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第1篇

滁州,是安徽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一个城市。据载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南谯州为滁州,是滁州之名始见于史籍之发端。提起滁州,脑际中的琅邪山之醉翁亭、欧阳修之《醉翁亭记》等便浮现出来。

初中时,我学习《醉翁亭记》后,念念不忘要去滁州凭吊一代文豪欧阳修,终于在1985年青年节前夕,我作为团书记提出建议并带队游览了此地。

临行前,如父亲般局领导叮嘱道:“小柴,你们出去千万要注意安全,另外你喜欢艺术,那里有欧阳修的文,坡的书法,好好地看看。”那句话如暖流至今还在心里流淌着。

26年前的那天清晨,还带有几分凉意,大客车载着风华正茂的我们去了那里……26年后,2011年元月5日正午,寒意袭来,我独自一人漫步在通往琅邪山的柏油路上,寻觅着当年的足迹。路南,修竹翠绿,直插云霄;路北,不知名的树,如火烤般焦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阵阵沙沙作响,那响声伴着我沉稳的脚步,朝“醉翁亭”方向走去……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其旨意看似闲适的,然而恰有着淡淡的忧伤。欧阳修,这位大文豪如果不被贬到这块土地上,安徽又哪里会有这一处人文景观呢?

迈步走向“二贤堂”,驻足于刻有篆书的“醉翁亭”巨石旁,石头依旧,经历了数十年风雨侵蚀,好似衣裙多了一摺又一摺,也好像如斧劈一刀又一刀,几许沧桑写在心头。而“醉翁亭”三字也依旧,绿色斑驳的篆书,其线条仍然没有失去圆浑和酣畅,因为念旧,我再次定格于此,留下一个记忆。停留在这个亭子间,品读其文章、回味其书法艺术,然而沉浮宦海的欧阳修在他的《读书乐》里恰也流露出这样的心态:“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窥探出欧阳公的心境,与其说书法给了他以修心养性,不如说是他对人生的透彻领悟……

转于廊间,出售纪念品处摆放着的淡蓝色封面印有《摩崖石刻》的一摞册子,引起了我的注意,随即翻阅起来,霉气烘然。然而,滁州石刻的拓片结集,其资料弥足珍贵。而给我印象深刻的多是山东邹山的摩崖石刻,比如佛教经典《金刚经》就镌刻在巨大的摩崖上,质朴苍茫之气,弥漫在齐鲁大地之间,又谁能想在滁州这块土地上,就在琅邪山上,对多达300多块从唐代至民国的文人墨客留下的、久藏于丛树杂草之中与山巅断崖之上的摩崖石刻,其书法艺术同样散发着山野之香,沁人心脾。

沿着指示牌,于灰砖花窗下,又缓缓地迈上似乎是当年欧阳修走过的地方,墙壁间,寻觅到了册子里的原碑,浓浓颜味的《晁端彦记游题刻》、明朝沈思孝撰写的浓浓颜体《解酲阁记》,依然是宽博弘张;有着《圣教序》浓浓笔意的《张鹏翮题碑》,其文隽永,加之刻工精湛,文学与书法艺术相得益彰,令人赞叹不已,而碑园里文徵明、张瑞图、董其昌等留下的碑刻《醉翁亭记》,又让人赞不绝口……

此时天空澄清,我徜徉于这块天地间,磊磊落落的山石与叮咚叮咚的涧水相融一体,抬头望着通向天宇的大树,婀娜的亭子,层层叠叠的灰瓦,历经岁月的石碑,斑斑驳驳的碑文,冥冥之中遐思悠悠……好像理解了先哲们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是天道,什么是精神的逍遥,什么是天人合一的哲理。坡书写下的《醉翁亭记》,顿挫之间的笔法,其书法神韵飘逸,其笔下文章的意义可能也在于此吧?

又一头扎进了郭沫若题写的“欧阳修纪念馆”,纪念馆里幅幅油画,展现了一代大文豪的艺术才干和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屡被罢职贬官的欧阳修仍不改对文学艺术的传播,《丰乐亭记》播撒着他对老百姓的爱,让老百姓丰衣足食,与民同乐的思想,又让后人看到了他爱民思想的另一面。

因为欧阳修,中国有了“天下第一亭”,因为有“天下第一亭”,后人在“天下第一亭”凭吊欧阳修……

26年来的回味,醉翁亭依旧,山还是那座山,只是山上的树春天绿来冬天枯;水还是那个水,春天溶来冬又冰;石头还是那个石头,只是多了几许相思。

26年前读欧文苏字,还没有真正读懂,而今再次踏上这里,如果有点理解的话,那可能是先哲们的文学思想和书法艺术里折射出他们的淡泊宁静,致虚极,守静笃的最高境界的反映。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第2篇

我眺望远方,只是空对着菱花镜中的“戚戚惨惨凄凄”,空对着画着秋景的屏风,空对着远方的沉默。

煤渣路软软刺刺的很舒服,我从小整个夏季奔跑在这条路上。现在我依旧奔跑着,我一路风尘仆仆而来,脚印踏得是多么艰难,却黯黯随身后风沙而逝。看前途只是一片迷惘,身后又没有一丝痕迹。

我思索着,我急匆匆向前,是为了什么。“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损有谁怜……”《葬花辞》静静凝视着“逝者如斯”的美丽。那我的愿景是何等可怜啊。无法静静逝去,又无法快步上前。是什么在阻挡呢?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吗,还是“珍重芳姿昼掩门”的死扳。东坡如何唱一曲“大江东去”,滁洲醉亭中欧阳修有如何醉一亭与百姓同乐。他们是那么不幸,他们看不见黑暗囚笼的手已经牢牢帮他们抓住,为何要无畏的反抗?

