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大专辩论会

国际大专辩论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际大专辩论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际大专辩论会范文第1篇

自大陆高校代表队1986年参加亚洲大专辩论赛起,电视辩论在我国发展历经十余个年头,笔者认为,从宏观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86~1993年,1993~1997,1997~1999年。1986年~1993年这一阶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电视辩论的“上升期”,此期间人们对大专辩论赛处于一个由不了解到了解,由冷漠刭热情的过程之中。而这一时期恰恰也是电视这一强势媒体介人中国家庭生活最迅猛的时期,客观上为大专辩论扩大社会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各种因素夹杂在一起,最终促成了神话般的''''93复旦辩论队的横空出世,至今《狮城舌战》仍是许多辩论爱好者的启蒙教材,而“起承转合”的一至四辩的角色分工依然被许多辩论队奉为圭臬,在其后数年内,大陆各高校辩论队都难以摆脱复旦的影子。尽管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一支队伍绝非无可挑剔,但是他们毋庸置疑是新加坡辩论模式发展至顶峰的标志,因此获得后来者的广泛敬意当之无愧。

而任何一个事物到达顶点也就意味着站到了下滑的起点。1993年之后,电视辩论可怕地、不断地以一种重复性的面孔出现,其间的“长虹杯”大专辩论邀请赛,1995年上海第一届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更多的是对狮城模式的一种强化,而绝非突破与创新。此种模式在1995年代表中国大陆出战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南京大学队的身上发展到了极致,其突出的特征便是霸道的逻辑,华丽的词藻,极端的归谬,频繁的类比,乃至如出一辙训练有素的笑容与手势,不由得使人啧有烦言。这一点南大辩手自身都无法否认,甚至有辩手在某大报上发表文章《辩论反对辩论》,国内一时对电视辩论责难之声四起。而1997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似乎只是在进一步论证人们对辩论赛攻击的合理性,首都师范大学的失利也正式宣告了新加坡模式的死亡,而电视辩论也由天堂落到了地狱。因此,1993年到1997年这一阶段似乎可以概括为电视辩论的“下滑期”。

1997年之后,回到起点的电视辩论赛进人了艰苦的摸索期。在深刻的反思与广泛的征求意见之后,1998年举行的“蓝带杯”对赛制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攻辩环节,到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更是有了大动作,完全取消二、三辩陈词,增加自由对话环节,保留攻辩。赛制的调整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比赛观赏性的提高,使得电视辩论赛重新恢复了活力。在此笔者不得不怀着敬意提到99年的西安交通大学队,可以说这一支队伍对于辩论而言,扮演了一个“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角色。本人以为他们是在复旦大学之后,惟——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辩论的升华的队伍。从理性的角度分析,1999年西交大队的成功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主观上是由于四位辩手实力强且平均,风格各异而又互补,尤其是一辩樊登、二辩郭宇宽,在“西交大模式”中扮演了两个不可缺少、权其重要的开创新角色,如果没有这两位的全新风格,那么西交大恐怕也很容易滑入平庸。而客观上的因素恐怕要归功于艰苦摸索之后赛制的全新变更。

就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赛而言,主办者在赛制上显而易见地花费了大量心血,在''''99国际大专赛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调整,突出表现为以下三点:其一,强化了一辩的功能,增加攻辩小结,缩短陈词,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背诵型”一辩的出现。其二,取消了自由人制度,将自由人对话转换成正反双方二、三辩的攻辩。其三,增加了观众提问,使得比赛的不可预见性进一步加强。应该说,这一赛制的改进基本上是成功的,二、三辩攻辩加强了比赛的比抗性,事先很难准备的观众提问对辩手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得比赛的可观赏性进一步强化。但是,作为一名亲身参与的选手,我依然感觉到了其中的不足之处。第一,就一辩的功能而言,该赛制在防止“背诵型”一辩出现上并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只是增加了一辩的背诵量。因为在拿到辩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对于对手的观点一般都可以有六七成的掌握。而攻辩小结至多只有一分半钟,因此只要根据本方的提问,抓住几个大的方面,多准备些内容,攻辩小结自然可以顶过去。要蒙住评委,恐怕也并非难事。

第二,就攻辩环节而言,该赛制要求提问的二、三辩只能提问,回答方只能回答,不得反问,并且规定提问只能用10秒,而回答可用2o秒。实际上,由于一辩陈词降至2分钟,提问方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对一辩陈词的一种补充,必须起到一个进一步展开体系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规则,每次回答用足20秒,提问方便只能问出三个问题,这样必然减少攻辩的回合,容易降低比赛的精彩性。并且该赛制还规定提问方可任选二、三辩进行回答,因此大多数队采取了只玫二辩或者只攻三辩的策略,使得比赛责任不能被公平分担。

