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简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孟浩然简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孟浩然简介范文第1篇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作者:卢照邻(632年-695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与王勃诗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作者: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作者: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作者: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作品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食,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酒看。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引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重阳节诗句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 文森《九日》

南雁归时更寂寥。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 文森《九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 —— 杜甫《九日寄岑参》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 杜甫《九日寄岑参》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 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 文森《九日》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 —— 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孟浩然简介范文第2篇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②,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③,青山郭外斜④。

开轩面场圃⑤,把酒话桑麻⑥。

待到重阳日⑦,还来就⑧。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人。布衣终生。擅长写五言诗,精于描写自然风景和田园生活,与王维齐名。现存诗二百余首。《过故人庄》作于四十岁以后,为其代表作之一。

注释

①过,访问,拜访;故人,老朋友。

②具鸡黍(shǔ):杀鸡做饭。具:备好;黍:煮饭的黄米。

③合:联接起来。

④郭:外城;斜(xiá):横卧的意思。

⑤轩:窗子。

⑥把酒:端起酒杯。

⑦待到:等到。重阳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⑧就:亲近。这句说,我还要到这里来赏。

译文

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酒浆,

请我共话家常到他庄上。

绿树环绕着美丽的村庄,

远方城郭外是郁郁葱葱的山冈。

把酒面对外边的菜园谷场,

边饮边谈农事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佳节,

再来拜访老友把欣赏。

作品欣赏

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诗歌描写了作者拜访一位朋友,受到热情款待的情景,描绘了优美的农庄风光,赞美了淳朴真挚的友情。

首联,写老友邀请作者到庄上作客,拿出了好酒好菜来款待。可以看出,主人淳朴诚实,诗人赴约的兴致很高。这一开头似乎就是一则日记。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待客之淳风,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于是乎,自然而然引起下文。

颔联,写农庄的优美风光。“绿树”句写近景,绿树环绕着村庄,农舍掩映在青翠之中:一幅幽雅的田园图;“青山”句写远景,写巍峨的青山映衬着城郭,成为农庄的背景。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于田园美景的羡慕向往之情。这两句对仗工整,琅琅上口,且富有色彩之美。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诗人和主人打开窗子,面对着外面的谷地菜园,一边喝酒,一边聊着庄稼长势收成。“把酒”句写边饮边谈,描写出了宾主交谈时怡然自得的神态:宾主是多么得感情默契,志趣相投!于是,我们似乎嗅到了场圃上泥土的气息,看到了大片的生机盎然的庄稼和丰收在望的景象。这两句和前两句一脉相承,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谈,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恬静幽雅的农家风光,一脱功利喧嚣,轻松安适,不亦快哉!

孟浩然简介范文第3篇

在朗朗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朗朗书声中,学生能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荀子在《劝学》篇中,把为学之术概括为 “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可见,语文阅读教学审美的过程不能没有学生的朗朗书声。《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一“阅读”中提出培养学生“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而且要把“正确、流利、有感情”等三个方面要求融为一体,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对朗读教学的重视。

如何做好朗读教学呢?

第一:学会美读。

叶圣陶先生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 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文章要达到“美读”的境界,应侧重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美、自然美和人物形象美,感悟文章的内涵与情味。

案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朗读教学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与老朋友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如何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一位教师是这样指导朗读第三、第四句诗的: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诗句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了一张挂图,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浩荡的江水和那即将消失在天水相接之处的孤帆。教者的一句话拨动了学子们的心弦:“此刻,你就是站在江边的大诗人李白,你的好朋友孟浩然和你分别了,你们不能在一起谈古论今、吟诗作赋了;不能在一起痛饮美酒、畅叙友情了。你久久地伫立江边,遥望那一叶孤帆,想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学生们略作思索,便举起了小手。有的说:“孟兄,今日一别,我俩何时再见?愿你早日归来,你我重叙友情!”有的说:“小船啊,你慢慢地行,让我在看——看老朋友的身影!”??见学生们滔滔不绝,渐渐进入诗歌的意境,执教者便说:“真是难分难舍啊!”所以,李白深情地吟诵诗句,以表惜别之情。同学们,哦一一不,诗仙李白,此刻,你就通过吟诵诗句来表达情感吧!”学生们一个个争着朗读,读得投入,读得动情。一位学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时,越读越轻,越读越慢,到最后几个字,只留有微弱但还清晰的气息,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读罢,教师里沉寂了片刻,突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指导学生朗读,既要引导学生读进去一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指导学生读出来一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读”。

