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与战争有关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范文第1篇

写雪最传神的是唐代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裘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首诗从感觉、视觉、听觉的角度,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一场夜雪。风格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这是元代诗人黄庚的《雪》中的诗句,以“玉万家”比喻大雪纷飞,家家户户的屋顶都盖上厚厚的雪。这里把雪比作玉,多么洁净、明亮,大雪覆盖下的村庄又多像一幅淡远朦胧的水墨画啊!

晋代的谢道蕴《咏雪联句》中曾写道:“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把下雪比作仿佛是风把柳絮吹得满地皆是,很有特点。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典故。当时正值隆冬,大雪封门,谢安一家赏雪赋诗,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称赏。后世也常把女子的文学才能称为“咏絮才”。

唐代宋之问的《苑中遇雪应制》诗也很有特点:“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他说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贴切。

“乱云低薄幕,急雪舞回风。”这是杜甫笔下的雪,它是黄昏时分乱云飞渡,引来回风急雪飞扬。这样的雪,另是一番景象。

唐代诗人高适也有写雪的名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意思是落日黄云,大野茫茫,只见遥空断雁,大雪纷飞。作者以此来抒发悲凉的气氛。

雪还可以喻志。以雪喻志比较有名的要数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是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复杂心境的写照。在流放期间,他有时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有时又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他的另一首诗《渔翁》这样写道:“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里的渔翁,超尘绝俗,悠然自得,是前一心境的外化。而这首诗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正是后一种心境的写照。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范文第2篇

>> 从古代诗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上) 从古代诗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下) 婚礼上的葡萄酒香 葡萄酒上的美国梦 葡萄上的白霜 舌尖上的意大利葡萄酒乡 甜葡萄酒,舌尖上的舞蹈 舌尖上的吃(上) 叶子上的秘密(上) 邮票上的书法(上) 古代地理(上) 指尖上出“精彩” 古代试卷上的趣事 舌尖上的文化 上出《品质》的“品质” 从苏堤上走过 葡萄酒行业:酒文化里的就业黑马 浅论宋词中的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文化营销模式的创新研究 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从古代诗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上) 从古代诗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上)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刘庆")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记载张骞出使西域的壁画

多年以来,我国史学家普遍认为: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带回中国。据《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途经大宛,亲见:“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于是,汉使(骞)“取其实来,天子始种苜蓿、蒲桃” 。蒲桃即葡萄。成书于北宋年间的《太平御览》记载,西汉年间“离宫列观尽种蒲桃” 。而当代考古学的发现却打破了这一史学定论。1980年,考古学家从河南商代遗址中,发掘出的铜卣内盛满酒液,科学家在酒液里化验出了葡萄酒成分,将我国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多年。葡萄在夏、商、周时期被称为“葛”,流传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葛”的诗两首,其一《王风・葛》:“绵绵葛,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其二《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既然有“绵绵葛”,那么以此为原料酿造美酒就成为一种可能。而河南商代遗址中出土的“葡萄酒”便证明了这种可能性。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应该不同于商周时期西域各国的葡萄酒酿造技术,故而被司马迁明确记载下来。葡萄酒在西汉属于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太平御览》第972卷《续汉书》中同样记载了关于“蒲桃酒”的一则事件:“佗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汉朝时的一斛约合现在的20升,以现在常规瓶装葡萄酒每瓶750毫升为标准,一斛“蒲桃酒”即为26.6瓶葡萄酒。把上面古文g成白话文,就是说孟佗这个人用27瓶蒲桃酒行贿内侍张让,马上被封为凉州地区的行政长官。可见,葡萄酒在汉末是极具奢华的贵族享用品,非寻常百姓可以饮用。备注一下,孟佗虽不出名,但他儿子孟达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范文第3篇

《出塞》教学旨在通过吟诵诗歌─意会情境─以诗解诗等,引导学生体验、理解诗人触景生情的创作欲望和饱满情怀,感受并体会诗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战争中的灾难和不幸,感受和平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2.体会边塞诗的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学、文字(书法)的热爱。

三、重点和难点

通过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读出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诗导入,共享诗情明月中

1.出示课件《月夜》《咏月诗廊》,提问:你能想起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小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一轮明月,照耀了古今中外多少诗人。他们借月寄情抒怀,留下了许多千古传唱的优秀诗篇,真是“千古诗情明月中”(板书)。

3.今天我们学习的便是王昌龄的《出塞》,他在诗中向我们描绘了一轮怎样的明月?表达了怎样的诗情呢?

4.自读诗歌,读通,读透,运用已学知识如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诗歌。

[赏析]赏读激趣,重意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意境”指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诗歌中的自然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不同的意象构成不同的意境,意境传递了整首诗的气氛,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张老师课始就利用课件营造“月夜”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辽远沧桑的意境,让学生步入“咏月诗廊”。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情感积累,让学生体会“月”这个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千古诗情明月中”, “在这首诗里作者描绘的是怎样一轮明月,表达的又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教师如此巧妙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为深入理解诗意,意会情境作好了铺垫。

(二)感悟苍凉,一弯月色照九州

1.我们沿着时光隧道一路飞驰,穿过漫漫历史长河,来到大唐,来到边塞,此时,一弯月色照九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身临其境,你看到了什么?

