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秋词赏析

秋词赏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秋词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秋词赏析范文第1篇

一、精心咀嚼文字,赏析古诗词的语言美

中华古诗词以凝练的语言、深刻的内容、深远的意境、真挚的情感获得了巨大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学之林。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并不需要象古文一样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这反而会破坏了学生在阅读古诗词时的意境美和韵律美,而应该让学生对关键字句进行反复赏读、探究、体味,才能让学生深刻地从古诗词优美的语言中获得真挚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陋室铭》一文时,可以先让学生听录音,再对课文中的重点片段、字词进行咀嚼,以求重点理解。如文章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以“不在高”、“不在深”来比“陋”,用仙和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只有让学生理解词境、解词意后才能在古诗词的语言美中体会作者的人格美、个性美。

二、展开联想想象,体会古词诗的画面美

联想和想象是理解、所赏古诗词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古诗词通常充满着诗情画意,但诗词文字所写的内容是有限的,往往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它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具体事物的描绘融入自己的感受中,丰富其内涵,才能把握诗中的意境,更加顺畅赏析诗词,也才能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义旨。

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在田地里,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在哭泣”。并在引导学生全面的描述诗词的画面的同时,逐渐地把脑海中的想象画面变得充实、丰富,逐步在想象的画面中理解到诗词所散发出来的内涵。再例如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西湖美景的图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感受风景绮丽的湖光山色,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

三、整体感知体验,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

诗的美,集中体现在意境上。诗人在写“境”的同时,就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需要我们去了解、去领会。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讲诗意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意境美的赏析研究,着力于整体感知,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例如刘禹锡的《秋词》中,一开始就形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而“我言”却让诗人阔大的胸襟将诗词表面镀上的一种不幸的色彩轻松得以轻松溶解,展现的却是诗人非凡的自信。“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学生只有在理解了原文的意思,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能体会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晴空一鹤排云上”,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虽然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只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体会,情景交融,才能感受到文中的意境深沉高远,从秋天的生机和素色中领略作者的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四、引导学生主体,品味古诗词的真善美

凡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古诗词,都应当是真、善、美的三位一体。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迫于中考的压力,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把一首首优美的古诗词化解成一道道枯燥乏味的试题,时常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感悟,长久下去会导致学生丧失创造力与想象力,无法品味古诗词的优美。因此,教师要深掘诗歌中各种美的对象,引导学生在体验美的基础上,发现美,创造美,评价古诗词的真善美。

秋词赏析范文第2篇

水调歌头优秀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 在诵读中熟悉本词,疏通大意,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落实背诵要求。

2、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词的意象,进而感悟词中的完美意境。

3、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品味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意味,理解苏轼旷达心胸

教学难点:感悟诗词创设的完美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语文式教学法

教学进程:

一、 导入:(课前播放 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艺中的几多奇葩。说起唐诗,我们会提到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王维等,谈到宋词,我们不得不提到苏轼,因为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水调歌头》。清 胡仔评此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美在何处,为何会成为经典。 (2分钟左右)

二、 读(6分钟左右)

1. 全班齐读,教师视具体情况正音及划分节奏。

2. 全班再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3. 听名家示范,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说说你听了后有什么感受,并模仿朗读(2个学生)。

三、 赏(25分钟左右)

1、 知人论世:苏轼简介。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开豪放一派。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家之一”。(1分钟左右)

2、 写作背景:小序。此文写作目的:第一、怀子由。一个兼字表明此目的是次要的,还有更为重要的目的;第二、丙辰中秋,即熙宁九年,公元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政治失意(2分钟左右)。

3、 探讨内容情感:(8分钟左右)

(1)知内容:

上阕重点字词:把酒、何年、不胜、清影、何似

下阕重点字词:绮户、无眠、向、但愿

上下阕联系:上阙—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下阙—怀人(抒情)

(2)品情感:

全词词人的情感变化:向往——徘徊——热爱——惆怅——慰藉;

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4、 精读品味,佳句赏析(教师给出示例,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欣赏,写完后全班交流,4个学生。13分钟分钟左右)

你喜欢词中哪个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内容/修辞/感情等方面)

示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赏析:我在月下翩翩起舞,与自己的清影为伴,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世间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

句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赏析:我想驾着风回到天上去,又怕那美玉建成的宫殿,高高在上,让人经受不住那份清寒。这句话反映了词人对天上生活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让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但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胜寒”,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或:这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

