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植物的现代诗

写植物的现代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写植物的现代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植物的现代诗范文第1篇

原名梁秉钧,1949年生,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比较文学博士。岭南大学比较文学讲座教授。创作有诗集《雷声与蝉鸣》、《博物馆》等十一卷。小说集有《养龙人师门》、《剪纸》、《岛和大陆》、《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布拉格的明信片》、《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小说《布拉格的明信片》及《后殖民食物与爱情》曾获第一届及第十一届中文文学双年奖。诗集《半途》获第四届中文文学双年奖。在内地出版的近作有《在柏林走路》、《也斯看香港》、《人间滋味》、《书与城市》、《香港文化拾论》等。

2013年1月5日,香港著名作家、学者也斯逝世,享年65岁。

写文章时,他是也斯。写诗时,他是梁秉钧。这是一位文学全才,既是岭南大学比较文学讲座教授,也是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法国大作家弗朗西斯·密西奥称:“也斯是一位探寻昔日传奇的作家和诗人。”香港著名作家叶辉说:“也斯写评论文字,常以散文的笔触、从感性的角度,对问题层层抽丝剥茧,用真实的感觉做出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语气的真挚和亲切,不硬套理论,不搬弄令人打瞌睡的术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认为:“也斯也正经八百地写过厚重的‘学院式’的批评论文,但我还是更爱读他那些随感式的富于诗的韵味的诗评。”梁秉钧的诗歌创作也为文化界公认,常常作为香港诗歌的代表人物与世界级诗人对话。

几年前,也斯患上癌症,他积极接受西医和中医的治疗,同时写作不断。香港著名小说家董启章深受也斯的影响,他的记忆中也斯为人乐观,提携后辈不遗余力:“除了香港,他也常常到外国去,交了很多朋友。听说他得了肺癌,大家都很担心。大家也很奇怪:他不抽烟,但为什么会有肺癌?”

2012年,也斯依然从容参加各类文学活动,是香港书展的“年度作家”。

为中国诗人重新定位

也斯本名梁秉钧,小学时读遍家中由内地带到香港的五四作品。朱自清编的《新文学大系》诗歌卷是他的新诗启蒙,他还喜欢朱自清、闻一多、周作人、李金发、徐志摩的作品。当时香港的旧书店老板曾用速印机翻印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诗集,为文艺青年青睐。梁秉钧就买过卞之琳、穆旦、李广田、王辛笛的诗集。他的舅舅到台湾读书后,又带回一些台湾的诗集,使他开始关注纪弦、痖弦。

就读浸会大学英文系时,梁秉钧开始研究现代诗。他回忆:“当时我很想理解外国的文学思潮。1960年代是一个压抑又躁动的年代,法国、美国有学生运动,中国内地有‘’。香港正迈向现代化,东西文化互相冲击。我在这都市成长,遇到的新事物想寻找对应的写法。但是‘五四文学’很少写到这种城市,所以我向法国、东欧、拉丁美洲的文学寻找参照。”

浸会大学毕业后,梁秉钧辗转任职多间报馆,熟悉香港草根阶层的生活,认识了许多传媒界、艺术界的朋友。他前后写了八年专栏,内容涉及书评、影评、艺术评论。1972年,梁秉钧和朋友合办《四季》杂志,第一期尝试做了加西尔·马尔克斯专辑。他找来一些朋友,通过英文、法文将《百年孤独》的第一章及马尔克斯的四五篇短篇翻译出来。第二期则做了博尔赫斯专辑。直到1982年,加西尔·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大陆、台湾才开始翻译其作品。梁秉钧说:“我们在香港比较早接触这些东西,也很想借鉴这种有热情也有艺术性、社会关怀的文学。”1978年,梁秉钧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养龙人师门》,尝试用魔幻写实手法写香港的都市面貌。

1978年,梁秉钧赴美攻读研究院,1984年获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梁秉钧发现比较文学涉及面很广,跟哲学、历史、艺术、电影等都有关系,而这些正跟他以前的工作紧密相关。写博士论文时,梁秉钧关心现代主义的问题。他本来想做的题目是研究美国诗人,例如庞德、盖瑞·施耐德受中国古典诗的影响,后来他发现美国学界研究诗歌的材料很多,反而是研究中国诗歌的材料很少。他认为中国新诗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一方面是战乱与政治的变幻,使文学家受到很多困扰,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作品。中国文学的现代主义文学跟英美奥登、庞德的现代主义完全不同,梁秉钧于是尝试用理论去讨论,在某种意义上为中国诗人重新定位。他认为:“闻一多对神话、《楚辞》、《诗经》很有见地,没有抛弃传统。周作人、鲁迅旧文学的功力深厚;到后一代的林庚,他的诗有不少旧诗词的痕迹。沈尹默、吴兴华的古典文学修养很深。当时好像有一种非此即彼的观念,不是西化就是传统的,其实他们是做了调和的。所以,1940年代的新诗可能是最成熟的,没有表面化地跟传统对立,也没有表面化地抄袭和借鉴西方的东西,比较成熟地消化了两方面的东西。冯至、穆旦、郑敏、辛笛这些人的诗是比较成熟的,能看到1940年代的时代背景,但另一方面也注重诗的艺术性。”

