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简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武则天简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武则天简介范文第1篇

人物简介

蒙曼,女,1975年生。博士学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和中国古代妇女史。

其著作有:《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合著)、《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专著)、《蒙曼说唐:武则天》、《蒙曼说唐:乱世红颜》:主要论文有:《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公主婚姻与武周以后的政局》、《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延客与惑君》等:所授课程有: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专业英语、历史文选、隋唐五代史(研究生课)、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古代宫廷政治史。

从电视中了解的蒙曼老师颇具当代年轻学人的风采与个性。她衣着朴素,严谨平实,语言幽默风趣、犀利鲜活,表情肃穆的历史钩沉在她谈笑风生的讲解中总能变得平易近人、活泼有趣。从成名作《蒙曼说唐:武则天》到今天的《蒙曼说唐:长恨歌》,她始终把起伏跌宕的故事性叙事与扎实的历史知识以及个人独到见解有机融合,让读史平添了许多轻松和乐趣。

而走下讲坛的蒙老师却是一个简和的人,健谈、爽朗、率真。既是智慧的哲人,又似亲切的邻家姐妹,善解人意,给人一种娇小却又乐观的女性美,让人不由自主地想亲近,丝毫没有在电视上显露的精明干练。

我有幸结识蒙曼老师,是缘于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好友――刻孟哲。有一段时间,我的状态非常不好,身体感到特别疲倦。孟哲把蒙曼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的《长恨歌》和《武则天》的CD给了我。于是,当夜深人静之时,我便听一段蒙老师讲历史。这样,我的状态慢慢地恢复了,写稿也顺利了。蒙老师的CD给了我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重新焕发活力。职业的原因,让我对这个有着满族血统的年轻学者充满了好奇,便请求孟哲安排我采访蒙曼老师。我想,她一定能给我们的读者带来更多的生活启迪。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2007年11月19日,《百家讲坛》推出了“开坛”以来最年轻的主讲人――32岁的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开讲《武则天系列》。

蒙老师在上《百家讲坛》之前,很少看电视,只看过孟宪实的两期节目,更没上过电视,但她不紧张,因为不是第一次讲课。下面还是坐了一群人,只不过听众换了,他们年龄层不同,又来自不同领域和行业,只是讲得更简易明白一点。她相信浅出和深入并不矛盾,自己给大学生上课就那么讲。在电视上讲《武则天系列》的开头,跟在学校讲的基本就没有区别。

讲坛上,蒙曼的讲解逻辑清楚,语言现代,个性化的手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她讲解武则天的过程中,人们慢慢忘掉了她的年纪,因为她的专业学识与个性都慢慢融入到了武则天那波澜壮阔的一生,人们在她的讲解中看到了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蒙老师从小就对武则天这个传奇人物很感兴趣,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敏感看到了传奇女皇武则天身上的郁勃之气。1996年蒙曼被保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199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专攻隋唐史方向。多年的专业积累,又让蒙曼进一步看到了武则天的划时代的价值。

蒙曼从武则天入宫开始,讲述一个女人如何能在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突破传统和世俗的底线,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蒙曼说:“我欣赏武则天,是因为她确实伟大,站在她面前,我不能无动于衷,所以愿意为这位女性付出自己所有的经历和感情。”她认为,武则天的成功当然有一定的社会因素,但当这个女人在面对所有成就和问题时,用自身的努力和坚韧来坚持,是典型的女性奋斗的形象。

简单快乐真性情

蒙老师就是武则天式的奋斗型女性。但在生活中,她是一个简单而快乐的人。一个人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对事物淡定。她作为一个历史学的教授,对人性的认识和了解,让她知性优雅,气场十足,浑身洋溢爱的力量。

蒙老师特别敬仰南丁・格尔、居里夫人、特里莎修女,认为她们的精神在指引人类的道路。她虽然是学历史的,在《百家讲坛》上也讲政治人物,然而,她说:“政治人物对我确实有非常大的影响,但从文化的演进、人类思想演进来讲,不见得政治人物起的作用最大。在中国我最欣赏的人是《烈女传》的作者班昭。班昭认为评价妇女最好的标准,第一应该是道德:第二是言论,是让言词得体而不是言词锋利:第三是容貌,不是花容月貌,而是修饰自己的容颜,很整洁:第四是女工,不是要绣出多美的图案,而是要勤劳。这是普通女性应该达到的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很纯良的美德。她给中国妇女提出这样四项德行,在今天也是对的。现在的劳动妇女,包括我自己,都在很努力的生活,自立自强,养活自己的同时为社会做贡献,其实我们做的事情超越了古代。因为社会给我们的容纳度更大,给我们的发展空间更大。”

修心怡性心态好

蒙老师是一个十分真诚的人,她说自己不刻意养生,但注重健康是非常必要的,所以闲暇时候她会煲汤喝,去旅行,每晚睡够9小时。

她强调养生没有固定的模式。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好,有一颗淡定的心。“我和学生们说,当年我考大学,其实没填历史系的志愿,是调配的。现在想想很庆幸,我真的非常喜欢现在的状态。记得扬州的个园,有一个右瓶左镜的摆设,我印象特别深。瓶镜――平静,多好的寓意,我现在就是这样子。”

她坚持每晚看新闻联播,笑言不是为了关心国家大事,而是觉得很安定,像回到小时候的氛围。她对父母长辈很孝顺,因为这是遵从内心的意愿,这样做觉得很快乐。她喜欢照顾流浪猫,但对于路边乞讨的人,她不会发“善心”,因为有太多的骗局,“既然知道了,就不要去助纣,这应该也是‘善’的表现吧。”

