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涉江采芙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涉江采芙蓉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示现 《涉江芙蓉》 文本分析 鉴赏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之六,它巧妙的运用示现修辞,抒写了一位漂流异乡的人,怀念家乡、怀念妻子的愁苦心情。

所谓示现,是指在语文作品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诉诸形象化的生动语言,将已发生或未发生而不在眼前、耳边的事情,或者不可捉摸的景象,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叙述得如见其人其状,如闻其声其响的修辞手法。

示现运用得好,可以让文章生动感人,使读者易于联想,仿佛可见、可闻、可触、可感而产生亲历其境的感觉。已发生的人和事可经由文字的回顾叙述,让所眷恋或追忆的过去能重现眼前;尚未发生的景况亦可透过具体描写,让预想或憧憬的未来能先睹为快;不会发生的事甚至光怪陆离的现象,更可利用想象之笔化虚为实,让悬想的事物能活神活现、状溢目前。是以,借着示现手法,得让许多过去、未来或假想的情境形象,打破时空的藩篱限制,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带给读者更为宽阔、鲜活的感受与趣味。

示现修辞想要运用得巧妙,多方充实生活经验、极力驰骋合理想象是最基本的原则。丰富的现实经验是施展想象的重要媒介,缺乏生活经验,则无法展现过去或推测未来,更失去想象的基础,何况示现修辞又特别重视想象力的发挥,因此多方充实生活经验,累积想象的题材,是运用示现必要原则之一;其次,想象要极力驰骋,或可凭空再现,甚至神游玄想,但务必要建立在合理的逻辑规律上,缺乏合理性,即便是事实亦难打动人心。另外,想象可以无远弗届,叙写却要形象具体明白逼真,才能给人真实感,有了真实感才能引人共鸣,故描述要有具体性与真实感,亦是使用示现手法不可忽略之原则。

而《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即为示现修辞的范例。

涉江采美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革。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此诗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婉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究竟是谁在“涉江”“采芙蓉”?谁在“还顾”?谁在“忧伤”?说话的人是个男子还是个女子?是男子“在远道”还是女子“在远道”?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答,就要看对“还顾”两句如何解释。解释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还顾”者就是“所思”者,不是“涉江”者,却还是“旧乡”的男子。照这样看,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想自己在采芳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碰到这样模棱两可的难关,读者就要体会全诗的意味而加以抉择。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我选择了第二个解释。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这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髻、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哩!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夫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将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能馈送给谁呢?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足将他(她)放存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你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灵感应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望见了故乡的山水,望见了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了么?显然没有。此刻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恩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的“悬想”方式,从而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夫,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倚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么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同望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竞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你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你读到这结句时,你是否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夫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之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涉江采芙蓉范文第2篇

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萍叶。谁做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彻。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

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兰衾虚设。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银河西去,画楼残角呜咽。

【前言】

《念奴娇·晚凉可爱》是宋朝朱敦儒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秋夜景物的点染,表达出词人的情意,以景语始,以景语终。同时词人又巧妙地化用古代诗文,自然贴切,已臻化境。

【注释】

①念奴娇:著名词牌名之一,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歌伎,名篇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赏析】

这首悼亡词,写得深曲婉转,语淡而情深,是见作者之词品颇高。

开头“晚凉可爱”一句领起了上片词意。经过炎热的夏天,到了初秋夜晚,有些凉意,颇为喜人“是黄昏人静,风生苹叶。”夜深人静之际,习习的凉风吹来,使人郁闷之感全消,就是这个可爱的晚凉之夜,勾引起词人对往事的回忆。“风生苹叶”本于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的文句。

“谁做秋声穿细柳?”这个反诘句式,显出了词情的波澜,表现出倾听的神情,穿过细柳传入耳鼓的是寒蝉鸣叫的凄切之声。“寒蝉凄切”原为柳永著名词篇《雨霖铃》的首句,此句断断续续的蝉声,引起了词人的“凄切”之感,似乎更深切地反映出他蕴蓄内心深处的悲凉情绪。“旋采芙蓉,重熏沉水,暗里香交彻。”是虚写,重化用古代诗句抒怀。《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末两句尤切合词人的境遇,不同的是彼为生离,此为死别。南朝刘宋时期的乐府民歌中有一首是:“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这首诗是用香和炉的密切关系来比喻男女情爱的。此处词人偏写沉香犹存,山炉已杳。接着道“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独卧”一词里隐含着酸楚,透露出悼亡的词旨。

涉江采芙蓉范文第3篇

我爱莲,在梦中,莲站在碧波荡漾的水中,吟诗作赋,粉红纱衣也随风摇曳.是那麽优美,动人...怪不得周敦颐写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D的佳句来.

