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早的医书

最早的医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最早的医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早的医书范文第1篇

《脉经》于晋代成书后,即被辗转传抄,在社会广为流传。至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经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奉诏整理后刊行,才有了统一版本并流传至今。因此,深人地研究林亿等人校注《脉经》的方法及贡献,对于我们研究《脉经)及其流传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试从三方面加以论述:

一、林亿校注本是后世所传《脉经》一切版本的祖本

(脉经)流传至北宋,曾出现多种古传本,仅林亿等人奉诏校定时就有三种不同的本子。林亿说:“世之传授不一,其别有三:有以隋·巢元方时行《病源)为第十卷,考其时,而缪自破;有以第五分上下卷,而撮诸篇之文,别增篇目者,推其本文,而义无取。稽是二者,均之未见厥真,各秘其所藏尔。”(林亿《校定脉经序》)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利于(脉经)之流传,也不利于其学术思想为后人掌握,因此林亿等人“各弹所学,博求众本”,“仍旧为一十卷,总九十七篇,”并于校勘整理后,在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由国子监第一次刊行。这一刻本是历史上《脉经》的最初刻本,也是后世所传(脉经)一切刊本的祖本。这一刻本在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以小字重刊。至南宋时,以此为据而重刊者已知有如下四种:1.福建建阳书坊刊本,刊年不详,为广西槽司本的主要蓝本。

2.广西嘈司本,约刊行于南宋嘉定(1209军),主要依据上述福建建阳书坊本复刻而成。(见(宋广西槽司重刻脉经序))。3.何大任刊本。刊于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主要依据北宋绍圣小字监本翻刻而成。4.其他未详南宋刊本(见(王氏脉经后序》)。这些刻本今均已失传,唯独元代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河南垅兴道儒学据广西潜司本重刊本以及何大任本在元以后有影本及刻本行世,并在这两大系统上衍化出《脉经》多种版本流传至今。因此,由林亿等校注所产生的熙宁元年刻本,无疑在(脉经》流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换言之,没有林校本,就没有今世所传的《脉经》。

二、林亿校勘(脉经)的方法、内容:

(一)广聚校本,据经为断:

由于《脉经》成书后,古本多传,讹误错出,增加了校勘的困难。为了能较好地体现王氏(脉经)原貌,林亿“博求众本,据经为断,去取非私”,即广泛求取校勘众本,依据医学经典判断是非,而不以主观臆测作为去取的标准。今据林亿等人所出校勘语,可知当时曾引用医著多种,如:(素问》、《灵枢)、《太素)、(难经)、(甲乙经),仲景之书及(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等。如:《卷二、第二·胃实》:“右手关上脉阳实者,足阳明经也。病苦腹中坚痛而热……”林亿校:《千金》作“病苦顽痛。”又如:《卷一·从横逆顺状匿脉第十一》:问曰:脉有相乘有从。林亿校:仲景从字作纵字。对于所用不同的(脉经》版本,林亿也一出校语加以说明。

(二)正其谬误,补其脱漏

(脉经)在反复传抄当中出现字句之谬误及内容之脱漏是必然的。因此,在校勘当中勘正对经文的误传,补充其间的脱漏,就成了最为重要的内容。据初步统计,这点在林校当中所占比重最大。

如:(卷三·心小肠部第二):“五月枯莽,胞中空虚,医反下之,此为重虚也。”林亿校:“月”当为“内”,“蓄”当为“乾”,枯燥也,皆字误耳。内字似月,由来远矣,遂以传焉。

又如:(卷二·肝胆部第一》:“黄帝日: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林亿校:忘当作怒。在补充脱漏方面,如:《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尺脉濡,苦小便难,宜服瞿麦汤,白鱼散,针关元,泻之。”林亿校:“(千金》云:脚不收,风痹。”指出在原文“小便难”下脱漏“脚不收,风痹”五字。”对于难作定论的地方,林亿则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只作客观论述,如:(卷四·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肾反心,二岁死……。”林亿云:“臣亿等按(千金》云:此中不论肺金之气,疏略未谕;(指南)又推五行,亦颇颠倒,待求别录也。

(三)删除全部方剂:

(脉经)原书中曾有大量方剂。如今本(脉经)卷七卷八卷九的内容,基本出自(伤寒论),卷七主要收人伤寒的内容,卷八为杂病内容,卷九收载妇人、小儿病等内容,并保存了大量的方子。这和林亿校正《脉经)的指导思想有关,他认为这是一部“叙阴阳表里,辨三部冗候飞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病”的脉学专著,保全大量方子与全书主旨不符,故而全部删去。仔细分析今本《脉经》,我们仍可看出全书存有大量方剂的痕迹,如在(卷九》:“师曰:脉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为躯。(

转贴于

(四)补人四时经:

首先提出“四时经”为林亿所补人的是元明之际的医学家吕复。他说:“脉经十卷,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本诸(内经)、《素问》、(九卷)及扁鹊、仲景、元化之说,哀次而成……,历岁既深,传授不一,各秘所藏,互有得失。至宋秘阁林亿等,始考证谬妄,颇加改易,意其(新撰》、(四时经》之类,皆林氏所增人。”吕复的观点不无道理,从北宋校正医书局校理医书的整个情况看,林亿等人重新编次,或删改,或增补经文的情况是存在的,这也是今天一些人认为宋臣校书功过参半的原因之一。