梁秉钧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加州大学、史丹福大学、哈佛大学的藏书中找到了很多材料,重新发现了一些诗人诗集,终写成论文《抗衡的美学:中国新诗的现代性:1937-1949》。同一阶段,他还完成了诗集《游诗》,这本诗集除了受当代美国后现代诗风的冲击外,也向40年代的诗人吴兴华与辛笛等致意。

写完论文回港任教后,梁秉钧仍然保持收集新诗材料的习惯。1987年到上海交流期间,他访问了孙大雨、罗洛、施蛰存、辛笛,同时继续寻找另外一些诗人的下落,如广州的梁宗岱、欧外鸥、李育中。他说:“我一直对香港和广州的关系很有兴趣。当年的诗人李育中、欧外鸥、林英强、侯汝华、刘火子,都跟香港有来往、他们办杂志,发表作品,或在港生活。以前有‘省港澳’之说,粤剧的戏班很自然在省港澳演出,当时没有海关,大家交流顺畅。”

研究南来文人的历史

也斯曾任教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后为香港岭南大学比较文学讲座教授。他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的课题,都跟社会现实有关。他说:“我在学院里面是没那么象牙塔的一个人。主要是因为我自己的背景,我在报馆工作过,做过记者,我也试过通宵当新闻翻译,明白世界是怎样运作的,所以不会只是在学院里高调地讲理论。”

近年,也斯尝试整理1949年之后南来一代文化人的历史:“当时很多文化人来香港之后,丰富了香港的文化,为香港带来一些正面的能量。”对于这些南来文化人,也斯如数家珍:“宋淇带着清华才子的才情,来到香港,在学院内外筹措;刘以鬯从上海来,有点继承了穆时英、施蛰存那种都市的、现代的风格,来到香港写作,在商业社会进退周旋;曹聚仁的杂文、古典文学、文史修养很好,他也做记者,有时候他写的东西,左右都不讨好,始终有点不得志;从上海来的叶灵凤,多写书话以及香港掌故;还有徐,从过去浪漫的《风萧萧》转到写小人物的《江湖行》以至后来较哲理性的小说;上海来的还有易文,他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位小说家,后来在邵氏、电懋等,拍了很多电影,也写了很多小说;还有费穆,来到香港成立龙马电影公司。”

从广州到香港的文化人也是也斯关注的对象:“力匡1950年代过来写诗和小说,是挺受重视的一个作者,也做编辑。他来香港后,写了一些怀乡的东西。他的小说也写得很好。后来他去了新加坡。写小说的还有齐桓、黄思骋等人。戏剧电影方面有李晨风、卢敦。”

也斯提出了“后殖民”的观念:“后殖民就是殖民时期结束之后的年代,这是时间上的划分。但是‘后殖民’还有一种意思,就是破解或反省的意思。其实殖民时期过了,大家是不是真的对殖民地带来的问题有一些反省和破解呢?这是第二层意思。这两层意思未必是同步的。殖民时期结束了,未必是我们所有人就立即能够去破解殖民带来的迷思、生活的形式、思想的方法。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是一个殖民之后的时期,但这个时期也不是很容易去面对、整理、思考的。在人的各种生活里面,殖民的影响可能还是存在的,未必能够有一种反省或者破解。我就是想写这种矛盾。”

也斯一生深爱香港的生活与文化。对“香港是文化沙漠”一说,他曾笑道:“在殖民时期,政府对文化方面特别不鼓励。投钱进去的行业是演艺,因为演艺可以是一种娱乐,娱乐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政治上、思想上的问题。1950年代的作家做了很多工作,对于今天也有参考作用,但是政府没有很好地整理,所以年轻一代也不认识这些东西。某方面来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也可以说它不是。沙漠,好像是说这个环境一直不是很鼓励文化上的发展,但是很奇怪的是,有很多人在这里做了很多事。如果有人愿意去整理,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值得看的东西。香港写稿的人可能是两栖动物,既写商业流行的小说,也写一些严肃的小说。沙漠也有仙人掌,有很多种不同的植物,如果不只是要求一种玫瑰花,那就可能有其他的植物,这些东西可能也是值得看的。”

热爱电影、旅行、饮食

除了诗歌,也斯热爱电影、旅行、饮食。1960年代,他还是中学生时,香港有一个电影协会,专门放映外国的艺术电影。当时的法国文化协会在每年三四月也会举办法国电影节,将最新的法国电影带过来。也斯由此看了很多法国电影、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德国电影。1970年写专栏之前,也斯已经在一些报纸杂志写影评了。他回忆:“当时电影对我们的冲击也很大,有些时候,我是通过看电影,才发现了不同的欧美文学。所以,电影给我带来一些不同的启发、不同的叙事方法,对我写诗和小说也有影响。比较文学跟跨媒体也有关系的,比较文学也有研究文学跟艺术、电影的关系。所以,我在美国的时候,也修读了很多电影课,以前用电影教书的时候,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它的世界,可以通过电影再介绍他们去看文学的作品,讲理论的东西。”

写植物的现代诗范文第2篇

一、“走进海洋”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研究,课题研究的经验证明了“发现问题——生成主题——实践探究——开发课程”这一思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的可行模式。

本校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力量,以威海市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的实施与探索”为引领,从学生感兴趣的海洋问题出发,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四个领域为依据,开发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构建以“探索海洋奥秘”为主题的探究类课程和以“贝雕创作”为特色的技艺类课程的课程体系。