第二:做好晨读。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不仅要让琅琅读书声回归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利用好每周两个早上晨读时光,奏出和谐的语文乐章。然纵观晨读语文课堂,其场面实在不容乐观,试看众生相:双手托下巴,两眼迷离者有之;交头接耳,名曰‘讨论’者有之;伏首案上,口中念念有词不知所云者有之;一目十行以看代读者有之??。整个课堂开始尚可“听取‘蛙’声一片”,但为时不长却变成了“两三点雨山前”了,白白浪费美好光。针对此,我通过布置任务激发学生读书动力。人总是有惰性的,没有压力就少有动力,再说有些学生自己也不擅长安排,因此我每天晨读都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并明确地写在黑板上,一般如:1、读当天将上的课文2~3遍;2、读头天学的课文记住“读一读,写一写”内列的词语;3、背诵(短小精悍的全背,篇幅长的背精彩部分,如《观舞记》我只要求学生背描写优美舞姿一段);4、时间有余再读一些非课本上的美文等,把预习,复习,拓展融于一体,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当然,有布置无检查是难持久的。教师可在临近下课的5~10分钟,视具体情况或听写,或背诵,做到有放有收。

第三:身教言传。首先,教师身教鼓足学生读书劲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身教重于言教,我今年任教七年级语文,像《春》、《在山的那边》等美文通过诵读使自己在课堂上范读有声有色。至于如《论语》、《山市》等文言诗文就带学生读。长此以往,学生诵读兴趣高了,劲头足了,何愁课堂不书声琅琅呢?其次,传授方法扬起学生读书风帆。教师在语文课上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带学生走上朗读的“路”。遵循渐进的原则,从读准字音入手,而后强调节奏,最后读出语气和感情,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带读的情景,在朗读读中参照个人水平,以小组为单位或读出《安塞腰鼓》般的铿锵音韵,或读出《在山的那边》抑扬顿挫,或读出《紫藤萝瀑布》中的离合悲欢等等。

第四:以趣鼓励。传统方法教古诗词,一直强调背诵,每天读一次,学生知道,诗词是需要记住的,考试必有;诗词默写是苛刻的,差一字得分为零;诗词默写的前提是背诵,背诵的前提是反复的读??也正是这样的读,让学生对最具有审美价值的诗词味同嚼蜡。问题出在读的方法!在古代诗歌是用来吟唱的,尤其是词和曲,有专门的格式和曲谱,合辙押韵抑扬顿挫,堪比今天的流行音乐。所以古代学子读书,一个个摇头晃脑,心领神会,完全沉浸在吟诵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中,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才产生了灿若群星的诗人。然而,曾几何时,诵读被当作酸秀才的咬文嚼字卖弄斯文的糟粕而请出课堂,分析概括大行其道,诗歌独特的美感也消失殆尽了。当前对诗歌的考查方式也使学生重默写轻审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这个问题。

古诗词吟唱把语言与旋律结合起来,用音符代替枯燥的文字,赋予诗句以生命,使诗句鲜活起来。学生在唱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获。在追求古风古韵、又符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同时,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经典古诗词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吟唱古诗就是教授古诗词的最好办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歌吟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总而言之,诗意的课堂应诵读诗意的语文,让和谐的语文乐章飞扬在和谐的校园上空,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孟浩然简介范文第4篇

小草因其顽强生命力,孟浩然为它题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雨因其滋润万物,杜甫为它题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山河因其包纳万物,为它题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梅花因其傲视霜雪,王安石为它题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亲情,因为你的无私,我想为你题诗。

亲情,是满天闪烁的繁星,再小,也能打破黑夜;是满地的嫩草,再小,也能抹出绿意;是满园的雏菊,再小,也能迎来春天。亲情,是凄风冷雨中母亲送来的那一把伞,是暴走妈妈割肝救子的无私,是欧阳修母亲的“画荻教子”。无论你已走多远,还要走多远,即使你是一只雄健的鹰,你也飞不出母爱的天空;即使你是一艘起航的船,也驶不出父爱的长河,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经过亲情所营造的那座桥。拥有亲人的陪伴,使我们在这条未来的道路上,不管遇到多么险峻的高山,多么湍急的河流,多么泥泞的道路,都不再彷徨!古有孟郊为亲情题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我为亲情题诗:“生命弥足贵,亲情价最高。”

友情,因为你带来希望,我想为你题诗。

都说朋友之间的相遇、相识、相知乃是人生当中一段小小的偶然,这偶然倘若经营得好,便能开出这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友谊是那陈年的老酒,经历的时间愈久,愈香醇。马克思与恩格斯相遇,无产阶级迎来了春天,在一方过世后,另一方竟放下自己的工作为对方未竟的事业继续奋笔疾书。伯牙与钟子期相遇,高山流水世间称奇,当一方先走一步,另一方毅然断琴停音。海枯石烂的不只是爱情,还有朋友一生的承诺。老话说:“出门靠朋友。”离开家,独自出外地读书的我们,快乐时,有朋友与我们分享喜悦;失意时,有朋友给我们鼓励的眼神;成功时,有朋友为我们加油喝彩。古有李白为友情题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今天我为友情题诗:“阳光随风走,友情照我行。”

自己,因为你不懈努力,我想为你题诗。

你总是守住自己的“金矿”,守住梦的翅膀,相信自己可以飞翔。纵使身陷茫茫沙漠,只要青春还在,只要希望的绿洲还在,你的心就毅然飞翔;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只要终点还在,只要奔驰的双腿还在,你就会全力以赴,朝着终点冲刺。即使最后不是第一个达到终点,即使胜利的奖杯花落别家,也因这一路的艰苦跋涉,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不虚此行,无悔于心。古有李白为自己题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对于我自己,我为你题诗:“飞!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

