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肖邦故园

肖邦故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肖邦故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肖邦故园范文第1篇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课堂问题的设置不是无章可循,随意提出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向学生提出,以此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由于语文学科本质的特殊性,在语文课堂上更应该注意提出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学生也得不到相应的思维训练;如果提出的问题没有新意,每堂课都是相同的模式,学生也会慢慢生厌;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深奥,学生则找不到回答问题的突破口,这样的问题也是无效的。

课堂上,有些教师总是很喜欢有激情的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可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大,原因是提出来的问题太过于形式,比如说口头禅的“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学生只是机械式的回答,得不到思维的训练;有时候课堂又显得特别沉闷,关键是问题提出来学生听着是一头雾水,不知道问题该从哪方面回答,最终在老师的自问自答中呈现出答案。比如在讲到波兰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的中邦故园对现实的影响时,直接抛出一个问题“经过时间的洗涤,肖邦故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今天的肖邦故园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学生不理解肖邦故园在那个“简陋、朴素、清寒的小屋”中已发生着很多很多让人们精神得到享受,思想得到陶冶的故事,所以并不能从课文中找到关键的句子,在提示了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后才能够发现答案,而也没有在根据现实中一些古迹的作用中得到引申。语文课堂上一个很明显的模式就是给课文划分段落,可是要是每节课都按着从头到尾的分析课文,会让学生在单调和呆板的文本解读中渐渐失去创新的活力。

二、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教学课堂是一个提疑、解疑的过程,语文也不例外,完整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能在释疑的过程中体会思考的意义,思维得到开发和提升,课堂问题富有启发性、可思性、连贯性的提问能促进教与学、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使课堂变得有效。

1.问题的设置要达到师生互动,应该以较高起点和悬念激励学生思维作为切入点。这种切入点可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能引出重点、难点的问题。总之,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又紧张的气氛,并且很快进入课堂状态。比如在讲解《合欢树》的课堂教学中,导语部分引用的是合欢花的传说,在传说中,合欢树是苦情、痴情的象征,在引出课文时就提出来“在这片文章中,史铁生要用合欢树表达怎样的感情呢?”的问题,学生能够在刚接触课文的时候就明白本文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阅读课文会更有针对性。

2.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因人而异,随时调整,有层次感,步步为营,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比如在刘白羽先生的《长江三峡》中,问到“这篇课文有什么样的写作特色?”稍微弱一些的同学马上反问道什么是“写作特色”,而这时候如果能够把写作特色角度具体拿出来问,效果可能会更具有指向性,比如用了什么修辞,抒情方面有什么特色,在对比与《祖国山川颂》中开头的直接喊出来“我爱祖国”不同的是,这篇文章是借写游三峡的风光表达自己的爱国感情,属于借景抒情。比如在听另一位老师在上《肖邦故园》时,问为什么再写肖邦故园时,还提到了那座宫殿。学生很快答出来是与肖邦那个故园作对比,起到突出作用。但是老师追问道突出什么的时候,学生有的回答突出肖邦故园受到光辉的照耀或者某位神明的庇护。老师马上换一个问法,现在肖邦故园还存在,还成为了什么?学生立刻就能从后文中找到正确答案。

3.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问,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问题的提出有时候是连环式的,当提出一个问题并得到顺利解决时,如果这个问题能够马上引出下一个问题,可以尝试性由学生自己提出。在上《我与地坛》时,分析地坛有什么特点,与“我”的相似点是什么,大家很快得出两者都是被社会遗弃或者被社会遗忘的,但是地坛荒芜但不衰败,而“我”残疾但不颓废。联系课文标题,很自然的,学生们会引申出“地坛对我用什么作用?”的问题,而这,也是这篇课文第一部分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学生参与了问题的提出,在解答时就更主动从文章中体会这种关系,感受地坛在帮“我”走出困境时所起到的作用,甚至再想到第二部分母亲对“我”成长的作用。