对于健康的看法,正如她的《蒙曼说唐:乱世红颜》一书中所说:大唐盛世之盛,最盛的地方是它的气度,它可以容纳世界,也可以影响世界:唐明皇的胸怀,他可以容忍、欣赏乃至利用一切人的优秀素质:杨贵妃最美的地方是她的单纯,这种雍容的气度、开阔的胸襟和对于理想的纯美追求,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我们想梦回大唐,其实想追求的就是这种健康的、自然的、活泼的身体和精神境界。

因人施教好教师

蒙老师从小就想当一名教师,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她很执著。她说:“教书育人,当我的学生都逐渐成熟,走出校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觉得我是最快乐的。”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不理想的情况

下,历史系的研究生毕业后,很可能不会从事相关的专业,所以蒙老师对学生都有要求,虽然标准不一,因人施教,但最起码,他们的作业都要求格式正确、逻辑严密、文通字顺……她说,这样学生有了写作的基础,将来想做什么工作都比较容易。

蒙老师当学生时知道了被学业压力折磨的滋味,当老师后,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快快乐乐地学习。她不喜欢“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当学生的肯定都有求知欲,与其让他痛苦,还不如让他高兴地去学习知识。

读书乃心灵之公器

读书是蒙老师最爱,读书让蒙老师的内心充满了力量。她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杏花春雨江南,白马秋风塞上,两种美,我更倾向于后者。我去过呼伦贝尔,那就是一种壮阔的美。”

经常有80后的朋友问她如何读书。她有两个看法:第一,开卷有益。坚信人类精神与文明的最伟大的成果现在80%以上仍然在纸文本之中:第二,一定要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她经常跟学生说:“你们一定要发挥你们的长处,千万不要着急去弥补你们的短处。为什么呢?因为你一辈子也弥补不完。假如现在让我去学举重,我相信我练到老,练到死,我也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举重运动员,那嘛一定非要去举重呢?读书也是一样的,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就会得到最大的收获。

“这个社会的希望一定是寄托在80后和90后身上的,因为我们都不具备他们那样开放的心态和那样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的图书《蒙曼说唐:长恨歌》的编辑侯海英女士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如果中国出大师的话,一定是出在80后教育出来的子女身上,因为80后可以用先进的理念去教育他们的孩子。我比她稍微乐观一点,我觉得在80后和90后当中就能涌现出比我们了不起很多的人物。”

把握机遇才能成功

爽朗的蒙老师侃侃而谈,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在我面前打开另一个世界。我想若有机会,我一定会去做她的学生……

说到机会,蒙老师把自己对人生机会的选择比喻成买衣服,她说自己一般只会到不用砍价的商场去买,因为这样不用因为买的比别人贵而后悔,而买了之后更不会再去货比三家,永远相信自己现在拥有的才是最好的。

武则天简介范文第2篇

她,单纯,天真

因为父命

毅然进宫

进宫后

她,世故,复杂

看一个弱小女子从乱世中尔虞我诈

注:此并不是武则天,而是大清

其中为满姓,乃清朝初期

人物简介

女一号:珠尔苏弦音

父亲乃徽州知府四女

满洲正白旗

她,风情万种,倾国倾城

女二号

伊图默妃暄

当朝太傅之女

满洲镶黄旗

她,知书达理,明德惟馨

——————————————————————

索绰罗寒微

镇国将军次女

满洲镶蓝旗

她,腹有诗书,出自名门

女三号

董鄂祈儿

苏州巡抚之女

她,端贤明惠,温柔贤淑

——————————————————————

博尔济吉特胤舞

蒙古叶赫那拉部嫡出长格格 被誉为蒙古草原的富灵额,内阁大学士千金

她,善解人意,国色天香

一、徽州知府

‘老爷……,四小姐又跑出去……玩了’

林管家老实的想条狗,支支唔唔到

‘这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了’

知府大人不知所措的敲敲脑袋

‘听说京城这一次又开始招秀女了是吗?’

知府大人像抓住了一跟救命草似的问道

‘是,老爷,您难不成想……’

‘对,我们家音儿也已经年有双七了,按大清条例,满十三便可进宫’

林管家微侧头

‘况且,音儿的姿色倾国倾城,也不差啊’

林管家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武则天简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影视;叙事方法;理论基础

中D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50-01

一、影视叙事方式的种类

影视的叙事方式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等。这几种叙事方式的运用是根据不同的影视要求,不同的情节决定的。其主要目的都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感官效果。

(一)顺叙。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式,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让观众能够按照时间顺序来了解剧情,不需要特别多地设置悬念,因为不确定的未来就是最大的悬念。如《无法伤悲》就是用的顺叙的方法记叙了丁鹏的犯罪集团在公安机关的层层深入调查中,其犯罪事实慢慢露出水面。在此期间,丁鹏的女儿丁丽茜也慢慢成长而且成为一名优秀的刑警。最后,丁丽茜在法律和亲情之间选择了正义,丁鹏也畏罪自杀。而丁丽茜的未来成为了观众最为关注的话题,影片最后没有直接讲述丁丽茜的选择,留给观众去思考这个问题。这也是影视叙事方法常用的方法之一,留有悬念让观众去想象故事的结局。该方式在影视叙事中占的比重很大,也是最常用的。

(二)倒叙。该方式是先把故事的结局写出来,然后再根据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结局来进行记叙。比如《案发现场》就是采用倒叙的叙事手法。一般都是把案情发生的情况先记叙出来,由办案刑警根据案发现场的迹象、收集的证据及验尸报告等有利证据,再采用抽丝剥茧的方法让案情大白于天下。用倒叙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调动观众的情绪,牵动观众的心弦,让观众有一种身历其境之感,在无形中为剧情中的人物担忧、紧张,同时对剧情也主动做出分析。这样的叙事方法一般在刑侦影视片中用的比较多。