孟浩然简介范文第5篇

一、巧设谜语法

猜谜语是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游戏内容,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某一知识点编成谜语,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入手,先出示一则谜语:根根胡须放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打一植物)学生猜谜语的兴致很高,一下子点燃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这样导入新课的方式,既增添了课堂上生活的气息,又巧妙地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二、导游解说法

小学语文入选的课文,从内容上看,风土人情、山川村舍、花草虫鱼,无所不及。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游人的角色身临其境,引起学生兴趣。如《威尼斯的小艇》导入前先出示概括性的文字资料,教师以导游形式简介威尼斯的概况,并设置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飞机,穿越时空的隧道,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领略这独特的异国风光。”

三、欣赏音乐、影视法

学习《草原》时,先播放歌曲《天堂》及大草原的画面,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很快投入到对课文的探究之中;学习《长江之歌》《爱我中华》等可以先欣赏音乐,体味优美、高昂、激奋的旋律,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四、比较分析法

为了帮助学生领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李、孟二人的深情厚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背诵有关送别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比较一下这几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与李白诗中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表达的形式有什么不同。这种导入的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能为学生体味李白的“以景写情”的方法、李白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

五、课题导入法

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可以这样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课文的题目,你认为哪个是中心词?

生:天堂。

师:天堂是什么意思?

生: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师:你们想知道鸟的天堂有多么美吗?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领略它的美丽。

六、设疑激趣法

孟浩然简介范文第6篇

【关键词】纪录;襄阳;城市;品牌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17-03

一、城市纪录片与襄阳城市品牌形象简况

什么是城市品牌形象?“地区(城市)品牌从广义而言,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资源、人文性格、城市景观、经济形态等诸要素被社会与公众广泛认知且认同的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象征与印象。”[1]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经济特色诸要素被社会公众认同的某种最典型的意义称谓,城市品牌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体现。城市纪录片是城市形象宣传和城市品牌塑造的重要方式之一。“正是因为纪录片真实性、思辨性、艺术性的传播特点,使得城市纪录片在深刻反映城市文化、传播城市文化、记录城市文化环境的载体和本体的变化历程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2]许多城市已推出系列纪录片塑造和传播城市品牌,例如上海城市纪录片中的《城市之光》、《海上传奇》等;苏州的城市纪录片《苏园六纪》、《苏州水》、《水天堂》等;石家庄的文献纪录片《石破天惊》;成都市委宣传部推出的《天府的记忆》、《花间绿下话蓉城》等。城市纪录片逐渐成为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重要手段,襄阳的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离不开城市纪录片。

目前关于城市纪录片与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城市品牌形象研究中的纪录片。英国学者丹尼的《城市品牌理论与案例》以及张健康的《城市品牌研究》、杨柳的《北京城市形象塑造与影像传播》等以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为研究对象,涉及城市纪录片塑造城市品牌的途径及少量案例,但对纪录片塑造方式和策略等缺乏整体研究。其次,城市纪录片塑造城市品牌的个案研究。一些学者从城市纪录片个案出发,探讨城市纪录片如何塑造城市品牌的问题。朱天、王炎龙的《城市电视媒介与城市品牌塑造:成都城市形象的电视传播研究》主要研究成都城市形象的电视传播,探讨了城市纪录片与城市品牌的互动提升,提出了城市纪录片塑造城市品牌的策略。鲁晓鹏、余传友等则以北京题材、南京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基础,指出了提高认识,明确产业定位,加大扶持力度,扩大传播渠道和打造自主品牌的策略,其中文化品格塑造策略抓住了城市品牌塑造中的核心部分。此外,还有对《西安2020》、《上海100》等城市纪录片的分析文章,但是较为零散。城市纪录片与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研究虽然有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城市纪录片的整体梳理较少,对中小城市纪录片塑造城市品牌较少关注。城市纪录片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兰州、重庆等城市,对于三线四线城市关注不够。襄阳虽然在湖北省属于省域副中心城市,但是在城市纪录片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其次,在城市纪录片趋热的今天,城市纪录片塑造城市品牌的策略需要更为具体深入地研究。尤其是对襄阳这座经济实力不是很强,又定位为省域副中心的城市来讲,更应该借助纪录片这种形式塑造城市品牌,宣传城市形象。

从纪录片视角看襄阳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塑造襄阳城市品牌,提升襄阳城市形象。本文的研究将为襄阳城市形象传播和城市品牌塑造提供策略,进而推动襄阳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提升襄阳的文化软实力。其次,有利于襄阳城市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目前襄阳城市纪录片,数量偏少质量良莠不齐,通过创造襄阳城市纪录片有利于提高城市纪录片的创作质量,提升城市形象的传播效力。

