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的由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腊八节的由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腊八节的由来范文第1篇

  

  转眼间,又是一年腊八节。喝腊八粥、制作点腊八蒜……关于这个节日,可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

  民俗专家王娟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腊八节人们常吃的饮食有腊八粥、腊八面等,也有的地方会喝“腊八酒”。腊八节到了,过年的大幕也就此拉开了。

  腊八节与“腊祭”习俗有关?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佛成道节”等。

  也有说法称,在中国古代,一些地方很早就有与“腊”相关的“腊祭”习俗,时间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这种习俗后来被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过腊八节,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几经演变后,腊八粥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当然,煮腊八粥,不同地方的人家使用的材料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等,再加点红豆、花生或者葡萄干之类的。

  “关于腊八粥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王娟介绍称,其中有个故事,告诉人们生活中要“勤俭节约”,“相传以前有个人,浪费了很多粮食,他身边的人觉得可惜,便悄悄收了起来。”

  豆子、米……收起来的粮食有各种类型。到了年末,浪费粮食的这个人家里没米下锅,就把这些积攒的粮食放在一起煮粥。此后,这家人也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有的地方会在腊八粥里加入一些香菇或蔬菜。但总的来说,煮腊八粥用到的食材一般比较多,得有十来种,多的时候可能有十几种、二十多种。”她表示。

  除了喝腊八粥,还有哪些习俗?

  包括喝腊八粥等各种饮食习俗在内,腊八节可能承载着很多人温馨的记忆。

  曾有老北京人回忆,自己小时候,熬腊八粥一般在腊八节那天凌晨四点左右,粥里要放一点青丝红丝,或者红白糖,三四个小时过去后,煮好的粥香甜可口。

  “以前家里的长辈过腊八节很认真,会给大家准备腊八粥,还要提前泡腊八蒜,比较有仪式感。”提起过腊八节的经历,程女士这样对记者说道。

  的确,在腊八节,具有象征性的食物还有腊八蒜、腊八面等。人们挑选上好的大蒜,用醋泡好,等到了除夕吃饺子的时候,蒜已经变成了漂亮的绿色。

  “另外有说法称,蒜和‘算’谐音,这也在提醒人们,年底就要到了,有欠款或者账目盈亏,要及时计算清楚。” 王娟说,也有的地方会在腊八节这一天喝“腊八酒”。

  每个人都是传统节日的“载体”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个节日的到来,意味着年近了,人们为过春节做着准备,忙得不亦乐乎。

  “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了家庭之间相互联系、维系亲情的一种渠道。”王娟认为,在准备过节的过程中或者过节时,人们深化了“家”的传统观念,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腊八节的由来范文第2篇

2017年的元月5日是农历丙申年腊月初八,北京城的百姓一直传承这一古老的习俗,即腊月初八,剥蒜泡醋,熬豆煮粥。在北京这样一个寒冷干燥、有时还有雾霾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肯定会让人身心舒畅。

喝腊八粥的民俗由来已久。腊八粥起源于佛教文化,相传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腊月初八那天,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他修行六年中,每日只食一麻一米。后人记得他的苦难,每年腊月初八吃粥纪念,颇有“忆苦饭”的含义。寺庙也在这天以杂粮煮粥分赠信徒,称之为“福寿粥”。流传到民间,成了过年食文化的一部分。

因为分享腊八粥能带来好运,所以每逢腊八这一天,全国很多地方的寺庙都有舍粥的习俗。在南方如杭州的灵隐寺,每年腊八粥的舍粥队伍会排得非常长。在北方如北京的潭柘寺、雍和宫、广济寺、广华寺、法云寺、灵光寺、白云观等地,每年舍粥的场面也非常壮观。

如今,京城许多寺院和著名老字号餐馆还在延续并组织规模不等的舍粥活动。今年,除了北京著名的如潭柘寺、灵光寺等将举行舍粥活动,全聚德、烤肉季和众多老字号餐饮店也将向市民送出精心熬制的免费腊八粥。这腊八粥吃着好吃,熬制起来却不那么简单,熬腊八粥用的大米、糯米、莲子、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百合、桂圆肉和各种豆类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从腊八凌晨或腊七晚上就开始熬,舍粥用的锅都很大,一锅粥要熬制几个小时甚至通宵。

喝腊八粥的学问

近些年来,随着养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腊八粥的营养价值及养生功效又有了新的认识。腊八粥的主要原料有谷物、豆类、坚果、蜜饯等,谷物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腊八粥中常用的赤小豆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豆类,符合了“要长寿,多吃豆”的说法。但腊八粥配料是有学问的,针对不同人群配料可稍有不同。现在患糖尿病的老人较多,但老人们恰恰大多喜欢喝腊八粥,将腊八粥的用料稍作区分,就可满足不同人群喝粥的需要,使大家食用起来更可口、更健康。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腊八粥要少放米、多加麦和豆,以便起到调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如果有人胃不好、消化不良,熬粥时可多放粳米、少放豆,粳米可以养脾胃、和五脏;心脑血管病患者熬粥时可多加薏米和黄豆,降胆固醇、健脾;给小孩熬粥时可适量多放些果仁和水果干,健气促消化,但熬煮的时间可适当加长;对于老年人,多加些核桃果仁可补肾纳气、强筋壮骨;孕妇的腊八粥则可多加糯米、黑豆,补钙补铁。

腊八粥寓意吉祥、好运,更是一种感恩的体现

在佛教中,腊八粥不但意味着好运,更是一种感恩的体现。融入中国文化后,又带上了“旧粮吃完,新粮开食”的好兆头,所以在老北京风俗中,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熬上一锅腊八粥,不但家里人吃,街坊四邻之间还会相互赠送,在这个过程中,邻里们不仅仅对熬制腊八粥进行交流,更多的是借此送上祝福和联络感情。北京一些大的寺庙和餐饮老字号组织的送粥活动,实际上也是借喝腊八粥传递吉祥、祝福好运,喝粥的人心怀感恩之心,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温暖。

如今,城市的餐饮业非常发达,年轻人身受外界众多美食的诱惑。但腊八那天下了班,也应该赶着回家与家人同喝一锅腊八粥,享受家庭的温馨和浓浓的“年味”,同时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及家人为家庭的付出。