(三)插叙。插叙于顺叙和倒叙都不同,它是在剧情进行到一定的时候插入几件表面上不相关实际上有着密切联系的事情。通过插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剧中的人物,也能更好地对剧中人物进行中肯的评价。

二、影视叙事方法的理论基础

任何影视都与其文化内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视的产生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影视的叙事方法也遵循着这种具有文化内涵的规律。

(一)尊重历史的叙事方法。影视的叙事方式首先应遵循历史的规律。任何影视作品虽然都是作家写出来的,但是一定会打上历史的烙印。比如关于历史人物武则天,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对其演绎得都非常多。但是任何电影或者电视剧都要有原型,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历史。所以在有关武则天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中都会尊重历史。当然作者可以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写一些鲜为人知的奇事。正所谓“有奇事,方有奇文”,“事果然奇特,实在可传。而后传之。”李渔虽是论戏剧,实际也道出了叙事作品中的共同选择。虽都是写“奇事”,因追求意义与追求情味的出发点不同,在叙事时加一点奇人奇事可以增加观众的观赏兴趣。

(二)迎合文化心理的叙事方式。中国人喜欢皆大欢喜,喜欢圆满的结局,所以在影视叙事方面也有所表现。比如我们的影视剧在结局的打造上就有很大的相似点,一般都有一个让坏人都得到应有的报应、让好人都有好报的结局,这样就满足了观众的文化心理,让大家觉得这部影视作品没白看,最后还是有收获的。还有一些影视剧最后给观众留下悬念,剧中的主人翁没有死,但有死的可能,让观众自己去揣测,这样观众看后就有了讨论的余地。当然为了赚取观众的眼泪有些影视的结局也会让主人翁有个感人的悲惨结局,让大家唏嘘不已。

(三)打上时代烙印的影视叙事方法。影视的产生是为了迎合观众的观感,它们或奇或俗,都追求一种情味,并且这种情味深受观众喜好的左右。影视从追求一时的情味出发,关注剧情中每个有意味的事物,关注剧情中每一个有趣味的精彩片断,并关注故事中的情感氛围,而不太注重对故事终极意义的关怀。所以影视剧的创作是源于生活,基于大众的叙事方式。

三、结语

尽管影视广告叙事的方法不断地演变、丰富,但有一点不会变,即影视广告创新性是由个性化的内容和独特形式语言来成就的。由于国内有关影视广告叙事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给研究带来了一些困难,加之笔者水平有限,相关的数据和资料收集的也不是很全面,对论文整体的布局也把握不够,文章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谭君强.叙事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张新军.可能世界叙事学[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3]傅修延.叙事丛刊(第三辑)[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武则天简介范文第4篇

在书画世界自得其乐

在黄凤文先生的画室和“藏宝阁”内,我们能感受到一股“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迈热情,一幅幅画作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坚韧,而那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无不令人折服、赞叹。如今这位老人,额宽面润,行时脚步生风,说话铿锵有力,身上的书生意气与行伍干练的气息并存,另人遥想当年他的英雄气概。

黄凤文先生今年已经八十七岁了,一脸的慈爱与祥和,初次见面他便友好地拉着笔者,欣赏其画作,此举没有丝毫卖弄的成分,倒是令人颇感意外和真诚。黄凤文先生小心翼翼地展示一幅幅画作,并且热情洋溢地介绍,难掩其喜悦和快乐,这种发乎内心的热情感染着这位初次造访的“不速之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眼前这位画作颇丰,并且已是澳门书画名人的黄凤文先生,在绘画方面纯属自学成才。他回忆说:“时期有幸参军,成为侦察兵,那时由于照相机还是稀罕之物,极难获得。于是侦查敌情时便以画画的方式记录敌军堡垒和周围环境,然后交给领导,制定策略,攻打敌人。”

就是在这种兵荒马乱、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黄凤文先生开始了绘画生涯,一路画到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一位书画艺术家。而今的他从事绘画事业已数十载,对油画、国画、水彩画等素有研究,主画工笔、仕女、动物、虫鱼等,作品在国内外无数次出展,并被国内外的博物馆收藏,及荣获国内外多项奖状。

黄凤文先生的油画作品《大地》,被一位加拿大美术馆长看中,并出资购买作为收藏品;《铁城(石歧)春后雨》收藏于中山市博物馆;人物画《轻似兰馨》被日本的收藏家有幸购得收藏;黄凤文先生更将国画《九叠金勾图》,作为濠江赌王何鸿六十六岁生日礼物赠予他,其作品《船》也被赌王收藏;而他的其它作品也有被中央机关收藏,许多书画作品集,也收入黄凤文先生的画作。

身为澳门书画名人,毋庸置疑,黄凤文先生为澳门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澳门前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对其作品很重视,前来订购其作品的人亦是络绎不绝。这些无不印证了黄凤文先生,确乃活跃于澳门文化艺术界的一颗不老之星!

