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浪淘沙令王安石

浪淘沙令王安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浪淘沙令王安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浪淘沙令王安石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宋诗选注;重新解读;互文性

Abstract:Intertextuality theory regards text as in a dynamic process full of unceasing interaction with other ones. Therefore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text with open judgment is necessary when the literature connoisseurship is carried out. [WTBX]Notes to Selected Poems in the Song Danasty [WTBZ] by QIAN Zhong-shu, through revealing the intertextuality relations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others, makes it more clear to us that to further profoundly understand and analyze a text,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intertextuality relations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others, thus an enormous development can be achieved in literature connoisseurship field of vision and ideas.

Key words: [WTBX]Notes to Selected Poems in the Song Danasty[WTBZ]; re-interpretation; intertextuality 

1 互文性理论

1.1 广义的互文性和狭义的互文性

“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概念是由法国女权主义批评家朱利娅克里斯蒂娃在20世纪60年代向西方介绍俄国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时最早提出的[1]。她认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互文性概念占据了互主体性概念的位置。” [2]在她看来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之中。后来,罗兰巴特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在他看来“所有文本都是互文本”,即把“互文性”看成是一切文本的共同特性。认为“互文性”是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文本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强调在文学研究中把单个文本置于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语境和整个文学传统中来进行对比参照。朱利娅克里斯蒂娃和罗兰巴特对“互文性”的定义一般被认为是所谓的“广义的互文性”。

狭义的互文性以法国的热奈特和法泰尔的说法为代表[3],认为互文性是指具体的文本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突出地强调单个文本的意义存在于它与别的文本的关系之中。

1.2 以互文性理论重新审视《宋诗选注》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精到的见解而令后人折服[4]。如果我们从互文性理论重新审视《宋诗选注》就会发现,钱钟书旁征博引的注解中极好地揭示了原文本与别的文本在主题、结构、意象和意境方面存在的互文现象。

根据互文性理论,原文本的意义存在于该文本与其他文本的相互关系之中。因此,只有跳出原作者和原文本的局限,从该文本与其他文本所处的关系出发才能在文本阅读和文学鉴赏中更深刻地把握住原文本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互文性理论重新审视《宋诗选注》更能体会该书在拓展文学研究和鉴赏视野上的巨大作用。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处在若干文本的交汇处,都是对这些文本的重读、更新、浓缩、移位和深化。”《宋诗选注》中通过旁征博引的注释很好地揭示出了原文本与其他文本在主题、结构、意象和意境方面存在的互文现象。

2 主题方面的互文现象

钱钟书认为梅尧臣的《陶者》一诗:“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粘泥,鳞鳞居大厦”,主题在于揭示人民辛苦生产出来的劳动果实却被剥削者掠夺,并梳理出该诗与别的文本在主题上存在的互文现象。

2.1 《宋诗选注》与前代文本在主题上存在的互文现象

书中提到汉代刘安的《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里就有类似的谚语表达该主题:“屠者藿羹,车者步行,陶人用缺盆,匠人处狭庐……为者不得用,用者不得为。”

从该谚语中,我们可以生动地看到卖肉的没肉吃只能喝粥,驾车的没车坐只能步行,烧制陶器的只能用破盆子,做房子的工匠自己却住在狭窄的屋里,可见该主题早在汉代就存在了。

此外唐代谚语 “赤脚人趁兔,著(靴)人吃肉”(见《慧明五灯会元》卷十一延沼语录)以及孟郊《织妇词》的“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也凸显了同一主题。

2.2 《宋诗选注》与后世文本在主题上存在的互文现象

书中指出该诗与后世的郑谷《偶书》“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和《辛苦行》“窗下掷梭女,手织身无衣”二诗,以及杜荀鹤的《蚕妇》“年年到我蚕辛苦,底事浑身著薴麻”,同时期的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非是养蚕人”以及罗隐《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都表现了同一主题。在克里斯特瓦看来,互文性是别的文本的语句在当前文本中被结构化的过程。梅尧臣的《陶者》一诗所表现的主题在前代和后世都由不同的作品表达过,这些文本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互相影响之中。这也是克里斯特瓦的“动态文本观”。《宋诗选注》很好地揭示了这一动态过程。

