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范文第1篇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课讲述“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我把它编成下面几句歌谣;

    我中国,天下闻,多处曾有原始人。

    若问何处最古远,元谋、蓝田、北京人。

    这四句歌谣,第一句表明我们中国历史悠久,天下闻名,也暗含了课本上“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的意思。第二句则揭示我国境内远古时代广布着原始人类活动的踪迹。第三、四句则突出了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三处原始人。学生吟咏后不仅可以很快掌握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三处人类遗址,而且可以激发对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源流长的自豪感。本课关于北京人的叙述,我是这样归纳的:

    北京地,远古人,七十万年约距今。

    打石器,用木棍,会制工具已为人。

    天然火,常保存,照光烤食吓兽群。

    出以伙,居以群,依靠集体求生存。

    捕野兽,采果根,得到食物平均分。

    这段歌谣,把北京人生存的大致年代、使用工具、生存方式、生产活动及分配制度基本涵盖学生结合教材阅读几遍,就会对北京人产生一个生动形象的感觉。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十二课“秦始皇统一六国”。主要讲长平之战、秦灭六国、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开拓边疆等。我把长达五页的教材内容浓缩成下面一首叙事快板诗:

    公元前,二六零,秦赵大战在长平。

    坑赵卒,四十万,六国再难抵秦兵。

    秦始皇,名嬴政,十年就把六国平。

    建都城,在咸阳,中央集权好威风。

    置百官,设郡县,一切大权握手中。

    秦王朝,有规定,小篆文字全国用。

    方孔钱,度量衡,四海之内都相通。

    焚诗书,坑儒生,留下千古罪恶名。

    防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到辽东。

    征越地,设三郡,边疆开拓费经营。

    开灵渠,有大功,湘江漓江两沟通。

    这首快板诗节奏紧凑,押韵顺口,既对秦始皇荡平六国、统一华夏的业绩予以赞颂,也对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举措加以褒扬,同时对他焚书坑儒、摧残文化的做法予以斥责,善恶美丑,径渭分明。全诗囊括本课要点,层次清晰。学生如结合阅读教材,背诵全诗,就能方便地掌握课文。

    再如《中国历史》第二册讲唐代文化有一子目“诗歌的黄金时代”,开头的文字介绍说;“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百花齐放的唐朝文学里,诗歌最为光彩夺目,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我把这八十多字的内容编成下面几句歌谣;

    唐代诗歌放异彩,五万首诗传下来。

    内容丰富风格异;至今仍为人喜爱。

    课文接着介绍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我编的歌谣是:

    初唐诗人陈子昂,诗歌意境有独创。

    《登幽州台》歌真感人,令人读后永难忘。

    课本介绍盛唐山水诗人王维和边塞诗人岑参,大诗人李白、杜甫编的歌谣是:

    盛唐诗人有王维,山水田园诗优美。

    岑参擅写边塞诗,悲壮豪迈感神鬼。

    盛唐诗仙李太白,诗作清新又豪迈。

    讴歌祖国江山美,千古绝唱传万代。

    人称杜甫为“诗圣”,“诗史”雄浑语凝重。

    “三吏”、“三别”不朽篇,人人读罢受感动。

    其中的四处引号,是介绍杜甫诗的要点,我把它们嵌镶在四句歌里,也算安插得当,流畅自然。

    我用诗来讲诗,别有一番情趣,概述每位诗人的诗,对诗人生活的时代、诗歌特点、代表作大都涉及。讲这一课时,我有一个特别的想法,认为唐朝诸多的诗人们用他们的笔,书写了诗国历史的壮丽一页。我们讲的时候,无论从语言、形式和情感,都要有诗情画意,这才能使学生对我们的诗国历史引为自豪,使中华民族的“诗魂”万世永存,否则,我们将有愧于唐朝的“诗仙”、“诗圣”们。

    中学历史教材中有些章节讲述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如果单靠教师在课堂上平铺直叙,或让学生死记硬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但如果编成诗歌。口谣,就会显得生动有趣。比如《中国历史》第二册第十五课中的“东京和临安”这一目,我把它编成这样一个段子:

    宋东京,大城市,二十万户居民地。

    城布局,破“坊”“布”,商业不再受限制。

    有早市,有夜市,通宵达旦谈生意。

    娱乐场,称“瓦肆”,说书唱戏演杂技。

    汴梁河,贯东西,千百货船真拥挤。

    临安城,繁华地,湖光山色好美丽。

    城内外,店铺立,无论街道多偏僻。

    商品多,人稠密,四海商客齐云集。

    这个段子比教材着墨还多,是有意渲染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的繁华景象,旨在使学生对历史上东京和临安有生动形象的感知。

    教材讲到的有些历史事件,只是粗线条式的勾勒,我用歌谣形式着力渲染,学生读来有滋有味如: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派张骞,联络月支出阳关。

    一三八,公元前,张骞西去离长安。

    大月氏,已西迁,不愿打仗愿平安。

    出使命,虽未完,西域情况了解全。

    公元前,—一九,张骞再次西域走。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引导 学好历史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63-01

刚刚踏进初中大门的新生,他们怀着对新阶段学习生活的憧憬,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对于刚上初一的新生来说,历史学科是一门相对比较陌生的学科,并且在新课程改革下,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这种形式的考试学生比较陌生,学生会认为可以在书本上找,很简单,根本不用听课,不用做练习题,最终结果会导致成绩不佳。因此,作为初一的历史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听讲、学会复习、学会分析问题,以更好地学好历史。现就如何引导初一学生学好历史谈几点看法。

一、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再加上恰当的方法,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下列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1.精心设计导入语。导语是开场白,是为了引导、启发所运用的语言,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序言”和“开头”。巧妙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虽然导语只有两三分钟时间,有时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如果这个环节处理不好,整堂课就会逊色不少。传统的导入方法多使用复习法,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知识的链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但往往缺乏趣味性,因此,导语设计要讲究设计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诗词式导语、故事传说式导语、图片式导语、史论式导语、视频式导语、图解式导语、对联式导语,材料式导语、歌曲式导语、评论式导语、热门话题(时政新闻)式导语等多种方法,因势利导,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起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用《开天辟地》动画导入新课,结合其他关于人类产生的观点导入新课,给学生对比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兴趣。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作为整篇文章的铺垫,导语一定要精练,不能太繁琐,既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不能喧宾夺主,要不然会事倍功半。总之,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并巧妙地做好安排,使学生心理进入到一个愿思、乐学的境界,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记忆。如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展示与之相关的动画短片和图片,让学生能更直观地认识到人类的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好历史的自信心。

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起学生参与热情。据史蒂文斯(R·Stevens)对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分钟大约问2~3个问题,可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频繁使用的教学技能之一。那么,提问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进行优化设计,这是课堂提问的关键。一个精心设计、好的教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中进行深入思考,真正把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相反,就会使学生对教学毫无兴趣,或让学生糊里糊涂,不知所云,这样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式,设计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要给学生留有创新的余地。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只是一种手段,我们要把提问作为入境的路标,切实起到引领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艺术,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

二、重点夯实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抓好预习、上课听讲、复习这三个重要环节

这和其他科目的学习方法基本相同,学生基本能够掌握,重点强调教材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课题、导入框、正文、小字、材料、插图、动脑筋、练一练、活动探究及自由阅读卡。给学生讲解各个部分在教材中的地位,了解了这些,学生的学习就有的放矢。

关于复习这一环节,除传统的复习方法外,我在教学中针对每课重点内容归纳表格,复习时,学生根据表格复习,节省时间,效果显著。

三、精心设计练习题,做到少而精,积极应对开卷考试

为适应开卷考试出题模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七年级一课一练》,试题的选择做到先易后难,量少而精,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且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尝试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从而学好历史,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只有学好了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8.

[2]赵亚夫.历史课堂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3]班华.现代教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78.

