤僻型。这类学生离群,不大方,不愿与他人交流,自我封闭,甚至对他人的言语行为等产生反感,所以没有多少人与他交往。学习成绩不能提升,也不热心公益活动。自控能力弱,容易冲动,思想教育很难跟上。

五是懂事型。这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严格,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理想,能够对外出打工的父母对自己做出的“留守”决策持正确积极的理解:一是打工父母的工作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留守状态;二是父母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的留守状态;三是因为城市的费用高迫使他们留在了家里。而这种对父母留守决策的积极认同变成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他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偶尔表现出的无助与孤独死他们对自己的心理调整,偶尔在电话中对父母的哭诉是他们难得的撒娇。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是父母教育缺失。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多数儿童来说,亲子关系在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因此,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导致心理上的敌意与焦虑。

二是监护人教育不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分为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在隔代监护中,监护人多数是祖辈,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时代不合拍,不利于儿童社会化,易造成儿童适应不良。祖辈大多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放松和原则放宽,容易使孩子养成刁顽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就拿我班的班长来说吧,学习很好,对班级的事情也比较负责,组织能力也强,生活比较自立。但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班上她比较居高临下。上代监护指由父母同辈人,一般是亲戚或朋友来代养的方式,对孩子的监督大多不如父母。原因:一是亲友要维持自身生计,难以全身心投入教育孩子;二是孩子不属亲生,或过度溺爱,易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或过于严厉,易使孩子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和行为。

三是学校教育不足。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但由于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留守儿童较好的管护措施是实行寄宿制,但大部分学校缺乏寄宿条件。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ρ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的引导。我们教师忙于教学和生活,也没有很多时间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这种影响甚至是终身的!

四是社会教育不良。从我国教育现状来看,社会对少年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这一块尚处于真空之中。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一些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也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就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单从某一个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都是不可能的,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府共同协作,全社会都来关爱留守儿童才能解决这一难题。

第一,学校要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为了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可以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比如:我校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校学生花名册》、《屏南县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登记花名册》等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资料和联系方式,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圈。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爱心爸爸”“爱心妈妈”,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关怀中成长,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爱心爸爸妈妈与留守儿童共度节日,让他们体会节日的喜悦;为留守儿童买个蛋糕祝福生日,让他们感受温暖;周末闲暇时陪伴留守儿童登登山、聊聊天、看看书、逛逛街、打打电话给父母……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以下就是我校“爱心爸爸或妈妈”关爱在校留守儿童活动情况记录表。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帮助,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场所。

第二,家庭要切实尽到应有的责任。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慎重稳妥地安排好监护人,监护人应该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不能把孩子留给年龄偏大的祖辈,因为他们年事已高,有时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自理,怎么能管得好孩子呢?留守儿童的父母应经常与监护人及孩子联系,可以利用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边暂住,可以寄些礼物给孩子从而让孩子体会浓浓的思念之情,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回家看望孩子,最大程度地保证对孩子委托监护到位。因为留守儿童更需要父母的P爱!我班的那个男孩,他告诉我父母在外打工,他和弟弟两年没见到父母了,他们觉得父母好像是抛弃了他们。每当想念父母了,弟弟就会在被窝里偷偷地哭,他见了也在一旁流泪……然而,这样的例子何止这些!

第三,社会要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一方面:要严厉打击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不让他们进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场所。呼吁社会上更多的有爱心的人士创办留守儿童托管场所,让留守儿童在托管中心里像在自己家里享受到父母般的呵护一样,让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就业机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创业,尽量减少孩子的留守。要加强学校、社区、村组和家庭的联系,形成政府、村(社区)、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总之,儿童本应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而这些看似简单容易得到的东西在我们的留守儿童中却很难看到;本应该还是在父母怀里撒娇,淘气的的年纪,却因为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过早的的承受着生活的辛酸;本应该还是在父母的翅膀下受到保护的年龄,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却要过早的一人去面对一切困难;本应该和父母一起玩耍嬉戏的年龄,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过早的承受着那份孤独……虽然这些远离了父母的留守儿童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种种遗憾,但我们相信,通过他们自身、父母、在家监护人、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他们会在磨练中成长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子勋.陪孩子长大[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隔代家庭教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性进程中,在中国国土上发生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浩大的人口迁移,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迁徙。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的诸多现实问题,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数千万儿童少年自身的前途和命运,建立起一套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制度,已成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

