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滑铁卢战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滑铁卢战役范文第1篇

滑铁卢之役,众所周知,是拿破仑打败的一场战役,从那以后,拿破仑就开始一蹶不振。这一次期中考试也可谓是我的“滑铁卢之役”。

由于我的轻视,导致这次期中考试成绩非常不好。尤其是英语和数学。英语是因为我对音标的不熟,还有写复数时大意了,忘了加”S“。数学错得更是难以置信。我居然会“阴沟里翻船”,把南北混淆了。候老师显然不高兴,嘲讽我:“这次考得‘不错’呀!”张老师拍着我的肩膀,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侍保同呀!以后英语要多听,可不能偏科呀!“朱老师更是气急败坏:”你真是太马虎了,这下好了,骄傲的孔雀翅膀断了,来来,大家给他鼓倒掌!”而此时的我已经是霜打的“侍子”--蔫了。我意识到了:考试是一面镜子,你无视它,它就无视你。

不过,我和拿破仑不同的是,他是那次以后从未起来过,而我要让它成为一个“历史”,我相信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可以让它化为泡影,存封在我记忆的深处。

五年级:侍保同

滑铁卢战役范文第2篇

《货币战争》,以历史视角,梳理了世界金融寡头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头的世界历次重大经济、政治、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以及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证明了金融资本的逐利的本质,分析了金融资本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剥夺广大民众财富的种种手法。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货币战争》不仅描绘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演变,也对目前我国的现实处境有几分担忧。并且还以全球维度,从金融的视角去审视历史上的人和事,用和教科书上完全不同的货币、财富观点,阐释了货币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国家、社会、个人财富的巨大影响,揭示出了一般学术著作涉及不到的领域。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自己的低廉的劳动力和引进外资,成为了世界工厂,中国的外汇储备一路飙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大。并且,近几年中国的股市与房市也是异常火暴,诡秘多变,错综复杂的因素遮蔽了人们认识它本质的视线。国际资本“热钱”在中国两市场上的推波助澜,使中国面临被世界金融寡头“剪羊毛”的危险。《货币战争》利用历史的分析,说明了亚洲金融危机与上世纪日本经济低迷、衰退的金融之迷,重点分析世界金融资本操作手法,并提出中国面临的危险。

滑铁卢战役范文第3篇

这段文字是由英国激进的下院议员托马斯·邓司肯在1828年发表的,他所指的那个人就是内森·罗斯柴尔德。

内森是一家银行伦敦分行的创始人,这家银行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债券市场让罗斯柴尔德家族变得富裕——富到足以在全欧洲建造41处华贵房产的程度。其中沃德斯登庄园位于白金汉郡。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四代传人,也就是内森最伟大的曾孙,对这座庄园进行了整体镀金重建。

根据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说法,他们家族杰出的先辈内森“个子不高、肥胖、有魅力、极其聪明、万众瞩目……我无法想象他会是个容易相处的人”。伊夫林·罗斯柴尔德有相似的看法:“我认为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在伦敦圣·史威丁巷罗斯柴尔德公司的办公室内,伊夫林凝视着内森·罗斯柴尔德的画像说:“我认为他意志坚定,深谋远虑。”

尽管通信记者都受制于罗斯柴尔德家族,内森写给他兄弟们的信件却很少被保存下来。从我们可以看到的内森写的一封信中,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手写体,像他们的所有信件一样,非常难懂的犹太德语(德语音译成希伯来语),其中描述了他所谓的犹太人的职业道德,可以看出他对不够机智的兄弟们缺乏耐心:

“我写信告诉你们我的意见,因为给你们写信是我的该死的责任……我阅读你们的信件不止一次,甚至可能上百次。你们要好好反省一下,饭后我通常不做什么,我不看书,不玩牌,不去剧院,我唯一的爱好是我的生意……因为只要我们生意好,我们有钱,每个人都会奉承我们,那些没兴趣通过我们去赚钱的人将会羡慕我们。”

