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笛声何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笛声何处范文第1篇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酬”唐诗三百首美不胜收,“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篇。”唐朝之景,映入眼帘,唐朝之音飘然入耳。

夜晚,我住在小茅屋中,冷气袭来,“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我忙拿起“青蓑笠,绿蓑衣”套在身上,可“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由于“向晚意不适,”我不访“驱车登古原,”来到古原,我“举头望明月”不禁想起“小时不识月,忽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漫无目的朝前走,看见了南朝四百八十寺,数来数去,却不知“多少楼台烟雨中。”我百无聊奈的坐在草地上,忽然听到阵阵笛声“此夜曲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声收息,我顿感“此声只应天上有,人间未得几回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不例外,赶忙“松下问童子。”他却天真地答道“师父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我又“借问梅花何处落?”“牧童遥指杏花村。”此时天以蒙蒙亮了,我朝杏花村走去,那里“桃花近日随流水。”“别有天地非人间……”

“啪”“啊!”

正当我朝杏花村走去时,爸爸一手拍在我背上,痛得我大叫着醒来,我睁开朦胧的睡眼,看到了五雷轰顶的爸爸。四目相对,我睡意全无,“TMD,都十点了,日上三竿你还睡!快起来!”“河东狮吼”光临我家——我惨了。

五年级:黄瑞

笛声何处范文第2篇

——题记

君自故乡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如若几千年前,一枝凌风傲雪的寒梅,开在盛唐雪花飘飘的寒冬腊月,那么它定然早已幻化出一身的仙风道骨。诗佛王摩诘的寒梅开花了没有?千百年之后真的不可知了,只有我窗台上的兰草随寒风舞弄清影,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飘飘兮若流风回雪,皎皎兮如明月行空。

君不闻《梅花弄》,一曲梦断几寒冬?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鲊艋舟亦载不动几多愁。如今那个天生有着梅花印记的姑娘,又该到哪儿去寻觅呢?空谷幽兰远去了山间明月和暮霭晨风,怀着素雅的心来赴今生千古不变的约定:为了一朵女人花,它愿化身为江南的青石小桥,受这世间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愿她从桥上走过。

情归何处?不问身在哪儿,但问心在何方。千百年前,一条青蛇悠然自得,快然亭的雪还没有下,清溪淙淙流水泛着泠泠波光。僧午子来到大瑶山中,卧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戒行清苦,每每诵经,辄见青蛇跧伏其旁,久益驯扰,虽僧者坐化,亦不复去。古德云:“水、鸟、草木皆有佛性”,念佛鸟、听经鹤皆然。千古造化,阴阳轮回,青蛇修炼终古焚心以火也灭不了的宿世情缘。

袖里青蛇胆气精。如若天心幽兰的前世真的是小青蛇,那么它今生又将赴怎样的一段尘缘约定?它化身为狐,为谁衣袂飘飘、翩翩起舞?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梦和缘犹如天地间柔柔的雨点似断未断,偶尔轻轻的沾湿窗棂。

那个打着油纸伞,结着悠长幽怨的丁香花一样的姑娘,行走在幽深的里弄石巷,长长的身影洒下一路的夕阳。但愿她在烟雨中从青石小桥上走过,哪怕仅仅向小桥流水匆匆一瞥,哪怕没有莞尔的映晨回眸,也足以将前世和今生尘封。悠悠岁月,年华有限,可滚滚红尘中,至今还不曾见着那个心灵悸动的“幽怨”,出现在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眼前。她像清风飘走了吗?像流水一样流走啦!

