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阿房宫赋练习

阿房宫赋练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阿房宫赋练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精微绣;游于艺;工于技;精于术

1 引言――高冷的无锡精微绣

熟悉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刺绣,古时叫“针绣”,最早可见诸《尚书》中的“衣画而裳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缋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之句以及《诗经》中“素衣朱绣”、“衮衣绣裳”等描绘。其后,《晏子春秋・谏下十五》也有“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王采具焉”的句子。刺绣是画缋的姊妹艺术,《周礼・考工记》便将刺绣隶列在绘画之内,认为“五彩备,谓之绣”而首肯刺绣的艺术地位。《礼记・月令篇》中也有“文绣有恒制有大小”的言论,“文”同“纹”,指画,中国古代祭祀的礼服上衣是画的,下裳是绣的,印证了刺绣艺术的存在。总之一句话,刺绣发源很早,古已有之。我国第一个见诸史籍的刺绣名家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赵夫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四曰:“吴王赵夫人,丞相赵达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为龙凤之锦,宫中号为机绝。孙权尝叹魏、蜀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夫人乃进所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夫人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时人号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轻幔,号为丝绝。”无锡地处当时的吴国,是后来形成的苏绣的起源地之一。

无锡地方的传统手工刺绣简称“锡绣”,隶属于“苏绣”的范畴,是苏绣的一个重要分支。史志最早记载锡绣出现于明代中期,当时盛行的为十字挑花绣和堆纱绣,据《金匮县志》记载,“堆纱绣”曾作为入朝贡品:“堆沙刺绣兹明尤仲骥妻子余氏所制。早寡保孤、创制堆刺纱绣,此业自给、巧夺天工,曾以充贡,邑人咸仿其法。”可见当时无锡一带的绣技盛况。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著名刺绣工艺家丁佩曾经寄居于无锡,其著有中国刺绣艺术史上第一部专著《绣谱》,大大推动了无锡刺绣艺术的发展。20世纪三、四十年代,城乡妇女从事刺绣的很多,城区和许多乡镇都设有绣花会之类的民间组织,这些组织采取定样分派的办法,让妇女们在家中完成刺绣产品。这个时期,一些有思想的绣娘在刺绣技法上进行了探索,开创了许多种针法。此时的绣品主要为日常生活用品,如被面、枕套、帐帘等,大都为少女出嫁时的陪嫁品。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锡绣都处于民间的家庭手工状态。1959年,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锡绣研究组系统整理了锡绣的百余种传统针法,于1981年创制出“精微绣”这种精致微小的双面刺绣,从此提升了锡绣的艺术价值,奠定了锡绣的艺术地位。

精微绣是根据唐代苏鹗的笔记小说集《杜阳杂编》中文字记载的启发,经过反复研究、探索、试制发展而形成的。文中曰:“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眉娘生而眉如线细长也。称本北祖帝师之裔。自大足中流落于岭表,后汉卢景祚、景裕、景宣、景融兄弟四人皆为帝师,因号为帝师也。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现在精微绣已作为无锡的特色刺绣扬名海内外。

无锡精微绣主要表现为幅面微小、构思巧妙、绣技精湛、针法细腻等特点。作品往往在很小的画面内,精心构思文字和图案,并用双面刺绣的技法精工绣制而成。精微绣笔画细若蝇毫的文字秀丽清新,寸人豆马的图画形神兼备,作品借助于放大镜更能够感受到其精湛程度。自其诞生之日起,无锡精微绣屡屡在国内外展览中斩获大奖。

如今,苏绣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不仅是饰品、服装,就连室内装饰艺术品都开始走向千家万户,而作为其分支的无锡精微绣却显得十分高冷,根源就在于它无法降低身段去迎合市场。一幅精微绣作品动辄就要花费一两年以上才能完成,可见其精细程度,这种技术含量真的无法用金钱去衡量。可以说,学习无锡精微绣三年未必能够出师,十年未必能够成才。

2 “游于艺”――从《阿房宫》看无锡精微绣的艺术魅力

刺绣的魂在于精、细、美,无锡精微绣则体现了刺绣艺术的极致,其技术含量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用针、用料、用线、用色上更加讲究,在细部处理上为了使得作品神情毕现、惟妙惟肖,有时需要将一根丝线劈成七十甚至八十分之一。精微绣作品费力耗时,一件作品往往需要绣上数月,甚至数年,如无锡精微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红育的《阿房宫》绣了一年多的时间;蝉联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的锡绣艺术大师吴鸣文的《击鞠图》绣了近三年,《韩熙载夜宴图》(全长320厘米、高24厘米)则是她绣了五年才完成的一幅作品。

