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王与乞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前有一位长得非常漂亮的公主,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是非常可惜她到现在还找不到一位喜欢的驸马。一天,她想出了一种方法来挑驸马。
公主打扮成一个乞丐的样子,来到街上乞讨。可过了许久没有一人可伶她。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还借机羞辱了公主一番。就在公主绝望的时候,这时来了一个穷秀才,他一见公主可伶的样子便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给公主。公主看了后眼泪都流下来了。后来好几天公主在装乞丐时都会遇到这位穷秀才给她钱,终于有一天公主向国王说了后,国王就立刻让人去把这位穷秀才接了过来。后来,秀才不仅当了驸马,国王还把王位给了他呢!
秀才用自己那一颗充满爱与仁慈的心,收获了公主的爱,也得到了整个国家。
三年级:尼古拉战神
在英国伦敦西部的一个小镇上,有这样一个塑像:一个乞丐与他旁边垃圾桶上方的甲克虫正对视着。从乞丐的眼中看得出一愧疚以及感激。关于这个塑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400年前在英国有个心地是十分善良的人,名叫桑莱德。在他21岁时,无意中,救了一个因受伤而落水的仙人。仙人对他十分感激,想报答桑莱德,于是,仙人在其伤势痊愈后,赐予了他3个许愿的机会,以及大量的宝物、金钱(这些愿望必须在9点以后许才能实现).而且,这些东西只有他认为是最好的朋友才能看见并享用。仙人叮嘱他,不到万不得以,不能让坏人看见这些财富并使用,否则他自己会变成乞丐,他真正的最好的朋友也会变成甲克虫,并一辈子与一个垃圾桶粘在一起。
当时,有许多人知道了这件稀奇的事情,并迅速传播开来,许多人都想得到这些财产。这样,善心的仙人反倒给桑莱德带来了灾难。
在桑莱德居住的地区,还有一个稍有法力的坏人,名叫宁普森。由于他想其中稀奇的宝物夺走,然后献给国王,讨得国王的欢心。所以,接下来他便百般捉弄桑莱德,设法给他制造困难,让他陷入困境。然后以让他可以看见财富为条件救桑莱德。可每一次桑莱德都能化险为夷。这坏蛋自然是十分气恼,于是他想换一个方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桑莱德的朋友来了,想让他帮忙除掉当地的土匪。可桑莱德却不在家,于是他便去请求宁普森。宁普森突然有了方法,想施法让约杰逊成为桑莱德最好的朋友,然后再让约杰逊去偷这些财产。因为他知道约杰逊很缺钱用,所以他想用金钱来打动约杰逊,并答应帮助他除掉土匪。
可约杰逊怎么会答应呢?他并不是这种背信弃义,贪图荣华富贵的人。但他明白如果他不答应这坏蛋的条件,坏蛋也会找别人实施,且更加害了自己的好友。于是,他便假装很欢喜得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约杰逊不等桑莱德回来就离开了,按照宁普森的吩咐,他走了很远后躲在一个大木堆下,等待着桑莱德的到来。这边,宁普森跟桑莱德说:“约杰逊正遭遇危险,需要帮助,你要不要与我一同前来?”桑莱德不假思索就跟着这个坏蛋跑了。
他们跑了很远,就在快要到达大木堆的时候,宁普森突然变出一条大河,河水流得很急。然后,宁普森一把将桑莱德拎起来,丢进了大河里,任他被河水冲击,就离开了此地,躲在远处观看。说时迟,那时快,约杰逊从远出赶来,跳进大河里,救起了桑莱德,自己还受了伤。桑莱德此时正处于惊吓中,看着身边的好友,十分感激。
