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马的诗

写马的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写马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马的诗范文第1篇

古代文学论文横吹曲与边塞诗

汉横吹曲是李延年因胡曲而改造的新声。汉横吹曲魏晋以后有十八个曲调流传,它们是《黄鹄》、《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扬》、《望行人》、《关山月》、《洛阳道》、《长安道》、《梅花落》、《紫骝马》、《骢马》、《雨雪》、《刘生》。郭茂倩《乐府诗集》“汉横吹曲”部分收诗二百多首,其中边塞诗有近一百六十首,占到了总数的70%。若按曲调来算,十八个曲调中,《黄鹄》、《黄覃子》、《赤之扬》三曲无作品,《洛阳道》、《长安道》、《梅花落》、《刘生》四曲不关边塞,其余十多个题目都创作过边塞内容的诗歌。最早赋咏汉横吹曲题的诗歌是南北朝诗人所作,在南北朝诗人那里,赋咏的横吹乐府多与边塞有关,到了唐代,依然如此。《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部分收录的诗歌很多都是边塞诗,这些横吹乐府边塞诗有什么特点?其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以上问题值得探讨。

一、横吹乐府边塞诗与横吹乐的关系

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题解称:“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之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晋书·乐志》曰:‘……汉博望侯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和帝时万人将军得用之。’”[1](p309) 横吹曲是李延年据胡乐而改造的军乐,虽然没有古辞的流传,但是可以肯定其内容与征伐之事相关。试看这几个横吹曲的题目,《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关山月》、《紫骝马》、《骢马》、《雨雪》,从题面上就很容易与边塞联系在一起。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横吹乐府诗,在南北朝诗人手中横吹乐府诗多被创作成了以边塞题材为主的诗歌。其后唐代的横吹乐府在题材上基本是对南北朝的延续。南北朝时期赋咏横吹乐府诗,都是关于边塞内容的,之所以写边塞内容,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古辞的流传,诗人依据题面的意思来创作,自然而然地会联系到出征作战的边塞内容。另一方面,虽然横吹曲古辞没有流传,但是横吹乐在南北朝时期仍然在流传,那么,横吹乐军乐的性质、胡乐的风格,也会对诗人创作出边塞内容的诗歌产生了一定的规定性。就拿《出塞》这个曲名来说,《出塞》从字面上来看可以联系到出征作战的边塞内容,也可以联系到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内容。南北朝诗人如果只是单纯的据题面意思来创作,可供他们选择的空间是很大的,但是南北朝的《出塞》诗都是写边塞的,而没有写其他内容,说明横吹乐本身对后来的横吹乐府创作是有影响的。

写马的诗范文第2篇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我们在课本中学到的大都是近体诗。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古体诗,感受一下它同律诗、绝句的不同。

送 别

唐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解】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不得意:不得志。

4.归卧:隐居。

5.南山:即终南山。陲:边。

【诗意】

我下马为你置酒,问你去向何方。你说人生太不得意,打算归去隐居在终南山旁。你只管去吧,世间的事物不必再去留意,那里白云悠悠,一定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欢愉。

【感受】

这是王维的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玩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

离别常常是让人伤感的,但也有乐观的诗人写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大家品味一下下面的诗句就知道了。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4.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山中送别》)

5.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唐·王维《送别》)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9.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王之涣《送别》)

写马的诗范文第3篇

红hónɡ绿lǜ荫yìn中zhōnɡ十shí万wàn家jiā。

谁shuí道dào群qún花huā如rú锦jǐn绣xiù,

人rén将jiānɡ锦jǐn绣xiù学xué群qún花huā。

小xiǎo朋pénɡ友yǒu,这zhè首shǒu诗shī中zhōnɡ写xiě的de是shì什shén么me花huā呀yɑ?对duì了le,是shì洛luò阳yánɡ的de牡mǔ丹dān花huā。