《庄子.养生主》有云:“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概括为“游刃有余”,比喻为“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把这个成语用在无锡精微绣艺术上一点也不为过,我们可以从赵红育的作品《阿房宫》上来验证。这幅作品画面尺寸仅有38厘米×16厘米,是一幅双面精微绣作品。作品的画面内容丰富,不仅反映了秦朝统一天下后营造出的规模宏大、覆盖百里的巨大建筑群-阿房宫景象,而且描绘了秦王登台祭天时瑞鹤呈祥的美景。护卫侍从、大臣、宫女等一应俱全。这些景色与人物在画面中均被刻画的细致入微、淋漓尽致。在绣制作品过程中,作者特别注重画面色彩的处理,为了表现出作品的历史感,特意将底料染成仿古色,使之与画面题材内容统一和谐,这样整幅作品显得十分古朴典雅。同时,作者特别注意画面前后层次、虚实关系的处理,在小小的画面中绣出了亭台楼阁的立体感、纵深感以及远近层次感,使画面有一种连绵不断、无限延伸的感觉。更为精妙的是,在作品中绣有1厘米大小的人物五十二个,且人物的色彩丰富、姿态各异、生动传神。在绣制远景和人物时用线最细处,将一根丝线劈成了七十多份,尽显作者高超的绣技和刺绣艺术的魅力。

《阿房宫》这幅作品曾获得了中国吴文化节金奖,作品不仅显现了作者的刺绣功力,而且显示了作者对于精微绣的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实际上这一切要归功于作者对于艺术的领悟,赵红育曾说:“如果只是停留于绣法和技巧,《阿房宫》不可能有这种层次感和辉煌感。”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她初学锡绣时就开始学习绘画,工笔画、油画、水粉画等都有涉猎,尤其是在隶属于工笔画的基础――白描上下足了功夫。在绣制《阿房宫》之前,为了能够绣出作品的深度,她专门用心地阅读了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研习过清代画家袁耀绘制的《阿房宫图》,之后才开始进行图纸的设计,刺下了第一针。这种对文学、对艺术的追求与尊重是其作品成功的前提。

众所周知,阿房宫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于渭河南修建的豪华宫殿。杜牧在《阿房宫赋》开头一段就描绘了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镅桑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语言既简练又形象,把阿房宫的特征刻画的准确生动。这些语句在作者的针下出现必须经历反复多次的草图,然后形成正稿,再被转移成为刺绣的绣稿。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艺术珍品,蕴藏了作者对艺术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精微绣技法的娴熟。

3 “工于技”――从《丝绸之路》阅读无锡精微绣的高超技艺

《说文》曰:“技,巧也,从手,支声。”“技”是用来进行艺术创作的手段, 侧重于生活中实用的技艺、技巧。先秦思想家庄子在《天地》中云:“能有所艺者,技也。”意思是“能够让能力和才干充分发挥的就是各种技巧”。庄子对于技艺的描述有其独特的一面,除被人们所广知的“庖丁解牛”(《养生主》)外,还有“轮扁斫轮”(《天道》)、“大马捶钩”(《知北游》)等。《庄子》所记述的技艺人物,如“庖丁”“匠石”“轮扁”等,他们高超的技艺也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

无锡精微绣也是高超技艺的体现。这一点从精微绣作品中就可以管窥,例如赵红育获得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的作品《丝绸之路》,这件作品卷幅微小,画面尺寸仅有38厘米×18厘米,但却精细地绣出了一支古代丝绸商旅浩浩荡荡的行进队伍。该作品采用了双面精微绣技法,画面绣有24个人物、21匹骆驼、5头毛驴、4匹马、3条猎犬,使用了上百种颜色的丝线。画中的人物神态各异:有的人手执马鞭,有的人怀抱琵琶;有口衔长号的乐工,也有肩披哨马的商贾,骆驼与马匹的布局错落有致,犬只则穿行于行进的队伍之间,再现了数千年前中国丝绸之路上繁华的景象。在这幅作品中,作者为了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巧妙地运用了刺绣的各种针法来进行表现,如:运用乱针绣法绣出了骆驼毛皮厚实凝重的感觉;用平绣的针法绣出了丝绸绢缎润泽的质感。精微绣作品《丝绸之路》中的人物十分微小,人物的头部基本上如绿豆大小,有的比芝麻粒还小,为了使得人物面部能够生动传神,作者把一根丝线劈成了1/60-1/70来进行绣制,丝线越细,做工就越复杂,画面也就越精致。劈线也是技法技巧。当然,精微绣并不是都用细线,而是要根据画面元素的情况而定,比如画面中的骆驼、马匹等用细线就不恰当,就会缺乏毛发的柔软与厚重质感。因此,线的粗细运用依赖于刺绣人的经验积累。