待在黑暗的缝隙,阳光找不到你,世界只有自己的呼吸,你的绳索也已随黑暗腐朽,为什么还要顽强的爬上去了?不,我错了。他们并没有身处黑暗,因为他们的心是坚强。黛玉任“薛涛伐逐流”依旧唱一池灵动,那弱扶柳下的是她的愿景,是的,她知道它在远方,只要流淌过去。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第3篇

一、和谐社会的理想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伟大的思想家们把他们理想的社会蓝图述著以文章,如儒家经典之一《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它给我们构建了一个任人唯贤、讲求诚信、团结和睦、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没有私欲、没有奸邪、没有祸乱,连门都不用关的一个“大同”社会。

二、和谐优美的自然描绘

欣赏和谐美好的事物,能让人消除烦恼,变得心平气静,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是如此,正如南朝著名文学家吴均《与朱元思书》所载: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其主色调,碧玉般的江水清澈得连游鱼细石也历历可见,水流如奔腾的骏马,时而泛起灿烂的水花,夹岸青山重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这又是一部和谐的多重唱:泉水“泠泠作响”、百鸟“嘤嘤成韵”、蝉儿“千转不穷”、猿猴“百叫无绝”,我想一定还能听见嘹亮婉转的民歌吧?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伟大的大自然孕育了人类文明,孕育了人类灿烂的文化。当文人墨客们饱受人生的苦患,遍尝社会的冷酷,壮志难酬、抑郁不平之时,是广袤无垠的大自然无私地接纳了他们,给他们以慰安,为他们抚平创伤,并无限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于是就产生了无比深厚的自然情结。其中以陶渊明的田园诗最具代表: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远弃世俗归耕后,诗人心情愉快,夙愿得酬,其欣喜溢于言表。他躬耕龚亩,身自稼,虽然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但心情舒畅,内心充实。他和淳朴的农民相往还,闲暇归饮酒赋诗,登临山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虽然也有困厄,但他都以一种委运任化的洒脱态度泰然处之,安贫乐道,心境澄明。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完全融入自然中去。

四、人与人的和谐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种儒家文化的理想人生,深深地影响了古代的文人才士,他们“先天下之忧而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密切关注社会发展,体恤民生疾苦,其中不少文人入仕后,奉公守法,勤政爱民,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崇敬和爱戴,如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第4篇

而由此形成的对“师生关系”的定位就是:为师者,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为生者,是虚心求教的蒙恩者。

因为高高在上,所以就要有所谓的“师道尊严”:宁可给学生一颗好心,也不能给他一张好脸;因为高高在上,我们便有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因为高高在上,我们就可以“要求”和“命令”学生背注释、背笔记、背答案……甚至由此衍生的还有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材教参的迷信和膜拜。做学生的视教师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圣人,做教师的视教材教参马首是瞻,而不敢有自己丝毫的独立见解……

面对诸如此类充斥校园的现象,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最缺乏民主、平等、和谐氛围的领域之一?

目前已在全国许多地方开展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其所着意突出的人文精神也罢,探究性学习方式也罢,实践能力也罢,我想,其要旨当在于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陈旧模式,让教师走下高高的圣坛,放下架子,重塑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放下架子,就意味着你可以为师,但绝对没有资格为父;放下架子,就意味着你没有资格让学生去背注释、背笔记、背答案;放下架子,就意味着让自己,也让学生的思想冲破牢笼,去呼吸语言文字那自由甘美的气息……

案例一:这太不合情理了!

在讲解《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的词义时,一男生举起了手:“老师,我觉得文下注释不对!”我一愣:“为什么?”“不合逻辑。‘往来种作’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说得通,可‘男女衣着’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可能吗?桃花源以外的人的衣着是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秦时到武陵人入桃花源时,‘外人’的衣着无疑是会变的。况且,桃源人秦时就在此定居,一直与世隔绝,衣着怎么会和‘外人’一样呢?”

我点头:“嗯,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很好!看来,尽信书不如无书啊!但考试遇上解释这个词的题目,还是……”

案例二:是这样解释的吗?

在教《醉翁亭记》讲到该文主旨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知乐其乐也”时,我按照教参的解释,把“乐其乐”译为“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但随即一个平时爱读书的学生对此提出了质疑。她的理由有三。

1.本句是画龙点睛、表明心志的句子,是全文的“魂”,是最能让读者跳出表层的游乐描写而进行理性思索的句子。而这样的解释则混乱了作者的行文思路,缩小了读者的思维空间,降低了这段文字的地位,使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含量大打折扣。

2.“太守之乐”虽然包含“与民同乐”,但绝非仅仅只是“c民同乐”。欧阳修是“乐”不仅是指行动上实践的、情感上投入的“与民同乐”,更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信念、情感追求,那是不为外人知的、滁州百姓不可能清楚的生命情怀,有太多太多是真正属于他心灵深处的丰富东西:对自我心灵的放逐,对艰难人生的蔑视,对忧乐政治理想的全身实践,对苦难和坎坷的一种精神取向……

3.根据她的阅读经验,文言中的“其”代指第一人称自己,在古文中并不鲜见。比如“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等。

因此,她觉得“乐其乐”不仅指他“乐游人之乐”,更应是指他“乐自己之乐”。这里的“其”,不是他人,而是欧阳修自己。

听了这一番高论,我不禁暗暗称奇:按照她的这一解释,作者行文的梯度和情感都非常明晰,《醉翁亭记》也就赋予了我们无比宽广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你说,此时此刻,我还能反驳什么?我只能提醒一句:“我完全赞同你的分析和理解,但考试答卷时还是要按我说的答,否则……”

