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雪小禅

雪小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雪小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雪小禅范文第1篇

雪小禅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淡情感态度;空间距离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韦应物是中唐诗坛比较重要的诗人,他位于时代美学风潮由“气象浑成,神韵轩举”向“陶洗清空,写送浏亮”的转折点上,而且他把握到了这一信息,创作了大量澄澈淡泊的诗篇。

从情感体验层面来讲,“淡”是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澡雪心境。庄子以为“淡”既是道的本质特征,也是至德,更是一种心理体验。“游心于淡”,既是心里澄澈,恬静无为,摈除一已之私,才能容纳大世界。其实不独道家尚淡,儒家也是。《中庸》有言,“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这里是把“淡”当作一种人生修养来看待。魏晋是玄学的时代,“魏晋人则倾向简约玄淡,超然绝俗的美。”①玄学是崇尚“淡”的,或以说,玄谈,玄淡也是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魏晋时代,淡美思想得到了丰富。到唐代,“淡”的审美趣味主要通过王孟山水田园诗得到继承和发扬,但是在盛唐,这还不是主流,只有到了中唐之后,审美风尚发生转变,“淡”美理想才得到充分的理论阐发和创作实践。韦应物善于借鉴前人,他特别追慕陶渊明诗冲淡之美,也非常景仰陶渊明之为人。他自己就仿效陶诗写下了不少诗作,尤其如《效陶彭泽》,《与友生野饮效陶体》,《答长安丞裴税》等。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续集》言,“韦诗古淡见致,本之陶令,人所知也。”韦诗五言古体学陶而来,风味相似;其五言绝句,或继王孟。

除此之外,最不可忽视的就是禅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原至唐代,差不多已有七个世纪之久,经过与本土文化的磨合,禅宗一脉发展最好。祖宗钟爱自然,爱在自然山水中创作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禅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物本身,而是借助物,最终超越之,上升到禅的本体境界。正因为禅的此种目的性,禅宗主张任运自然,随处领悟,反对拘执束缚,反对藻饰雕琢,一切都顺应本然。因为禅宗的发达,影响又大,所以诗僧和僧诗的数量都比前代有所增多,有好些佛门之外的诗人也受到感染,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习惯甚至是人生观。如韦应物,他自己就有焚香扫地而坐的习惯;在处世为人上,淡泊不惊,清心寡欲。习禅所达到的心中无挂碍,无所执,随处得自在的心态也是韦苏州淡然恬静,处之泰然的人生观和创作态度最自然的渊源之一。自古禅与诗就有非常微妙的关系,古人常把学诗比作参禅,其实二者是可以互证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如《寄全椒山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诗“全首无一字不佳,语似冲泊,而意兴独至”,其“妙处不关语言意思,”,尤其是尾联“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非复语句思索可到”。《寄全椒山道士》完全是一种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感悟与把握。如禅家所言,佛性真如无处不在,存在于宇宙万物中,不可以理喻之,不能以思致之,而在于直觉和顿悟。古人言“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学诗浑似学参禅,语可安排意莫传”,禅宗思维方式对当时诗人创作的影响可见一斑。