回到家中,桑莱德告诉约杰逊:“你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从此以后我所有的财富中就有你的一半”话说完,一屋子的钱财映入约杰逊眼帘,他虽事先有心理准备,但眼前的东西还是令他震惊。一路尾随他们的宁普森听见了这句话,知道约杰逊已经可以看见所有的钱财。
于是,他马上就唤约杰逊过来为他完成任务。约杰逊自然是不肯,这坏蛋就将其绑住送到桑莱德面前,要求桑莱德赐予他所有的财富,并扬言如果不答应就杀了约杰逊。现在也不是晚上9点,不能依靠许愿来打败宁普森。桑莱德被逼无奈,只好说:“宁普森才是我最好的朋友。”即刻,宁普森看见了桑莱德所有的财富,桑莱德变成了乞丐,约杰逊变成了一个甲克虫。宁普森拿出一个大袋,装走了所有的东西。
桑莱德和约杰出逊并不伤心,而是欣慰地对视着,这就出现了雕像上的那一幕。9点以后,桑莱德许愿将他们俩变回了原来的样子,让宁普森关在了一个其臭无比的垃圾桶里。
在16世纪,英国伦敦的王宫里,小王子爱德华出世了。就在同一天,在一个叫垃圾大院的胡同里,贫儿小汤姆也出世了。王子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因为宫廷里太多的礼仪让他感觉毫无自由;而靠乞讨为生的汤姆却天天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还常常遭受酗酒父亲的毒打。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两人相遇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互换了衣服。就这样,相貌酷似的两个孩子交换了角色:王子变成了贫儿,贫儿变成了王子,后来还当上了国王。汤姆废除了残酷的刑法,赦免了监狱里无辜的“犯人”,还制定了很多合理的法令,爱德华王子被当作乞丐赶出了宫,在外面流浪的一个月时间里,受尽磨难的他看见了他的臣民们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最后,在一次国王的游行会上,他们又遇见了。良心发现的汤姆将本来就属于爱德华的王位让给了他,而小汤姆也被封为了“基督慈善学校”的校长。
由这本小说使我联想到了湖南卫视播出的《变形计》。这个节目主要讲了城市和农村的两个孩子互换角色,体验一下在异地他乡的感受。城市的孩子到了农村,体会到了和城市不一样的快乐,明白了农民们生活的艰辛,是农村爸爸深沉的父爱和农村妈妈温暖的母爱深深地打动了这个叛逆的孩子,让他从一个曾经割腕自杀,桀骜不驯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听话懂事,学会感恩的孩子。而农村的孩子到了城市,体会到了城市的繁荣,激励了他要更加努力,考上大学,改变自己十年九旱的家乡,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过上有山有水,有高楼有大厦,有绿树红花的生活。这难道不是中国版的《王子与贫儿》吗?
那么,啥是幸福呢?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答案。
幸福是在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手;是寒冬冷风刺骨时,穿上的一件棉衣;是饥饿难忍时,吃到的一个馒头……也可能是一句话、一杯酒、一道风景。
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渴望得到并且得到满足的感觉,一种在特定场合能够以一种特定的表现方式去表现的感觉。
同样一个馒头,如果送给正在高档餐厅灯红酒绿的享受奢靡生活的人,他不仅不会表现出幸福,可能会觉得送馒头者讨厌;如果送给一个急需一点粮食填饱肚肠的乞丐,他可能这个时候就会表现出感激,然后是一种幸福。
这是看着别人,自己认为别人可能幸福,但究竟是否幸福,真的无法知道。
自己如何幸福呢?