第三,观众提问的设计本身很好,但规定由一、二、三辩回答,相对而言,削弱了四辩的作用。纵观本次比赛,我们不难发现,以前一辩的尴尬地位似乎由四辩取而代之,即只要在自由辩论中发言几次,再加上大段陈词便大功告成,这种架空四辩的方式实际上也限制了许多优秀四辩的发挥。

笔者认为该赛制可作如下改进:首先由一辩陈词2分钟;其次由双方二辩对话,各用时2分钟;再由双方三辩对话,各用时2分钟。至此双方阵线完全展开,可进入攻辩阶段,先由正方一辩向反方四辩攻辩,再由反方一辩向正方四辩攻辩,用时各为l分30秒;攻辩结束由双方一辩用1分钟的时间作攻辩小结。之后是4分钟的自由辩论,然后进行观众提问,—、二、三、四辩均可回答,但不得一人回答两次,最后由四辩进行总结陈词。

这种设想基于几点理由,其一,经过''''99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检验,自由人对话环节,本身是成功的,只不过是由于自由人以游离于整个队伍之外的感觉才将其取消。其实与其取消,还不如扩展到正反双方二、三辩各做一次对话。其二,将攻辩缩短成一次,既可体现攻辩与二、二辩对话的区别(前者强调对体系的补充,后者强调双方的对抗),又不嫌累赘。将提问与小结均交由一辩完成,可以进一步强化一辩。其三,明确攻辩对象为四辩,加强四辩责任。其四,观众提问四位辩手均可回答,强调比赛责任的平均分担。当然,以上仅仅是本人的一孔之见,还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本人认为尽管辩论模式的发展的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绝不是没有方向的。多年的比赛实践证明,其发展始终强调两点,其一是对抗性,即强调思维的碰撞,只有碰撞才能产生火花;其二就是整体性,必须要求比赛责任的平均分担,一个队伍只有平均实力强才是真正令人心悦诚服的队伍。

国际大专辩论会范文第2篇

LANGUAGE, spoken and writte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of all cultural abilites. Man is a cultural animal, and the use of language is indispensable for a human being to learn about himself, understand his fellow creatures, and comprehend Nature.

Our mother tongue is the medium through which we express feelings, convey messages, and form ideas while living in this world. This is an indisputable statement.

What can be done to make the Chinese language, both spoken and written, one of the cultural resources that ethnic Chinese in Singapore feel proud of? This should become the common concern of all public-minded intellectuals who care about society, political life and cultural affairs.

Chinese Malaysians have achieved a great deal in promoting their mother tongue.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students from Malaysia have won prizes in international debate contests and essay-writing competitions held in Taiwan. They have earned accolades from the cultured circles of various Chinese societies.

This shows that, given an able leadership with a consensus reached by the elite, plus the strong wishes of the families concerned, a Chinese community can do a good job in passing down its native language through persistent efforts even under not-so-conducive circumstances.

It must be emphasised that being able to converse, read and write a letter in one's native language is only the first step. Further upgrading is needed to make Chinese a major medium through which Singapore's public-minded intellectuals can discuss important national and even globalissues, pass down and enrich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cord their delicate and profound thoughts.

In this age of the Internet, English accounts for 70 per cent of the world's total volume of communication, French accounts for 5 per cent, while the other major languages including Chinese share a mere 5 per cent. Considering that Chinese-mainly Mandarin-claims the world's largest number of speakers, its share in global communication is far too small.

I hope that Singapore's public-minded intellectuals, with a global vision who will be playing an active role in academic pursuits,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affairs, mass media, business, religion and social activities, will help create greater scop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We must bear in mind that language, spoken and written,is more than a useful tool. It is also the anchor of our life and spirit, namely, our deep-rooted cultural identity.

