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月光曲阅读答案

月光曲阅读答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月光曲阅读答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月光曲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例如,教学《梳羊角辩的小姑娘》时,我带着一脸的神秘说:“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许多不同,你能找出多少点不同?当然越多越好。”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有发现课文主要通过对话的,有发现三件事是连贯的,有发现三件事可以组成一件事,有发现用词很讲究,有发现结尾意味深长的等等,学生的审美阅读就此开始。 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2.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部分,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推动感情。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进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 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使学生走进了贝多芬的情感世界。 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儿童的情感更加明确。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 当学生对课文《月光曲》不仅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对贝多芬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穷苦兄妹俩带到了这样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此时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

3.张扬个性“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感悟,必然会带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既可以理解为质地纯正的绿宝石,也可以理解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 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一文的烈火烧身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四、尝试评论 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月光曲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一、回归起点――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多媒体技术能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通过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等手段融于一体,化“腐朽”为“神奇”,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形象,教学活动过程更生动、更活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妙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在“无意”中唤醒他们的有意注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动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学生是很喜欢看动画片的,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古诗《锄禾》时,由于古诗的遗词造句离学生的语言习惯比较远,因此学习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动画呈现给学生:“正午,在一片庄稼地里一位农民正在抡起锄头耕种,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也照着这位农民,于是大颗大颗的汗珠从农民额头滚落下来,滴入稻田里。”这个动画基本上表达了这一首诗的内容,我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动画表达的意思,让学生对诗的内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接着,我出示这一首诗的内容给学生,这样图文结合,诗句和图相对照,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音乐虽然是无形的,但音乐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音乐创设情境,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随着这首动听音乐的响起,我开始给学生范读课文,并在大屏幕上给学生出示课文的插图,以音乐配画……这一环节结束后,我问学生:“这首曲子好听吗?知道是谁创作的吗”学生纷纷表示这首曲子非常好听,有部分学生知道是贝多芬创作的。接着,我这样引入课题:“《月光曲》的旋律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有什么联系呢?贝多芬又是怎么创作出这么好听的曲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从文中同学们可以找到答案。”这样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集中全部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回归中点――拓展内容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都不丰富,所以对文本的深入感悟会存在一定困难。再加上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所以在阅读时很容易受到生活沉淀和知识积累,对文本的深层感悟有一定障碍。同时,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很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运用。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拓展文本内容。可以采用补充、延伸、放大等方式来增补信息、烘托气氛、营造意境。

1.补充。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比较短的,小学语文所选文章都是短小精悍的,文章内容所包含的信息也比较少。这样就导致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引发对文本的共鸣,激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内容,让学生获得较为饱满的体验。例如,在教学《生命,生命》一课时,让学生感受了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后,我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补充了本文的作者杏林子的生平介绍和他用来写脚的图片。这些内容是课本上所没有的,补充以后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生命的意义,拓展阅读理解的宽度。

2.延伸。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因为生活经验不丰富所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对于文本所包含的意蕴感是不敏感和深入的。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延长文本的长度,让学生走得更远。例如,在教学《搭石》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把几块搭石的照片在大屏幕上呈现给学生,整堂课始终围绕搭石的照片串讲课文,在我的引导下,我利用这些无声的图片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有效地延伸了文本的内容,这样的延伸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是很有作用的,因为这样能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

三、回归终点――突破难点

什么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呢?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难点,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梅花魂》一课中的教学难点是爱梅花、送梅花图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可以这样进行突破。

1.利用录像“送梅花图”的突破。在学生品读深入了解梅花的品格特点后,我给学生播放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让学生产生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月光曲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首先明确该理念的基本概念。“写作本位阅读教学”的关键节点是“写作”,阅读教学为写作服务。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写作本位阅读教学”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促使教学对学生的写作发展最有助益,如何通过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等的运用,将文本的奥妙转化为学生能接受的写作理念、写作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虽然在形式上仍旧表现为既定文本的阅读教学,但“读”和“写”的教学目标交织在一起,教学是为了寻求二者的耦合,力求做到阅读与写作的双重聚焦。从这一目标出发,“写作本位”范式下的阅读教学,在“教什么”“怎么教”的确定上,以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也往往和传统的阅读教学不同。在传统的阅读本位教学中,教学是为了读懂文本,其重难点主要是放在对某些重要文字、主题等的诠释上;而在写作本位阅读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知,其重难点放在对学生写作缺陷的弥补、写作素养的培养上。总之,为写而教。