无锡精微绣艺术最难把握的是“开脸”,“开脸”就是指绣五官。五官的位置、比例与神情都要准确地绣出来,粉白的脸庞不能用笔打底稿,眉毛、眼睛、鼻子在哪里绣怎么绣全凭感觉,而且还要考虑到画面反面的效果。《丝绸之路》作品中的人物之所以须眉毕现、神采飞扬,这是作者拥有熟练与高超技艺的体现。作品中的人物、骆驼以及马匹等每一个姿态与表现都不一样,这是作者的功力所在,就像王羲之书法《兰亭序》中的“之”字,每一个“之”字都不会与其他的一样书写。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丝绸之路》作品中每一只骆驼的眼睛也是不同的。就连作品中的题跋作者也没有含糊。这款题跋共有194个字,笔画细若纹毫,但作者却能够把每一个字表现地点画分明、字字清晰,从而使得作品的整体性与艺术性都得到了发挥到了极致。

4 “精于术”――从《古运河梁溪风情图》分析无锡精微绣的绣制策略

“术者,策也”。无锡精微绣绣制的策略有很多,首先是创稿。创稿也就是设计画样。一般来讲,画样可以直接选用名家画稿,也可以自己构思描绘。创稿对于精微绣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稿子的优劣决定了作品的成功与否。绣稿一般虽来源于书画,却又不同于书画,书画是二维的,精微绣却要考虑图画中套针、施针、流水路等技法的选用。一幅优秀精微绣作品的前提首先需要创作者具有一定的天分与艺术修养。精微绣传承人赵红育说:“学刺绣很简单,天分很重要但也很难培养,因为师傅教的是技巧,而绣品的好坏,靠的是个人的艺术修为。一个充满感情的作品,它有丰富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层次,它是可以在绸布上跃动的。”“刺绣,绣几针比较简单,你要绣好的话,你的美术修养要提高,只有美术修养提高以后,你绣出来的东西就完全跟人家不一样!”精微绣《古运河梁溪风情图》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代表性作品,从作品所呈现的面貌可以看出作品的创稿花费了极大的精力。众所周知,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运河两岸的一些文化古迹、民风民俗也在逐渐地变化与消失,作者希望通过精微绣作品把无锡古运河的风貌保留下来。

精微绣《古运河梁溪风情图》是无锡著名书画家金家翔绘制的作品,用头发丝作为绣线绣制。其完成于1993年11月22日,由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制作完成。画面尺寸为1150厘米×25厘米,耗费了作者8000多个工时,采用了3000克20多种不同颜色的头发精制而成。这幅作品描绘的是清末民初无锡古运河段的盛况,画面中包含“三里桥米市”“北塘街市”“黄埠墩龙舟竞渡”“崇安寺皇厅”“惠山寺庙会”“太湖宝界桥”“清名桥节场”等无锡众多特色景点与民俗风俗活动。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一大人造奇观,已有2500多年历史。无锡是唯一一个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横贯于无锡市区的古运河河段最具江南水乡风情,两侧的建筑、街道、风景具有典型的无锡风俗特征。如今,这条运河虽然已经不再如往昔般辉煌,但每天依然可见来来往往的货船。它见证了无锡三千年的风雨与古朴醇厚的民风民俗,承载着无锡璀璨的地方文化与运河文化。《古运河梁溪风情图》画面共有1800多个人物、1200余间房屋、桥梁20余座、船只280多艘。作者将水面、建筑、桥梁、舟车等有机地组织到一幅长卷中,再现了古运河无锡段的繁盛景象,作品磅礴大气又不失秀丽古雅,体现了作者对于艺术的驾轻就熟。从构图来看,《古运河梁溪风情图》画面饱满,疏密对比恰到好处,图与地的布局合理,使得画面看起来非常优美。更难能可贵的是图中的近2000个人物每一个都不重复,这也体现出作者对于作品创作的严谨态度。这么多的人物每一个都仅有大约一厘米高,要展现每个人物的动态与表情是十分花费精力的,单从设计图稿上讲,就需要作者进行无数次的构思、修改。这种对于作品精益求精的态度是作品成功的起点。

实际上,无锡精微绣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勾稿、选底料、勾绷、配线、刺绣以及装裱等都需要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甚至创作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时还需要对相关文献、古画作等进行仔细阅读与研磨。

刺绣的核心是针法的运用,针法就是针与线的运用技巧。精微绣的针法就有近百种,一幅好的作品需要作者能够熟练地根据作品的题材与内容选用合适的针法,这样才能使作品呈现出绣面平服、丝缕合理、设色精妙、光彩射目等特征。齐针是刺绣中最基本的针法,也是精微绣最传统的一种针法,可以作为练习基本功使用,其他针法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得来的。20世纪30年代丹阳正则女校的老师杨守玉受到西洋素描画法的启示创立了乱针绣,从而开创出一(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个新领域,使得刺绣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在《古运河梁溪风情图》作品中,作者使用了不同色彩的头发,采用了散点针、滚针、缠针、虚实针、套针、接针、铺针等多种针法进行绣制,完美地绣出了不同物品的质感与色泽,也绣出了远近物体的虚实层次,多样的绣法与多变的针法使得作品呈现出优美的意境与神韵。

