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好诗

好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好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好诗范文第1篇

1.读准字音

吐字清晰,准确有力,分清四声,才能把握诗歌的用韵,体会迭韵、转韵对诗歌语言的影响。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是对押韵限制得多与少、严与宽不同而已。学生只有在真切地体味蕴涵在诗句中的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之后,经过反复诵读,将自己溶进诗歌情境,才能进入诗歌特有的情境中。

2.把握好节奏

了解诗行、诗节、诗篇的停顿特点,根据诗歌内容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七言古体诗就以“二二二一”和“二二一二”这两种朗读节奏相互交错,形成错落有致的美感。停顿时还要注意一般把停顿前的一个字的读音拉长一点。至于时间的长短,则根据整首诗的节奏和意思而定,做到“言由尽而意无穷”,令人回味不尽。

3.强化重音

原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重音就好像人的食指,指使着节奏中或句子中最主要的词。同样一句话,重音不同,所强调的意思也不同。由此可见,重音对语意的表达有重要作用,朗读中必须注意把握。重音的确定,是根据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定的,朗读时一方面语气要加重,另一方面,在重音之前或之后有适当的停顿或拖音。

4.注意语速的缓急

语速指朗读说话时的快慢速度。语速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诗歌的具体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语速大体可以分为快速、慢速、中速三种情况。

决定诗歌朗读语速的因素有:(1)不同的场面。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宜用快读;平静、严肃的场面宜用慢读。(2)不同的心情。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用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读。(3)不同的叙述方式。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辩,宜用快读;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用慢读。

5.把握语调的抑扬

语调指句子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诗句的语气紧密结合的。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便能读出音乐美,也更能传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调变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升调。高升调多在表疑问、反诘或愤怒、紧张、号召的句子里使用。朗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2)降抑调。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也用这种语调。朗读时,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3)平直调。平直调大多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追忆、悼念等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二、运用多种朗读形式,实现朗读教学高效化

1.欣赏朗读,让学生有样可学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可以先范读或采用朗诵录音带,让学生模仿,再朗读。倾听高水平的朗诵,是理解作品的又一种方式,再对照朗诵,则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好方法。这样可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

2.音乐渲染,营造诗歌情境

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

3.想象场景,再现画面用心朗读

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引导学生再现词中所描绘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四个场景,就容易进入词人所描绘的悲凉的深秋晚景图中,就便于理解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也就能够把个中味道读出来。

好诗范文第2篇

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

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述师,以双

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

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著作尝任集贤校理。]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

好诗范文第3篇

一、阅读诗歌,感知诗歌的美

通过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教材的学习,阅读报纸、杂志和书籍,访问其他人等途径,搜集当地的民歌、童谣,也可以搜集关于诗歌的知识和故事,以加深对诗歌的了解。搜集了的诗歌可以分分类,可以按诗人分类,可以按内容分类,可以按形式分类等,只要有利于阅读和记忆,哪种方法都是可取的。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我们初步了解了诗歌,接下来我们要认真阅读,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特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二、创作诗歌,感悟诗歌的美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写作诗歌的方法。(1)要有丰富的想象。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日常生活中的想象虽为我们写诗歌提供了一些素材,但这些只是我们对生活的零星感受,它反映的内容还不能构成一首完整的诗作。我们一定要在已有素材基础上,围绕诗歌的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想象,从而在头脑中绘出诗歌的整体画面,才能创作出灵动的诗歌。(2)要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学生要在充分了解诗歌的特点基础上,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如何运用,怎样用凝练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诗歌的意境等,要让学生品味内化,以便写诗歌时灵活运用。

三、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欣赏诗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不拘一格,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都是可取的。可以开个诗歌朗诵会,朗诵诗歌可以是搜集到的,也可以是自己写的,朗诵形式要丰富多样,个人朗诵、男女对诵、小组和诵,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喜爱诗歌。可以合作编个小诗集,让学生看一看、评一评。可以开展诗歌朗诵竞赛,竞赛一部分由教师准备,一部分由学生准备,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

好诗范文第4篇

比如说想象力丰富算不算好诗的标准之一?