人们爱她莫过于莲的高洁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妖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景色。

我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凝神思索,古人许多咏荷的诗句纷至沓来……是啊,荷花!多少人赞美过你,描绘过你,把许多美丽的名称赋予了你啊。荷花除了叫莲花外,还被称为菡萏、芙蓉、芙蕖、藕花、水芝、水芸、泽芝、水旦、水华、玉环等。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集芙蓉以为裳”。魏晋时的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过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唐朝的李白曾以荷花表达爱情,他的《折荷有赠》写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采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轻不慢,不容亵玩的品格:“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另外,不少诗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艳丽,写过许多秀丽如画的佳句。如杨万里的“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苏轼的“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等。至于用荷花形容美女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也有一个例外,就是用荷花比喻男子。《唐书·杨再思传》载:昌宗以容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其巧谀,类如此,这是亵渎莲花的例子,千古以来,此事被人们传为笑谈。鲁迅曾借用这典故嘲讽某位文人曰:“难得莲花似六郎”。大概除了这一特殊的例外,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便都是歌咏荷花的了。这些歌咏不但散见于许多诗篇或其他作品中,而且专门给荷花“立传”的也不少。曹植写了《芙蓉赋》,把荷花推为群芳之首;

莲还可以宽胸利气、利水消肿、扩张血管、降脂提神。抗血栓与Ve缺乏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气味芬芳,服用安全,是比较理想的减肥保健饮料。(《中成药研究》三花减肥茶)

涉江采芙蓉范文第4篇

摘要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它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本文试从意象的特征,内涵,作用,意义等方面作一个较为深入的探讨,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精深,品味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独特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意象 内涵 作用 意义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A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就决定了客观外物往往为文人内心情感所浸润。于是,“意象”这一美学概念产生。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认为谋篇须“窥意象而运斤”,难怪西方意象派诗人庞德说“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的匠心与智慧的体现,是诗人凭着审美直觉或是灵感在生活中得到的。它融合了作者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是寄寓作者主观之情的客观物象。它凝聚着被人们所默认的某些特定的内涵和情思。我们知道,文字鉴赏的过程,就是感受形象,理解形象,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审美愉悦的过程。因此鉴赏诗歌,就要着重分析意象的特征及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在文化的流程过程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的使用,后又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而具有了特定的含义。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一想表达某种情感,就想使用某种意象,反过来,一提到某一个意象,就让人想到某种情感,这就是流沙河所说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我们从古诗文中所见到的典型意象,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所以,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望月思乡异常伤感,月亮,月光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柳:“柳”与“留”谐音,有折柳惜别之意,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柳永《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之情。:“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临秋开放,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是的固定内涵。莲: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由于“莲”与“怜”“恋”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杜鹃:“子规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除了意象内涵的固定性,还表现其内涵的丰富性。同一意象,存着不同的内涵。例如,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狱中咏蝉》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而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再如,燕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飞来”,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另外,同一内涵,也有着不同的意象。如:青鸟,鸿雁,雁足,尺素这些意象都有音信,书信的内涵。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也都有着缠绵悱恻,离愁别愁之意。

当然,诗的意象和与之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屈原的风格与诗中的芳草,美人,以及众多取自神话的意象有很大关系。李白的风格,与他诗中的大鹏,黄河,明月,剑,侠以及许多想象,夸张的意象是分不开的。杜甫的风格,与他诗中一系列带有沉郁情调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李贺的风格,与他诗中那些光怪陆离,幽僻冷峭的意象密不可分。各不相同的意象,体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它们虽然只是构成诗歌的砖瓦木石,但不同的建筑材料正可以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意象还具有时代特点,同一时代的诗人,由于大的生活环境相同,由于思想上和创作上相互影响和交流,总有那个时代惯用的一些意象,时代改变了,又会有新的创造出来,这不难理解。