凭借天生的金融天赋,内森从法兰克福偏僻的犹太人胡同起家,进而掌控了伦敦的债券市场。不过,我要再说一次,金融创新的机会源自战争。

历史和传说

1815年6月18日早上,在威灵顿公爵的率领下,67000名英国、荷兰和普鲁士的联军警惕地注视着离布鲁塞尔不远的滑铁卢战场,迎面而来的是由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率领的兵力不相上下的法国军队。

滑铁卢之战使英国和法国20多年来不断发生的冲突达到顶点,但那不只是两支军队间的战争,也是两种融资体系之间的一场竞赛:一方面,法国在拿破仑的领导下,依靠掠夺生存(占领区的税收);另一方面,英国靠债务来维持。

从未有过为了军事冲突筹款而发行这么多债券的情况。1793~1815年间,英国的国债增加了3倍,达到7. 45亿英镑,是英国全年经济总量的两倍还多。大量债券的发行对伦敦的金融市场影响深远。自1792年2月以来,具有代表性的面值100英镑、收益率为3%的统一公债的价格因为滑铁卢之战,已经从96英镑跌到60英镑以下,在某一时期(1797年)曾跌破50英镑。这是令安娜·霍伊斯夫人烦恼丛生的时期。

根据一个由来已久的传说,罗斯柴尔德家族获取他们的第一桶金,是内森根据战争胜负对英国债券价格的影响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而投机成功。一些版本的故事说,内森亲眼目击了那场战役,冒险穿越英吉利海峡的风暴,在威灵顿军队取得胜利的官方消息传来之前提前到达伦敦。他在债券价格大涨前购买了债券,金额在2000万~1. 35亿英镑之间。后来,德国纳粹尽力渲染了这一传说。

1940年,约瑟夫·戈培尔核准发行了《罗斯柴尔德之死》,书中描述了一个油嘴滑舌的内森,他通过贿赂一个法国将军,从而确保威灵顿军队的胜利,然后在伦敦误报战役的结局,为的是造成投资人对英国债券的恐慌性抛售,随后他以极便宜的价格猛力吸货。

然而,1815年的实际情形却并非如此。内森的发迹不是因为威灵顿军队的胜利,实际上,罗斯柴尔德家族更有可能因此被毁灭。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迹,也不是因为滑铁卢之战。

受雇于英国财政部的黄金走私犯

在排除一系列错误消息干扰之后,英国军队自1808年8月以来,一直在欧洲大陆与拿破仑的军队作战。当时是威灵顿公爵,接着是亚瑟·威尔斯利爵士领导英国军队远征在前一年遭到法国入侵的葡萄牙。接下来的6年中,英国军队经常要把人员和物资运送到伊比利亚半岛。

通过向大众出售债券,的确能为英国政府筹集到大笔现金,但钞票对远方的西班牙战场却几乎没有一点用。为了给军队提供给养,支持英国盟军共同抗法,威灵顿公爵需要一种能被普遍接受的货币。他们面临的挑战是,要把债券市场筹集到的资金变成金币,然后把金币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而在战时,从伦敦往里斯本运送几尼金币,成本很高,而且危险重重。然而当葡萄牙商人拒绝接受支付汇票时,威灵顿公爵除了运送现金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内森·罗斯柴尔德——这个小有成就的法兰克福古董交易商及证券经纪人的儿子,在1799年才到达伦敦,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他在英国北部的新兴工业区度过了大部分时间,购买纺织品然后出口。直到1811年,他才在伦敦进入银行业。

为什么是那个时刻呢?英国政府开始求助于他解决政府的金融需求了吗?答案是,内森作为一个欧洲大陆的黄金走私犯,通过突破拿破仑对欧洲大陆的封锁,在英格兰和欧洲之间开始进行贸易,拥有丰富的经验(诚然,破坏法国政府的威信只是眨眼间的事,但在纯粹的重商主义者的眼里,黄金从英格兰流出会不断削弱英国的战果)。