结论一:民主――新型师生关系的锁钥

教师与学生每天课内课外接触频繁,尤其在由双方都须参与的双向互动的活动中,最能体现师生关系的特质。在通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为主动学生为被动的管理关系是主流倾向。在这样的一种师生关系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享有多大程度上的“民主”权利呢?如同上面两个案例,学生就是仅仅想要对课本或教参发表一点个人见解也不可能,更奢谈让他们去左右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决定或者选择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

而缺乏民主氛围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最大的损失在于自己的学业发展方面。如果一个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话,可能还会受到要求严格的家长的批评教育。而在教学活动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生,却有几个不被视为“乖孩子”而受宠呢?原因很简单:只有这些“乖孩子”才能把老师“传授”的知识抄好、记好、背好、默好,从而在考场上为教师争光、为学校添彩……

结论之二:平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石

经常听到有老师在一起议论某学生没有礼貌,见了老师不主动打招呼,有甚者居然视而不见,低头躲开……

但仔细一想,这里面就有了问题:学生虽然比老师年小,但人格上双方却是完全平等的。师生见面,学生固然应该“尊老”,礼貌地向老师问声好,但作为老师的你,为什么不可以出于“爱幼”,主动地与你的学生打一声招呼?那隐藏在骨子里的,不正是“师道尊严”的等级观念吗?师生关系如同其它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一样,固然都是要讲究规则和秩序的。但这个规则和秩序必须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想一想那些司空见惯的校园现象,有多少体现了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呢?

比如,教师们赖以吃饭的《教学参考书》吧,似乎向来只有老师“独专”的份儿。其实,既然是“教”“学”参考书,学生也不妨拿来参考一下。但,我亲见我们的老师没收过学生“冒‘老师’之大不韪”购来的《教学参考书》。据说是为了避免学生从《教学参考书》上抄练习答案。可是,学生会说:你老师看得,偏偏我学生看不得?难道是怕我从中看出什么别的“奥妙”吗?

种种此类跨越了两个世纪的校园“怪现状”,能说明什么呢?不平等而已!

结论之三: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佳境

教师对学生说话用的最多的是哪种句式?以我的经验看,应该是祈使句和反问句。诸如:“你给我站起来!”“写一份检讨!”“这个问题不是讲过很多遍了吗?”“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等等。当然,要紧的不是句式,而是其中流露的对学生的态度。“严师出高徒”的话固然没有错,但是,“严”并不能与“不讲理”划等号。

比如,在学生犯了错误后,见到的大多是学生站在旁边被老师疾言厉色加以训斥的情形吧?

再比如,经常看到老师罚学生几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地抄写作业的事情。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动机固然不可全然否定,但用增加作业量来惩罚学生,只会导致使学生更加厌恶学习的结果,大概是当事教师始料不及的吧?

诸如此类简单粗暴、蛮横无理的行为折射出的师生关系能是“和谐”的吗?这种关系还能说它是“师生”关系吗?从这个角度讲,平等和尊重才能造就和谐的师生关系啊!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甚至教育方向的全方位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生本意识”展开的,作为与之有直接因果关联的传统师生关系也必将随之全面更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加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最大的变革,在于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做一个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的有独立意志的探求者。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第5篇

一、以诵读为基础。触发语感

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主要是读。没有大量的语言文字积累是无法获得良好的语感的,多读、熟读能将客观的言语对象内化为主观的语感图式。我国古代的文言跟口语基本上是脱节的.但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硬是在不太长的几年时间之内基本上能让大部分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文言表情达意.这简直可以称之为奇迹。古代的语文教师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一奇迹,就是由于他们十分重视读,从而创造出了学生对于文言的语感。

1.硬读

所谓“硬读”即不看注解,不查字典,硬着头皮读下去,一遍不行读两遍,两遍不行读三遍,读书时遇到暂时还弄不懂的地方,采取先跳过去的方法.从上下文及全文的前后联系来思考.可以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读瞳为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教材选编的古文大都可通过反复诵读达到六七分瞳,理解力好的学生甚至可以读l董个八九分:记叙文大体弄清事件的经过,议论文大致把握主要观点和材料。这样的阅读目标是可以达成的。

2.熟读

文言文虽然已经失去了“活”的语言环境.但它自身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反复读来读去,通过口、眼、手指(指读)三条渠道,字、词、句自然而然地进人大脑,课文的内容与意旨,随之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通过背诵,课文烂熟于学生的心里,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智慧,为丰富文言文乃至多方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示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二、以品味为核心,体悟语感

文言文行文简练,文字表达精练,遣辞造句考究,注重语言的锤炼。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贾岛“推敲”典故的产生,都说明了这点。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

1.比较中训练。感悟用词的准确

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样的词.我们不妨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改一改等方法进行比较。在比较、发现中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

2.想象中训练,感悟语句的意境

语感是心灵的感觉,是一种精神感觉。因此,文言文的阅读,不仅是用口,更强调要用心。用心,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感情;用心,才能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我在教《岳阳楼记》时先出示一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提问:四面湖山在你的眼前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假如你站在岳阳楼上,面对此景你会有怎样的感想?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让他们把心中积蓄的那份情感表达出来.感悟范仲淹忧国忧民胸怀情操。品味探究《三峡》语言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意味隽永的语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秋时“林寒涧肃,属引凄异”,启发品味文本的语言美,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体验“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悲秋情节,体会语感的情味感。有些文章,运用反复、顶真、反问、重沓等修辞格,语言连贯,一气呵成,形成一种流畅的语流,给人以连贯流畅的感觉。

三、以运用为根本,习得语感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得到不断强化。

1.用文言文交流

上课伊始,我向学生下挑战书:“英语课上,你们的老师用英语为你们授课,今天上文言文,我也用文言文给你们上课,你们敢不敢用文言文和我交流呢?”(事先已布置预习《记承天寺夜游》)学生一片哗然,随即兴趣盎然,都说要和我比比。于是我顺势用文言文导入:

“有联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文章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尔知其论谁者乎?”