首先关于海洋探究课程,我们始终坚持以“走进海洋”为主线,课程内容涵盖“海洋与生命”“海洋与环境”“海洋与生活”“海洋与文化”四大领域的多个主题和研究小课题。课程实施以教育研究为专业引领,首先以兴趣小组为试验点,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定位为各类校本课程开发,纳入学校课业管理,现已发展到全员化、常态化,从而打造出学校品牌优势。

其次在系列海洋技艺课程中,“贝雕艺术”课程是学校办学中的特色,以“贝雕创作”为主题,通过“走近自然”“我爱我家”“成长故事”“文学宝库”四个单元的40个主题创作,让学生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组合到情境的创作过程,再现了“玩中做”“做中学”“学中创”的创新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小贝壳在学生手中变成了栩栩如生、妙趣横生的作品。几年来,由学生亲手制作的贝壳作品达千余件,“贝壳苑”小组也成长为省教育厅“红领巾优秀小社团”。

从无到有,从单薄到厚重,我校“走进海洋”课程体系逐渐拓展到海洋知识探究、贝雕艺术、海洋剪纸、海洋植物标本、舰船文化、沙雕文化等六大领域。学生以班级或特长小组为单位组织创作活动,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广阔的课程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发展天地。现已正式出版了《走进海洋世界,拥抱海洋世纪》《走进海洋世界,体验成长之旅——贝雕艺术》《走进海洋世界,体验成长之旅——海洋探究》等专著,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

二、“阳光德育”与“经典书写”系列活动

学校德育必须坚持“体验育人”“活动育人”的理念,校园文化肩负着塑造学校育人氛围的重任,因此,如何融合文化特色和德育体系构建,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1.阳光德育

学校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以“争当阳光少年”活动为主线,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少先队”组织为依托,组织学生立足校园,深入社区,参与公益活动;以特长小组为组织形式,开展“阳光成长”和“阳光展示”活动,先后开设“海洋宝贝”研究所、“小实验家”俱乐部、航模小队、银帆文学社、小记者站、各类兴趣特长小组等精彩的活动阵地,拓展了学生活动体验的空间;与家长、社会多方联动,实施“阳光心育”工程,结合海洋特色,开展了“与父母一起做贝雕”活动;开展社区贝雕作品义卖活动,为希望工程募捐,提升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自编“走进海洋心理放松操”,开展“爱心一帮一”等……这些特色活动涵养了学生海洋般宽广、温厚的胸襟与情怀。

2.经典读书

传统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础,我们以“读书、写字、学习、做人”为主题开展经典读写教育,实行汉字书写和经典诵读考级制度,建立300米校园唐诗书写展示长廊,将书写训练与唐诗长廊书写、展示定为常规活动,使学生在练习与展示的过程中体验进步,感受华夏经典的艺术与智慧。学校通过文化融合,予读写教学以活力,赋特色活动以内涵。学校在经典读写中开展“以诗咏海”活动,同学们用传统古诗和现代诗歌歌颂大海的无私和慷慨,用生动的文字为作品题词配文,用激情的宣讲诉说自己对海洋文化的感悟和理解;在贝雕、剪纸创作中“以海展诗”,用贝壳、海草、砂石、纸艺再现古典诗词的美好意境,让学生在读经典、写经典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提高道德修养,感受经典诗词的文化魅力。

三、多方力量的共同打造

首先,以活动体验为核心的“一体两翼”文化育人模式,对广大教师的知识、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走进海洋”课程的开发,带给教师全新的课程体验。教师群体内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学生生活的课程开发理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整体知识结构得到了更高程度的优化;课程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学科教学能力等也得到了普遍的提升。

其次,随着“家校”“社校”紧密牵手,学校丰富的教育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家长委员会的推动下,学校成立了一支颇具规模的“义教家长”队伍,其中有为综合实践提供指导的“海洋专家组”,还有老艺人、退休教师组成的书法团队、红领巾校外辅导员等。他们主动配合并参与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种形式较之教师的单一指导更具专业性,实现了家长与教师的专业互补,受到了师生的欢迎。我们还先后在黄海造船、海警大队以及其他十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搭建了广阔而绚丽的舞台。

写植物的现代诗范文第3篇

一、以读促读,其乐无穷

引导学生诵读能形成良好的语感,使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节奏美、声韵美、音乐美,感受到朗读的愉悦。我引导孩子形成“晨诵、午读、暮省”的阅读方式,利用晨诵时间开展“古诗文诵读会”、“美文朗诵会”等,诵读的内容有根据精心选择的各类主题的古诗,有学校每月大主题活动的现代诗,有狄金森等中外大诗人的的精典诗歌;利用午读时间开展“精彩片段朗读比赛”等活动,教室里书声朗朗,孩子们醉心其中。

二、以说促读,一吐为快

1.开展班级读书会。学生每个月有一本共读书目,利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讨论,在学习秋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学生大发感慨:有的说我明白了知识的力量多么巨大,它能使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个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人。有的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海伦·凯勒一样,在有生之年把对知识的渴求,看作对人生的追求,每天怀着友善、朝气、渴望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增添多少欢乐、多少幸福啊1

2.主题性辩论会。学生通过—番唇枪舌剑的讨论,对作品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如学生阅读了金波的《乌丢丢的奇遇》后,开展了“蝴蝶与蔷薇谁更幸福?”的辩论会,使学生懂得一个人只有心中有爱才能与世界相处,才能与人交流,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