我不是行家,我们来看一看行家的论断。

艾青先生说:“诗人只有丰富的感觉力是不够的,必须还有丰富的思考力、概括力、想象力。”(见艾青诗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先生认为:“诗歌首先要诗歌化。一首好诗,其诗歌化的程度很高。诗本身要是诗,要有想象和联想,要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感受,要让我们觉得既新鲜又熟悉。”

湖北大学副教授梁艳萍先生认为:“二是创造的想象与虚构。‘创造性想象的直觉’——捕捉瞬间的、刹那的直觉、感觉进入诗歌,然后通过语言来释放。因为好的诗歌犹如休姆所说:应该而且必须是凝聚着想象的能量的释放。凝聚在先,释放在后。凝聚是为了更好的释放,释放是为了在语词中获得凝聚。犹如里尔克、荷尔德林、穆旦、昌耀、陈超、臧棣……所以,我认为好的诗歌应该体现为想象的创作与虚构的创造的自由游戏。”

想象曾被古代著名文论专家刘勰看作“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由此可见,想象力丰富与否应该被看作是不是好诗的要素之一。

比如说诗歌突破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做到了独具一格,这算不算好诗的标准之一?同样,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论断。

湖北大学副教授梁艳萍先生说:“我所认为的好诗应该具备以下的要素或者特点:一是具有独特的灵魂与独特的生命质感,是独特的个人经验的传递,是超越了‘集体潜意识‘的诗歌。正如施莱尔马赫所说:优秀诗歌都孕育在独立的个体灵魂的深处,不再满足于‘在所有人民中产生相同的体会’。柏桦在论及他的《一二——一六五一:冒辟疆与董小宛》时指出,诗歌应‘告别呐喊’,杨健也在评论柏桦该诗时感到诗歌需要‘还魂’。当诗人不约而同地提出‘告别呐喊’、‘还魂’的时候,诗歌就在更加凸显个体灵魂的搏动,好的诗歌应该是触及灵魂的诗歌。”

好诗范文第5篇

【标准发音】:bīng zhù xuě chē

【繁体写法】:冰柱雪車

【冰柱雪车是什么意思】:唐朝名士刘叉结识韩愈后作的两首好诗的名称。泛指好诗

【冰柱雪车成语接龙】:夏虫疑冰 冰柱雪车 车击舟连

【用法分析】:作宾语、定语;指好诗

好诗范文第6篇

像三月的灌溉渠一样流畅/任意一缕风都可以朗诵它/用乡亲们都听得懂的土话嘲笑它/我的不识字的老祖母也愿意听闲人念一遍它/趁田里忙于耕种的水牛歇脚的工夫/读一遍给水牛听,它不会厌烦得扭过头去/光棍多年的墩子叔娶了媳妇,他喜不自禁,站在高高的条凳上/大声说:俺要给老少爷们背一首诗一/你想想,假如我是那个由村庄拉扯大的没出息的诗人/我怎能忍住一次次幸福的泪水?

那是一个诗性、诗意的表达,用形象的事物阐述了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好诗?是那些意象浅显而不浅薄、言辞委婉而不晦涩、意境优美而不空泛的诗,那些看似简单明了,实则给人美感、启迪的诗。好诗往往都是以清新的语言,为读者描摹出一幅自然优美的画面,或以生活历练出的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教学至此,我以自己的《风景》《我和我的祖国》《这棵树是你的》三首习作为例作解析,下面把它们抄录于下。

风景

过去的我是一只不知疲倦的鸟/一朝醒来我突然变成了一棵树/一棵再也不走/再也不盼顾/再也不漂泊/再也不浪漫的树/从鸟变成树/是一种痛苦/一种失落/一种悔悟/是与天地的默契/也许我会天长地久站成一块化石/也许我会站成一道风景。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如果玫瑰化为美丽的忧伤/如果羞怯化作焕发的容光/如果小草上落下露珠/如果河里的芦苇不会枯萎。

那么,就敞开我的胸膛/让波浪涌进来,像翻滚的瀑布一样/我将紧闭我粗哑的嘴巴/地在路上拾起那块粗糙的石头/像捡起你拂晓前的歌

穿过空气与空气组成的空间/吻着我,像一朵盛开的火焰/像母亲,把孩子的哀伤舔净/再把自己的哀伤包裹起来,自己带走/我和我的祖国/是与生俱来的依托。

如果你不在乎我远眺山谷/如果雾气像你的眼神一样微微颤抖/那么,我希望像你怀中的孩子一样熟睡/我脚步神秘,我小心翼翼/像今夜月色朦胧下流淌的溪水/一切都在今夜离去/啊,我将失去我的视线,失去我的表情/此刻,满目泪水/我将慢慢地消失在/今夜最忠实的记忆。