有生曰:“吾知之,此苏洵、苏轼、苏辙是也,世谓之三苏。”

师曰:“尔知其生平行迹乎?”

生曰:“吾知苏轼。其字子瞻,号曰‘东坡居士’……”

这样的导入,学生已完全进入文言语境,欲罢不能,动辄皆欲以文言表情达意,一种欲学的冲动如波涛汹涌,不可遏止。

2.用文言文归纳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原文化;汴宋文化;文化新态;学术眼界;学术境界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但其概念的固定主要是在宋代以后,汴宋文化奠定了中原文化的特性。中原文化的长期繁荣和走进意识积淀,造成人们的中心文化心态。随着时序更迭、时代变迁,中原文化心态来到了其社会转型的当口。

一、认识汴宋

中原大地上处处留有宋代的遗迹。寻找周朝要去安阳,寻找汉唐要去西安,寻找明清要到北京,寻找宋代就得来开封。

开封发生了多少历史故事,七朝古都――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金――本身就是文化渊薮。而主要是宋文化,在开封留下众多遗迹,明末黄河决口,更多的埋在了地下。大相国寺为战国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齐天保六年(555)建为寺,北宋曾留下一条最早的看戏记录。清潘长吉《宋稗类抄》卷七“怪异”条收录一条资料,说是北宋仁宗朝有建州人江沔“游相国寺,与众书生倚殿柱观倡优”。北宋王安石《相国寺启同天道场行香院观戏者》诗则说:“侏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心知本自同,所以无欣怨。”(《五文・公文集》卷四十六)证明相国寺里有优戏演出,所以宋王浴堆嘁碲蹦甭肌肪矶干脆就说:“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佑国寺铁塔为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建,外壁镶以褐色琉璃砖似铁色,故名,因黄河泛滥,塔基已埋于地下。繁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为开封市内现存最早建筑物,文献记载原为9层,明初摧毁,止遗三层,后在残留的3层塔身上加建7级小塔,形成特殊风格。龙亭原为宋代皇宫后宛的一部分,明代成为周王府花园,山上曾堆放煤炭,故名煤山,明末河决城淹,王府沦没,煤山独存,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在煤山旧址建万寿亭,遇皇帝生日,文武官吏来此朝拜,故称龙亭。龙亭前有潘、杨二湖,则仅仅是传说。北宋留下的还有宋徽宗宣和画院里绘画待诏张择端描绘汴京的著名界画《清明上河图》,在古代绘画里留下的宋代以前城市只有这一座。与之相配合的是宋人孟元老写下的《东京梦华录》,成为第一本城市传记。

(一)宋代社会的转型

有人会说,中国古代历史悠久,选择宋代来讲有什么特别意义?有。因为在整个中国封建史和文化史中,宋是最为独特的,对今天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如果说,春秋战国以前是上古社会,唐代以前是中古社会,宋以后就进入了近古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是从宋代开始的――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而从此中国传统文化也来到了它的世俗性阶段,热闹繁缛的街市景象,殷殷富贵的家庭生活,都在为它涂抹一层人世油彩。我们耳边的市井喧嚣渐渐响起。

与唐代比,宋代经济社会有了一个大的转折。宋代社会生产力有了大的发展与提高,例如科学技术有了极大的进步。宋代好像进入了―个集中的科技发明时代,一系列直接影响近代文明的重大成果都在这时涌现出来。票券发展为“交子”,成为纸币的先声,使得一种新的商业信用流通手段得以确立,有力地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活字排版的发明,火药的发明。火焰器的使用,航海开始使用指南针,天文时钟的架设,鼓风炉、水力纺织机的运用,船只使用不露水舱壁,都于宋代出现。这种种发明的普及运用,推动社会生产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带动了经济的突飞猛进。

宋代城市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唐代都市实行的是城坊制度,把城市划为一个个方格子,平面就像围棋盘。我们在文献里经常见到唐代长安坊名,如长乐坊、永宁坊之类,一共108个坊,每个坊都有自己的名字。方格子外面砌上墙,墙外是道路,骑马走车人行。要开市贸易买东西怎么办?固定一些坊市,定时定点在那里做生意卖东西。可是城市还普遍实行宵禁。到了晚上要关城门。为了防范坏人和盗贼,宵禁开始后不准在街上行走,有执金吾巡逻,碰见就抓。你去坊市买东西,看见日头偏西就得赶快往家赶。否则会被堵在路上回不去。宋代不同了,宵禁名存实亡,我们在《清明上河图》里看到,坊市被临街随便开商铺所代替,什么孙记正店、十千脚店、刘家上色沉檀香铺、王家罗锦匹帛铺之类,人们走在街上就可以随便买东西,和今天一样了。这样城市就热闹起来。进入市民社会,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开始露头。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幅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生动图景:在从南到北的地域幅面上,缀满了星罗棋布的大小新兴城市和市镇。这些城镇中,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种类繁多的商业贸易现象,“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为了支持这些贸易,鼓风炉、纺织机的声音在全国大地上到处回响,稠密的乡间驿路上蹄踵交道、运货的大车络绎不绝,蛛网般的内陆河流风帆繁密、载物的舟楫头尾相衔。市镇上各行各业、五花八门的店铺座座相连。构成一道道繁华的商业街,每日销售着品类繁多的货物,各类服饰、丝织品、谷物、肉鲞、菜蔬、茶酒、饮食果品、药材、香料、印版书籍、花鸟虫鱼、竹木家具、瓷器、漆器、金银器、日常用品、年节应景之物等等应有尽有。这种与前不同的历史图景,标志着一种崭新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展开,一种与以前单纯农业社会内容、节奏、观念、情趣都截然不同的新的生活方式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序幕的开启。