(明月的苍凉,雄关的冷峻,边塞的萧条,战场的血腥……)

引读:是啊,还是这明月,还是这边关,它们见证了多少历史变迁、朝代更替,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让我们读出时空的辽远和沧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2.一弯月色照九州,此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胡笳的悲凉,战马的长嘶,戍卒的梦呓……)

引读:千百年来,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凝望明月,“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胡笳的悲凉,更添戍边将士的乡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3.一弯月色照九州,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厮杀的惨烈;离别的缠绵;家人的守望……)

引读:是啊,“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最真切、最朴素的美好愿望!试着把这些感情读出来,一吐为快!“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4.讨论:抽身事外,我们不禁要问:“是谁造成了这一切?”

引导、鼓励学生搜索记忆,师补充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5.小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乱的苦难,最终由人民来承受。诗人通过边疆景物――“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描写,流露了对征人――“万里人未还”的深切同情。其实,这样的诗篇还有很多,请看看历代诗人对于战乱的描写。

[赏析]情景交融,重想象。

古诗文语言精练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教师需要独具匠心,发掘古诗文艺术上的空白,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将古诗文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张老师的这堂课,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诗歌中那些文字的东西转换成画面,让学生进入“一弯月色照九州”这么一个场景中去想象、体验、感受。情景交融,身临其境。

(三)体察寸心,一夜乡心五处同

1.播放音乐《胡笳十八拍》,小组读课件《战之殇》。闭上眼睛,你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2.师(小结):连年征战,多少个家庭因此支离破碎。君不见闺中“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君不见“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君不见“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多少个思念的夜晚,月照中天,可是亲人却不在身边,这是多大的伤痛啊!真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伤心五处同”!

3.诗人王昌龄面对这一切,他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愿景和冀望?

(四)呼出冀望,同吟龙标家国梦

1.怎样解释“龙城飞将”“胡马”“阴山”?

师1:借代手法的运用及举例。(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师2:简介抗匈名将卫青、飞将军李广等英雄事迹。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你读出了什么?

(对良将的渴望,对和平的向往,对朝廷用兵的质疑,对祖国的赤诚。)

3.让我们一起同吟龙标家国梦!

[赏析]品悟入情,重诵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已为大家所共识,而古诗文的教学中,读尤其应当成为“正宗之法”。《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学生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感受语言美。张老师把画面的想象和语言的品味以及情感的朗读,融合在了一起,通过品味语言来想象,通过想象来品味语言,通过诵读入情,然后通过想象入境,可谓独具匠心。

(五)言诗边塞,一样豪情古今同

1.这样的梦,我们一直在憧憬!这样的梦,我们一直在努力!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此前赴后继!

2.先说说边塞诗派。(你知道哪些边塞诗人及名句?)

3.再说说古今仁人志士。(你知道哪些爱国名句?)

4.最后说说王昌龄,再吟龙标家国梦。(你还知道王昌龄哪些名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5.小结:不管是边塞诗人,还是古今仁人志士,他们的骨子里流着同样的血,一样的梦!这是强国的梦,这是和平的梦!

[赏析]以诗解诗,重积累。

小学古诗词教学主要是积累。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那么他们对古诗词的感受就深了。张老师这一点做得很好,并没有过分地把诗歌分析嚼得过细、过碎。因为有的诗歌,学生在这个年龄层次里,不一定能够理解得很深,过了一段时间或者过了若干年之后,他们回过头来就能理解了。张老师以诗解诗,引了一些诗,有关明月的、边塞的、爱国的名句,这样一些比较的方法、拓展的方法,是可取的,但是要从文本入手,从学生入手,不要跳到文本外面去,不要重外轻内。

6.课文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王昌龄的《出塞》,诗人遥对边关山月,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将一腔诗情留与千古明月!寄托了自己的千秋家国梦。可以说,是明月成就了王昌龄,是王昌龄丰富了明月!不知不觉,我们也写下了一首诗,让我们吟吟看。

咏王昌龄《出塞》(板书)

千古诗情明月中,七绝圣手家国梦。

言诗边塞与英雄,一样豪情古今同。

[赏析]吟咏创新,重文本。

中国,是诗的国度。这些优秀的诗歌遗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深深根植于我们的血液与生活。听张传根老师执教这首诗,意外地看到他的吟咏创新,深深地感知他的深度解读,课堂上所提供给学生的信息,使《出塞》这首诗的教学有了另一层深远意义。我一直在思考,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中国古典优秀诗文要教给学生什么?那应该是一个语文老师深度的思考和广度的吸纳,更应该是对语文、对诗文的一种传承与热爱!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纪录片风格 抒情诗 抵触 削减

贾樟柯的电影中,经常出现字幕,如《三峡好人》中作为标识性题目的“烟”、“酒”、“茶”、“糖”等文字。那么是否可以说:贾樟柯一直隐约感到了电影的局限和变现力,而企图将文字与影像结合?在《二十四城记》之前的电影中,贾樟柯对“文字/字幕”的处理,可谓都是恰到好处。而这次,他在银幕上打出的大量诗句,使得整部电影有了一种不堪负荷的感觉。本文认为《二十四城记》并不是一部成功的贾樟柯影片,电影中出现的几首诗与其整体风格的不和谐性,正是《二十四城记》的一个瑕疵。

《二十四城记》中的引诗均以字幕的形式出现,所以,考察《二十四城记》中的引诗与影片整体风格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在思考文字与影像的关系。文字与影像之间一直就进行着不灭的战争。罗兰•巴特、希勒斯•米勒等都认为文字与图像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对立。巴特认为“二者之间是不能有任何合作的,因为这两种对立的结构和系统是不可调和的”。[1]希勒斯•米勒认为“一张图片和一个句子是不可以相互‘翻译’的。图片的意义就是它本身,句子的意义也是它本身,这二者从来不可相遇。”[2]毫无疑问,贾樟柯试图将“诗”与影像/画面相结合,不是采取剧中人物诵读或对话的方式,而是以字幕的形式,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冒险,他试图和解文字与影像一直以来就有的冲突。