我和我的祖国/是生死相许的依托。

如果潮涨潮落之后/如果七彩的阳光化作波涛/在我心中翻卷/如果一浪高过一浪/如果涛声像一道道闪电/那么,我会斩钉截铁地对你说/让岩上落下所有的震撼/让岩上翻卷所有飞翔的羽翼/让岩上滚动所有黑色与黑色包裹的激流。

我和我的祖国/千年万年不朽的依托。

这棵树是你的

这棵树是你的/走吧,走吧/天下起了大雨/风也这么大/萧瑟的秋/严厉的冬/都会次第到来/走吧,走吧/勇敢地向南飞去/不要一飞一回头/这棵树是你的/满树绿色的时候/是你的/满树的叶子/落下了/光秃秃站着/还是会有许多思念/它还会是你的。

走吧,走吧/那个你南去的地方/会有许多美丽的树林/还有清澈的河流/走吧,走吧/不要迟疑/勇敢地向南飞去/这棵树留在这里/还是你的/虽然一天天老去/风里雨里/它还会思念/还会期盼春天/它还是你的/即使死去/站在那里/还是你的。

我启发学生从意象的角度对《风景》《我和我的祖国》《这棵树是你的》三首诗进行比较。《风景》写于十年前,是我在机关调到学校的那个转折点上写的;《这棵树是你的》是十年之后写的,看到一届届心爱的学生离开了,表达的是那一瞬间的感情;《我和我的祖国》是一次国庆,应媒体之邀而即兴创作的。从意象的角度分析,我自己以为这三首诗,《风景》意象单一、简单,只有鸟和树,树又是主要意象,鸟是陪衬。《这棵树是你的》同样写树,意象虽也简单,不过树这一意象,要比《风景》里的树丰富得多。而《我和我的祖国》中意象众多,有时我以为是“缤纷”,有时又以为是“杂乱”,说得好听一点,这首诗的意象一个接一个,像“焰火”,缤纷地呈现又消失,消失又呈现。这种丰富,与《这棵树是你的》中意象的丰富,是有区别的。《这棵树是你的》中的“这棵树”是抒情主人公的化身,深沉中有忧伤,似乎是洒脱,其实是不舍,简单中的丰富,真挚中的清晰。我让同学们讨论,按照白玛的标准,选出一首好诗,自己比较喜欢的一首,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这棵树是你的》。至此,再回过头来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雪白的墙》三首诗,就如阳光下欣赏风景,亲切而美妙。

这节课其实通过我自己的三首习作、通过课本的三首杰作,解决了“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问题,且又要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所谓“情感”是通过“意象”来表现的。课后,同学们写诗,老师又安排了讲评环节。这次由金老师开课,他抓住诗的“意象”作重点讲析。那节课上金老师拿出高一7班江泠沄同学的《如血》作例子。

如血

在十月微凉的秋天里/在蜜色黄昏的余晖里/我不经意地回眸/一抹残阳倏地落进我的视野里/就在我的双眼看得到的地方/就在我的手触碰得到的地方/颤抖着用心细细描绘火烧云的色彩/如血一般凄美的色彩/无比温柔,却又转瞬即逝的落日痕迹/逐渐化作眼角透明滚烫的泪/从我脸上悄无声息地滑落/只一滴/淹没了那血染的夕阳。

课堂上,师生讨论、评价。这首诗写了夕阳,主要的意象就是夕阳。这首诗需要表达什么呢?是单纯的表达夕阳吗?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还是作者或许蕴涵着什么?金老师继续讲析着,同学们也继续讨论着,离下课还有两分钟了,我不能不发表意见了,我举手请求发言。我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学生的习作,但是,我们可以让它更好,只要改动两个字,即把标题的“如血”两个字,改成“父亲”,我们再读读,看看整个的诗是不是不一样了。

父亲

好诗范文第7篇

“快捉住它,别让它跑了!”循声望去,是一群调皮的孩子,从远处奔跑过来,悄悄地靠近正停在油菜花上的黄色蝴蝶。前面的小男孩一不小心惊动了它,蝴蝶飞入菜花之中,哪能找到呢?“哎~”几个孩子扫兴而归。

看着此情此景,我不由的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竟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好诗范文第8篇