过腊八节、喝腊八粥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的腊八节更有着特殊的意义。腊八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之后,中国人对冬至这个节气非常重视,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意味着进入数九天,迎来最寒冷的天气,《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这是因为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可见,冬至前后是人们开始进补的最好时间。所以认识腊八,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二十四气”,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除了腊八粥,老北京在腊八这天还要腌制腊八蒜,腊八蒜是为大年三十吃饺子准备的,看着蒜一天天变绿,意味着春节就要到了,春天也就要来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按照老北京的说法,腊八是新年开始的标志,所以,老北京的歌谣里便有了“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腊八节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腊八节后,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再往后,又是一个喜气洋洋的正月,至少热闹到正月十五。

腊八节的由来范文第3篇

――【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农历十二月谓之腊(D)月,腊为祭名,岁终祭众神之名。周代腊与蜡各为一祭,腊祭祖先,蜡(zhà)祭百神。秦汉改为腊。《说文》:“D,冬至后三戌,D祭百神,从肉{声。”腊,本读为卢盍切,与猎同音同义。郑玄注《月令》曰:“D,谓以田猎所得禽祭也。”《风俗通》亦曰:“D祭,故其祀从肉。”《风俗通》曰:“D者,接也,新故交接,大祭以报功也。”腊祭之日,为腊日。周以今农历十月为岁终之月,故D日在孟冬之月。汉后行夏历 ,以十二月为岁终之月,因腊节在十二月,故后世以十二月为腊月。D也作“”,今简化为腊,遂失本义。腊字原有,读为xī,意为乾肉。腊日,为腊月祭祀百神之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从先秦起,腊祭是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感谢百神保佑,使得农业大获丰收。此外,还要举行驱鬼逐疫求吉利的仪式,古代叫驱傩。从宋代开始,受佛教影响,祭祀众神的腊日演变为庆贺佛祖诞辰的浴佛日,民间谓之腊八节。

一、腊日习俗

1.腊祭

蜡、腊在周代是年终岁末的两个祭祀活动,腊祭祖先,蜡祭百神。《玉烛宝典》:“蜡者报百神,腊者祭先祖,同日而异祭也。”蜡是报谢与农事相关的诸神,在野外举行,年成不顺的地方不举行蜡祭;腊是祭祀先祖,在宗庙里举行,不会因年成不顺而废止。可见上古的蜡祭实际是庆丰收报赛节日,形同狂欢节,场面异常热烈。《礼记・杂记下》记孔子的学生子贡观看了年终蜡祭的狂欢活动,孔子问他快乐否?子贡回答:“一国的人都像疯子一样,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快乐?”孔子说:“人民辛苦了一年,才滋润这一天,其中道理不是你所能了解的。”

战国时期,以“腊”统称蜡、腊二祭。秦国也继承着中原的腊祭,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326年)“初腊”[1]。《史记正义》曰:“十二月腊日也。秦惠文王始效中国为之,故云初腊。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十二月,始皇为求仙术,更名腊曰“嘉平”,用恢复夏代腊祭的名号,来求取长生之术。汉代改嘉平为腊,周朝重视的“腊先祖五祀”的腊祭内容,在汉代礼教政治的背景下重新受到社会的重视。腊祭在汉代同样是岁终大祭,但已不像上古三代那样作为朝廷大礼。腊日在汉代民众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融入到逐渐形成的岁时节日体系之中,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人们主要把它作为一个民俗节日进行祭祀庆祝。

汉朝民间的腊祭突出宗族伦理的内容,祭祀先祖,团聚宗族。《列女传》记述了一位寡母“腊日休家作”,在自家的“岁祀礼事”结束后,又赶到娘家,因为娘家人“多幼稚,岁时礼不备”。她回家的目的是要帮助家人行祭祀祖先之礼。可见腊日祭祀是当时家庭普遍必需的节俗项目。即使是贫困的穷人,腊日亦要设法祭祀先人。

人们在腊日期间休息、团聚。汉朝的郑玄十二岁时,随母回家,“正腊宴会,同列十数人,皆美服盛饰,语言闲通”[2],场面热闹 ;严延年任官洛阳,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过完腊祭正日,才回东海。[3]腊日是欢聚的节日,即使是囚徒也有可能假释回家过节。虞延任淄阳令时,“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囚各归家” [4]。《史记・天官书》记述了西汉时腊节的情形,“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东汉时腊日依旧是庆祝日,“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5]。民间的宴饮习俗从汉代至唐代传承不辍。

先秦时代以田猎所得禽兽作为腊日祭品。秦汉祭以猪、羊。羊豕之祭本是士人之礼,后为一般庶民所用,其中腊日用羊成为汉代腊祭的特色。汉代腊日用羊,是一种习惯,其源于古代社会的求吉心理。《汉书》载西汉民间“岁时伏腊,烹羊涓帷[6]。《说文解字》:羊,祥也。羊、阳音同,羊代表阴阳之阳,也是吉祥之祥。

2.馈遗

腊日节朝廷有赏赐官吏之举。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每到腊日赏赐每位博士一只羊,有一位叫甄宇的博士为了解决分羊时大小肥瘦的矛盾,主动择取瘦羊,因此称誉为“瘦羊甄博士”[7]。此后通常的赏赐品是钱、牛肉、粳米、羊等。唐代逢腊日,君长要赏赐臣下头膏、面脂、口脂、澡豆等洁面化妆用品及红雪、紫雪、小散、中散等药。宋吴曾撰《能改斋漫录・腊日赐口脂》:“《景文龙馆记》:‘三年腊日,帝于苑中召近臣赐腊。晚自北门入,于内殿赐食,加口脂。腊脂盛以翠碧缕牙筒。’故杜子美《腊日》诗云:‘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王建《宫词》云:‘月冷天寒近腊时,玉街金瓦雪漓漓。浴堂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口脂。’皆言腊日赐口脂也。”唐人韩鄂《四时纂要》一书记载了据说是太平公主秘法的面药制法。该书还记载了腊日用品中面脂和澡豆的配制方法。澡豆的作用是用来洗手洗面,使之光泽。宋代腊日不仅朝廷有赐口脂面药之举,而且北宋都城“寺院送面油与门徒”,“闾巷家家互相遗送”[8]。南宋则盛行赏赐腊药,《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记载:“腊日赐宰执、亲王、三衙从官、内侍省官并外阃、前宰执等腊药,系和剂局造进及御药院特旨制造银合。”受此影响,“医家亦多合药剂,侑以虎头丹、八神、屠苏,贮以绛囊,馈遗大家,谓之‘腊药’。”