美国知名电影学者达德里•安德鲁(Dudley Andrew)称贾樟柯为电影诗人。如他所言,充满诗意的贾樟柯,其实是Bazan的忠实跟随者,是一位写实主义者。他在《二十四城记》中,试图将纪录片的“真实”与诗歌的美丽和抽象相结合,这本身没错,因为法国电影史上也有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诗意现实主义。在《二十四城记》中,他的诗意体现在影片所引用的四首诗中:《玻璃工厂》欧阳江河,《随时间而来的智慧》叶芝,《红楼梦•葬花词》曹雪芹,《本质》万夏;其“写实主义”则表现在该片所选择的纪录片风格。他试图将诗意的文字(四首抒情短诗)与具有纪录片风格的影像结合,将银幕作为书页,以字幕的形式直接打出诗句。这是一部真诚的影片。以字幕的形式所引用的诗句,句句美丽,用意用情都很真诚。但奥斯卡•王尔德曾说:“真诚的诗歌都不是好的诗歌。”贾樟柯在黑色的银幕上所打出的这些的美丽而伤感诗句,与《二十四城记》的纪录片的风格,有些错位的感觉。影片无法承受,也无法吸收这些美丽、伤感的诗句。这些美丽的点缀,本来应该是全剧的精华与浓缩,但客观上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一种不和谐的、混乱的感觉。

《二十四城记》影片的前半部分,并没有出现引用的诗歌。从结构上,影片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以采访郝大丽结束后,黑色银幕上打出的诗句“整个造飞机的工厂是一个巨大的眼球,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为界限。这首诗引自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表达的是对工人劳动的赞美,是《二十四城记》所有引诗中最恰当的一首。而影片中对叶芝“时间的智慧”、万夏“消逝”、曹雪芹“葬花词”的引用,都出现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时间的智慧”和“消逝”这两首诗的引用,有悖于本片凝重的纪录片风格,显得过于多愁善感。

诗一:“时间的智慧”

宋卫东,1966年生,现城发集团的办公室副主任。正向采访他的贾樟柯回忆自己的过去:斗殴,恋爱,分手,放弃高考机会,顶替父亲进420厂当工人。他回忆着420当年的辉煌:“420有自己的系统……他们觉得自己挺牛的。”

76年去世,78年自卫反击战,当时当工人待遇好,为了能当厂里的工人,甚至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他顶替父亲,当了420厂的工人。他对着镜头,向采访他的贾樟柯絮絮叨叨地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他和初恋情人的分手也许是因为二人后来社会地位的悬殊。因为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当工人已远远失去了当时的光环。他伤感地说,厂子要搬迁了,要成为五星级酒店。

车间,屏幕上出现字幕,说篮球场上高楼已起,三天后,这里拆机器。工人们在车间里留影。有一个工人好像在夜巡。

银幕上打出了叶芝题为“时间的智慧”的一首抒情短诗:

“秋叶繁多,根只有一条。

在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

现在,我萎缩成真理。”

“在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这一句诗似乎在呼应宋卫东对中学恋人的回忆,特别是关于他们在球场上分手的回忆。若细读,在这里以字母引用叶芝的这首诗,其实有些跑题。因为它至多也只是和宋卫东的某段青春记忆有关,“青春”、“说谎”、“阳光”、“招摇”、“秋叶”、“萎缩”等意象均与420厂无太大的联系。

一部电影的伤感力很多时候和它的内敛力成正比。这首叶芝的诗,在这里以字幕的形式出现,起了散布伤感的作用,但丧失了“内敛”的凝重。

诗二:“消逝”

苏娜站在阳台上讲叙她的故事,摄影机的镜头慢慢地摇向了成都市高楼林立的“市容”。叙述完她的故事,银幕上打出了万夏《本质》的这句诗:“成都,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诗歌的是修辞的艺术。“你消逝的一面”让读者想到的是一女人的消逝的容颜,写诗的人,似乎是这位容颜已逝的女人过去的情人,仍沉浸在对已经老去的情人昔日美丽容颜的回忆和伤感之中。然而,确切地说,这位“容颜已逝”的女人,不是成都,而是昔日辉煌一时享受着军队级待遇的420厂。尽管420厂仍然存在,但昔日的荣耀已经不复存在。由于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这个军工厂诸多的工人已经下岗,他们怀念420老厂过去的荣誉和所享受的特殊待遇,怀念过去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但如果把已经辉煌不再的420厂比作是一位容颜已逝的情人,似乎让伤感怀旧的情绪过度地流淌和泛滥,与影片凝重写实的风格太相抵触。

银幕上所打出的这两句诗,实际上是编剧之一翟永明根据万夏《本质》的两句诗“仅我腐朽的一面,就够你享用一生”改写的。她将原诗中的“你”“我”二字对换,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逆转,将一位老去的情人对仰慕者的吟咏改成了忠贞不变的仰慕者对老去的情人的哀叹。“腐朽”改写成了“消逝”,“够你享用”重写成了“足以让我荣耀”。翟永明改写后的诗句,比万夏的原句更具有伤感力。