在情感体验方面的“淡”既是澄明恬静,不染尘滓的澡雪心境,也是佛禅“空”观与“静”观的交相折射。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讲,“淡”表现的是一种空间距离和色彩的运用。中国山水画其画面都表现出很强的层次感。距离视线较近的,墨色浓,距离视线较远的,墨色淡,其中又还有高大与绵延的区别。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按观察视角的不同把远分为三种,高远,深远,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渺渺。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在韦苏州诗里也常常采用远观视角来呈现画面。在描写自然山水诗里和山水画里其实有互相借鉴的手法,抑或是一种无意的但却源远流长的传统吧,暂不管它。“落帆逗淮镇,停舫凛孤驿。浩浩风波起,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夕次盱眙县》诗人在傍晚时分到达渡口,降帆停船后,站在河岸上遥望,“浩浩风波起,冥冥日沉夕”所呈现的不是高远,也不是深远,而是诗人放眼望去,河面上风吹波浪,层层涌动,视线能触到更远的地方山边,夕阳西沉,周围漶漫着浅浅云霞,朦朦胧胧,用郭熙的话来说的话,就是典型的平远之象。又“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高树林清池,风惊夜来雨。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诗人怀着轻松的心情在雨后散步,昨日的雨云已散去,水中汀洲也明丽起来,村落在清晨日出的照耀下格外清晰。这样的景象只能远远地观看,若太近,画面是得不到完整的呈现,因为只能截取到一部分,这就是远观的好处,不仅画面意象完整,而且色彩也是淡淡的,清新又恬静。“水禽遥泛雪,池莲迥披红”《南园》“遥”和“迥”明确了诗人观察的位置之远,故泛起的水波浪似茫茫雪,莲花像披上了隐隐红纱。又如“前舟已渺渺,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满离思,宿昔容发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已逝去的渺渺舟子,暮钟,秋山,沧海都是只能远远体会其意味的事物。诗里的“前舟”、“楚雨”、“暮钟”、“鸟”不仅呈现视角.而且它们本身就是易飘散之物,诗人选取这些景象,无一不透露出散淡自然的特点。李因培言“冲淡夷犹,读之令人神往”,和诗人怀着淡泊的心态,又擅长于远观的视角是有很深的关系的。当然不仅仅是空间距离之远,也有从心理情感上拉开了距离。如《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诗人本是长安人,客居淮南,归思悠悠,在风雨夜里闻雁来,企望它会带着故园的音信。诗人身在此,而意在彼,空间上的距离描写不足以打动人,而是对空间距离产生的喟叹,更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淡”,既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心灵平和,情感宁静的精神状态;作为一种人生状态,是对名利的淡泊,随遇而安,不惊不惧的处世状态;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则表现为对冲淡、闲散、简古的风格的崇尚。韦苏州的人生观和创作状态以及审美趣味明显受到了道家和佛禅的影响,古往今来,慕冲淡诗风的诗人很多,而韦应物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远承陶潜,大小谢,近师王孟,即使后人令与之齐名的柳子厚也自叹弗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独拟“韦应物体”,且“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见解独到,也给了韦诗足够的赞誉。

注释:

① 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页

参考文献:

[1] 陶敏,王友胜校注:《韦应物诗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3] 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4] 胡应麟:《诗薮》.[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5] 郜林涛:《喧静两皆禅――小议韦苏州之禅》.[J].《名作欣赏》.2005年第8期.

雪小禅范文第3篇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女生小W是我的小同事,上周日到宝通禅寺拜佛,回来就感叹:我要是能做那清水池里的一只乌龟该多好!

问:为什么呢?

小W答:多自在啊!

又问:难道你不自在吗?

小W答:太不自在了!

又问:为什么呢?

小W答:我每天活得很累很累。

问:什么是自在啊?

小W答:就是能够应对一切压力和困难。

原来小W要的就是像千年乌龟那样的气定神闲和超脱自然。

小W24岁,正是充满激情的年纪,而现在,她却很想像千年老龟那样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便会什么都不累。

请别笑,小W在憧憬自己像乌龟的时候,神情是坦诚的,真实的。她觉得自己现在真的很弱很弱,她迫切希望自己变得好强大好强大。

小W每天下午4点下班。下班后,会跟自己养的猫猫玩一个小时。随后便坐在阳台上看云想心事。主要是看地震云。自从四川发生地震之后,小W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她并不是心挂遥远的四川人民,而是担心自己也会遭遇那样的恐惧。她怕自己某天在睡梦里被地震席卷,担心过天桥的时候会像株洲天桥垮塌那样被水泥石头砸死在路上,担心家里突然没有了电,担心电脑里的文件突然被格式化了,担心自己选择嫁给男朋友是个最大的错误,担心上司最不喜欢的就是她……只要是天灾人祸,小W总是会想到自己可能就是那个倒霉的受害者……