1.农民工只能从事低收入工作。农村在知识文化程度上远远不如城市,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以下。农民掌握的知识文化远远不能胜任一些高报酬性的工作,只能以自己廉价的劳动力,在一些低技术性的领域从事最艰苦最累的体力工作,而城市昂贵的花销,使他们难以负担孩子在城里的生活。

2.高昂的借读费用限制了农村儿童进城接受教育。农民在城市没有户籍,无法像城市居民那样享有各种优惠,很多权益受到损害。这种权益的损害不仅表现在对其就业的损害上,还表现在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上,如果农民工要想自己的孩子接受城市教育,就得交一笔数目可观的借读费。另外,与城市的孩子相比,农村孩子无论在经济上、生活上,还是在观念上都与城市孩子有很大的差别。社会也给农村孩子施加了或大或小的压力,这些都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放弃了进城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3.社会冷漠使农民工“边缘化”。英国社会学家鲍曼曾经指出:来自一个山村或是来自于一个小城市中的新来者,经常会被大城市的特殊的冷酷或是大城市的冷漠方式的对待所打击。在社会冷漠的打击下,他们极易在心理、观念、行为层面上产生隔阂,从而徘徊在城市的边缘,充当着“路人”,没有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被“边缘化”的群体,不仅会在城市生活中产生诸多的不适,而且会在与市民的结合和互动中出现种种裂痕,很难融入城市。

(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

1.隔代家庭教育日益成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的家庭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杜鹏教授针对流动人口的外出对其家庭的影响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留守子女中,抚养方式主要为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且隔代抚养的比例最高,这表明隔代家庭教育和单亲家庭教育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2.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隔代监护人的知识文化程度大多不高,多数处于文盲、半文盲的状态,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的差距,很难与孩子交流沟通;隔代监护人的教育方式略显单一,主要以放任型和粗暴型为主。

3.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祖辈吃什么,留守儿童就吃什么,吃的花样单一,只能填饱肚子,没有营养可言;二是尽管祖辈很疼爱和关心留守儿童,可是他们一向节俭,即使经济条件允许也舍不得用于改善孩子的生活条件;三是祖辈年迈,其生理因素限制了其对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关注,时间精力上的限制使得他们对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劣势。

1.在学习上缺乏管教与督促,使得智力开发受到制约。在隔代家庭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农村留守儿童其智力的总体水平在起点上较同龄儿童低,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由于文化知识的缺乏及生理条件的限制,祖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基本上都采取放之任之的态度,疏于管教或者管教不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2.在心理上缺少亲情关怀,导致形成不正常的心理状态。青少年时期正是性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其人格的健康形成和发展与父母对其的关爱及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息息相关。父母的关爱是任何亲情也替代不了的,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父母常年在外,使得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长期缺失,其亲情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就使得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亲情饥渴”的状态。大多数隔代监护人重养轻教,认为只要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就足够了,再加上祖孙之间存在代沟,缺乏沟通,孩子在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时,尤其在面临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往往不愿意与祖辈们交流,久而久之在成长过程中就表现出内向、孤僻、不合群、交际能力差、脾气暴躁、易怒及其他一些不良的心理。王玉琼等人的研究发现: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3.在安全上缺少必要监护,使得其身心受到伤害。祖辈只满足于照顾其衣食,认为只要留守儿童吃饱了穿暖了就是尽到了监护责任,对其安全问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种自由放任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人身安全及心理安全。儿童的自控能力很差,也缺乏对突发性灾难的应变自救能力。父母和祖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也不够。

4.在价值观上缺乏正确引导,导致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先进经验、技术的引进,一些不良的价值观也带了进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农村正遭受各种各样价值观念的冲击。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阶段,他们很可能因为得不到父母在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而产生价值观上的偏离。