但翟永明女诗人的伤感和《二十四城记》所力求的纪录片风格和写实精神没有达到和谐的结合,没有创造出悲怆的力量,反而有着一种不和谐和别扭。

黑的底色

黑色是这部影片的底色,是挽歌的颜色。《二十四城记》是一首关于一个国营老厂的哀歌,而这些美丽的诗句,是飘落在420老厂废墟上的歌。电影诗人贾樟柯总是唱着一首伤感的歌。这是一首以黑色为基调的哀歌,沉重肃穆的黑色之上出现多首诗歌,也多次出现被采访者的简历,颇为眼花缭乱,让人目不暇接。《二十四城记》承载了过多的文字,最终显得过于沉重,并且过于混杂。事实上,也许这种“混杂感”正是《二十四城记》的硬伤,近十个被采访者,有的是真人真事的采访,有的是由演员扮演的有所根据的虚构人物,这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混杂感”让观众有一种无从适应的感觉。

贾樟柯沉默的黑色最终无法承载那些抒情短诗的美丽与浪漫,带给观众一种混杂的、不知所措的感觉。在象征沉默、悲痛与死亡的黑色银幕的衬托下,那些美丽而伤感的诗句,无法与《二十四城记》的影像达到有机的结合。《二十四城记》最初引用了两首叶芝的诗,除去“时间的智慧”,还有一首“被泼溅了的牛奶”。安德鲁在与“与贾樟柯对话”的采访中,专门提到了叶芝的这首诗。但在《二十四城记》终极的DVD中,“被泼溅了的牛奶”已被删除。这是否说明贾樟柯导演已经感觉到了本文所论述的问题:《二十四城记》承载了过多的伤感、浪漫而美丽的诗句,削减了其凝重的纪录片风格。

注释

[1](Roland Barthes, “The Photographic Message,” in Image-Music-Text, ed. and trans, Stephen Heath。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7. p. 205.)

[2]J.Hillis Miller, Illustration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95.)

作者简介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范文第5篇

一、巧上首课,激发兴趣

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在学生刚接触高中地理学科时至关重要。

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可以开设一节专题课:“听地理老师侃地理”。与学生聊一聊诸如一年四季为什么更替,天气为何阴晴不定,我们当地为何以种植水稻为主,我们当地可以发展哪些优势工业;也可以谈谈当下热门的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物种减少、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实质。让学生知道学习地理不仅可以揭开生活中的许多奥秘,也能为将来经济建设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利于正确观念和意识的形成。

二、巧选导言,激发兴趣

导言是一堂课或一个内容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导言可采取的素材很多,与地理教材有关的地理趣闻、地理之最、地球现象、时事政治、诗歌、歌曲等等,都可以设计为导言。如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时,教师可以采用这样一则素材作为导言:近十年,美国进行了三次战争,阿富汗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以及利比亚战争,后两次战争中萨达姆与卡扎菲都在战争结束后不久被俘获或击毙,但本・拉登一直隐藏,直至十年后才被发现击毙,这是为什么呢?一下子,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

三、巧用诗词,激发兴趣

我国许多古今诗词、谚语本身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如在分析锋面时,可以引用宋代赵师秀《有约》中的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我国六七月份江淮地区的准静止锋,引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来说明春雨是由暖锋形成的天气。而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是形容冷锋下的暴风雪天气。富含地理知识的诗词和谚语的巧妙运用,使课堂增彩添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四、巧用谐音,激发兴趣

在地理的学习中,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区域地理部分,记忆量大,而逻辑性不强,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就会产生兴趣,提高记忆效果。如在按顺序记忆长江流经的11个省份时,可这样进行记忆:青藏(杖)川(穿)云渝(鱼),鄂(呃)湘(香),赣(干)皖(完)苏(舒)沪(服)。

五、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让课堂充满生机,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时,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基本原则很凌乱,这时可以采取“化繁为简”的方法,巧设一个探究活动:有三个好朋友在沙漠里迷路了,身边只有一壶水,他们如何才能做到共同走出沙漠呢?

学生的兴趣很快被激发,七嘴八舌地探讨起来,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水要三个人匀着喝;水要省着喝;三个人要互相帮助;身体好的人要少喝,多帮助别人。

这时,教师再适时总结,匀着喝说明要公平;省着喝说明不能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做到持续发展;互相帮助表明要共同合作;“身体好的人要少喝,多帮助别人”则是表达不同的人处在不同阶段,所尽的责任和义务也不相同。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以及阶段性”则跃然纸上。

六、巧用活动,激发兴趣

学生参与活动的成功感会进一步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常见的自然灾害――以洪水为例》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化学实验室,在实验室的洗手池里分别放上干、湿两大块海绵,让学生自己动手,看什么情况下水会漫出洗手池。通过活动,学生很快发现水龙头开得太大、水池豁口放置湿海绵、下水道阻塞、下水道弯曲时水容易漫出。洪灾的形成原因也就迎刃而解。接着再让他们想办法怎样不让水漫出,有学生疏通了下水道,有学生拿盆把水舀到一边,还有学生拿手堵住豁口,甚至还有学生清理洗手池上的垃圾。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了解了洪水的形成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巫谢香.浅谈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2009(4).