今jīn天tiān,我wǒ们men就jiù去qù这zhè飘piāo满mǎn花huā香xiānɡ的de古ɡǔ都dū洛luò阳yánɡ看kàn看kɑn吧bɑ。

洛luò阳yánɡ城chénɡ历lì史shǐ悠yōu久jiǔ,先xiān后hòu曾cénɡ有yǒu13个ɡè朝cháo代dài把bǎ都dū城chénɡ建jiàn在zài这zhè里lǐ。现xiàn在zài我wǒ们men漫màn步bù洛luò阳yánɡ街jiē头tóu,还hái能nénɡ看kàn到dào很hěn多duō古ɡǔ色sè古ɡǔ香xiānɡ的de建jiàn筑zhù。

洛luò阳yánɡ还hái有yǒu丰fēnɡ富fù的de佛fó教jiào遗yí迹jì,其qí中zhōnɡ不bù得dé不bù去qù看kàn的de是shì龙lónɡ门mén石shí窟kū和hé白bái马mǎ寺sì。

看kàn,这zhè些xiē宏hónɡ伟wěi端duān庄zhuānɡ的de佛fó像xiànɡ都dōu是shì开kāi凿záo在zài峭qiào壁bì上shɑnɡ的de。佛fó像xiànɡ大dà大dà小xiǎo小xiǎo有yǒu几jǐ千qiān座zuò,开kāi凿záo时shí间jiān长chánɡ达dá400多duō年nián。龙lónɡ门mén石shí窟kū已yǐ被bèi联lián合hé国ɡuó列liè为wéi世shì界jiè文wén化huà遗yí产chǎn。

洛luò阳yánɡ白bái马mǎ寺sì同tónɡ样yànɡ远yuǎn近jìn闻wén名mínɡ,它tā是shì佛fó教jiào传chuán入rù我wǒ国ɡuó后hòu,建jiàn立lì的de第dì一yī座zuò官ɡuān办bàn佛fó教jiào寺sì院yuàn。据jù说shuō,白bái马mǎ寺sì因yīn纪jì念niàn当dānɡ时shí从cónɡ印yìn度dù驮tuó佛fó经jīnɡ回huí国ɡuó的de白bái马mǎ而ér得dé名mínɡ。

洛阳又被称为“牡丹花城”,据说——

一年冬天,武则天酒后要赏花,诏令天下百花齐放。百花不敢违抗,纷纷顶着严寒绽放,只有牡丹遵从节气,没有开放。武则天大怒,下令把它贬到洛阳去。谁知牡丹在洛阳的土地上,开得更为艳丽了。

洛luò阳yánɡ是shì个ɡè有yǒu故ɡù事shi的de城chénɡ市shì,“洛luò阳yánɡ纸zhǐ贵ɡuì”的de成chénɡ语yǔ就jiù来lái源yuán于yú这zhè样yànɡ一yī个ɡè有yǒu名mínɡ的de典diǎn故ɡù。

据jù说shuō西xī晋jìn文wén学xué家jiā左zuǒ思sī,用yònɡ了le十shí年nián时shí间jiān写xiě成chénɡ一yī本běn书shū叫jiào《三sān都dū赋fù》,这zhè本běn书shū被bèi当dānɡ时shí的de人rén争zhēnɡ相xiānɡ传chuán抄chāo。因yīn抄chāo写xiě的de人rén太tài多duō,导dǎo致zhì洛luò阳yánɡ的de纸zhǐ张zhānɡ因yīn稀xī缺quē而ér涨zhǎnɡ价jià。后hòu来lái,人rén们men常chánɡ用yònɡ“洛luò阳yánɡ纸zhǐ贵ɡuì”来lái形xínɡ容rónɡ作zuò品pǐn好hǎo,流liú传chuán广ɡuǎnɡ泛fàn。

和洛阳有关的诗句还有: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

写马的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原;死亡的诗意;本真存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65-02