5 结语

无锡精微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获得了世人的尊重与认可。精微绣是美丽的,其有着画幅微小、艺术精湛的特征,具有难以想象的精细度,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艺术的要求也非常之高。尤其是在当下,精微绣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其实用功能已经逐渐消退,艺术功能却越来越被强化。因此,精微绣艺人不仅需要高超的刺绣技术,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精湛的绣制策略,这样才能使得寸马豆人的刺绣作品达到笔意自然、色彩丰富、神采飞扬的艺术表现效果。精微绣以线为墨、以针为笔,刻画入微、形神兼备,在丝绸材质上书写着光辉,散尽了世间美丽。赵红育、吴鸣文等是精微绣的坚守者,她们不仅自己毕生为此奉献,而且努力为精微绣的传承做着贡献。

参考文献:

[1] 汤可可,盛晓奇.百年芳华锡绣溢彩[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2] 蒋小钢.发掘古老工艺 开创锡绣新篇[J].档案与建设,2001(1):038-039.

[3] 赵红育.实用刺绣入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

[4] 李E,张竞琼,李向军.苏绣中的服饰品绣与画绣主要针法研究[J].丝绸,2012(6).

[5] 王平善,王安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背景下无锡精微绣视觉元素特征分析[J].艺术中国,2016(2):082-088.

[6] 龙佳骊.锡绣艺术赋兴之道[J].江南论坛,2012(2):030-032.

[7] 郑慧,陆元钢.锡绣:一条几近断裂的“经脉”[N].无锡日报,2005-11-01(B04).

[8] 廖翊.锡绣 独“绣”大师,守清贫耐寂寞[N].新华每日电讯,2007-06-18(007).

[9] 朱玲,刘琼.薪火相传 文化流芳[N].人民日报,2012-06-15(024).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67—01

想象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观察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边观察、边分析、思考、想象,这样,帮助学生提高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写出的文章内容更充实,表达的感情更真挚,更感人。如进行“写出景物的特征”写作教学之前,可组织学生观察具体的景物,如一盆花,一幅画等,然后练习。学生没有经过细致的观察,自然写不出生动的文章。可能只是直观的描述.有的学生这样写:“这盆花颜色真多呀,白的红的淡红的都有。”还有的学生这么写:“这幅画多美啊,远山苍翠,秋水潺潺。”这些学生也观察了,他们看到了眼前具体的景物。但我们读了觉得干巴不生动。经过老师的引导,他们可能写得更具体,但也仅满足于细致的描绘。这就是学生在观察时,没有动脑筋思考,没有进行想象的缘故。写景物,若只是停留在一般现象的叙述和枯燥的记录上,文章就像个瘦弱的婴儿,仅有几根骨头支撑,缺少血肉,显得十分干瘪。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充分的想象,由眼前景而至心中景,由言中意而至言外意,由相关的景物而想到相应的诗文与精神,文章才能有充实的内容,深刻的内涵。

在课文阅读中培养想象能力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想象丰富。教学中要结合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挂图、幻灯片、课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课文内容变成一幅画面浮现在头脑中。另外,阅读文章时,引导学生积极启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借助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想象作者所描绘的人、事、物等,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的感觉。如在阅读《阿房宫赋》一文时,当读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融融,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这些句子时,可启发学生想象,仿佛自己此时就置身于阿房宫,面对着壮丽的建筑,来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由此及彼生发道理的写法。

在自由写作中培养想象能力

所谓自由写作,就是不受时间、不受内容及写作方式限制的一种练笔形式。日记、随笔、杂感、游记、缩写、扩写、改写、续写等均属于自由写作。例如有的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续写下去,既巩固课文中所学的知识,又拓展想象的空间。例如《陈奂生上城》一文,开始陈奂生心疼自己的五元钱,愤愤地说:“我是半夜里来的呀!”那最后陈奂生又会怎样做呢?会怎样说呢?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教师可把文章的最后部分压缩作为续写的开头,让学生延续故事情节,想象陈奂生会有怎样的语言、神态、动作。然后再进行续写练习。学生续写的过程,就是创造想象的过程。

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或内容进行想象作文,这样有助于与原文对照,加深对文章中心的体会,也能激发学生的求异逆向思维。改变原文的种类有:改变故事情节;改变人物的环境;改变人物的个性等。

借助电教、多媒体手段培养想象能力

多媒体网络技术把音乐、图像、文字集于一身,向学生展示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了学生观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第3篇