(二)开封的繁华

开封自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基,建立起宋朝,成为北宋国都之后,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成为东方最大都市。

宋初禁军驻扎,又把灭掉的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七国遗民迂徙至此,加上众多的商贩聚集,汴京很快成了一百多万人口的东方巨都。现在开封170万人,是个小城市,但那时却是世界级的大都市。我查了下材料:公元前的大城市,希腊底比斯8万人,巴比伦城20万人,西汉长安40万人,公元775年萨珊王朝的巴格达第一次突破100万人,然后就是ll世纪的开封了,以后明清时期北京也就是100万人,世界上另外只有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堡100万人。到了1825年伦敦510万人,1925年纽约650万人。

其人口成分除了驻军、皇亲国戚、达官显宦之外。大多是商贾摊贩、小手工业者、船夫脚夫、艺人、僧尼奴婢、日者郎中、叫化子、无业游民等,形成庞大的市民阶层。元丰(1078―1085)以后汴京城拥有160种商行,约6400余家店铺,已经成为东方最大的商业化城市。汴京从事手工业的工匠,仅官营的就有八万多人,其总数不会少于十几万人。以经商为业的有两万多户,约十几万人,另外还有大量妓馆、勾栏,以及经营小食摊、水果摊、零食担儿、杂货担儿、测字算卦的普通民众。汴京很快发展到历史上的极盛。

南北宋之交时人孟元老,曾经于北宋末在汴京渡过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他在《东京梦华录》自序中说:汴京因为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到处是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宝马,罗绮飘香,弄管调弦,箫鼓喧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就在这万众集聚、游风熏染的文化环境中,市井艺术茁长而出。

宋仁宗朝以后,汴京成为一座东方最大的游艺场,市井中产生了大大小小的游艺IX--瓦子,每个瓦子里有许多专门供表演用的勾栏棚。平日都有众多的“富工”、“闲人”在游荡,往往聚集数千人观看杂剧以及各种伎艺表演。只要过节,元宵、上巳、中元和皇帝诞辰、神祗生日等,勾栏民间艺人和宫廷艺人都在大街上搭台演戏,引得万人聚观、城市空巷。

汴京城里有众多的艺人。官籍的教坊、云韶部、钧容直、东西班乐人达千人,开封府衙前乐和军队乐尚未计算在内,瓦舍勾栏里的艺人则无可计量,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77记载,金人攻陷汴京时,一次即索要“露台祗候千人”。艺人受捧、能挣会花,弄得民间重女轻男。宋廖莹中《江行杂录》说:京都小民不重生男,每生女则如捧璧擎珠,从小让她们学歌舞、说唱、杂剧,十几岁就去市肆上演出。在这蹈咏升平、寻欢作乐的时代里,就日益产生出新的世俗文艺品种来,小说、陶真、吟叫、嘌唱、杂扮、影戏等都是此时兴起。

通俗文艺的兴盛与文化生活的普及,市井繁华的现实人生乐园对于人们的诱惑,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时代心理。上自皇帝、下及平民,人们都沉溺于对现世物质享受和世俗欢乐的追求。宋徽宗更是在年节时纵民游赏,赐小民金杯饮酒,与百姓共观散乐百戏演出。称作“宣和与民同乐”。

(三)文人的天堂

宋代的都市繁华,为文人生活提供了最好的温床。宋朝汲取晚唐藩镇割据、拥兵自重造成天下大乱的教训,猜忌武将,排抑武人。赵匡胤登基后,马上“杯酒释兵权”,解除了自己的拥立者、禁军统帅石守信等一批有功之臣的军事指挥权,却把军政大权都交到文人手中。不仅文官系列由文人主持,即使是武官系列中的要职,例如中央掌兵的枢密使、各地统兵的都统制,也同样由文人充任。这样,文人集团把持了全国的政权、军权、财权,成为宋代最具实力的社会阶层、,宋代又大力进行科举考试,士子们一旦考中,立即得到极高的荣誉与优厚的待遇,跻身于官僚阶层而成为社会上层人物。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皇帝赐袍笏、赐宴、赐驺从游街,届时城市人民倾巢出观,万民空巷,盛极一时。北宋尹洙曾经评论说:“将军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把强蕃赶到大漠,唱着凯歌回来,全城欢迎,也比不上状元及第的荣耀。”(田况《儒林公议》)考中状元者,自然成为天下注目的对象,为皇帝所重用,日后官阶升转极快,有时三五年便至公卿。迅速上升为上层官僚。于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神话在宋代变为了现实,天下人都被吸引到读书做官的道路上来。

科举造就了众多的文官。我们比较一下下面的数字就可以看出:唐代开元年间每年在京师应举的士子为一千人左右,宋代嘉佑年间每年在京师待试的士子为六七千人;唐代每科取士不过数十人,宋代达到四五百人。宋代又设置大量的冗官,翰林学士宋祁说,当时“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宋祁《景文集》卷二十六《上三见三费疏》)。宋代文官的生活待遇十分优厚,俸禄多,赏赐重,除定例的禄米外。还得到绫、绢等实物和职钱。种种优渥条件,把宋代士大夫阶层置身于一种饱食雍容的境地。这种条件培植起一个广大而特殊的社会阶层――士大夫阶层。他们既然衣食无忧,不需要从事其他具体的实业和实践,便有充裕的条件、时间和精力来开掘自己的智力和才慧,充分用于读书写作、琴棋书画以及其他文学艺术创作。北宋文人最有艺术气质,士大夫中诗书画乐兼擅、艺术修养全面发展的大有人在。苏轼能诗能文能词能书能画俱成大家,在诸多方面都开一代之风、卓有建树,成为北宋文人艺术禀赋高绝的突m代表,成为中国古代难得的一位艺术全才人物,