但是,也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日本丹波元溉认为“(四时经》即(隋书·经籍志)所载(三部四时五脏辨诊色决事脉一卷)”,“吕复以此二件,为宋臣所搀,误矣”,可备一说。然而,尽管人们对这“删”与“增”(或补)褒贬不一,林亿在《脉经)的校勘中,以认真严谨科学的态度作了大量的工作是不可否认的。

三、林亿注是(脉经)古传本中最早的注释:

考诸文献,历代对于(脉经)的研究,多限于传抄引录,校定重刊,唯北宋林亿在整理时作过少量的注释。在林亿之后的几百年间,也未见有系统的注释。因此林亿的(脉经)注是对(脉经》最早的注释,不仅对今人研究(脉经》有所裨益,即对注释也有借鉴作用。林亿的注释可分为三类情况

1.解释医学术语:

如:《卷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太阳在小手指外侧本节陷中。”林亿:陷中“即后黯穴也。”又《卷二一心小肠部第二》:“胞中空虚,医反下之,此为重虚也。”林亿:“胞者,膀胧也,津液之府也。”

2.注释词语:

如:《卷三·肺大肠部第四):

“肺者西方金,万物之所终。宿叶落,柯萎萎,枝条其机然独在。”林亿:“萎姜者,零落之貌也。言草木宿叶得秋,随风而落,而有枝条机然独在。”今(脉经校注)本把此句标点误断为“宿叶落柯,萎萎枝条,其机然独在”,即没有很好地领悟林亿的注语。

3.阐述医理:

如:《卷一·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脉何以知脏腑之病也?然: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即有热,迟即生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别知脏腑之病也。”

最早的医书范文第2篇

我国是世界上养鱼最早的国家,而最早养鱼的品种就是鲤鱼。大约公元前460年左右的春秋时期,范蠡就写就了《养鱼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文献。其中就记载了鲤鱼的养殖法。这部书不仅对我国养鱼业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欧洲渔业的影响也非常之大。自古以来,赞誉鲤鱼为鱼中珍品的不乏其人。如《诗经》:“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河洛记》:“伊洛鲂鲤,天下最美。”宋代苏颂(天文学家、药物学家)说:“诸鱼唯此最佳”、“为食品上味”。古医界称之“鱼中猪肉”。《古今注》还写道:用桃花鲤杂韭菜烹食,“不必疏三雅风五经”,只要几杯浊酒就能“陶然天际”。由此可见鲤鱼之佳美。

鲤鱼之所以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味美,且又有药用和滋补作用。据分析,其含肉量高达70%以上,其中含蛋白质18.5%,脂肪4.6%,另外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所以还是“食补”的重要成员。古代医书中论及,鲤鱼具有和脾养肺,平肝补心,滋补阴阳的作用。如距今1500年前的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鲤鱼“肉味甘”,有助于呕逆上气(咳嗽)、黄疸(肝脏病)、口干病(糖尿病)、水肿脚满(由心脏病、肾脏病引起)的治疗。近年来,对于鲤鱼的食疗做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认为鲤鱼性味甘、温,无毒,功效可安胎、通乳、除湿、利水。常食鲤鱼肉可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咳逆气喘、黄疸烦渴、妊娠水肿、胎气不安,乳汁不通;鲤鱼胆则能解热毒,治热咳,涂小儿热疮肿痛效果甚好。

民间关于鲤鱼的传说甚多,其中以“鲤鱼跳龙门”成为家喻户晓的美谈。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卿》诗云:“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在古代,鲤鱼亦被看成是传递信息的使者。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中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双鲤鱼”,即指古人用竹、木或缣帛等制成鲤鱼或鸿雁的形状,中间夹带书信,以资递寄。以后古诗中的“双鲤”,泛指信函。“鱼雁往返”,也就成了书信往来的形象表达。

鲤鱼的吉祥尊贵,还为我们留下了颇有意义的历史故事。传说孔子之妻生下一男孩,国君鲁昭公闻之大喜,随即派专吏送鲤鱼去贺喜。孔子为崇君之赐,特将新生婴儿取名为“鲤”,字“伯鱼”。得子之喜与鲤相连这一习俗,在国内已逐渐消失,但是在国外至今还有流行。如日本,凡有人家生了男孩,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往往执鲤前来庆贺,或馈赠以鲤形的礼品,寄意新生婴儿健壮如鲤,是战胜艰险的佼佼者。不仅如此,在日本每逢“鲤市”之日,有男孩的人家,白天在门楣上高悬鲤鱼旗,夜晚点上鲤形灯,表示祝贺。