3.成长故事交流会。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每一次阅读就像是一次人生旅行,时刻鞭策着孩子吮吸着知识的甘霖,获得生命的拔节。每一个学年度,我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以书为友的成长故事”交流会,让孩子们聆听别人的阅读体会与收获,并能为自己的阅读生活带去更多的感悟。记得我班有一个学生这样描述她的阅读故事:“一年级,我拥有了第一本书——《格林童话》,我很喜欢这本书,总是不厌其烦地翻阅,但当时,许多汉字还不认识,我只能连猜带蒙地进行理解。后来,我又读起了《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有趣的故事,这些“能说会道”的动物、植物常常伴随着我入眠。随着年龄的增长,简单的童话书籍已不能满足我读书的欲望,我开始接触起中国的古典名著,日子一久,四大名著已被我翻得破烂不堪,似乎有点“读书破万卷”的味道了。

三、以视促读,兴趣盎然

1.利用影视作品对比阅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电视、电脑、数字电影充斥着孩子的课余生活,引导孩子将阅读与观看同步进行或比较进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如《三国演义》里面人物复杂,我一边引导学生看书,一边将央视的热播剧推荐给学生,并开展“我喜欢的三国人物”讲述活动,学生兴趣高涨。

2.利用社会新闻吸引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重大社会新闻事件同学们也很感兴趣。如汶川大地震后,我向孩子们推荐有关地震、海啸、泥石流等地球科普书籍,学生对于平时不太关注的科学知识也变得如饥似渴,并懂得了保护地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又如“神八”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我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航天知识的文章,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从宇航员一直研究到空间站技术,俨然成了小航天专家。

四、以写促读,成果丰硕

有些文章或文字优美,或震撼力强,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每天的“暮省”给孩子摘抄和倾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暮省”不拘泥于在校共同交流,而是把“省”的时间和空间交由学生自己支配,教师只作引导。利用读书小队,组建读书小组,以《暮省本》为载体,交流阅读感受,记录阅读思考。低年级时让学生把改编或者续编的故事画下来,再写成图画日记,即通过图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中高年级则注重作者写法及主题探讨,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可以是读后感、读后小报、人物传,等等。

五、以演促读,轻松愉快

小学生爱表演,通过表演,进一步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对书中内容会更深入地理解。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学生咬文嚼字,斟字酌句,并不断地挖掘文章的空白点想象和补白。《皇帝的新装》、《木偶奇遇记》等孩子演得乐在其中,当孩子在学校“阅读节”上表演的自导自演的节目获得表扬时,孩子的阅读愿望更会欲罢不能,会更积极主动地飞到浩瀚的书海里,去享受知识,享受语文,在课外阅读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写植物的现代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李商隐;意象;隐喻

李商隐的诗歌在历史评判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转折,经过实践和无数学者的探究讨论之后,李商隐的诗歌终于在历史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李商隐的诗歌作品采用了大量的意象,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审美情趣、朝代背景等都融合在了诗歌的意象之中,让人读起来能够从表象的事物观察到当时的时代缩影,对现代了解晚唐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李商隐诗歌意象特征

1.客观自然诗歌意象

李商隐诗歌中出现的实体性意象主要是分为植物、动物、人体、气象、地理、天文、无生物等。在李商隐的诗歌中有311个天文意象,主要是日、月、星、辰。在地理意象中主要是水流、山、地的意象,一共是出现了476个。在气象意象中一共有479个,主要是风、云、雨、露雪。时间意象出现了256个,主要是夜、春、秋。人体意象有339个,女性的身体部位、肠、身,主要是体现了女性身体的美妙。动物意象一共是出现了548次,主要是鸟类、昆虫类、马、鱼,在昆虫类的动物意象中,碟、蝉、蜂出现的次数比较多;鱼类、爬行类、兽类出现的次数很少。在植物类的意象中一共出现了738个,花、柳、桂出现较多,荷花和梅花在花类中较多。无生物意象一共是有386个,水、灰尘、波出现较多,冰出现的次数也很多,但是和水属于同种物质,所以,就归结到了水中。

2.历史范畴诗歌意象

历史类的意象主要是人物、建筑物、地理、精神活动、朝代、器物、书籍文章、机构等。其中人物意象主要有两种,在现实中存在的人物有434个,泛指的人物有174个。在人物中主要是历史人物,潘越、宋玉、司马相如、西施、杨朱等出现的次数较多,泛指的人物中客、女子、帝王僧、夫君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在地理中,路、关、池出现较多;在建筑类意象中楼、宫、门、台、殿、阁苑、亭出现的次数较多;在精神活动意象中梦、泪、魂魄出现的次数较多;在器物意象中,女性器物出现的较多;文章典籍中书典、文章出现的次数很多;周、秦朝代出现的比较多,厦、商基本上没有出现;在机构中家、国出现较多。

3.虚拟类的诗歌意象

虚拟意象主要是诗人自身的直接或者是间接的生活经验之上的虚拟事物,在作品中通常占据的比例很小。在李商隐的诗歌中一共是出现了378个虚拟的意象,占据着5%左右的比例。主要是人物、动物、仙境、植物、器物等。泛指的人物主要是神仙人物,动物主要是凤凰、龙,仙境主要是大范围的境地和具体的宫殿。李商隐认为凡人和仙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达到了精神上的自由,所以,他使用的仙人器物很少。