市井文娱生活的兴盛,为宋代士大夫文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陶冶环境。他们耽溺于市井冶游,醉心于享乐、放纵的生活,终日消沉于歌楼酒馆之中,吟唱着“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的倚翠偎红曲调,把理想建立在世俗享受之上。词人柳永更是视功名而不顾,满足于伴酒眠妓、吟唱艳曲的生活,“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这样的艳冶环境,对于熏染士大夫文人的人品格调,促使其创造出新一代的文风,甚至推动其直接参与市井创作,起了重要作用。柳永的长调慢词就产生于这种都市冶游中。泽州孔三传首创诸宫调,深受士大夫喜爱。苏轼、宋祁等文豪也都为宫廷杂剧和歌舞演出写作“勾队词”、“放队词”,尽管是应景之作,以苏轼一代文豪的笔力,仍然写得一气灌注、情景交融。

封建帝王也大多有深厚艺术修养。宋太宗、真宗、仁宗皆洞晓音律,自己能度曲。宋真宗还爱写杂剧词。宋仁宗则“每禁中度曲以赐教坊”,又善书,曾作飞白书答谢辽兴宗所赠绘马。宋徽宗更是一位钟情于艺术的皇帝,他对艺术无所不丁,能书善画,独创的“瘦金体”书堪称一绝,花鸟画独造其妙,山水画则有“徽宗山水”之名。更有甚者,微宗创办起皇家绘画学院,仿照科举制度,用命题取士的办法招收学生,并亲作教授,用皇室收藏的大量书画珍品作教材,培养出众多高水准的画家。至于他在节庆时到市廛与万姓共观散乐百戏演出,创九五之尊“与民同乐”之风,此举成为南宋历代皇帝的定制,则更是脍炙人口的事例。

宋代艺术的审美主导心理是士大夫审美心理。在传统社会里,士大夫艺术永远是一个时代的精英艺术。它领导着时代的潮流。因而,士大夫自发创造并自我欣赏的艺术,成为宋代审美趋势的主流,它影响着市井艺术,导引着宫廷艺术,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支配作用。

(四)宋代文化成就

宋代由于国土狭促,形成了内趋性的文化心理。宋人放弃了对外在事功的追求,而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知识积累、提高文化修养、探索宇宙观和从事文学艺术创造。这种特殊的社会条件,为宋文化的走向集历史之大成奠定了基础。于是,宋所当然地成为一个文治烂然的朝代,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人们在谈到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历史成就时习惯于用朝代相标举,而宋朝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讲学术思想时说汉宋,讲诗歌、散文、书法时说唐宋,讲绘画、话本小说、南戏时说宋元,讲理学时说宋明,词则以宋朝独标一代之帜。可以说,宋代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它既是继往开来、从历史的纵深走向近代坦途的中继点,又是总汇古典文化结晶、开辟近代文化先声的中转站。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这种特殊位置,也为宋代文化的性质作出了定位。

宋代文化所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首先体现为学术之盛。与唐人昧于经学、诸子学、史学的研究相反,宋人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宋学的奠定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重大历史转折与发展,它总结了此前千余年的儒学之道,而成为后世千年社会的支配思想。宋代史学处于一个开创的时代而高度发展,在中国传统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特征一是在撰史体例上有新的突破,二是在史著总量上有大的增加。北宋司马光编撰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294卷,是中国古代有关中国历史的第一本编年体通史性著作,司马光之所以能够以一人之力完成这部著作,得益于他渊博的学识,历史、音乐、律历、天文、术数无所不通,而这种坚实饱满的知识基础,则是宋人文化水平整体提高的产物。南宋袁枢在《资治通鉴》基础上编纂的《通鉴纪事本末》42卷,是第一本以历史事件为轴心撰写的史著,它标志着传统历史编纂学史新纪元的开始。宋代史学发达的标志还体现在史学著作的浩繁与众多,北宋欧阳修编的《新唐书》225卷与《日唐书》并行,南宋郑樵编纂的《通志》200卷成为有关中国古代典章制度重要文献的“三通”之一,满地别史、杂史、野史的大量涌现助长了史学的兴盛,舆地与金石学的发展则推动了史学进人新的天地,至于类书编纂进入高峰时期,《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事物纪原》《太平广记》,林林总总,动辄上千卷,为文化与学术留下了丰厚财富。

文学艺术的兴盛体现了宋代文化的另一个历史成就。宋代的诗、词、古文、书法、山水花鸟画、瓷器、建筑、园林皆继承前人而臻于完善,或发展至纯熟阶段,或别出一格。宋代文学是与唐代并驾齐驱的一代文学,诗不如唐而量超之,文胜之,词过之。宋诗虽缺乏清新,但多了跌荡,虽少了天然,但多了思理。宋文以抒情议论见长,较之唐人,纹理更为细致周备,文气愈加流动贯通,与唐文并立起“唐宋家”。宋词独为一代天骄,以其轻飚倩俊、曲致婉转的细腻笔触,捕捉住人们日常稍纵即逝、难绘难描的心绪意态,遣词造意,开中国诗歌之新境,启曲词畅达之先声,其立意之峭、造境之幽,后人最终也难以企及。宋代山水花鸟画都在五代基础上走向高峰。山水画钩皴点染各种技法成熟,求境重神内在气韵充沛,建树卓著,成绩斐然,得以取代唐代占统治地位的人物画而独领画界。花鸟画奠定工笔设色的规范,生机盎然、绚丽华彩,开元明清千年画坛之风。宋代书法虽不如唐人工稳严谨,但抒卷逞意过之,苏黄米蔡四家皆备一格,各领时尚。宋代工艺、建筑皆发展到精审细密、巧夺天T的地步,其中宋瓷为绝妙代表,以其冰晶雪莹的色泽、质地与神韵而留名青史。市井瓦舍勾栏众多通俗文艺品种的簇花般兴盛,造成宋代艺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中戏曲、小说的泉涌汩汩,成为元明清滚滚而东一条滂沛大河的源头。