一个希腊的故事或许能给人一些启示。
希腊国王亚历山大有一天心情非常好,他决定要找个人,满足那个人的一个愿望,让他感觉幸福,分享他的快乐。在海边,他碰到一个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渔夫。他站在渔夫跟前,对渔夫说:“我是国王亚历山大,我今天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不管是什么,我都答应,只要你能感到幸福。”渔夫看看国王,然后说:“你赶快走开,我现在就很幸福,你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亚历山大听后,感慨地说:“如果我不是国王,我也要做这幸福的渔夫。”
故事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人的提醒。幸福究竟是什么,幸福从哪里来,幸福到哪里去了,很多问题没必要去找标准答案。
作为一种感觉的幸福,不可能整齐划一的有个具体标准。
曾经有人把这个幸福按照不同阶层的情况将其量化时,并没有受到多少人的欢迎。为啥会是这种情况?因为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无法量化的感觉。如果强行量化,非要把它和100平方米住房、年均收入100万元、拥有价值100万的车等具体物质相联系起来,可能就会产生一种结论与事实的偏差。
亚历山大可能给得起渔夫要的可能的房子、车子、票子等东西,但对渔夫来说,这些他不需要,他只需要在他面前挡住阳光的人走开,而不管这个人是谁,不管他会因此丧失瞬间暴富的机会。
渔夫的幸福感完全来源于他自己,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做给别人看的幸福,不见得是自己需要的真正的幸福。
那么,幸福真的就是虚无缥缈的,没有任何根基么?也不是。任何感觉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没有物质基础,幸福感就没有赖以产生的源头。
[摘 要] 法国导演让·德拉努阿导演的电影《巴黎圣母院》,改编自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长篇小说。它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以不同于文学语言的形式即电影语汇——画面直观地阐释了小说表达的爱、美、正义、自由以及崇高的主题。它尤其将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诗学宣言,一种艺术创作的美学原则或理念:高度重视“丑”的价值、悲喜剧的互衬形式运用得恰到好处。它对传统古典主义美学的颠覆是空前的。
[关键词] 电影《巴黎圣母院》;美丑对比;悲喜互衬
电影《巴黎圣母院》是根据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改编的。雨果的这部小说被誉为浪漫主义代表作。电影改编基本尊重了原著。小说对女主人公艾丝美拉达舞蹈有一段富于“韵味”的描写,“……她两只结实的圆胳膊把一面巴斯克小鼓举在她那小巧玲珑的头顶,她伴随着鼓声这样跳舞着,窈窕、纤细,活泼得像一只黄蜂,她那毫无皱褶的金色小背心,她转动时鼓胀起来的带小斑点的裙衣,她那偶尔从裙里露出来的一双漂亮的腿,她乌黑的头发,她亮晶晶的眼睛,真的,她真是一位神奇的妙人儿。”[1]在电影中转化成直观的视觉形象。影片有长达近5分钟的女主角身穿红裙的独舞,与圣母院围观的土灰布衣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那红色的衣裙意味着热情与奔放,个性的阳光与开朗,对生活充满着爱以及对美的极度渴望。编导者的意图十分明显,运用电影独特语汇“画面”,通过形体、色彩、音乐、背景等衬托出艾丝美拉达这一性感窈窕的形体之美(以此抗拒宗教对肉体的蔑视)。