目前,我们知道的襄阳城市纪录片有湖北卫视“中国NO.1”栏目播出的《智圣诸葛亮》、《北宋第一书画大家――米芾》、《华夏第一城池――铁城襄阳传奇》(上、下集)几个专题。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襄阳好风日》系列纪录片,共分为8集,即百年楚地、隆中卧龙、水烧双城、铁城襄阳、唐诗楚韵、襄阳米颠、山色禅意、百年传奇。《襄阳好风日》栏目从文化视角入手,基本上涵盖了城市变迁、汉水文化、文学艺术等。全篇采取现实取景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手法,穿插采访,格调高雅。襄阳电视台的《天下襄阳人》是专题性栏目,主要聚焦各地的襄阳人。其中,《印顺大和尚》曾获得第十届纪录片国际选片会社会(新闻)类二等作品。

二、城市纪录片塑造襄阳城市品牌形象与传播方面的问题

“纪录片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一个城市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城市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缩影。对城市的记录,其实就是书写人类社会的历史。”[3]城市纪录片在记录襄阳城市历史、塑造城市形象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虽然襄阳的城市纪录片已有不少,但是纪录片在塑造襄阳城市形象方面依然还有很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寻找其背后的原因,更有利于寻找相关的对策。那么,现有的襄阳城市纪录片在塑造襄阳城市品牌形象方面有哪些问题呢?

首先,城市宣传和定位问题。塑造城市品牌首要在于城市定位。每一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定位。城市定位是城市品牌形象的关键,也是城市形象传播的核心元素。襄阳的城市口号是千古帝乡、智慧襄阳。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城市品牌宣传语。例如大连的宣传语:浪漫之都,中国大连;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昆明:昆明天天是春天;南京:江南佳丽地,精灵帝王州;曲阜:孔子故里,东方圣城;苏州:东方水城,天堂苏州;武汉:高山流水,白云黄鹤;厦门:海上花园,温馨厦门。襄阳的近邻城市宜昌: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这些城市宣传语的特点是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城市特点,其中桂林、昆明等城市特点尤为突出,这些特点也是受众最容易接受的符号。

襄阳城市特点并不突出,千古帝乡不仅是襄阳,还有南京、洛阳、西安等城市,智慧也并非襄阳独有,诸葛亮更是一个襄阳的流寓者,并非是襄阳本土人。从这个角度上看,襄阳的城市定位较为模糊。其根本原因在于襄阳城市特点并不明晰。反而七省通衢,南船北马倒是襄阳的特点,而在杰出人物的出现上,诸葛亮、米芾、释道安、萧统、王璨等均非本地人,而是流寓到此的人物,后期基本也不在襄阳本地。写襄阳的唐代诗人,除孟浩然外,大都是从此路过的诗人,例如李白、杜甫、杜审言等。可以说,古代交通枢纽地位、频繁的文化交流,使本地的特点比较突出。

正因为城市定位不清晰,导致襄阳城市品牌标识并不显著。哪里能代表真正的襄阳?古城还是古隆中?是诸葛亮还是孟浩然?襄阳城一直在打诸葛亮的牌子,然而且不说襄阳和南阳的诸葛亮之争,在成都、临沂等地也有打诸葛亮品牌,可以说诸葛亮品牌并非是襄阳独有的,并不带有很强的特点。可以说,襄阳的城市标识并不明显。例如,湖北卫视的《中国NO.1》主要拍摄了《智圣诸葛亮》、《北宋第一书画大家――米芾》、《华夏第一城池――铁城襄阳传奇》(上、下集)。该系列纪录片选取了诸葛亮、米芾和城墙三个标识。

其次,城市文化精神问题。城市文化是城市品牌的核心和灵魂。城市纪录片在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方面有突出的作用。一座城市除了鲜明的城市标识之外,还要有鲜明的城市文化精神。那么,襄阳的城市文化精神是什么?是智慧如诸葛亮?是癫狂如米芾?是铁城的坚守与强悍?还是隐居田园,纵情山水如孟浩然。这些似乎都是襄阳城市文化中的一部分,都是又都不是。襄阳的城市文化精神恰恰在于这种混杂性、多样性。襄阳的城市精神里,有钢有柔、有正有奇。从纪录片的角度来看,襄阳的城市文化精神并不突出,襄阳的城市文化精神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空间。在文化精神的展示上,过多集中于历史,而忽视了现代意识。襄阳的支柱产业航天、汽车等,这些行业内有许多故事,也能够代表和体现襄阳的现代意识、开拓精神。因此,从历史与现实,从地域对比等区分和整合,不断思考和分析,襄阳的城市精神才能更为清晰,不再只是纪录片中仅有诸葛亮、米芾和古城墙。在叙事方式,襄阳的城市纪录片只在故事讲述方式上,叙事视角还有些不足。央视的《襄阳好风日》故事讲述较好,但是更多地借助现场风景和历史文献,缺乏《故宫》、《颐和园》等新纪录运动影片的特点,制作方式上不够精良。台湾中视的襄阳纪录片只是景点的概览,缺乏细节和深入思考。在传播平台上,央视的《襄阳好风日》系列纪录片、湖北卫视的“中国NO.1”襄阳系列纪录片等主要在电视播出,网络平台上展播,还缺乏更多的传播手段,导致受众较少,即使是襄阳本地人尚不知道。襄阳城市纪录片存在传播渠道狭窄、传播路径单一以及国际传播力不足等问题。此外还有城市品牌意识的缺乏等。这谈何塑造襄阳城市品牌形象呢?