5.在亲子关系上缺少有效沟通,导致产生亲子间的隔阂。隔代教育背景下的留守儿童,其与常年在外务工的父母见面的次数和时间不多,因此留守儿童从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亲情。也许在物质上父母可以满足孩子,但是情感和安全父母无法给予。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极易与父母感情疏远,甚至不但不理解父母,反而对父母产生怨恨。

范芳经研究提出,隔代抚养导致亲子关系的缺位,严重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容易造成亲子间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这种亲情关系的缺失不仅会导致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代沟”的产生,还会影响到儿童长大成人以后对自己子女的情感教育。因此,外出务工的父母要注意到这个问题,通过多种渠道与孩子保持紧密的联系。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祖辈要更新教育观念,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

1.祖辈要更新教育观念。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及年龄上的差异,祖辈们传统意义上的育儿观念已经明显不适应当代育儿形式的需要。作为父母外出务工后孩子的监护人,祖辈们应该与时俱进,学习一些教育儿童的新知识、新方法,及时转变观念。把关注孩子的吃饱穿暖转向关注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转移到孩子的教育上。并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与父母一道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祖辈要注意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祖辈要注意塑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在保证孩子基本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理解和尊重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下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祖辈还要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为孩子多买一些书籍、报刊和学习用品,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祖辈要及时发现孩子正当的兴趣爱好,创造好条件鼓励其发展自身爱好,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留守儿童的父母必须在思想上明白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子女能否身心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子女乃至家庭的未来,这是比物质更为重要的东西。只有思想上有了明确的认识,才有可能在行动上真正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父母选择祖辈作为监护人,要充分考虑到隔代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不能仅仅选择一个能照顾孩子衣食住行的老人就行。在隔代监护人确实没有教育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留下一方在家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三)学校应担负起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

除家庭之外,学校是留守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也应该发挥其主阵地的作用。学校要延伸其教育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还应该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怀,将学校教育从课堂教学向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并建立起学校与家庭沟通的平台。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比有双亲在家管教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学校要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首先,在学校教育中要增设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其次,要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心理访谈会。最后,要经常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联系,经常走访,及时了解儿童的成长表现并做心理档案记录。开通家长热线,教师主动与家长联系,介绍孩子在校的情况,让家长对其孩子的在校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存在,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层面必须密切关注和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孩子是无辜的,不能让其成为社会的牺牲品,家长、学校及政府责无旁贷,要尽一切努力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才能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焕达.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中国德育,2007.7,VOL2(7).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全民阅读 农民工子女 阅读现状

2010年5月4日,“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在全国范围启动。该行动旨在为“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1]提供贴近他们实际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重点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2]。各级共青团组织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深入开展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行动。活动推进过程中,服务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在满足农民工子女基本生存、教育物质条件保障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幸福指数等成长、成才方面的内容,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应关注农民工子女的阅读状况,其中课外阅读,是丰富孩子们精神追求、提升他们文化素养、帮助他们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本文基于对农民工子女阅读现状的调查,借此分析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和素质教育现状,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提供借鉴。

一、全民阅读立法

全民阅读立法在国际社会早有先例,“如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2002)、日本的《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2001)、韩国的《读书文化振兴法》(2009)、俄罗斯的《民族阅读大纲》(2012)等,都以立法形式保障国民阅读能力的提高”[3]。

在我国,全民阅读立法也在逐步推进,全民阅读立法一度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而江苏省、深圳市更是走在了阅读立法的前列。2014年,江苏省实质进行全民阅读立法,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全民阅读日。

对于阅读立法,在社会上也一度引起争议,有人认为阅读不能简单靠法律约束。笔者认为阅读立法颁布的意义在于:一是应对当前的形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加之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的纸质阅读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快餐文化占了主导,它讲求的是速读,人们在阅读时留在脑海的更多的是文字的碎片。二是阅读的意义重大,它对于提高人的素养,陶冶情操,提升知识水平都必不可少。因此,全民阅读立法是倡导民众阅读的一种良好方式。三是从目前的立法看,阅读立法多是对促进阅读的政府行为做了明确的规定,如加强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图书资源等,这给全民阅读提供了基础保证。因此,全民阅读立法应该是从基础设施等方面给全民阅读提供物质基础保障。

