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人无行

文人无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人无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人无行范文第1篇

是谁,用所有的卑微,换取无所谓的其它!

一直是一个喜欢回忆的人,因为回忆里有我所向往的安暖和牵挂。我相信,这些安暖,可以撑起整个盛夏。

(一)竹叶青-母亲的味道

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识字,但不多。盛夏的午后,竹林显得更加静谧,母亲常常弄些竹叶,不炒,也可以说不经过任何的加工处理。就那样倒入开水,一个人坐在竹林的凉席上。喝一口竹叶青,露出慈祥的微笑。有时候常想,古人品茗是否亦是如此。只是一直不明白,母亲为何那么喜欢喝竹叶青。

一次母亲说:“熠儿,喝杯竹叶青吧!”我接过噎了一口,只觉一阵苦涩。“竹叶叶青青,水面曾波碧。”母亲常用这两句似诗而又非诗的话形容竹叶青。我却不能将这两句话与那苦涩的味道联系起来。从那以后,对竹叶青的感觉只是一个字:‘涩!’但仍喜欢那翠如碧波的葱葱绿色。可能,心底还是喜欢竹叶青的吧!

现在,已没有了竹林,母亲也不会再在盛夏的午后,品一杯竹叶青,然后微笑,起身转向那一片片土地。

学校的竹叶青一元一瓶,看到那熟悉的绿色,很激动!喝一口,甘甜,可是却不是曾经的味道。有时,我总喜欢一个人寻找,而到底寻找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喜欢和朋友说起竹叶青,从此每次买东西回来时,他们总会捎上一两瓶竹叶青。随口说一句,知道你喜欢喝竹叶青。我笑而不语,也许,只有我知道,我贪恋的只是曾经那苦涩的竹叶青,因为那是母亲的味道。

一次,母亲问我:“孩子,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竹叶青吗?”我摇了摇头。母亲的眼底顿时流出一丝伤感。“这是你父亲曾经最爱喝的!”我也不禁让泪水打湿了眼眶。也许,母亲对父亲的爱都融入在那杯竹叶青了吧!

想起母亲举杯喝一口竹叶青,眼底的温柔牵着对我的惦念,心里总是很温暖。我想,我所寻找的东西我已找到。

(二)青石路-回不去的曾经

青石路,本该属于江南雨巷的,可是它却出现在那个本不该属于它的地方。三间破旧的蓝瓦房前,是一段幽长的青石路。不似江南那些小径的湿意与诗意,倒让人感觉有些阴森。

那时还小,对父亲的唯一印象是他拉着一个身穿时髦衣服的女郎走在门前的青石路上,那天下着淋淋沥沥的雨,倒有些江南的浪漫气息,最后他们肩并肩地消失在了巷子的尽头。

母亲很安静,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看着他们离开,然后变成一个点。当时我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我知道,母亲在隐忍!在我的记忆里,是没有见到母亲哭过的,母亲告诉我,她不会哭。我相信了!一次夜晚,却看到母亲拿托着父亲曾经的衣服,掉眼泪。

青石路还没有变,还安静地躺在那里,只不过像一个油尽灯枯的老人。一次修路,施工队要掀了这段悠久的青石路,母亲不同意,最后,一段笔直的柏油路尽头是一小段青石路,应该算一道独特的风景吧!只是,村里的人看到这条青石路,就会不住叹息,为母亲,也为父亲!在家里,特别是在母亲面前,都是不提父亲的。甚至连与父亲名字相近的那些字也都是忌讳!并不是因为害怕母亲责骂,而是害怕看到母亲一瞬即逝忧伤的眼神。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从未责怪过我们的!

父亲是一个文人,最后抛弃了母亲!初中时,一直以为母亲绝不会再让我学文的。到最后,母亲说:“你选择吧!自己高兴就好。”然而,母亲却并不让我碰诗歌,初三那年,母亲看到我写的诗歌,愤然烧了我的三本诗集,其中一本青石路,却被母亲偷偷藏了起来。可是青石路虽在,已是回不去的曾经。

母亲不让我接触太多文人,然而我的朋友却多为文人。母亲说:“文人无行!”可是在母亲的眼中,我却读不到恨!

听奶奶说,是父亲负了母亲,十五年了,父亲从未踏回来半步。母亲执着。倾尽半生于我家。母亲与父亲相识在初夏,离别也在初夏,在初夏的微凉时光里,我想寻一份安暖给母亲的,为她托起盛夏。

文人无行范文第2篇

一、拷问师德:我们都教了什么?