A. 作息饮食很规律

谈到养生之道,郑治平告诉笔者说,“头要冷,脚要热,身要动,心要静”,最难做到的是心静。现在,老人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出门,锻炼身体,打半小时的少林罗汉拳。每天下午老人都要静坐两个小时,以排除杂念静心养身。

“睡不过子午”是老人一直坚持的。多年来,他坚持晚上10点多上床睡觉,最迟不超过12点,早上则6点起床,中午午睡1小时。

十年前,老人看报纸上介绍吃玉米的好处,就将早餐改成了玉米粥。从农贸市场或超市买回玉米粉后,每早煮玉米粥吃,这个习惯坚持了10年。老人吃饭遵循中餐饱、晚餐少的原则,偶尔吃点肉,即便这样,他的胃口也很好。

B. 喜欢历史和书法

郑老记忆力惊人,虽年逾百岁,仍能完整背诵《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陋室铭》《阿房宫赋》《醉翁亭记》《滕王阁序》和不少诗词。性格开朗的他说,诗词里提到的名山大川,他都想亲自走走看看。

据了解,老人出身书香门第,大他5岁的堂哥参与了中英大辞典的编撰。年轻时,他读了很多历史书籍,平日喜欢熟读古代诗词,“郑板桥的诗词随便一首都能将含义讲得清清楚楚”。

老人说:“我是年近百岁时才开始练习书法的,一写就不可收拾。”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有人慕名来求字,老人来者不拒,但一天只给四五个人写,每人送四个字。有不少人索要郑老的书法作品后,给他回赠红包,都被老人谢绝了。老人说:“送红包我不会收,在我看来,有人请我写字是人家看得起自己,这是一种幸福与快乐。况且通过写字我还能练习书法,我还得感谢人家呢。”

有一次,老人所在的上郑井小营村准备在村口立一块村碑,请老人书写村名,老人用顺口溜表达了自己的心思:“不管石碑价多少,四分之一我掏包。虽说我的休金少,全村数我年最高。村名我写君莫笑,留名之事我不要。”最终,乐善好施的郑治平老人捐出12600元。有知情者向笔者介绍,老人的儿孙们盖房子,老人一分钱没给,但村里修路、助学等,凡涉及公益之事,老人总是慷慨解囊。 “金钱不要留给后人,后人自有出路,要自己去苦。”谈及金钱观,他对笔者如是说。

C. 仁爱为先,宽容为怀

郑老天天看报,现在眼睛不好使了,还经常用放大镜看小区里的黑板报。“老人喜欢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他身边的人介绍说。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名句名篇 问题 方法 理解 识记

名句名篇的默写是高考试题中一个比较稳定的考点。高考对其考查,意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采用3小题6句的形式考查,所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是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名句,且均为直接性默写题型,难度较低,因而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诵,更要写得正确。

我根据学生在多次考试中的答题情况发现,在名句名篇的默写上,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错句、上下句颠倒、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默写时减少失误:

一、注意生僻难写字的偏旁部首。对名句名篇,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一定能得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生僻难写字重视不够。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中的“妃嫔媵嫱”四个字,都是女字旁,“妃嫔嫱”三字中都在左边,“媵”字中在右下角。如果注意到这一点,一般就不会写错了。我们在复习时,对生僻难写字必须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

二、注意领悟字的含义。记名句名篇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做到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就会把“始”写成“使”;“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中的“幽愁”义为“深重的愁思”,不能写作“忧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中的“漠漠”指天色,而不是拟人化的情态“默默”。

三、要注意区分同音异义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这类词对考生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中,“长”容易误写成“常”。

四、要注意通假字。古诗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现象,如果没有掌握好,就容易因读音要按照本字读而误写成本字。例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诗经・氓》)中的“属”和“说”,“属”通“嘱”,在此为“劝人喝酒之意”,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属”;“说”通“脱”,在此为“脱身”之意,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说”。

五、要注意句子中的词序。有不少名句的词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易《琵琶行》)这两句中,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蓬山此去”写成“此去蓬山”,“秋月春风”写成“春风秋月”。

六、留意试题后面标出的语句的出处。很多的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各种著作相互引用,已经变成了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如不注意出处,就可能张冠李戴、移花接木。2011年新课标卷默写题第1小题“子曰:‘三人行,_____’(《论语・述而》)”应填“必有我师焉”。如不留意后面标出的语句的出处《论语・述而》,就可能按韩愈的《师说》中“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填写成“则必有我师”。

七、留意虚词等细微处。有些名句中存在着一些语气词、发语词等虚词,由于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而不被重视,考试时考生就极易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出现失误。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轼《赤壁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以上两句中,就存在易被忽略的语气词、发语词,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中的“盖”字,“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而望矣”中的“矣”字,默写时很容易出现失误,故应在平时背诵时加以重视。

八、注意纠错,重点防范。1.对于那些容易写错的字,要重点防范。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登高》)中的“繁”不能写作“烦”,“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浸”不能写作“近”或“进”等等。2.对于容易漏字、添字的地方,也要注意。如“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有的同学容易将第二句中第一个“而”和第三句中的“之”漏掉。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巧析;文言实词;活用

新课改对于学生的语文素质有了高度的要求,要想形成更高的语文素质,学生就需要掌握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因为不理解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而读不懂文章,在翻译语句时出现失误。而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分值也是稳中有升,学生失分也较多,如何促使学生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怎样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呢?