海德格尔认为,死亡并不意味着人的存在的终结,而是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即向死亡存在[1]。所谓生与死,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线,都是生命的存在方式。马原在采访中也曾说:“我觉得生的过程就是死的过程,没有必要惊慌。”生就是死,死也是生。而马原书写死亡其实是为了忘记死亡,证明存在,证明存在的诗意。非本真存在的人,在常人的生存方式中生存,放弃了自己的选择和个性。林杏花则不同,她选择本真地活着,坦然正视自己的欲望,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且,她的突然死亡并没有让诗意消失,反而使本真世界显现出来,成为诗意的世界。所以,死亡的诗意正是由于她生活的质感和生命消逝的神秘感。

一、本真地活着

生活于这个世界的人们,热衷于选择大家认同的一种生存方式,而不是服从自己的内心。“存在有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2]。为了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寻求安身立命之所,人们早已遗忘了本真存在。诗意的存在应该是这样一种存在:它不是为了其他东西而存在,而是为生命的本真愿望而存在。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活着仅仅是因为别人需要我而活着,因为还不想死或还没有死而活着。真正循着自己生命的本真需求而活着的人太少,马原笔下的林杏花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生命个体。她执着地追求生命的本真状态,并热爱这种追求,始终保持在路上的姿态。她选择了想要的生活,造就了自己的人生,做到了本真的存在,虽然短暂,但已经获得永恒的诗意。

首先,林杏花敢于追求生命的本真存在,这种追求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对欲望的大胆表达和对个性的大胆张扬。正如马原在《低声》中所说:“能去拉萨的女人应该说总有那么点儿不同凡响。”[3]林杏花就是这么一位不同凡响的女人。欲望是对生命存在的肯定,没有欲望就没有生命。然而,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枷锁,早已把欲望禁锢。在《死亡的诗意》中,马原把林杏花作为一个女人的欲望表达放大在读者面前。她敢于直视自己的身体欲望和精神欲望,并尽情宣泄自己的欲望。“无论如何控制不了自己,不压抑自己的需求,要什么就去追求什么”[4],这就是林杏花发出的源自生命的声音。她无法在的时候不叫出声来,为了隔音,用白布罩住她在厨房里搭建的爱情小屋。这间爱情小屋每天都充满了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女人的嚎叫。没有什么可以消除她对的渴望,她需要用宣泄自己的激情。她不愿被社会既定的法则束缚,她只是想满足作为人尤其是作为女人最本真的欲望需求。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敢于去追求这些东西。她爱美,所以她便自由地展现自己迷人的妩媚。她渴望爱与幸福,所以遇到一见倾心的李克便主动展开攻势。她有过很多男人,她甚至不掩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大胆表示自己一直有点儿喜欢女孩子。她自私,所以明确地表示她不愿生孩子,不愿让孩子分享她的爱。但这是一个人真实的欲望表达,无可厚非。从她对生命本真欲望的追求中,我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一个生命的活力与诗意。林杏花敢于大胆张扬自己的个性,她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不是社会要求她成为的人。马原在《冈底斯的诱惑》中说:“美丽的姑娘比任何别人都更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5]而林杏花这样一个美丽性感有个性的女孩,比美丽的女孩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脱离世俗的诗意。她的行为在社会看来是反叛的,不合时宜的。从教师到诗人,从诗人到导游,再到拉萨定居,成为一名酒店经理,她自由地变换自己的工作,不受任何约束,有着传统女性没有的自由自在。她没有观念,只是这个社会给女性制定的道德法规,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只要喜欢就足够了。”不用在意社会的评价。她独立自主,“我没有谁都没有关系,我相信我自己”[6]。她自信有魅力,为了显示自己诱人的身体曲线,从来只穿紧身衣和白色裤子。她不认为爱是唯一的,女人一生应该只爱一个人。“爱不一定只属于一个人,一个人可能会爱几个人,许多人”[7]。她完摆脱世俗的约束,是生命诗意光辉的显现。一个诗意的存在是一个允许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本真追求的存在。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人应该尝试本真的生活,选择自己存在的本质,这才是生命存在的理由。林杏花的生命是最本己、最个性化的,因而也是充满诗意的。