二、农民工子女阅读状况调研

全民阅读立法在全国范围的推进,对农民工子女阅读无疑也是一种促进。那么农民工子女阅读现状怎样呢?笔者对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团委驻地所在的相城区农民工子弟学校如社会实践基地焱阳小学等学校进行了走访,并利用7月份赴浙江丽水市黄村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对当地的留守子女通过访谈、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本次走访、调研对象既有随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又有留守农民工子女。问卷内容主要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具体包括阅读内容、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等展开了调研和访谈,并随机抽取其中145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阅读数量、阅读时间少、图书资源少、父母督促少。

通过抽样分析发现,农民工子女的阅读数量、阅读时间都难以保证,而就客观条件来看,也确实存在占有的图书资源少、父母督促少的现状。

阅读时间少:关于阅读时间的调查中,选择双休日进行阅读的为42%,午间休息的为19%,晚上睡前一段时间的为27%,其他的为12%。有阅读习惯的抽样对象中,每天能确保15分钟左右时间花在阅读上的为24%,30分钟以上的为51%,一小时的占到24%。

阅读数量少:抽样显示,一学期能阅读1-2本课外读物的同学占19%,3-5本的为45%,6-10本的为19%,更多地为17%,可见大多数同学课外阅读量较少。

阅读资源少:关于农民工子女能否主动去书店、图书馆等文化设施阅读或购买的调查中,数据显示,经常去逛书店的占24%,偶尔去的占53%,不太去的占23%。经常去学校图书馆借书的占17%,偶尔去的38%,不太去的占45%。可见,学生主动利用公共图书资源的意识比较薄弱。

师长督促少:教师、家长的督促与城市父母比相对较少。受访对象中,32%的农民工子女表示老师会经常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有时会的为41%,很少布置的为27%。父母会否经常督促进行课外阅读,经常督促的仅占36%,偶尔提醒的为46%,不管的为18%。父母在家有阅读的习惯吗?“有,我们有时会一起看书报”的为26%;“偶尔有”的为48%,“从来没有的事”的为26%。

(二)阅读质量不高,阅读内容有待调整

调查取样中,农民工子女课余时间阅读较多的书分列前三位的是“脑筋急转弯或儿童漫画之类的娱乐书”、文学书,学习辅导用书。而家中书柜存放种类最多的书籍由多到少依次为“与学习有关的复习资料”、作文书、各种漫画、老师推荐的中外名著、小说。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内容很大程度上一是受限于应试压力;二是阅读层次不高,受访对象更偏向于娱乐性阅读,对经典名著阅读、人文类、科普类书籍主动阅读需要提高;三是父母或者亲戚朋友选购书籍的层次有待提高,以给孩子提供阅读内容的引导。

(三)阅读习惯有待养成,阅读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阅读习惯有待养成:抽样对象中,32%的同学表示非常喜欢课外阅读,45%的表示比较喜欢,20%的表示一般,3%的表示不怎么喜欢,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对课外阅读还是有兴趣的。那么阅读时间能保证吗?抽样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每天都能安排一定时间阅读的农民工子女占到采样对象的30%,“有时读”的为54%,“很少读”的为13%,也有3%的同学表示“不怎么喜欢读”。经常和同学交流课外读书的情况的为24%,有时的为60%,没有的为16%。

阅读方式方法有待改进:抽样对象中,68%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老师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比如做读书笔记“很好,可以把我阅读的内容做个记录,也能提高阅读效率”,20%的“不喜欢,认为没有必要,但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又不得不完成”,7%的“基本没有阅读的习惯,我都是随便摘录一些应付作业的”,其他的占5%。“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能经常写的”农民工子女占38%,有时会写的为40%,22%的基本不写。高达49%的受访学生认为老师有必要在学校教课外阅读的方法,14%的学生则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另有15%的学生认为“有些书比如长篇小说之类的最好能介绍一下”。

三、农民工子女阅读现状原因分析

农民工子女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的教育状况与城市孩子比,受限于户籍、学区、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