一幅《百美戏春图》,画中女子的婀娜多姿令人赞不绝口,却更惊叹于黄凤文先生的精工细描;另一幅《九子连环图》同样使观者惊叹不已,情不自禁地赞美;而一条条金鱼的自由姿态,确实如同黄凤文先生介绍一般:像极了翩翩起舞的妙龄少女……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时至今日,黄凤文先生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坚持绘画和研究名家作品,使他的绘画技艺更趋炉火纯青之境界,亦为他带来了持久的生命活力。其画作风格独特,随心所致,自然流露,真实鲜明;所画内容涉及人物、金鱼和花鸟,构图精巧,写意生辉,尤其是形象逼真、唯妙唯俏的仕女图,堪称一绝。一笔一划,一点一滴,无不体现了黄凤文先生,对现实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艺术敏感触觉。

黄凤文先生今日之修为是数十载“笔耕不辍”的结果,尤擅画仕女的他,希望将来办一个“中国仕女展”,以武则天为首,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仕女一一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让世人一饱眼福。更重要的是,黄凤文先生想以此纪念他伟大的母亲,“百善孝为先”,黄凤文先生首先是一个“存孝道”的儿子,其次才是一位艺术家,也许正因如此,他的艺术生命才这样悠长,可敬。

从战争中走来的收藏名家

黄凤文先生出生于1926年,祖籍中山沙溪,也许在书画名家的光华背后,谁也不会想到青春年少的他满怀报国之志,是一位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饱经沧桑的老战士,昔日的弹痕早已成为这些老兵永不磨灭的勋章。

当的号角在全中国吹响的时候,本在香港求学的黄凤文先生在国仇家难面前,毅然参加东江纵队,成为一名抗日英雄。当时正在培正中学读书的他,壮士离家之日曾以诗明志:壮志凌云霄,男儿不用骄。因当为国死,投笔相班敲。

当年的黄凤文先生勇猛善战,机智灵活,受到部队首长的赞赏和信任,让他担任突击队队长和敢死队队长,带头冲锋陷阵,穷追猛打日本倭寇。胜利后,黄凤文先生继续随部队北上,参加淮海和,华北解放后,他再度随军南下解放上海等地。为了抗敌报仇,为了中国人民的新生活,黄凤文先生将生死置之度外,唱响战士身经百战、杀敌卫国的悲壮之歌。

当这位耄耋之年却依旧在一言一行中体现行伍气息的长者,细细叙说往事的时候,时间仿佛停滞,要让我们铭记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这是泰国将军颁发的,这是葡国总部颁发的,这是中国授予的……这是我的军人证……”当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枚枚军功章、纪念章时,一种对老兵的敬意由衷而起,对他们昂首阔步行走于枪林弹雨中的勇气肃然起敬!

黄凤文先生这位世纪老人,用他勤学苦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走,从昔日战场上的民族英雄成长为如今的书画名人。而在书画艺术家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位收藏名家,其收藏品种之多、数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玉石、铜器、瓷玩、水晶、象牙、舍利子等等,不同质地的藏品应有尽有;宋代、明代、清代,甚至更久的年代,无所不有;龙船、印章、观音、扳指、字画、酒……天下奇玩无所不包。黄凤文先生收集这些藏品耗费了颇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兴趣所在,他乐此不疲。在他的收藏室里,一一领略其藏品的稀罕和珍奇,黄凤文先生的爱不释手,如数家珍,也令观者一饱眼福,流连忘返。

黄凤文先生从战争走向和平,走向今天的繁荣昌盛,回首往事,数十载如弹指一挥间,而他依然精神矍铄,在子孙承欢膝下,颐养天年之际,乐享绘画之美,收藏之趣。

武则天简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兴趣;能力;巧用

一直以来,人们对历史学科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就是死记硬背,把知识点背下来就行了,学生认为中考开卷考试,也不重视。那么,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巧用教材――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善用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一段段精辟的课前引言,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激发着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如在上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的时候,我就问学生“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而且是唯一一位女皇帝,你们知道她是谁吗?”有的学生说是武则天,有的说是慈禧太后。等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我才开始讲新课。进而,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知识,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二、巧用历史文献资料,增强学生理解运用能力

现在的历史教材中往往穿插着大量的文献资料,有些是重要文献,有些是名人名言和警句,有些是民间谚语,这些是教材立论的依据。恰当运用,既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能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增加对历史的亲近感,还能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活用历史地图,提高学生读图识史的能力

人们常说“政史地不分家”,特别是史、地两门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学得的历史知识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利用历史地图,架构历史的空间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也有助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四、妙用辅助材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教材的正文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而课文中大部分的楷体字,则是供同学们自学和阅读的内容。有的是与课文密切相关的物质文明、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知识;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简介。利用得好,就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

五、利用历史图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打开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历史图片,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等,这些插图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教学中恰当组织学生赏析,既能形象直观地再现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又能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应用引导,优化讨论

作为教师要应用、引导课堂讨论,使讨论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以教材为依托。因而教师要适时引导讨论,有效监控、管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行为和反应,不要让学生的讨论偏离讨论主题,课堂讨论要始终围绕实现讨论的目标来进行。

总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关键在老师。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将打造高效课堂的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吧。

参考文献:

武则天简介范文第6篇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

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

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

知之须会无心诀,不然不满为净业。

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摘自《西游记》佛家无心诀

佛家在学术界也称释家,“释”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含义是觉悟了“道”的智慧的人。佛家着重于人的心灵活动,探索和开发人脑的潜力,从而去认识和运用“空”的物质存在和物质运动。“空”与道家的“无”虽在名词上各异,但在其内涵上是相通的,内容都是指“气”的物质。佛家小乘“定能生慧”,是通过“禅定习修”,产生高于常人的智慧。智慧一般是指对“形而上”物质的知识。在佛家小乘阶段,仅仅是以个人修炼为目的。发展到大乘阶段,可以利他人。佛家是出世学,在其许多《经》里已经说的很明显。如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染红尘事”等。