(The author is a professor at Harvard University and a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dvisory Panel on Culture, Lianhe Zaobao. Translated by Allen Zhuang)

母语是安身立命的助缘

杜维明教授

文化能力的基本工夫是语言文字。人是文化动物,因此运用语言文字是任何一个人在学习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和了解自然的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条件。母语成为我们生活世界中表现感情,传达信息和进行思考的媒介。这本是不刊之论。

如何使华语华文成为新加坡华人社会引以自豪的文化资源,应是关心政治、参与社会和重视文化的公众知识分子的共同事业。

马来西亚的华语华文的提倡近年来在国际大专辩论会和台湾举行的征文比赛中,获得文化中国知识界同声赞扬,充分显示只要领导有方,社会贤达有共识,华人家庭有强烈的意愿,通过细水长流的积累,即使大环境很差,成绩仍大有可观。

必须强调的是,能够用母语谈天、读书和写信是第一步,接着便需要进一步提升,让华语华文也成为新加坡公众知识分子在讨论家国天下大事,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以及记录精致思维的重要资源。

在网际网络的时代,英文媒介的比重已在百分之七十,法文约占百分之五,包括中文在内的其他主要语言,才合占百分之五,但是普通话(华语)仍是世界口语人数之最,这个对比太悬殊。

希望将来新加坡具有全球视野的在学术、政府、媒体、

国际大专辩论会范文第3篇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实效性的基础与前提

思品课的教学,要达到实效性的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前提。

1、教师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实效,教师需要清醒地认知自己,包括自己的个性特征、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储备、综合素养等。当然,这种认知比较难。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喜欢往外看,对别人指指点点,很不向内思考,进行内省。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认知自己、解剖自己,需要巨大的勇气,克服惰性的制约。

2、对教材有清晰的把握。思品教材,有自己的逻辑体系、编写体例、知识内容和语言风格。总体上看,它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整体。从不同的角度,具体到每一门课中的一个单元,一个课题,一个框题,甚至一个目题,教师在备课之时都需要充分的把握。这是上好课程、取得实效的重中之重。

3、对学生有清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提供指导,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有个清楚的了解。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扩大,思想意识日趋活跃,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具体到个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爱好习惯等,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对学生清楚地了解。

二、组织辩论, 明辨是非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三、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打牢道德评价的基础,提高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如今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实际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不同程度得到体现。而大部分家长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对他人的帮助无感恩之心,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也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国际大专辩论会范文第4篇

一、变化授课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

传统的教室授课,在思品课中的很多课时中显得苍白无力。对学生的认知和教育犹如隔了一层窗户纸,总是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课堂上索然无味,学生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对于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进生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比较紧密的内容,我们应大胆地采取室外教学或课后进行实践活动,以达到教学目的。如教学《请到的家乡来》后,我就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厂、街道、名胜古迹。通过参观,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正如陶行知先生强调的“做、学、教合一”:“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

二、开创“辩论课堂”,让学生知行统一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特别是一些与生活常识、安全知识、道德观察之类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创“辩论课堂”,进行课堂辩论,学生兴致高,能达到明事理、懂规范、晓常理这一目的。“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选手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如上网,它的利弊,众说不一。我采取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三、创设角色体验,让学生情景交融

有人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对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我们还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让学生角色扮演,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家人的爱》,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表演,演一演、评一评、看一看,培养孩子的孝心,增强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德行孝贤扎根于孩子心中,从小懂孝道、行礼仪,爱驻心中。

四、运用现代手段,让学生心智升华

国际大专辩论会范文第5篇

但是,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快餐文化、网络文化,而对于传统文化却由于晦涩难懂,再加上学生喜欢张扬个性,标新立异,所以缺乏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待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所在——更是一点儿兴趣都提不起来。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培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其发自内心的喜爱传统文化并籍此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借助课堂引发兴趣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课堂是个很好的阵地。比如高中语文第三册是全六册课本中古诗文最多的一册,其中一二单元都是古代诗歌。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前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讲授中国古代诗歌史以及各阶段诗歌代表作,以便学生对文学史及各阶段的诗歌特征有个大致的了解。但又不能按部就班地讲,于是我这样引入:“启功先生曾说,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这句话可谓是一部中国简明诗歌史,它将诗歌各个时期的本质特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我给学生分别选了几首不同时期的经典诗歌,带领学生赏析这几首诗歌,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各个时期诗歌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并且思考一下为什么。学生首先对启功先生的这句话很感兴趣,随之而来的是对诗歌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趁着学生的热情,我借助教材类比引申,顺利把传统文化的教学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引起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二、开设“品读经典”主题欣赏课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质兼美的诗文是传统文化很好的载体,学生诵读赏析这些文章,会得到精神上的陶冶。但仅仅依靠几节课几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只能是领略到冰山一角,要想更深入地探究必须要多读。所以,开设“品读经典”欣赏课,可以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经典名篇,为学生打开一个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的视窗,扩大其视野,丰富其知识储备。