[4]丁友西.素质教育与历史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3.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以生为本;切入点;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现在不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能够意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了,这就需要大部分老师能够做出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的调整,在传输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学方法还要适应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情商的发展。历史课教学是比较重视课堂教学气氛的,注重课堂学习的活跃度,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是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的,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一、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体现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单方面地不断地进行讲解,还要与学生进行互动,需要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我探索,然后想办法解决。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把“探索问题”作为切入点,学生只有在脑海中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并且对问题产生兴趣的时候,会带着好奇心想办法去解决它,从而带着兴趣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中。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的讲解之前,可以让学生就标题进行联想,让学生围绕这个标题思考一下本单元在涉及中华文明的起源的内容时,会从哪几个方面展开,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汇总,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出本单元将要从三个方面对单元的主题分别进行论述,从课本中可以得出三个课题分别是从远古居民、农耕生活和华夏之祖,从三个角度把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行了大致的概括。当学生对单元和每个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就会对题目直至内容产生好奇,进而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时候老师可以根据科目的顺序对学生进行讲解。

由于历史课分为不同的内容,有辅助的资料和需要牢牢掌握的内容,而且时间性很强,因此,就需要教师有选择性地进行引导,可以联系学生以前所学内容以及一些历史剧等,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引出本节课与之相关联的内容和重点。然后开展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的讲解要具有系统性,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是看着课本画画词句。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阅历是有限的,教师系统性的讲解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通过各种方式搜索到关于居民的资料,结合各种图形和有趣的知识,学生会发现很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如,远古居民的类别、外貌特征等,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课本知识的时候,由于之前已经查询并熟悉了一些知识内容,因此,在进行历史课学习的时候,就会轻松许多,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学习,这样就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历史课如果是在一种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话,可以使学生更加乐于投入到学习中,所以,老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时候,是需要把握好课堂的活跃度的。历史的学习相比于其他理科类的学习,是比较有趣的,对历史上发生的故事等是很多人所感兴趣和关注的。历史学习在一种兴趣激发的状态下是更容易提高课堂效率的。例如,在讲解“秦王扫六合”和“伐无道,诛暴秦”两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把两节课合并起来进行讲解,因为它是说的秦朝的建立和灭亡。当讲解这段内容的时候,学生会有更高的兴趣,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学生在有浓厚兴趣情况下进行学习的话,对于历史的情节是容易掌握的,学生可以开展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思想变得更加深刻。老师还要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顺势把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化,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并且牢牢把握,这样,可以减少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课本之外的知识,因为课本中的知识是浓缩了的,教科书不可能把所有的历史都详尽地写进去。这样学生能够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同时阅览更多的课外知识,在阅览更多课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课内的学习,一举两得。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掌握历史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启迪学生善于思考,开创学生的思维

历史是可以启迪人们智慧的,是引发人们深刻思考的一门学科。教师应该注意到并且要经常告知学生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历史的现象,还要从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所以,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历史课堂所应该培养的,创新性的发展可以作为教学的一个切入点,教师需要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出发来对课堂内容进行设定。

下面我们以初中历史课本中的“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这一学科做一个举例,按照这一课题,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这节课程的影视视频资料给学生看,比如,一些有关展示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情境等的视频。学生在开始看之前,老师需要提醒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要多加思考。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是能够观察两大陆在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的,这就是很好的能够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例子。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亚洲和欧洲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些相似、相同的地方以及不同点。学生接下来认真总结所看视频的内容,视频的内容往往只是表象的问题而没有反映出问题的本质,这就需要学生结合自己之前所学内容,将了解到的知识慢慢琢磨和总结,与此同时,学生还需要展开想象,结合验证问题,查阅资料,与师生多加交流,学会通过自我归纳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在遇到疑问时如何进行解决的措施。对于学生首先自己想出来的问题,这是很大的进步,是创新发展的效果,是能力的极大提升。运用以上的方式会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速度,会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思考,最主要的是创造性的思考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历史的学习。

综上所述,本文中分别从在课程开始设置疑问点、活跃的课堂气氛、开创学生的创新思维三个切入点作为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途径,是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很好地应用的,还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根据不同学生学习历史的特点,灵活把握教学习的进度和难度等,还要关注教学中的细节,不同方法的使用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兴趣,很好地去学习历史知识,进而掌握知识,这样才能使历史课程的教学更加有效。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范文第4篇