宋代文化成就的根基之一是教育的兴盛。宋代的教育普及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为适应科举选士、培养人才的需要,宋王朝从中央到地方,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众多的各级学校,一时国子学、太学、州学、县学林立,另外又有专门的律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等专科学校。此外,宋代官私书院盛极一时,著名的有六大书院,为白鹿洞书院(在庐山)、石鼓书院(在今湖南衡阳)、应天府书院(在今河南商丘)、岳麓书院(在今湖南长沙)、嵩阳书院(在今河南登封)、茅山书院(在今江苏句容),都是当时的文化与学术中心,聚集了众多一流的名师,培养了一代人才。这些书院的规模很大,有时生徒多至数千人,它们对于宋代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不容低估。

与上述所有文化成就相辅相成的,是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书籍的普及,这是科技发展与商业繁荣给宋文化带来的一股强劲的生命液。五代之前,书籍被视为难制品,通过抄写来流通与传承。虽说雕版印刷术已于中唐时期诞生,但尚未开发出印书的商业用途,一般读书人手中的书籍还是靠自己去抄写。可以想见,在那种条件下,拥有众多图书是一种奢侈,普通寒门土子根本不敢想象,这就阻碍了文化知识的普及。北宋庆历(1041―1048)以后,各种刻本书籍开始大量刊行,价格日减,特别是建本书籍,尽管因为质量低劣而遭致讥评,但它的低价位与高销量,给文献的广为流通带来极大的便利条件。印本书籍的大量出现,使得读书与藏书不再成为奢侈行为,公方和私方为了阅读的方便开始建立大大小小的藏书楼,从中央的三馆、秘阁到各州学、县学以及民间书院,都拥有众多的书籍,提供给读书者阅览。私人藏书家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知名者如宋敏求、叶梦得、晁公武等人都藏书数万卷。书籍的广为流通大大扩充了读书士子的文化视野,使得宋人所掌握的历史文化和科技知识大大超过前人,如果将唐宋一般文人的学问层次进行对照,可以很明显地得出前者浅陋、后者闳博的结论,这种情形有力推动了宋代艺术的发展。

书籍刊刻与流通的便利,反过来又刺激了宋人著书立说和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兴趣,一时各类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内容从史书、政书、农书、工书、文书、诗书、乐书、佛书、道书一直到杂流百家,样样都有刊本。宋代的私家著述量远远超过前代,动辄几十卷、上百卷;宋代的野史笔记极其盛行,人辄一记;宋代的许多文人把刊印自己的文集当作毕生宿愿来对待。尤其是,宋代市民社会的膨胀及其精神需求,使得通俗唱本、话本、剧本等类印本书籍,风俗画、节令画、招贴画等年画的先声,也广泛进入商业流通。这些书籍的流通为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作为中国普通民众了东汉二百年江山。听父亲讲,他小时候曾听说清代南阳过大象,因为南阳处于缅甸进贡大象的进京官道上,但现代南阳风光不再,因为没有了交通优势,沦落为偏僻的地方。云贵高原通的茶马古道也一样,过去十分热闹,今多荒颓。

国都,往往会成为商业社会中心城市。最典型的例子,古代是开封,近代是伦敦、东京。欧洲各国亦多如此,墨西哥城则作为欧洲延伸,成为当今世界最大城市。然而,一些国家将首都与传统王权分离分置,例如日本首都是东京,天皇却住在京都。

美国则成为一个另类。美国是两三百年前才建立的新兴国家,本原就是脱离传统思维的异教徒开创的新大陆,因而它的政治首都是华盛顿,商业中心却是纽约:因此,“9・11”恐怖事件攻击的对象不是华盛顿的白宫和五角大楼,而是纽约曼哈顿的“双塔”世贸大厦。

而中国的传统中心,高踞金字塔顶端。中国离开首都,就感觉离开了中心,就天高皇帝远,就是偏远边鄙。但今天世界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例如美国,这样一个摆脱了欧洲传统王权控制的国家,把国家政体的金字塔结构变为板状的平铺结构,因而生活在美国任何一个地方的民众都不感到自己是偏远边鄙之民。加之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迅速普及,美国的每一个国民坐在家里,都以为自己是世界中心。现代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的重组正在证明:这将成为世界趋势。坐在家里办公,可能成为主宰这个世界的未来网景。

那么,学术呢?