在唐代,鲤鱼曾被朝廷禁止食用。主要原因是唐代皇帝姓李,“李”、“鲤”同音,“鲤”便成了皇族象征。既然以鲤为李,鲤象征皇室,就要避讳“鲤”,所以改称鲤鱼为 “赤公”,谁捕到鲤鱼就必须放生,谁将鲤鱼出卖就要受罚,打六十板子。这些都定为法律。这样,鲤鱼既不能吃,也不能卖,这实在是中国养鲤史上一段既可笑又可恼的插曲。

最早的医书范文第3篇

1119,阎孝忠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现存最早之儿科专著。

1231,意大利萨勒诺医校进行解剖学教学。

1237,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之妇科专著。

1247,宋慈撰《洗冤录》。系中国现存第―部法医著。该书在国外有多种外文译本。

1330,忽思慧《饮膳正要》成书,是中国第一部营养学专书。

1337,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首创“悬吊复位法” 治疗脊柱骨折。

1403-1408,明政府编成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其中收藏明代以前的大量医书。

1500,雅各布・纽弗首先完成剖腹产术。

1510,法国巴累进行外科学革新。

1543,比利时维萨里著《人体之构造》为近代解剖学的基础。

1567,安徽太平县以接种人痘法预防天花,逐渐传全国。

1578,李时珍《本草纲目》成书。1598年首次印行金陵刻本。

1614,意大利散克托留斯发表《静态医学》,研究人体的体温、脉搏、体重的动态变化。1628,英国哈维发表《心血运动论》。

1632,陈司成著《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专著。

1641,吴又可撰《温疫论》论述传染病传染途径、病源特异性等。

1650,英国格利森记述“佝偻病”。

1656,罗尔芬克获知白内障为水晶体混浊。

1656,沃顿研究腺体构造,发现颌下腺管。

1665,胡克制成复工显微镜并发表《显微镜学》。

1667,英国尼达姆认识胎盘的养育胎儿作用。

1674,哈姆首先发现。

1684,伯尼埃将人种按肤色分类。

1700,意大利拉马齐尼著职业病专著《论手工业者的疾病》。

1714,华氏温度计诞生。

1717,中国人痘接种术传入士耳其和英国。

1721,帕尔法恩使用与推广产钳。

1735,瑞士林奈《自然之体系》一书问世,创生物命名法。

1742,清政府令吴廉等编撰《医宗金鉴》刊行。该书是中国综合性医书中最完备、最简要的一种。

1742,摄氏温度计问世。

1752,英国哈勒提出应激学说。

1752,英国斯梅利《产科学的原理和应用》一书问世。

1759,巴德施行宫外孕手术。

1761,意大利莫干尼著《论疾病的位置与原因》,以此为标志器官病理学建立。

1761,奥地利奥恩布路盖著《叩诊的新方法》,发明叩诊法。

1779,法国弗兰克刊出社会卫生学与医疗政策学论文。

1794,英国道尔顿研究色盲。

1794,中国始制狗皮膏。由是流传。

1796,英国琴纳发明牛痘,为人类最

终消灭天花做出贡献。

1797,英国沃拉斯顿在痛风的关节上发现尿酸。

1801,法国皮尼尔提倡以人道主义治疗精神病患者,取下精神病患者身上的枷锁。

1805,英国皮尔逊的《种痘奇法详悉》在广州刊行,牛痘法传入中国。

1816,法国雷奈克发明听诊器。

1817,英国帕金森记述震颤麻痹。

1817,美国麦克道尔施行卵巢切除术。

1838,施莱顿发现植物细胞。

1838,普肯野首先描写神经细胞。

1846,美国莫顿乙醚麻醉下作外科手术获得成功。

1847,奥地利塞麦尔维斯发现产褥热的原因,并采用消毒法预防。

1849,阿狄森记述阿狄森氏病。

1851,德国赫尔姆霍茨发明检眼镜。

1858,德国威尔啸发表细胞病理学,使病理学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

1861,法国美尼尔描述美尼尔氏病。

1867,英国李斯特发明创伤防腐法(应用石炭酸消毒)。

1876,德国科赫进行炭疽杆菌人工培养成功。

1880,德国埃伯斯分离伤寒杆菌。

1882,德国科赫发现结核菌。

1886,德国伯格曼应用蒸汽消毒法于外科手术,为无菌外科之始。

1887,德国施莱斯发明局部浸润麻醉法。

1890,德国贝林与北里柴三郎发现抗毒素,制成白喉抗毒素们和破伤风抗毒素。

1892,阿贝应用肠线做肠缝合。

1893-1895,丹表芬森用紫外线治疗狼疮,开创光疗新途径。

1893,俄国伊万诺斯基研究烟草病,人类第一次发现病毒。

1895,德国伦琴发现X射线。

1900,俄国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

1902,美国兰德斯坦纳发现人的血型有A、B、0、AB四种。

1903-1906,荷兰爱因托芬发明弦线电流计,制成心电图机。

1907,英国高尔顿确立优生学原则。

1908,美国卡雷尔对血管缝合和脏器移植进行研究。

1909,德国艾得希和日本泰佐八郎发明“六O六”,创化学疗法。

1922,加拿大班丁与麦克劳德发现胰岛素。

1922,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出版。

1928,德国卡一介二氏制成卡介苗。

1926,美国摩尔根发表基因论,建立遗传理论。

1929,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30-1935,德国杜马克发现磺胺药的抗菌作用。