>> 浅淡高三文科特长生的地理复习指导 艺术特长生,还是艺术生? 考级 并不直通艺术特长生 艺术特长生,此路不通? 艺术特长生的教育探究 亲历“艺术特长生”招生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初探 艺术特长生招生倾斜 谈谈特长生在高考前如何做到科学用嗓及嗓音保健 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科学选材与训练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科学选材和培养初探 制霸、复苏、逆袭 特长生 高等学校招收艺术特长生 如何做好艺术特长生的数学教学 对艺术特长生德育教育的探索 浅谈高校艺术特长生的招生与培养 艺术特长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艺术特长生:幸运的受益者? 艺术特长生走高考“特色之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文科学霸”逆袭艺术特长生 “文科学霸”逆袭艺术特长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邓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中华好诗词》在10月19日开播,加入汉语文化节目的竞争。闯关、综艺等电视包装手法被用来包装汉字、古诗词,引起了这一类节目的收视热潮。

在试题中出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时候,《中华好诗词》的评委席上出现了分歧。

分歧的焦点是“见”应该读“xiàn”还是“jiàn”。

中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杨雨认为:“如果读‘xiàn’,那是山在呈现出来,并不是这位诗人有意地要去看什么。”她喜欢这种“现南山”的悠然。

赵忠祥和明星守擂人喻恩泰不同意了。 喻恩泰高举起手,做出采菊的姿态,说:“诗人是在采菊那一瞬间,心很悠然地看到了山。”

“采菊有那么采的吗?”杨雨反问。一旁赵忠祥悠悠然地说:“有,有……杨雨老师,在植物和动物方面,我略占上风……”

全场哄笑,掌声四起。

在过去几个月里,类似的汉语竞赛节目迅速占据荧屏,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仿佛一夜之间,选秀的明星从歌舞高手变成了文科学霸。

在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前后,河北卫视推出了《中华好诗词》,河南卫视则推出了《汉字英雄》,日前又传出消息,要请崔永元来主持姊妹节目《成语英雄》。

在此之前,没有人想到这一类打着“复古”、“传统”和“文化”旗号的节目,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收视率。 不能唱歌了,那拼文化吧

《中华好诗词》总导演杨宝昆记得,节目的创意是在今年8月19日中午提出的。当时,河北卫视发展研究部主创人员和一位台湾电视人一起搞“头脑风暴”,他们面临的压力来自“限歌令”。

7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消息,为避免电视节目形态单一雷同,总局将对歌唱选拔节目实施总量控制、分散播出的调控措施。两个月之后,广电总局升级“限歌令”,2014年有可能只有四档音乐选秀节目得以存活。

在杨宝昆他们感到压力倍增之前,已经有人提前找到了突破口。

8月2日,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在播出之前,它几乎没有做任何大张旗鼓的宣传,但节目播出六个小时之后,在微博上便成为电视节目话题排名第一位,随后收视率节节攀升,迅速突破2%。这对一个没有歌舞、没有明星导师的课堂节目来说堪称奇迹,因为同期的《快乐男声》最高收视率只突破了1%。

《汉字听写大会》的播出并非灵感忽至,它筹备了整整六年,设计完成于四年前。

“它是多年来的一个电视梦想,但我需要等待一个敢于支持原创的媒体。”节目总导演关正文说。 当竞赛要展示文化时,明星不得不好好学习。在《中华好诗词》的候场间里,所有参赛明星都在捧着手机狂背诗词。

他的创意来自美国的全国拼字比赛,这是一档从1925年开始举办的比赛。看到一名50年前参加过比赛的老人指导他的外孙参赛,关正文深受感动。他感慨道:“在美国这样的多元化国家,拼字比赛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共同的美国梦中找到了共同点。”

在得到央视科教频道的立项之后,关正文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按照国外做节目的模式,制作了一本厚厚的节目执行手册,对所有的细节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规定。然后,迎来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成功。

借着央视节目的走红,更多人发现了早在7月份就已播出的《汉字英雄》,这是河南卫视跟爱奇艺网站联合制作的汉字听写节目。

对于杨宝昆和他的搭档们而言,再去制作一个写汉字的节目就是愚蠢了。他们想到了歌曲《但愿人长久》。上世纪80年代,台湾作曲人梁弘志为苏轼的一阙《水调歌头》谱了曲,由邓丽君演唱,之后传唱华人世界。