3.逐除

《吕氏春秋・季冬纪》载: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汉代高诱注:“今日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汉代腊日逐除,即先秦沿袭下来的岁末驱傩仪式。《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郑玄注:“时傩,四时作方相氏以难却凶恶也。”四时皆有驱疫仪式,尤以岁末季冬之月规模最大,故曰“大傩”。

为什么要在岁末驱傩?传说帝颛顼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为虐鬼;一居若水,为魍魉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喜好惊吓小儿。因此汉代宫廷有盛大的逐疫之傩。据《后汉书・礼仪中》记载,其仪式是:选中黄门子弟年10岁以上,12岁以下120人为E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鼓。有人扮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还有人衣毛角装十二兽,逐恶鬼于禁中。中黄门领歌,E子和。方相氏和十二兽狂蹈,众人不断呐喊呼噪,前后四周搜索驱赶三遍,然后手持火把,送疫鬼出端门;门外驺骑传递火把出宫,司马阙门外五营骑士接传火把,最后将火把抛弃于洛水之中。“百官官府各以木面兽能为傩人师讫,设桃梗、郁垒、苇茭毕,执事陛者罢。苇戟、桃杖以赐公、卿、将军、特侯、诸侯云。”东汉皇宫中的这一岁末逐疫礼仪继承了先秦时代的驱傩礼俗,也是汉代民间逐疫风俗的提炼。

民间的岁末傩仪,虽没有皇家如此气派,但同样隆重、热闹。先秦“乡人傩”,孔子朝服而观。晋朝时荆州人因驱傩发生斗殴,荆州刺史不得不派军人维持秩序。可见民间驱傩的规模也不小。《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南朝长江中游地区的腊日风俗,说当时有“腊鼓鸣,春草生”的谚语。人们系细腰鼓,戴胡,扮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民间戴胡,当是与方相一脉相承的。腊鼓鸣者,意在惊疫鬼。宋程大昌《演繁露・腊鼓》:“湖州土俗,岁十二月人家多设鼓而乱挝之,昼夜不停,至来年正月半乃止。问其所本,无能知者。但相传云:此名打耗。打耗云者,言警去鬼祟也。”

南北朝以后,驱傩活动逐渐渗入了游戏的性质,《梁书・曹景宗传》说曹氏“腊月于宅中,使作野逐除,遍往人家乞酒食。” “野”,《南史・曹景宗传》作“邪呼”。“野” “邪呼”并状众欢叫声,词异而义同,后世谐音讹作“野狐” “夜胡”。

《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云:“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梦粱录》卷六《十二月》:“自入此月,街市有贫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锺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

清代江南腊月间民间“跳灶王”,也是类似于宋代“打夜胡”这种驱傩逐疫形式。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一《跳灶王》:“腊月丐户装锺馗、灶神,到人家乞钱米,自朔日至廿四日止,名曰‘跳灶王’。(跳,呼如条;王,作巷平声。)按:即古之大傩,见《月令》。”

《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跳灶王》:“月朔。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案引清褚人《坚瓠集》云:“今吴中以腊月一日行傩,至二十四日止,丐者为之,谓之跳灶王。”《昆新合志》又谓之“保平安”,“户各舍米,升合不等。”

这时的傩仪已渐变为傩戏,每至腊月,乡村、都市都有人例行舞傩,贫者还扮成神鬼模样,敲锣击鼓、以此为岁末乞讨的方式,但它始终具有驱避疫邪的原始意味。

4.腊水、腊肉、腊酒等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卷二十《十二月令・贮神水》引《救人方》称腊日之水为神水,说:“腊中贮水,来年治一切疾病,制饮食,腊八日水尤神。”因此,自古以来就有在腊日贮腊水、制腊肉、酿腊酒等习俗,人们相信在腊日前后做的食物经久不坏。明嘉靖四川《洪雅县志》载,腊八日“收水酿酒,腌六畜肉。” 民国23年四川《乐山县志》记,腊八日“造酒及醴与豆豉,贮水待用,谓其不败。”清光绪六年《荆州府志》说腊月“人家汲水贮盎,谓之腊水,酿秫曰腊酒,盐脯曰腊肉,盖亦《周礼》之昔酒,《大易》之腊肉也。”

可知制作腊酒、腊肉习俗由来已久,先秦时代就有。唐代韩鄂《四时纂要》卷五《冬令卷・十二月》记载了造腊酒、干腊肉的方法。造腊酒是在腊日打取一石水,盛入不渗漏的瓮器中,浸入三斗麴末,投下四斗熟米饭。到了来年正月十五日和二月二日先后分别再投下三斗米饭,过了四月二十八日打开。酿酒时让酒瓮露着瓮身,这样停放到三伏天不坏。干腊肉的制作方法,是用牛、羊、獐、鹿的肉,在五香调料中腌浸二夜,再用加入葱和花椒的清盐汤猛火煮肉,煮熟后取出挂在阴凉地方,过夏不坏,出远门可以作为下干粮的菜肴。

江南一些地区的腊酒又称为三白酒和桃花酒。明万历二十八年《嘉兴府志》载浙江嘉兴地区,十二月,“是月酿秫作酒,煮而藏之,曰‘煮酒’。先期用纯白面作麴,并白米、白水,名‘三白酒’。”清光绪二十年《嘉善县志》说:“其随时而酿者,曰‘莲花白’。” 清光绪二十年《平湖县志》说,如果于春月在腊酒中放桃瓣少许,又称为“桃花酒”,村酿曰“腊白”。

二、腊八节

1.腊八节由来

中国古代的腊日节庆,至唐宋受佛教影响,演变为“腊八节”。汉化佛教以腊月八日为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所以腊八节在佛家又名成道节,这一天在佛寺有许多纪念活动,这些活动别喝腊八粥一项,逐渐普及民间,成为大众化的民俗活动。