影片刻画了一个善良有同情心,恪守贞洁,真诚而单纯无知的寓真、善、美于一体的,既现实又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由于她的“诱惑”,唤醒了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那被知识禁锢了的“欲望”。邪恶最终占据了他的灵魂。他暗中刺杀了与艾丝美拉达约会的法比队长。宗教法庭荒唐定罪于少女,并将她送上了绞架。她的死是整个剧情悲剧。尽管真善美的理想被现实强大势力所摧毁,这理想之光已照亮人们的心灵,使之清晰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与冷漠。剧情围绕着艾丝美拉达的几位男性形象的刻画,使作家的美学比照原则得以充分显现。
《〈克伦威尔〉序言》被视为雨果浪漫主义创作的宣言。《克伦威尔》是一部戏剧,其《序言》是作者为该剧写的序。作家首次向世人宣告,文艺作品创作的美学原则,要突破传统古典主义的单一性,或仅仅描写美的,正面的,悲剧的,崇高的东西。雨果指出,近代古典文艺形成的典型美“在开始的时候是光彩夺目的,但就像一切已经秩序化的事物所常有的情形一样,到后来就变成虚伪、浅薄、陈腐了”[2]127。雨果将它归之于近代宗教(基督教)精神的二元对立:尘世与天国、灵与肉的对立。他认为,这与古代神话中的人性与神性的兼容正相反。因此,雨果预言:一种新的宗教在萌生,它是“神圣的因而也是人道的,……官能背后,还有灵魂,生命背后,还有永恒……”[2]128在这种新的宗教观念下,一种新的诗学在萌生。这种诗学对自然的考察不是以二元对立的眼光,它不会对古典主义所谓典型美无关的一切从艺术中抛弃掉。它会在读者面前展示自然的真实:“她会感到万物之中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它将开始像自然一样动作,在自己的作品里,把阴影掺入光明,把滑稽丑怪结合崇高优美而又不使它们相混,换而言之,就是把肉体赋予灵魂、把兽性赋予灵智;因为宗教的出发点也总是诗的出发点。两者相互关联。”[2]130
在《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里,作家针对人物自身的二元对立的性格,不是分割开来,单纯表现一面,而剔除另一面,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人性中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对立的存在着。它呈现给读者的不单是美丑的外表,还有善恶的性灵。所以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真实、完整的人性。
下面我们就根据《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来探讨雨果这一美学原则的形象化诠释。
高度重视“丑”的价值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中,不惜大量的笔墨描绘巴黎圣母院这座古老的建筑,女主人公艾丝美拉达及她的母亲是情节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将小说情节大大简化了,将主要笔墨放在巴黎的乞丐帮国之中。这些靠乞讨为生的人丑陋、畸形、肮脏、粗野,衣衫褴褛,因饥饿面露凶光,但他们并不低贱、卑微,在生命的意义上,这是一群人,值得尊重与敬畏的人。艾丝美拉达尽管野性十足,却恪守自己作为少女的贞洁。她同情诗人格兰古瓦的遭遇,愿意舍身救他的性命,但她不爱他,只做名誉上的夫妻。敲钟人卡西莫多面貌奇丑无比,自从被少女的善举打动之后,明白了做一个人的意义,善与恶的意义。他找到了自我的尊严与价值,在拯救艾丝美拉达的过程中,他让这种尊严变得更加崇高与伟大。电影在表现乞丐国王乞讨时惟一一句台词:“行行好!”