3 表现手法上的互文现象

3.1 《宋诗选注》对诗歌间表现手法上存在的互文性现象的揭示

《宋诗选注》也很好地揭示了诗歌间在表现手法上存在的互文性现象。

如王禹偁的《村性》:“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这里仿佛把山峰看成有生命的人,无语地屹立着。钱钟书在该句的注解中认为“无”是相对于“有”的。此处言“数峰无语”仿佛有个前提即山峰“能语、有语、欲语只是此刻忽然‘不语’”。并指出诗人常常运用该手法来取得独特的表达效果,即先将某物看成像人一样能言能语的生物,但却以“不言、不语”的形象出现,在对比之中,诗韵天成。

3.2 对文本间在表现手法上互文现象的揭示

《宋诗选注》中还罗列了与所注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存在互文现象的其他文本。如龚自珍《己亥杂诗》:“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山峰无语,静看中原,与王禹偁的《村性》采用了同样的手法。前代的《诗品》中“落花无言”和《再幸华清赋》中“落花流水无言而但送年”,其中的“落花无言”和“落花流水无言”也采用了同一手法。此外《宋诗选注》指出这些手法实际上都借鉴了更早时期的李白“春风三十,花落无言”的手法。可见该手法在前世后代的文本都大量存在。

互文性理论认为,互文性实质上是一个文本将其他文本纳入自身的现象。文本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作用的关系。该关系可用“明引、暗引、模仿、重写、戏仿、改编、套用等互文写作手法”建立起来[5]。王禹偁的《村性》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在其他文本中大量存在,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使得该表现手法能取得独特的效果。

4 结构上的互文现象

4.1 遣词的互文性

在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人们都觉得这个“绿”字用得绝佳,据洪迈《容斋笔记》记载为了用好这个字,王安石曾先后改了数次,最后才改定为“绿”字。那么用“绿”字来描摹春回大地使万物复苏的喜人景象的绝妙用法是否是王安石最早运用的呢?

《宋诗选注》中指出该处“绿”的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并一一列举了唐诗中与该诗中“绿”字为同一用法的互文现象。如丘为《农父庐舍》:“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也是说一夜春风,使得湖上的青山已绿了。又如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东风一来,瀛洲上的小草就绿了。再如常建《闲斋卧雨行乐至山馆稍次湖亭》:“行乐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也说东风一至,山门为绿。可见以“绿”字状春晖大地的喜人景象并不是王安石首创的,更不是他独创的。为此,钱钟书提了一连串有趣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

4.2 句式结构上的互文性

文天祥的《南安军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一句中用了对仗的“A……A,B……B”的句式。《宋诗选注》中指出了该诗与别诗在句式上的互文。

a.与前人在句式上的互文。

文中指出这种对仗的“A……A,B……B”句式“原是唐人五律里搬弄字面的伎俩”,并举例与唐人在句式上的互文现象。如贯休《怀周朴、张为》“白发应全白,生涯作麽生”,其句式为“白……白,生……生”;又如《送僧游天谷》“眼作麽是眼,僧谁识此僧?”其句式为“眼……眼,僧……僧”。再如李咸用《早秋游山寺》“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其句式为“静……静,高……高。”

b.[WB]与后人在句式上的互文。

如谢翱《书文山卷后》“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其句式为“死……死,生……生”。

事实上都是应用的“A……A,B……B”句式。互文性理论认为不同的文本间本来就处于互相吸收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之中,文天祥在这里之所以能取得独特的效果,不仅由于其在该句式中加入了鲜活的元素,也在于该句式在反复使用中已经附属了强调和对比的意味。

5 意象上的互文现象

文天祥的《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一句中,其山河在而城郭非的意向,钱钟书指出是暗用了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里的意象。

事实上“物是人非”而引发人无限悲凉的意向,由来已久。

诗经时有《黍离》之悲,李白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之叹。李煜《虞美人》中感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欧阳修《浪淘沙》中叹息“一从魂丧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都由“物是人非”而来。旧物如初,人事全非,由今忆昔,不禁悲从中来。如《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又如谢克家《忆君王》:“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岑参《山房春事二首之一》“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再如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可见“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短短十个字,如此简洁的语言,却刻画出了如此悲凉的图像,其实与其他文本有关。诗中所刻画的山河虽在而城郭全非这种物是人非的意象,已经在众多诗歌中被众多诗人反复渲染过,人们一看到这些语句组成的“物是人非”的意象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无限的感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文本间存在的这种互文关系,才使得这短短的两句话、十个字,有了如此丰富的寓意。