其次,林杏花不仅去追求,而且从不间断追求,一直保持身体与灵魂并行于路上的姿态。林杏花对生命本真的追求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灵魂上的,而且是身体与灵魂并行的。支持她身体不断前行的动力便是她灵魂上对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渴望。因为独特的个性和另类的生活态度,她惹了数不清的麻烦:失去工作,被误认为“小三”,被社会唾弃,但她从不停止自己对美丽与个性的追求。她不会因为李克是有妇之夫而放弃她的爱情,尽管他不能对她做出承诺,也不能给她完整的爱情,她依旧选择爱他。“既然肖君已经在那儿,她也就只好不在乎名分,不在乎李克是不是对她说出那个单音节词。她不管他怎么想,她觉得在爱他就告诉他,她爱他”[8],她只在乎她的爱,而不在乎爱的是谁。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李克的妻子修完产假回来也就到了她该离开的时候,她还是选择用心经营属于她自己的这份爱情。她享受的是自己大胆去爱、用心去爱的这个过程,那个不能再爱的结果早已经不重要了。即使在死亡之前,她也没有停止自己的追求。“她本来可以轻易得到她想得到的东西,而这些就是她生活最后那段时间得到的”[9]。她在死亡之前还在追求想要的满足,生命结束了,但追求还在继续。林杏花终究还是实现了自我。生命本应该如此,追寻的状态最能体现存在的意义。重视生命本真需求,不断追求生命价值实现的存在,才是一个有意义的存在。而这样存在的消失才是充满诗意的。

二、神秘的死亡

“神秘是抽象的也是结结实实的存在,是人类理念之外的实体。正因为超出了人的正常理解力,人才造出了神秘这个不可捉摸的怪物”[10]。死亡因为它的不可理解和无处探寻成为一个永恒的神秘话题。人总是要死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亡,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死亡本身却又是不确定的,没人知道死亡会什么时候到来,死亡本身是什么样子的,只知道它是我们无法逃脱的,不可能越过的。死亡的神秘性便在于它的这种可能性和必然性。

首先,死亡的神秘源于它的可能性,而林杏花的死便是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谁也不能预测自己以怎样的方式死去,在什么时候死去,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去。由于死亡具有“还未到来”的可能性,它对人始终是悬置于前的东西,所以人的生存才是“向着死亡的生存”。马原好像无法逃脱对凶杀、人命的关注,他的很多小说中都存有一种对死亡的多种可能性的诉说。在《死亡的诗意》中,他把热情停滞在描述现象的快惑中,让死亡的原因充满未知,让林杏花的死充满神秘性。究竟是他杀、意外还是自杀,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并且故意让每种推测都有可能。马原为了凸显死亡的未知性,刻意去写那些突然消失不见的东西,突然逝去的生命,写得充满悬念。《冈底斯的诱惑》中美丽的央金、《骠骑兵上尉》中的大明死于突发的交通事故;《低声》中的牛牛不小心跌落悬崖;还有林杏花,死于不知原因的火灾。林杏花突然死了,一个不应该这么早死的美丽女子死于自己的爱情小屋。作者正是用这种残酷的方式告诉我们,对于死亡而言,一切皆有可能。