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容易将“写作本位阅读教学”与当下较为流行的“注重显性写作的读写结合阅读教学”相混淆,以为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写一写便做到了“写作本位”。笔者致信专家,幸得指导。先生明确答复:二者不是一回事!二者区别根本在于目标定位上的差异。读写结合仍旧是“阅读本位”,二者的认知取向是不一样的。在“阅读本位”下,读、写教学的主要目标往往并不对应,写作迁就、依附于阅读,它所考虑的学情主要是学生现有的阅读状况与文本理解水平,涉及的写作部分常常是随意的、附加的、次要的、局部的。它是以阅读来带动写作,在畸形、强大的阅读系统中偶尔关照一下写作,使写作不至于“杳无音信”。而在“写作本位”下的阅读,自始至终贯彻着阅读指向写作的原则。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和归宿,阅读须服务于写作。它所考虑的学情主要是学生的写作观念与写作实践中的问题状况。其中的写作教学是有意的、基本的、主要的、全局的,写作始终是主旋律。

“写作本位”的本质是“人本位”,而语文教学之目的即为养护儿童的言语生命,使儿童能通过言语表达展现自我本色,凸显独特性与个体的真实存在。“写作本位阅读教学”观照下的教学要力求做到“目标指向写作,让阅读与写作在同一点上双重聚焦”。为达成目标,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注意处理好主体“我”与客体“他”的关系,在二者的变式交互中,让学生更为深入体验文本的写作秘妙,解读文本中蕴藏的写作密码。

一、“我”就是“我”—— 捍卫个体解读的个性

“写作本位”观提醒我们要在阅读中让每一个体保持本性独立,读者结合个体的不同经历背景,做好个性化、主体性的解读。经常可以看到课堂上教师费劲地引导,排除三五个“错误”答案后,终于找到久违的“正确回答”,唯有此时方喜形于色。目标指向错误的教学很容易演变成对学生的迁就、强制,甚至是压迫,教师为了追求既定的标准答案,想方设法让学生“团结”到教师或者教参的文本解读中来。在设计“写作本位阅读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阅读个性的捍卫,常腾出时间让学生在潜心会文后,自由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主张,达到人与文的思维互动。

【案例一】

例如在《月光曲》一课教学中,“写作本位”教学目标体现在“了解传说故事的情节构思”上。

师:作家创作故事,需要构思情节。情节,就是故事发展的线索。刚才大家已经概括出了文章大意,现在来体验传说故事与众不同的情节就简单了。请再次速读全文,看看文章作者都写了哪些情节。

生:(相互补充发言)贝多芬到小镇演出,贝多芬发现皮鞋匠兄妹,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皮鞋匠听月光曲时的想象,贝多芬奔回客栈创作月光曲。

师:弄清情节发展就理清了课文脉络,这些情节串联起来就构成了整个故事。现在请大家想想:本课文写的是一个传说,而传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情节中的各种巧合,它使传说故事曲折动人,引人入胜。在本文作者设计的情节中,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值得琢磨的“巧合”呢?

生:我觉得贝多芬在小镇散步,路过茅屋就是最明显的巧合。

生:贫穷的盲姑娘热爱音乐,特别热爱贝多芬的曲子也是巧合,正好贝多芬路过时她在弹奏,真巧。

生:我觉得盲姑娘的双目失明也是为了情节发展而精心安排的。我听说双目失明,听觉就更发达,想象力也与众不同,所以下文才会出现大段想象。

师:你好像没有看清楚,下文写的几乎是皮鞋匠的想象。

生:兄妹长期在一起,心灵有感应。(众笑)

生:我认为他说得对。贝多芬耳朵失聪,盲姑娘失明,有点同病相怜的味道,这真的越看越像是一种精心安排的巧合。

师:大家说得很有意思。记住,传说故事中的巧合对于情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绝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随意安排的。让我们来做个假设,假如没有这些巧合,故事将怎样发展呢?