[2]张志宏.兴趣是学习地理的原动力[J].考试,2011(11).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范文第6篇

那么怎样设计一个好的导入呢?笔者虽然教学经历尚浅,但平时很注意这方面的搜集和整理。笔者认为课堂导入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叫做文本式导入,一种是多媒体式导入,现分别向大家简单地进行介绍。

一、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他们的知识积累是个递进的过程,不可能要求他们一下子就有大的跳跃。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顺势过渡。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做到“温故而知新”,一举多得,极有实用价值。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比如在讲授鲁迅的《孔乙己》一课时,可与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鲁迅的文章,如《故乡》、《社戏》等,简单的回忆可让学生了解鲁迅及其作品的风格,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不但重温旧的知识,而且有助于理解新课文,从而更好地学习新课文的内容。再如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这一首词时,先让学生回忆有关月的诗句。笔者是这么设计导语的:“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借月抒怀。它可以让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浪漫的月亮上。曾经有人这样说:如果你拿起一本中国古代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会掉下好多月亮来。现在,我们一起回忆有关月的诗句。”学生快速调动自己的积累,回忆学过的有关月的古诗句,纷纷举手回答,课堂气氛活跃。这样既复习原来学过的古诗词,又自然地与将学习的课文联系起来,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目标展示”导入法

当前教学中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笔者上《谈骨气》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能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三、故事导入法

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比如在讲述《天上的街市》时,可以让学生先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然后提问在诗人的笔下,牛郎织女的结局又是怎样的,从而导入课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用故事导课,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

四、解题导入法

从分析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接触教材的中心内容。例如教学《比萨斜塔上的实验》时,笔者就从题目入手,问道:“这是什么实验呢?是谁做的呢?结果如何呢?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篇课文。”解题导入法,可以迅速牵住文章的主线,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历史事件导入法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内容涉及历史事件,由历史事件导入,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由2003年的“非典”导入《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由导入《纪念白求恩》;由“普法战争”导入《在莫迫桑葬礼上的演说》。

六、“直观演示”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于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主要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卖油翁》一课时,笔者就拿着一瓶油、一个漏斗、一个空瓶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七、情境导入法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笔者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更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八、疑问导入法

如教学《为人民服务》一文时,笔者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大典的盛况吗?同志亲切慰问:“同志们辛苦了!”战士们齐声高呼:“为人民服务!”那铿锵雄壮的话语,至今还回荡在耳畔。那么,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呢?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范文第7篇

“文本细读”的含义是立足于文本的阅读,要尊重文本,立足于仔细地、反复地阅读文本,从文本的语言、结构、意象及文本背后的情感入手,进行仔细地多次地品读。文本细读要求将文本读准确,读出古代诗歌的题材特点,落实到高中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上就是要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为主,在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下让学生准确把握诗词的形象,准确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领悟诗歌丰富的人文内涵,立足文本积极建构诗歌文本的意义,充分感受诗歌的节奏、情感、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文本细读:用“诗”的眼光来读诗

长期以来古代诗歌的鉴赏教学一向处于边缘地位,教师教学时混淆了古代诗歌与其它文体的教学方法,诗歌鉴赏课没有很好地突出古代诗歌的文体特点。笔者认为把握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可以从以下步骤入手:

1.理解格律,吟咏诗歌

细读的前提是多读,诗歌必须反复读,甚至要吟咏。吟咏诗歌是开启欣赏诗歌大门的金钥匙,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第一要领是反复吟咏诗歌,教会学生如何吟咏诗歌。例如,教学《诗经》时,由于《诗经》大多数是四言体的民歌歌词,是“二二”节拍,读每句诗,要两字一停顿。而且《诗经》中的作品大多用复沓回环的方式来组织章节,读的时候要注意这种回环反复的韵律美。唐代以前的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平仄用韵还不是很严,但并不是说古体诗全无格律,只是用韵比律诗宽,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节拍和句末韵脚。例如:五言古诗一般读做“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一般读成四个节拍,“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古典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押韵、平仄与对仗都很讲究。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严格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定。律诗每首八句,四韵,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对仗的目的是为了利于诗歌内容的表达,形成诗歌的整齐美。古代诗歌的格律知识学生比较难懂,在吟咏诗歌时需要教师巧妙地通过平仄、押韵、对仗等格律知识引导学生反复吟咏。

在朗读诗歌作品时除了应该掌握声律特点外,更要细心揣摩诗句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借助音韵在诵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还原作者当时的心理感受。例如,教学《将进酒》时,要充分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韵脚的疏密转换,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出来的不平之气。教师指导朗读要充分,有些细节要指导到位。例如,要读出大河之来,势不可挡的气势,读出诗人感叹岁月,人生易老,读出诗人由欢转悲到积聚成高亢、嘹亮到狂放的感情,又由狂放转为愤懑、激越的情感反差。只有一遍一遍地吟咏,一边吟咏一边思考,直到读得豁然贯通,才会有新的发现,这是古代诗歌审美鉴赏的要求,也是细读立足文本,进入文本的重要保证。

2.细读诗歌,进行语义分析

诗歌语言特点是高度凝练。对诗歌语言的表现力的分析,有助于更加深入地领会诗歌,读出诗歌语义后面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在诗歌鉴赏当中文本细读的语义分析包括:

(1)品味诗歌语言,揣摩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内蕴

文本细读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时要抓住诗句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或对运用非常精妙的语言进行深入挖掘。尤其对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诗句可以进行多次重复地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语义分析,力求找到最符合作者原意的解读,将诗歌语义读准确而且深刻。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单看这两句,诗歌意境很简单。我们继续往下读“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于是我们回到开头两句,就能在杜甫平平的叙述中

出诗人要表达的不是喜悦之情而是沉郁之感,是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沧海桑田的许多感触;再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再回头读前两句,我们就能感受到杜甫早年的抱负,哪料到政治生活坎坷,人生不得意,昔日的抱负现在都成泡影,那么开头“昔”和“今”的深意也就解读出来,这才是真正地复原了作者的经验。