今传《荆楚岁时记》有“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句,有人说“金刚力士”,即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天神,说明南朝梁时,民间腊日节俗事象中已受佛教的影响。此说欠妥。藏传佛教始有的“金刚杵”“金刚舞”,16世纪末才传入中原地区。《荆楚岁时记》中的“金刚”,指五行金气。《晋书・地理志上》:“梁者,言西方金刚之气强梁,故因民焉。”此书的“金刚力士”,应该还是戴着“黄金四目”面具的逐疫人。又有人引宋李P等撰《太平御览》卷二十七引《荆楚岁时记》有“十二月八日沐浴转除旱瘴”一条,说明《荆楚岁时记》有佛教影响,亦欠妥。我们认为,这还是殷商时代就有的“沐浴祓除”礼俗。

2.腊八节习俗

(1)浴佛

浴佛,以水灌佛像,行浴礼。《譬喻经》记载归佛的“六师”向佛说:“佛以法水洗我心垢,我今请僧洗浴以除身秽,仍为常缘也。”南北朝每年四月八日佛祖诞辰,寺庙均有浴佛之举,至宋乃有腊月八日浴佛的活动。唐宋时期仍有上述浴佛之俗,唐诗中有腊月八日寺庙浴佛的记载,如孟浩然《腊月八日于郯野石城寺礼拜》一诗云:“石壁开金像,香山绕铁围。下生弥勒佛,四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从功德水,从此濯尘机。”反映的正是唐代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浴佛的情景。

北宋时代仍盛行十二月八日浴佛,《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说:“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宋代吕原明《岁时杂记》说,当时南方皆用四月八日灌佛,北人专用腊月八日。宋代以后,浴佛这一习俗主要流行在四月八日进行,而且进一步深入到人民的生活。到了清代,百姓人家浴佛亦有腊月者,而僧寺则四月为多。

(2)腊八粥

北宋十二月八日兴盛的重要风俗是吃腊八粥,不仅寺院,民间也流行吃腊八粥。《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说: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七宝五味粥”,七宝是指制作粥的材料,而五味是说加以各种香料“五味俱全”。《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此月八日,四月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笋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说明南宋寺院已经把十二月八日叫做“腊八”。据《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记载,可知南宋时代杭州寺院和民间的腊八粥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制成。

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的习俗也和佛教有关。佛教把十二月八日作为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日。据说此前的六年苦行中,他每月仅食一麻一米,导致身形消瘦,濒临死亡,于是喝了一个牧羊女奉献的一碗粥,如受甘露。当时,他说:“我为成熟一切众生,故食此食。”喝过粥之后,“身体光锐,气力充足,堪受菩提。”[9]因此佛门子弟于腊八成道节施粥宣传佛主苦行修道。从《东京梦华录》可知,佛教寺院是在作浴佛会的同时送粥与门徒,因施粥在腊月八日,所以称腊八粥。而后来浴佛竟被施粥所掩,人们以吃腊八粥作为腊八节的内容,浴佛之俗渐淡,至明代,浴佛会代之以念佛会。

元代北京“宫苑以八日佛成道日,煮腊八粥”,而且京城“士庶有力之家,丰杀不同,馈送相尚”[10]。明清时期食腊八粥风俗更进一步普及。明人刘若愚著《明宫史》火集《饮食好尚・十二月》描述明宫中吃腊八粥:“初八日,吃‘腊八粥’。先期数日,将红枣破泡汤,至初八早,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户牖、园树、井灶之上,各分布之。举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夸精美也。”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卷二十《十二月令・腊八粥》云:“今俗,于腊月八日,以诸谷米果煮粥相馈,谓逼邪、祛寒、却疾毒。”

清代南北吃腊八粥,越来越讲究,关于腊八粥的成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北京和苏州为例:

清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腊八》:“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皆于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合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明谢肇J《五杂组》卷二《天部二》:“道家有五腊,正月一日为天腊,五月五日为地腊,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十月一日为民岁腊,十二月腊日为王侯腊。”

清末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桃仁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按:《燕都游览志》: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八粥,以果米杂成之,品多者为胜。今虽无百官之赐,而朱门馈赠,竞巧争奇,较之古人有过之无不及矣。”

苏州腊八粥特点是“以菜果入米煮粥”。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腊八粥》:“八日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谓之腊八粥。或有馈自僧尼者,名曰佛粥。”

在四川,有的地区制作腊八粥的原料除了果品,还有蔬菜、荤腥之物等。如清咸丰四年《云阳县志》云:十二月,“朔八日,用米面杂果蔬、荤腥之物煮为粥食之,名为‘腊八粥’。”民国23年《华阳县志》:“十二月八日,俗谓‘腊八’。人家多用各色豆、米、菜、果合煮,间有杂以鸡、鱼、猪肉,谓之‘腊八粥’。” 这也反映了民间风俗的流变。四川很多县志,都说吃“腊八粥”乃古腊祭之意。如:

清嘉庆二十年《温江县志》:“十二月八日为‘地腊辰’。邑人以肉、豆、枣、栗等物入米熬粥,谓之‘腊八粥’,祀神及祖先,亦古腊祭之意。” 清道光三年《隆昌县志》:十二月,“八日,煮糯米、五色豆及枣、栗等物为糜,亦有合鸡、猪、鱼肉者,曰‘腊八粥’,祀神及祖先,举家食之,亦古腊祭之意也。或曰是日释氏谓之‘浴佛节’,寺僧煮粥结缘,俗因之。”(清道光六年《綦江县志》同)清同治六年《巴县志》:十二月“八日,煮糯米、五色豆及枣、栗等物为糜,曰‘腊八粥’,祀神及先,举家食之,亦古腊祭之意。”

川西北与陕西毗邻的县,或说吃腊八粥系受秦俗影响。清嘉庆二十年《三台县志》:十二月“八日煮粥,以五色豆谷杂菜果投其中,合家食之,名‘腊八粥’。俗传地藏菩萨入地狱救母,和此粥馈与母食,鬼惧不敢夺。此秦俗也,今蜀亦然。”清同治十二年《直隶绵州志》:十二月“八日煮粥,以五色豆谷杂菜果投其中,合家食之,名‘腊八粥’。此秦俗也,今蜀亦然。”民国9年刊《绵竹县志》:十二月“八日,食‘腊八粥’。是日以诸米豆杂菜肉作粥,互相馈送,食余少许以饲果树,预祈结实繁茂。”