在肮脏的外表下是坚毅的神情,完全消除了我们对乞讨者卑贱的印象。作家雨果在作品的开头,更是将这样一群没有教养的街头流浪人过上了盛大的节日——愚人节。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其背景恰是在巴黎圣母院这一神圣的殿堂前。人们尽情欢乐,一切往日的崇高庄严都可以践踏脚下,往日的卑躬屈膝,在这一天都可以扬眉吐气。每个人都是国王。人们可以遴选出自己的国王——愚人王。当选者正是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乞丐们品尝到了尊严的滋味。
* 内向、完美主义
* 但是也有例外情况,也有显得外向的A型血型(具有幽默感和领导能力)
* 外在形象和内心存在尖锐的矛盾(A型血型的坦白)
* 据统计,酒精中毒者中A型血型占有很高的比率,不知与他们的内心矛盾是否有关系
* 优柔寡断、举棋不定,所以经常错过机会
* 理想主义者
* 有足够的耐心,但是如果有人违背法规,就会毫不姑息地予以惩戒
* 虽然很有服务精神,但一旦伤了一次心,就会很久都缓不过来
* 非常自恋且有很强的自尊心
B型血职场特点
* 性急、单纯、极端、自我中心
* 喜欢妄想,很适合从事有创造性的职业
* 一定要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才行(如果闷在心里就会生病)
* 虽然处理事物干净利落,但有时会被情绪所左右做出出格的事,使自己遭到误解
* 特别喜欢礼物(无论是送还是收)
* 能够迅速地做出决定,最讨厌拖泥带水
* 有很强的亲和力和社交能力,但有反复无常的倾向,所以人际关系也走两端,要么人气极旺,要么独自钻牛角尖
* 平日里比较散漫,但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却会表现出惊人的集中力
* 从不掩饰内心的喜悦之情
* 随心所欲地行动
* 在遇到真正喜欢的人之前,非常花心
*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们还会仔细地观察他人,一眼便能做出判断
* 只要下定决心就会坚持到底
* 大部分人看到(任何类型的)不义之举,就会忍无可忍
* 有时会在闹得不亦乐乎之时突然变得安静,此举却会使周围的人感到害怕
AB型血职场特点
* 有躁郁症、精神疾病、夸大妄想,产生“我是国王!”、“我是圣人”之类的错觉
* 善于社交,有很强的服务精神,精于计算,乞丐中绝对没有AB型血型的人
* 认为“不是天才就是蠢才”。也许正是因为此,许多人内心不够安宁
* 对现实的适应能力比人们所认为的还要高(女性更是如此)
* 如果幻想破灭,就会愤怒(就算是自己一手打造的幻想)
* AB型血型人很少有肥胖者(但原由尚不明确)
* 年轻时总是与人保持一段距离,年老时会成为慈祥的爷爷或奶奶
* 讨厌竞争,容易放弃。虽然没有乞丐,但也鲜有富翁
* 常被他人评价为神秘莫测的人
* 相对于知识的深度,更重视其广度。对许多领域都有涉猎,但都未能深入
* 善于伪装,心知肚明却装作不懂的样子。明明喜欢,也要装作不喜欢。他们的谎言很容易被人当真
* 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所以很少耍酒疯。如果很少见地喝高了,就会有很多人看热闹
* 总会主动表明自己的脾气很臭,虽然其他人并不这样看
* 大部分不会抢风头。就算故意这样做,看起来也很不自然
* 有时会遇到想要拯救地球的AB型血型。他们如果自己条件不够成熟,就会崇拜这一类人
O型血职场特点
* 快乐、容易相处、马虎
* 虽然看似乐观,却也追求“有备无患”
* 善良,能坦诚地接受别人,戒备心很弱
*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游走
* 很看重带有情感的肌肤接触
* 在多人聚会时总会视调节气氛为己任,为此费心费力
* 据说有许多人具有超人的记忆能力(对琐碎的细节)