扪心自问:作为我们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教育是跑偏了?还是保守了?如今,一提教育,总是首谈欧美,其实,美国,至多也就300多年的历史,他们创新的成份是多的,中国有的是传统、底蕴。孔子早说过“有德者必有言”,有学问的不一定有品行,有品行的一定有学问,德者有言,为政以德。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教导我们“言教不如身教”,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以自身的行动、师德来影响、教育孩子,“说”“做”两张皮,学生听在耳里,看在眼里,他们也会照单全收,做“两面人”。从目前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学校德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德育脱离现实主活,德育脱离学生生活,重说教,轻体验。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回到学校生活中去,让思品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使德育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要关注时展,针对学生的普遍特点,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和内在需求,制定出与学生道德水平发展情况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去切身体验,教师要真正地言行一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

反思我们的教学和做人,有时真的快要接近“文人无行”了,许多思品教育者,重言轻行,教出来的学生也是什么道理都懂,什么自律都难,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长此以往,“中”将不“中”了。

己不正不足以正人,己不立不能立人,己不修身何以要学生修身?中国是一个讲求道德修养的民族。作为我们思品教师要照亮别人,辉煌自己,首先要把自己打造成“德者有言”的代表。言不由衷,已越过了我们的师德底线;德润无声,这才是我们思品教育的高尚追求。

二、反思教学:我们都学了什么?

毫不讳言,我们的思品教学太多时候停留在纸上谈兵,我们的教师更多地热衷于形式,而淡化了学生的体验。

如:《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案例(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

1.出示:塑料杯、玩具汽车、文具盒、圆珠笔套、饮料瓶、鼠标等说明塑料的作用。

2.回想你家里还有什么塑料制品?

3.看看我们的教室有哪些塑料制品?

4.找同学老师身上有哪些塑料制品?(教师展示各类卡,门卡,银行卡,会员卡,身份证,电话卡等)

5.看了老师身上这么多的卡,你会联想到爸爸妈妈用的塑料制品吗?

6.多媒体出示塑料制品展,一起来观察观察!

7.给每个小组发一些物品,请大家在小组内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塑料的优点。

8.各小组汇报塑料的优点。

9.人们称塑料是20世纪最精彩的发明,但随意丢弃,将全把绿色地球掩盖。多媒体出示白色污染图,让学生说危害。

以上的这个案例,我们乍一看,很热闹,学生表现也肯定踊跃,但细一想,我们小学思品主要任务是什么?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请特别注意这里的“道德”二字,我们上思品课,不是上科学课,在这个案例中,教者把太多的精力用在了讲解、探讨、展示塑料制品的作用上了,而淡化了如何来防治“白色污染”这一主题,特别是作为小学生如何从自己做起防治“白色污染”的行动,更是很少涉及,这就失却了思品课本身的教育功能。

同样的这一课有的教者,却上出了思品本身的特色,教学片断如下:

1.生活中你会用哪些塑料制品,用后你是怎么处理的?

2.多媒体展示“白色污染”的危害。

3.如何来治理“白色污染”?把讨论好的办法写在创意卡上。

4.从我们教室开始做,从我们自己开始做,从现在开始做,看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现在就做)

5.与家人一起或会同环卫工人将家庭周围或小区的塑料及其它垃圾进行清理。

在这个案例中,教者更多地着眼于把认识落实在行动上,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培养习惯。

三、落实行动:我们要做些什么?

我们明确了思品教育,要以身立德,要重视行动,我们也深知,小学更多的是重视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教学,《思想品德》教育常被边缘化,更不用说去用多少时空去督促行动落实的问题了。如果,我们光把我们自己只把教师当作职业来做,我们可能也不会有太多的追求,但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良心,一种情怀,一种信念,育德是育人的第一要素,误人多了可能会误国的――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啊!

扎实地做些思品教师应做的工作吧,先从思品课开始,做些实在的工作,让学生也行动起来,在践行中体验,在践行中修身吧!

如:《品德与社会》之《我要攀登》(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教学片断:

1.《体力大测验》游戏规则:(1)抬头挺胸,两臂前举。(2)两脚分开,腿部半蹲。(3)能坚持三分钟即为游戏胜利者。

2.说说自己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困难如登山,只要肯攀登,山高人为峰。请每个小组围绕一个困难展开讨论,找到解决这个困难的金钥匙!

4.小组交流,把解决困难的金点子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5.找出你目前最大的困难一到两个,写出解决方案。

6.用一到两周时间,比一比,看谁先克服学习或生活中的某项困难,看谁先“攀登到山顶”?

……

行动高于一切,《品德与生活》的教育就要让儿童在生活学习生活获得经验,通过体验与反思,建构良好的品德,道德之花只有盛开在生活的沃土中,生命才能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