诗人对意象的推崇,是因为“言不尽意”,逻辑语言不能完美地表达诗人心中之意,就只好“立象以尽意”,借助意象诉诸感性来作为另一种表达。“言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则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意象入诗的目的和所要表达的效果,是以“象”“征”“意”,是喻示,是象征,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立象尽意的诗,其构思的要领,是以言选象,以象寓言。此时,语言是构选意象的材料,意象是寄托情思的载体。所以说,意象既是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更是诗歌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它的作用表现为:

第一,营造氛围,借景抒情。就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事物,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余干旅舍》:“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诗人以“霜叶”“古城”“独鸟”等具体可感的意象来寄寓内心凄清冷寂的思乡情怀,使读者透过诗中“青枫摇落”、“暮色渐深”、“城门紧闭”、“新月初上”的冷寂氛围领悟到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

第二,创设情境,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是“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月明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第三,以景衬境,以景衬情。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境衬冷静“日色冷青松”,以满境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言厌兵”等等。以景衬情在诗歌中亦常出现,其表现为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如李白《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之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绿”衬托相思情浓。“丝”“枝”分别与“思”“知”谐音。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境衬喜情或用悲景衬喜情。

第四,衬托人物气节,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例如宋代诗人林逋的诗作《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写尽了梅花的神清骨秀,端正高洁,幽独超逸的气质,衬托了作者一尘不染的品质。

当然,这些作用在诗歌中并不具备独立性,一首诗歌中,所有作用可能兼而有之,所以在鉴赏诗歌时,不能顾此而失彼。

诗歌,所贵之处并非情思的“露出”,而在情思的“暗含”。因此,要想了解诗歌中蕴藏的诗人的情感和情绪,只能从意象中解读,那么如何解读意象以准确地进行诗歌鉴赏呢?

第一,把握诗歌意境的整体基调,感悟意象的审美意蕴。在一首诗中常常有几个意象,诗人通过创造一组意象群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许多意象共同组成了诗歌的意境。但诗歌意境的整体基调并不是所有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远远大于这些意象之和。在这个意境整体中,各个意境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意境,但是,意境一旦形成,又对构成它的每个意象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整体对部分的重要影响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即使是同一个意象,放到不同的诗歌意境中也会有不同的审美意蕴。因此,鉴赏诗歌时应通过把握意境的整体基调和意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来分析诗中每个意象独特的审美意蕴。

如两首荷花的意象,《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犹伤以终老!”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涉江采芙蓉》诗中出现了“芙蓉,芳草,旧乡,长路,游子”几个意象,夏日盛开的芙蓉花本来是鲜艳美丽的,但联系诗中其他几个意象来看,诗中的观察主体是“游子”,而“游子”是“忧伤以终老”,“旧乡”是遥远而不可即得,“道路”是漫长的。虽然芙蓉花给人的感观印象是美好愉悦的,可是由于整体对部分的影响,它打上了忧伤的基调,成为“游子”怀乡之情,思妻之情的寄托,变成了一个忧伤清美的诗歌意象。而《晓》诗中的几个意象是“西湖,莲叶,荷花,天”。这里的西湖,湖水清澈,波光粼粼,荷花盛开,这里的“天”与碧绿的湖水相接,这里的“莲叶”是碧绿的,茂盛的,这里的“荷花”是娇艳的,整首诗的基调是明朗艳丽的。同样是荷花意象,放到不同的诗歌意象群中就有了不同的审美韵味。所以,鉴赏诗歌,要把诗歌所有意象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画面,感受这个艺术画面的整体基调,通过诗歌的整体基调,通过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把握诗歌中每个意象的审美意蕴。

第二,分析意象的色彩,强度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的,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低深颓唐,孤寂凄凉。如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点燃出江南春天的繁华灿烂。杜甫的《登高》“渚清沙白鸟飞回”以清冷的白色,渲染出秋的凄凉氛围。而诗歌意象强度的大小也可以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同样写别离,有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豪放,也有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因此,善于把握意象的强度有助于解读诗歌的情味。