随后的几个小时,小W先会跟男友吵架2个小时,上网2个小时,最后进入一个充满噩梦的梦乡。

第二天早晨,小W头痛得厉害,发短信向领导请假休息半天,于是,小W就被扣罚了半天的工资……

小W其实也是个勤奋的姑娘,但因为心事太重,便常常影响了做人做事的质量。本期“热点策划”栏目刊登了《不死乞白赖地工作,就死乞白赖地嫁人》,说的都不是她,小W工作和嫁人的激情,都被心事给消磨了。

上月,我去北京开会,幸与多年前的一个小师妹同室,小师妹和小W一般年纪,特别喜欢唱歌,刷牙的时候都在哼哼。北京某部的一个副司令请我俩吃饭。小师妹一听说“司令”就很兴奋,随即唱起那句著名的京剧:“司令常来又常往……”小师妹出生在小城,“司令”级别的官是从未见过的。那司令听了说:“可别唱。”我悄悄捅她,那句唱的是蒋汪司令,怎比得咱这司令?小师妹赶紧噤声。谁知吃完饭出饭店门,小师妹一个京剧大迈步,脱口而出:“司令常来又常往……”敢情,她是憋了一晚上了。

北京分别后,我常常想起小师妹,我喜欢她的率真和单纯,喜欢她的没心没肺。相比于小W,她就是太自在了。

正好,小师妹教给我一首歌,是禅宗里的一段偈子:

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雪小禅范文第4篇

余在拉萨采访已经半月,常踏暮而归,很累。一日时逢周末,余对领导刘亮说,放轻一下,去雍则绿错观圣湖吧。领导不辨东西,问湖在何处,余说仁布县啊。此乃寻找班禅灵童的观相之湖。相传,十世班禅圆寂后第三年,高僧大德在雪山之下做法三天,然后爬至雍则绿错观湖相,看到湖映一匹白马,一少年在献哈达。由此判定,转世灵童生于马年,并按湖相所示,寻访当今小班禅。领导眼睛遽然一亮,甚好,我正想沾点仙气呢。

翌日,晨六时许,溯雅鲁藏布而上,驱车200多公里,去谒圣湖。上午10时58分,车抵泽鲁寺,仍一小尼姑庙也,公路已至断头处,无车可行,亦无马可骑,唯有背包上山。一行六人,皆比余岁数小,堪称老,在拉萨呆了二、三十年之久,却未谒过圣湖,均不识路。行前打听,上山需爬6小时,且步步向上,余不以为然。在京曾有穿越野山经历,周周如是,不足为惧。然,从泽鲁寺门口开始攀登,前方竟横亘四座大雪山,海拨都皆在5000米以上。刚登第一座,嗓子便拉起了风箱,途中又遇雨雪。朝湖之旅,蹒跚艰难,千辛万苦,上山半程,余一直在藏族翻译次桑之后,他乃“土著”,雪山里长大,背着中午干粮和所有人相机,仍身轻如燕,疾步如飞。后来,领导刘亮超过了余,毕竟他小十岁几岁,年轻就是资本啊。

终于抵第一道经幡群时,海拔升至5300米,已跋涉了4个小时,队伍几近崩溃,走十米就要站着歇会儿,大口喘息。雪大路滑,说话声音大点,冰暴追着头上砸,有自治区人民医院内科主任海英在余之后,她有点感冒,不时大声咳嗽,头上冰雹砸头而来。

这时,只见一家四口藏族同胞踏布仁县德吉乡次仁、米吉姐妹一家赶了上来,5岁顿珠几乎不要大人扶牵,履雪山胜似闲庭漫步,令我辈惊讶不已。一打听,圣湖就在左前方,仅剩20分钟行程,隐没在另一道雪山之脊下边。这一家可是渡余一行五个之人啊。

于是,我们紧随次仁阿佳拉,趟雪而行。圣湖将至,余蓦然想起一事,当年泽鲁老尼,104岁坐化,就在离圣湖不远,积香木焚烧涅槃,火点燃之后,突然天降五彩雨,东边日出西边雨,瑞相也。顷刻,一片白云飞来,垂直而下,织成一个围幔,团团的,荟萃于老尼坐化圆寂之火上,包裹着她一缕灵魂,随白云而去,如登天阙。