三、襄阳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方法

城市纪录片塑造城市品牌的策略和方法。在梳理城市纪录片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提出城市纪录片塑造和传播城市品牌的策略。

首先,内容策略。在城市纪录片的内容上,既要关注城市的历史,挖掘城市的核心文化精神,展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更要关注城市的未来,例如西安不仅有厚重的历史,《西安2020》即是对城市未来的展望和畅想。襄阳不仅有厚重的历史资源,还有现代的产业实力。襄阳的历史资源被创作成纪录片的主要有:诸葛亮、米芾和古城墙,除此之外,襄阳花鼓、襄阳牛肉面、襄阳年画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深入发掘,以纪录片的形式完美地呈现。襄阳还有许多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完成纪录片的转换。不仅如此,襄阳航天、汽车等一直是襄阳的骄傲,对于现代工业的记录与传播,襄阳却很少去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总体上而言,襄阳的资源丰富,有许多值得发掘和创作成纪录片的题材。

其次,形式策略。充分发掘城市纪录片的形式潜能塑造城市品牌形象,还需要新颖的艺术形式。形式可能决定着纪录片的传播力度,影响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例如采用微叙事深传播的微纪录片样式。上海城市微纪录片《上海100》以100个6分钟左右的小故事来展示上海的品牌形象,达到了微记录深传播的效果。湖北文理学院学生利用暑假期间,记录襄阳城市各个行业的人的状态,做成了微纪录片《寻梦襄阳》。采用微记录、微传播的形式,弥补电视传播的弊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更能展现一个真实的襄阳。襄阳城市纪录片创作的类型较少,在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基础上,增加城市生态、城市环境等类型纪录片,优化和丰富城市纪录片的类型等。

再次,国际化策略。城市纪录片的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而如何使城市品牌走出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基础上,襄阳的城市纪录片也应该高标准,采取国际化策略。襄阳最高质量的纪录片是央视的《襄阳好风日》。可以采取中外合拍合作、国际化表达方式和普世价值的传播等,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例如孟浩然、米芾等是蜚声中外的名人,我们的纪录片也应跟上步伐,遵循国际化策略,提升城市品牌的国际形象。

最后,媒体策略。在全媒体时代,电视传播优势不再突出,网络和新媒体的传播展现出很大潜力。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运用新媒体平台,扩展襄阳城市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借助国际纪录片网、央视纪录片网等传播襄阳城市纪录片。目前,襄阳城市纪录片的创作以湖北文理学院的学生为主,他们创作了关于牛肉面、黄酒、年画、花鼓戏、北街、襄阳王府等的微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的传播主要在网络上传播。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确实成了襄阳纪录片创作和传播的主要方式。

总之,城市纪录片是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策略。城市纪录片塑造城市品牌的核心不仅在城市元素、城市符号的使用,更在于城市文化特色的凸显和城市文化精神的发掘传播。襄阳的城市纪录片,不仅要呈现城市印象,更要发掘城市的灵魂。襄阳城市品牌的塑造需要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纪录片和新颖多样的传播渠道和方式。

参考文献:

[1]生奇志.品牌策划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63.

[2]朱天,王炎龙.城市电视媒介与城市品牌塑造成都城市形象的电视传播研究[J].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08.

[3]金震茅.类型纪录片影像里的中国[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25.

作者简介:

孟浩然简介范文第7篇

【关 键 词】中国古代诗学;复义;张力。

【作者简介】 周红波,咸宁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复义是英美新批评学派用以明确文学特征的一个术语。他们认为,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本质区别在于:文学文本的语义结构不是单纯的、清晰的,而是多重的、复杂的。换而言之,在文学文本中存在两种或者多种语义并存的现象,这两种或多种语义不仅并存,而且相互补充,最终形成内涵丰富的复合义,这是文学文本区别于其他非文学文本的本质特征。

张力是英美新批评学派的另一关键术语,并且与复义密切相关。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指出:诗歌语言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诗歌语言的外延(Extension),意即语言的字典意义或指称意义;第二个层面是诗歌语言的内涵(Intension),意即语言的暗示意义或联想意义,好的文学作品既要倚重明晰的字面指称意义,又要有丰富的内在暗示意义,张力产生于二者的对立统一之中。可见,退特最初是在语言层面提出张力这一概念,张力与复义密切相关,复义的本质就是张力的呈现。