1935,前苏联费拉托夫角膜移植术成功。

1943,英国钱恩和弗洛里提取了青霉素结晶并用于临床。

1952,口服避孕药丸产生。

1953,美国克里克和沃森提出核酸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956,美国科恩伯格人工合成脱氧核糖核酸(DNA)。

1957,中国汤飞凡、张晓楼眼病毒分离和体外培养成功。

1960年11月,最后一例天花在中国被消灭。

1962,中国第一批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制成。

1963,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医师断手再植成功。

1966,中国首先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7,南非巴纳德首创人体心脏移植。

1971,英国克里克提出染色体学说。

1972,美国科马克和英国豪斯菲尔德发明X射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仪(CT机)。

1976,美国布卢姆伯格发现乙型肝炎病毒。

1978,抗疟药青蒿素在中医研究院取得成果。

1981,美国斯佩里研究大脑两半球具有功能特异性。

1984,武汉成立中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病房。

1984,德国科勒发明单克隆抗体技术。

1986,美国科恩等人发现调节、控制细胞代谢的生长因子。

1989,美国毕绍普和瓦尔姆斯分离出引起动物肿瘤的致癌基因。

1993,英国罗伯茨和美国夏普发现断裂基因。

最早的医书范文第4篇

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渊源流长。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瘤”的病名,两千多年前的《周礼》中记载凡民有疾病者,分而治之。”“疡医掌肿疡、溃疡、折疡之齐”。这说明当时治病已经分科,肿瘍专有疡医治疗。我国最早的医术《灵枢经》就提出肿瘤起因于“邪气居其中”。汉代名医华佗认为痛痈疽疮肿皆由五脏六腑蓄毒不流所致。历代医书论述病因时,将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及不内外因。肿瘤是风寒暑湿燥火六之邪侵入人体,久积成疾。古人又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情绪过度变化,会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喜怒优思悲恐惊七情太过,心里压力过大,致使脏腑失调,气滞血瘀,这是发病的主因。淤血内生是由于郁久生病、病久生淤,使血液稠浊、气血运行失调,而成积块癥瘕。正是由于体内虚弱,再加外邪人侵,才致发病。即所谓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关于肿瘤的发病,各医流派多有立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气滞血瘀: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阴阳的基础,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一种表现。气在正常情况下流畅而无阻,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失调,即发生气郁、气机阻滞、气滞血瘀。名医朱丹溪认为乳癌是由于“优怒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所致。”故乳房肿痛采用疏肝理气之法。

(2)痰湿结聚论:认为脾主湿、脾胃虚弱、水湿不化、津液不布、邪火煎熬、凝结成痰,形成痰核肿块,治则应以消痰散结、化痰通络法。

(3)邪毒郁热论:认为外邪入侵或内生七情,日久均能生热化火,成为邪热火毒。癌瘤病人多为热毒内蕴之证,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法治之。但若久病体虚、淤毒内陷、由阳转阴,成为阴毒之邪。形成阴疮恶疽,则需以扶正祛邪、调和气血法治之。

(4)脏腑失调论:认为恶性肿瘤到晚期均为脏腑失调,气血亏损,由于病邪日久、耗津伤血、损及元气、气血双亏、正衰则邪盛,机体抗病能力降低,往往又促使癌肿进一步发展,故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调理脏腑功能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

祖国医学不仅对癌症的病因,发病有独特的认识,对癌症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元七世纪晋书即记载用手术割治法治癌,“初帝目有大瘤疾,使医割之”。唐代两部著名医书《千金药方》和《外台秘要》都记载有治疗肿瘤的方药。由于肿瘤病情复杂,病因错综,故中医治癌“审证求因”、“辩证施治”、“调整阴阳”。根据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滞者导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损者益之的原则,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具体病例进行具体施治,同时特别兼顾以下几种关系:

(1)攻癌和扶正:中医学认为单纯用中药攻伐克削,肿瘤虽可缩小,正气亦易受损伤,若单用扶正培本之品,则癌瘤不克,均不可收到理想疗效,故在肿瘤初期,全身情况良好时,常采用大攻小补,攻中有补法。在肿瘤中期,脏腑气血已有相当耗损,邪正相持之时,宜攻补兼施,肿瘤到了晚期,气血阴阳消耗殆尽,正气不支之时,宜先取扶正调理之品,恢复气血,大补小攻,寓攻于补,待气血稍有恢复之时,再用攻癌药物。

(2)治标和治本:癌症的“本”,就是实质性的肿瘤组织存在于机体之内,对人体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损伤。癌症的“标”就是肿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及合并症。如肺癌的咯血,肝癌的腹水,脑瘤的头痛呕吐等。另外,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过程中亦常出现疲乏、厌食、脱发、手足麻木等反应,所有这些都属于“标”。在对肿瘤施治的过程中,始终应紧紧抓住肿瘤病变这个“本”,兼顾出现的各种症状,这个“标”去辨证施治,这是治疗肿瘤的根本大法。