肖邦故园范文第2篇

请看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必修三《肖邦故园》一节课的课堂结构:

教师一上课就问,今天我们学习《肖邦故园》,你认为最感染你的是哪一段,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七嘴八舌说着,课文的任何一段都有人说。

接着学生语无伦次的谈着感受,感受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教师在学生的谈话中不置可否,不作评论,然后就说大家谈得很好。这篇课文主要写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创作的关系,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其实上面学生的谈话都是在谈爱国,没有一个人能谈到肖邦的音乐创作)

接着学生又谈音乐……(大约一分钟,一位学生的谈话还没有完成,下课的铃声响了)

这样组织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构基于什么?有什么依据?学生收获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其实我们语文的课堂教学出现过许多经典的组织学生课堂学习过程课型结构,至今仍然大放异彩。例如育才中学的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八字课堂学习结构,钱梦龙老师的以训练论为体系的“三主四式” 导学的课堂学习结构,黎世法教授的以学习论为原理的“六课型单元学习”的课堂学习结构,魏书生老师的以信息论为依据的“课堂教学六步学习”的课堂学习结构等等,这些课堂学习结构自主活泼,但更严谨有序,并不是“放羊式”自由放纵。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苏联的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就提出了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命题,这种“最优化”既直指教师的“教”,更指向学生的“学”。课堂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它不但要合理,还要优化。我们现在的老师在组织安排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结构时,连合理都做不到,谈何优化?

我们认为学生课堂学习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结构。从时间来看,课堂的学习过程是由若干阶段构成的,依据马克思关于任何有目的的活动都有目标、手段、结果三个成分的原理,我们把学习目标、学习手段(也即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结果(也即学习收获、走进课堂前后学习状态的变化)作为学习过程这一结构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其中学习目标是课堂学习结构合理选择的前提要素,学习结果(也即学习收获、走进课堂前后学习状态的变化)是课堂学习结构合理选择的反馈要素,而学习的手段(也即学习的方式方法)是课堂学习结构合理选择的决定要素,它决定着一节课学习的成败。从空间来看,学生课堂学习过程这一系统组织结构最基本的要素是学生、教材(包括配套的学习资料)和教师,这三种要素动态交叉形成一个复杂的多边关系,这个关系组织中,学生是本位,是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因子,因为学习的结果就是着眼于他们的发展,但教师仍然是个引领者、参与者,不是任由学生所谓自主的学,无序的学。

一、课堂结构的组织应服务教学目标的选择。

高中语文的学习,是让学生在下面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每节课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 情感价值观的目标不同,确定的内容就不同,安排的课堂结构必然不同。

例如教学苏教版必修二《听听那冷雨》,如果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美读或确定为赏读,课堂结构就一定会不同得。美读是“以声求气”,读出情感,在于以声传情;而赏读是咀嚼语言,品味意境,在于挖掘意蕴,课堂结构怎么可能相同?

再如教学《我与地坛》,如果你将教学目标确定为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或确定为感受母爱、理解母爱,课堂结构也会不同。确定为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课堂的理性化较强,赏析地坛的景物描写以及地坛的沧桑厚重成为主要教学的线性结构;而确定为感受母爱、理解母爱,课堂的的感性化较强,母亲的心理变化、细节动作以及“我”和母亲的关系成为主要的教学对象,教师引领学生的朗读就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二、课堂结构的组织要兼顾教学内容的确定

1、语文学科以语言教育为主,兼顾知识教育、文学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应该是基本的任务。我认为它的基本性质仍然是工具性,它只不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传播文化、审美中介的工具。

2、语文文本的文体、内容、风格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主情、主理、主事各异,有事理并重,有情景交融,有以事显情,不一而足。安排课堂结构必须兼顾。