6 意境上的互文现象

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句的注中,钱钟书曾提到宋遗老陈著《本堂集》卷三十一有一首七古,题为《夜梦在旧京忽闻卖花声,有感至于恸哭,觉而泪满枕上,因趁笔记之》”陈著梦到了以前的首都(当时已被金人占领),突然听到卖花的声音,心中感慨万千,乃至号啕大哭,醒来后发现已经泪落枕巾了。

卖花本身只是一种商业行为罢了,为什么陈著梦到卖花声会号啕大哭呢?原来卖花是旧京特有的一道人文景观,听到了卖花,就好像置身旧京,而今想想神州陆沉,不免感慨万千,怎能不痛哭呢?钱钟书指出该句与陈与义《怀天经智老而访之》的 “杏花消息雨声中”以及王季夷《夜行船》里的“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意境也相近”。即认为其意境相近。都是杏花伴着春雨,在一声声卖花声中,春天来了。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明天一定有人在巷子里买杏花了。将春雨、杏花、春等意象联系在一起。《临安春雨初霁》中所营造的意境如《宋诗选注》中指出的那样在别的诗词中也已大量出现,该诗能营造此意境,不仅在于作者本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在于与别的文本的互动过程之中。杏花春雨,深巷卖花。这一意境的营造不仅仅是由那短短的两句话、十个字营造的。杏花、春雨、卖花之间的联系,和由此所营造的独特意境,在别的文本中,已经被别的诗人反复描写和渲染过,从而使这寥寥数语,就刻画出如此富于韵味的意境。

7 结论

《宋诗选注》中以丰富的例证和旁征博引的注释很好地揭示了原文本与别的文本在主题、表现手法、结构、意象和意境上存在的互文现象。互文性理论就是要求人们在进行文学鉴赏的过程中,要以开放性的眼光来审视文本,而不能以孤立的眼光来解读文本,因为任何文本都处在与别的文本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之中。《宋诗选注》通过对原文本与其他文本所存在的种种互文关系的揭示,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要深刻地理解和分析一个文本,就要充分关注原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文关系,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我们文学鉴赏的视野和思路。

[参考文献]

[1] 高 芳.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浙江海运学院学报,2007,(3):51.

[2] Julia Kristeva.Bakthinele mot, le dialogue et le roman[M].Paris:Seuil,1969:146.

[3] Graham Allen.Intertextuality[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2000:125.

浪淘沙令王安石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宋词;自然形象;疏淡美;审美内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91

宋词以写景见长。词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自然形象,融入自身审美感受,使其呈现出丰富的审美内涵。宋词自然形象的美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主要论述其疏淡美。

1 宋词自然形象疏的特点

宋词自然形象多呈现稀疏、稀少的特点,较少显得繁茂、密集。宋词经常用稀、疏、少之类的字眼形容自然形象,使之呈现疏的特点。比如“月落星稀露气香”(魏了翁《鹧鸪天》“月落星稀露气香”)、“疏蕊幽香”(陆游《满江红》“疏蕊幽香”)和“点检落红都已少”(毛滂《玉楼春》“一春花事今宵了”)等。有时还用其它表示疏的字眼形容自然形象,也呈现出疏的特点,比如两三、几点、数行、数点等。如“花放两三枝”(王之道《江城子》“新篁初上箨龙陂”)、“数行新柳自啼鸦”(刘辰翁《浣溪沙》“远远游蜂不记家”)和“清溪数点芙蓉雨”(周密《齐天乐》“清溪数点芙蓉雨”)等。

宋词具有疏特点的自然形象随处可见,既包括自然形象本身,也包括自然形象的声音。宋词中经常被赋予疏特点的自然形象有云、雨、烟、树、竹、花、叶等。词人以优美的语言表现其稀疏、不密集的状态。比如“竹里疏花梅吐”(赵师侠《谒金门》“沙畔路”)、“疏柳双鸦宿”(刘埙《六么令》“晓来寒角”)和“时有疏萤度”(朱淑真《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写动植物稀疏的状态。再比如“疏云影里鹊桥低”(谢逸《虞美人》、“风前玉树金韵”)和“一番疏雨酿微凉”(卢炳《浣溪沙》“水阁无尘午昼长”)则是写非生命的云和雨稀疏的状态。宋词中经常被赋予疏特点的声音主要是鸟和昆虫的鸣叫声。词人以优美的语言表现这些声音的稀疏、时有时无。比如“乍闻一两蝉声”(杨泽民《庆春宫》“曲渚澜生”)、“竹间时听鹧鸪啼”(苏轼《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和“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等。