生:他不去散步就不会发现盲姑娘,也就没有接下来的故事。

生:发现了盲姑娘不是那么热爱音乐,也就不会有演奏,有创作。

生:没有双目失明就不能激发贝多芬的同情心。

……

月光曲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兴趣;启发;情境;导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7-0024-03

[作者简介]潘秀丽(1965―),女,广东化州人,专科,广东省化州市第一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是语文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笔者认为,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启发导入,引起兴趣

启发导入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开场白”能较快地激发学生探奇采异、探新觅胜的兴趣,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的境界,能更好地形成学生乐于学、急于学的良好气氛。启发导入的方法很多,如图示、游戏、猜谜语、放音乐、看录像、讲故事等。教学时,教师需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选用。如在教授《小熊和小鹿》一课时,笔者先出示图片(小熊、小鹿),然后问:“你们认识它们吗?看到它们,你想到些什么呢?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们立刻展开联想,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然后,笔者话锋一转:“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你想的是否和文中讲的一样。”孩子们被笔者一激,便饶有兴味地投入到了新课的阅读之中。又如教授《瀑布》一文时,笔者课前先将瀑布的声音录好,上课时,首先放录音给大家听,说:“大家静静听一听,猜猜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同学们都很感兴趣,静静地听着。听后,有的说:“是海潮声。”有的说:“是风吹树木发出的声音。”有的说:“是流水声。”还有的说:“是瀑布声。”……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了。最后笔者讲出答案,还说:“大家想观赏瀑布吗?”大家都说:“想!”学生们的兴致更高了。于是,笔者把瀑布的图片放给同学们看,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对瀑布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如教授《桂林山水》时,笔者假设自己是导游,带领同学们去桂林一游,笔者描述着:“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吧。”随即出示一张放大的课文插图,并配上轻柔的音乐,笔者再以导游的身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朗读,又像导游在解说。学生兴致勃勃地看着,津津有味地听着,自然而然地陶醉在美丽的桂林山水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漓江水宁静的美,把情境延续下去,笔者又说:“漓江的水是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现在我和你们一起坐上小船,轻轻的摇荡双桨在漓江上,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图画般的美景吧。”笔者再适时地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学生也轻轻地哼起这首歌。在这美丽的情境中,学生们完全陶醉了。教学中笔者把语言的美、图画的美与音乐的美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课文的意境体验到了,漓江的美感受到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也得到了陶冶。又如教授《月光曲》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中。之后,笔者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这样,学生便对课文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习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笔者通过配乐朗读引领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让学生闭着眼睛边听边想象其中的情景。这激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在悠扬的音乐和富有感情的朗读声中,他们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并陶醉其中。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课文,学生又怎会不理解呢?

三、巧用多媒体,保持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听听美妙的音乐,看看生动逼真的画面,欣赏优美精彩的语句,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放松的状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走上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如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一课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软件,播放小姑娘每次擦燃火柴的动画片断。生动的动画片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观赏中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并引起了情感的共鸣。又如在《写春天》为主题的习作指导课上,笔者首先播放了春天的风景短片,向学生展示了春天里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长得五彩缤纷的鲜花,悦耳动听的鸟叫声,还有孩子们在草坪上放风筝的欢乐场面。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进入了美好的回忆中,唤醒了他们对春天的情感体验,增强了表达的欲望。这时,笔者抓准时机,让情绪饱满的学生描述一下自己心中的春天。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踊跃发言,有的描绘了百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有的讲述了同学们春游的欢乐场面;有的叙述了乡村田野农民忙着耕种的情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画面在习作课堂上呈现。这样利用网络视频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激发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写作当中来。