(2)仔细揣摩诗句的“反面”所隐含的丰富、深刻的含义

古代诗歌除了立足文本揣摩诗句的丰富内涵外,我们还需要反复琢磨诗句从诗句的“反面”,仔细挖掘隐含在词句中的丰富而深刻的意义。例如,杜甫的《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细读本诗就会发觉这是反话。我们熟悉杜甫都知道诗人早年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名声因为文章而著不是他的心愿,休官不是年老多病而是被排挤。这样我们就体会到诗人要表达的是的愤懑、无奈的情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则是杜甫的自况,一只漂泊天涯、无处安身的“沙鸥”,这不就是诗人颠沛流离生活的写照,这寂寞与凄楚才显得特别沉重,特别渺茫。所以,细读诗歌要注意立足诗歌,仔细琢磨诗人“说的是什么”,“要说什么”,注意诗歌语言中隐含的意思,要注意诗歌语言和字面意思的统一的一面,也要注意诗歌语言和字面意思对立的一面。

(3)遵循文本细读的原则,从字词句入手,细读诗歌的语句。例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其中的“钩”不是“月如钩”而是一种弯刀,这种弯刀是武器,“金络脑”是贵重的鞍具,象征马受到重用,再来明月当空,“沙如雪”“燕山”,是英雄用武之地,说明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何当”一句意思,什么时候才能披上贵重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建立功勋。通过细读得出结论:作者渴望建立功业又不被赏识而发出嘶鸣。 3.细读意境,感悟意境

细读就是要进入文本,沉浸在文本中,所以细读就要欣赏诗歌的意境。深邃悠远的意境美是古代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他文学体裁所无法比拟、无法企及的。感悟意境是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最突出的特点。

(1)鉴赏诗人的意境。细读诗歌鉴赏意境要准确捕捉诗歌客观物象的内蕴,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细读诗人的意境要求:讨论学生对意境的感受,也就要讨论赏析诗歌给学生带来的思考和感悟,这需要师生双方准确把握作品,教师充当准确情感的引领角色,而不是教师将自己对诗词的解读强加给学生,更不能将教参的专家的解读灌输给学生。教师需要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懂得自觉主动地欣赏诗词美,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如杜甫的《秋兴八首》诗句用丛菊、孤舟、寒衣、白帝城四个意象,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阴沉萧深,动荡不安的心境。又如柳永的《雨霖铃》,诗人平列了“长亭”“寒蝉”“骤雨”“兰舟”“柳”“风”“月”等秋天意象,形成一种萧瑟凄凉、缠绵悱恻的意境。教师启发学生一起品味这些意境,进而体会作者流露出的真切感受,就能提高诗词的鉴赏力。

(2)品味诗歌的意境。从诗人的意境到诗歌的意境,这是细读过程中对诗歌意境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深入品味诗歌的意境属于鉴赏诗歌再创造过程,需要师生借助联想和想象重现诗歌的画面情境,达到心与物共鸣,感情和景物浑然一体。如杜甫的《春望》,教学这首诗师生能够很快地找出意象“山河”“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等,这些意象为我们再现了一幅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惨淡画面。在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看到,在这一幅悲怆惨淡的画面中有的学生读出,战乱时叛军焚烧留下的残破,触目惊心的画面;有的学生读出草木丛生,失去往日锦绣皇城的睹物伤情;这首诗有悲怆溅泪的风雨鲜花、有凄凉婉转,表达离别之恨的孤鸟,更有一位白发苍苍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诗人形象。杜甫将长安城被叛军攻破之后,满目萧条的景物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形成了感情沉着蕴藉、情景凄凉惨淡、饱含悲怆之美的开阔意境。实践证明:诗歌的意境空间要通过师生联想与想象的填充才更为丰满。

4.抓“诗眼”,细读诗歌

古人写诗善设“诗眼”,这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只有抓住“诗眼”才能领略诗歌的“秘妙”。有的诗歌题目就能找到“诗眼”,如杜甫的《春夜喜雨》的“喜”;有的在诗句中,如白居易《长相

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诗句中“愁”就是这几句诗的“诗眼”。细读诗歌,析“诗眼”是进入诗歌的关键一步。细读诗歌的诗眼,能让师生很快把握全诗的意蕴,让学生体会到古代诗歌语言凝练之美。如崔淦的《孤雁》题目中“孤”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全诗每联紧扣“孤”字展开,首联为了突出孤雁写了离群的背景,颔联写离群的原因,失群后仓皇的表现,颈联写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其中“冷”透露出形成艰险、心境凄凉。尾联写孤雁未必会遭暗箭,但孤飞总会使人易生疑惧。全诗写诗人异乡漂泊,世路峻险,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细读诗眼还能进入诗的意境,如陶渊明“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的“白”“素”两字,从诗歌意境考虑,传神地表现出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

5.细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由于诗人常常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而是要借助象征、借代、拟人、比喻、夸张、烘托、典故等手法来表达。鉴赏诗歌自然也要注意从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入手,深入细致的读懂这些“表现手法”所隐藏的丰富的内涵。例如,李商隐的《锦瑟》是一首晚年回忆之作,虽然有些朦胧,却历来为人传诵,那是因为诗歌本身用典很丰富,诗通过庄生梦蝶、望帝化鹃、沧海月明、鲛人泣泪、蓝田日暖等典故,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具有了浓重的凄幻色彩,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如果不从艺术表现手法入手细读诗歌,很难读懂这首诗。