* 如果心情忧郁,身体也会感到疼痛
《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卷》
作者
[
英国
]
威廉·莎士比亚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8
年
4
月
不幸的重担无法不肩负,
感情是我们唯一的言语。
年老的人已经忍受一切,
后人只有抚陈迹而叹息。
——奥本尼公爵 第五幕 剧终
点评:
幕启,花腔的喇叭声奏响了李尔王的朝堂之雍容。他老了,却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刚愎自用;他渴望着女儿们的爱,哪怕那誓言显得多么苍白无力。考狄利娅的心确实是诚挚的,但父王对她的爱却没能让她明白,父亲心中的无奈需要温柔的细语去抚平——于是,她带着父亲的误解,踏上了去法来西的路。然而,当两位女儿得到了国家的政权后,却剥夺了李尔作为一个国王应有的尊严。他像一个乞丐流落在荒野……没有苍白的繁华,昔日的幸福与昔日的原本就脆弱的亲情。李尔想起了小女儿深挚而又恰如其分的告白——终于,已身为法来西皇后的考狄利娅回到了他的身边。久别之后的重逢本应是黎明的象征,考狄利娅却死于一场阴谋之中——倔强的李尔,在女儿的身边,静静地走向了死亡。如果说考狄利娅的死才是悲剧真正意义上的开端,那么整个剧情的进行应当是十分缓慢的。在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中,展开得最慢的是《哈姆雷特》,而最快的大约是《麦克白》。《李尔王》介于两者之间,但其精神剖析的意义亦是强大的。李尔王如此渴望女儿的爱,与他的性格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他愿意交出王冠,却换来了潦落不堪的流浪。而小女儿考狄利娅,因为她的不善言辞,因为心中有关“自我”的界定过于清晰地表露……这一切决定了悲剧的发生,早在剧情一开始便已有了奠定。那两个大女儿的下场大概也是故事的另一条线,但当李尔在女儿的尸首旁叹息之时,已经是冷冰冰而不值得一提的了。莎翁刻画的形象也颇多,如肯特伯爵的忠心耿耿,爱德蒙的阴险狡诈……主要人物的形象都十分鲜明。剧中秒语连珠,皆出弃臣之口,戏谑之中,亦不减阴郁的色彩。
质疑:
缅甸,因为它骤然的“民主”转身和地缘政治影响,特别是“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女士8月中下旬的访华,中国的知识界近期对它的讨论增加了。
在社会科学领域,一切有关对象国的认知深化都需要现场知识和人际互动,尤其是针对研究对象的多主题、多主体互动。因此,我继去年20多天的缅甸近海考察之后,再于8月进入缅甸,围绕它的丛林政治和民间宗教文化进行考察。 朝神路上的污秽、善举和巫术
一般来说,中国人游历缅甸的常规线路是:蒲甘王朝旧址、密支那、曼德勒老王宫、仰光的大金塔和殖民城市旧貌、波芭山、茵莱湖等。这些景物贯穿的是一个历史祖荫和宗教庇佑之下,由后殖民和后军政府时期的半封闭农业景观所烘托的社会形象。 多昂布恩巫神主殿中,正在等巫师邀请诸神汇聚,进行仪式首乐表演的乐队。
我此行考察的重点,却是“上缅甸”曼德勒近郊的知名宗教活动“多昂布恩巫神节”(Taungbyon Nat Festival)。有关这个节日和地点,中文资料讨论甚少,但节日中的狂欢因素、跨阶层互动、娱神和贿神、变性人和异装癖人士的大量出现,都可以让我们看到缅甸社会的另一复杂侧面。
因为地面交通的混乱和年久失修,从曼德勒市区前往缅甸民间巫神信仰的圣地“多昂布恩”,要经过曼德勒山山脚的“三藏经”碑文寺庙,再通过低等级的乡村公路,进入临时建筑混搭的巫师经堂和农贸市场混合区域。节日期间,沿路的募捐者和流民乞丐至少有两千人。
这个直接车程仅45分钟的旅程(近30公里),在朝神期间会变成5~6个小时。由于前往这里的人太多,凌晨三点就开始堵车,许多早晨五点出发的朝神者到中午才能慢慢靠近多昂布恩。 缅甸巫师的典型装扮。钱、财富、健康和平安,是这些巫师身上常见的符号。