滑铁卢战役范文第4篇

设计师瑞德表示,“骑自行车是一种文明的活动,不会发出任何噪音,但却让骑车族经常成为路上的受害者。因此,这部“噪音单车”的出炉,是要引起那些漫不经心的司机的注意。” 希望通过这一设计提醒大货车司机多注意路上的骑车人的安全。报道指出,伦敦市区发生的自行车交通意外,一半以上都是与货车有关。因此,噪音自行车某种程度是针对货车司机而推出。

不过,这辆以“宣传性质”为主的自行车要价不菲,为8000美元。“噪音单车”也遭到非议,因为从外表看起来并不好骑,造型也不讨喜。发出最高178分贝的音量,会造成路人听力受损,也不适宜上路。

点评:环法的自行车如果用这个,你准保认为是F1法国站!骑车的人难道是聋子么,要不怎么受得了?

4000万欧元复原滑铁卢

据法新社5月10日报道,一项耗资4000万欧元、需历时3年的浩大工程5月9日在比利时瓦隆区破土动工,197年前的滑铁卢古战场将被复原。现今,每年数十万游客到瓦隆区凭吊古迹、追索历史,瓦隆区凭此收入颇丰。

据称,新的复原计划包括建设地下博物馆和4D影院,将为游客真实重现滑铁卢战役。瓦隆区旅游局说,古战场重新开放后,4年就能回本。

瓦隆区旅游部部长弗兰说,目标是给古战场增添美感,让游客找到“沉浸在战争中的感觉”。当然,政府不会在地面上修建新的建筑物,而是要“凿出”一座6000平方米的地下博物馆。游客中法国人占了多数,“其次是德国人和中国人”。

此外,滑铁卢镇长塞·库巴拉表示,此次斥资4000万欧元复原古战场,计划每年吸引50万全球游客,给瓦隆区每年增加1000万欧元旅游收入。

点评:看来,“建古迹”、“卖古人”这事,不独国人所好,比利时人也好这一口啊!不过,比利时人建地下博物馆和4D影院的想法颇有新意。要想把古代名人在现代社会里卖出个好价钱,也得学会创新啊!只是这投入不菲,只能祈祷老天保佑,可别来个经济“滑铁卢”,那就轮回了!

毒贩拟设“打假办”

据西班牙《先锋报》5月10日报道,西班牙市场假货泛滥,有毒贩向媒体爆料,现在市场上的只有5%真货,95%的产品被掺入劣质化学品,质量严重下降。

毒贩子还抱怨,原先1克可卡因可卖80欧元,现在已跌到40欧元。毒贩子称,他们的团伙马上要设立一个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有专业人员把关,凡是进入市场的产品,必须持他们出具的产品质量保证书。

点评:无语!就和小偷抱怨现在经济不景气,偷窃生意不好做一样,是不是该设立一个“济偷办”?让偷不着的也好得到接济。

棺材成时尚物品

英国《每日邮报》5月8日报道,位于英国莱斯特郡的“疯狂棺材”公司制作的特殊造型棺材在英国乃至其他欧洲地区广受欢迎,但凡客户要求,尽量满足,让死者在最后旅途中再时尚一把。

报道援引老员工厄休拉·威廉斯的话说,对公司的棺材制作者而言,一切造型都不算异常,都可以尝试制作。棺材的价格依据制作所需时间和设计的复杂程度,通常在1000英镑(约合1613.7美元)至5000英镑之间。点评:轻轻地走了,正如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带走一个不像棺材的棺材!