注释:

[1](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2](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引《郑玄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汉)班固:《汉书・严延年传》

[4](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引《陈留耆旧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

[5](汉)蔡邕:《独断》,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6](汉)班固:《汉书・杨恽传》。

[7]《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东观汉记》。

[8](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9](梁)僧佑:《释迦谱》。

[10]《析津志辑佚・岁纪》。

作者 江玉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腊八节的由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桃;灵物崇拜;文化根源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3-0161-04

The Worship of Peaches’ Spirits and Its Cultural Origin

LIU Shuo-wei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nd Philosoph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Shandong 250100, China)Abstract:The peaches are found to be very popular in folk customs. Sometimes, the masses took peaches as the medium of praying for happiness and giving pleasure to Gods, and sometimes they used peaches to symbolize the ability of exorcising evil spirits, endowing the common things in nature with the special meanings and making them more valuable and more mysterious. Obviously, the peaches possess the featuers of spirits. The folk customs of peach worship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rimitive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e in perfect harmony with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and Daoism during the course of handing down.

Key words:Folk customs; Peaches; Worship of spirits; the cultural origin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民间俗信中,桃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形式,甚至成为一种灵物崇拜的对象,并形成灵物系统。桃的灵物崇拜习俗,由来已久,且流布广远、影响至深。直到今天,广大农村地区婚丧嫁娶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影响。本文即从桃在民俗中的各种表现入手,分析它在俗信中两个方面的功用,揭示其灵物崇拜的特征,并对这种俗信进行文化根源的探赜索隐,揭橥儒释道多元思想对它的影响。

一、桃的民俗表现

婚嫁民俗。在“送日子”及“亲迎”之礼中,常会用到桃。“送日子”是指男方请人根据属相、生辰等确定婚期并通知女方,请求同意。“送日子”的同时男方还要送聘礼,女方则回赠男方寿桃。“亲迎”指男方亲自到女方家将其接回家中。旧时婚娶之礼,非常强调这一点。(如《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次谈话,哀公认为自己身为国君,“然冕而亲迎,不亦重乎?”孔子却愀然作色反驳曰:“君何谓已重焉?”)亲迎风俗各地不尽相同,山东龙口等地,新郎的轿内要放两个桃子。

2.生育民俗。桃在这方面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挂红子”及“过百岁”等风俗之中。婴儿降生以后,要在大门上挂一块红布,谓之“挂红子”。红布一般用桃枝挑起。一方面,它是添喜的标志,在一定范围内起到报喜的作用;另一方面,红子和桃枝及其它附属物有辟邪和象征意义。因为,“桃”谐“逃”,寓逃脱灾厄之意。有些地区则直接把“挂红子”称作“挂桃符”。婴儿降生第一百天,要举行庆祝活动,叫做“做百日”,俗以长命百岁为吉,遂演为“过百岁”。过百岁的礼品可以多种多样,但一般不会缺少“百家锁”。有的用金银打制,有的用桃核雕刻而成,叫做“桃核锁”。

3.节日民俗。中国的传统节日十分丰富。在这些节日中,桃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如:过大年、元宵节、端午节、天医节及腊八节等等。过大年这天,北方农村地区要在大门口放上一根长约两米的桃木棍,叫做“拦门棍”,据说既能拦住财宝不流失,又能辟邪。山东胶东的除夕饺子包好后,要放上桃枝,叫做“驱邪避恶”。元宵节是我国南北各地都很重视的传统节日,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闹花灯”。讲究的人家,总要做些寿桃灯,放在居室内,以祈健康长寿。端午节风俗,不论南北,主要是吃粽子。除了吃粽子之外,人们还要在门口插艾。而北方的部分地区还加插桃枝。农历八月一日为天医节,农民在这天采集豆棵上的露水储存起来(据说这是龙的汗水,用来做饭可以医治百病),还有人用这种露水及老桃叶制作桃叶膏,以此治疗腹中郁积,十分有效。腊月初八,是腊八节,吃腊八粥。北方各地的腊八粥在精致的黄米、白米、小米、栗子、红枣之外,常以桃仁点缀。

4.其它民俗。旧时男女传情,女赠男用荷包,男赠女则常用桃核雕品。这种风俗在山东潍坊一带至今仍然流行。在日常生活别对于孩子和老人来说,桃甚至成为须臾不可离的一件物品。例如小孩常常在脖子上挂一串桃核做的念珠或在手腕上戴桃核雕制的手镯、小篮等。有的孩子还要佩戴用绸布缝制的桃形荷包。老年妇女则把桃核饰物或者桃木小棒槌悬挂在大襟袄的襟口上。

二、桃在俗信中的功用。

桃在民俗中的表现虽然十分广泛,但归纳起来,其作用不外乎两个方面:

1.祈福娱神。桃的祈福功能表现在婚丧嫁娶之礼及日常生活的方面。迎娶之时,新郎轿内放置桃子,即为祈福之用,祝福新郎健康长寿。元宵节在居室内放桃灯、为老人贺寿时蒸寿桃、过年时张贴《蟠桃大会》等年画……亦寓多福、长寿之意。桃的娱神功能主要表现在祭祀之时。民间于农历六月初六用桃子“祭天”,即为娱神之用,因为这时的桃子味美新鲜,能表达对上天的敬意,人们相信天神会乐于歆享,并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2.祛凶禳鬼。民间以为凶邪瘴厉之气虽不能目见,却非乌有。如果遭遇,即有身心不适甚至生发疾疫。而桃却有辟凶邪之气的特殊功用。婴儿襁褓中置桃枝、幼童手腕上戴桃饰、老年妇女的大襟上缀桃木小棒槌,都是为了达到祛除凶邪之气的目的。除了祛除凶邪之外,桃还有禳除厉鬼的功能。《礼记・祭法》中说:“人死曰鬼。”①(P671)而且在先民的观念中,“鬼”是有善恶之别的。恶鬼,在古代亦称“厉”,指那些横死、凶死、受冤而死的鬼。古人认为这些鬼会作祟活人,所以避之唯恐不及。而过年时在大门口放置桃木做的“拦门棍”、或者在身上佩戴桃饰,则可使之远遁。