例如教学钱钟书先生的哲理散文《窗》,依据文本的特点以及教材的专题定位,我没有过多的在钱钟书先生的哲理句的咀嚼上多纠缠,而是安排了这样的课堂结构。①感知哲理:让学生明白钱钟书先生写了哪些哲理,而不是要学生来咀嚼这些哲理,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太有限。②感悟表达:让学生清楚钱钟书先生的这些哲理是怎么表达出来的,体味文本形象化的表达,这是学习的重点。因为钱钟书先生在表达中运用了许多文学化、形象化的方法,比喻、对比、引用、拟人和联想等等。③感受情怀:让学生透过文本来感受钱钟书先生的淡泊、温和、高雅、恬静、隐逸的情怀,因为有的人赏春就喜欢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那才叫惬意。这就是作者在引用描写“窗”的文字时,为什么钟情陶渊明的文字的本质原因。

三、课堂结构的组织应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

学生已有的经验,既指他们的学习经验,又指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指他们的审美经验。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有意注意时间的长短,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强弱,都是我们安排课堂结构必须考虑的。

例如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小说《品质》,如果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较弱,我们不妨按照由浅入深的认知程序安排了这样的课堂结构:什么叫品质――格拉斯先生做的鞋子具有什么“品质”――格拉斯先生具有什么品质――底层人闪烁着什么人性的光辉。这样层层推进,让学生依据文本,阅读文本,找出描写的语段、语句、词语,反复推敲,仔细咀嚼,达到让学生品味语言、品味人物品质、认识底层人的人性的光辉的目的。如果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较强,我们不妨一节课整体安排一个探究环节,设计一个主问题,那就是――反复阅读小说,你认为格拉斯先生的命运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他唯一不变的又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随着时代的变化,格斯拉兄弟的命运的变化:外貌的变化、店面的变化、结账方式的变化、心理情绪的变化等等,然而不变的是他经营的方式、靴子的品质、做人的品质,老师引领点拨,学生探讨研究,品味语言,研读描写,从而达到认识社会、认识人物的目的。并且老师还可以更深入一层引导学生对人性的自我反思,也即格斯拉先生的“凝滞不前”、与社会的格格不入是值得称道的,还是令人悲叹的;格斯拉先生的悲剧结局归咎于社会,还是在于他自己,这样,学生对于这一人物的认识、对于这篇作品的解读就可能更深广。因为解读作品,解读人物均离不开读者的修养、读者所处的时代,更不能背离作者创作的时代、创作的意图,也还要兼顾教材编写者的用意等等。

四、课堂结构的组织要揣测编者的意图

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教材编写者经过反复的筛选编写进教材的,编写者试图让我们师生通过这一文本的教与学来完成课程目标所要求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文本和一般概念的文章不一样,它叫“课文”,它具有课程、教材的意义。所以我们设计教学不应该置编者的意图于不顾,安排组织课堂结构也是一样。

例如教学《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山羊兹拉特》,我们可以依据编者提示的学习知识点、能力点话题“情感”,设计这么一个主问题:阅读小说后,你认为拯救山羊兹拉特被卖的命运的重要因素是什么?可能学生会出现“草垛论”“暴风雪论”“山羊自身论”“人与山羊的情感论”等等,最终老师引领学生走入“山羊兹拉特”的情感世界,品味作家辛格悲天悯人的情怀。它的主要课堂结构应是探究。再如教学《外国小说欣赏》中的《清兵卫和葫芦》,我们可以依据编者提示的学习知识点、能力点话题“情节”,设计这么一个主问题:《清兵卫和葫芦》的情节“摇摆’体现在何处?在摇摆的情节中我们读出了什么?以此来玩赏了小说之神志贺直哉在《清兵卫和葫芦》中跌宕多姿、摇曳无限的情节艺术的精妙。它的主要的课堂结构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鉴赏。