明心见性:“性”是一切修炼的终极目标,佛曰“不二法门”,道曰“得一而清”,儒曰“以一贯之,以一贯万,以万归一”。从《坛经》的论述来看“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可以于自心中万法皆见,万法皆通。所谓:“自性自度,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是“道”由心悟,但是“心”是永不停息的,是运化和易变的。所以不能“拘于一切法”,要“无有执着”,不能让人“迷人着法相”。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会向灵山塔下修”。已经指出了方向,但是“心”为七情六欲生发之源,禅宗的直指人心即“佛”,又云:“心佛从来皆要物”,心之要物谓人之本性。禅宗用生活禅和禅定的方法,来“收定住欲心,复其本心,使其本性元明”。一直到“非心非佛”,生活禅在禅宗修炼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现在人认为:修行就是禅坐,对一味只知坐禅,六祖慧能有云:“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道由心悟,岂在坐也”。慧能讲的这种道心禅境,正是指平时生活中,待人应物,禅亦在心中。不要认为除非禅定,才能断绝烦恼,生其菩提心,才能“心无圭碍,远离颠倒梦想”。正如禅宗生活禅一则公案:六祖慧能思当弘法,遂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讲涅槃经,因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二僧顿悟,众僧骇然。

据传说武则天从六祖那里得到了达摩的传法信物木棉袈裟,准备赐给懂佛法的高僧大德,于是心生一计曰:“出家人四大皆空,汝等众僧修佛可有欲心否? ”僧曰: “ 吾等一心念佛,欲心安来。”这时一老僧进曰: “ 臣僧有欲心,欲心者人皆有之,陛下也有欲心。臣僧欲心是欲佛,陛下欲心是欲政。”于是拿传法信物而去。其实佛法本身是在转识成智,是在心性上下功夫。正如所云:“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昔禅宗初祖达摩来东土传法,在中岳嵩山,面壁九年影像入石(面壁石),始传大乘禅宗佛法,上承“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下传禅宗一花结五果”。至六祖慧能大开禅宗之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机锋棒喝,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上所云,是在讲说禅宗真谛,心学要旨;禅宗者,“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坛经·坐禅第五》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者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只有“无妄念”才能杜绝妄心,才能使心性不流荡放逸。“无妄念”即“无放心”,即能“锁定心猿意马,紧缚牢栓莫外寻”。收束放逸之心,把握内心之禅定,保持自性之清明。所谓:“万法皆由心生,行须皆由灭掉心识”。 “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可见重阳祖师的心死神活之论,和禅宗心法本为一理。《坛经》又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综上所述,可见:明心见性,非明不能见也。

武则天简介范文第7篇

随着唐代前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水陆交通状况的改善,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进入流通领域,大量的日常用品商品化,商业日趋繁盛。《唐国史补》卷下载:“凡货贿之物奢于用者,不可胜记,丝布为衣,麻布为裹,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大量的商品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各行各业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南北间的物资交流愈加普遍。经济发展有赖于便利的交通,进而会促进交通的发展。武则天时,“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洪舸巨舰,千舳万舰,交贸往来,昧旦永日”[5],水路交通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可见一斑。对唐代商业的盛况,杜佑有很生动的描述,“东至宋汴,西至歧州,夹路列店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诸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6]交通之便捷,店肆之众多是盛唐商业繁盛的一个侧影。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相对凝固的中古田制社会,自然经济条件下相对封闭的状态有所松动。唐代前期实行的是承继北魏以来的均田制。葛金芳先生认为,“均田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对人口的严密控制,二是地权流转速率的相对迟缓;”[7]商品经济的发展亦摇撼着均田制的两大基本支柱,土地所有权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频频转移,均田小农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多地离开土地。商品经济发展充当了均田制走向末日的催化剂,以下分而言之。

一、商品经济发展加快了地权流转速率

(一)商品经济发展使土地经营利润率提高,刺激了官僚、地主、商人的土地兼并欲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多,粮食商品率有所提高。在洪州(今江西南昌)有“胡氏子……农桑营赡,力渐丰足……其家令其子主船载麦,溯流州市”唐资粮食加工业的除富商大贾外,还有贵族、官僚、权宦等,他们大建磨房的原因在于市场对粮食加工和商品粮的需求增加。磨房的发展也是粮食商品率提高的表征之一。

粮食生产的发展为经济作物的种植经营奠定了基础,茶叶生产异军突起,成为唐农业商品性生产中的后起之秀。玄宗时,张守圭“仙君山有茶园,每岁召采茶人力百余人,男女佣功杂处园中”[12],可见,当时已开始以一定规模种植经济作物。这种规模经营的动力源于茶叶生产的可观利润,“蜀、楚、闽、粤,依山之民,畦种(茶)而厚其利,有十倍于农桑之所获矣”[13],很显然,种茶叶比种粮食更有利可图。不仅如此,茶叶贩卖亦开始走上经营日程,“天宝中,有刘真清者,与其徒二十人于寿州作茶,人致一驮为货”[14],茶商已成为商人队伍的成分之一。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获利不菲,同样增加了土地经营的诱惑力。

另外,交通便利的地方,土地因改作它用而身价倍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土地兼并欲。唐玄宗《禁赁店干利诏》称:“南北卫百官等,如闻昭应县两市及近场处广造店铺,出赁与人,干利商贾,莫甚于此,自今以后,其所赁店铺,每间月估不得过五百余文,其清资官准法不可置者,容其出卖,如有违犯,具名录奏。”[15]唐政府对官吏经商是持否定态度的,而一些清资官竟然也造店出租,可以推断,他们是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类似的现象应不在少数。虽然不可排除不付地价建房的可能,但大多数情况下,土地应该是有偿转让的。唐贞观中,“有裴明礼者,……于金光门外,市不毛地,舍诸牧羊者”[16],不毛之地尚需“市”,何况一般的土地呢?这种城郊或交通要道等处占区位优势的土地往往会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值,比用于农作的土地更有吸引力。