三、桃的灵物崇拜特征。

法国哲学家泰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称文化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在远古,自然环境十分严峻,生产力又极其低下,人们在恶劣的生存状况下,精神上的压力十分巨大,便产生了对各种自然力、自然物的信仰和崇拜,并以风俗的形式代代相传,这就是俗信中的灵物崇拜。灵物本是自然界中的普通事物,却被附会上超自然神力,人们相信这些事物能给自己带来祯祥、辟除灾厄。从上述俗信中可以看出,“桃”具有明显的“灵物”特征。

灵物崇拜的对象,种类繁多,既有动物、植物,还有人造物和幻想物。按其功能划分,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吉祥物,显示祥瑞、招喜纳福;一类为辟邪物,驱除邪秽、消除灾厄。很明显,对于这两种功能,桃可谓兼而有之。正因为桃具有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所以深受百姓喜爱,与桃木有关的物品都成了具有超自然力的灵物。如:桃枝、桃符、桃叶、桃偶、桃汤、桃膏、桃胶、桃板等等,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祈福娱神、祛凶禳鬼的灵物系统。

四、文化根源浅探。

桃的灵物崇拜与原始自然条件及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根据桃的灵物系统两个方面的功用,或可更清晰地表达这种关联:

1.吉祥功能探源。桃的吉祥功能更多地与原始自然条件有关。①在古代,桃树分布很广。《山海经》中有很多关于桃的记录,如《卷四》:“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②(P111)《山海经・卷五》:“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③(P139)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远古的时候,桃树就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广泛分布的桃树,其累累果实满足了人们采集需要。②桃树生长很快。民谚云:“白首种桃”、“桃三李四”。白居易《种桃歌》曰:“食桃种其核,一年核生芽,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忆昨五六岁,灼灼盛芬华。”皆言其生长迅速。③桃树结实繁多。《本草纲目》卷二十九:“时珍曰: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兆。十亿曰兆,言其多也。或云:从兆,谐声也。”在生殖崇拜的远古,桃树因其“易植而子繁”的特性获得先民的青睐,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④桃子象征长寿。这可能与道教的发展有关。随着道教的发展,西王母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据说,西王母住在昆仑山上。山上有一个桃园,盛产蟠桃。桃树三千年才结一次果,吃了能够长生久视,得道成仙。

正因为桃树分布广、生长快,所以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诗经・木瓜》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桃夭》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在先民的吟唱中,“桃”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表达着美好的感情。而且因为桃子象征子孙繁庶、长寿多福,所以人们在祭祀祈福时,喜用桃子。

2.辟邪功能探源。桃能辟邪的俗信由来已久,远古关于神荼郁垒的神话可证一斑。人们以这个神话为依据,根据“相似律”与“接触律”的思维方式,赋予桃以灵物感应功能与灵物护卫功能。《左传》、《汉书》等古代典籍中的记载可以证实这一点。而在桃的灵物崇拜俗信之流传过程中,又融合了儒释道多元思想与文化。

①桃的祛凶禳鬼功能应当“归功”于流传久远的神荼郁垒的神话。《论衡》卷二十二引《山海经》逸文曰: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④(P862-266)

《战国策》南宋姚宏注本中亦有类似的记载:

东海中有山,名曰度朔,上有大桃,屈盘三千里,其卑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由往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荼与,一曰郁雷,主治害鬼。故使世人刊此桃梗,画荼与与郁雷首,正岁以置门户辟号之门。荼与、郁雷皆在东海中,故曰东国之桃梗也。⑤(P374)

这些记载说明神荼、郁垒的神话在中国古代流传很广。由于神荼、郁垒是管理鬼的神,他们所居之桃树,也就同样具有了对鬼的威慑功能。这即英国人类学家詹・乔・弗雷泽(J. G. Frazer)在其代表作《金枝》中提出的巫术二原理之“接触律”,即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接触律使桃具有了灵物感应功能。所谓灵物感应功能,是指灵物在与人的接触中,能将它所具有的神秘力量传达到人的身上,从而使人凭借着这种力量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弗雷泽提出的巫术另一原理是“相似律”,即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由此,模仿某物可使被模仿的事物达到预想中的变化。既然神荼郁垒用桃木击打厉鬼可使之就范,那么人舞动桃枝、桃棒等也可达到相同的目的。这就是灵物的护卫功能。

②桃的灵物护卫功能在先秦两汉典籍中多有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春,王正月,公在楚,……楚人使公亲`,公患之。穆叔曰:“祓殡而`,则布币也。”乃使巫以桃先祓殡。楚人弗禁,既而悔之。⑥(P1154)

鲁公在楚国正赶上楚康王的丧礼,楚国要求鲁公“亲`”――即亲自为死者穿衣,这是诸侯的使臣吊邻国之丧的礼节,鲁公当然“患之”。穆叔为之想了个办法:先祓殡而后至`,则与布币没什么两样了。祓殡,即祓除不祥之祭。布币,即将朝聘之皮币陈列之。鲁公认为此法不错,就让巫先以桃祓殡。(桃,指桃棒;,指苕帚。“以桃祓殡”即以桃棒与苕帚先在灵柩上扫除不祥。)结果反使楚国受辱。因为《礼记・檀公下》云:“君临臣丧,以巫祝桃执戈。”说明以桃祓殡,乃君临臣丧之礼。楚人没有禁止,当然就后悔了。这个故事说明早在周代人们即以桃祛除不祥。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楚子对子革说:“昔我先王熊绎……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⑦(P1339)桃弧,即桃木制作的弓;棘矢,即酸枣树制作的箭。以桃弧、棘矢进奉周王,足见它们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史记》卷四十,亦有“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之语。

《汉书・王莽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王莽篡政后,常梦到汉高祖刘邦对他进行指责,于是,王莽“遣虎贲武士入高庙,拔剑四面提击,斧坏户牖,桃汤赭鞭鞭洒屋壁,令轻车校尉居其中,又令中军北垒居高寝。”⑧(P4169)王莽做贼心虚,常做恶梦,就想起“桃汤赭鞭”的伎俩。这也是“相似律”思维的结果。