最早的医书范文第5篇

晋代用鲜鸡蛋清做面膜

据史料记载,我国在汉代以前就有了穿孔吊环术,即民间盛行以审美为目的的穿耳、戴耳环的习俗。

但最初的样式并非像现代这样的耳环,而是腰鼓形的,其戴法也与后世不同,它是从耳垂孔直接横去,露其两端在耳外,以显其美。之后,才逐渐发展为各种式样的现代吊环。

早在公元三世纪,晋代的整形美容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东晋名医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与中医治疗学专著。该书共8卷,70篇,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在这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鲜鸡蛋清做面膜,以治疗面部瘢痕的方法。之后还有以猪蹄熬成胶体状物做面膜等多种方剂和方法的记载。

唐代就有人工“酒窝”

在我国古代诗人的诗句中,常把酒窝作为女性容貌美的象征。颊部的酒窝被东方女性认为是美的点缀,被西方人看作是女性魅力的标记。如今,随着整形美容业的发展,人造酒窝已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你知道唐代就有人工“酒窝”吗?

唐诗中有“当面施圆靥”的佳句;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中也有“北地胭脂,偏开两靥”的赞语。所谓“当面施圆靥”,就是以某种化妆品在嘴角处加两小点胭脂,取“两颊点妆靥”之意,仿若“酒窝”一般。但在中医书中对“靥”又有类似“痘痕”之解,在《普济方》和《卫生易简方》等医药书籍中还有许多“治靥方”的记载。当然,无论“靥”字作何种解释,都说明了其作为整形美容术的一种手法,至少在唐代已经被采用。

南宋时义眼术已相当高明

美容磨削术在我国起步也很早,其最早的史料记载见于北宋。

北宋时期有一部医书名曰《圣济总录》,由太医院所编,共二百卷,分66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圣济总录》里就记载了用玉磨治疗面部瘢痕的事例,成为现代磨削术的先导,在以后的医著中也都有类似记述,而国外最早的报道仅见于1905年。

义眼术(装假眼)作为一项很重要的眼部整形美容术,在我国南宋时期就已出现,并留下了这方面的记述。如元代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所载,南宋时“杭州张存,幼患一目,时称张瞎子,忽遇巧匠,为之安一磁眼障蔽于上,人皆不能辨其伪”。“巧匠”为张瞎子装假眼使“人皆不能辨其伪”,可见南宋时的义眼术已经相当高明,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南村辍耕录》的成书过程很有趣。作者陶宗仪勤于读书与写作,身上总是随身带着笔墨,就是下田劳作也不例外。辍耕时,在树下休息,就将收集到的各类史料、文献、资料,以及社会传闻、读书心得等记录下来,将稿子贮存在瓮中。前后写了10年,积了10瓮稿子。之后在学生的帮助下,抄录编纂,整理成书,共30卷,取名《南村辍耕录》。另有人说,陶宗仪为了记载资料,将树叶当做纸,《南村辍耕录》是写在树叶上的书。

唇裂修补术曾吸引琉球医生

《晋书・魏咏之传》中记载了“咏之生而兔缺”(先天性唇裂),后来荆州刺史殷仲堪手下有个医生,专门给人做修兔唇的手术。每次做完手术后,都告诉病人暂时只能吃稀饭,要注意少说话;唐代也有做兔唇修补的专家,名叫方干,因为唇裂修补术做得特别好,所以大家都叫他补唇先生。

明清时期的整形美容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明代《疡医准绳》、清代《疡医大全》等医籍中,都有关于唇裂修补术的记载。

清代顾世澄在《疡医大全》中记载:“整修缺唇,先将麻药涂缺唇上,以一锋刀刺唇缺处皮,即以绣花针穿丝线订住二边皮,然后擦上调血之药,三五日内不可哭泣与大笑,又怕感冒打噱,每日只吃稀粥,肌肉生满,去其丝线,即合一唇矣。”从这一兔唇修补中,足见我国当时美容整形技术之水平。而在康熙二十七年间,琉球国曾派魏士哲医生来到中国福州,向福州名医黄金发学习唇裂修补术,回国后给皇室人员作整形美容术。

此外,《老子》有云:“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鼻子是隆起于面部正中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的孔道。其美观与否,对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很重要。有大缺陷的鼻梁,自然需要修补。让人惊奇的是,在我国元代就出现了鼻梁修补术,可见古人对面部美容的重视。

缠足是一种有害的整形术

除了义眼术、唇裂修补术等古代整形美容的有益实践,在我国古代的整形美容术中亦有糟粕。

与古代西欧女性习以绫帕“束腰”和在18世纪后期英国女性效仿伊丽莎白一世女皇用铅粉搽脸以资美容,而造成众多妇女中毒身亡等有害美容类似,我国古代在贵族女性中也出现了“缠足”等整形美容术。据史料记载,南唐李后主“令宫嫔窘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着素袜行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于是宫女们竞相效仿,并很快普及到民间,到宋代已形成风尚。