圣湖将至,还有四百米上坡,到一个玛石堆前,要将身上所有金银细软和铁器留下,余见前边的两姐妹,解下腕上手表,放于眼镜花盒里,再踉跄前进,最后十米上坡,是次桑再携着拽上去的。

终抵圣湖雍则绿错,如一块圆镜凸现,余一看,顿时泪流面,看手机,此刻已是下午3:20分,离出发时间整整走了4个半小时。也许真诚、虔诚和执着感动上天,佛缘已至,神湖雍则绿错掀开神秘面纱,向我们展示了诡异多姿的湖相,絮我保密,天机不可泄露,可却令我辈惊讶异万状,皆喟叹,寻得福祉,有神灵护佑。

雪小禅范文第5篇

作为茶的发源地,中国人喝茶,更是有复杂讲究的,古人谓之茶道。再上等的佳茗,如不符合茶道而饮,则为暴殄天物,不如不饮。大体而言,且不说喝茶之境、喝茶之人、煮茶之水以及所用之器,单以喝法而论,便名堂不少,足令外行人们叹为观止。若有闲情推究一下,可以发现,喝茶,饮茶,品茶等说法,并非是各种方言下的不同称谓,而是方式和境界层次的区别吧,一等为品,二等为饮,三等是喝。雅俗的分界便在这里了。

说到品茶, 常被推崇的有《红楼梦》里妙玉的“三杯论”。它出自这部文学巨著的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曹雪芹笔下的妙尼姑是以杯数来区分喝茶的雅俗,“一杯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妙玉的高论虽然未必公允,却令好些人喝起茶来不敢轻易贪杯,免得与宝玉为伍,一起落在“超级蠢物”的“挨骂席”上。

不过,话说回来,这场品茶小会的过程种种,则绘声绘色地尽情演绎了中国古代茶道。

首先说喝茶之境,栊翠庵花木繁盛,院落清幽,是极好的修行之所,也是品茶论道的好去处。而禅堂外的耳房,大约是寂寥中的寂寥吧,以妙玉的怪僻和高洁,应该是不染俗尘的人间绝境,自然非雅士不可入内的。所以,妙玉悄悄拉了宝黛二人去喝“私房茶”,雅士坐雅间,佳茗待佳人,理所当然地形成一种更加高雅的格调。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境地里喝茶,岂不令人身心俱醉而出凡入圣?只是,红尘喧嚣,浮华迷眼,大多数人是难遇这样一方人间净土的,一般只能随缘,随遇而安地享受袅袅茶香而已。然而,品茶也好,饮茶也罢,境地的选择总是一种要务。不同的境地,不同的意绪,感悟自然不同。

其次是喝茶之人,禅堂里头是供着菩萨的,冲了自然是罪过,耳房是雅间,更不能让俗人出入。因此,以刘姥姥之鄙俗固然不能踏越半步,贾母等众人是东家香客,以礼待于禅堂即可,甚至连宝玉那样的灵异之辈,在妙玉眼里,也是常常归于俗流的,而只能托宝黛二人之福来此消受一回。可见,光有雅境不行,要有雅士在座,方能尽得品茶之妙吧。佳茗入了俗人的口腹,虽然不到焚琴煮鹤的程度,恐怕总难免产生糟蹋可惜的感觉。所以说,同样佳茗当前,与哪类人物一起把盏,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类人物是一道风景,风景既殊,情怀必异。

再次是煮茶之水,妙玉给贾母献茶,用的是“旧年蠲的雨水”。她请宝黛吃体己茶,黛玉以为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却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你怎么尝不出来?”在她看来,连水也尝不出来的人,当然就是大俗人,哪里还谈得上品茶!可想而知,梅花上的雪自然冰清玉洁,且沾有梅花的香气,这样的水用来泡茶,肯定是不止口感最正,亦且更添雅致了。虽然这不过是一种文化的渲染,并不足信,但现实中井水、泉水、河水、江水等各种水泡茶,味道确实迥然不同的吧。