③桃的灵物崇拜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融合了儒释道多元思想与文化。

1)儒家思想的体现。《白虎通义・嫁娶》云:“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⑨(P850-60)又云:“天子诸侯一娶九女者何,重国广继嗣也。”⑩(P850-62)在生育民俗中以桃枝挂红子、为孩子佩戴桃核饰品,是儒家重人伦继嗣思想的体现。而以桃贺寿,则体现了“百善孝为先”的儒家孝道观。

2)释道思想的影响。与桃有关的民俗信仰也体现了佛教文化影响。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就来源于佛教。佛教传说腊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信徒们在这一天用米和果品熬成粥供奉他。北宋时,东京汴梁的各大寺庙要作浴佛会,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粥名即为“腊八粥”。道家及道教思想对民俗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的。许多节日是源于道教的传说,有的纯粹就是道教的节日。而节日习俗更是与道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王安石有诗云:

“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即由与道教关系密切的“桃符”演变而来。

五、结语。

总之,做为灵物的桃,是民众创造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结合体,与中国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密切相关,融合了儒释道等多元文化思想。正因如此,它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桃的灵物崇拜所体现的不屈不挠的抗争意志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精神仍值得今天的人们继承和发扬。而对桃的灵物崇拜的民俗现象追根溯源、探赜索隐,有利于民俗研究的深化及对传统文化的激浊扬清。

参考文献:

①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671页。

②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11页。(下同)

③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第139页。

④ (汉)王充撰《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62-266页。

⑤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74页。

⑥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154页。(下同)

⑦ 《春秋左传注》第1339页。

⑧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69页。

腊八节的由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法;教学研究

兴趣对人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无数实践证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充满了兴趣,他们的学习往往会更加轻松,收获到的知识也更多,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兴趣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运用好趣味教学法,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还能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趣味教学法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课堂上学习氛围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反之学习氛围不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所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必须营造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笔者认为,趣味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就能够发挥出这样的作用。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趣味教学法,教师的教学态度需要有所转变,教师的态度要随和,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要求来学习,而应当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来教学,教学语言也不能过于僵硬,而应当采取一些较为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可能很快就会对教师的讲解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应当多尝试。比如说,在学习《秋天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变化,而在学习《咏柳》的时候,则可以让学生探讨古诗词的含义和情感表达。通过这些多变的学习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趣味教学法使课堂导入生动有趣

课堂导入对于一节课的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如果没能做好课堂导入,在一节课开设的时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后面的一些教学活动也很难开展,这样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趣味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如,在学习《腊八粥》和《故乡的元宵》这两篇课文时,从文章的题目可以知道文章所讲述的都是一些传统的习俗,那么教师在正式教学之前,可以先向学生讲一些民俗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腊八节的由来,元宵节的时候为什么要吃元宵。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会被教师所吸引,这样教学也能够顺利开展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该对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

三、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学习的趣味性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语文知识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教师在运用趣味教学法讲解语文知识时,也可以根据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又能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表达活动“小小创意广告牌”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开展这项活动,首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身边自己认为有创业的广告牌,然后再让他们模仿身边的广告牌,寻找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物创作一句广告语,这样学生既能掌握广告牌创作的诀窍,又能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够感受到收集知识的趣味性。

四、趣味教学法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为薄弱,教师习惯做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的知识学习十分被动。而且在课堂上,教师基本上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但是教学效果却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趣味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他们不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教师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大包干”,教师负担也随之减轻了,教学质量反而会有所提升。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并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就足够了,还应当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趣味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宪娣.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创设策略[J].教师,2012(30).

腊八节的由来范文第6篇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一一、主题产生的背景

我们国家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孕育着极为丰富多彩的节日时空。 面对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许多学生对外国的节日提起来滔滔不绝,津津乐道,而让他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时,一般只记得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至于为什么过这些节日、中国人怎么过节,则一问三不知,有的甚至觉得过这些节日又忙又累,实在没必要。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礼节习俗就要在我们下一代人这儿销声匿迹了吗?为什么西方的节日会对中国的青少年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

在许多西方国家,他们更多的让孩子参与到节日的庆祝中来,甚至孩子是节日的主角。他们注重的是对孩子能力及性格的培养。一个不珍惜自己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们意识到,应该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教育应切实肩负的重任。 在

二、活动目的 知识技能: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风俗文化,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法能力:

学会多种途径查找资料,通过网络论坛、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运用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加深对传统民族节日的了解。 情感态度:

通过开展包饺子、包粽子、放风筝等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快乐,进而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的实施

本次活动的实施主要依托网络论坛,论坛中的版块划分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小组评价活动日记活动反思电子作业。各个阶段的资料成果都可以发表到论坛中来。充分发挥论坛的方便、快捷、高效、共享的优势。 第一阶段 明确主题 制定计划

1、激发兴趣,明确探究主题。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 当你穿上新衣服快乐地去逛花街,当你看到五彩缤纷的烟花空中飞舞时你们知道这是我们中国哪种传统节日吗?当一家人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

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时,这又是什么节日呢?你还知道我们中国的哪些节日?

此时的学生必然跃跃欲试。

引发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是良好的开端。 2、 自主选题,成立小组。

课题产生后,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节日里我们可以尽情地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你们想怎样去感受呢?将大家的想法合起来,这样的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1、节日的简介;2、节日的由来与传说;3、节日的习俗;4、有关节日的诗歌。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至今仍流传甚广的有8个。其中四个节日已经列入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研究。(为了避免多数人选择一个节日,有的节日没人去选择的情况,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固定节日和一个自选节日进行研究。)

各班选择分配表

3.制作小组合做计划

好的计划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前提

这次的主题活动将在论坛中开展,小组活动计划发表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版块中。

五五班第X小组活动计划样表

活动主题:中国的传统节日 指导老师:薛老师 子主题:春节、端午节 小组名单: 主要问题:

1、节日的简介

2、节日的由来与传说 3、节日的习俗

4、有关节日的诗歌

材料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分工

任 务 人 员

设计目的:综合性学习尤其要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导向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取舍、整合,形成学生可操作性的探索问题,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结成小组,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但这里教师要有整体的把握,要权衡好,不能多数人去研究一个问题,或每个问题都要研究,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协商,注意尺度,引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