综上所述,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粮食商品率提高,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迅速,交通便利的地方的土地不断增值,土地成为有较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土地兼并欲,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兼并起了推动作用。

(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崛起的商人地主成为土地兼并的生力军之一

在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通常有两种形式,“富者有资可以买田,贵者有力可以占田”[17],在唐代均田制被破坏之前,前者占主导地位[18]。尽管如此,入唐以后,商人已成为土地兼并的一支重要力量。高宗时富商邹凤炽“邸店园宅,遍满海内”[19],既经营工商业,又广占良田。玄宗时的诏书中有“贫人失业,豪富兼并”,“工商富豪兼并之家”[20]等词句,反映了当时工商之家以资买田已相当普遍。代宗宝应元年(762)四月诏书曰:“百姓田地比者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并”[21],这些殷富之家应包括商人。由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延续,中国商人多半信奉“以末致财 ,用本守之”的圭臬,在经商获利之后往往转而买田置地,从而具有了地主兼商人的双重身份。“良田兼百顷,兄弟犹工商”[22],就是当时这类人的写照。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的土地卷入流通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封闭状态逐渐被流动状态所取代,许多产品和生产要素进入流通领域,不断增值的土地作为财富的主要代表,也在所难免。这一点从政府关于土地买卖的规定中可以略知一二。北魏的均田令早有规定,“诸桑田皆为世业”,“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在这些日渐松弛的律令的背后,大量的世业田、口分田、赐田在进行买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土地被用来建造住宅、邸店、碾硙等,流通中的土地数量和类别不断增多,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的土地卷入到了流通领域。

土地经营利润率提高是权流通的内在动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断突破政府的禁令而进入流通领域,而商人地主加盟助则长了土地兼并的气焰,各类兼并势力一起疯狂吞并土地,玄宗时已是“田亩转移,非旧时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29]。因而杜佑说“开元天宝以来,法令弛坏,并兼之弊,有愈于汉成哀之间”[30]。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流通量的增多,国家手中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的基础被动摇。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均田小农的流动性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流动的最深刻原因,唐代经济的发展使魏晋以来社会的凝固状态逐渐松动,流动机会日益增多。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日趋活跃,均田小农内部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贫富分化,涌现了出了少数据“高户之位”[31]的地主,但大部分小农则不堪重荷,剔屋卖田,背井离乡,武则天时“天下户口,逃亡过半”[32]。安史之乱以后逃亡更甚,到肃宗乾元三年(760)编户总数仅193万户,只占天宝十三载962万的20%[33]。其中绝大部分应是以“不课户”、“逃移户”形式而存在的脱籍农户,商业的繁盛则为这些脱籍的破产小农提供了新的谋生渠道。

(一)部分脱籍农户以佣作自资,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破产小农大量进入工商业等非农领域谋生。他们或受雇于豪富之家、邸店、茶楼、酒肆、车行等处,或服务于来往舟船,求得一线生路。在经济发达的地方曾出现过集中的劳动力市场。“有茅山陈生者……偶至延陵(今江苏镇江),到佣作坊,求人负担药物。”[34]劳动力市场的出现,一方面表明在城市聚集的后备劳动力之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城市对佣工的需求增多。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中除了王公百官、军队、文化人等居民以外,许多富贾亦聚居城市,《开元天宝遗事》中有“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的记载。城市人口的增多必然会增加对家庭服务的需求。“唐萧颖士,开元十九年擢进士第,……常使一佣仆杜亮”[35],区区一进士尚使仆,何况家累千金的富豪之家呢?前引杜佑对唐代商业的描述,重要的交通沿线,邸店、酒肆很多,这些场所无疑能够容纳大量的服务人员。另外唐代有专门租赁车或驴的场所,这里也需要一定的劳动力。“扶风马震,居长安平康坊。正昼,闻扣门,往看,见一赁驴小儿……”[36]当时,人们赁驴,往往由一小儿随往,返回时顺便牵驴,取回雇值。随着水路的畅通,富商阶层,特别是南方的大贾皆以船为交通工具。《唐国史补》卷下载:代宗、德宗年间,江淮名贾俞大娘仅操驾之工就有百余人之多。同时商船也需要搬运工为之服务,唐天宝中就有以搬运为业的“佣力负运者”[37]。这些行业都为流民提供了一定的生存机会。

(二)有些流入城市的小农从事个体手工业、服务业,或为公私手工业所吸纳

唐代史籍中此类事例所在多有。“则天时,僧仪光之乳母曾以鬻女红自给”,这种大规模的私营手 工业一定需要相当多的人手。在官营手工业中也使用愿意从业的流民,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第五琦任盐铁使,“创立盐法……其旧业户并浮人愿为业免其杂徭,隶盐铁使。”[43]除了出卖劳动力以外,部分流民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或独立经营,为城居民创造生活上的便利,或受雇于随商品经济发展而兴起的手工业中,在城市找到了生存门路。