如果参加过藏族转山、穆斯林朝圣、希腊神山朝圣的人会发现,缅甸的这种朝神之路充满了日常的苦难和艰辛,同时因为垃圾遍地和污水横流,它减弱了旅程本身的“神圣性”感受。即使进入多昂布恩的施法主殿,在它举行仪式期间,各种塑料垃圾、烟头、芭蕉祭品、鲜花残枝、椰子祭品也充斥着庙宇四周。在里面扮演祀奉巫神的人,通常70%以上是各种变性人、异装癖、同性恋人群―当然他们都化装成神的情人和姬侣。
在朝神的整个路途中,都有人不断往路边的乞丐和募捐者中间撒钱,甚至在朝神主殿中,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把众人供奉给神和神座的鲜花和钱,撒回给狂喜中的朝神者。不断有布施的人站在主殿高处,向狂叫和乱舞的人群撒下大把新钱。
这些文字描述,容易让人觉得这个朝神的集会是乡村级别的庙会和“贱民”狂欢。事实上,有关这个节日为数不多的中文报道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讨论,多半是以嘲笑和揶揄的口吻,讽刺缅甸的落后、愚昧、迷信。但是,我认为这种观点太表浅,甚至谬错。
首先,缅甸的巫神信仰在全国的流行和普及程度超过85%―这个数字在多本宗教类图书和报道中均被提及,甚至不信仰巫神的人,也对这个信仰系统保持敬畏。缅甸人普遍相信,佛教是关于来世,现世的主宰则是巫神;许多缅甸佛塔都有巫神的牌位,村落中供奉巫神的神龛也很常见。
缅语中巫神(Nat)一词的来源解释多样,常见说法是来自印度语Natha,意思是土地神、救世主和保护神。它是一种基于泛灵崇拜和土地崇拜的原始信仰,认为山林、水泽、岩石都有巫神居住,而最具神力的巫神,往往是死于非命的“再造”巫神。
这些巫神通常是因为冤枉和生前过错,而被国王或其他官方权威杀死的人。其中主要供奉的内圈巫神有37名(被国王之外的权威杀死的,成为外圈的37巫神)。用中国的历史经验来说,这种巫神信仰像是把比干、袁崇焕、方孝孺这些忠臣,或是因“一眚而掩大德”被王室杀戮的干将如韩信、徐达,聚拢在一起成为神祗,重新接受民众的供奉。有意思的是,这些巫神会重新从王室获得“阴封”,并直接获得神的身份。
这些巫神的主神,是居住在波芭山的女妖Mae Wunna,她曾为王室采集和提供鲜花,又因此被描述为食花女妖。她的两个儿子,因为奉旨建造佛塔玩乐过度,同时在修塔时缺失了两块顶砖(至今的多昂布恩主殿,仍然缺了两块顶砖),被蒲甘王朝的开国国王阿奴律陀(他于1044年~1078年统治缅甸,并从印度引入上座部佛教)以罪名杀害,死后变成巫神,开始兴妖作法;国王感到不安,封他们为巫神―两兄弟的巫名叫Min Gyi和Min Lay,字面意义是大王和小王,俗称两兄弟神。波芭山因为供奉了37尊巫神的缘故,也被称为缅甸版本的“奥林匹斯神山”。
巫神节期间,整个多昂布恩变成了大型的农贸市场和各种日用杂货集市,同时37尊巫神被不同的人供奉起来。有些供奉之所成为固定建筑,甚至有些家族从祖辈开始就一直侍奉某一位或几位巫神。大部分的巫神神龛是临时搭建的巫神“摊位”,里面仅容四五人,吃喝拉撒和供奉仪式都在这个狭小空间进行。这个活动一直持续近8天。
与一般的神圣空间想象不同,这些神龛的附近污水横流,垃圾密布,各种声浪和音乐轰鸣作响,汗水、尿液、污物围绕着整个多昂布恩。但是,作为“外国人”我们不能低估这些巫神信仰的严肃性、文化传承性、原始创造性。这里面的巫神供奉系统和民间娱神系统,是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活化石”。它的各种仪式、装扮、人物举动乃至信息流动,对我们理解缅甸民间社会的“报”、“仇”、“互惠”、“交易”、“礼物”、“功劳”、“福气”等很有帮助。 社会“异人”充当巫师和灵媒
因为缅甸研究助手亨凯的帮助,我得以进入几个巫神坛场采访巫师和神龛主人,同时与几位同性恋巫师聊天。他们多半有着自己的世俗职业,在这个巫神节日,他们自愿花钱来巫神神坛跳舞和作法,每“表演”一次他们要给神龛主人2~3万缅币。