二、李商隐诗歌隐喻基础

1.在物理上存在相似性

物理上的相似性主要是包括功能、形状、外表上的相似性,李商隐的诗歌中有的意象存在物理上的相似性,所以,存在隐喻的现象。如,李商隐在《细雨》中这样写道,“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大概意思就是细雨好像是一副延绵细长的帷幕在白玉堂前漂浮着,好像是碧绿的竹席铺展在蓝天下。“白玉堂”“碧牙床”比喻天空,使用“帷帘”“竹席”比喻细雨,主要就是利用了他们在物理上的相似性。帷帘和竹席都是柔软细长的织物,细雨在微风的吹拂下展现的形状与帷帘和竹席非常相像,这就是以物喻物。

同样在《咏史》文章中李商隐主要就是借助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政治的感叹,使用了“琥珀枕”“齐威王”两个历史典故,突出唐文宗的重视贤能、勤俭节约。使用“青海马”来形容能够承担重大责任的人,青海马和为国效忠、辅佐君王的忠诚在功能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为了主人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在心理上存在相似性

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因为文化上的相同或者是同样的心理感官,对两件不同的事物产生了相同的心理感触,这就是意象心理上的相似性。李商隐的诗歌中借助想象或者是实际存在的意象,来和想要表达的寓意进行联系,让读者能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如,在诗歌《柳》中李商隐写到在春天生机盎然的柳树,怎么到了秋天就变成了一副萧索的模样?李商隐就是借助了柳树在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秋天的萧索进行了对比,从而隐喻自己的生活经历,在年轻的时候年轻有为,到了老年却是穷困潦倒。在年轻的时候,诗人充满了朝气,想要用凌云壮志朝气蓬勃的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却不想经过了人生打击之后,最终变成了穷困潦倒的模样,他的生活经历和柳树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相同之处。

在《蝉》中李商隐给蝉塑造了这样的形象――身居高位,孤高清苦,其身难保,徒劳叫声。自己的命运和蝉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似,自己品德清高,却是面对着穷困潦倒的境界,空有一腔热血,却是打动不了世态炎凉。

三、李商隐诗歌概念隐喻

1.人物的结构隐喻

李商隐诗歌中采用的人物结构隐喻主要是让两种界限不明确的事物进行概念上的叠加,用来代替另一种事物。最常见的主要是:(1)使用祥禽、瑞兽代表贤臣明君。在《重有感》中使用蛟龙、在《楚宫》中使用了长姣、在《咏史》中使用了青海马、在《当句有对》中使用了游蜂等。(2)使用秀木代表着美人、君子。如,在《日高》中出现了药、在《房中曲》中使用了松、在《闲游》中出现了荷花等。李商隐在进行意象隐喻选择的时候,主要是使用松、梅、莲花、猛马、骏马、麒麟、凤凰等,隐喻选择美好的美人、君子、明君等形象。

2.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主要是将我们的思想、情感、行为、事件等无形的概念看成了具象的事物,这样能够生动地传递感情。实体隐喻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如“我在幸福中长醉不醒。”这就是把自己的幸福进行了实体隐喻,好像就是喝醉了酒的感觉,宁愿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李商隐在进行描述的时候,采用了很多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在生活、政治中的失意,如在《夜冷》中使用败荷表达了自己的失意,在《滞雨》中使用残灯,在《燕台诗四首》中使用蜡烛,在《夜雨寄北》中使用西窗烛等。诗人在描述自己的感情的时候,对周围的事物就有很多的把握,周围经常出现的事物能够很好地代表着诗人的情感,这就是常说的借物言志。

在实体隐喻中容器隐喻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对周围的事物也可以看成独立的容器,这样在进行情感表达的时候,就很容易将难以描述的事件进行汇总归纳。李商隐将很多的自然界事物当作了容器,如,在《安定城楼》中的绿杨枝外、《风过伊仆射旧宅》中的败荷、《隋宫》出现的垂柳、无题中出现的重帷深等。

3.空间比喻

空间比喻主要是将空间的事物放在非空间概念中,这样就能够通过空间概念总结非空间概念。空间隐喻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一个一个的空间隐喻作为基础,构建很多的概念,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它的产生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在丰富的文化经验和物理经验的前提下产生的。空间概念主要是在人们现有的理解能力之上,通过对社会地位、生存状况、生活、时间等进行一定的了解之后,将难以表达的抽象概念进行描述,从而表达自己的意思。

如,李商隐使用“上”隐喻时间较早、社会地位较高、理想状态较好。在时间较早中使用“上”主要是在《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世戏赠》中出现的“千骑军翻在上头”。在表达社会地位较高的时候,也经常使用“上”,如,在《韩碑》中出现的“表曰臣愚昧死上”和“誓将上雪列圣耻”,在《访隐》中出现的“泉自上方来”,在《圣女祠》中出现的“天上应无刘威武”等。表达状态较为理想也会使用“上”,例如,在《少将》中出现的“上马即如飞”,在《重过圣女祠》中出现的“上清沦谪得归迟”,在《日高》中出现的“飞香上云春诉天”等。