第二阶段 收集整理资料阶段

计划确定下来后,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他们有的访问亲朋好友,有的到图书馆摘抄资料,有的上网收集下载图片、信息。他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忙碌着。

老师推荐大家几个网站,课后,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了解更多的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

如果说自主研究为孩子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和主观判断的空间,那么分组学习则让孩子们懂得和形成了交流合作的高效学习方法与互相协助的共同意识。

二、制作电子报、手抄报指导课

在课堂上,孩子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很多很长,指导他们提炼,筛选;再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摘抄重点的内容,设计制作手抄报。

三、制作调查问卷指导课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问卷设计的要求、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掌握问卷设计方法,能设计一份良好的问卷。 在分解调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重点: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 难点:围绕调查目的分解调查内容。

四、围绕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计划开展以下几个活动。

3月份 制作花灯、花球

4月份 放风筝活动(制作风筝) 5月份 包粽子活动 6月份 包饺子活动

注意做好活动记录:照片、活动日记、活动反思等。把相关的记录发表到论坛中。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交流体验

学生的劳动终于有了成果。各小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汇报。①讲一讲节日传说,自己过节经历;②演一演节日活动,展示过节物品;③用画板画一画节日景象;④唱一唱过节歌曲,背诵相关诗文;⑤演示制作的电子报 评价的主要方式

1、成长记录评价

(1)学生在记录中记下自己的作品,学生放的作品大多是活动计划、调查问卷、收集的资料、日记等。

(2)指导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感受最深的一次采访,我的新发现等,引导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作品。

(4)教师设计一些小栏目。如收获园、新发现等,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性。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在参与主题研究过程中的态度和成效做主观性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为学生加强实践活动体验,记录活动原始感受。

3、成果展示评价

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将学生的成果公布于众,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安排展出,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喜悦、协作共勉。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二一、活动主题提出的背景: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学期节日文化主题研究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越发感到祖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由没意思,没什么认识,不如洋节日到从心底里流露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和为自己的祖国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校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题仍然走探究传统、感受历史的路子《走进祖国传统节日》由此产生。我们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重点是阴历节日,让学生感受中国特色节日的魅力,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情感。

2、将生动的课外采访与丰富的课内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悠久、灿烂文明的节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3、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收集与整理资料,会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活动实施准备

1、课程资源导航:

(1)收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杂志,询问父母、长辈和民俗机构等方式;

(2)与少先队辅导员联系开展主题活动,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是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与计算机、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联系,取得支持,多学科教师参与组织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全面考察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活动实施设计:

《走进祖国传统节日探寻节日文化》这个课题涉及的面非常广,从古到今,从老到少,从上到下,从社会到学校,都对本主题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它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腊八节、冬至节等节日文化。这些传统节日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最接近,但由于社会、家庭的等情况庆祝方式又有很大不同。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校以祖国传统节日为大主题,根据学生的知识和年龄特点,在各小组分设小的项目开展活动。

一组:以元宵节为活动主题,带领学生了解祖国各地民风民俗,做元宵,吃元宵,闹元宵;

二组:以中秋节为活动主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制作民俗物件,通过演讲、故事等形式汇报研究成果;

三组:以春节为活动主题,围绕最大的传统节日,探究它的历史,感受它的文化。 四组:以端午节活动为主题,了解它的由来,以及各地的风俗。

五、活动涉及的学科领域

节日文化

语 文 古诗词、石碑、对联、

散 文、写 作、表 达 数 学 统计、分析

计算机 网上浏览、搜索 人文风俗 民俗风情、地方特色

社 会 历史变迁、政治经济 艺 术 摄影、绘画、歌曲

六、总体活动过程:

1、由指导教师确定主题、设计制定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2、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发动工作,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3、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选出组长,负责领导组织实践活动。

4、活动指导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研究情况调整教学,负责组织活动,保证活动安全。

七、活动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发现问题、制定活动计划(3月5日3月31日)

组织学生学习课题,撰写出活动计划,计划力求涵盖主题、小组分工、研究阶段、探究方式等各项内容。主题确定后,活动就全面铺开。师生共同确定实施本课题的调查点:

1、了解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习惯。

2、向家长询问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典故。

3、去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古往今来的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它们的文化。

4、向家长询问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了解中国历史背景。

第二阶段:师生自主探究交流学习(4月1日5月18日)

1、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1)以元宵节、中秋节、春节为主要研究对象查阅相关资料,认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它们的传统风俗习惯。

(2)依据它们的风俗习惯,全班交流各自的感想,写出有感日记或记录等。

(3)配合主题开一次专门的班会,针对主题节日,办一次小报,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4)了解学生对各种节日的需求,以及他们想对家长说些什么。

2、了解中国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

(1)向家长询问中国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2)学生全班开一次主题班会,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差异问题进行讨论,找出差异的主要原因。

(3)学生上网或有关图书资料查询,了解家长所不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4)全班交流自己所得。

(5)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所得。

3、调查各种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

(1)向家长询问民间常见节日文化的起源,以及它们的形式。

(2)上网或查阅图书了解节日文化的起源,师生共同研讨起源的原因。

4、畅想未来节日文化形式。

(1)小组讨论,你希望有什么样的节日,以及在这节日中形成怎样的文化。

(2)个人设计,用画画的形式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节日文化。

(3)交流,推选出优秀设计方案全班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5月18日6月30日) 指导学生写出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体会,整理实践报告资料。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三一、活动背景: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要求,结合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这一有利契机,更好地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文化。

为了使同学们更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不使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化付之东流,我们带领同学们好好了解并亲自体验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文化魅力。

二、主要内容:

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并搜集相关的诗文对联。增强对清明节文化的了解。

2.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清明节有哪些风俗习惯,至今还有哪些是比较盛行的,哪些渐渐已被人遗忘。更深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习俗。

3.通过外出踏青,扫墓等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体验。去感受春光的明媚,同时也缅怀一些英雄烈士,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荣誉。

4. 以和家人一同祭祀的活动形式,通过观察了解解决自己心中对祭祀文化的疑惑,更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5. 通过整个活动:交流,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励他们通过不同途径解决问题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