小偷伸手向富僧“化缘”

日本的寺院是私有产业,主持基本都是子承父业。因此,日本僧侣是一个相当富有的社会群体。这就难免不会引起一些人眼馋,打起了向住持们“化缘”的歪主意。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5月6日晚8点45分左右,日本茨城县常陆那珂市荣町寺院华藏院住持家中遭抢,失窃财物数额巨大,包括大约2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5.8万元)现金及约合1100万日元的20件贵重金属饰品。

警方在现场调查时发现,窃贼显然是事前已经探好行窃之路,从与住宅相邻的华藏院进入到住宅一层,用气割设备划开住宅一楼的玻璃窗入室行窃。目前此案列为盗窃案立案调查。

点评:传统化缘的“贫僧”都化成了富翁,该轮到施主去化缘了。

经济紧缩“穷人晚餐”成流行

据香港《文汇报》5月14日报道,随着意大利全国经济转差,很多人不再到餐馆享用晚餐,街头小食文化“aperitivo”这种素有“穷人晚餐”的饮食文化变得大众化。

顾客在酒吧买一杯大约6至10欧元的饮品后,就能自助式享用各种小食,如薯片、迷你薄饼、三文治、意粉及冻肉拼盘。调查指出,目前,78%意大利人减少午晚餐消费,导致3400家传统餐馆倒闭。

点评:咱们的煎饼果子、麻辣烫什么的,现在去意大利是不是会更受欢迎?

2000万

据英国媒体5月7日报道,西班牙皇宫3周前发生一起损失巨大的事故:一把特别稀有、价值超过2000万美元的斯特拉第瓦里大提琴在专家拍照过程中,从桌子上滑落损坏。

西班牙皇宫一位官员说,这把大提琴可以被修复,不过修复所需要的花费和此次破损对这把乐器价值的影响尚不清楚。西班牙皇宫的这把琴,曾被18世纪统治西班牙的费利佩五世国王收藏,英国苏富比拍卖行对该琴的估价是2000万美元。

20亿

滑铁卢战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电影翻译 文化意象 重构 修润 转换

随着电影事业的迅猛发展,电影不仅让中国观众领略、了解到了异国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给人带来的无穷魅力。许多优秀影片的精彩对白已成为中国观众争相传诵的佳句。如《乱世佳人》中的“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电影作为大众传媒,其社会效应是无可估量的,同时也对电影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拟从语言的角度来探讨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

一、语言与文化意象

语言(Language)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语言在有声电影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声画同步的视听艺术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实,创造出酷似“真实”的艺术时空。如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简爱》、《王子复仇记》等优秀译制片中那颇具异国风情的语言,逼真、随意,充满了生活气息。因而这些精彩的对白、片段令人百听不厌,留给观众余韵不尽的美的享受。

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物象(Physical Image)与寓意(Connotation)是意象(Image)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意义。意象的功能即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用蜉蝣这种朝生暮死的小昆虫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人的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又如:英语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意为“骆驼负载过重时,再加上一根稻草也会把它压死”。谚语中意象词语“the last straw”(最后一根稻草),生动形象地寓意为“某事或某物使人到了忍无可忍的极点”。

二、重构文化意象

一些国外优秀的影片必须通过翻译才能为中国观众所接受,所以才有译制片的出现。电影翻译与其它文学作品翻译具有共同性,即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形象思维中高超的艺术意境。但电影翻译又区别于其它翻译,即其译文要做到能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观众。著名翻译家Nida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义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中找到。”