第三,了解虚实相映,动静结合的意象,感悟诗歌的丰富内涵。清朝画家笪重光在《画笙》中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实”指作品中具体的物象以及由物象构成的艺术整体。“虚”是指与作者已经描绘出的实境必然联系的想象境界,即有一个个可感且很强的具象画面所唤起的生活体验。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中,我们见到的一组具体意象画面是:朱雀桥边野花杂草丛生,夕阳斜沉,昔日出入在王谢大家豪华殿堂的燕子,如今正飞入在这里新建的普通百姓家。诗中没有一字表达诗人的主观意蕴。难道诗人只是为了我们提供这样一幅简单的画面吗?其实,这里的夕阳,燕子,是一种暗示,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盛衰之感,对人生的苍茫之思。由此可见,在诗歌中,一组组意象创造了一种有限与无限相结合,寓无限于有限的“虚实相生”的境界。

意象是古典诗歌的灵魂,它独特的民族特色,对诗人个性的反映以及它真切可感的形象美,都使它成为解读诗歌的最佳切入口。让我们走进诗歌的艺术空间,去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精深,品味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独特的审美意蕴。

参考文献:

[1] 侯敏:《意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3] 李立等译:《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4] 流沙河:《流沙河诗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5] 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涉江采芙蓉范文第5篇

    中国是一个诗律发达的国家,诗词的历史渊源流长,数量庞大,仅唐代一朝,就创作了近5万首诗,名家辈出。所以说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而作曲家在选择古诗或名诗进行音乐创作时,自身要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功底,从形式上把握诗歌的结构、句法语气、节奏、合仄押韵,对内容有深刻的情感领悟和共鸣,而且还应有很高的艺术创造能力,能够选择恰当的音高、节奏、音色、结构、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将诗歌、旋律与钢琴伴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形成完整、统一、和谐的艺术形式。我国的作曲家根据一些着名的诗词创作了大量的歌曲。下面仅举三个实例(谱例略)。

    1、黄自根据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词创作的《南乡子》:何处望神州?/年少万兜鍪,/满眼风光北固楼,/坐断东南战未休。/千古兴亡多少事?/天下英雄谁敌手?/悠,悠,/曹刘。/不尽长江滚滚流,/生子当如孙仲谋。词的上片即景抒情,通过眺望神州抒发了作者对千古兴亡的感慨,下片表明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及抗金北伐的决心和对中原的怀念。黄自在音乐的创作上主要运用欧洲传统技法,使旋律与语言紧密结合,为了表现歌词中宽广的气势,旋律多处出现了大跳跃。钢琴伴奏将旋律与丰满的和音组成音型,右手均匀的三连音节奏从引子开始就使作品充满了稳健而深刻的内蕴,充分抒发了词作者的壮志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涉江采芙蓉》是罗忠熔根据古诗创作的,作者运用了20世纪十二音序列技法,是中国古诗风格与现代创作技法相融合的范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欲终老。/歌词通过对芙蓉、芳草的描写把人带入时空隧道,好似回到从前美好的境界中,然而长路漫漫,同心而离居又让人回到现实离别的忧伤情感之中。充分地表现了一位长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歌唱旋律部分与钢琴伴奏部分都是由基本序列及它的逆行构成,虽然只用了24个音,但在基本音列的运用、节奏运动的互相补充、音乐情绪的响应等方面构成了有机联系,同样将古诗的韵味及诗中思别忧伤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3、根据近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谱例略)是赵元任根据刘半农作词创作的歌曲。歌词为: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这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第一段的天上与地上,微云与微风;第二段的月光与海洋;第三段的水面落花与水底鱼儿及第四段的冷风中的枯树与暮色中的野火的对比,将作者典雅、细腻、内在的情感归结到四次出现的“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一主题上来。赵元任在这一首歌曲的音乐创作中抓住了抒情诗的主要节奏音型,在旋律的组织发展以及伴奏的手法上突出了中国的民族特点,并在调式调性上作了精心的安排: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E大调E转B大调E转G大调e小调转E大调不同调性的对比与诗中景物对比融为一体,使诗歌的色彩更加丰富。四句“教我如何不想他”分别在E—B—G—E各调上出现,特别是第四次“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旋律,不仅运用了京剧西皮快三眼过门的变化形式,突显了民族特色,使诗歌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充分表现了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特点。