开设欣赏课,要注重经典之间的联系。每篇文章并不是孤立地去讲,而是就其某方面的特点做纵向或横向的比较阅读。比如,在讲授《琵琶行》时,白居易对琵琶女高超的音乐演奏艺术的精湛描写,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于是,我趁热打铁给学生上了一节以“诗歌中的音乐”为主题的赏析课,先听古典名曲,然后补充了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让学生从中感悟到用有形的诗歌描摹无形的音乐的魅力,同时让学生明白“知音”的内涵。之后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又开了一节以“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主题欣赏课,既给学生讲述了“高山流水”的来历和管鲍之交的故事,同时又给学生补充了几首渴求知音的诗词,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岳飞的《小重山》和苏轼的《卜算子》等。

三、 将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联系起来

每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都会有很多名胜古迹、名人轶事。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联系起来,学生就会从课本走进现实,从传统走向现代,书中的一切都会在自己眼前复活,历史似乎触手可及,从而对传统文化多了一份亲切感。 我所在的国家旅游城市安阳有久负盛名的殷墟,有西门豹治水的邺城,有历史上第一位骁勇善战的女将妇好的陵墓以及二帝陵(传说中颛顼和帝喾的陵墓),岳飞庙,太行山,红旗渠,马氏庄园,安阳博物馆,安阳文峰塔,羑里城,的墓地。中原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安阳的传统文化更是极其丰富。我的做法为:一是当课文讲到与之有关的情节的时候,就适当地给学生穿插一些当地的传说故事;二是课外带学生在古老大地上走走,了解一下家乡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使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三是让学生课外搜集当地的历史人物传说,编成一本“我所知道的安阳文化”集子。

四、 举行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外活动

国际大专辩论会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视节目;最强大脑;策划;主持人;

一、什么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

中国传媒大学曾志华教授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就是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指的是以专业化频道的整体定位为基准,以栏目的内容、样式、对象等为依据,以受众可能的审美期待为参照,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进行当下形象设计和未来形象规划的一种活动。①

二、《最强大脑》中主持人策划

1.主持人的选择

既然本文主要是来阐述主持人与嘉宾策划的得与失,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最强大脑》的主持人蒋昌建是何许人也。"蒋昌建是1965年生人,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1993年带领复旦大学队在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获得冠军,本人获"最佳辩论员"称号。同年,获硕士学位,2001-2005 的五年间担任《杨澜访谈录》总策划。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副教授。"那么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蒋昌建来到《最强大脑》呢?其实最早编导是想让蒋昌建做节目的观察员,但是几番磨合下来都感觉不合适,后来看到了蒋昌建在担任时事评论员时的表现,决定冒这个险让他来担任主持人,由此我们才看到《最强大脑》中的蒋昌建。

2.主持人出彩之处

作为曾经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和现如今的央视时事评论员,蒋昌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自不必说,从主持人策划上来讲,对于一档电视科学类真人秀节目选择蒋昌建来做主持是非常恰当的,原因有三,第一、他的经历本身就代表着在一种权威再加上斑白的头发更是能够代表着丰富的人生阅历。第二、蒋昌建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激情,并不会受到年龄的局限而在舞台上束缚自己。第三、也许与蒋昌建出身于辩论赛有关,他的讲述感极强,语言富有感染力。

3.主持人策划的欠妥之处

儒雅睿智的的蒋昌建在《最强大脑》之中真的就是一点缺点都没有吗?恐怕也不尽然,蒋昌建在主持之中所体现出的不足之处首先在于易于情绪化,容易激动,虽很富有激情但是有时稍显过分些。如在第一期节目之中,选手郑才千在魔方墙找茬成功之后,蒋昌建把手里的手卡全部都扔掉并大喊:"去他的,太棒了",单就这一刻来说,我个人认为是激情有余而沉稳不足。

三、《最强大脑》观察团策划的得与失

策划团队之所选择观察团的意图是想让这些观察团的老师能够和主持人很好地配合调节现场气氛,同时要对现场挑战者的挑战难度进行提前打分并对挑战者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策划团队对于观察员的选择就是我们看到的文理科搭配、男女搭配、文体搭配,理性与感性的搭配,以期让他们能在节目当中碰撞出火花。

1.观察团的人员设置

①观察团之科学判官

在观察团当中有一个科学判官--魏博士。魏博士以其深厚的学识涵养、敏锐的眼光、清晰的表达被广大受众认可。他的的经典语录是:"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魏博士基本信息。魏博士原名--魏坤琳,湖南湘潭人,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现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导,主要研究人脑的工作方式,以及人是如何控制运动的。因其一组帅气照片在网上走红,被称为"中国最帅教授"。