二、情境还原:在诗人写作的情境中细读诗歌

诗人创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特定的写作机缘,特定的心情下,所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也是特定的。细读诗歌要能够“情境还原”,进入诗人写作的特定情境和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的情感脉搏和思想的跳动。这样的细读才会更为真实和深刻,也才能将诗歌读得准确。所以平时教学要注意,将诗人所表现的生活“复现”出来。我们学过很多送别的诗词,不同诗人的人生境遇,使“离别”这一主题的诗词内容情感表现得多姿多彩。有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得飘逸洒脱;“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是伤感同病相怜的离别;“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与亡妻的生离死别;柳永的《雨霖铃》是诗人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汴京去各地漂泊,归期难料与红颜知己的生离死别,人生境遇的悲苦与失去爱情的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谱成这首词的主旋律,格调尤其低沉。情境还原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很相通。也就是细读诗歌时,师生双方都要尽量准确深入地去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了解创作的生活环境和时代,知人论世,准确地推测作者的本意。

三、裸眼读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鉴赏经验去解读

“裸眼读诗”与我们提倡的“原汁原味地阅读”很相通,即排除外界的干扰,不受参考资料影响,不迷信专家权威,甚至提倡读到“审美自失”、如痴如醉的程度,独立思考读出自己的疑问和体会。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读诗

“细读”,就是“充分阅读”。“‘充分阅读’就是对诗歌进行‘反复阅读’。‘反复阅读’就是不断挖掘出诗歌的新意。例如,《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图,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师生读这样一首诗,不同的人生经历就会读出不同的感受:有的读出人生苦短的伤感;有的读出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以及明月长久相伴的欣慰;有的读出游子思妇,亲人的离别等。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阅读情境对于文本细读具有不可忽视的、具体的影响。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诗歌文本当中来,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意象及文本背后的情感进行仔细的品读,读出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2.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细读诗歌

细读诗歌,常常需要将已经读过的诗歌与刚读的诗歌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以诗解诗,用旧的经验来引发新的经验,特别是对晦涩难懂的诗歌,最好联系已经读过的与之有关的诗歌来解读。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人正流寓梓州过着飘泊生活,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名作。师生在解读时,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李将军 李牧 李广考辨

高适的代表作《燕歌行》托汉写唐,记叙了蓟北从军之艰辛,全诗骨力遒劲、慷慨激昂,实为边塞诗的探骊之作。其“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句,悲凉铿锵、韵味深长,把悲壮沉郁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正确解读“李将军”其典其人,对理解该诗的主旨内涵,对认识高适的生平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千载而下,对“李将军”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真正“愁杀李将军”。

“李将军”到底是谁,是李广还是李牧,抑或是两人之合称?我通过对相关史实以及对唐人和高适的有关诗文进行详细的辩证,认为“李将军”只能是李广,而非李牧或其他人。

《燕歌行》的主题是赞同唐玄宗时动的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的。

首句“汉家烟尘在东北”,点明战争是外敌所挑动,唐王朝守将只得点燃烽火,被迫迎战。次句“汉将辞家破残贼”,不论“破”的是残暴的还是残剩的敌军,高适都是赞成的。在高适的眼里,唐王朝在战争中总是正义的,“汉兵犹备胡”(《塞上》)、“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蓟门五首・其四》)、《信安王幕府诗》、《李云南征蛮诗》等都置史实于不顾,即使公认的侵略战争,也多为之赞词。

高适不但赞同唐王朝与外族战争,而且反对“和亲政策”,认为应该主动攻击,将他们全部消灭,永绝边患。从其诗中可见:“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塞上》)“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东平留赠狄司马》)“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考《史记》所载李牧和李广的事迹,不难发现:李牧制胡,多在防御;李广击匈奴,主要是进攻。因此,李广抗击匈奴的事迹似乎比李牧的更容易得到高适的认同。因此,其笔下所“忆”的“李将军”很可能是李广而非李牧。

《燕歌行》所感的是唐政府和外族契丹之间的战事,其所忆的“李将军”也必是能“攘夷”的将军。

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李牧事迹可见,李牧虽与匈奴一战成名,但其征战生涯的主要战绩在于诸侯间的相互征伐。而李广一生除一次“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外,皆与匈奴外族战斗,并因此彪炳史册。“引刀自刭”前,“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因此,就“攘夷”观之,李广可谓不折不扣的“攘夷将军”,“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王昌龄也曾感慨赋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与“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据笔者所见,全唐诗文中,虽不会称李牧为“李将军”,但有时候称李广为“李将军”。现将所见称“李将军”者,除去唐本朝的和明显不关李牧李广事者,悉列如下:

霸陵无醉尉,谁滞李将军。(长孙无忌《灞桥待李将军》)/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骆宾王《帝京篇》)/犹思百战术,更逐李将军。始从灞陵下,遥遥度朔野。(袁《鸿门行》)/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刘长卿《送李将军》)/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李白《塞下曲》)/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却放屈大夫。(李白《悲歌吟》)/汉代李将军,微功合可。(岑参《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独召李将军,夜开甘泉宫。(薛奇童《塞下曲》)/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杜甫《南极》)/日暮灞陵原上猎,李将军是故将军。(李商隐《旧将军》)/李将军自嘉声在,不得封侯亦自闲。(罗隐《韦公子》)/边头能走马,猿臂李将军。(陈陶《塞下曲》)/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无名氏《胡笳曲》)/灞亭不重李将军,汉爵犹轻苏属国。(皎然《武源行赠丘卿岑》)/李将军简易便人,程不识刁斗严卫(王昂《对沈谋秘略科策第二道》)/周亚夫营细柳,制敌宜遵;李将军过灞亭,宵行何禁?(阙名《对金吾不辨夜判》)/昔李将军之殂,人皆流涕,以其信结於士大夫,公近之矣。(《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知内侍省事刘公神道碑铭》)