最后是饮茶用具了,在妙玉看来,品茶功夫首在茶具,茶倒在其次。贾母带一大帮人到栊翠庵品茶,她亲自捧出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其余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宝钗黛玉在耳房内吃体己茶,茶杯却是王恺珍玩一类的古董,与宝黛一般不同凡俗。

宝玉要求“随乡入乡”,妙玉便找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至于她自己吃茶用的是绿玉斗,而刘姥姥吃了一口成窑五彩小盖钟里的茶之后,这小盖钟妙玉便不要了,可见她对茶具是多么讲究。而细想一下,这是一种饮茶的层次吧,即甚么人用甚么杯子,雅俗分际境界高下自然明了。

其实,妙玉本质上是一个有很浓厚文学气质的才女。这种文学气质甚至超越黛玉,达到士君子的程度,而所谓的怪僻是因高洁所致吧,所以她自称槛外人,与出家并无绝对关系。妙玉品茶虽然有些到了矫情的地步,但这高人之行,不正反映了她别样的人生!而从现实角度,则既是一场文化层面上的品茶演示,也将茶的文化承载尽情展现出来。

雪小禅范文第6篇

一、追求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它是解开中国古典诗歌奥秘的金钥匙。通过对王安石诗歌意象的透视,我们可以真实地探索其创作审美的情感历程。王安石晚期绝句意象主要有如下特色:

纵观王安石晚年绝句会很容易地发现,复现率最高的是自然意象,而极少出现社会意象,这与前期绝句迥异,在诗人晚年诗的自然意象世界里,“水、云、山”的出现频率为最高,王安石有意或无意地将它们大量摄人自己的绝句里,如“亦欲心如秋水静,应须身似岭云闲”(《赠僧》),正表明他内心深处努力追求的境界,即所谓“闲澹”。

在色彩意象中,以“绿”为多,有二十多处,其诗文《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堪为千古绝唱。可以说在诗人晚期绝句的色彩世界里,以“绿”为主色调,“绿”不仅充满生趣,而且给人以宁静美,闲适之趣又可见一斑。

意象是诗人内心观照,“梅”“菊”“松”“竹”等高洁性格且在民族心理积淀中占重要位置的意象,在王安石绝句中出现不少。就以咏梅诗为例,梅是王安石吟咏最多的花,咏梅诗约占其全部咏花诗的三分之一,其中咏梅绝句有十多首,其他一些诗中也出现“梅”的意象。透过诗人对梅花知己般的赏爱之情,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高洁的品格。《梅花》诗是诗人咏梅绝句中的佼佼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严冬季节,群芳纷谢,百花凋零,独有梅花凌寒而放,“凌寒”体现了诗人对梅性格的赞美之情。“遥知不是雪”写出梅花颜色上的洁白。末句则是对梅花内在美的由衷的赞叹,梅不仅有雪的高洁,更有香的品格。在这首诗中,“凌寒”、“暗香”、“雪”三者从不同角度对“梅”的品格进行了层层深人的全面展示。咏物必言志,在“梅”的身上,寄托着诗人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种逆境与艰辛中的顽强和风骨。

试看《北城》诗,“青青千里乱春袍,宿雨催红出小桃。回首北城无限思,日酣川净野云高”,诗人在金陵北城游春时,面对大好春光,引出无限思绪。首二句描绘了一幅春景图。首句是一个大景,不仅看出景中有人,而且增加了视觉冲击,写出春色的迷人。第二句中“雨”“小桃”“红”三个意象,构成一幅富有动态美的小景。“青青”与“红”皆为色彩意象,映衬鲜明,共同渲染出春光的明媚与绚丽。第三句写人,点明“无限思”。末句又转人写景,选取“日、川、野云”三个意象,共同组成一幅旷远图景,再加以醉人的春日阳光的照耀,诗人情思之绵远可见矣。统观这首《北城》诗,诗人没有直接抒写心中的情思,而是选取富有表现力的自然物象,将自己难以言说的情绪蕴含其中,借写景意象,传达出一个幽远而又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的内心世界。意象语言的运用,是王安石绝句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创造的前提条件,也是其唐诗风韵的根源所在。