汉语是象形文字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分属两大不同的语系。要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间进行成功切换,也是对电影翻译工作的挑战。80年代初英国电影“Red Shoes”播放时被译成“红舞鞋”,讲述了英国一名芭蕾演员面对爱情与事业而不能做出正确抉择,最终走向断崖的凄婉故事。尽管“红舞鞋”正确无误地译出了英文原意,也紧扣剧情,但平铺直叙,没有深意。观众如果光看片名,确实难以激起任何联想的波澜。80年代后期,“Red Shoes”曾被译成“红菱艳”,译者把那双纤巧的红舞鞋比作了中国观众皆知的红菱。它寓意红菱出淤泥而不染,特别是那两只弯弯的红菱角,犹如中国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虽然小巧,但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泪,有的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此“红菱艳”隐含艳丽却薄命的意思。译者把这一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红菱”注入其翻译中,从而成功地重构了一幅为广大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崭新的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重构(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在电影翻译中随处可见。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片名原意为“滑铁卢桥”。众所周知,建造滑铁卢桥是用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而取得的滑铁卢战役的胜利。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乍一看,观众定会认为这是部与拿破仑打仗有关的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但这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影片描绘了一战期间,年轻漂亮的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上结识了青年军官罗依,并成了恋人。而后,玛拉获悉罗依战死疆场,痛不欲生,为了生存沦落为。当罗依奇迹般地出现时,她无法面对现实,为了爱情和名誉,她再次来到与罗依初恋的地方,丧生在车轮滚滚的滑铁卢大桥上。在中国也有着许多与之相仿的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蓝桥相会”等。译者把“滑铁卢桥”译成了“魂断蓝桥”,这样做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惑,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即刻领悟到这是部关于爱情的电影。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的意义在于它能及时有效地达到使译文与观众沟通,使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由此来吸引广大的影迷,创造译制片票房记录的新高。仔细认真研究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这样的翻译手法会不时令人拍案称奇。

三、文化意象的修润

由于中外观众知识面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电影翻译应尽可能地帮助观众去理解那些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地域文化、宗教习俗等有着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电影翻译中如果对某些特定文化意象不作任何修润(Modification of Cultural Image)处理,就事论事地直译,会造成文化意象的缺损,文化涵义支离破碎。英国电影《魂断蓝桥》一开始,有这样一段画外音Announceer’s Voice:At 11:15 this morning,the Prime Ministeer,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广播员的声音: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应该指出此例忠实地译出了原文的字面层意义。但对“唐宁街10号”这一隐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补充说明的话,相信绝大多数中国普通观众会不知其所云。“唐宁街10号“在什么地方?这个地名有何特别的寓意?为了使电影译文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被观众理解,这里适合进行增补修润,如: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邸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通过增补“英国首相府邸”,观众这才真正认识到了“唐宁街10号”的“庐山真面目”,其所隐含的意象立体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才真正懂得这一典型的地域文化地名的全部文化内涵。修润增强了语言文字在语境中的透明度,增强了文化意象在观众认识理解中的清晰度。

四、文化意象的转换

语言学家认为世界上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观现象,不同的民族语言会给它“刷上不同的颜色”。所以,文化意象的错位(Nonequivalence of Culture Image)会具体表现为作为喻体的文化意象上的差异。换言之,在一种文化传统中一个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成了反面寓意的丑陋文化意象。如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Isabella: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ar,to introduce his siste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 young poets.

Edgar:Oh,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Yes,I do.With a fiery mustache.

(依莎贝拉:这是一个哥哥的义务,亲爱的埃得加,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年轻诗人吧。

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一个龙骑兵吧?

依莎贝拉: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

在上述翻译中“dragon”是一个关键词。“dragon”在东西方语言中,其文化意象的寓意是完全相反的。在英语中,“dragon”是“魔鬼”的意思。提到它,西方人的思想意识中立刻会呈现出一只面目狰狞的魔鬼正张牙舞爪地扑向人间,由此不难看出“dragon”在西方语言文化中隐含贬义。而在中国文化中“龙”字象征着“高贵,至高无上”,中国人称皇帝为“真龙天子”,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祈盼着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为“望子成龙”等。显然用“龙骑兵”来硬译“dragon”不适合。因为当中国观众听到“龙骑兵”一词,肯定即刻会联想到“他”可能是个“皇家骑兵”。但依莎贝拉的回答却又使观众迷惑了:这个堂堂正正的“皇家骑兵”怎么会是“长着火红的大胡子”呢?因为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只有那些三头六臂的怪物才有一张可怕的绿眉毛、红胡子嘴脸。如此生搬硬套不仅不能处理好东西方语言文化中意象错位这一棘手问题,同时也不能传神地译出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反而给上下文语义的贯通设置了语言障碍。因此,最后一段对话不妨翻译如下:

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给一个野蛮人吧?