(四)学术界域

学术历来不受界域限制,学者只要胸怀天下,就能坐在家里指点江山。古人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为什么?有书,掌握信息资讯。

学术还历来避开世俗的闹热。中国古代许多书院都避在一隅,因为士子们要静心读书嘛。河南的嵩阳书院,在中岳嵩山登封市城北三公里峻极峰下。欧洲大学从中世纪修道院而来,修道院与寺院一样都建在山上。牛津、剑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大学都不在中心城市。我留学的伯克利大学,建在美国西部繁华都市旧金山海湾对面的一片原始松林里,至今还保留了松林的一角。只要有了图书和学者积累,就有大学;只要有了资讯,我就是世界中心。

但中国现代大学却走了背道而驰的路,基本上都建在大都市中,以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与校园的物资供应,可眼下却都被城市的膨胀和拥挤堵得喘不过气来。当初北大、清华建校时离城极远,出北京德胜门北40里,保留了较大的腾挪空间,但今天也被城市囊括了。

然而,过去学术还是有限制的。例如,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学术远离原发地的情况。古埃及、两河流域的文明和文字研究,蒙古学的研究,中心长期在欧美,印度梵学的研究中心一直在欧洲,中国的敦煌学长期在日本,纳西学长久在国外。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是资源掠夺,二是兴趣与眼光。这说明,当学术扩大到比较易得的书籍之外,需要拥有更多特定资讯时,受到存量限制也就是界域限制。

(五)存量限制的打开

存量限制,过去是学术的一大障碍。以往河南大学发展的障碍,一是传统存量不足,二是现时资讯不足,最终归结于开封小城的偏僻与闭塞。然而,现代传媒一夜之间把障碍消除了。网络为学术构筑了一个板状的世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人享有相同的权益,不同在于,你是否能够更加熟练地驾驭和运用它。过去我在北京图书馆啃干馍喝凉水查阅一星期的资料,今天你坐在家里鼠标一点,十分钟就出来了;过去我用十三经索引,辛苦费时查找一年也找不到一些经典例句的出处,今天你用搜索引擎一分钟就找到了;过去我要带着介绍信到各个图书馆去查目录、填单子、打条进去长久等待,然后拿到书一看不在这一册,又得把整个程序重来一遍,但管理员吃午饭去了只好下午再来,今天你电脑上可能就装有《四库全书》《古本戏曲丛刊》,一点即来;过去,我要按照搜集到的目录到图书馆里去翻阅各种书报杂志,寻找我要的论文然后付费一张张复印,现在你在知网里一点就出来,而且可以很便宜地把文章下载。

因而,以往中心城市、大都市里的大学的资讯优势被打破。一个突出的例证是:过去北京、上海、天津的名校垄断,开始被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突破、超越、跨越。

存量限制被无限打开的结果,是研究界域的无限制扩张。无论你在哪里,无论是在牛津、哈佛、清华、北大还是在河南大学,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去发现和跑马圈占自己的领地。前提是,你要打开眼界,扩展心胸,你要走出中原!

(六)学术眼界

所谓走出中原,不是指身子而是指眼界要走出去。

身子走出去,非常重要。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书好理解,为什么要多行路呢?行路是另外一种社会实践,亲身看一看,才有真知灼见,是谓经多识广。许多事情一定要亲临现场,才能有特殊感受。所以,余秋雨先生倡导“行走文学”是有道理的。我这么多年也喜欢到处走到处看,前后到过20余个国家,受益匪浅。

但是,身子走出去是需要物质条件的。身子即使走不出去,眼界也要出去。所以,扩大学术视野更重要。有了广泛的学术视野,就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河南大学奠基之初,就是要走出去的,不仅是要走出开封,而且是走向世界。河大前身是1912年在开封清代贡院旧址上创办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与清华学堂、南洋公学一起,成为当时中国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为中国现代历史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过去我们常说要放眼世界,这是针对观念往往囿于地域限制和文化限制而说的。今天,我们都已经成了世界公民,中国打喷嚏世界就感冒的时代已经到了,“西潮东渐”的势头也早已逆转,开始进入到“东潮西渐”的阶段了。过去我们对西方的研究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今天世界对中国的研究也已经条分缕析。一个美国的博士,可以去研究广东粤剧的表演或是它的方言和音乐。文学传播方面,奠言获诺贝尔奖是一个开端,麦家的小说《解密》又开创了在欧美2l国同步发行的先河。

眼界决定了你论文的选题范围和立论角度,决定了你的阅读对象和研讨对手,决定了你的应用条件和适用领域。在立论时,你是针对河大发言、对中国发言还是对世界发言。角度是不一样的。你的参考文献和征引书目范围,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内出版物上了,因为随便一个选题,都可能已经是世界性选题,有着众多的中国港台地区和外国研究者。你要站在世界平台上,与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同道讨论问题。

20世纪80年代做学问写文章,可以不征引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美国的论文,90年代就会让人感觉你落后了,21世纪再这样做就成为你论文的硬伤。

前天,英国是日不落帝国:昨天,美国是世界公民;今天,中国人也来了。

(七)学术境界

过去做学问,首先要求学术心态的纯正。大家很熟悉王国维的学术“三重境界说”: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说,做学问必须先有孤独感;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做学问要长久不懈地坚持、努力;第三重境界,终于有一天,“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到了一定阶段,顷刻之间豁然开朗。“三重境界说”强调的是学术专一与心境沉潜,但那是传统学问家的追求。

今天。多棱的世界和多学科的学术布局,特别是新兴学科与新兴社会发展的千丝万缕联系与同步,要求学术触角八方展开,广为延伸。学术培养的目的,也不再是重塑一批老学究,而是要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因此境界要求也就不一样了。过去说“专”与“博”的关系。更多强调的是“专”,今天就不一定了。

我想,今天可能更多应该强调的是高瞻远瞩、极目远眺,把世界放在心中,把地球玩弄于股掌之间。那么,第一重境界就应该换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强调站得高;第二重境界应该换成“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强调看得远;第三重境界则相应换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强调学无穷尽,学无止境。

眼界有多大,学术就有多大;眼光有多远,学术就有多远;境界有多深,学术就有多深。

(八)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