这种另类的整形美容术给古代妇女的身心带来沉重的摧残,以伤害身体为美,实为一种陋习。

古代整形美容术发展缓慢的原因

我国渊远流长的中医发展史表明,包括整形美容在内的中医外科起步很早。早在三国时期以华佗为代表的中医学家就开创了手术疗法,但在后来很长一段时期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受封建思想的禁锢,特别是礼教的约束。在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中,就宣扬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自汉代之后,这种观念就深入人心且根深蒂固,因此整形美容就被认为是不孝无德的行为,以至封建统治机构下令禁作剖腹和尸解等“伤毁发肤”的医学举措,视之为洪水猛兽,这就阻碍了中医手术疗法的发展,使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日渐式微。

二是由于我国古代的统治者历来只有天下的观念,而没有世界的意识。换句话说,当时中国看不到有一个世界,不知道中国只是这个世界中的一份子而已。这就导致了我国古代的社会及其文化长期处于封建的封闭状态,使医学得不到其他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借鉴,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最早的医书范文第6篇

这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的腹部手术记录,足以让我们自豪。试想,不必做脊椎穿刺,只要口服一些汤药就能麻醉全身以便施行手术,多么舒适和方便。即使用现代医学的眼光看,这也是一种令人神往的麻醉方法。而中国在1800年前已经做到了,其关键就是有了麻沸散这种功效神奇的!

那么麻沸散究竟是什么药呢?因为史料所乏,详情不可确知,成了千古之谜。

后世医家、史家对此多所议论,疑问很多,归结起来无非是:到底有无此药?如果有,那它的处方是怎样组成的?

有人认为,麻沸散可能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因为《三国志》并不是医书,而当时的医家,尤其是与华佗同时代的另一位名医张仲景(人称“医圣”),其著作中也没有关于麻沸散的记载。但是更多的人认为:麻沸散确有其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国家。《列子·汤问》记载,战国时代扁鹊就使用过;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被公认为是远比《内经》(编者注:即《黄帝内经》)问世更早的作品,里面已提到用刀割治内痔、外敷以药的手术。由此发展到数百年后的三国时代,华佗能达到那样的水平是完全可能的。不同于脍炙人口但演义成分较浓的《三国演义》,陈寿所著《三国志》素以取材严谨、真实可信著称,且成书时距华佗去世不过六七十年,笔者认为,书中所述华佗事迹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说到麻沸散的组成,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先看与华佗同时医家的记载。张仲景的著作中不载麻沸散,只提到“麻沸汤”。这里“麻沸”二字,是“如乱麻而沸涌”的意思,所谓麻沸汤在当时是一种热汤的名称,和麻沸散似无关系。华佗的学生吴普,擅长研究药物,著有《吴普本草》。从后人引用该书的内容中,未见提到麻沸散,但在《吴普本草》中提到植物麻黄的麻醉作用,值得注意。吴普说:“麻蓝一名麻责,一名青葛,味辛甘有毒。”

查询《中药大辞典》可以发现,这个麻黄的“黄”有多种读法,其一是读作“费”,和“沸”字音近。我们知道,中药的方剂常以方内的主药命名。例如麻黄汤以麻黄为主药;当归芍药散,以当归、芍药为主药。如麻沸散也属这种情况,则虽无“麻沸”这种药,但是“麻沸”是否即“麻黄”之误呢?陈寿毕竟不是医生,当时医生们又常用“麻沸汤”,他辨不清“麻沸”与“麻黄”的区别,发生误记是可能的。

千百年来,对麻黄的认识非常混乱,可能这也是导致麻沸散失传的原因之一。直到近代,才有学者杨亭华在其所著《药物图考》中对麻黄作了澄清和说明。他指出,麻黄是大麻的雌花,“新采之时,嗅之久致脑眩晕而痛,因内含元素甚富,为刺激性之麻醉剂”,又说“若服过大之分剂,则呼吸必缓,然卒无殒命者;此药常服致瘾。”

现代植物学也已探明,麻黄分泌含四氢大麻酚等麻醉物质。大麻的果实、小叶及细茎也有一定的麻醉作用(见《中药大辞典》)。现代西方社会的大麻,即由上述植物制成。所以,也许“麻沸散”应改称“麻黄散”。当然,这是一种推测。

宋代有人认为,麻沸散可能由曼陀罗等组成。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汉北回回地方有草名押不芦,以少许磨酒饮,即通身麻醉而死,加以刀斧亦不知……昔华佗能刳肠涤胃,岂不有此药耶!”这里的“押不芦”即曼陀罗。李攸《宋朝史实》载:“置曼陀罗花酒中,既昏醉……尽擒杀之。”大约宋人用曼陀罗或其花置酒中充麻醉剂,是较普遍的。以后元代名医危亦林也常用曼陀罗花作。

另一种说法来自《后汉书华佗传补注》,其中记载:“麻沸散方:羊踯躅、当归、茉莉花根、石菖蒲。”书中未指明此方的出处,但一般认为此方来自清代赵学敏《串雅内编》中的“换皮麻药”。至于此方究竟是否符合麻沸散原方,就不得而知了。