“为什么我们不能做一档普及传统文化、传统诗词的节目呢?”大家变得兴奋起来,当天下午,杨宝昆起草完方案,交给部门领导,晚上,他收到了台长批准立项的通知。 文科生的逆袭

汉语节目乍起的热潮,让人依稀想起曾经在荧屏上几起几落的电视益智类节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本着教育群众的原则,各个电视台都播出了知识竞赛节目,比如《党史知识竞赛》、《中学生知识竞赛》,甚至《节水知识竞赛》。由于形式呆板,很快被边缘化。

1998年,中央电视台开播《幸运52》,并在两年后夺得央视的“年度电视节目”奖。一时各种益智类节目纷纷亮相,并广受欢迎。这个名单中包括江苏电视台的《无敌智多星》、湖南电视台的《超级英雄》以及央视的《开心辞典》和《三星智力快车》。

但是随着电视选秀的兴起,这些曾经红火一时的益智类节目又一次被边缘化,它的再次回潮则是去年曾一度声势颇大的《一站到底》。但是跟它的前辈相比,这个问答竞赛的电视节目已经算不上益智。它的问题不再关于天文地理文史艺术甚至数理化,而是“灰太狼的老婆叫什么?”和“紫薇的亲生母亲是谁?”

从2004年《超级女声》火爆全国开始,选秀节目已经统治了电视荧屏整整十年,它不断变化形式来刺激观众的神经,但是一次次的刺激,也正在让电视机前的人们感到疲倦。而汉语节目的智力挑战,恰好撩拨到了昏昏欲睡的观众,而“汉语”两个字,似乎正呼应了人们深藏心中的文化焦虑。

《汉字英雄》制片人马东说:“做汉字节目其实就是差异化的选择,为什么是写汉字?因为汉字在中国人心里有独特的位置。因为介质变化触动了人们内心的怀旧情绪,《汉字英雄》可能唤醒了这种共振点。”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疏离了手写汉字,提笔忘字也早不是新鲜事。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曾在其微博上发起倡议:“解放孩子,救救汉语!”呼吁小学取消英语课并更注重汉语学习。类似的呼吁,已经多得让人感到麻木,但是普遍的担忧却不断被提醒、强调。

尤其是在看到电视里的题目,观众心中一片茫然,同时有一个声音叫喊着“我以前知道,现在居然忘了”的时候,它准确击中了观众的心理。文科生在此时逆袭了艺术特长生。 让明星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尽管好几档节目都极力避讳或淡化明星名人的作用,但毋庸置疑,重量级嘉宾是亮点之一。同样,《汉字英雄》请到陈道明和韩寒做“幕后高参”,由于丹、高晓松、张颐武担任现场嘉宾,化身“汉字先生”与选手进行互动。他们几位通过解读汉字的来龙去脉以及所蕴含的典故知识,拓展了节目的内涵和外延。

《中华好诗词》聘请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和中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杨雨为“大学士”,做点评嘉宾;请喻恩泰、左岩等六位明星充当守关人,全国遴选出的100位诗词记忆达人是攻擂方。比赛设有 “百家争鸣”、“挑兵点将”、“金榜题名”三个板块。

诗词达人必须通过抢答为自己赢得上场参赛权,上场选手可随机挑选守擂明星进行答题比赛。担任主持人的则是不久前刚刚从央视辞职的名嘴王凯。他们在台上的互动让节目妙趣横生。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请问指的是哪一位诗人?”

“李白。”

镜头转向评委席,赵忠祥说:“一直说李白一身傲骨,其实在这首《与韩荆州书》里头,老实说他有点迎合。‘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他说我这万户侯都不想要了,就想见您一面呀。见您一面为什么,还是要一个什么官位。” 为了竞赛,《汉字听写大会》的选手把《现代汉语词典》背了几遍,有的甚至手抄了一遍。

王凯一本正经地说:“这应该是李白作为屌丝找工作的时候。像李白这样一个诗仙、一个谪仙人,可以让高力士为他脱靴,也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但是在他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他也会把自己的架子放得很低。”

对于呼吁重振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无论《汉字听写大会》还是《中华好诗词》,场面都让人感慨。

在《中华好诗词》的候场间里,所有参赛明星都在捧着手机狂背诗词,甚至在大舞台上现场录制的间隙时,他们也在或背诵或互相交流。喻恩泰甚至在录制之前闭门三天,在家苦读。目睹此景的赵忠祥曾经感慨,“导演快来拍呀,这场景多感人啊!”