②观察团之固定团员

除了科学判官之外,固定观察团的人员还包括李永波、陶晶莹、梁冬。李永波--国家队总教练,在训练队员的时候就以雷厉风行和严格治军而著称,而且本身对才多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情商极高的天才教练。经典语录:"我知道什么样子的是天才,什么样的是可以后天训练的"。陶晶莹--台湾著名的全能艺人,无论是主持界还是歌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且四次提名金钟奖,不管是在港台还是在内地都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主持人。梁冬--传媒大学风云学长,曾在凤凰卫视担任主持人,后到百度任职,如今在主持一档深厚受众喜爱的节目广播节目--《冬吴相对论》。

③观察团之X观察团

这个X观察团之中,还不乏一些各行业的社会精英,如百度掌门人李彦宏,著名歌手周杰伦,章子怡、孟非、宁财神、金秀贤、林丹、金秀贤、张柏芝等等。

2.策划的出色之处

彼此配合默契:无论是主持人和观察团的配合,还是观察团团员之间的配合都是相当默契的。如有一次在看到一个选手准备来挑战快速找茬的时候,陶子很不服的说:"这个有点普通,一个女人在老公回家之后能够迅速的侦查到老公身上有没有口红印,有没有别人的香水味,有没有留着别人的毛发"。(全场笑)在这个时候蒋昌建立刻抓住了节目点不失时机的问到:"杰伦你还没有结婚,今后如何预防老婆这样的侦查?杰伦的反应也是相当灵敏马上说到:"那就听妈妈的话咯!"

对抗性的看点:文理科的"对抗",梁冬始终说自己是文科生,有些东西能够说道这样就不错了,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十分专业的理科生doctor魏,两个人经常有意无意的在节目中互掐,而这种互掐是真正观点上的交锋,而不是情绪上的对抗,所以节目组设置的效果就可以达到了,内行的看门道,外行的看热闹,再说了中国一直都是十分喜爱看热闹的。

各行精英:众多行业精英齐聚,所以在众多挑战的项目中,观察团的成员非常有发言权。比如周杰伦在音乐方面他比较有发言权,李永波、林丹在体育方面权威,李彦宏在IT行业有权威等等。

人文关怀、传播知识:在人文关怀这一点之中,策划是很成功的,它没有像其他选秀或综艺节目一样,要求各位评委极尽打击讽刺嘲笑之能事,反之,《最强大脑》的几位观察的团的成员总是对选手进行鼓励,即便是选手挑战失败了,更多的也是安慰。与此同时观察团的成员总是能够不失时机的进行科普,让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在中国队和德国队的比赛之中,中国选手郑才千和德国选手弗兰克一起在对抗魔方墙赢了之后,李永波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他担心郑才千太想赢,主持人马上不失时机的接上一句,太想赢意味着什么?他会让你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什么变化,李永波说:"这种心理变化,会让你产生很多负担,从而改变了原来常规的节奏。"

纵观中国的电视节目往往是制造有余而创造不足,尤其是最近几年,电视节目大制作的时代已经来临,无论是从人员的配备还是专业技术的使用,不管是舞台的精美设计还是前期的造势宣传,无不体现着大投资大手笔。然后不是所有的大投资就会有高收益,高收视率。这其中还有这许许多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思考。

注释:

①曾志华:《节目主持人策划》19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创作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曾志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国际大专辩论会范文第7篇

摘 要: 从个体角度来分析,青少年的知识利用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他们每天都会接收大量的信息,学习和消化各科知识,如果不能形成稳定的知识利用习惯,对知识加以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利用,就是对知识资源的极大浪费。结合对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的差异分析模型的探究,运用调查研究方式,分析了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的现状与表现差异,从提高青少年知识利用的效率出发,提出了相关的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知识利用是教育学、心理学、组织管理学、图书情报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领域,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目前,国际上对于知识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知识的获取、知识自主性、互联网及电子资源的利用、公众和学校图书馆服务、青少年文学和青少年阅读状况等六个方面[2]。其中,互联网及电子资源的利用、公众和学校图书馆服务涉及的是知识利用的工具或者情境状态;知识的获取、青少年文学和青少年阅读状况关注更多的是知识获取或者知识利用的内容。可以说,这些研究对于了解青少年知识利用的外在表现特征是非常有价值的。只有知识的自主性是关于青少年如何整合与发展知识体系的研究[3]。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开始尝试从不同角度对青少年知识利用的状况进行分析,内容涉及知识利用的能力、过程以及不足等方面。比如,图书馆专业人员对高校大学生书目情报能力的培养、青少年信息素质的教育、青少年知识利用过程中沉迷网络等不良习惯的分析,等等。但总体来看,论述不够深入,相关实证研究资料不多,尤其是缺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知识利用过程与特征的研究。