最早的医书范文第7篇

茶可以养生保健,也可以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更可贵的是极少有毒副作用。我国茶养茶疗的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学家认为,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发现了茶。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关于茶最早的文字记录,距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里所说的“荼”就是茶。并且有很多医书中都提出茶有解毒治病的功效。

道家也早就发现并重视茶的养生保健作用了,晋代道家名医陶弘景就曾有这样的言论,他说:“茗茶轻身换骨。”古代对茶研究最深入的当数被后人尊称为茶神、茶圣的唐代的陆羽,他集生平之体会,写了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详尽介绍了关于茶的各方面知识。可见到了唐代人们对茶的药用价值的重视与研究又前进了一大步。《唐本草》、《本草拾遗》中已有用茶治疗瘘疮、小便不利、痰热渴、气逆、宿食、瘴气等病症的记录。《外台秘要》中也专设“代茶新饮方”一节,记述药茶的制作、使用、主治病症。《千金方》中更具体地介绍了10余首药茶方。到了宋元时期,药茶的运用仍在发展,《太平圣惠方》一书记有“药茶诸方”,其中记载了八种药茶的名称。宋朝太医所编的《和济局方》,记有现代人仍在使用的治疗偏头痛、鼻塞、发烧、四肢疼痛、妇人疼痛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的川芎茶调饮。元朝太医忽思慧的名著《饮膳正要》中载有玉磨茶、清茶等内容,由此可知药茶的使用已经蔓延进了宫廷。到了明清,药茶的应用范围、制作和服用方法等内容都被大大地充实和完善了。在宫廷中更是发挥着它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功效。慈禧太后在食疗保健上就有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每当身体不适或患了小病的时候,就饮用各种代茶饮料。《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也记载了大约20首代茶饮方。其实药茶一直以来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山楂茶、川芎茶、枸杞茶、乌梅茶、丹参茶、艾叶茶、生姜茶、决明子茶、柿蒂茶、何首乌茶、菖蒲茶、茶等,都是把单一味道的原料放入水中,煮沸后代替茶叶饮用,以获得这个材料的药效。

历代医家、道家探究出的茶的功效不下几十种:解毒、解表、祛痰、止痢、清心明目、生津除烦、益气疗饥、止血补血、消食醒酒、行水利湿、止渴增津、清热解暑、坚齿防龋、防衰抗老、通畅大便、抗菌防癌、降脂降压、防治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药食。

制神仙茶秘方——轻身健体,止盗汗,祛斑

前面我们提到清代的葛云梦在他的《成仙秘方五十种》中介绍了多种能延年成仙的粥方、酒方。如此神奇的茶他又岂能放过呢!他在书中给后世修道者介绍了他研修的一个重要成果——制神仙茶秘方。

在四月桑叶最茂盛的时候,采摘一些备用,等到十月霜降后,树上的叶子已经凋落大部分,还有一些留在枝头,那些剩下的叶子就叫神仙叶,把它们采下来,和前面采下的叶子一起阴干然后切成细丝,代替茶叶,可以泡水喝,也可以煎煮。听起来好像挺简单,大家可能会对它的疗效产生质疑,葛云梦接着用了个具体的案例来佐证神仙茶的神妙之处。

他说从前有个老人,就用这种桑叶代茶饮用,活到一百二十岁,身体依然很健壮,每天可以走五百里路,而且速度极快,能追得上奔马。后来除了每天喝桑叶茶,还增加了炼服丹药的项目,活到两百岁后的去向就没人知道了,他的亲人也多效仿他用桑叶代茶饮用,大部分都很长寿。这个故事带有神仙道化色彩,现代人对它的可信度多少会有些质疑,但大家绝对不要质疑桑叶茶对人体的养生价值。

最早的医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平面广告;招贴;边缘学科;经济学;传播学;艺术学;信息学

现代广告作为当代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形象化的趋势尤为明显,成为当代广告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中,众多的产品已经大大的超过了社会大众的需要,为了推销过剩的“人造物”,只有利用“形象”的魔力来撑大消费者的胃口,以便创造更多的商业利益。而在这个过程中,广告形象的魔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的广告世界是一个完全视听化的世界,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形象世界,广告形象的煽情无时不在,我们正生活在被广告形象包围的世界当中。

广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传播手段的革新,广告设计的空间正由二维向着三维扩展,现代广告运动正以“广告策划为生命,广告创意为灵魂,广告文化为躯体”的大趋势迈进。广告活动伴随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因此广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中外社会发展的轨迹、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状态的不同,所以各国广告的发展史也具有不同的特色,但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形态: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洞穴壁画不仅是为了记录而创作的。也兼有“公告”的效果。原始人岩画中的动物形象,造型简练,富于标志化,是最早用于视觉传达的图形。人类早期文字——象形文字,是最早的图形符号。文字的应用使传达方式走向发达。距今约10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大分工已经出现,比如这一时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便出现了农业,制陶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生产的分工,出现了新兴产业——制酒业。