中国古代诗学领域关于复义的认知非常丰富,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提到:“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1]“隐”虽然与文句的字面意义有关,落脚点却在文外之义,也就是说“隐”至少包含了两层含义,是“复义”的另一种表述;在刘勰之后,宋代梅尧臣提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也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是言内义与言外义的统一……凡此种种,不可尽举。中国古代诗人不独有这样的认知,在实践层面也积累了大量的利用古代文言自身语言特点制造复义的技巧,中国古代诗学领域的复义现象既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其中张力的呈现也姿态各异。本文打算撷取中国古代诗学领域一些较为特殊的复义现象,从张力入手探求其特殊美学效果形成。

在分析之前,考虑到文学领域对“张力”一词的使用比较混乱,就我在何种层面上使用张力这个概念做些解释。物理学上张力状态是由相互矛盾因素组合及其相互作用力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联系到艾伦・退特之后樊・奥康纳、罗吉・福勒把文学上的张力状态扩展为文学活动各矛盾因素对立统一的现象,我认为可以取文学张力与物理张力的相似特质来透视张力这个概念的本质:一是必须存在相互矛盾的因素;二是这些相互矛盾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三是相互作用力建立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具体而言,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凡当至少两种似乎不相容的文学元素构成一个新的统一体时,各因素之间并不消除对立关系,且在对立状态中互相抗衡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此间就存在张力。

中国古代诗学领域复义现象的产生与古代文言表意的特殊性密切相关。作为诗歌语言材料的古代文言虽然与现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传承关系,但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从唐代到以前,汉语的句子组织的严密性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五四以后,汉语的句子结构在严密性这一点上起了很大的变化。基本的要求是主谓分明,脉络清楚,每一个词,每一个主语,每一个谓语形式,每一个句子形式在句中的职务和作用,都经得起分析。这样也就要求主语尽可能不要省略,联结词(以及类似联结词的动词和副词)不要省略,等等……要求在语句的结构上严格地表现语言的逻辑性。”[2]按王力先生的观点,二者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严密性与逻辑性上。相对于现代汉语,古代文言的严密性与逻辑性稍弱,显现出一种语法关系的相对松散。古代文言中很多词可以兼含数种词性和词义,在这种相对松散的语法关系下,更容易导致复义现象的产生。比如唐代李贺的《将发》中的“秋白遥遥空,月满门前路”中的“白”可以是形容词“白色”,也可以是动词“变白”,诗句句法关系的松散给多种解释提供了可能。诗句中的“白”把“白”词典上的多种含义并蓄其中,写出了秋色空旷辽远、弥天漫地的感觉,具有耐人寻味的多层含义。不可否认,在现代汉语中,一个词也可以兼含数种词性和词义,但逻辑严密的语法体系对其有一种限制,一般一次只用其中的一个意义,既杜绝了歧义的发生也杜绝了复义的可能。比如“秋白遥遥空”中的“白”到底是形容词还是动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需要明确,但在逻辑性稍弱的文言语法中这种词性的含混是允许的。这种情况比较极端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此句中非但没有虚词,连动词、形容词都省略掉,各种物象之间的关系完全无法确定。这样的语句在现代汉语中以逻辑性来衡量于表意上是失败的,但在古典诗词中,这种表意以及理解上的不甚确定造就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茅店月”中的“月”可以在茅屋的上、下、左、右,因“不定”反倒有了更多的“待定”,多种“待定”形成的多种意义多层次多角度的共同丰富着诗歌的内涵。

从张力的角度来看,古代文言逻辑性稍弱的语法关系提供了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一个词多种意义并存的可能,这种并存让独立存在或者说对立的不同语义有了一种互相靠近、互相兼容的趋势,让对立成为一种联系状态下的对立、一种具有相互作用力的对立,这是张力产生的必要条件。这种形态的复义,既可意味作者的意思不确定,又可意味作者有意说出好几种意义,各个意义层面并非绝对割裂,而是互相补充、互相涵盖,最后形成叶维廉先生所说的“一而二,二而一的现象”[3]。由一而二,意味着一种对立;由二而一,意味着一种趋同,而“一而二,二而一的现象”中对立与趋同并存且最终达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其间蕴含无限张力。

这种因古代文言逻辑性稍弱的语法关系而形成的复义,是中国古代诗学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其表意以及理解上的若即若离、欲定关系而又不定关系,造成一种恍惚迷离的美感特质,而这种美感特质本质上是张力效果的显现,意义在“定”与“不定”间游走,其临界状态是张力的最大,也是复义美学效果的极致。

用典,将一些具有历史积淀的词语或故事化入诗歌文本之中,赋予一个词现实和历史的双重含义,是中国诗学领域另一种较为特殊的复义。

中国古代诗人笔下的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前人留下的语言材料,这种有来历的词汇,我们称之为语典。由于历史的沉淀,这些词汇往往具有超出字典、词典所能给出的明确意义之外的另一层含义,这层特定含义与词语的词典意义一起构成复义。如李白的《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字面上的意思很浅显,“浮云”仅指自然界的一个物象,似乎也没有什么很深的意蕴,但联系到《古诗十九首》中“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以及苏李诗中“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诗中“浮云”的含义就发生了变化,既是自然界的简单物象又是一个和游子离思密切相关的概念,有了另一个层次的情韵,这种情韵与词语的词典意义一起丰富着诗歌的意蕴。这样的词在古诗中有很多,如“白日”“板桥”“绿窗”“东篱”“碧云”“秋风”等等,已经形成中国古代诗学特殊的词汇系统。