宋词自然形象的疏也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形态。有的集中表现稀少的特点,有些将稀疏与其它审美特征联系起来,呈现新的审美形态。比如“烟草萧疏”(欧阳修《蝶恋花》“永日环堤乘彩舫”)、“景萧疏”(张孝祥《多丽》“景萧疏”)和“萧疏野柳嘶寒马”(张炎《凄凉犯》“萧疏野柳嘶寒马”),将疏与萧组合在一起,增添了萧条冷落之意,呈现出冷落稀疏的意味。比如“点点疏清影”(无名氏《蓦山溪》“岁寒辽邈”)、“风送荷花几阵香”(李之仪《南乡子》“绿水满池塘”)和“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将疏与清组合在一起,增添了清雅之意,呈现出稀疏清雅的意味。比如“隐隐两三烟树”(柳永《采莲令》“月华收”)、“飞鸿数点拂云端”(谢逸《江神子》“一江秋水碧湾湾”)和“烟村几点人家”(晁端礼《临江仙》“今夜征帆何处落”),将疏与远组合在一起,增添了悠远缥缈之意,呈现出稀疏悠远的意味。比如“山桃溪杏两三栽”(王安石《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还映疏篁冷”(曹勋《御街行》“凌寒架雪知春近”)和“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林仰《少年游》“霁霞散晓月犹明”),将疏与幽组合在一起,增添了幽僻静谧之意,呈现出稀疏幽静的意味。再比如“花里黄鹂时一弄”(欧阳修《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和“澹月疏花三四点”(赵与洽《江城梅花引》“单衾寒引画龙声”),将疏与丽组合在一起,增添了秀丽之意,呈现出稀疏秀丽的意味。

2 宋词自然形象淡的特点

宋词中的自然形象多呈现淡的特点,较少显得艳、强烈。这一特点与宋词选取的自然形象颜色、光线、稀薄程度等方面的特点密切相关。宋词多以清淡颜色描绘自然形象。比如绿色和白色是常见的颜色,使得大量自然景物在色彩上呈现清淡的特点。如“堂下水浮新绿”(朱熹《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芳草池塘绿遍”(毛浴囤私鹈拧贰按阂寻搿保┖汀鞍姿塘边白鹭飞”(蒲寿k《渔父词》“白水塘边白鹭飞”)等。为突出颜色的清淡,宋词还经常用浅、微、嫩、淡等字眼形容颜色,如“渐浅黄嫩绿”(陈允平《垂杨》“银屏梦觉”)、“小萼微红”(邵桂子《沁园春》“知是今年”)和“淡黄柳上月痕初”(张炎《临江仙》“一点白鸥何处去”)等。宋词还经常选取本身颜色清淡的自然形象进行描写。比如青山、白雪、树叶等都颜色清淡,绝不艳,经常出现在词中。如“阑外青山烟缥缈”(韩玉《贺新郎》“柳外莺声碎”)、“江上雪如花片下”(洪适《渔家傲引》“腊月行舟冰凿罅”)和“叶下亭皋渺渺”(方岳《一落索》“瘦得S花能小”)等。自然形象色彩有时呈现由浅到深的过程。宋词有时表现其刚刚开始变化时较浅的颜色,从而呈现淡的效果,比如“新绿涨池”(方千里《应天长》“嫩黄上柳”)、“叹篱菊初黄”(陈允平《齐天乐》“客愁都在斜阳外”)和“新条淡绿”(黄庭坚《满庭芳》“修水浓青”)等。宋词有些自然形象甚至呈现出淡至无色的效果,更突出了淡的特点。比如“星汉淡无色”(王质《水调歌头》“细数十年梦”)、“雨外青无色”(仇远《点绛唇》“黄帽棕鞋”)和“瑶草秋无色”(张炎《念奴娇》“波明昼锦”)等。