首先要掌握文言实词的五个特点,即单音性、多义性、近义性、通假性和活用性。本文重点探讨的就是怎样使学生掌握巧析文言实词的活用性的方法。

文言实词的活用性,是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可以按照习惯临时改变意义和功能,用作其他词类。

文言实词一般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代词五大类。代词一般不活用,所以本文重点探讨的就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活用现象及 规律 。

那么,怎样发现文言实词活用了呢?

首先,可以结合语境思考,做到字不离句,名不离段,段不离篇。如果该实词按照它本身的词性和固有意义去理解,可是翻译不通时,该实词就可能出现活用。如《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其中的“义”字,你如果按照“正义”或“道义”去理解,肯定翻译不通,因此只能把义字翻译成为一个动词性短语(在本处是一个动宾短语)——坚持正义,这就是名词“义”活用作动词了。

其次,可以使用语法分析法,去定词性,划成分,猜意义。不光 现代 汉语的单句可以划分句子成分,其实对于古文的语句同样可以使用成分分析法。

第一,可以先把现代汉语单句的成分划分口诀教给学生,然后指导学生去实践,在不断的练习中去熟练掌握方法。口诀如下:“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划分先找中心语,谓前是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的定地状得后补。”也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例句,再用符号法标注出来。如主语下标双横线,谓语下标单横线,宾语下标曲线,定语标小括号,状语标中括号,补语标尖括号。如:

(精通武功)的武松[在景阳冈]打<死了>(一只)(猛)虎。

第二,使学生比照尝试着对文言语句划分成分。当然,这需要注意实词所处的句法环境。如是省略句,在划分前应补出省略成分;如是变式句,在划分前应调好顺序;如有需要删除的虚词(主要是连词、语气词、音节助词和偏义复词中没有意义的词语)要先删除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左右[欲] 刃 相如。”很明显,刃字是名词动用,用刀杀。

第三,要对学生进行词类活用的分类指导,使学生能够结合语境,用好成分分析法,随机应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提高。可以先列出词类活用简表如下:

就以名词活用作动词为例:

判断名词用动词,大致有以下方法:一是当用这个名词的原义在句中解释不通,而换上一个与相关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可以解释通的时候,这个名词就用作动词了。二是从语法结构上看它是否处在动词谓语的位置上以及它前后的词和它构成的关系。要用动词和动词性短语来解释。具体情况如下:

两个名词连用,两个名词都不作主语且不形成动宾关系,全句也没有谓语动词时,则前一个名词用作状语,后一个名词用作谓语动词。如《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的统治者)[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石子。

当名词前有“能”“欲”等能愿动词时,名词用作动词。如《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名作动。

名词前面是副词时,该名词用作动词。如《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目”前有副词,“数”故活用为“使眼色”。

名词前有“所”字时,名词用作动词。如《陈涉世家》:“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前有“所”,故活用为“用鱼网捕”。

名词后有介宾短语或有表处所的名词,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如《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舍”活用作“盖房子定居”。

两个名词连用,构成主谓关系,则后一个名词活用(表判断的名词谓语句除外)。如《烛之武退秦师》:“晋军函陵。” 军,名作动,驻军。

名词后面带有宾语或补语,则该名词活用作动词。如《伶官传序》:“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名作动,推究。

一个名词之前之后用“而”连接,特点是“而”的另一端是动词,则该名词必定用作动词,这时的“而”起的是连动作用,如《侍坐》:“子路从而后。”后,名作动,落在后面。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第6篇

一、积累素材

素材积累并非仅仅是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制作成读书卡片。当然不排除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只要坚持不懈,定有成果。本文在这里素材的积累加一层思想积累的内涵,即在增加思想厚度的情况下的经验素材的积累和语言素材的积累。