故事构成的典故称为“事典”。事典所用的古代故事中,既有历史故事也有神话、传说。很长的一个故事经过语义压缩变成一个词,这个词就具有浅表字面意义和深层故事内涵的双重含义。如李商隐《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连用了庄周梦为蝴蝶、望帝魂化杜鹃、鲛人泣泪成珠的典故,这些故事潜在的构成了诗歌语意的另一个层面,把诗人对往昔美好事情的沉醉以及幻灭后的怅惘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

“作为诗境有机组成部分的典故,既有诗人对于其原意,或者其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发生‘转义’的借用,也有诗人在当下语境中赋予它的新的内涵。典故的历史内涵和当下语境中产生的新意,互相参照,互相发明,构成一个新的表意系统”[4]。典故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既有自己的字面意义,同时也具有历史流传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内涵,作者把它置于一个新语境时,更有自己的考虑和用心,各种意义并置构建的“新的表意系统”是一个复义或多义的系统,同时也是张力的系统。和古代文言逻辑性稍弱的语法关系造成的复义不同的是,这种张力构成更多的来源于“显”与“隐”之间力的作用。字面的意义构成诗歌文本的显性意义,历史流传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内涵构成诗歌文本的隐性意义。“显”与“隐”虽是一种对立,但在中国古代诗歌文本中,“显”是通往“隐”的一个途径,而“隐”的存在反过来丰富、深化着“显”,二者互相参照、互相作用也形成一种张力。

不可否认,因运用典故而造成的复义在其他语言体系中也普遍存在,但中国古典诗词因篇幅的短小、格律的限制以及诗人们浓厚崇古意识而导致的典故大量运用是其他语言体系所不能比的,其意味深长的美学效果也与张力的大小密切相关。以唐代岑参的《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降得秋字》为例,“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前两句写朋友前行道路的崎岖逶迤和细雨连绵,烘托出离情别绪,后两句设问,用汉武帝游汾河所作《秋风辞》的“秋风起兮白云飞”“泛楼船兮济汾河”的典故,请友人看看汾水风光还像不像过去那么秀丽?“白云”“汾河”这两个词,如果剥离其历史内涵,词义非常单薄,只是很常见的一种物象,但在此诗中,这两个词的历史内涵潜在的发挥着作用,对其字面意义形成挤压、冲撞、涵盖形成张力,并因张力的存在在过去和现实之间建立起微妙的动态关联:过去了的汉代仿佛是作者写作那个时代的缩影。唐代经安史之乱,大唐盛世付诸东流,“白云犹似汉时秋”抒发了一种物是人非的盛衰之慨。整首诗也因这双重语意冲撞的张力脱离了一般送别诗的私谊范畴,升华到一个更高境界。

中国古代诗人从主观创作愿望上追求“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以中国古典诗歌的复义不仅表现在言内,还可以寄寓于言外。言内义与言外义构成中国诗学领域另一种类型的复义。

言外义是指读者于作品行文之外所品味出、领悟到的含义。正话反说是古代诗学比较常见的求取言外之意的方法。如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中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应该说孟浩然自幼抱负非凡,而且“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自称“不才”虽可理解为谦词,应该说更多地包含怀才不遇的愤懑,而且有才华的孟浩然并未得到皇上的赏识和任用,这样的君主又如何能称之为“明君”?据说唐玄宗听了这首诗后很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可见此诗虽言内用以谦词作反语,唐玄宗还是于言外听出了其真实含义所在。另外,巧妙留白以待读者补充也是古代诗学常用的求取言外之意的方法。如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首诗截头去尾从事件的发展脉络中取最富启示性的一段,把很多东西略去。寥寥二十字之中,是一个女子停船暂住的问话,寥寥二十字之外的空白,经读者想象补充,有这个女子的音容笑貌、他乡境遇以及心理轨迹,难怪王夫之评之:“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5]因其言内文字的“墨气所射”,“无字处”的空白也有了言外义,二者相互生发,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富的复合义,丰富着诗歌的内涵。

袁行霈先生说:“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并不是有话不说,而是引而不发。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的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最后的一跃已经开始,无限的风光即将展现。既是终结,又是起始;既是有尽,又是无穷;在个别中寓以普遍,在特殊中寓以一般;使诗歌语言保持在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之中,给读者留下最广阔的想象余地。”[6]这“引而不发”“既是终结,又是起始;既是有尽,又是无穷;在个别中寓以普遍,在特殊中寓以一般”的“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即是一种张力状态。