五、课堂结构的组织要依据教师自身的素养

布封说过:“风格就是人。”每位语文教师的思想境界、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不同,个性特征、性格类型、教学特长各异,课堂结构的安排必须不同。有的年轻的教师喜欢复制名师的课堂,这就大错特错。课堂教学是不可复制的,你应该依据自己的经验、特长、能力、素养来安排课堂结构,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例如著名的特级教师韩军老师一贯主张“新语文教育”的理念,所以他的课堂教学一直践行自己的理念,他的课堂结构通常安排为美读吟诵、咀嚼欣赏、写作积淀。例如韩军老师在浙江师范大学首届“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上的观摩课《南来北往》的“诵读辨写”就是这样。韩老师首先让学生背诵积累第一段,由此导入教学;然后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诵散文诗一、二、五三个部分,并且设计了多出的故错,如将原散文诗中的“秋天──向南;春天──向北……”漏读,将“仰起头,凝视你神奇的雁阵”中的“凝视”换为了“仰视”,将“有许多奇妙的联想”中的“奇妙”换为了“奇特”,将“是为了逃避严寒,你们才赶在第一片雪花飘落之前,迎着深秋的风,匆匆地离开北国,飞向南方……”中的“第一片雪花飘落之前”换为了“冬天来临”,将“是为了躲开酷暑,你们才赶在夏日的炎阳烤焦大地之前,浴着暮春的雨,急急地离开南方,飞向北国……”中的“夏日的炎阳烤焦大地之前”换为了“夏天来临”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考察学生的听读能力,二是为自己下面的咀嚼鉴赏服务;最后让学生或仿写散文诗中精彩的句子,或想象飞天的情景写一段话,或给自己学过的课文写一个题记等等,一节课中既诵且读,寓写于赏,韩老师的这种课堂结构的组织体现了他深厚的学养。

任何活动都应该有一个组织结构,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否则很难有效。

肖邦故园范文第3篇

本文拟就活动体验这一学习方式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教学活动的展开谈一点体会。

一、 教材处理:注重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教材,应该是教学的材料,它承载着特定的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地选择最适合的教材处理方式。应该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这一点上是做得比较成功的。根据教学内容,编者已经安排好了比较恰当的活动方式,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做更加细致具体的工作,比如应该如何设计最有效的教学活动,如何在活动中加深学生的体验。

1. 关注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为对教学一线的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教材编者设计了为数甚多的活动方案,对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操作不无裨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教材中的一些活动设计过于理想化,或过于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这时我们就不一定唯教材是从,而是应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开创出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资源。比如必修一中提到,《十八岁和其他》写于1966年,当年的东东早已不再青春年少,在岁月的轮回中,他一定有了更多的人生体验,请以“老东东”的身份,围绕“青春”话题,给他上高一的孩子写封信。因为学生没有实际体验,能谈的无非就是假大空的假想。我们就让学生写下十六岁的切实感受,夹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手册里,留给日后的自己和孩子看。这样做,既避免了学生说假大空话的尴尬,又给日后观照自我留下了真实的坐标。

2. 不拘泥于文本和教材,体现教学的灵动性

教师要敢于不再将文章当成范文,而是真正当成一个材料,一个展示活动、提升能力的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多想点点子,努力创设新的语文学习情境,丰富语文活动内容,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拓宽学习天地,让学生多参与,多体会。例如《雷雨》可创设周朴园真假情感的辩论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让学生走入校园,蒙上眼睛,哪怕是摸摸树干,体会作者渴望拥抱自然的真切感受。简单的活动设计体现出语文教师的灵动和智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往往要比单纯的阅读更能打动他们的心灵。尤其是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第二部分,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若采用教材的处理意见(文本研习)不一定能真正深入体会作者的心境和文字所蕴含的深情,可采取配乐朗读的方法,将音乐的灵魂与文本的灵魂有效结合。虽然整节课我们没有对文本作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但班上许多学生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种流泪所产生的美学印象足以使我们的学生最深入地走近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走向他们自己的内心深处,我相信他们会记得教师在他们柔软的心湖间投下的这一抹感动的阳光。