笛声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情如月月似梦依然笛声残。是谁染指了尘埃?到底是彩云追月呢还是月追彩云?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而如今谁还说得清楚道得明白?只有隐约的风穿过檐角上的椽,沙哑而低沉的声音冷冷清清的。

笛声何处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诗词;笛子;意象;情感

中图分类号:K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春花秋月,细雨微风,古典诗词的唯美之处,一是在景物意象之美,一是在所抒发的情感之美。而笛子作为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之一,代表了多种不同的情感。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笛子意象的研究,而本文将从另外的角度来探索这样一种独特意象的艺术魅力。

在古诗词中常出现的笛子,主要有竹笛和玉笛,还有一种羌笛。不同材质所制成的笛子,音色不同,所带给人的听觉感受不同,而诗人们把握到了这样的特点,所以就根据笛声带给听者的感受写出了极富情感的诗句和词句。

一、悠悠竹笛心思远

竹笛以竹为管,颜色翠绿而音质古朴深远,回荡在深山古林之中或是碧波大江之上,意境悠远。竹笛之声,带有几分洒脱,正如宋代白玉蟾《题莫干山》中写到:“城南城北无老树,又吹竹笛过前山”;还有宋代僧人兜率从悦的诗句:“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骑在牛背上,把吹一根竹笛,空幽的山谷青翠静谧,唯有白云相伴,如此惬意与洒脱,又有几人能体会?不过,洒脱之外,竹笛的声音却也蕴含着几缕忧伤,如宋代董嗣杲的《拙寄》中写到“大阃粮艘上,孤营竹笛悲”,一个“孤”字,一个“悲”字,都在竹笛声声中愈加显得忧伤。

有时,笛声甚至有震撼的力量,比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铁笛亭》又是这样描写竹笛之声的:“谁将点漆金,铸作孤竹笛。林外吹一声,震落千峰石”,这样的诗句倒是赋予了竹笛另一种铿锵,平常宛转悠扬的笛声竟然能使得数座山峰上的石块震落,倒是让人感觉到了吹笛者的力量。

由此可见,竹笛这样的意象所蕴含的寓意是多重的,或洒脱,或忧伤,或闲适,或铿锵。吹笛者的心绪不同,悠悠竹笛声传递的情感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了。

二、婉转玉笛情绵绵

玉笛则是另一种常见的意象。玉笛多是用上好的玉石打磨而成,笛身温润,剔透,碧莹莹,而其声婉转悠扬,寄托着人们缠绵的思念,抑或是浓浓的乡愁。玉笛出现的环境,或是在春风吹过的夜色里,或是在珠帘重重的阁楼上。或是在灞陵河岸的柳丝中,玉笛声声入心扉,无论是吹笛人,还是听笛者,都能够在笛音缭绕中体会着寸寸柔情。

纵观唐宋以来的古诗词,使用玉笛这样的意象的诗句多与离别、怀乡有关,并且涉及到的环境多是寂寥清冷的。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这样写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句中的乡愁在黄鹤楼上传出的渺渺笛声里化开;同样,《春夜洛城闻笛》中,玉笛声在夜色里飘散,游子思念故园的情怀在《杨柳曲》中益发深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为人所千古传诵的一个原因,正是那春风、夜色伴着玉笛声吹进了古往今来游子的心中。冯延巳的《归自谣》写到:“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送行之时,江上的玉笛声显得空阔寂寥,衬出离人送别远行的伤感,这也是玉笛意象所传递的情感之一。

除此之外,玉笛还表达了诗人或词人对于世迁,沧桑变幻的思索以及无奈之情,而此时环境往往离不开宫阙楼台,这样独特的场所历经岁月风霜,代表了世事的沧桑。张祜的《华清宫》写到:“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昔日的华清宫,而今已不复有佳人起舞,仙乐飘飘的盛景,玉笛声打破寂静,不变的唯有一轮明月,依旧照着骊山。以声衬静,更是突显出一片萧瑟中的凄凉。“春入行宫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烟丝。如今柳向空城绿,玉笛何人更把吹?”[1]唐代皇甫松的这首《杨柳枝》,将盛唐王朝曾经一派歌舞升平之景与如今的“空城”作对比,连玉笛也无人把吹,这样的孤寂冷落令人唏嘘不已。他的另一首词《摘得新》也借玉笛声表达了自身惆怅的情感:“酌一卮,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繁花落尽,徒留空枝;独酌一杯酒,红烛依旧,玉笛声声吹,可以想象此情此景的淡淡落寞与忧伤。