此种张力状态与我们前面谈到两种张力状态有所不同。具体而言,言内义与言外义都有赖于作者的创造,但读者个性化的解读也是造成“义生文外”的重要机制。应该说,此种张力状态既涉及作者层面也涉及读者层面,是作者心理力量与读者心理力量较量的结果。文学文本其词语的选择和安排凝聚了作者心理力量,这种心理力量会通过文学文本传导到读者,但一般读者不会被动地顺应这种力量,他的阅读经验以及心理期待等形成的心理力量会与作者的心理力量较量、形成对峙,这种对峙是张力产生的基础。优秀的作者不会无视读者的心理力量,他会巧妙地加以引导,以一些技巧将读者的心理力量纳入文本的创造体系中,让读者主动寻找突破,于文外探究诗歌的“不尽之意”。对峙依然存在,但已是一种关联状态下的对峙,是可以达成统一的对峙,张力产生于对峙与统一的抗衡之中。

中国古典诗词篇幅短小,文本所能容纳的语言十分有限,诗人虽然着眼于言内,但更多的通过留白或者其他启发性、暗示性的手法,引导读者以其想象力突破言内、翱翔于言外,创造丰富的言外之义。言内与言外的关系是:“外”是“内”的丰富与拓展,如果没有“外”,“内”也没有任何意义;但“外”又不是毫无限度的,它由“内”而生且受“内”的制约,“外”到一定程度就会受到“内”的牵引,回复到“内”。“内”“外”之间互相抗衡、互相映衬,宛如两个镜头的蒙太奇组接,创造出诗歌意蕴丰富的美学效果。以唐代元稹的《行宫》为例:“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此诗只有二十字,描绘了行宫里一个极其平常的小角落,红的宫花依旧开放,白发宫女闲坐交谈。前人评价此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7],此中的“意足”之“意”以及“无穷之味”均针对言外义而言。诗人巧妙地运用暗示以及反衬手法,类似寻找到杠杆的最佳支点,以小小场景作用于读者,创造出极大的历史沧桑变幻之感。应该说,由“语少”至“意足” 以及“无穷之味” 的变化过程,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见作者对读者的心理引导之力,也见读者强大心理力量的反作用力,二者互相对抗相互调和,由此而形成的诗歌意蕴丰富的美学效果本质上也是一种张力效果。

注释: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63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王 力:《汉语史稿》(中卷)第479页,[上海]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叶维廉:《中国诗学》第16页,[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4]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第44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第16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孟浩然简介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五读法”;诗情;诗境

古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古诗教学的目标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古诗教学的目标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第三学段古诗教学目标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阅读诗歌,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能让学生受到古诗的激励和感染,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由此可见,把握好古诗教学,让学生易学易懂,并有身临其境之感,具有重要意义。

把握好古诗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探索,采用“五读法”教学古诗,可让学生受益匪浅。下面,我以人教版第十二册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为例,浅谈对古诗感情朗读、内容理解、情感体验、意境想象、学法指导的一些理解。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读:读通诗句,读准节奏、语调、韵律

在朗读《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时,应按照“二二三”的节奏进行,并注意读好韵脚u(吴、孤、壶)。在朗读中体会诗句的音韵美。

二读:读重点词句,领悟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前两句写景,应抓住重点词“孤”(孤独、独自一人);后两句抒情,应抓住重点词“冰心”(比喻心的纯洁),再结合注释、插图、工具书连词成句、连句成诗来理解诗意。

寒冷连绵的雨笼罩了江面,清晨送别了好友,只留下了楚山孤独的影子。洛阳的亲朋好友若有谁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雅、纯洁。

三读:读出画面,体会诗情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借景抒情,应从前两句写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中读出画面:苍茫的夜雨、孤峙的楚山,清晨诗人王昌龄依依不舍送别好友辛渐,再领悟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四读:感情诵读,想象诗境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构思新颖,淡写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这首古诗后两句抒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在依依惜别之际笔锋一转表达自己的志向,寄托自己的抱负。虽然被贬为江宁县丞,但以晶莹剔透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两句屹立在江天之间的楚山形成照应,表现诗人清廉正直、光明磊落、孤寂傲岸、表里澄澈、永葆高洁的高贵品格。

教学这首诗要通过反复的感情诵读,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以话相送明志的品格。通过本诗的教学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怀,升华学生对父母、亲人、朋友的美好情感,陶冶心灵,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五读:拓展阅读,比较同类诗的异同,再熟读成诵

教学《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以后,可联系以前所学的同类送别古诗加以拓展,比较异同。如,唐代李白所写《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的是伟大诗人与普通农民之间纯洁真挚的友谊,本诗汪伦以歌相送,诗人李白运用夸张手法重在抒发依依惜别之情。又如,唐代诗人高适所写《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诗句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鼓舞人心。本诗诗人以话相送,重在劝勉、激励友人。唐代诗人李白所写《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将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于自然景物赏心悦目的春景之中,情景交融,作者以目相送,重在借目送友人孤帆远去,江流天际,歌颂真挚深厚的友谊,充满了诗意送别。此时,我再作进一步要求学生诵读《芙蓉楼送辛渐》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在古诗词教学中,应从学生和文本出发,紧扣古诗特点,紧紧抓住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想象诗境,走进古诗教学,开创古诗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