3. 在活动中体验,避免形式主义的倾向性

活动体验不能简单理解为仅仅是为了搞活课堂气氛而采取的展现形式,它是与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并重的一种学习方式,新教材编者之一的曹勇军老师是这样解释活动体验的:“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的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在这我们不可忽视这几个词,那就是“在活动中体验”,可见,活动体验的关键是体验,活动仅仅是形式、过程,而体验是本质、结果。所以,要强调个体的亲历与参与,重视个体的直接经验,切不可喧宾夺主,以活动的花哨取代本质性的个体体验,尤其是合作探究课,最忌以热闹的形式代替个体的探究。因为没有个体的深入探究,小组合作仅仅是“皇帝的新装”,对个体的发展没有任何本质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理性地看待与处理静态的阅读探究与动态的合作探究间的辩证关系。

其次活动体验绝非单纯的去活动,而是要在活动中体验、思考与探究,要正确处理与另两种呈现方式的关系,真正做到“合则俱美”,避免“离则三伤”。要将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活动的质量,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上体现其真正的价值,而非简单地走过场。例如教授《我的五样》(必修一)时也学着作者那样让学生写出最喜欢的五样东西,然后模仿作者那样一样一样划去,来感受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那样势必会流于形式。因为像文中所说,“刹那间,好像有一双阴冷的鹰爪,丝丝入扣地扼住我的咽喉,顿觉手指发麻,眼冒金星,心如擂鼓,气息屏窒”, 这种痛感是历经后的椎心之痛。而学生的心智年龄还达不到能想象割舍下其中任何一样的痛感,很可能还会以游戏的态度来对待教师本身很认真的设计。又如教授《肖邦故园》(必修三)时拿灵感来源于肖邦故园的肖邦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以为可以双剑合璧,更好地诠释文本,结果恰恰是你最不愿看的,底下睡倒一片。原因何在?因为要让学生有感觉,教师自己得要先有感觉,试问我们教师真有那么高的音乐修养,能从肖邦的乐曲中感受到作者笔下含蓄而美丽的景象吗?这种做法,无疑就像给柔软的脚穿上一双铁鞋,痛苦不堪。再比如教授《景泰蓝的制作》(必修五)时可以利用景泰蓝笔筒,让学生当一回现场解说员,说说这个笔筒通过哪几个程序才能制成,那上面的图案用了何种原料才变得五颜六色,这样就极大可能地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非仅仅将笔筒当成一个展演的道具。总之一句话,活动课也要有达成的目标,而非轰轰烈烈一堂课,稀里糊涂闹到完。

二、 对待态度:注重活动体验的目标性和指向性

活动体验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实施方式和学习策略,它有着明确的目标性和指向性: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它的目的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求我们着眼于所有学生的发展。

1. 教师要有所为

活动课仍是正规的语文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有效组织,它也要有完整的教案、详细的记录、课后的反思,最好还要有成果的展示。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教师可以在活动课上休息了,恰恰相反,它需要教师更有为。

比如,你要观察学生的投入程度、参与意识,并要及时予以调整;学生上台讲课,你也要做好详细记录,为你的点评做好服务,否则,没有点评的课仍是没有航向的课。再比如,它要求你的应变能力与文本解读能力更强,因为有些情况是你事先无法预计的,你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非将你的体验硬扣在学生头上……可以这么说,只会抱着教参的教师能够上得了课,但不一定能上得了好课,因为你的知识库正随时等待着学生的检索。所以,真正好的活动课,你要准备好“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时时要抓取课堂里动态生成的瞬间,虽然可能要比一般的课更累,但这个平台,却可以使教师获得自身的提升。

总之,要设计和组织好一节成功的活动课,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修养和技能,具有宽广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因此,活动体验这样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我们所有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会不断反思,增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

2. 关注所有学生

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泛泛地提出要求就进行所谓的活动,而要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有明确要求。比如要求学生写好发言要点,并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不发言时,则要虚心倾听别人的发言,归纳别人的发言要点。在讨论与交流中,培养自己的思辨与口头表达能力。总之,说,就要规范的说;听,就要勤于记录别人的发言。每一环节均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能偷懒将自己变成看客或局外人,防止学生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强项愈强、弱项愈弱”的势差。当然,有的时候则要辅以必要的检测手段加以强化。