知识利用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知识利用的主体身上,体现了一个人对知识与信息进行组织、管理与整合的心理倾向与行为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会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本文依据对知识利用的内涵和本质的分析,从知识利用过程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入手,建构了知识利用习惯的差异分析模型,编制了相应的知识利用习惯调查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不同层次(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的3575名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的现状与差异,进而从提高知识利用的效率的角度,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一、当代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差异分析模型的构建

对知识的利用是个体在具体情境中知识的实践。知识利用是个体借助外物和大脑中已有的知识,通过交流与共享,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或方法解决问题,并对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创新的一个动态心理过程。也就是说,运用知识的过程即个体心理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所形成的行为习惯往往带有个体的特殊色彩。

Davenport& Prusak (1998)提出知识转移模式来诠释知识利用,他们认为,知识转移主要包括知识的传递、吸收和利用三个步骤,表示知识转移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接受者能有效地吸收与利用。林东清在《知识管理实务与理论》一书中阐释广义的知识利用,认为它至少包括采纳、吸收、利用和价值实现等四个阶段,即知识转移的成功利用必备以上四个条件[4]。综合以上观点认为,吸收和采纳是知识利用的前提;转移和价值实现是知识利用的外在表现形式。前提发生在个体身上,而转移与价值实现则需要借助于客体。于是,从整体上来看,一个个体知识利用的过程应当可以划分为四个有机联系的部分:知识整合、知识采纳、知识外化、知识共享等。整合和采纳阶段是知识利用的初级阶段,个体将获取到的知识系统化并进行重组,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为了使知识利用更方便,通常通过采纳别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帮助,使得获取的知识更加符合个体内在的知识体系。知识利用的高级阶段,也就是知识的实际运用阶段,包括知识的外化以及知识共享过程。由于每个个体内在的知识体系不同,在遇到相同的知识利用情境时,知识的外化的方式以及外化的质量也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包括常规性的解决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知识利用的最后环节,即知识共享过程中,个体通过分享、交流、传播知识,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创造新的知识[5]。这两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在知识利用的渐进过程中,个体会形成一些带有自身独特行为色彩的稳定的行为模式,我们称之为习惯或者叫知识利用习惯[6]。在知识利用的每个特定的阶段都会形成相对应的行为习惯,分别是知识重组的习惯(自我重组与否)、知识采纳的习惯(寻求帮助与否)、知识外化的习惯(主动与被动区别)以及知识共享习惯(分享交流的意愿)。简而言之,所谓的知识利用习惯也就是指个体在利用知识解决问题或完成一定的任务时,在一定的情境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典型的行为特征。

为了更加全面、充分地了解与分析青少年知识利用的习惯差异,可以将上述认识纳入以下三个维度来思考,分别是知识利用的方式维度、内容维度、意愿维度。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知识利用的个体差异。

知识利用的方式维度描述了青少年在知识利用中表现出的独立与依赖行为特征。独立表现为主动、有计划地解决问题的习惯,而依赖则表现为寻求帮助的习惯。知识利用的内容维度描述了青少年在知识利用过程中对知识内容的加工深度:深加工和浅加工。浅加工表现为自我重组习惯、阅读习惯等;而深加工主要表现在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和知识创新上。知识利用的意愿维度则与个体对知识利用的目的性与重要性的觉知程度有关,认识到重要性,他们就会表现出分享交流和外化的行为习惯;反之,他们就会表现出保守、退缩的行为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愿意分享交流的个体,其知识利用是清晰的,他们会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知识利用习惯。而没有意识到知识利用的重要性或者不注重分享交流与外化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利用是模糊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无知识利用习惯,因为分享交流和转移才是知识利用的外在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三个维度是我们认识青少年知识利用过程的维度,而不是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的维度,但是,在这三个维度之下,青少年知识利用的行为会表现出典型性的特征,这就可以作为我们了解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的差异的标准。因此,我们可以将以下我们构建的模型视作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差异分析的模型。它指导我们来认识青少年知识利用的整个行为过程。这个过程,最终指向知识的创新。

二、当代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的特征与差异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了解当代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的特征与差异表现,为促进青少年更有效地知识利用提供教育建议。

(二)研究对象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不同层次(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的3575名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分布。