    二、根据民歌改编或配伴奏的艺术歌曲。

    任何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的创作都离不开民族文化这一基础,民族音乐的全部价值不仅汇聚在优美的旋律中,而且体现在戏曲、民歌、民族器乐、民间歌舞、民间说唱之中。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各地所蕴藏的民间音乐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也可以说中国民族音乐是所有现实主义作曲家取之不尽的最丰富的音乐宝库。因此,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除了依托于丰富多彩的文学诗歌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从民歌中汲取了丰富的养份。当然,作曲家在对民歌进行改编、配伴奏时,不只是对民歌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将单一的民歌及素材加以发展和丰富,并把钢琴伴奏部分与旋律视为整体,让整个伴奏部分包括前奏、间奏、尾奏都起到了烘托、渲染歌曲思想情感的作用,和声织体、调式调性突出了中国的民族风格,使民歌得到了艺术的升华和展现。如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中,丁善德在对这首民歌进行钢琴编配时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这首叙事性的山歌描述了一位少女手扶栏杆远望盼郎归的急切心情和为了掩饰心里的羞涩,机智巧妙地回答母亲“我望槐花几时开”的情节。丁善德抓住了这首叙事性山歌的特点,从引子开始进行了意境的渲染,长达21小节的引子用了中国民族传统技法的四、五度叠置和弦,连续五度的进行,以及小二度的碰击描绘出高山空旷的景象。而第一句“高高山上(呦)一树(喔)槐(呦喂)”和第三句“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喂)”都没有配伴奏,目的在于突出人声的歌唱以及山歌高亢、辽阔、自由的特点,36到41小节急促的音型刻画了少女回答母亲问话前紧张的内心波动,与42小节以后少女稳健的答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全曲得到了和谐与统一。丁善德先生在这首作品中对意境的渲染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都是独具匠心的,他不仅为这首民歌增添了艺术魅力,而且为后人做出了典范。此外,根据民歌改编或配伴奏的歌曲还有:丁善德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想亲娘》、《玛依拉》,向音的《二月里见罢到如今》,桑桐的《嘎达梅林》,葛顺中的《送我一只玫瑰花》,黎海英的《嘎哦丽泰》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以上所选民歌只是大家熟知的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在这些作品中人们不仅能品味到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风格,而且也能感悟到作曲家精练笔触下的韵味与艺术风貌。

涉江采芙蓉范文第6篇

往事并不停留静止,而是在不断行走。随着时间的流逝,往事跨越消逝的属性,成为永恒的经典。莎翁的往事并没用因为他生命的逝去而被人淡忘,而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溯游行走,找到一个亘古的位置将人生的戏剧传唱,折射出时代的光辉。将往事在行走中蜕变成经典,将过去的人生印成书页,时光之线穿过装订成本,让后人们体味时代与世纪的味道。阿炳的往事没用因为他的双目失明而被时间遗忘,一曲“二泉映月”千古绝唱震撼了音乐的灵魂。他的往事随着音乐行走。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往事,他的音乐,他的二胡便成为一种跨越消逝的经典。

往事不是定格的画面,而是生命的延续。一个身患绝症的小男孩,为了母亲开心,他去花店预订了60年的花,在每一年母亲生日的时候送那个给她。小男孩永远的走了,但小男孩与他母亲之间的往事不会随着小男孩的离去而隔断或是定格成灰色画面,反之他们之间的往事会开成每一年母亲手上的康乃馨,美丽而绚烂。往事在盛开,延续着母亲的生活,传递着小男孩的爱。又有一位失去母亲的小女孩,每当夜幕降临,她便仰头望天,因为母亲生前告诉她,自己是天上的星星,她会一直守望女孩,星星在闪烁是母亲怜爱的目光,从另一个世界给予往事以力量使之成为女孩生命的延续。母爱不曾定格,随着星球的运行依旧在延续,在女孩的生命树上开满往事之花。

往事不是黯然的泪水和悲伤是升华后的真挚。往事脱去具象的外衣,披上意象的轻纱,成为一种情感,萦绕在生命的道路上。“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种思念不再是泪水与惆怅,而是与花与草与天地之间的连接。往事早已愈合,行走在当下的是往事的升华,是一种真挚,一种释怀,超越悲伤和痛苦。又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并不是往事的消逝,而是升华与淡然,是一种新的人生观。往事不是泪水,是一种割舍不去的情怀。