换做是精致的亭台楼阁,玉笛声又通常和思妇、闺中女子联系在了一起。“红楼十二春寒恻,楼角何人吹玉笛。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昭华人去无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宋代王武子的这首《玉楼春》,在楼角的玉笛声中,传递出闺中女子思念远行未归之人的惆怅与苦楚。“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帘楼上挂朱栊。白云天远重重恨,黄草烟深淅淅风。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冯延巳的这首《 抛球乐》,也是一种表达了思念之情,《梁州曲》在玉笛的吹奏下,更是将远在边塞寒苦之地的征人的思念飞越关山,吹进朱帘深掩的楼阁中。

三、古朴羌笛声声怨

羌笛,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不同于人们常见的笛子。笛身有两管数孔,笛音悠长而泛着古老的气息。古诗词中用到羌笛这一意象的,多是要传达征戍边关的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浓浓的愁怨。为人熟知的一首提到羌笛的诗是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这样的意象,多是与塞外、关山、大风连结在一起。高适写过一首《塞上闻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何处梅花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羌笛所吹奏的乐曲一般是《杨柳曲》和《梅花落》,这两支都是能勾起征人思乡离愁的古曲,经羌笛奏出,那特有的低沉之声像声声呜咽,使吹者一吐思念之情,使听者愁肠百结。类似的词句还有温庭筠的《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愁绝”二字,点出了羌笛之声的特点,点出了吹笛之人的心情。宋之问的《咏笛》也表达了这样的思念:“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羌笛声声,诉说的正是那样的战乱年代里的绵长的思念。

古典诗词意美情美,笛子这样的意象更是为诗词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无论是竹笛、玉笛,还是羌笛,笛声飘渺,它们都将一直回响在岁月的痕迹里,让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殿堂更加迷人。

笛声何处范文第4篇

坐断长宵彻骨寒,霞光微启贺兰山。

茫茫白雪天空阔,猎猎霜风地大圆。

屈子何曾修世路,杜生不必愧时艰。

老夫扶杖拼一问,昨夜东君何处关。

(注:屈子何曾修世路,杜生不必愧时艰。-----------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句;杜生指杜甫。

昨夜东君何处关。-------------王之涣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句,这里是化用。)

七律一种向往

行来雪气不沾蓑,万里昆仑驭太阿。

海上三山观日落,云中五岳枕南柯。

金杯常为红颜满,彩笔何谦白发多。

检点浮生棋一局,村翁共我话蹉跎。

七律拟个闺怨

寂寥庭院月华霜。玉树琼楼斗影长。

幽梦回来笛声弄,清寒深处雪梅香。

蓝桥一带花空发,金屋无人夜未央。

既是芳姿卿不赏,重帘来日莫须张。

七律补记09年仲夏,登天台山。

诗囊酒袋恰当肩,绿杖轻敲足下山。

一鹤当空去无影,数枝绝壁正生烟。

笛声何处范文第5篇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因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2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 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4 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5 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6 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7 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8 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9 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笛声何处范文第6篇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实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虚写:“尘满面,鬓如霜”是实写,“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是虚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是实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虚写。实写是生活中的客观现实存在,可以是动作,可以是肖像,可以是景物……这些都源于生活,是真实的社会现实;虚写可以是想象未来之境,可以是梦境之美,可以是已逝之景……这些都是诗人描绘的假设之景、想象之事、灵动之情,有虚笔会使文章含蓄隽永,意蕴无穷。

虚和实是辩证统一的,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说明了诗歌中的境(虚)和象(实)关系非常紧密,它们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实显虚,以虚显实,虚实对比,渲染烘托等,虚与实结合会形成一种互相补充映衬、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一、以实显虚

以实显虚,化虚为实。将无形的、虚化的难以捉摸的心绪、情志等通过有形的物态意象描绘出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而为有形,即将情思寓于物象,这样比直抒胸臆更形象,更富有感染力。以实显虚,化虚为实在诗歌中较为常见,例如: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将“愁烟”“泣露”人格化,将主观感情(虚)移于客观景物(实),透露出女主人公的哀愁,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实写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实写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虚写)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旬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了摇曳不尽的情致。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二、以虚显实