其次,死亡的神秘源于它的必然性。由于死亡具有的不可逃避性,人在本质上无法摆脱它,所以死亡便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马原说:“什么是死?人人都欠上帝一条命。死,是归还。”《死亡的诗意》弥漫着浓重的宿命色彩,这种色彩并不是“宿命论”,而是人的生命被死亡这种难以抗拒的力量所控制的预兆。相对于这种力量,人只不过是死亡这条河流中的一片树叶而已,只能顺流而下,决不会逆流而上。马原总是在假设:“如果巴顿在也就好了。”但他又冷静地告诉读者:“没有如果,巴顿要明天中午才会来。或者只好说什么都是早就决定好了的,所说的命数。”[11]不早不晚,不偏不倚,偏偏就赶上了,这就是命数。从故事的开始到结束,全文一直都隐藏着宿命气息。“是李克的这个突发的遭遇使他走进了小说世界,这是他的命数。”[12]文章开头,作者便已有所暗示。林杏花本来只是作为导游带团在拉萨停留8天,却“突如其来地爱上了拉萨”。如果林杏花只是来到拉萨而没有爱上拉萨,只是爱上拉萨而没有留在拉萨,那故事也就没有了悲剧结局。可是,没有如果。还有上海客人的那句:“阴气太重。”林杏花最喜欢的“同样恐怖的白颜色”,林杏花在凋零的那天“不停地谈论牛牛”等,这太恐怖了,“让人联想到追随的迹象”。忐忑不祥的宿命之感,预示着这个美丽的生命的凋零。林杏花死于圣诞日,也就是耶稣诞生的日子。而在林杏花死亡的前一天夜里,也就是平安夜,李克的女儿诞生了。作者故意安排这个巧合的时间,更是增加了死亡的神秘色彩。无论生活有多么不容易,死亡有多么恐怖,生还是会如期降临,死也会不期而至。马原以林杏花的死证明着李克女儿的生,而且做出不悲不喜的冷静姿态。因为对于生离死别,人终竟抵不过宿命。这不是消极,而是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死亡以神奇的力量逼迫人们不得不始终去挂念。

死亡的力量固然强大,但生的力量却可以掩盖它。看完《死亡的诗意》,我们想到的不是林杏花的死,而是她的生,这就是一种重生。也正因为如此,死亡在一定程度上却赋予了生以诗意。马原用小说告诉我们,只有本真地活着,在生命消失之后,留下的才是干净的诗篇。

参考文献:

〔1〕〔2〕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1987.

写马的诗范文第5篇

因为,最近读了杜甫的几首诗,我感到非常难过。

听周云蓬唱《杜甫三章》,我认为“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最好。写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杜甫已经50多岁了,他逃难了大半辈子,眼看“安史之乱”终于平定,可以回家了,所以“初闻涕泪满衣裳”。春光大好,失地收复,杜甫喜极而泣。他快乐吗?我初读时能感受到他的快乐。然而,这首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结束时写下的。在这之前,他满怀爱国之情却饱经战乱之苦。“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快乐,底

下有如此久远和浓厚的心酸和悲伤。

杜甫写笑,比别人写哭更让人难过。《赠卫八处士》明明写的是让人欣喜的重逢,我却总是含着眼泪读完。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这样仓促,显得乱糟糟的。然而,那个雨夜,主人家因陋就,仓促间只能拼凑起来一桌酒菜,用来招待阔别20年的旧友。“夜雨剪春韭”,没有下酒菜,只好冒着夜雨去剪一点韭菜。为什么煮的米饭里面要掺“黄梁”呢?虽然“新炊间黄梁”表面上看来是为了使米饭更加香甜,但是,之所以这样做,是否是因为大米不够?你看,这就是“诗史”中记载的生活。

他没有写他们对于分别时光里各自际遇的感慨,只是写“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小孩子跑过来,好奇地看着面生的客人,问东问西,还没有对答几句,就又被叫走帮忙。《杜诗详注》里头说,要是让差劲点儿的诗人来写,小孩子问了,下面就该有几句回答。然而,杜甫却宕开一笔,在过去与眼前的事实间回转,写出了人情亲厚,也写出了岁月沧桑。

杜甫之所以写了那么多重逢,大概是因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温暖,多半来自不能满足和即将失去。在杜甫之前,曹植写人生如“转蓬”“飘摇随长风”“宿夜无休闲”。所以,每一次相逢,杜甫都那么慎重地记下来。

比如《江南逢李龟年》。这是杜甫很受读者喜爱的一首绝句,也是他最后一首七言绝句。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他也没有写,碰见你真好,我期待下一次见面。他很真诚,认为不可能的,就不说了。那年他59岁,就在那一年冬天,他在长沙去世了。李龟年比他年纪更大些。两个人都知道,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再一次回首少年时代在长安城里参加过的宴会,喝过的酒,听过的歌曲,在那样一个春天里,像是有自我意识的“回光返照”。

写马的诗范文第6篇

珍惜自己年轻的生命

热爱自己青春的年华

为我们豪迈的情,欢呼一声吧。

不要在花前月下叹息;