(一)经验的素材

文言文上自先秦,下至明清,纵横两千余年,记载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物,他们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后人。单就中学课本而言,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的浩然正气,屈原的上下探索,司马迁的幽思发奋,陶渊明的直腰南山,韩愈直面时弊,苏轼乐观旷达高唱大江东去,辛弃疾栏杆拍遍忍叹廉颇老矣,范仲淹岳阳楼记忧乐万家,文天祥丹心留照千古,还有李白、杜甫、李清照,等等,一串串光辉的名字,背后有多少让人或感动或激动或震撼的事迹,他们的故事或可以再现,他们的经历或可以反思。这些,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经历对照着自我的人生,这也是人生经验的累积。或许教学某篇文言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适当时候自然能反映在作文中。

(二)语言的素材

我们学习文言文,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积累文字功底和对字词基础的掌握,对古文中极妙极美的语境和意境的琢磨,在潜移默化中沉厚自己的文字基础和思维功底。这是语言素材宏观上的积累。微观方面,可着意于名言警句、精彩文段,读熟读透,背得滚瓜烂熟,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结合现实,多加思考,尝试自己给出新解。即,对名言警句,我们不仅要注意积累与迁移,更要注意创新与贯通。

二、提升情思

杜牧主张:“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同样写武侠,金庸的小说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情感侠义、武学修为、佛法禅机,就不再只是一般的打打杀杀,而被人推崇甚高。纵观高考优秀作文,几乎都是在立意上胜人一筹,思想中能闪耀出令人炫目的光彩。而立意的高下,与思想认识、生活态度、文化底蕴紧密相关。如能精学到一些古人的境界,文化素养的提高、文化底蕴的丰厚,自然会在字里行间展示出来。我们体味文言文中的义理,感悟古人所彰显的精神,可以引发思考,开拓思维,加深对生活的认识。现在许多学生的作文,立意不高,原因众多,其中之一,文中缺乏一种责任感。而我们所学文言文,其作者之责任感和使命感常体现于文字间,他们有出于对国家的责任,如苏洵的《六国论》、杜牧的《阿房宫赋》、辛弃疾的《永遇乐》等等;有出于对社会的责任,如韩愈的《师说》等;有出于对生命的责任,如苏轼的《赤壁赋》等;有出于对个人道德操守的责任,如陶渊明、李白的作品。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到古人的这些责任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优秀古人这些有力的呼吸,挖掘出作品的生命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诸多有益于社会与自己的责任感,那么,这反映在他们的作文中,就会有一个新的高度。

文言文中的一些见解很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他们有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有些不足,但这正是我们进行思维训练的好契机。如教学苏洵的《六国论》,我们可以不必急于将其余两苏及李祯的《六国论》摆给学生,而可以先让学生写一下自己的“六国论”,发掘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三、学习谋篇布局

文言文的篇章结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提醒学生注意揣摩文言文的谋篇布局的方法,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我们在学习了某篇文言文后,把它当成范文,进行作文训练。如在《烛之武退秦师》和《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中,就可让学生学习记叙文开头的方法。我们中学生写记叙文,有的毛病是常常在开头来一段貌似深刻的议论,有的则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这两篇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它们的开头不仅将事件起因或背景交代清楚,而且妙用多多。比如埋伏笔,如《烛之武退秦师》的开头为烛之武巧言离间秦、晋埋下伏笔。还有设悬念,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开头对廉、蔺二人经历、身份的简要交代,不仅为廉、蔺之争埋下了伏笔,还设置了一个悬念:一个已是战功显赫的大将军,一个还是低微的令舍人,二人地位悬殊,合为一传,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就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写开头要带着“开门见山意识”“伏笔意识”“悬念意识”。《烛》《廉》两文在情节上曲折多变,手法多样,有虚实结合,如烛之武、蔺相如的出场,并不是直接就和我们见面,都是先叙述旁人的介绍,属于虚写。有“逆思”手法,如烛之武被人推荐为郑国的“大救星”,出场一看,却是一个牢骚满腹的老头子。和氏璧是一个重要的筹码,蔺相如到了秦国后,首先把它献给了秦王。还有抑扬的运用。《廉》先介绍蔺相如卑微身份,小抑;大写两大奇功,大扬;后又写其示弱于廉颇,小抑;再显其高风亮节,大扬。还有横生枝节。如《烛》文,秦军已经退兵,看来事情该告一段落,但这时跳出来一个窝了一肚子火的子犯,请击之,风波又起,气氛陡然紧张。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指导时,注意提醒学生对这些技巧的借鉴。

指导议论文写作,更可把议论性文言文当成优秀范文。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篇提出中心论点,统摄全文,然后加以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题目即揭示中心论点,然后摆事实,归纳观点,接着进行道理论证,最后再次点明论点。《六国论》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提出两个分论点,以“补”好中心论点有可能被别人抓住的漏洞,接着对分论点分别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并暗中针对现实发表看法。可引导学生学习提出论点以及论证的方式,分析这些议论文中论点和论据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明白精选论据的重要性,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第7篇