四、激情导读,提高兴趣

朗读作为学生自我感悟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很多活动往往要靠一定的引导才能顺利进行,朗读也是如此,尤其是对朗读缺乏兴趣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引导。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朗读激情,使他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被动观望到主动参与,从而热爱朗读。教《山海关》一文时,笔者通过配乐范读、小组比赛读、指名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们都读得非常认真,兴趣盎然。他们在反复的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教师还可以变换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变化中体会朗读的快乐,由此激发起他们的朗读兴趣。如教授《奴隶英雄》时,笔者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指导他们用不同的语调表现贵族们的凶残和斯巴达克的英勇无畏。朗读的学生读得十分认真,绘声绘色,引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教学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在朗读过程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而且可以积累词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学生的朗读,教师还要用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学生,适时、适当地激励他们,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所以,在课堂上笔者非常重视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的朗读,如:“你读得很不错,有谁能读得比他(她)更好吗?”“你读得真有感情,老师真佩服你!”“你朗读得真美,老师都陶醉了。”……如在教授《船长》一文时,课文的重点是船长在全船的人一片恐慌时沉着镇定地指挥救援工作。笔者主要是通过指导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当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时,笔者说:“你读得很响亮,可还缺少威严,镇压不了当时恐慌的人群,有谁能读得更威严一些吗?”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笔者就肯定地说:“不错,你声音响亮而且有力,但还略欠一点震慑力。谁能读得更好吗?”当有个同学读得很好时,笔者兴奋地说:“好极了!这就是船长的语气,你简直可以当船长了!”由于笔者恰如其分的激励,学生朗读的兴致更高了,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语文教师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达到学好语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冬梅.期待返璞归真的课堂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5).

[2]黄来云.基于儿童立场的文本阅读与教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月光曲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备课是每一位教师进行讲课的基础和前提。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有着比较大的差别,所以教学设计中也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即便是非常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存在疏漏。在没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在教学中所能够使用的备课的资料十分有限,这经常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老师翻阅资料也很难找到答案,给语文课程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音频等,这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如果在教学中对这些资源应用恰当,将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网络也为语文教师和同行之间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通过开展经验交流和教学比拼,能够帮助语文教师寻找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这有利于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科学的应用网络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最为主要的动因,学生一旦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的效果就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仅仅是进行单纯的讲授,这很难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发挥网络海量资源的优势,使得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的具体,使得一些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就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感受美和品味美,促进语文课程学习效果的提升。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月光曲》这一节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音乐导入的方法开展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伴随着音乐旋律的不断跳动,屏幕上出现茫茫的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不断升起。老师此时问学生“这首曲子好听吗?”“是谁创作的呢?”在简单的问答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这样的情境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得学生很容易就能够产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动机,明确自身学习的目的,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习的内容上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正确地应用网络资源,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利用互联网信息丰富,传播快捷的优点,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阅读的渠道,使得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能够得到很好的拓展,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语文科学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内容覆盖的面也比较广泛,经常是文选、图集、识字等知识一并出现,这使得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顾此失彼。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递的手段,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使模糊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清晰。通过网络资源开展阅读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文本,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学习《万里长城》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通过搜索“长城”这一关键词,就会发现大量有关长城的图片和资料,甚至还有赞颂长城的歌曲。这样,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某一方面的知识进行阅读和学习,阅读水平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四、结语

月光曲阅读答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思维能力 发散点 争论点 好奇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36

发散思维是对常规思维的扩展,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选择思维含量较高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怎样选择思维的发散点呢?

一、学生的争论点

以教学《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教学曹操用“铁索连船”这一方式时,教师以此为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对此方法的利弊进行探讨,认为该方法弊大于利。这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其他学生还有不同的意见吗?曹操是个军事家,他所用的方法真的是这样缺乏灵活性吗?”通过引导,学生觉得之前的见解缺乏全面性,观点过于片面,其实曹操的想法并不笨;学生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曹操的“铁索连船”为主题,让学生展开辩论。认为曹操“铁索连船”的方法利大于弊的学生找出自己的依据。通过辩论,学生达成了的共识:曹操使用铁索连船的方式,其实是利弊共存的;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就得看曹操是否能够小心作战,认清风向,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本课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思维发散点选择得当,不仅让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的练习,同时也促进学生在练习中形成创新的见解。