青春是广阔的天空,

任你自由飞翔;

青春是汹涌的大海,

随你劈波航行;

青春是金戈铁马的战场,

由你扩展雄伟。

我们从容地面对世界

写马的诗范文第7篇

但从创作态度上说不会错。小斌是个很敬业的人,他总是背着相机到处创作,寻找素材,这是有目共睹的。他的摄影追求高远,有勃勃野心,不轻易出手,不抓捕小欢小乐,态度严谨,讲究大景大气,大开大合,百里挑一,沙里淘金。这种大境界的创作,会与心中的理想屡屡相遇。

《莫尼达瓦湿地》是小斌的得意之作,挂在他的办公室里。这幅作品有木刻的效果,夕阳西下的湿地,白水蜿蜒,马的剪影尤其动人,是一首抒情诗。湿地的剪影和奔腾的晚霞,一静一动,一黑一红,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我似乎听到了一种赞美的马头琴声在其间流淌,这是一曲美妙的草原牧歌。《信马由疆》也可以叫《秋天的阳光》,有更加诗化的美景。他歌颂的就是秋天阳光照耀下的诗情画意:起伏的草地,渐渐泛红的树木,健步奔走或者吃草的骏马,给人一种安详、静谧的遐思,是对秋天的倾情表达。树、马的影子、起伏的草坡,有一种明朗纯净的旋律。

小斌的摄影有着浓郁的诗意,这与他生长在一个诗人家庭密不可分,加之他在作家协会这个文气弥漫的环境里几十年,他的镜头当然会与众不同,就是一支如诗如画的笔。我们从他的另一些作品中读出的依然是诗篇,看到的依然是画卷。

《坝上金秋》应该是浓墨重彩的诗,表现的是另一种瑰奇和壮丽。这样的树林可以用极美来形容。树林的层次、色彩、造型,都有惊艳之感。其用光的等待耗费了他极大的心血,颜色有极强的对比。树木的金黄色,和从远处投射过来的阳光的金黄色,树影明暗的分割像是神来之笔,让我们看到了极其陌生的秋色。有一半似乎在沉睡中,冥想着;一半则在舞蹈中,沉醉着。在暗淡――明亮;清晰――模糊的处理上,充满自信和灵感。《晚霞》也是一幅壮丽开阔的图画。而且是有着思想的,有着期待的,有着梦境的晚霞。枝影繁杂的树,在孤独地伫望着漫天流泻的霞晖,在白昼即将沉落的时刻,天空充满着悲壮的暗示和力量。另一幅有着更阔大气势的摄影真让我震撼无语了,这就是《大峡谷之峦》。用壮丽、雄浑、深邃、庄严、辽远等形容都不为过。大峡谷里的村落、雾霭,远处群像雕塑似的连绵的绝壁,直接撞击我们的内心。最后一抹夕晖投射到这座突起的孤峦上,犹如一个巨人的影子。让这座峰成为了作者本人的胸怀。这样的视野的确需要胸怀,其境界非常高远壮阔,诗意苍茫无限。《一匹马》同样是对边塞风景的歌唱。这匹马的出现,是整个秋天的诗眼,是诗的题目。火红的马,就是一个燃烧的象征和寓言。

小斌的摄影也有柔肠缕缕的,如《女儿湖的秋天》重在倒影之妙,是对秋天的梦幻般的讴歌。树的倾斜像是对水的渴望和依恋,反光水面的倒影衬托下的世界,是柔情似水的写意笔墨。《牧归》中所有略略前倾的树,有拟人化的效果。树木也在夕阳中生出了“归心”,跟牧人和马匹一起,走进炊烟和帐蓬,走进生活的梦境。

小斌的人物摄影也很有情趣,注重抓住人物内心的喜悦,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特点,他们给予外人的新颖感受,瞬间的笑意和动作,人物脸上独有的细节和神态。他们的服饰和用品不是主要的。因为主要追踪人物的内心,所以画面都有喜感,有亲和力,有细节的魅力,很快与我们产生心灵的交流和共鸣。