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的形成,产品交换逐渐形成,黄帝时代出现了货币交换形式。奴隶社会,商品进一步发展,城市和集市开始出现。在早期的商业活动中实物陈列和叫喊是最早的广告形式。据记载古代地中海地区曾有繁荣的商业贸易活动,雅典人曾在大街小巷以顺口流的形式叫卖化装品。所有这些古老的广告形式都是利用听觉和视觉扩大商品宣传,招徕顾客。

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原始形式的广告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丰富的繁荣程度,幌子,招牌,旗帜,门匾,电堂等都是沿用于各朝代的广告形式。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木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广告也出现于商业广告之中。印刷述的发明为平面设计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国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到北宋毕发明活字印刷术,先有刻印的佛经、佛像,后来又有印刷用的历书、文算、医书、书籍。随着印刷品的产生,文字、插图和版面设计的雏形也就出现了。

中国最早的招贴出现于11世纪(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的广告),是功能和形式完备的真正意义上的广告。广告媒介大众化时期,近代广告——以印刷报刊为主要载体,1450年德国人古腾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这一新的科学技术在广告传媒上的应用使人类的广告活动由“原始状态”的准广告行为挺进到印刷广告的新时代。论文毕业论文

广告媒介的大众化时期是随着现代形式的广告媒介——报纸的出现而到来的。西方的第一份印刷报纸是160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发刊的,这一年里,这份报纸载有一份书籍广告。杂志也陆续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杂志是创刊于1731年的英国杂志《绅士杂志》,同一时期的1706年,在德国也出现了印刷招贴广告的形式。

报纸在我国的问世也比较早,唐代初期便诞生了最早的报纸《邸报》。宋代《邸报》开始定期发行,明朝使用活字排版,清朝被改为京报。但这份报纸只在宫廷和官僚中流传,不允许刊登广告。首开中文刊物刊登广告之先河是1853年由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创办的《遐迩贯珍》中文杂志。到了1922年我国的中外文报纸达1000多种。报刊广告的发展使广告传媒介迅速走向大众化。“广告经纪人”最早出现于英国,但广告经纪人组织最早创建却最早始于美国。当时,广告经纪人全权为客户购买版面。现代广告时期的重要标志:电子广告问世,媒体多样化。

进入20世纪以后,广播、电视、电影、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发明创造,使现代广告进入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时代,由于行销市场的激烈的竞争,世界广告必将向着电子化、现代化、艺术化、网络化的方向迈进。

美国人认为在信息社会,新的权利的来源不仅是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是多数人手中的信息。1945年美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标志着信息时代的起点。20世纪50年代美国又首创了彩色电视机,使电视广告又获重大突破。而后,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形成了网络,使得广告业如鱼得水。当代广告信息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的信息量,它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社会的一种文化。20世纪90年代,除了传统的四大广告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仍然在传播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外,电子广告、激光广告、飞船广告、卫星广告外,网络广告已经在当代社会上亮相。

广告一词在现代生活的使用率及高,几乎尽人皆知。所谓广告从汉语上理解就是广而告之,就是把某一项信息向公众广泛传达。具体的说:“广告”是一种由某个特定的出资人发起的,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非个人化的有偿沟通方式,其目的是说服或影响某类受众。

广告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称边缘学科,它所涉及的学科跨越了经济学、传播学、艺术学和信息学等领域。所以,从不同的学科的属性来看它,具有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意义。历史环境、地域差异、经济条件及传统文化观念等不同,各国在广告设计方面必然要形成各自的特色。德国招贴作为世界招贴的重要学派之一,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如德国包豪斯的主要教授纳基的组合照片形式的招贴设计,强调功能性和构成主义风格,应用象征意义的手法,使人产生新的联想。

美国近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世界头号广告大国的地位,并以纽约为中心,其招贴也是世界招贴的重要学派之一。美国人较少的传统束缚,其招贴设计注重商业功利性,讲求实际,追求功能第一的原则。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广告不以商业为目的,而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得形式出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世界广告招贴的重要流派之一。法国平面广告设计则较注重优雅和自由的表达,设计语言的探索从属于美术范畴的探索,有时则注重古典主义,人文注意的表达。英国在二战后,开创一种合理主义图形设计风格,其创作注重哲理的分析,他们认为一切为人的需要服务,风格是次要的。英国的设计形式的表现具有国际影响力。总的看来欧洲的招贴比较注重人情味和文化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全球广告对话时代的到来,平面广告正超越国家的界限,各国的平面广告设计师正在取长补短,比如,20世纪50年代占优势的招贴四大学派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国家属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我们已经看到,美国的随心所欲的自由设计对欧洲的影响,欧洲的纯粹的几何构成及有人情味的设计文化已经渗透到五洲诸国。而亚洲特有的东方色彩,构图也被美国设计师所接受。

试想一下,如果广告设计遭禁,或者一夜间突然消失。没有了书写的文字,没有了报纸,没有了杂志,没有了互联网,没有了科学可以谈论,没有了设计的过程与要素——结构与组织,语汇与图像,差异性,那我们只有靠口语来接受所有信息,我们将进入一个无知、偏见、迷信而人生极其短暂的千年。广告设计绝不是琐碎无用的多余之物,它的运用与目标对现代世界即文明社会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董春晓.现代设计[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李巍.广告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