作探究;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1—0081—01

随着历史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对历史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加之初中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该如何做,才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让初中历史教学“活”起来呢?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初中生的历史学习以好奇心为驱动力,兴趣是他们求知的诱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或设置悬念,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这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北京人的身份来介绍自己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身处地地介绍了自己生活的一天,这不仅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北京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又如,在讲“秦王扫六合”这节课时,对于秦始皇功绩的评价,我引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开展了采访“秦始皇”的活动,通过新颖的问题设计激活学生的思维。采访内容如下:你是如何完成统一六国大业的?你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你如何看待“焚书坑儒”这一事件?你认为后人会对你的统治作出何种评价?学生通过小组的互动交流,对问题的思考讨论,语言的组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复“活”史实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节课时,我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开国大典》的视频。通过历史场景生动鲜活的再现,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当时全国人民的喜悦心情,进而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出发,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来展示相关历史视频、音频、图片等,再现历史,能够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历史教学“活”起来。

三、合作探究,用“活”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发展其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目标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会学知识,更会运用知识。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 11 课 “民族团结”这节课时,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了历史,使其认识到了为什么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后,指导学生学改革与区域自治的内容,同时结合“3·14”事件让其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最后,开展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而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其对历史学习价值的认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时政热点与史实的结合,应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会知识,运用知识。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故事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乡土历史就是我们身边的历史,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正是这种地域性使得乡土历史最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最为我们所熟悉。乡土历史资源作为学校开发的历史校本教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开拓学生学史的视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乡土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空间,最受学生最适合学生口味,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笔者就这一领域进行了几年的探索和尝试。

一、乡土历史资源与统编教材有机整合

地方历史在义务教育课程历史教材中有时会出现,但篇幅有限写得很简略,特别是统编教材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大多是干条条,细节几乎没有。我认为在教材涉及到本地历史时教师就要作适当的补充。比如在讲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我让学生了解我省的远古居民。早在几十万年前,甘肃这片土地就由华夏猿人繁衍生息。在七、八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氏族部落已在这里出现。如大地湾文化得名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这个遗址不仅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彩陶,而且还有最早的农作物标本、中国的文字雏形及一系列重大发现。通过了解身边的乡土历史,学生对那些看似久远的历史就会觉得离我们很近,统编教材与乡土历史的就有机整合在一起,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又如在上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这课时,我告诉学生,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后在中原地区广泛传播。我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在县城南部榆木山西侧山崖岭坡上建立了梧桐泉寺,因山涧有滴滴泉及梧桐树而得名。梧桐泉寺始建于前凉。相传,当时割据河西的前凉开国之主张轨接到山下村民报告,说这里有五色祥云缭绕山头,张轨认为是吉兆,便率人上山察看,发现有一七彩大鸟栖于梧桐树上,便焚香顶礼膜拜。返回后调遣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依山傍水跨涧修建寺院,香火一直兴盛,曾一度成为河西佛教游览圣地,号称“梧桐仙境”。在时期被当作“四旧”焚毁。现已恢复重建,是我县著名的风景区之一。通过以上这些向学生说明河西这块热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以激发学生上进好学的品质。教师虽能把这些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但要精选一部分,合理安排,适时而教,其余部分留给学生作为课外阅读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二、利用乡土资源充实校本教材