(一)受限于城市户籍、学区制度。

鉴于来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多没有取得所在城市户籍,按照入学制度,他们的孩子不能与城市孩子一起进入公办学校受教育。但是近年来,我们也看到农民工的各项权益越来越受到保护,因此,农民工子弟学校成了大多数的选择。这些孩子家庭背景相似,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基本相同。

(二)父母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与城市父母有差异

一是受限于父母的文化层次,他们对子女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更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因此,在个人素养提升方面,农民工对子女的期待与城市父母对孩子的期许、投入有落差。二是受限于农民工的作息时间。农民工务工时间三班倒、单休的现状,让农民工无法保证时间、精力进行亲子阅读,哪怕是单纯的陪伴也较少。当然,也要看到,虽然跟随父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子女阅读状况等方面与城市的孩子有落差,但是因为农民工子弟学校坐落在城市,就读的学生比留守儿童有稍好的条件,加之在父母身边,比在农村留守隔代抚养条件也稍好些。

(三)受限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

就目前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看,首先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薄弱,因此像校园图书馆这一学生阅读的重要场所,部分学校不能提供,部分学校图书馆的馆藏数目年代比较久,藏书量也较少。其次,班级人数太多,教室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以放置图书。最后,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之一是学生想看书但是有时作业太多没时间看,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四)受限于快节奏的时代背景。

当代社会,新媒体时期,电子产品如电视、电脑、手机等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深远。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电子游戏、电视节目、动画片等短、平、快的休闲方式,人们越来越远离传统的纸质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孩子们对阅读的价值判断。

四、改善现状的对策

全民阅读立法的推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学生阅读状况的改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的过程中,重中之重是引导孩子们“好读书”与“读好书”。

(一)好读书。

1.政府与社会大力支持,通过全方位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给农民工子女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保证地方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全覆盖。以学校为例,一是保证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馆藏数量,按照要求每年都投入资金,适时补充适合孩子们的新书目。为方便借阅,还可在教室开设图书角,图书角的图书的来源一是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书带到学校来分享,二是学校可以让每个班级订阅1-2种报纸杂志。

2.在社会上形成阅读氛围,家长倾心关注,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全社会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一是社会风气的引导。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读书》栏目《我的一本课外书》节目的录播,在青少年中倡导阅读风尚。二是家长高度重视,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机会,保证阅读时间;家长借阅或者购买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三是共青团组织等社会志愿者、公益活动要关注农民工子女阅读状况,如苏州大学惠寒学校定向捐赠图书就是一种好的形式。

(二)读好书。

1.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优秀书籍的引导。而孩子们处于这个年龄阶段,有时并不能分辨书籍质量,因此教师要承担起对学生阅读内容指导、阅读方法指导的重任。

(1)阅读内容的指导――开列书单。

新教育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团队,开列了中小学课外阅读书单。各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这些书目。阅读内容要丰富,既有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又能有历史、地理、人文、科普等方面书籍的阅读。

(2)阅读方法的指导――读书笔记。

有了好书,怎样才能进行有效阅读呢?阅读方法很重要。教师也要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最大量的知识养分。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要教会学生精读和略读两种方法。其次要教会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记录读书心得。

2.校园里多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在语文等基础课程教学中,相关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拓展阅读。通过兴趣小组、读书心得评比、制作手抄报等形式定期交流、展出阅读心得。每年订阅有助于学生阅读拓展的报纸杂志,让学生利用在校的课余时间进行零星阅读。65%的受访对象表示喜欢同学推荐课外读物,52%的抽样对象表示喜欢和同伴一起看书。因此学校要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如读书漂流、阅读心得征文等,让同学们相互推荐好的书籍,提高阅读兴趣。

五、结语

阅读状况的改善是个社会化的问题,农民工子女阅读状况的改善需要社会、家长、学校形成合力,共同为农民工子女的阅读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充足的阅读资源,并在阅读习惯、阅读方法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引导,提高农民工子女的阅读兴趣和素养,助力农民工子女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关爱农民工子女品牌项目[N/OL].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2].关爱农民工子女品牌项目[N/OL].中国青年志愿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