写马的诗范文第8篇

回首浩如烟海的诗词篇章,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描写愁情的诗人多,佳篇名句亦多。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白居易的“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有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还有李群玉的“穷愁重于山,终年压人头”。“愁”作为人之常情,拨动了太多诗人的心弦,触动了无数读者的灵魂。然而,在灿若星河的诗人词人中,真正把它写得不落窠臼、形象传神、极具别致的,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南唐后主李煜可算其中的佼佼者。从他的《虞美人》中可见一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的绝命词。“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确,李后主的才情天下无双,可作为一国之君,整日“好声色,不恤政事”而导致身死国灭,实在可怜。全词采用问答形式,抒写了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情,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恋。“亡国之音哀以思”,李后主将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汇合为一个“愁”字,这样的愁情何等真实而深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我们仿佛看见李后主回到他的故都金陵,伫立城上望着浩荡的东流江水,觉得自己愁情眼前的东逝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地流向东海。这种以水喻愁的手法,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用短短的九个字,表达出词人感情的深度和力度;而九字句,由五字仄声,四字平声组成,平仄交替,最后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起来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最后一问一答,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从而又使全词在语气上达到前呼后应、流走自如的地步。难怪有人评说:“李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这与他把亡国恨化作一江春水的愁情是分不开的。

而在另一首《相见欢》中,他又别其匠心地描写了离愁,获得了后世词家的极口称道: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离愁是人们内心一种抽象的感情。李后主把它写得很形象,写出了其滋味,写出了一种非常真切的人生感受,确是千古妙笔。六朝民歌常用“丝”谐音“思”。既然离愁是人的一种思绪,李煜用“丝缕”来比喻愁思要比单纯从谐音取义更进一层。“剪不断,理还乱”,仿佛词人看到离愁,就像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缠绕着人,而无法摆脱。这实际上是写词人纷繁的愁思,万端的愁情:有对过去生活的留恋,有对现状身份的伤感,有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千丝万缕的感情,缠绕着他,理不清,剪不断。词人形象地把离愁的特点深刻地写了出来。最后,把离愁化为味觉,别有一般滋味。真乃绝笔之笔。这种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才是真正经历离愁之苦的人最为真切的体验。

总之,这两首均因写愁之绝妙为后人推崇,同时也因遣“愁“而亡身。缪塞说得好:“最美丽的诗歌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纵观这两首词,真可以算不朽之作了。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是一首暮春怀人之作。上片由杨柳勾起的回忆,下片是抒情中所作的比兴修辞。这首词妙在最后的比喻: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个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聚而成,可谓水到渠成,自然而具特色。最后的一江水分明由前面的泪留、水流、恨流挽和起来的。它滔滔东去,使人沉浸在感情的洪流中不能自拔。

有人认为这个比喻是受到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名句的影响,翻新而成。它新在何处?细味后主之句作回答语,感情是哀痛而澎湃汹涌的;而少游句只是作了假设。语气显然委婉得多,表达的感情则较缠绵伤感。前者美在“阴刚”,后者美在阴柔”,均感情所致。阴柔刚济,各得其妙。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月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小令,上片写了室外的暮春之景和室内之人:在红日高悬,东风骀荡的春日,园中残红遍地,一片片绿叶缀满树梢。正是“红瘦绿肥”时。室内妆台前倦妇慵懒无力地坐着,泪流满面。下片写了词人欲泛舟春游而恐不能的忧愁。从内容看,少了天真,多了幽怨。属易安居土后期作品。

这首词美在比喻的巧妙运用上。“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大胆创新,用夸张的比喻来形容愁。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双溪”之“轻舟”,只恐“载不动这许多愁”。可知愁有多重。这种写法前无古人,饶有新意,别具特色。

离愁之重,船儿载不动。车儿又怎样呢?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之《送别》一折中有这样描写: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阳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动?

这折戏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作者借途中之景传莺莺之情,张生打马远去,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与“山色之景”交相辉映,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心境,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远穷”的心境。这离愁之重,小小车儿如何载得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