宋词自然形象多呈现淡的特点也与光线、稀薄程度的选择密切相关。宋词多选择光线不刺眼的自然形象进行描写。比如溪水、露水、斜阳等自然形象都光线柔和、不刺眼,往往呈现淡的特点。如“溪光万顷琉璃翠”(米友仁《渔家傲》“从古荆溪名胜地”)、“金风玉露初凉夜”(晏几道《采桑子》“金风玉露初凉夜”)和“古木斜晖”(王易简《齐天乐》“翠云深锁齐姬恨”)等。宋词还常用凉、冷、寒之类的字眼形容某些自然景物,以突出其光线的不刺眼。比如月亮是词中常见的自然形象,光线本就柔和不刺眼,但词人往往用凉、冷、寒形容月光,更强化了淡的特点。如“床侵淡月凉”(程垓《菩萨蛮》“暑庭消尽风鸣树”)、“金波冷浸冰壶里”(万俟咏《忆秦娥》“天如洗”)和“天净水平寒月漾”(赵师侠《江南好》“天共水”)等。宋词还多选择稀薄而非浓厚的自然形象进行描写,从而呈现出淡的特点。比如微云指稀薄的云彩,轻烟指清淡而非浓重的烟雾,都是宋词中常见的意象。如“微云生处是茅庵”(惠洪《浪淘沙》“城里久偷闲”)、“有轻烟和月”(郑域《念奴娇》“东陵美景”)和“水际轻烟”(刘将孙《踏莎行》“水际轻烟”)等。

3 宋词自然形象疏淡美的审美内涵

宋词大量表现自然形象疏和淡的特点,形成动人的疏淡美。其审美内涵如下:

首先,表现出悠闲淡泊的情怀。宋词多表现自然形象疏淡的状态,强调词人眼前所见之物稀疏数量少、视觉刺激较弱。现实生活纷繁复杂,热闹喧嚣。人们的注意力往往被密集的、具有强烈视觉刺激的形象所吸引,很难注意到那些数量稀少、视觉刺激较弱的。词人之所以能注意到这些自然形象,源于心境的悠闲和情怀的淡泊。词人暂时忘却了现实的纷繁复杂,心境悠闲自由,才能充分感受到生命原本多样的存在状态,尤其注意到这些不易被发现的疏淡自然形象。词人暂时忘却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才能暂时从热闹喧嚣的世俗生活中摆脱出来具有淡泊的情怀,从而注意到这些同样具有清淡意味的疏淡自然形象。词人以优美的语言表现自然形象的疏淡美,抒发了从中获得的审美感受。读者也由此暂时获得悠闲的心境、淡泊的情怀,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比如“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几片稀稀疏疏的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树上偶尔传来黄鹂的一两声鸣叫。如果没有悠闲的心境,很难发现这些并不明显的景象和声音。如果没有淡泊的情怀,也不会注意到这些与追求功名利禄的热望截然相反的自然形象,从而传达出悠闲淡泊的情怀。

其次,呈现留白之美。留白,指绘画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留白是艺术家有意而为之,并非什么也没有,意在留给观者想象的空间。宋词多表现自然形象稀疏的状态,强调景物与景物、声音与声音的空白,带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丰富其审美感受,属于艺术形象的留白。比如“绕岸夕阳疏柳”,强调岸边的柳树不密集,之间有明显间隔。这些间隔形成的空白会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想象出草、花、白云之类意象,将空白补充完整。由于在阅读中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从而使读者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宋词自然形象淡的特点也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体现出韵味的留白。宋词中自然形象表现出淡的特点,并非淡而无味,而是往往呈现出丰厚的韵味。比如“一钩淡月天如水”(谢逸《千秋岁》“楝花飘砌”),夏夜月光清淡如水,带给词人阵清凉之意。读者通过这样的月光,也感受到词人心境的闲逸自在,体会到浓厚的韵味。再比如“还是翠深红浅”(李之仪《如梦令》“回首芜城旧苑”),春末百花凋零,红花少绿叶多。这里将红与绿搭配,并强调红少绿多,使得画面呈现清淡之感。这句虽然表现出词人淡淡的伤春之情,但是色彩的搭配也传达出词人淡雅的情趣追求,使读者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