秀雅而密集的意象语言的运用,使得王安石晚期绝句呈现出含蓄凝炼的审美特色,以一种短小精悍的艺术形式传达出闲静、深婉而又丰富的情感内涵,进而形成浑成的意境。作为北宋第一位绝句大家,其后期绝句艺术之所以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根源即在于此。

二、刻意用典

对政治生活的疏离,给王安石晚年带来的另一个创作态度的改变是对技巧的更加专注的讲求。王安石晚年的心灵状态可以说由先前的以政治为主转向了以艺术为主,他获得了更加充足的精神上的超脱,对于诗词创作从意境到技巧自然就更加精益求精。荆公晚年对技巧的刻意追求,也是此种心灵法则的产物。另外,王安石对用典、对仗等技巧的向难推进,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反映他追求心灵解放的深层意愿。用典、对仗的难度越大,在超越了困难之后所获得的自由感就越强。晚年隐居生活的大量阅读,为他作诗用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书湖阴先生壁》诗: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首诗是公元1078年王安石罢相后闲居于金陵钟山书院时写的。诗歌赞誉于他的友人杨德逢的勤劳及主人高尚的情趣。诗歌三四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巧妙运用了典故用拟人手法展示出新奇的自然景色。“护田”语出《汉书・西域传》所载“置使者校尉领护”田卒),“排闼”也语出《汉书》(《汉书・樊哙传》所载樊哙“排闼直入”高祖禁中之事)。王安石将校尉“卫护营田”和樊哙“排闼直入”的人的动态化为“水”和“山”的意识与行为,不仅妙用典故,而且炼字独特。在这首诗中,作者刻意用典,但用典却不是使人明显觉察出来,从而将山水转化为富有生命感情的形象来描写,贴切而又自然,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令人宅心事外,身世两忘。

三、追求禅意

在主持了将近8年的“熙宁变法”之后,王安石晚年退隐钟山,自此清心寡欲,潜心研究佛法,与佛教禅宗结下宿缘。其晚期诗作深受禅宗影响,在内容与风格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的不少佛诗文字浅显自然,诗意恬淡明静,给人以悠然自得、亲切在即的感受。如他的《题半山寺壁二首》云:“我行天即雨,我止雨还住。雨岂为我行,邂逅与相遇。”其中蕴含着“因缘和合”、“万事皆有定数”的佛性之说,在寥寥二十字的小诗中显得自然熨贴、浑若天成。其二云:“寒时暖处坐,热时凉处行。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前两句说众生之事已寓说佛性之理,后两句在此基础上说众生与佛的共同性关系更是简洁透彻。体现他深悟禅宗的平常之心,也从参禅中寻求精神寄托,借助佛理来解脱自己的精神苦闷。王安石晚年诗歌艺术性极高,了解王安石晚年诗歌的这些特点,对我们整体把握王安石作品的风格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林青.福建宗教[J].2005,(5).

[2]林成伟.王安石与禅[D].暨南大学,2003.

雪小禅范文第7篇

文--慧娴

夏季荷塘,自由自在鱼儿,轻触薄衣胸间;楚楚青莲,氤氲半池紫衣链锁。摇摆的荷叶,溅落珠玑哪般!

金鱼巧围莲,

青莲摇橹笺。

荷花凝鸥鹭,

篱笆紧扣肩。

仙鹤叹箫婉,

荷花已属签。

故里读莲否?