(三)在城镇做小商小贩也是许多离开家园、流入城市农民的选择

唐代弃农经商之风颇盛。高祖在武德二年(618)下诏称:“趣末者众,浮冗尚多”[44];永隆二年(681)高宗曰:“如闻游手堕业,此类极多。”[45]中宗神龙初,宋务光认为,当时“稼穑之人少,商旅之人众”[46];睿宗时,“正朔所及,封疆无外,虽户口且增,租赋不益。莫不轻去乡邑,共为浮堕”[47]。民户抛却田园,以商贾为业的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在少数,安史之乱以后,经商小农队伍自然更为庞大。大历中,苏州常熟县元阳观的单尊师“常往嘉兴,入船中,……遍目船中客,皆商贩之徒”[48]。可见,农民改作小商小贩在唐代已非常普遍,这种投资少、回报快的经营方式是小农在异地求生的重要门径之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邸店、楼肆,还有富贾之家处对服务性行业的需要增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那些流落城市的小农或出卖劳动力,或独立经营手工业、服务业,或当小商小贩流落江湖。可见,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途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衣食之资。部分流民从事游惰之业,不复归田野,从一定程度上讲,它增加了人口的流动性,使部分劳动者挣脱了中古田制框架束缚。随着人户的流移,政府不得不对逃户的流动性予以承认。这表现在对逃户的政策上,强制的行政控制因素日趋减弱,劳动者的自由度增大。杨际平先生对此作过研究,“开元以前,勒令逃户回原籍;开元九年宇文融括户起,比较灵活:原则上应回原籍,但也允许就地附籍;安史之乱以后,就地附籍”。[49]均田小农大量脱籍外出谋生,政府不得不对起其附籍权予以承认。

综上所述,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土地兼并欲,将更多的土地卷入流通领域,使商人地主成为兼并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提供了更多的谋生手段,许多破产小农不必回归田野照样可以生活下去。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土地流转速率,另一方面加强了均田小农的流动性,动摇了均田制赖以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均田制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研究》1956年第2期;赵俪生:《均田制的破坏》;《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韩国磐:《均田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乌廷玉:《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史纲》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郭庠林.《论“均田之制”的缘起及弛坏的根本原因》《复旦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3]杨际平.《均田制研究新探》,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霍峻江还利用经济学模型对均田制的破坏进行了分析,认为外部条件引起了内在矛盾的激化,导致均田制的瓦解。霍峻江:《中唐土地制度演变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徐德麟.《均田制的产生和破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唐任伍.《论唐代均田思想及均田制的瓦解》,《史学月刊》1995年第2期.

[5](后晋)刘昫昫.《旧唐书》卷94《崔融传》,p2998.北京:中华书局,1975(下同).

[6](唐)杜佑.《通典》卷7《历代盛衰户口》,p41.北京:中华书局,1984(下同).

[7]葛金芳.《论五朝均田制与土地私有化潮流》《社会科学战线》1990第4期.

[8](宋)李昉.《太平广记》卷436《胡氏子》,p2974. 北京:中华书局,1961(下同).

[9]曾毅公.《北京石刻中所保存的重要史料》,《文物》1959年第9期.

[10]杜甫.《全唐诗》卷218《后出塞诗五首》,P2293.北京:中华书局,1960.

[11]《通典》卷2《食货·水利田》,p18.

[12]《太平广记》卷37《阳平谪仙》,p235.

[13](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8,p873.北京:中华书局,1998.

[14]《太平广记》卷24《刘真清》,p160.

[15](清)董诰.《全唐文》卷32《禁赁店干利诏》,p363.北京:中华书局,1983(下同).

[16]《太平广记》卷243《裴明礼》,p1974.

[1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田赋二》,p43.北京:中华书局,1986(下同).

[18]赵俪生.《均田制的破坏》,《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

[19]《太平广记》卷495《邹凤炽》,p4062.

[20](宋)王钦若、杨亿等.《册府元龟》卷495《邦计部·田制》,p5927,p5929.北京:中华书局,1961(下同).

[21]《全唐文》卷48《禁富民吞并敕》,p528.

[22]《唐五代宋笔记十五种》(一)《云溪友议下》,p54.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北齐)魏收.《魏书》卷110《食货》,p2854.北京:中华书局,1974.

[24][28]《通典》卷2《田制下》p15,p16.

[25]《古今图书集成·食贷典》卷116,p82689.

[26](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1《食货一》,p1345。北京:中华书局,1975.

[27]《册府元龟》卷495《邦计部·田制》,p5927.

[29]《旧唐书》卷118《杨炎传》,p3420.

[30]《文献通考》卷2《田赋二》,p42.

[31]《全唐文》卷272徐坚《请停募关西户口疏》,p2765.

[32]《旧唐书》卷88《韦嗣立传》,p2867.

[33]转引自田昌五、漆侠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二),p371.济南:齐鲁书社,1996.

[34]《太平广记》卷74《陈生》,p464.

[35]《太平广记》卷244《萧颖士》,p1887.

[36]《太平广记》卷346《马震》,p2741.

[37]《太平广记》 卷30《翟乾祐》,p194.

[38]吴曾祺主编:《旧小说》乙集四《仪光禅师》p38.上海:上海书店1985.

[39]韩昌黎.《昌黎全集》卷12 p190.北京:中国书店,1991.

[40]《太平广记》卷42《裴老》,p265.

[41]《太平广记》卷382《河南府史》,p3407.

[42]《太平广记》卷243《何明远》,p1825.

[43]《旧唐书》卷123《第五琦》,p3517.

[44]《四库全书》426《唐大诏令集》卷108《关内诸州断屠酤诏》,p756.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下同).

[45]《旧唐书》卷5《高宗本纪下》,p107.

[46]《册府元龟》卷544《谏诤部》,p6531.

[47]《四库全书》426《唐大诏令集》卷110《诫励风俗敕》(之四),p729.

[48]《太平广记》卷29《李卫公》,p190.