李商隐的诗歌中以“下”进行隐喻也有所体现,“下”和“上”的状态相反,代表着生活状态不理想、社会地位较低、时间较晚等。在状态不理想中,经常使用“下”。如,在《井泥四十韵》中使用的“一日下马到”,在《闲游》中使用的“强下西楼去”,在《曲江》中使用的“玉殿犹分下苑波”等。表达社会低下的时候,也会使用下,如,《裴明府居止》中出现的“爱君茅屋下”,在《行次西郊一百韵》中出现的“下田长荆榛”“敢问下执事”,在《归来》中出现的“敢问下执事”等。

4.语义结构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应该有本体有喻体,但是在诗歌中因为条件的限制,经常是出现本体或者是喻体,从而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1)只有喻体没有本体。这种隐喻是李商隐诗歌中经常出现的隐喻结构,例如,使用美人难以嫁出去表达自己空有政治抱负。在《无题》(八岁偷照镜)中有很好的体现。诗歌中的表面就是写美丽动人的女子,不但情节高尚,勤学好问,而且生性活泼,很有魅力。但是到了出嫁阶段之后,父母却是不想把她嫁出去。随着生活和时间的流逝,姿容美貌的女子对婚姻生活也产生了一些忧虑。李商隐就是用美丽的女子来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现实。自己同样具有优秀的文采和高尚的情操,却是难以得到赏识,在政治上一直不顺利。使用黄昏、落花、莺、蝉等表达自己的现实感慨。如,在《桂林路中作》中使用蝉和空花枝表达自己的郁闷,在《乐游原》中使用黄昏表达自己年老不得志等。(2)本体和喻体一起出现。本体和喻体一起出现在李商隐的诗歌中比较少见,我们在进行李商隐诗歌阅读的时候,需要细细品位,才能够体会其中的隐喻。如,在《过伊仆射旧宅》中描写的“幽泪欲干残菊露”,《临发崇让宅紫薇》中的“秋庭暮雨类轻埃”,《赠郑处士》中的“浮云一片是吾身”,《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陈后宫》的“茂苑城如画”等都是本体和喻体共同出现的。

5.喻体特征

李商隐诗歌的隐喻具有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喻体大多是哀怨感伤美丽纤柔的。他们高洁美好,但是却是不断地在接受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严重摧残,它们想要反抗却是无力反抗也不能反抗。主要体现了诗人具有高尚的情操,才华横溢,但是家族、爱情、理想方面都接受了严重的打击,一生坎坷。(2)诗歌充满了多义性和朦胧性。诗歌之间的隐喻主要是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程度,或者是心理相似或者是物理性相似,而这些相似都是主观判断的,可能二者之间相似很少,也可能相似很多。所以,李商隐使用了有本体喻体和没有本体的隐喻,这样就让诗歌充满了多义性和朦胧性,在解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含义。(3)具有新颖性和创新型。李商隐的诗歌在进行隐喻的时候,增加了隐喻的形式和内容,让原本没有关系的事物进行了联系,从而提高了隐喻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李商隐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特点,是晚唐时期典型的代表。李商隐在选择意象的时候,主要是人物类、建筑类、动物类、自然景观类等,隐喻主要是进行了结构隐喻、实体隐喻、空间隐喻等,丰富了文章意象的内容,提高了隐喻的深度,对现代诗歌具有很深的影响。

写植物的现代诗范文第5篇

两个大人在说话,可是说的都是有关纯真与童心的事。在一个多小时的聊天结束后,如何进行有趣且留住生命特质的儿童教育成为了两人指向未来的共同脚注。

两个“野孩子”

黄永松和熊亮,小时候都是不好好读书的“野孩子”。但两人的童年都有充分表达自我的空间,两人长大了,也希望为孩子做点事情,将纯真与创造力带回给他们。

熊亮:这些年我一直在做小剧场、做实验剧,一直有个困惑:怎么能让自己在教育上的兴趣为我的创作锦上添花呢?前段时间我参加亚洲青年艺术节,在云南束河有戏剧演出,刚好束河需要请一个志愿者教书。在那以前我从来没教过小孩,觉得小孩难教,没法跟他们讲理论,所以5年来我一直只跟大学生上课。但这次在云南的小学给孩子上课后,觉得很有启发。开始时,当地孩子们知道来了一个外面的人,不用上正课,大家都在开心地闹啊。可是有一个班,我给他们做写实和抽象思维训练的游戏,他们开始动手以后就有点感觉了,第二堂课忽然就变得很安静了。我还让他们现场翻书、上网查资料,就像一个创作者自己去做资料整理的工作。

黄永松:孩子的世界还很完整,可以开发的空间很大。因为生活不同的安排,有些能凸显孩子的创造力,有些则被压抑了。我比较老嘛,接近老式的农村社会。过去农村的好处是作息有规则,人与人的关系都在一个时空里。学校的教育压力也没现在那么大,读书很容易,出去玩的机会很多。一个人犯错一群人挨打都有过,我就是这么过来的。童年就是纯真的时代,为什么往后变得不纯真,这真是我们需要检讨的。但也有人多一点免疫力。

熊亮:或者说,多一点忽视的能力。我小时候家里人没怎么管我,我自己有一个小房间画画。我学绘画就是从创作开始。我熬夜都有几十年历史了,从小就熬夜,自己的时间总觉得特别宝贵,到了上课时间就睡觉。现在的小孩从小就没这个时间,都太忙了。小孩成长中间肯定会歪七扭八好几次,但如果小时候有过安静的空间,荒废的青年时代过后,还是会回来的。我现在教小孩也是这样,我特别希望我的孩子不用上学,就去做自己的事儿,可是斗不过社会的习惯(笑)。