画眉挂屋檐。

是年枫林晚,

引来鸣翠欢。

点头婉约依,

羽翼化冰绢。

椋鸟厮耳禅,

笑颜忘冰川。

竹叶绿附丽,

金甲耐雪寒。

昔年三月三,

次第景万千。

扑翅天外天,

春意静之寒。

花香久逝远,

呆鸟孑然莲。

罗斯清冽透,

琉璃绰约轩。

浓墨恐淡意陡峭,

历竹亮节灵魂裱。

雪小禅范文第8篇

小时候,对佛的敬畏到了极限,以为佛就是神灵,无时无刻不在天上注视着我们,所以不敢存一丝坏心,做半点坏事,唯恐受到佛的惩罚。这种教育泯灭了我童年时期天真无邪的天性,但可喜的是,在这种教育中,我的内心深处保存了人性中最可贵的品质――善良。

上学后,又被灌输了信佛就是迷信的观点,所以回家看到太姥念佛,心中很是害怕。怕太姥念佛被人发现而影响我的进步,又怕得罪了佛而良心不安。

直到长大成人后,过了许多年,读了许多书才明白:“佛”不是神灵,也不是万能的。“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言之,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潜心修炼,每个人都能立地成佛。

然而,修炼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佛法是心法,断然不可心外求法,一切修行从心开始。如果不修心,纵然懂得再多佛法也无济于事。而且,修行还靠悟性。

台湾作家刘庸在《点一盏心灯》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位小尼姑,遁入空门多年,暮鼓晨钟,经念得越多,心中的个念反而增加,她问师父怎么办,师父说:“点一盏心灯,使它非但能照亮你,而且不会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通悟了!”

数十年过去了,尼姑庵远近驰名,灯火辉煌。小尼姑成为这所万灯庵的主持,她做一桩功德,点一盏灯,但点的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越多。无论灯放在哪里,就是将很多灯把自己团团围住,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她困惑了,却没有师父可问,因为师父不在了,她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在她临终前终于通悟,唯有一个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无挂碍。她点了一盏心灯!

佛法中总是渗透了禅意,而禅意又通明着哲理。因为禅和禅学是佛教的一种思维。

所以我在追根溯源中,发现了一些古代诗人的诗作中,许多都充满禅意。而这种现象,在唐代诗人的诗中最为明显。如,陈子昂的:“钟梵经行罢,香床坐入禅。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宁知人世里,疲病苦攀缘。”孟浩然的:“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王昌龄的题僧房:“棕榈花满院,台藓入闲房。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诗中禅意更突出者,当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的王维。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为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又因唐玄奘和宋法戒和尚都曾译过此经,宣传在世俗生活中也能修炼成佛,诗人王维当时很受此经影响,故取字摩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人。

王维在诗中信手拈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诗的首句中说明自己中年以后信奉佛法,晚年在终南山安然隐居。落笔精炼自然,超脱世外之情溢于诗中。再看尾句,独寂无声之处偶遇林叟,谈笑间而悠然忘时。更将诗人的洒脱、无牵无挂之境推到极处。诗人“随缘任性,笑傲浮生”的禅者风姿尽显诗情画意之中。

王维深谙佛法,诗句的禅意自然而然,无一不表达出诗人的心声,如:“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再看“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来且落。”深涧中的芙蓉花,寂寞地开放,不待人识,自足自在;开也罢,落也罢,顺其自然。诗佛通过禅修多年,已悟此理。而通诗没有一点禅语佛句,却能将禅心淋漓尽致地表达。短短二十个字,清晰地表述了禅的意境,人称是一首“以禅入诗”的绝佳之作。

佛法中的禅意,蕴涵的哲理,还源于人各自不同的领悟。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南北朝时,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黄梅开坛讲学,准备在500弟子中挑选一位继承人,他就对徒弟们说,你们下去作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作得好就传衣钵给谁。神秀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继承人,他半夜起来,满怀信心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当时是厨房里的火头僧,他知道后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慧能是个文盲,不识字。他听别人念完这个畿子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作了一首畿子,央求别人帮忙写在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觉悟,世上万物皆空,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因为“空”就是佛的最高境界。

弘忍看了这个畿子以后,便把衣钵传给了他。10年之后慧能又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成为少林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