钱、财富、健康和平安,是这些巫师身上常见的符号。他们经常把各种大面额的钞票当作装饰,甚至直接用几十张钞票做一块头巾和披肩,并不断接受信众的供奉,只是这些钱并不是给某个具体的神龛主人和巫师―所有的财富流动和供奉表面上都是指向巫神,而神龛主人、巫师都是媒介,是巫神的眼睛、鼻子、舌头、手指。他们的中介工作将信众的各种世俗欲望达成,然后再以市场交易的形式补偿回来。
尽管缅甸是个“正常社会”,也就是说缅甸的同性恋和异装癖在日常生活中是边缘化的和受歧视的,但在巫神节期间,因为他们与巫神的关系(通过充当巫师或灵媒),这些边缘人群间接获得一些社会尊重和生存空间。信徒对他们进行供奉和“贿赂”,希望他们能作为中介,从巫神那里带来各种欲望和需求的满足。
在供奉两兄弟神的主殿,巫师于巨大声乐伴奏下开始跳舞,整个主殿热得几乎令人窒息。即便如此,男女老少都在这里神灵附身般起舞,有时排成舞蹈纵队,身体紧贴着在主殿里绕圈,还会把鲜花捧到神像前,沾一些神气后带回家供奉;此外,还要往神龛献上芭蕉和椰子组合的祭品,以及适当的侍奉钱。
西方的研究者通常把这些同性恋巫师看成一种文化奇客(Queer),但是当地的学者多认为,这些转换性别的人可以视为一种双身附体,由其充当的巫师可以具有更大的通灵性和法力。
这些性别畸变的巫师起到的中介作用,除了联系所谓的巫神,其实还指向王权、政府;巫师的在场,使得缅甸民间与官方,社区与神界,族群和外部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协商和制衡。例如,在缅甸民间反抗外来投资者的示威活动中,就经常通过巫师表演的降灾、厌胜(指制胜所厌恶对象)和谶纬来鼓动人。
缅甸人相信巫神的另一原因,与当地人的魂灵观念有关。缅甸人称呼灵魂为Leip-bya,它更像是中国观念中的蝴蝶似的神灵―“庄周梦蝶式”。由于认为人在睡眠、生病时,这些灵魂会游走飞舞,有时会被巫神吃掉,缅甸人会让巫师和巫医来贿赂巫神,给它最好的食物,希望它把这些魂灵吐出来,好让魂灵和正在生病的人合体;如果巫神拒绝,病人就会死去。
历史、王室、殖民者,这些已经“死去”的主体,有时候也会以巫神的形态回到缅甸社会。例如在缅甸,“星期五”是个晦气的日子,而且缅甸的许多禁忌日和印度文化的传入有关。出身婆罗门的星象学家,在曼德勒和仰光很普遍,他们通常被叫作poonah。
同性恋这种巫师群体的出现,容易被民众认知为现代现象,并直接给他们贴上一个“奇诡”的标签,但是研究者应该透过这些表象,看到这些人群背后的传统巫术、巫神信仰的本质。 “理解缅甸巫神社会”的现实意义
围绕缅甸民间底层社会和“非正常”现象的研究,往往能解释重要的文化差异。就以缅甸的巫神信仰和巫师群体为例,相关研究对赴缅的中国人有如下启示:
其一,缅甸的文化基础有大部分传承自印度,例如缅甸人的宇宙观从印度教和佛教那里继承了一个基本框架,即“须弥山”是宇宙中心,围绕它存在7重群山4座大陆。如果不理解印度,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缅甸。这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一项苦功,目前尚未真正开展起来。
其二,缅甸的巫神信仰存在一个历史的复活和王权的“异身”在场。缅甸军政府时期的要员都非常相信巫神,甚至认为自己是巫神的转世。围绕军政府时期的政治治理、内比都迁都设计,以及与昂山素季民主派的斗争,多次出现了与巫神有关的现象。也就是说,巫神并非源自民间乡野的信仰,它涉及高级政治和成体系化的政治。
从这个意义上,缅甸退职总统吴登盛的去发、短暂出家、建立基金会等政治桥段,也还有某种许愿、还愿的身体控制技术在里面―如果说,自己的肉身是受委托来治理国家,这种眷顾除了民意之外,还有神的庇护,甚至是巫神的不搅扰。在运势“极阴”时,让身体短暂出窍,寄寓他所,是高级的还政于民技术。在昂山素季最初被释放、声势如日中天之时,缅甸军政府甚至号召过政治高层人员着女性服饰,来“欺骗”神灵:缅甸已经被“女性统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