乡土历史资源的有些内容,在日常教学中不易在统编教材穿行,对于这些内容的处理,可采用专题讲座的办法进行。专题讲座可以概括地讲河西的历史沿革,文物古迹,风土人情,历史事件以及著名人物等,还可以具体地讲某一方面的问题。近年来人们纷纷寻根问祖,各地为了发展经济打造历史名片也在研究历史建制沿革。当地的历史建制沿革学生应该了解,但统编教材中没有涉及,学生又迫切想当地了解这些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比如我校就进行了《了解高台建制沿革增强乡情史情教育》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如今的高台县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以前,是古代羌人等民族活动的地方,无建制可考。春秋、战国与秦代时期,先后有乌孙、月氏和匈奴人逐水草而居,靠游牧而生,亦无建制可证。从西汉中期的公元前111年开始,今县境才有了正式的行政建制――汉武帝派军赶走河西匈奴,设郡置县,建立了酒泉郡辖属9县之一的“表是县”,是今高台县境内最早设置的县份。明朝洪武五年,在今高台县城筑堡,设立“高台站”, “高台”之名由此开始。这些乡土资源,大多具体、直观,学生对此也耳濡目染,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自己的家乡。初中生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对外界的一事一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区,是学生的需要,也是关注学生生活实际的新课程理念的需要。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主动性。因此开展这样的讲座,不但能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增强对家乡无限热爱的情感,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参观乡土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乡土资源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大力开发地方和校本教材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乡土历史资源应成为校本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参观了我县境内的省级文物遗址:汉、明时期的羊蹄沟城;汉至唐时期的骆驼城遗址及墓群和许三湾城及墓群。又组织学生到县文化馆参观文物,教师边参观,边讲解这些文物出现在什么朝代,其特征是什么。特别是参观了1998年在县城西南黑河总干渠发掘清理的文物。这些文物是从三座前凉纪年墓和三十五座汉、魏晋墓葬中出土的,有彩绘木马、斗帐、木牛马、木版画、画像砖等200余件。其中的西晋纪年墓后被列为“1998年中国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尤其是学生参观彩绘画像砖时,更会心情激动,因为它是彩绘画像砖中的瑰宝,我省文物专家施爱民先生曾在《丝绸之路》上发表《谈高台出土彩绘画像砖》一文阐述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些乡土历史是在中学生身边发生、发展、演绎的,中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对这些历史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和好感,他们一般愿意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一片瓦砾,都记载着一个历史故事。通过参观,学生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去体味历史与现实以及个人的紧密关系,进而去勾画未来的美好远景。学生在考察中对自己的故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实了历史课程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视野,又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通过参观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有历史。组织学生实地地参观,这是进行历史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活生生的历史知识传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开发乡土资源激活校本教材

把文本引入现实生活,引向学生熟悉的乡俗土史,回归生活,回归本土,体现生活理念,也是校本教材的亮点之处。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都比较熟悉,课堂上如果能把历史同风俗习惯结合起来,不但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加深对风俗习惯的了解,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讲到七年级历史中“春秋五霸”时,就可能和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联系起来。“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这些身边活生生资料让学生从眼观入手,进行宏观分析,用学生身边的历史,教育学生。这样既开发了校本教材,又加强了综合实践,延伸了课堂,碰撞了思维的触角,引发了智慧与灵性。老师教“活”了,学生学“活”了,教材也“活”了。

乡土资源开发给学生提供了教科书和教辅资料无法比拟的感官刺激、信息刺激、思维刺激。同时学生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得到丰富和发展。教师活用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实了历史课程的内容,既大大提高学生的学史积极性,又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

参考文献:

1.《甘肃历史教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范文第6篇

一、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合作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喜欢合作的学生,他的发展空间会更大,成功的几率也会更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学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的关键是如何分组,科学、合理的分组既可以优化组合、最大程度地挖掘和调动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使组与组之间的不平衡减少到最低,所以教师在分组时可以采用“聘用制”:

先将班级学生分成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包含10~12名学生,分别标注A1A2A3……A12,B1B2B3……B12,C1C2C3……C12,D1D2D3……D12,选聘时,D级同学中级别最低的可优先从A级同学中选择,以此类推,C级选B级,一旦被选中,A、B两类同学将无条件接受,并全面负责C、D两类同学的历史学习。

A、B、C、D四类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上课时每组的四个同学围坐在一起,A同学全面负责本小组的学习工作,解答小组内的所有疑难问题,考评小组成员的学习,重点帮助D类学生的学习;B类学生的工作是协助A同学搞好本小组的学习,督促C同学的学习;每天由A同学给小组成员布置一个历史作业,当天督促检查,留好记录,以备教师下节课抽查。

既然是聘用制,那么选聘就是双向的,学习小组也是动态的。所以,可以将选聘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先是组员选组长,在这一阶段,如果组员不能听从组长的管理,那在第二阶段的选聘时将面临失聘或被解聘的危险,组员的优先选择权就会被取消;第二步是组长选组员,在这个阶段,组长可以根据第一阶段本组内组员和其他小组组员的表现,决定自己的选聘对象;第三步是组员竞聘组长,如果组员在前二个阶段全面超越组长,那么就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由于这三个阶段前后呼应,紧密关联,构成三部曲,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既有压力又有动力,都争先恐后地学习。通过一段时间,基础差的学生在成绩好的学生的带领下,能较快地将本节知识体系构建出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培养学生利用学案自主探究的习惯