句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人世间总有悲伤、欢乐、离别、相逢的变迁,月亮也有阴、有晴、有圆、有缺的变化,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阳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词人受到月的启发,惆怅心情得到慰藉,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句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只希望人人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词人希望自己和弟弟,同时希望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岁岁平安,推己及人,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

5、 再品主题:(1分钟)

全词词人的情感变化:向往——徘徊——热爱——惆怅——慰藉;

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四、 诵(5分钟左右)

1、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2、 学生自由背诵,再抽学生背诵。

3、 全班试着有感情地背。

五、 积累与运用(2分钟左右):

1、 积累:你还能举出哪些有关写月的诗句?(学生回顾,PPT展示 如: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③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⑤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等);

2、 作业:

(1)搜集写月(本课除外)的诗句,自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在《课时达标》P74。

(2)完成《课时达标》P74。

(3)背诵这首词,明天默写。

水调歌头优秀教学课件【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文意,积累咏月名句

能力目标:反复诵读,提高朗读和鉴赏古诗词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体会文中议论抒情语句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媒体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导入课题。

师导语:一首《但愿人长久》借月道出了对天下所有人的美好祝愿。同学们,你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谁写的吗?对,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上学期我们一起和他夜游承天寺,透过那澄明的月色,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豁达乐观,今天让我们再穿越时空的隧道,和苏轼共赏中秋月,同感人间情。

二、 出示学习目标

三、 走近苏轼

简介作者,媒体展示苏轼简况;出示写作背景,为下面学习打基础。

四、 走进文本,和苏轼共赏中秋月

媒体出示 自学指导

1、听课文录音 (温馨提示:注意读音和节奏)

2、自由朗读,个人体验

3、齐读课文

4、疏通文意,掌握几个重点词语

(媒体出示应掌握的词语和词义,课文翻译)

生根据以上问题,自主学习,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五、 走进苏轼内心,和苏轼进行心灵对话

媒体出示合作探究:

1、 词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2、 词中哪一句体现作者向往天上宫阙,不愿留在人间?为什么?

3、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从哪两个字可以看出来?

4、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作者为何无眠?

5、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语句上?你最欣赏哪一句?可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秋词赏析范文第3篇

一、读题目

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内容,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如《江馆》,从题目看,江馆,即市镇上临江的旅馆。题目直接点明赋写对象。再如《约客》,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又如,清代诗人蒋士铨《岁暮到家》,题目暗含了儿子在外奔波求仕,终于在快要过年的时候回到家中。

二、知背景

一看诗前“小序”,往往诗人的写作原由和背景尽在其中。例如看《孔雀东南飞》的诗前小序,就会略知故事内容。二看“注释”,有些诗歌注释中写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例如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看注释就知诗人被元军所俘,路经零丁洋写下了这首著名诗篇。

三、看作者

通过明辨诗人,可以知道他们不同的创作风格和流派。而确定作者的朝代、风格,是为后面分析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作铺垫。例如,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雄奇豪放”,属于浪漫主义;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属于现实主义。又如同是宋代词人,“苏辛”(苏轼、辛弃疾)的词属于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柳永的词则属于婉约派的代表。又如,王维的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特点。

四、找诗“眼”

所谓诗“眼”,应指最为精炼、传神的能表现一首诗的意境、主旨的画龙点睛的词或者句子。例如,刘禹锡《秋词》(选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今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的诗“眼”是“胜”字。因为,“悲秋”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个主题,而这首诗却别开生面,赞颂了秋日天高气爽、明净辽阔的碧空,比春天的早晨还要美的境界,表现了诗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又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全诗的诗“眼”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辨技法

古典诗歌的意境、主旨常借助诗歌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在赏析时要通过诗歌的写作技巧来读懂“诗言志”。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例如,从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反问、拟人、借代等。如杜牧的《赤壁》,吊古伤今,情景交融。“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凭吊古迹,遥想当年一干英雄人物意气风发,在战场上大显身手,而今国势衰弱,英雄何在?诗人不禁吊古伤今,感慨万分。

六、挖意境

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赏析时要体味诗歌的意境之美。需要说明的是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所谓意象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体现思想的景或物。例如:望月怀远;闻笛思乡;鸿雁:信使,思念亲人;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凄情之音;怀乡之情;东篱:隐居山乡,脱俗之境;竹子:虚心,富有气节;:傲霜高洁,战地芬芳;杨柳:离别怀思,家人盼归之情,等等。如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折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杨柳”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迎刃而解。