涉江采芙蓉范文第7篇

小镇地处山坳,山下遍植松竹,苍翠横空,风景优美。然而,由于复杂的身世,他时常遭到乡邻和家族的歧视,童年的曼殊过早地感受了世态的炎凉,长期的压抑逐步形成了他孤僻的个性。

13岁那年,苏曼殊自投佛门,后因偷吃鸽肉,杀生犯戒,被逐出寺。15岁时,曼殊随表兄东渡日本寻母。次年,养母河合仙带着曼殊来到他的出生地,距横滨不远的逗子樱山村。

樱山村河合氏家临着一条小溪,小溪清流萦回,水光潋滟,景色宜人,曼殊不由心情怡然。

河合家一溪之隔,住着菊子姑娘,菊子姑娘颜似桃花,娇小可人,16岁的苏曼殊热切地爱上了她。

苏曼殊盼着爱情的降临,却又得不到一表情怀的机会。日复一日的精神折磨,使他焦躁不安,神志纷乱。

忽有一日,一只信鸽落在曼殊窗前,鸽足用红线系有一纸。曼殊打开一看,竟是一片丹霞笺,上有菊子姑娘手书一诗:“……密叶结重阴,繁华绕四屋。万汇皆专与,嗟我守茕独。故居久不归,庭草为谁绿……”

诗意温存,充满柔情。原来菊子姑娘也为曼殊所吸引,苦于无法表达,遂以信鸽传情。

曼殊为这意外的福音欣喜若狂,立刻作书为复,从此两人情书频往。

初恋新鲜而甜蜜,曼殊激动不已,他感受到了人世间的乐趣和温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一天,曼殊与菊子背着家人,越过多摩川到若松町一带游玩。

菊子浓密的秀发犹如一片乌亮的瀑布,柔软光滑,结着缎带打成的莲花结。在曼殊眼里,她是那么美丽。恬静秀美的菊子姑娘紧紧依偎着曼殊,曼殊拉着菊子的手,陶醉在温馨的氛围中。

这一次约会不久,一日,菊子又约曼殊黄昏后独舟晤面。

曼殊如约驾舟前往,却始终不见菊子身影。他一直等到夜冷露侵骨,月黯无光,不料天降大雨,曼殊浑身淋湿,寒风袭人,瑟缩颤抖,扫兴而归。

返家后,曼殊立即写信指责菊子爽约,致他困待终宵。正巧此时,曼殊也在横滨谋生的叔父悄然而至,见曼殊伏案作情书,认为有违封建礼教,败坏苏家门声,不禁愤怒填膺,加以惩戒。