每节课前,笔者都提前把编好的学案以组为单位下发。先指导组长学会如何使用学案、如何将学案粘贴在每一课的前面、如何标注知识点;然后由组长负责指导组员将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在书中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问题用蓝、黑色笔标记,答案用红色笔标示),但不可填写在学案上;接着记忆相关问题,有疑问的地方写在学案的备注中,并提交组长集中解答;再有问题,等上课时提交教师解疑答惑。通过学期初一个月的时间,学生这一习惯基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提升。

三、注重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学生,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学生书写规范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学生书写质量,使其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在平日检测中一直坚持给学生打卷面分,每份试卷都设定5分卷面分,书写好的最多得5分,而书写差的则视情况打分,最多相差5分,这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促进作用的。

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索的习惯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导学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能力;作用

导学案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前的梳理、归纳,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高效的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新课标之下,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正好可以应用其中,帮助教师更好的展开初中历史的教学。

一、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自学能力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其在课前的备课中,会将备课的重点放在对教材的进一步开发,进而可以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给以进一步的梳理和归纳。从而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按照已经安排好的教学步骤展开教学,并且可以将重点知识进行细致的讲解。看似这种教学方式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教学完全由教师掌握全场,学生只是在被动对知识进行接受,自身的自学能力和思维都没有得到锻炼。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其关键点在于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再进行教学,将传统的课堂演变成了学生的自学空间,学生成为了学习主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知识的引导者,这对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学知识的归纳分析能力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提升效果。

二、整体化、系统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属于一种系统化、整体化的教学模式,因此看似给以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的教学时间有所减少,但是就实际情况观察,其实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一定的提升效果,具体而言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为在教学的过程控制上,导学案的教学方式所遵从的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步骤,教学之前会通过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了解,放在历史教学中就是对一些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对知识点进行纵向上的联系思考以及横向上的对比分析,最后还会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拓宽和探讨,这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运用能力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

其二为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对教和学的模式进行一定的转变,将诸多教学模式进行了融合,更多的学生自主探讨时间对学生的思维锻炼也有着十分明显得效果;其三为灵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也更加灵活,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有着明显的效果。例如在《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使用表格的方式,让学生得到一张北京人的信息表格和空白的山顶洞人表格,再让学生对空白表格进行填写,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理念

初中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了解多少历史事件,懂得多少历史演变,而是让学生养成一个对历史孜孜不倦的研究习惯,学习习惯是教学根本目的,也必须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而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

首先,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有着十分明显的培养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总是难以真正的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所以教师会在课堂中将知识点嚼烂,然后教授于学生,这对学生掌握知识点和教学效率有着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其弊端在于长期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大幅度的降低,对任何知识都是等着教师说自己不会去主动思考。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其优点就是在于放手让学生自觉去学习,学习方式的改变就会在课堂中营造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会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例如在《》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简单的将的发动原因、过程和结果阐述一遍,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为什么会失败?它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然后再让学生自主去探讨,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探讨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其次,导学案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注重细节同时突出重点的学习习惯。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去思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依据学生的自主探讨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进而让学生紧紧的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探讨,久而久之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注重细节,突出重点的学习习惯。例如在《第二次》一课时的教学上,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在自主探讨中紧紧的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自主探讨,可以通过连续提出问题的模式,让学生的思路发散但是又有一个框架存在。例如教师可以先提出问}“序言里面提到了一处残迹,你们知道这一处残迹在哪里吗?”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寻找;然后在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它是在哪一场战争中损坏的吗?”然后引出第二次,最后教师在提出问题“这次战争侵略者犯下了那些罪行?我们需要吸取哪些教训?”通过这样一些列的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同时对一些细节进行思索,而连续的问题又紧紧的围绕教学中心,这对培养学生的注重细节,突出中心的学习习惯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导学案教学方式和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自学能力,而导学案的整体化、系统化的教学方式也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最为关键的是导学案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总体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效果,值得我们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姚立娟.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12):112