以虚显实,化实为虚。写虚境是为了更好地为实境服务,有时虚境并未发生或是作者想象对方的动作、行为,诗中表现的情将延伸到未来或他人身上,这样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写情将倍增其味。虚笔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使诗歌形象意境更完美,使读者得到审美的满足和艺术的美感。例如: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之夜家家灯火通明,户户欢聚团圆,而诗人却远离家乡,身居客舍,一盏寒灯照着难以入眠的异乡人。诗中第三句化实为虚,“故乡”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远行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除夕之夜,其实这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诗句妙就妙在不实写自己如何思乡,而是虚笔写家人怎样思念自己,这种“对写法”,化实为虚,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表现得更为委婉含蓄。这一转换,使诗别开生面,空灵有趣,余味隽永,新颖别致。

三、虚实对比

写虚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实,虚是诗的高一个层次。虚实对比就是将虚写的诗中的景、境、人和现实当中的景、境、人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抒写作者心中的情感。这种关系在怀古诗、忆人诗中较为常见。例如:

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昊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越王勾践破吴凯旋,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和欢乐的景象。前三句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第四句作者笔锋一转,转入对现实的描写。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景象,写出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令人不禁抚今追昔,感伤之情溢于言表。

四、烘托渲染

本为实象实境,诗人却由此生发出奇妙的想象,从实象实境中跳脱出来,避开正面描写,却以清空之虚笔来侧面烘托渲染现实,显现出诗人不同凡响的构思,给人以空灵的美感。例如: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笛声何处范文第7篇

一、“杨柳曲”也作“折杨柳”,是古横吹曲名。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之歌,其曲多言军中辛苦及战争斩获之事。六朝梁、陈及唐人所作大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关外,征人看不到青青杨柳,羌笛却吹着“折杨柳”的曲子,自然就会牵动离愁。

李白诗歌中“折杨柳”的曲调的运用则突破了“怀念征人”这一题材范围,将它拓展为抒游子的离情别绪或羁旅之思。如《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是李白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发思乡之情。其意为“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生呢?”此诗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原来吹奏的是“折柳”,即《折杨柳》。古人送别时折柳,“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离情别绪。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足见诗人思乡之切。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再如:《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首联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颔联“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此联除了烘托出边地环境的酷寒之外,也暗含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颈联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此二句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尾联用西汉傅介子的故事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一诗点睛结穴之处。

二、《梅花落》,笛曲名,简称《落梅》《梅花》,《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以思乡怀远为主题,曲调悲凉。南朝至唐许多文人都有《梅花落》歌词,大都表现怨愁离绪。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风将笛曲《梅花落》吹送到关山处处,好像盛开的梅花在风中散落,表现了征人思乡、思妇念远之情。

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U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忽然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三、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也称“关山”,《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戍边将士耳中挥之不去的是《关山月》的曲声,他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妻子,于是愁绪萦怀,这如泣如诉的笛声,传达出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怀远之情。

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李白此诗,就是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这两句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体会到了。中间四句在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描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末四句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

笛声何处范文第8篇

双调·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释】

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植梅养鹤,“孤山梅”因此而名传遐迩。

缟袂绡裳:缟袂(gao3mei4),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这里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酒醒寒惊梦:寒气融着梅香袭来,酒也醒了,梦也醒了。

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这是对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所创造的意境的化用。

【赏析】

小令头三句所形象地描绘的百折不挠地寻觅梅花的过程,也就更多地喻示了作者对于梅花玉洁冰清、傲世独立的精神魂魄的倾心向往和执着追求。“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两句,则给人一个踏破铁鞋以后终获至宝的惊喜,曲作的结构也立即从平实朴拙跃入错落跌宕的佳境之中。然而作者的情绪向着反方向急转直下:冷风彻骨,骤然梦醒,凄婉的笛声在料峭的春寒中幽幽传来,如泣如诉,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融吞没于一派昏黄之中。这种低调的旋律和浓重的感伤色彩,是否是作者对崇高理想和美好事物的生态环境的艰难乃至时时有可能横遭摧残的一种暗示和象征,从而流露出来的一种忧伤迷惘的意绪?

在仅仅四五十字的短章中,情感回环起伏,情节一波三折,说明作者艺术技巧的圆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