至于比赛的激烈程度,也毫不亚于各种红极一时的选秀PK。

10月18日,央视《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的决战时刻。安静的现场只有钟声滴答,弥漫着结果行将揭晓的紧张。

听到“chen mu qie chi”的题目,选手于加敏在电脑答题版上写下了“瞠目”。在众人屏息的寂静中,她犹豫了片刻,擦掉“瞠目”,重新写下文字正确的“瞋目切齿”。

全场的观众和她在场外的同学发出一片惊呼声,为她的“转危为安”鼓掌。女主持人冀玉华直呼:“我的心脏都快受不了了!” “锦标赛”导向是难免的

《汉字听写大会》比赛中,选手不仅书写错误要被淘汰,书写不规范也将面临出局,堪称史上最严格的听写竞赛。

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由各省严格选拔后,派出的汉字听写高手。随着各省代表队不断亮相比拼,各省的支持方也纷纷在新媒体平台组建后援团,开始一路陪伴着所属省队选手的蜕变和成长,其规模和竞技模式被称为汉字听写“全运会”。

在这种赛制下,持续几月的《汉字听写大会》“捧红”了表现出挑的杭州外国语学校。带队的苏云生老师说,在备战决赛的十天集训里,学生的任务是掌握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1780页,5万6千个字、词组,平均每天掌握150页。每天,他们要花上16到18个小时学习,凌晨两三点才睡觉。她笑称,原先和学生们比赛总是赢,但经过集训后的孩子实在太强了,她称他们是“现代汉语词典小六版”。 对收视率的担心很快被热播所打破,《汉字听写大会》的收视率直逼最热的选秀节目,而参赛的高手也成为新的偶像。

其中的几位优异者也如明星般在学生群体中受到了“膜拜”,15岁的刘浥尘被奉为“大师”,为了竞赛,他把《现代汉语词典》手抄了一遍。

这样的做法,流沙河老先生笑着说“太辛苦”。在他看来,认字,不是用突击的办法。“文字或者文化,慢工出细活,文火炖肉,才符合它的发展规律。”

但他很能理解电视竞赛的特性:“任何一件事,一旦你有悬赏,有特殊鼓励,都会出现一点偏差,叫做‘锦标主义’。这是难免的。但没必要去拿这个来指摘节目本身。”

此外,对于节目的吐槽和批评,最集中地体现在题目难、汉字冷僻上。如果说“貔貅”、“户枢不蠹”还算普及,“荦荦大端”、“裂璺”大概可说超出一般人的知识范围了。担任《汉字听写大会》解说的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都不由得感慨,“这些词太古雅了”,“谁都不知道”。

关正文表示,对于难度的判断他们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推想。节目组将汉字词汇从所有人都能写对的到所有人都写不对的分成了十个等级的难度:“比如第六级,就推想60%的选手都该写不对,第八级就是80%的选手都该写不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控制现场比赛的节奏,不至于让竞赛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要很辛苦地面对商业主流

“恭喜大陆有这样的节目。起码在台湾,现在这样的节目绝不可能生存。”这是台湾文化人张大春的第一反应。

对有关汉语的电视“综艺”节目,张大春并不陌生。他记得40多年前,自己上小学五年级时,看过一档叫做《以小见大》的节目,主持人是台湾电视公司的演员田文仲。节目里首先出来一小段文字,如“环滁皆山也”,接着现场观众再背诵后半部分乃至全篇。

“真把我吓坏了,他们太厉害了!”

不过那档节目只维持了一年,“今天全台湾2000万人里,记得它的不到3000了吧。”

后来他还参与过读书节目的主持制作,也只撑了三年,而且还靠其他类型的节目养活。如果没有新闻局、文建会出钱支持,会死得更快。

“电视作为传播工具,有很多责任和面向。策划者要很辛苦地面对商业主流。”他表达了对彼岸同仁的敬意,却不想用大话来评论这类节目的积极效应,拔高大众对节目的期待,所以“不要说什么全民会怎样、能够长期地对庸俗大众产生什么影响。”

毫不意外,最追捧这几档汉语知识节目的,是有孩子的家庭。他们不用担心孩子跟着歌舞选秀中那些“过分有个性”的偶像学坏,也喜欢这种寓教于乐,这些节目无疑是“最令家长放心的综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