滑铁卢战役范文第6篇

在“知道那个事实”和“应该怎样做”之间徘徊,许多语文教师知道“学生为什么要多读书”这个事实,做得不够的是指导学生读哪些书,怎样去读书,掌握哪些读书方法,培养哪些读书习惯,采取哪些读书方式。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与学生共同建立真实、长效的读书机制。我们所说的阅读更多是指教科书(必修、选修教材)之外的阅读,特别是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我们所说的“真实阅读”,是相对于应付考试一类的阅读而言,它不是囫囵吞枣式的画饼充饥,而是细嚼慢咽式的品味赏鉴;你可以猜题、做题、读作品提要或精彩章节、片段,但要以整体阅读为前提。提出“长效阅读”,则基于“行百里者半九十”,“行者常至,为者常成”等考虑。我们不乏一时兴起就捧起书来的教师和学生,但难能可贵的还在长期坚持。因为,读书能为人打下精神的底子,服务于人的一生。这里说的“机制”,则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简言之,我们想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尝试与学生共同建立一套真实、长效的读书系统。

一、可能与可行:个人的读书体验和教学经验

唤起学生读的愿望,激起读的兴趣,于教师,是责任所在;于学生,是成长所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阿辽沙在巨石旁有这样一段演说:“最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对身心最有益的感受,莫过于某种美好的回忆,尤其是童年时代从故乡故居保留下来的回忆。某一段从童年时代保留下来的美好而神圣的回忆或许正是最好的教育。如果能带着很多这样的回忆走向生活,这个人便可终生得救。即便只有一段美好的回忆留在我们心中,有朝一日它也会有助于我们得救。”人们在学生时代关于读书的记忆也是如此,无论何时拨响这根琴弦,都会觉得格外真实而美好。

我带的2008届两班同学都有着这样的记忆:2007年12月22日,推荐茨威格的历史特写《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了《序言》后,我又简述书中所记的几个历史瞬间。同学们说:“老师,再选点读读。”于是,那一节课,《拿破仑:滑铁卢的一分钟》,10000多字,我在讲台上诵读了近50分钟。同学们的心一直绷得紧紧的,我们一起品味着、思索着:战役的结局、欧洲的命运、拿破仑的千虑一失、威灵顿的沉着稳健、格鲁希的优柔寡断……也许,在这节课上,“滑铁卢的一分钟”与同学们生命中的一些至关重要的一分钟建立起了链接。几年之后,还有同学提起“滑铁卢的一分钟”,并且说忘掉了许多知识点,不会忘掉这样的读书活动。

笔者自身的读书体验和教学经验、学生的读书记忆都表明,与学生共建真实、长效的读书机制是必要的、可能的、可行的。

二、方式方法:规定动作和自主开展

虽说“方向对了,总有到达目的地的一天”,但任何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究竟该如何读,我们选取规定动作和自主开展相结合的做法。

1.零存整取式的课中阅读:我们依人文主题编写了精品诗文作为阅读材料。比如“让善内在于我们的生命”专题,选择了杨绛的《记比邻双鹊》、尤今的《蜘蛛网》、吴非的《留点麦穗在田野上》三篇文章,利用每节课初的5-10分钟,前一天读诗文,后一天交流读书笔记,交错展开。如此,按专题坚持下去,自然形成一个体系。

2.专款专用式的定时阅读:每周的拿出两节语文课,专门用于读书。笔者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个周日,读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约20万字;某个中午用1小时默读《卡拉马佐夫兄弟》42页,约4万字;某节课上,一个小时读完《哈姆莱特》的一幕。同学在同一时间的阅读,我们可以指定篇目,这就是所谓“规定动作”,如统一要求阅读江苏高考的10部名著中的某一部、某一章节。

3.节假日的集中阅读:周末或寒暑假,自主阅读有一定长度的经典作品。追情节也是好的,比如笔者自己高中时就通宵挑灯读过金庸,近来用大约15天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用5天读了止庵的《远书》。书中的情节、人物和思想,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从我们的心里燃放,和我们的精神再次相遇。