黄永松:实际上社会和课程的安排出发点都是好的,问题是在实现的方式上变得枯燥,最可怕的是升学,搞得索然无味,对知识的探索没有灵气,答案做完了也忘掉了。其实每一门课里都能教你一点事情。政府现在开始高考英文不考听力,这是对的,那么早学英文干吗?我们的年代,小学根本不学英文,初中才学。我们的同学里,后来出去读书变成科学家、文学家的一大堆,一点没有降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方便。不是说学英文不好,问题在于现在很多孩子连成语“滥竽充数”、“朝三暮四”都不懂,自己对自己的文化没有了自信心。现在上网更糟糕,连中文字都不会写了。

“返老还童”,殊途同归

黄永松和熊亮的艺术生涯最初都以画成人绘画开始。但《汉声》杂志童书已有20多年,熊亮如今最为人知的是他的童书绘本。两人“返老还童”的经历殊途同归。

熊亮:最早我一直画成人绘本,画卡夫卡,喜欢的风格都偏黑暗,到有了女儿以后才改画童书。回过头来看,成人书就是直接的感觉,如果不做童书,成人书很难让我学到不同年龄段的认识阶段是怎么样的,对于书的叙事结构和方式也不会摸出那么多道道来。

黄永松:但成人的漫画也有丰富的。在你说的卡夫卡之余,更现代的更丰富的都有。但童书是纯真的天使的国度,能把你拉回来。

熊亮:而且现在我做复杂的故事时,用的也是童书里面最早最简单的结构,用对着镜头的叙事方法。我发现,儿童真的是看镜头、看变化的。

黄永松:20世纪开始,我们先做的是给大人看的文化刊物《汉声》。那时我们觉得社会不长进,现代人缺乏原来文化的品质,我们想努力出版一些好的文化书来提升品质,结果发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台湾很多人全盘学西方,可是台湾人家里并不都适合买北欧家具、窗户都要关闭起来开空调的。在这种发展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智慧被忽略了,慢慢的,老工艺人一代不如一代。我们很郁闷:跑了半天,对社会没什么帮助。这时有朋友建议,应该从孩子开始扎根才有希望。先去尝试,然后变成知识,回过头来才能深入浅出。我那朋友举了围棋天才吴清源的成长为例:他被送到了日本学棋后,跟日本棋坛神童木谷实住在一起、一同下棋。到吴清源长大以后,有一天忽然发现身入重围:周围出现了跟他年纪一样大的青年好手。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木谷实回家去,开了一个学习班,专收8岁的孩子,10年以后出来都是18岁的好手。我这朋友跟我说:你好好做教育,出一本好书给少数的大人看是没有用的,你要一群孩子看,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我受了很大的启发,决定从儿童的发展心理学去了解“儿童”是什么,为孩子做一些事情,于是访遍天下老师,去波隆纳童书展取经,现在我们了100多本童书了。当然,传统文化一直在消逝,《汉声》是需要的,但它只是在学术书的基础上锦上添花。但大人们都很忙,有了好书只搁在书架上。

熊亮:比国内早了十几年。

黄永松:这么讲也不正确,绘本应该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老外跟我讲我也说:你们这段时间付出很多努力,做得比较丰富,但这个行业并没有老大。不同的时代都有孩子要看的读物,早期我们有很多很好的绘本,最有名的是《大闹天宫》这部动画片,那时候上海有很多人在张光宇的影响下开始做绘本。由这个脉络传下去的好几个中国插画家都在波隆纳童书展上拿过奖呢。

熊亮:我最早看的都是漫画,像方成的漫画,但我发现现在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对漫画都不太了解了,其实在叙事上有很多表演和有趣的东西。我到现在才略会一点,童书绘本是没有任何前经验的,大人们生活的经验都太多了,写个笑话都是要解析一下里面的概念才会觉得好笑,但孩子是没有这些的。

黄永松:我们都自以为是,以为赶紧要多做点事,就掌握了时间的长度。其实,只要我们把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事做好了,就可以超越时间。一点善根,到了将来真正发挥的时候就不是时间可以计量的了。文化项目本来就是跨界的,不要局限,在台湾《汉声》带起过“有机运动”,包括食物污染、食品添加物、农药,我们都用《汉声》的手法去做。我们也下到地方去,希望地方的年轻人来认识自己的地方,让大家爱自己的家乡,今天讲所谓“越是地方的越是人类的”。开始做童话的时候,我把《汉声》杂志先停掉了,先做了以中国童话为核心的故事书,用的都是《汉声》的精英。但不是每个人都跟我想法一样的,“壮烈牺牲”了很多编辑。我们也不是儿童出版社,但后来从我们这个系统出去的很多人都成立了儿童出版社。

守住“生命特质”

身为艺术家,黄永松与熊亮都曾吸收西方艺术与文化养分。但在西方文化在国内大行其道的今天,两人都对中国文化地位的下陷心存忧患。

熊亮:我是画中国画、看古文画册长大的,我的古文知识并不特别丰富,但觉得现在的人特别需要古文,已经跟人民文学出版社订了要做六本书。自然科学我也在跟北大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做合作。今年上半年我一直在青海考察做绘本,可是实践不下去。最后发现最大的问题是,我做自己的创作,做动画片、做个自己的书就可以了,还可以旅游,做那个书就亏本得很厉害。这可能是自己无法实现的,局限性就在这儿。