曼殊本来心情就不佳,又遭叔父谴责,更加闷闷不乐。

偏巧这时信鸽又翩然而至,菊子在来信中解释了未能赴约的原因,原来他们的事情被家人发觉,菊子遭到监视,身不由已,为此心怀歉疚,并约期后会。

不幸此书又落曼殊叔父之手,叔叔怒不可遏,倍加鞭挞。

菊子闻讯后,自知与曼殊的结合已不可能,蹈海殉情而死。

顷刻之间,芳魂一缕,玉殒香消。曼殊大恸,痛不欲生,他的感情本来就很脆弱,初恋受挫后,万念俱灰,又一次出家,皈依佛陀。

若干年后,曼殊重游若松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赋诗一首:“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范文第8篇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历代学人均对其评价甚高。钟嵘《诗品》评其曰:“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多方面的,在此我们仅就其“孤独感”来作浅析。《古诗十九首》从题材上看,占绝大多数是游子、思妇诗。因此我们主要是从游子的孤独和思妇的孤独这两个方面来论及其中体现的生命意识之孤单感。东汉后期,社会动荡,宦官与外戚交替控制政权,“党锢之祸”更是给文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以察举、征辟制来选拔人才的初衷便成为泡影,知识阶层被权力中心彻底边缘化了。正如汉桓灵时《童谣》所唱:“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知识分子求仕无门,找不到出路,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对自身前途的迷茫和对社会命运的迷茫,使他们产生一种生存的孤独焦虑感。比如《回车驾言迈》:“回车驾言迈,悠悠涉远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诗句说出人处广袤空间中的孤独感。又《驱车上东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则是对人生苦短的哀叹。而士人长期游宦在外,与家中妻子分离,也产生一种思乡、思妻的孤独感。如《涉江采芙蓉》中,诗人写到:“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游子长期背井离乡,令闺中之人思念不已,思念而不得,遂产生深深的寂寞孤独感。比如《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是由于空间上的阻隔而产生的不得见的落寞;又“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是在无尽的思念和等待中,感慨年华飞逝的感伤和无奈。《青青河畔草》中的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寂寞直言不讳:“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这孤独太沉重了,“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河边的草地发芽泛青了,园中的柳树吐叶变绿了,季节的变化提醒着她们逝去的时光,闺中之人空独守,寂寞难耐。《冉冉孤生竹》的主人公把自己比作“寂寞开无主”的幽兰,无奈地怨嗟着“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古诗最后一首《明月何皎皎》之中的孤独愁闷感更是浓厚:“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作者忧思愁苦以致夜不能寐,独自徘徊惆怅,心中满是愁思,却无人可诉,只能一人默默地哭泣。通过流传下来的文字,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那些文人的心理和情感,感其所感,怜其所忧。

二、《陌上桑》与《羽林郎》之比较分析

《陌上桑》和《羽林郎》堪称古代诗歌中描写女性光辉形象的双璧。虽一为乐府民歌,一为文人创作,却有着相似的故事情节和结构,然而反复阅读,对比会发现其构思方法,人物塑造,艺术风格等又各有不同。

我们先比较其相同之处。两首诗内容和主题相似,都是描写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同社会恶势力之间进行的一场为反抗侮辱而斗争的故事,歌颂了美丽、坚贞、机智、勇敢的女性形象。其次两诗的故事情节也极为相似,都是先写女主人公的美丽和勤劳(罗敷采桑,胡姬当炉),继写封建官吏(太守)和爪牙(冯子都)为其美貌所倾倒,心怀不好之意,调戏女子,并欲强占为己有,然后写女主人公通过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与其斗争。

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的是这两首诗的不同之处。首先是人物刻画不同。《陌上桑》为民间诗歌,《羽林郎》为文人诗歌,因此刻画人物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民歌喜渲染、烘托,更具戏剧性效果,文人诗追求精美,用语精炼。《陌上桑》中,对罗敷的美丽,未着一字正面的具体的描绘,只是从其所用工具之美、服饰之美来烘云托月般表现其形貌之美,尤其是通过人们对罗敷容貌之美的惊慕与倾倒的异常反应来表现其美貌的无与伦比。而在《羽林郎》中,诗人直接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其装扮之美,无过多的渲染。其次人物性格有所不同,罗敷和胡姬都有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一柔一刚,一智一勇。这从她们对男主人公的拒绝方式即可看出。《陌上桑》中罗敷婉言谢绝,柔中见巧见智,她自信的向使君娓娓道来自己的夫婿是如何出色,暗含深意,于不动声色中令使君自惭形秽,不敢造次,《羽林郎》中,胡姬是断然拒绝,“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此等言语,何等决绝,使人凛然不敢轻犯,其刚中见贞见烈。由于人物性格的不同,故事结局也有所不同,《陌上桑》的结尾虽构制了悬念,但更倾向于一个喜剧性的结尾,符合民间诗歌迎合大众心理的特点,而《羽林郎》结尾的冲突激烈,女主人公性格刚烈,读者会为其结局而担忧。最后是两诗在语言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陌上桑》的语言通俗自然,生动活泼,更显俏皮风趣。由于乐府民歌属于大众集体创作,《陌上桑》基本上使用口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俗易懂,便于口耳相传,如“照我秦氏楼”中的“我”字。相比之下,《羽林郎》则雕琢气息较重,是比较典型的文人语言。

总之,《陌上桑》和《羽林郎》两首诗虽是同一题材,但二者展示出不同的风格特色,各放异彩,相映生辉。通过对它们异同的对比,我们也对这两首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则鸣《的孤独伤痛与汉末士人的生存焦虑》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年

[2]曾惠莉《论的生命意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