三、实施方案:三个系统的建立

在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尝试建立这样三个系统:

1.服务于考试的阅读:江苏考纲规定的10部名著。江苏高考语文暂涉《茶馆》等十部名著,分值为15分,从功利的角度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这10部名著。当然,认真阅读在学生的写作能力、思想素养的提高等方面还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拟定如下计划:

2.人文专题的阅读:每周读2—3篇精品诗文,以人文主题组成专题,一学期约15个专题40多篇文章,高中三年将阅读240篇左右的文章。可以结合教材、配合读本展开,从读中获得印象、经验和滋养,在写里加强训练、能力和体验。以高三年级的专题阅读为例,“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专题,我们选择叶圣陶的《谈阅读》、易中天的《我们为何读经典》、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感受时间”专题,我们选择冯骥才的《日历》、迟子建的《时间怎样地行走》、乔叶的《成长是件怎样的事》。这些人文专题阅读,为学生丰富写作素材、习得写作技巧、增强写作能力、提高思想素养、拓宽人文视野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3.个人兴趣的阅读: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笔下人物的嘴说过:“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不仅是肌肉和体格的增强,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精神和心灵也同时扩大。”林海音谈及人的成长也说:“人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窃读记》)构建个人的精神空间,丰富个体的心灵世界,提倡精读自己感兴趣的某一部书,读懂、读深、读透,是极其重要而又十分有效的。著名作家张炜隔一段时间就重读一回托尔斯泰的《复活》,他说要用这部书矫正自己的人生方向。

关于读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实施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我想,当真实、长效的读书机制成为现实,我们的语文教学就真正回到了读书的原点,纸上躺着的规划成为师生读写活动的指南,积极而富有趣味的读书活动也因而凝结成学生心灵的重要滋养。

参考文献:

【1】王鹏伟《读书:回归语文教育的原点》,《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2期。

【2】袁春波《一杯纯净水》,《新语文学习》2009年第3期。

滑铁卢战役范文第7篇

我说的“他们”是指过去的君王,这些人站在历史的浪尖上,不管怎么天纵英明,终究都是些自我膨胀的家伙,现在发给他们人手一部手机,必定会发生一些很逗的事。

如果外国人来领,我会送拿破仑及其麾下每人一部。您可以想象,二百年前拿破仑持手机渡过大洋远征埃及,在金字塔前获悉后方告急,随即给负责守土的克莱贝尔发了个短信,命他按照方略出击,轻松避免了后院起火。而后来的莱比锡战役和滑铁卢战役,也由于手机这种新式武器的参战,让反法同盟相形见绌进而一败涂地。拿破仑凭手机建立稳固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手机成了帝国最神圣的象征,帝国元首的皇冠也以手机样式精心设计。鉴于该手机在海上作战仍有如此强大信号,您可以猜到,我发给拿破仑的那部绝对带有GPRs分组无线功能。

干脆也给中国帝王们一个惊喜。从夏商周直到清末,历代帝王都排好了队。第一个领到手机的当然是夏启,他表示将在死后把这部手机传给他的儿子太康。太康出猎,有穷氏攻袭都城,国防部长猛拨太康手机告急,却发现太康忘了带,于是都城沦陷,咱们称这段插曲为“太康失国”。

此后,开始有人追求豪华机型,除夏桀一年要换几千部新款手机外,晋武帝和隋炀帝也是有名的大烧包,特别是杨广,常常腰挎几十个新款mp4,在老外跟前炫耀。周厉王倒不赶时髦,但他一向禁止别人发短信,因为“防民短信,甚于防川”,他不喜欢老百姓私下交流对他的恶心。

周公和召公两人共享了一部手机,因为他俩搞的是“共和执政”,所以手机也轮换着使,一般是按日期,逢单周公,逢双召公,有时轮差了,常常让诸侯找不着北,明明打给周公,那边说“喂”的却是召公。周幽王老是用手机报假警,一会儿说夷狄入侵,一会儿说犬戎犯边,搞得诸侯神经错乱,目的却是博女朋友褒姒一笑。