很明显,以上之“李将军”全是称李广的,没有一处是称李牧的。

在高适的除《燕歌行》之外的诗中,也提到“李广”、“李牧”和“李将军”,同样只有称李广为“李将军”的,没有称李牧为“李将军”的。现列如下: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送浑将军出塞》)

李牧制儋蓝,遗风岂寂寥?(《睢阳酬别畅大判官》)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塞上》)(笺:此处“李将军”指李广或李牧,尚有争议。我认为指李广:一、“亭堠”、“汉兵”、“和亲”皆是汉代故事;二、“卢龙塞”多认为即王昌龄笔下之“龙城”;三、“一战擒单于”典出“今乃一得当单于”,虽不合原文,但意在“写李广之勇,欲效之以靖边塞耳”,而非典出李牧击匈奴事,因为史书明确记载“单于奔走”;四、此诗句与同时代的薛奇童的《塞下曲》:“独召李将军,夜开甘泉宫。一身许明主,万里总元戎。”极为相似,应都是写汉将李广。)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将军”应该是李广而非李牧。

事实上,称李广而不称李牧为“李将军”,肇始自《史记》。在书中,李牧传记附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后,并皆直呼其名;而李广的传记称《李将军列传》,并荣登《史记》“十大名篇”,对后世的影响可想而知。

《燕歌行》是托汉写唐,考高适其它托汉写唐的诗(共十首:《部落曲》、《独孤判官部送兵》、《古歌行》、《送浑将军出塞》、《登百丈峰二首・其一》、《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十二》、《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九》、《塞上》、《蓟门行五首・其二》、《蓟门行五首・其四》),其中所叙写之人及事典,皆无出于汉唐两朝。

《燕歌行》同样如此,该诗除“至今犹忆李将军”外,共用两典。其一,“男儿本自重横行”典出樊哙事;其二,“力尽关山未解围”典出汉高祖围于平城事。

由此,我们更能确信“李将军”是汉代的“李将军”,即李广。五

“死节从来岂顾勋”一句,写军士们为了民族和战士的气节,而顾不上邀功求勋。此暗合了李广虽力战苦战匈奴,“大小七十馀战”,却终其一生,未获勋业――封侯。而众所周知,李牧被封为武安君,是获勋业的。

认为“李将军”是李牧的学者,一个重要的根据是他们认为“忆李将军”典出汉文帝事,这是不妥当的。考该故事见于《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於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忆李将军”,忆者,回忆、思念也。其时,汉文帝本不知李牧为人,根本谈不上对他的回忆和思念。汉帝当时忆起的倒是另一个李将军――李齐,不过,高适是不会忆起李齐这个“李将军”的,因为他非民族名将,于正史无载,成不了高适心中可堪平定外患、爱护兵士的英雄将领。其次,此典故实是批判了汉文帝虽有当时的贤才,如李广、冯唐等而不知用,却空想古代的将才廉颇、李牧等。所以魏元忠在《上高宗封事》中议道:“夫以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匈奴畏之,号为‘飞将’。尔时胡骑凭陵,足伸其用。文帝不能大任,反叹其生不逢时。近不知魏尚、李广之贤,而乃远想廉颇、李牧。”李白《悲歌吟》:“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却放屈大夫。”也批评了记不起当世李广将军的汉帝和弃放屈原的楚王。总之,该典故中,汉文帝该记的李广没记起,不该“忆”的李齐(和李牧)反倒“忆”起了,并因此受到了冯唐的批评。那么,《燕歌行》中,“忆李将军”的人就不可能是汉文帝了。

文本所反映的“忆李将军”的人,实是“沙场征战苦”的军士们。“忆李将军”典,实出自于王仲宣的诗:“从军有苦乐,但闻所从谁。”(《从军诗五首・其一》,《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七・诗戊》)善注:“《汉书》曰:李广、程不识为名将。程不识击刁斗,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自便。李将军极简易,其士亦佚乐。然士卒多乐从广,而苦程不识。”众所周知,唐代文人普遍喜读《文选》,(参见:张海沙,《唐人喜〈文选〉与宋人嗜〈汉书〉》,《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一辑)》,2004)高适也不例外,并且他尤其佩服王粲(仲宣)的诗。其《答侯少府》诗:“吾党谢王粲,群贤推郄诜。”以王粲的诗与诗才夸赞“东道有佳作”;《送浑将军出塞》又有:“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用王粲的诗才来喻赞浑将军的文采;《信安王幕府诗》在谦辞自己的才华时说道:“作赋同元叔,能诗匪仲宣。”认为自己的赋作堪有赵壹的才华,诗才却不能同王粲媲美。高适的诗中,三次写到王粲的诗才,并认为可谓“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自己远不能及,以此可知高适对王粲诗的偏好。因此,他采用王粲诗及李善注中的语句和故事,变化后用于自己的《燕歌行》诗里,以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写下了“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千古名句。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扬州诗局本.http://省略.2008.7.10.

[2]董诰.全唐文.扬州官刻本.http://省略.2008.7.10.

[3]司马迁.史记.百衲本.http://省略.200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