黄永松:这要大家一起来,对于普及文化知识的尝试,如果天天都存在,我们就很明白。成语就是一个文化,老外听得懂中文也听不懂。书法:隶书、楷书、行书,这也都是文化。为什么过年要贴春联,大家都高兴。碰到一点事情的时候,大家心里就一句唐诗宋词出来,总不会冒出一句莎士比亚的诗歌来吧——这就是文化。东方人的感知能力特别好,西方则是认知为主:一是一,二是二。我们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加入理性。

熊亮:我之前在做现代诗歌和当代水墨时,一直在考虑到底走东方还是西方的路。这几年忽然转向纯粹的叙事,叙事很生活化,让我马上抛弃了之前的焦虑和交战,不再刻意分辨东方还是西方,而只是分辨处理事情的态度,我就马上很清晰:自己的生命特质是完全东方化的。我在青海做考察时,让所有的团员都趴在地上,试图模仿自然科学中生物链最底端的小生物的角度:从洞里往外面看的视角去看世界。这不只是科学知识,也是用感知方法去做的。以前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体的,像王羲之在《兰亭序》和《千字文》里,他讲快乐一定会把宇宙的关系和形成都讲一遍才讲到自己,先大我再小我。可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古装片讲的都是人跟社会之间、利益平衡的关系,讲人跟自然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少了。

黄永松:我们现在尽做欧美的文化,我们替他们使用和实践他们的东西,而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东西。但是历史翻开,三四百年前,欧洲买东西都要买中国的,我们赚尽他们的黄金白银,现在倒过来了。转来转去,倒是没有关系,但你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成长的,自己的生命特质有必要守住。而我们也不狭隘,西方的好处我们一样可以学习。西方的工业文明也造成了地球资源的浪费。都到了大自然反扑的阶段了。说起生态平衡,我们老祖宗最在行了,今天我们的人口数占人类最大份额,我们也应该带领人类往好的地方走。

熊亮

画家与散文家,1975年生于浙江。2004年绘制《安徒生全集》插图,被收入丹麦国家图书馆。图画书作品曾获“中国最美的书”等多个大奖,《小石狮》已授多个海外版权。2012年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出访伦敦书展。最新作品《二十四节气》以中国传统文化混搭童趣而成。

熊亮

下一站,印度

{F=FAMOUS 熊=熊亮}

F:你创作《二十四节气》绘本,用什么方式切入?

熊:创作这本《二十四节气》前,我跟植物学家、做古典文学的专家都沟通过,最后决定就用很简单的方式去呈现:感觉。我用的是中性的人物形象,去表达不同节气在人的皮肤上造成的不同感受。比如假设绘本里的人是一块泥巴,冬至时硬邦邦的,立春开始感觉身上痒痒的,开始发芽。我很怕将绘本做成旅游的感觉:出门冷了,小孩要加衣服这种。我想表现人与自然相连的关系。

F:除了出版绘本,最近有什么计划?

熊:《二十四节气》这本书差不多做了三年,每一个节气背后都有很多相应的知识,我想开一门课,为孩子做一些事。自己做自己的创作很轻松,一旦想做大一些事情就会把整个人都耗进去了。现在一个人做工作室,有回复自由身的感觉。

F:未来可见的计划都是为孩子们做的?

熊:我想写社会类小说,最后写起来还是写成了少年小说。在云南的时候对他们商业的发展很有兴趣,后来选角度还是会从儿童的角度。12月份会去印度,我想做一个少年小说和壁画相关的项目。我从小在画室中长大,以前对社会经验一直没兴趣,直到最近才有点兴趣了。我写故事的时候会把壁画的细节带出来,故事有点幻想诗的感觉,从印度到再到敦煌都会有。

黄永松

艺术家,1943年生于台湾,1971年创办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书系列《汉声》杂志英文版,现任《汉声》总策划和艺术指导,长期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汉声》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之最”之“给内行看的最佳出版物”。《汉声》最新的田野研究成果是应季的《大闸蟹》特刊。

黄永松

很想做演出

{F=FAMOUS 黄=黄永松}

F:你一直致力于推广与挽留中国传统文化,但以前也做过前卫艺术?

黄:我的成长过程当然有西方影响,以前流行做前卫艺术,不做那个就不算学艺术。我们成长的时候,我的老师是杭州美专过去的。西方艺术是我们追求最用力的地方,那时我们没有画册,资料都是出国回来的朋友带过来的,我们几个同好就互相传,黑白的居多。美国那时候在台湾有一个新闻处,我们会去新闻处看图书。我们对这些资料看得特别深刻,整个要意心领神会后才舍得放回去。

F:这些知识,你在吸收了以后还分东西方吗?

黄:我的族谱上有一句祖宗诗:“日久他乡即故乡”,我在北京那么久,北京也算我故乡了。 “晨昏须上祖宗香”,意思是说你的民族脉络不要断,即使移民到国外也还是中国人。那些知识最后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了,国籍、时间都消化掉了,当然最好还记得住它们哪里来的,然后懂得去感谢。我喜欢去实践,比如敦煌对我的影响很大,最近我做了一只佛陀的鞋子。因为《汉声》工作的关系,我习惯了对随身的事物看得比较周到,而不是光欣赏面相、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