话费最省的是汉文帝,这人一辈子勤俭节约,穿裤子摞补丁,召集臣下开会舍不得通话,一般使用短信群发功能。喜欢超大屏幕的是汉武帝,你知道他的脾气就是好大喜功,他喜欢0T756,有时也会挎摩托罗拉A760。汉哀帝最爱选吉利手机-号,因为他非常迷信。汉殇帝和汉冲帝根本就用不着手机,一个刚满月就当皇帝,才当八个月就夭折了,另一个两岁半即位,三岁就翘了辫子。至于晋惠帝,你猜得到他根本不会用手机,因为他是低能儿,那个问老百姓怎么不吃肉粥的傻子就是他。

不会发短信的几位都集中在五胡十六国,他们中有几十个不识字。南北朝的宋废帝最变态,一天至少要砸坏三百个手机,不然会很郁闷,就像他必须一天杀一个人一样,我一直怀疑他有虐待狂倾向。陈后主爱玩手机游戏,不过比起明武宗还差点儿,那个有名爱玩的正德皇帝在湖中操炮炸鱼,翻船淹了个半死。唐玄宗爱下载手机铃声,南唐后主则擅长编写短信,亡国后改做短信,经常上传“小楼昨夜又东风”之类。南宋光宗的手机则动不动被老婆检查,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用手机最长的当然是康熙,他在位六十一年,而他玄孙溥仪最后一个领走了手机,让我喘了口皇

滑铁卢战役范文第8篇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在黑暗里用二十年去恨一些人,却从未失去善良本性,拥有这伟大灵魂的还有谁——唯有他——基督山。

在滑铁卢战役结束后,巴黎城内人心惶惶。大仲马以这样一个分裂动乱的时代为故事背景,塑造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讲述一段浸透血与泪的经历。

年轻水手唐泰斯即将接任船长并与心爱的梅塞苔丝完婚。他的幸运遭来唐格拉和费尔南的嫉妒。他们相互勾结陷害唐泰斯,写信诬告唐泰斯是波拿巴党,使唐泰斯被捕,他的父亲被活活饿死,未婚妻被别人娶走。阴差阳错的,唐泰斯受已故老船长之托所携带的信件影响着检察官维尔福的前途。唐泰斯因而被定为重大政治犯,关入依夫堡监狱。在黑牢里,唐泰斯与法利亚长老成了忘年交,结下了父子般的感情。十四年后,唐泰斯逃出牢狱,凭借过人的毅力找到了长老的宝藏。他以基督山伯爵之名跻身巴黎社交界,开始进行他残酷的复仇计划。

基督山的计划复杂却主线清晰。他首先报复了夺其所爱的费尔南,使他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接着他向维尔福先生复仇,却无意间害死了维尔福太太和她的小儿子;最后报复了唐格拉 ,差点将他饿死。

复仇期间,种种事件重叠复杂,语言生动却不失神秘感。

在整个计划中,基督山全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对突然事件处之泰然,但也在种种事件里展现出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他报答了曾帮助过他的摩莱尔一家;他答应了梅塞苔丝不会伤害仇人的儿子;他为害死了维尔福太太和她可怜的儿子感到深深自责;他对待落难的艾黛视如己出;他让马克西米安和瓦琅蒂娜有情人终成眷属;他最后宽恕了害死其父的唐格拉……

基督山伯爵着实是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形象,但更重要的是,小说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腐败,那些陷害唐泰斯而飞黄腾达的人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徒步青云,步步高升,成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当然,最后他们受到了基督山的复仇。

然而小说的最后 ,基督山伯爵决定以自杀的方式赎罪,却被艾黛的爱感化,与她幸福地度过后半生。全书的真理概括在结尾处“活着不能没有希望,生活的斗争不能没有智慧。”艾黛成了基督山生命里新的希望,是她陪伴着他走完剩下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