(三)研究工具

根据所建构的知识利用习惯差异的分析模型,基于对青少年学生的访谈与开放式问卷结果,编制了《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调查问卷》。问卷结构包括知识重组习惯、知识采纳习惯、知识外化习惯以及知识共享习惯等四个维度。

(四)研究结果

1.当代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的特征

知识利用习惯的多样化。通过对3575名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的调查来看,93.2%的青少年在知识利用的过程中已经养成一种或一种以上良好、稳定的习惯,比如:他们习惯于运用所获得

的知识去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他们习惯于获取知识以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消化重组知识,他们还在知识利用过程中借鉴模仿他人,等等。这说明,绝大部分青少年已经意识到知识利用习惯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

知识利用习惯的不稳定性。研究发现,6.8%的青少年并没有形成知识利用的习惯,即他们不能对已有知识很好地加以利用,或者运用知识时无计划、无准备,完全是处于应付状态。同时,仍有23.2%的人在形成习惯和无习惯之间徘徊,具有不确定性。

知识利用习惯的单一性。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显示:在已经形成的四种习惯中,自我重组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分享交流、主动地解决问题和任务,而通过“寻求帮助”习惯利用知识的青少年比例则最低。并且,大部分已形成习惯的青少年知识利用方法单一,同时拥有上述四类习惯的仅有155人,大部分青少年所形成的习惯都在两种以下。这种单一化的知识利用习惯会造成知识学习上营养不良、消化功能萎缩,导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下降。对大学生而言,不利于构建自己宽广扎实的知识结构,也不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

因此,青少年知识利用良好习惯的培养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青少年知识利用的良好习惯,还要注重知识利用习惯多元化的训练。

2.当代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的差异分析

从有无习惯的角度看,在性别上,男生在知识利用中具有一种或多种习惯的比例均高于女生,而没有形成习惯的男生比例(7.6%)也高于女生(5.8%)。说明男生在知识利用习惯的形成上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极端化倾向,即一旦养成良好习惯便比较稳定,能有计划有策略地利用知识;而没有形成习惯者,则在知识利用过程中束手无策。女生在知识利用习惯的形成上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扁平化倾向。

在文化程度上,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没形成习惯的青少年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无习惯的本科生比例仅有2.2%,同时拥有四种习惯的青少年比例也呈下降的趋势,而介于有习惯与无习惯之间的青少年直线上升,例如,处于不确定状态的初中生(8.4%)比例明显低于本科生(45.4%)。这一方面说明随着学习的扩展和深入,青少年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本科生的数据得知,随着学习任务的改变,可能这四种习惯并不适合本科的学习任务,他们逐渐养成其他多种习惯进行知识的利用。

城乡角度上,整体来说,形成习惯的城市青少年比例(75.4%)高于农村青少年(62.8%),没有形成习惯的城市青少年(8.9%)也高于农村青少年(4.6%)。说明尽管城市中有习惯的青少年多于农村,但在知识利用过程中仍有部分城市青少年并没有形成习惯。因此,针对城市中没有习惯的青少年,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尤为必要,同时在知识利用过程中形成习惯的群体要坚持并巩固自己的习惯。农村青少年中无习惯的比例较城市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是农村青少年能够运用些最原始的知识利用习惯。但是农村中仍有32.6%的青少年介于有习惯和无习惯之间,因此,使他们尽快形成习惯应该是当前农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已形成习惯的角度看,男生在四种习惯上比例均高于女生,尤其以“主动地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的差异最为明显。可能是由于男生个性较豪放,善于借助外界帮助,积极地解决问题,而女生更内敛、认真,习惯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向外界寻求帮助。

农村青少年拥有四种习惯的比例均低于城市,其中在“寻求帮助”这一习惯上差异显著。可能由于地域和环境的差异,农村青少年在知识利用中并不善于借助外界帮助去解决问题。

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青少年的知识利用习惯呈单一化趋势明显,特别是在本科生中,诸如“寻求帮助”等一些好的习惯被忽略。或者说“寻求帮助”等习惯可能不适应本科的学习任务,我们所说的习惯可能更适合于课本和显性知识的利用,或者这种习惯是能够意识到的,还有不能意识到的习惯存在于其他习惯当中。

总体来说,在四种典型的习惯中,鼓励青少年通过向别人寻求帮助、学会帮助别人进行知识的有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研究,可以看到,初中生和本科生知识利用习惯单一化倾向比较明显。同时还可见,青少年在知识利用的过程中,除了具有常用的四种习惯以外,还通过不断寻求其他途径或渠道利用知识,提高知识利用的效率。