一、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

因为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更贴近,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如语文口语训练,高中语文课本的每一单元都设有口语练习。就拿演讲训练来说吧,听名人的演讲,用传统的工具,学生只能听到演讲者的声音,是种远听而不可近视的感觉,不能引发学生较浓厚的兴趣。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就不同了,学生除了听到演讲者的声音外,还能看到演讲者的动作、神态和表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内心对演讲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主动训练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内容和意义

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的整合,可以从两方面探讨:

(1)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和学科相融,就如传统的“粉笔+黑板”,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学习《神奇的极光》一课,对什么是极光,极光的形、色如何,只看文字,显得有点枯燥无味,印象也不能深刻。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播放极光的影像,让学生直接观看极光的形、色及极光发生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探讨极光发生的原理,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课文。而网络的运用,可拓宽思维空间,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唾手可得自己想要的材料。如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审美能力。

在高中教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腾王阁序》、《阿房宫赋》、唐诗、宋词、元曲、《荷塘月色》、《再别康桥》、《世界最美的坟墓》、《断臂的维纳斯》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令意境全出。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

这点在讲唐诗宋词时就很明显,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但毕竟是年代久远的东西,学生较难深刻地领会诗词的意境美和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如果以信息技术作工具就不同了。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学内容的扩展与改革,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信息技术作为教本的辅助内容与课本内容相融,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

传统的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虽然也会涉及到课外知识,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就不同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有如海洋般的深遂宽广,与语文学科整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集到广泛的知识,使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资源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学习语文。如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在互联网里,有很多关于写作理论、技巧的文章和众多例文评点,作文课上,老师可以用此来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眼界开阔了,积累的素材也多了,这就为写作积聚了基础,有利于学生创作,特别是构思、立意方面的创新。并且,学生还可在互联网中搜集更多例文和评论,广泛地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另外,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论坛中,让更多的人来评点,给意见,从中得到更好的提议,来提高写作水平。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给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文言文;高效课堂;优化;兴趣

高中新课程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步入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段。希望用较短的时间,完成较多的任务,获得较好的效果是每位教师的不懈追求。而高中文言文教学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用时多、效率低、课堂闷、师生厌的现象,怎样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采取下列措施可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一、优化预习,提高课堂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师生对课前预习不是很重视,文言文的预习,普遍以要求学生结合课本下面的注释和工具书了解作家资料、文体特征等文化常识,并且正音,阅读课文,自主翻译,了解文章大意为主,缺乏指导,缺乏目标,显得比较虚。如果我们精心编写“导学案”,并把它作为预习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学生就可以利用它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甚至是理解大意,为进一步理解、鉴赏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真正上课时,学生不仅听课时可做到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集中精力于重、难点知识上,提高学习效率,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诵读,以读促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而且常常贯穿教学的始终。新课标指出:“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手段,熟读成诵则可以达到丰富积累、培养语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效果。但诵读不是一味呆读,要加强指导,应有目的地进行,既要有浅层次的对字音、句读和语气层面的解读,又要有更深层次的对文本情境、情感和作者写作目的的揣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与文本融合起来,赋予文本新的意义和生命情感。例如,教《阿房宫赋》时,我让学生先自由诵读,扫除字音障碍、明确节奏;接着又让他们分组诵读,疏通文中的字词意义;然后又采用配乐朗诵读的方式让他们感知文本的情感,揣摩文本的写作目的。如此一来,学生在诵读中实现知识的生成,不断领悟了文本的内涵,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兴趣引领,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才能更加有效。所以,教师要在兴趣的引领上多下工夫,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如,利用视频资源,创设情境。在教学《滕王阁序》时,我一开始就播放有关滕王阁的专题片和室外千人诵读《滕王阁序》的视频,让鲜活的画面驱走学生的畏难情绪,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和谐愉悦中解读《滕王阁序》。又如,把握文中的某些创造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项羽本纪》一文时,我就借助“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这句话,让学生讨论项羽失败的原因,并让学生结合课后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人诗作,开展“众说纷纭话项羽”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优化课堂结构,突出学生主体性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就必须要优化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教师要对教学顺序进行最合理的组合,对授课内容的先后、详略,要精心策划,充分发挥人(指教师和学生)、教材、教学时间、教学情境的功能,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转换角色,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做到以生定教,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并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个人学习的特点、知识掌握的程度、探求新知的个别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用新的视角去解读、阐述和发现文言文,勇于提出独特的见解。让学生自己去联系现实,感悟课文,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这样,学生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吸收宝贵的养料,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和道德情操。如,教《促织》时,可以利用《促织》的动画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先让学生在动画片和原文的对比中进行学习讨论,然后让学生对照“导学案”上的预习指导充分预习课文,并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这样,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针对学生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加上教师的精讲点拨,并进行课堂训练,最后让学生做练习案,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拓展延伸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