七、评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尤其是诗歌语言更值得仔细玩味。例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个“凌”字抒发了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看到一切;只要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等义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些诗句看似写景,实则以大海自比,“歌以咏志”:因为大海包蕴星汉,诗人通过自比,抒发了积极进取、渴望一统天下的思想感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唯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人借美好的月光抒发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希望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各自珍重。我们在鉴赏时应记住常用的评价古诗语言的术语: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清新自然,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平淡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绚丽多彩,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和奇幻的情思;直接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含蓄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简洁明了,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此外,如语言高度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有音乐美。

总之,古代诗歌赏析要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大方面去考虑,阅读古代诗歌首先要读懂这首诗(词)所写的“物象”(事物)是什么,然后去分析它的意境,最后再看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诗歌鉴赏只需适当理解含义,不宜作繁琐、过细的分析,更不要旁及诗词之外太多的东西。所以,复习时要从整体上把握住古代诗歌鉴赏的重点和难点。

【牛刀小试】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留”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是香禅师、李忱的瀑布联句,请读后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

香禅师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1)“诗言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情感、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 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王维《杂诗》,回答问题。

杂诗①

王 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②前,寒梅著花未?

[注] ①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②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

(1) 这首诗开头两句写诗人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时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人最关心家乡的一件事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然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 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重点在写景,写人只有后两句。你能想象得出“农人”的劳动情景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 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韦庄词《菩萨蛮》,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菩萨蛮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浩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分析这首词在表现“江南好”这一主题时的艺术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词赏析范文第4篇

一.整体感知明诗意

鉴赏古诗词应对古诗词进行整体感知。对于初中生,借助诵读来整体感知是首要的一环。古诗词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尤适于朗读,古往今来人们无不重视朗读,热爱朗读。用读来带背,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明意。读法可以多种多样,范读、齐读、分组读、配乐读、自由读……可谓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值得一提的是范读,教师的范读,起承转合、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都有助于带动学生奔向诗意的“共鸣点”,极易使学生受到诗歌语言美、声韵美和情感美的感染。其次,还可以借助作者及时代背景来整体感知。“知人论世”,当了解了龚自珍的个人遭遇以及怀才不遇的社会现实,再品味《己亥杂诗》,学生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真意所在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二.意境之美细品味

古诗词鉴赏离不开审美,而意境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王之夫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古诗词的意境是千姿百态的: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有的飘逸深远……鉴赏古诗词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幅孤寂单调的悲凉秋景图,而它表现的则是诗人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思乡情怀。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枯藤、老树等意象,通过它们所构成的立体画面感悟诗中景,进而体味诗中人在瑟瑟秋风中踯躅独行的游子心境。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得到一种如见其景、如见其人的真切体验。

三.诗词技巧善分析

古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往往与思想内容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达到很高的水平。深入分析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可以切实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古诗词的技巧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方式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烘托、象征等。古诗词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间接描写,可以粗笔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还可以对比、用典、虚实、比兴、拟人、夸张等。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特点,方便学生触类旁通,切实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例如:无论是写景、叙事、写人,古诗人都喜用烘托之笔。最常见的是以物烘托人。我在讲到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用物候的变化来烘托诗人年华流逝的感伤时,还列举了很多类似的例子。如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眼前阴冷孤寂的景物烘托人物的愁苦心境。最后,我让学生从学过的古诗词中再举一例,学生很快就找出了《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用凄清的秋景烘托人物可望而不可及的伤感。可见,分析诗词技巧不能仅停在诗句的表面上,而应深入到诗人的内心,由此及彼、由彼及彼,寻觅诗人的真意,从而感悟诗人水融的艺术创造。

四.语言之美共欣赏

秋词赏析范文第5篇

一、解题步骤

1.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2.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我们在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突破。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3.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在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涵。例如: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4.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词句突破

所谓诗眼,即一首诗中概括主旨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话。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

(1)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如能捕捉到一首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例如: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探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2)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例如: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5.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二、解题模式

诗歌鉴赏的提问是多种多样、变化无端的,思想、风格、艺术、语言、情感……对这些,学生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一方面来进行解答,结果常常是答非所问,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在这里,我们将就提问的类型与解答的内容进行归类,希望能够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

第一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一般应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方向寻找答案。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又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虚实、动静)、抒情、议论、铺陈等。

2.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3.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例1.对表现手法的赏析回答:分析诗句+手法+表达作用。