武则天简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古代女子教育;女子教育教材;特点分析

从古代女子教育读物的发展过程来看,汉代是女教读物的发轫时期。唐宋以期,层出不穷、形式各异的女教读物大致都是在刘向与班昭所著二书划定的范围内,对女教未能提出新的更有创造性的见解。唐宋时期,尤其是“宋代后期理学的登台,使女教读物进入第二次期,进行了多方面内容的更新,导致了女教、女性伦理道德、妇女生活等一系列的显著变化。”[1]与社会发展时期相对应,明清时期又出现女子教育读物的新变化。此时期可看做女子教育教材的第三个发展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女教专著,但是从基本范畴、理论框架,都没有突破性进展,仅仅是对前人著作和言论的继承,将“三从四德”的道理反复推衍。

一、历代女子教育教材发展概况

早在先秦时期,社会上就已浮现女子读物的雏形,并非专门的女学书籍,只是存在于教育、教化、教条的典籍之中。如《礼记内则》要求“妇事父母,如事舅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等,提出了女子居家的仪行闺范。此时期可看做古代女子教育读物的萌芽期,因此相关条约规则相对较少。

中国女子教育教材真正出现的历史时期为汉代。“中国女子教育史上第一部妇女专史,也是中国古代女子社会教育教材,是‘女子教育的第一位圣人’――刘向所著的《列女传》。而由第一位女性‘女子教育圣人’班昭所著的《女诫》,是汉代与《列女传》齐名的女子教育课本,更是讨论女子教育问题的范本。”[2]自此之后,一股编写女子教育读物的狂潮席卷而来。

二、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教材特点分析

通观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教材,经过整理分析,可以总结出它们具有的一些特色。其中不乏自女教读物出现伊始至清末便具有的一些“从一而终”的传统,又存在部分时期、部分教材所独有的“个性”特征。

1.伦理至上,规范明确

中国传统社会为男权社会,以家庭宗族为宗旨,伦理至上讲求“男尊女卑”,对女子要求更为严格,依“三从四德”、“无才便是德”、“失节事大”等评判“好女娘”。女子出嫁前于家中事父母、事兄弟,出家后事舅姑、事夫君、相夫教子,孝为先。不仅提出这些在当时社会的一些重要观点,还为给一条理论作出明确地规定,使妇人有规范依据。

班昭《女诫》载:“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然则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从矣。”[3]宋氏姐妹《女论语》述“女子在堂,敬重爹娘”“夫若出外,借问途程,黄昏未返,瞻望相寻,停灯温饭,等候敲门,莫学懒妇,未晚先眠。夫如有病,终日劳心,多方问药,遍处求神,百般医疗,愿得长生,莫学愚妇,全不忧心。”[4]不论是对待父母兄弟,还是侍奉公婆丈夫都有明确规范,女子被限定在这些框架中。

2.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中国古代女教读物浩如烟海,十分繁杂。经过整理认为可按不同依据划分。

按体例来划分有传记类和理论类。传记类主要以收录古代妇女贤良淑德的善行和丑态恶行为主旨。如刘向《列女传》、明代解缙《古今列女传》、清朝钱保塘《女英传》等。理论类主要阐发作者的女子教育理论并指出女子何以立身、何以言语、何以行动。如班昭《女诫》、宋氏姐妹《女论语》、仁孝文皇后《内训》。

按收录方式可分为单行本和丛书类。我国古代女教读物除《列女传》、《女诫》、《女论语》等单行本外,还出现诸多丛书类,以清代为盛。这些丛书或直接将几部经典女教读物收录整理合一,或不全收录只选择其中精要处,有所删减,在文章前后加以点评略述。如清代陈宏谋的《教女遗规》,就收录了《女诫》、《女论语》、《闺范》等十一种女教读物。

3.唐宋为界,注重普及

汉代为我国古代女子教育教材的发轫期,刘向与班昭开撰写女教读物风气之先河。当时是正值汉室危机,外戚专权。他说:“外家日盛,其渐必危刘氏。吾幸得同姓末属,累世蒙汉厚恩,身为宗室遗老,历事三主,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见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5]为改造后宫紊乱所撰《列女传》。班昭著《女诫》也主要针对皇室贵族女子,未能涉及平民妇人。之后一直至唐代,女子教育教材才逐渐增多,从宫廷贵族走向民间百姓。

4.女子自撰,言传身教

中国古代出现最早的女子教育教材为西汉刘向编纂的《列女传》,之后未曾间断地涌现出无数女教读物由男子著作。然而,即使于男权社会,不少女子也著书立说,编纂女子教材。首位女子教育大家东汉班昭撰《女诫》,共七篇(合序为八),班昭经过自身经历的回顾,以自己为榜样,总结自己为妇人的经验,令天下女子效法。其篇目为“卑弱第一”、“夫妇第二”、“敬顺第三”、“妇行第四”、“专心第五”、“曲从第六”、“叔妹第七”,《卑弱》篇是贯穿全书的主旨,女人天生卑弱,因而需遵循“三从四德”。

后世又常有女子著述立说,言传身教。唐代长孙皇后著《女则要录》,宋若昭姐妹著《女论语》,武则天撰《孝女传》、《古今内范》;明代仁孝文皇后主持编写《内训》,章圣太后作《女训》,慈圣太后撰《女鉴》,王相之母刘氏以身作则,著《女范捷录》。女子自撰,言传身教,以警惕女子何以立身,影响颇深。

中国古代存在女子教育,只是它与男子教育不同,以家庭教育的方式出现。女子教育教材也随着女子教育而产生,形式多样、规范明确、伦理至上,从西汉女教读物正式发行后,从未间断。这些教材有历史沿革、承接传统的特点,又迎合时代、融合创新。

参考文献:

[1]阎广芬.中国女子与女子教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90.

[2]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33.

[3]选自张福清编注《女诫,妇女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