二、学生的好奇点

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若在规定的三天之内的江面上没有雾,那诸葛亮的计划“草船借箭”便失算;这样的话,曹操与诸葛亮两人的作战将会是选样的结果呢?为此,学生展开讨论,他们根据自己要求对课文中的故事情节重新进行梳理,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如果事情这样发展,那诸葛亮就会栽倒在周瑜手上;而有的学生却认为:即便是这样,诸葛亮智慧过人,也一定能化险为夷;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尽管诸葛亮神机妙算,然而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比如他晚年间的几次战斗,以后的战局可能凶多吉少。学生通过对诸葛亮命运的猜测,尽管看法存在差异,却都言之有理。为此,教师并没有着急下定论,只是对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进行鼓励,并要求学生积极发散自己的思维,对课文的结局进行推测。尽管前提条件是假设的,但是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文本的空白点

(一)人物语言空白点

如,《但愿人长久》一文,写苏轼躺在床上远望月空,心中不禁埋怨:“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文章在此处用了一个省略号,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学时,便可引导学生联系苏轼所说的内容,展开思维训练。

(二)人物心理空白处

《小木船》一文的第四段介绍到“我”与陈明的友谊破裂,之后的几个月双方均感觉是自己的错误,但是两个人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陈明用实际行动以及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我”没有语言,同时也没有实际行动,却只是“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但是,这时“我”的内心活动十分丰富。为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以“陈明,你听我说”为主题,指导学生和“我”实现角色互换,对“我”当时的心理进行揣摩。这样可以实现发散学生思维的教学目的。

(三)人物动作空白处

《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中这样描写到:“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与下文进行结合,并且将“指导员护书经过”作为主题,自由发挥,展开想象。学生可以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可以用一些动词,将指导员“舍身护书”的经过进行描述。这样的发散思维,可以让学生掌握动词的运用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文本的模糊点

在课文《月光曲》一文中,作者这样描写:

贝多芬弹奏一曲结束之后,盲姑娘十分激动,说道:“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吧?”这时贝多芬没有回答她,只是接着弹奏了一曲。

月光曲阅读答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语文素养 培养策略 学生主体

“语文是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无疑对其他学科学习会产生很大影响。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从平时语文教学入手,寻找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合适途径与方法。

一、课前预习,整合信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首先应从课前入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课文背景的资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搜集过程中,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激情,从而为准确体悟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使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如教学《朱q飞回来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预习时,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查阅课外书,询问他人等不同形式搜集资料,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了解这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及面临困境,促使他们对濒临灭绝的动物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为学习课好铺垫。通过调查,学生了解到白豚等十四种动物正濒临灭绝,大熊猫、东北虎等珍稀动物也急需保护……有的学生通过对家中老人、邻居的调查询问,了解到家乡以前常见的黄鼠狼、乌鸦、麻雀等动物现今也很难看见了……这样,学生在课前通过信息搜集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大量补充,通过交流对动物面临的困境有了充分认识,从情感上产生了忧患意识,为在课堂上体会“文章题目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人与自然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趣生情

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开课时,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凭借情景,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及道德情操陶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导入新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因为这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因此,要注重它在一节课中的重要作用:在悠扬、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门》的音乐声中,我开始了语文课学习,让学生在这首歌的背景下,畅谈对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的了解,任何角度、任何方面都可以,因为课前有预习,且没有固定答案,为学生创设了入文入景的情境,学生兴趣高昂,为后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辅导相结合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例子”。教材中的课文篇数虽然有限,却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阅读教学中,凭借它可以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凭借它可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积累知识;凭借它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凭借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凭借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之,上好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

四、语感培养方法

1.联系生活,获得语感。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就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和表现力。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充分利用体验朗读,培养学生语感,达到很好的效果。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体内容以后,我启发:“同学们,《月光曲》的谱写过程是多么感人啊!快读一读,把文中的‘贝多芬’换成‘我’,边读边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尽情表达出来!”学生好奇地捧起课本,如饥似渴地朗读起来。他们不知不觉进入文本,真正把自己和文本人物融为一体,细腻的情感如涓涓细流汩汩涌出。当读到“盲姑娘渴望亲耳听到贝多芬的演奏,又怕哥哥难过,安慰哥哥:‘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一段时,有的同学动情地说:“多么善良的姑娘啊,她是那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有的学生说:“真没想到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依然有人那么喜欢我的音乐。她虽然穷,但我一定要满足她的愿望,亲自为她弹奏一曲。”当学生读到“贝多芬……推开门……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时,震惊地说:“是她吗?这就是那位善良的姑娘吗?那断断续续的琴声是出自她的手吗?她真是身强志坚啊!”反映了贝多芬对盲姑娘的同情、关爱,反映了盲姑娘坚强、善良的品性。