三、培养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的教育建议

为了使青少年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知识、提高知识利用的效率,现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教育建议:

(一)强化引导,重视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实际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青少年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是信息时代利用知识的主体,另一方面其习惯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在知识利用的过程中强调培养其良好习惯、摒除不良习惯,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知识利用的效率。我们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良好习惯尤其是知识利用习惯的养成当作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之一,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首先,教师要强调知识利用习惯的重要性,使得青少年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提高学习和利用知识的效率的现实意义[8]。其次,对于青少年在知识利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习惯要及时而科学地强化引导,不断促进和巩固良好知识利用习惯的养成。而对于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则应当及时予以提醒。最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榜样教育的作用,选择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青少年作为榜样,鼓励其他青少年学习效仿。

(二)因材施教,训练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知识利用习惯

由于地区、性别、文化程度等差异,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也存在相应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应从深度分析,按照不同个体需求各有侧重。

本次调查发现,农村青少年介于有习惯和无习惯之间的比例较多,而城市青少年有稳定习惯的比例和没有形成习惯的比例均较高。因此,针对农村地区青少年而言,通过训练与引导,让他们逐步从无习惯走向有习惯是最为重要的。对于城市青少年而言,首先,有稳定习惯的青少年要不断完善和巩固良好习惯,并使之系统化。其次,针对部分没有形成习惯的青少年,则需要下大力气,从方式方法上加强知识利用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由于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在知识获取以及知识利用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差异。女生拥有多种习惯的比例都低于男生,因此,加强女生多种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还发现,虽然青少年的知识利用习惯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没有形成稳定习惯的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在“寻求帮助”一项上,从初中到大专,青少年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本科生的比例仅为2%。因此,针对大学生,首先让他们认识到现代社会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强调知识共享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别人的建议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巩固的影响。使他们思想上高度重视“寻求帮助”,将其作为自己在大学学习的促进因素,从而加强人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其次,大学教师更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给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促进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再次,学校要适时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讲座、辅导员QQ群、学校学科专业论坛、网络教学等学习交流平台,及时向学生提供帮助。

(三)系统指导,构建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的完整体系

研究表明,青少年初级阶段的习惯正逐步形成,但高级阶段的习惯还比较薄弱。特别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分享交流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加快青少年知识利用的习惯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转变,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在青少年学会将所获取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自我重组的基础上,要启发学生善于思考,主动、有计划地去利用所获取的知识。其次,教育者应该鼓励青少年学会借助外界的帮助,向别人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初步的知识利用的良好习惯。第三,可以引导青少年学会通过小组合作和与别人讨论的方式,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牢固掌握。第四,适时开展辩论会、演讲等形式的课余学习活动,可以实现青少年之间知识的分享交流,进而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与共享知识的意愿。例如,营造怡人的读书环境;开展多种知识利用辅导讲座;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组织读书沙龙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形式,都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受到青少年欢迎的,它们会起到进一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的作用。

研究还发现,青少年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知识创新上有所欠缺。也就是说,青少年知识利用往往还满足于低层次的利用,不能够站在更高层次上去思考与运用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上的浅层次加工倾向。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关键。如果青少年能够形成深层次加工知识与利用知识的习惯,那么,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将是十分重要的。庄薇通过对研究生群体知识管理的研究,提出了知识利用的实践性观点,她强调知识利用应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将创造新知识作为知识利用追求的目标[9]。因此,青少年在知识利用过程中,还必须要学会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大年对他的学生所说:“必须要学会创新,如果只是简单的储存知识,其价值可能只值5元钱一张的光盘。”

实现知识利用从无习惯向有习惯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实现知识利用的习惯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进而实现知识利用从常规化向创新化的转变非常重要。青少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创造性学习,锻炼自己的创造才能;同时,还要加强知识利用的训练,健全自己的人格品质。这是所有条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储节旺.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主要成就及未来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06,(5):36-39.

[2] YALSA Research Committee. Current Research Related to Young Adult Services,2000-2005:A Supplement [J/OL].Young Adult Library Services,2006,4(3) :35-46.

[3] 葛明贵,胡长粤.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知识管理[J]. 现代情报,2010,30(10):7-9.

[4] 林东清.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57—260.

[5] 颜士梅.组织内部知识利用体系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5,(10):81.

[6] 葛明贵,漆文烨. 青少年知识利用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69-71.

[7] 戚永红,宝贡敏.知识利用与知识开发:多角化的学习观[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