[2]钮亚军.中学历史课堂中学案教学的运用――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3.10(02):10-12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范文第8篇

一、转变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的人格的培养

新一轮的课改首次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到了首位。中科院心理研究室的王极盛教授在对北京2万多名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后得出结论:1/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用一名话概括,即是缺乏健全的人格。历史课虽不能代替心理健康课,但在塑造人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说:“人们常常从历史中希望求得道德的教训;因为历史学家治史常常给人以道德的教训,贤才良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心灵,以灌输善良的品质。”故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由过去单纯的政治理想教育转变为由社会环境去定格人格教育的价值,可利用历史上各类人物的范例教育学生如何去争取、去竞争、去追求各种成就,教育他们如何处逆境,如何合作、谦爱,从而让学生了解世界,懂得追求,也懂得世界上还有挫败、失望之苦,教会学生友善和自己、他人、自然相处。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充分利用历史中的典型人物及其事例,挖掘其内涵,从而达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如:讲司马迁,着重强调他不畏挫折,积极进取,受辱后留下千古名作《史记》;讲成吉思汗,着重强调他幼年家庭剧变后,不屈不挠,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永不退缩的精神,教育学生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与失败,只要勇于面对,就会成为人生的成功者、胜利者。通过这些教育,学生能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体验艰难、奋斗不息。又如利用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岳飞“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等,教育学生要树立一种信仰,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但教师在挖掘历史人物人格内涵时,要把握好尺寸,既不能无限制地发挥,又不能蜻蜓点水,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使其在思考中慢慢体会到人格的魅力,这样才能利用历史人物教育的优势,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二、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准确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的横向知识,实现“专博“结合。为了适应新一轮的课改要求,历史教师应努力做到:首先,要对专业知识精益求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有一个深刻的比喻:“不学无术的教师如无雨之云、无源之水、无光之灯。只有严谨治学,掌握广博的专业知识,热心教学,精心施教的教师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攀登科学高峰。”这就说明历史教师必须切实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技能,并不断地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其次,由于历史向多学科、多领域辐射,因此历史教师还要有渊博的知识。这一思想早已得到中外学者的一致认可,如: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教师要“博习”。马卡连柯则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不能扩展知识面,那么,孔子“仁”的学说,孟子“仁政”的学说,指南针的运用,赵州桥建筑特色等就不可能向学生介绍清楚。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博学。最后,由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知识“爆炸”和知识“老化”的现象,教师还必须有探索新知识的精神。过去教师用“一桶水”去满足学生“一杯水”的做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不断的更新、充实,故加里宁说:“既然你在今天、明天、后天就得把你们的所有一切都贡献出去,但同时你们如果不日新月异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力量和精力,那么你们就什么也不留下来了。”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鲜养料,要有探求新知识的迫切愿望,以适应新的形势下教育教学的不断变化,使自己在教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提高教学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平等地位中的首席,故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以强调知识能力为中心,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提高和发展;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备课由传统的备知识点、备重点、难点转为备教法、备学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参照教学大纲把本课知识点理顺,在课堂上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向学生讲清楚即可,重点在教师讲。但现在,根据课改要求,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本课的核心(知识点、重点、难点),而且要备怎样上课,怎样把学生调动起来,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如第一课《祖国境内的古居民》,这是学生上初一的第一节历史课,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按传统的教学备课是非常简单的,但不适合新教改的要求。故在备课时,我设计的方案是:学生看书5分钟,然后由学生演示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生活,要求展示他们在食、衣、住、工具(用火)等方面的情况;表演后由学生归纳出两种远古人类的不同之处。学生积极地参与,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从一开始就紧紧地调动并抓住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既为以后教学打下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参与兴趣和动手的能力。

2.课堂教学要根据课堂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如讲隋唐文化,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我要求学生自己看书,归纳知识点,虽然学生都能完成,但我觉得没有达到让学生动脑的真正目的。在第二个班上这节课时,我改为在学生看书后,由学生提问,学生自己回答,结果效果非常好。如有学生提出书中插图有座桥的实用性差,安全系数低(苏州宝带桥),桥梁设计要美观实用;有学生问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李贺称什么(诗鬼)等问题,学生提问和回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