2.诵读体味,形成语感。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的习惯。如教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给学生充足时间朗读,直到熟读成诵。然后让学生说说读课文后的体会,如果体会不深刻,就再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通过诵读揣摩,得其意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熟读成诵的文章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潜滋暗长、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良好言语习惯就养成了,语言修养就提高了,语感也就具备了。

月光曲阅读答案范文第8篇

一、乐读――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时候,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位置上。要达到这一点,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应当充分,教学方法的酝酿应当胸有成竹。

1.创设情境

努力把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环境变成可以感知的直观形象,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如:教学《月光曲》第九节时,可以通过画面、音乐、语言的描述方式把那种优美的情境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如临其境。通过眼看、耳听、口诵、心思,使学生陶醉在《月光曲》的意境之中,展开联想,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讨论加鼓励

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通过阅读,学生初步理解了课文,在进行分段练习时出现了两种意见。我没有简单地作出结论,而是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并提出自己分段的依据和不同意别人那种分段方法的理由。有的学生认为:按写景和叙事可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显然,该生分段正确。)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根据课后“思考与练习”第1题,可以把课文分成五个部分(草原美景――迎客――相见――款待――联欢)。出现这种情况,我并不急于裁决,扼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是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进行争辩,在争辩中互相启发,在比较中进行优化,看哪种分法更符合文章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二、乐议――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在学生读懂了句子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首先要分清哪几个句子是主要的,哪几个句子是次要的,它们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联系起来的。

第五册第七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五自然段,写的是“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第一句讲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第二句讲岛上的树木多,海鸟多;第三句讲鸟蛋多;第四句讲鸟粪多。在学生充分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我紧紧地抓住这四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反复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1)设“障”立“疑”。先让学生把这四句话的叙述顺序随便颠倒,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各自试列出新的叙述顺序:有的先讲鸟多,有的先讲鸟蛋多,有的干脆先讲鸟粪多等等。接着,我再让学生拿出自己列的叙述顺序与课文作比较,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a、如果岛上的树木不多,那么海鸟会那么多吗?b、如果岛上的海鸟不多,那么鸟蛋会那么多,鸟粪会那么多吗?西沙群岛又怎么能说是鸟的天下呢?经这样一点拨,大家都认为还是课文叙述得有条理。

(2)认真小结:这段话是围绕“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这句话来写的。因为岛上的树木多、茂盛,所以栖息在这儿的海鸟多;因为海鸟多,所以鸟蛋多,鸟粪也多。后面这三句话一句紧接一句,一环紧扣一环,不可颠倒。要求学生在今后的阅读训练中,要弄清楚句子与句子间的联系,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三、乐辩――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由表及里,抓住问题的本质。

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时,一位学生说:“那个更夫心可真狠,把这样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活活打死了。扬科死在更夫手中,真是太可惜了!”从表面看,这句话似乎也对,符合课文情节,但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还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这时,我首先要求大家再阅读、思考、讨论,有的说,扬科是被管家害死的,因为管家叫更夫打扬科一顿;有的说,扬科其实是仆人打死的,因为前一天晚上扬科已经遭了仆人的一顿毒打……接着,我再追问:更夫也罢,仆人也罢,管家也罢,又是谁允许他们可以这样打死一个孩子?使学生认识到更夫、仆人、管家都是听命于地主的,扬科应该说是被地主害死的。

最后追问:地主为什么可以随便打死一个孩子而不犯法呢?于是学生才进一步体会到是那个黑暗的社会,地主可以残酷地统治、迫害穷人,扬科只是千万个被迫害的穷人孩子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