关河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提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本词上阙先写薄暮凄清之景,孤独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长鸣传来,不见雁影,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下阙的“孤灯”与上片相呼应,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词的字里行间。

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简洁完美,切忌面面俱到。

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第三部分,根据氛围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2: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秋词赏析范文第6篇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非常直观的呈现事物的性状,优美的自然风光,神奇的科学现象等,让学生通过表象逐步了解其特征和实质,让理解和记忆来得更加自然和深刻。我在讲授朱自清先生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就做了一个教学课件,先让学生欣赏了一些荷花的图片,美丽的荷花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兴趣盎然。图片中有的是阳光下的荷花,有的是月色笼罩的荷花,学生一比较,就能体会出文章中“月色下荷塘”的特征———美丽朦胧,那作者的心情也可以大致推断出来了,有些喜悦也有些伤感吧,有了这样的直观形象的感受,学生就很快能体会到作者在本文中所要表达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伤感”这样特殊的感情了。作者又写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学生欣赏图片看到荷叶的形态,就很容易理解作者把叶子比喻为“的裙”了,那种舒展的姿态是两者的相似点。图片中荷花有的绽放有的含苞,作者分别用“袅娜”和“羞涩”来形容,是极为贴切的。可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理解掌握远比凭空想象要效果好,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极为直观形象的情境,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用心去思考和理解,分析文章才得心应手,而且教师只要精心设计课件,有些内容也无需大费口舌地去描述,生动的感官刺激胜过千言万语,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投入,一举两得。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丰富,事半功倍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丰富起来,比如,我在讲授《故都的秋》时,导入新课时先让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或者背诵古人描写秋天的诗句,之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诗句,比如刘禹锡的《秋词》等。接着用多媒体播放文章的朗诵录音,学生认真倾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些相关景象,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赏析文章内容的时候,可以用图片直观地展示文章中所描绘的唯美画面,比如牵牛花啊,槐树落蕊啊;还可以用动画展示秋雨图,潇潇秋雨仿佛给我们带来了丝丝寒意,文中那句“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意境便让学生瞬间感受到了。让文字和画面完美融合,让声音展示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这种立体生动的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理解了作者情感。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学生是断然不会感觉枯燥乏味了,各种感觉同时调动起来,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清楚而条理,直观而有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成为一件很轻松很快乐的活动,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教学效果更好,事半功倍。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轻易攻破重难点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来突破重难点,还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题,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那么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色、声、动感的优势,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能更好、更快攻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如在教学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时,重点分析红柳的形象,可是大家对红柳都很陌生,很难有一个准确地把握,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多媒体图片展示红柳的图片,“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学生就会很快很直观地对红柳的外在形象和生长环境了有了初步感知;接着展示红柳恶劣的生长环境———空气稀薄又寒冷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沙漠,还有红柳庞大的根系等等,学生结合课文中作者的描述“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他们就能够很容易地概括出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精神。另外,赏析这些语句中所使用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也是一个重点,学生通过图片的展示更加形象生动地感受到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和它们生长的不易,拟人手法写出红柳那种从容不迫的神态。还有看到红柳根的形态,比喻手法准确生动,红柳傲然不屈的形象跃然眼前,学生对两种修辞手法的效果也了然于胸了,可见,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对攻破学习重点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增大教学容量

秋词赏析范文第7篇

1 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

1.1 对象与方法

被调查者分布基本情况:为了能全面真实的掌握五年制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旅游管理、汽修制造检修、机电一体化4个专业的五年制386名在校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回收382份,其中有效问卷376份,有效率98.4%,超过了90%。样本分布情况如下:

表1

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2.1 大多数五年制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积极向上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当问及“您乘坐公交时,您会给老人和孕妇让座吗”这一问题时,85.4%的同学选择“无论什么时候都会”,9.2%的同学选择“身边有熟人时才会”, 4.1%的同学选择“只有当自己坐了‘爱心专座’时才会”,只有1.3%的同学选择“从来不会”。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在乘公交车时,还是能够主动给老人和孕妇等弱势群体让座,只有极少部分同学,选择“从不让座”。95.4%的五年制学生都能认识到社会责任感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总体来看,大多数五年制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1.2.2 五年制高职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①部分五年制学生重个人私利,轻社会责任。一方面,部分学生想问题做事情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这就导致他们在作选择时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五年制学生学习目的的调查数据显示,36.5%的学生选择“报答父母”,有58.2%的学生选择“找份好工作”,5.3%的学生选择“服务社会”。可见绝大多数同学读书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直接,要么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以后找份好工作,要么是以后功成名就更好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只有极少数同学是为了服务社会而读书。另一方面,多数五年制学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维护个人利益,只有36%的学生选择“社会责任”。这从侧面显示了五年制学生的思想仍不成熟,无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发现,五年制学生社会责任感并非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强。究其原因,主要是中专学生从初中升入大学,较少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而升入大专部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放松,加之受就业压力的影响,部分五年制学生开始放纵自己,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②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社会责任感,即公民对自身的社会权利与义务的认识。目前,部分五年制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过分强调其在社会、家庭、学校中的权利,而缺乏履行义务的意识。根据调查显示,68.5%的学生承认自己曾把父母给的生活费用来抽烟、喝酒、上网或谈恋爱。只有12.4%的学生将生活费拿出一部分用来买书或其它学习用品。可见,大部分五年制学生过分地看重自己作为子女和学生应当享有被抚养和受教育的权利,认为父母养活自己是理所当然,自己有权利任意支配父母给的生活费,而且自己交费上学,上不上课是自己的权利,不懂得体恤父母的辛劳,忘记了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履行遵守学校纪律、尊重老师、认真学习的义务。

③责任意识与行为表现的矛盾。虽然,绝大多数五年制学生都能认识到社会责任感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履行责任行为时,部分大学生却表现出明显的言行不一。例如,93.8%的同学选择“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履行赡养父母的责任”,只有6.2%选择“看具体情况,不一定”,但是只有15%同学记得父母双方的生日,27%的同学只知道父母或母亲一方的生日,58%的同学竟然父母双方的生日都不知道。一个对父母都不知道感恩的人,又怎会回报社会,并积极实现其社会价值。

2 通过语文教育增强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的策略和途径

白月薇在《“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思考》一文中指出,社会责任感表现为国家民族责任感、社会生活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以及自我责任感。五年制学生多为“90后”,缺乏社会责任和集体意识,无法找准社会责任和个人权利之间的平衡点,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因此,学校可以从语文教学角度出发,积极了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使学生明确其在现阶段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积极履行其对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的义务。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语文教育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讲,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课程。在当代,语文教育以提升国民素质为目标,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有效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面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现状,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担负起培育五年制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任。

2.1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思想精髓,使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将其内化为自身修养,外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同时,学校还可以将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积极拓展语文学习的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最终达到既继承弘扬了传统节日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双赢的目的。语文教师要善于选择和挖掘传统节日中那些富有人文内涵、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语文素材,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交流等途径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培植热爱母语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诗词和历史故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2 彰显“经典阅读”的育人功效

中外经典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和文化思想的结晶,不仅可以起到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修养,滋润性灵,怡养品德,升华人生境界的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至关重要。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关注时代文化,充实和丰富自我。五年制高职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文化基础薄弱,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对名著的选择、阅读、赏析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应向学生着重推荐一些可读性强、丰富有趣,对学生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经典篇目,并在课堂上加强阅读训练和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建构精深广博的知识结构,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厚实的功底,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带领学生一起走进神圣的文学殿堂,感受经典名著的永恒魅力。例如,通过阅读《世说新语》中“割席分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择友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增强女生的独立自强意识;通过阅读《史记?季布来布列传》,范仲淹《岳阳楼记》让感受一诺千金的可贵与魅力和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通过阅读《二十四孝》远古帝王虞舜的孝感动天、汉代董永卖身葬父、晋人王祥卧冰求鲤为母治病等古代笃孝纯至的感人故事,弘扬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通过阅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知音难求的同时,学会珍惜友谊;通过讲述《孟子》,让学生深刻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深刻含义,营造尊老爱幼的良好氛围。

2.3 发挥古典诗词的诗教功能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学习中国古典诗歌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好社会责任感。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敬老爱人和亲情感恩、尊师重友的积极思想;田园山水诗歌,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安逸恬淡和自然风光的和谐美好;济世立志之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等困厄之境时,为了理想不屈不挠、执著拼搏的精神风貌。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珍惜亲情友情、热爱自然和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表达了他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杜甫《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体现了对弱者的同情与贫苦老人的尊重与敬爱;孟郊的《游子吟》写出了慈母与游子间的深厚情感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晖”庄严的游子职责;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山居秋暝》,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岳飞的《满江红》、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体现了壮怀激烈、心系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行路难》、刘禹锡的《秋词》(其一)分别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和挫折之时“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坚韧不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以及“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奋发进取的豁达乐观。

3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