此外,活动体验必定和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行为习惯、甚至是家庭背景相结合,因此还要着重关注那些相对弱势的群体。首先要关注那些口语表达能力、交际合作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要给他们定低一点的目标,并对其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及时地予以表扬,增进其活动体验的快乐。记得一次活动课上,有这样一位平时不声不响的男生,一开始定的小组老师不是他,可快到上课时,这位男生突然对本组的成员说他想上去试试,于是跟我商量后才临时换成了他。从他对教学内容的熟练度可以看出他对整个活动是关注的,虽然因为紧张而漏掉一个教学过程,但对于一个平时从不举手发言的他来说,这是一次怎样的挑战呀!可见,每个学生心里都有尝试的欲望,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战胜障碍的条件,他们就可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其次还要关注那些家庭环境不佳的学生,比如有些活动需要借助网络等现代工具,而有些学生的家庭可能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就必须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总之,我们应该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活动的乐趣,获得深刻的体验,真正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活动课的困惑与前景

第二版教材比起第一版教材虽然已经减少了两个专题,但是课时仍嫌紧,为了赶进度,许多有价值的活动都无法实现,甚至于不得不流于形式,这是时间上的不保障。

与此同时,活动体验课的效果与急功近利式的分数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些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分数而不顾新课程理念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甚至连学生的活动体验也不去顾及,这又是心态上的不保障。

尽管如此,活动体验仍以其不可抵挡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的目光,落到实处、提升人文空间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要真正地做实、做好确实又相当的困难。

肖邦故园范文第4篇

一、品味语言之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美的语言能给人以听觉、视觉和感觉上的美感。《十八岁和其他》一文语言的亲切质朴,《长江三峡》一文的瑰丽华美,《荷塘月色》一文的优美清新,无不给人以震撼人心的美的享受。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动听。”如《我的四季》中“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这富有哲理的句子,更催人奋进。

语言美还表现在用语的精确生动上。孔乙己掏钱买酒时的一“摸”一“排”,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迂腐文人神态毕现;葛朗台的一“瞪”一“扑”,活脱脱刻画出一个噬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另外,教材中的成语典故、神话传说、哲人慧语都为我们留下了语言美的精华。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美、语言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宝库。

二、享受自然之美

“没有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大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料来源,同时也为文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美育内容。语文教材中既有春的江南、夏的海滨、秋的香山、冬的济南,又有西湖的碧波、泰山的奇伟、海市的奇观、天山的美丽。还有傲然屹立的白杨、郁郁苍苍的青松、亭亭净植的荷莲、正气浩然的梅花。文学作品中的大自然景物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现了作者的美学理想,一切自然景观经过作家的美学加工,就显得更加精致、完善,更加爽心悦目。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体味和感知这一切自然美的内涵,就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陶冶人格之美

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在艺术形象中体现了作家的审美追求和批判。中学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物典型,为我们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屈原的正道直行,诸葛亮的耿耿忠心,范仲淹的忧国忧民,闻一多的凛然正气,乃至老王那些底层劳动人民身上人性的光辉,无不折射出主人公的形象美、人格美。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分析其思想性,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情感火花,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教材中还有一些反面的典型,如《守财奴》中的葛朗台、《雷雨》中的周朴园、《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要引导学生从他们丑恶的灵魂中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主义社会的罪恶,培养学生鉴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四、体验和谐之美

语文教材中不少构思新颖的文章,通过匠心独运的构思,勾画出一幅幅神妙动人的和谐画面。如《肖邦故园》那些四季景色和音乐、人性美,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互相辉映的艺术画廊。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形和意的统一,营造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教师如果帮助学生比较鉴赏、探微索隐,引导学生心有所感、情为所动,认识到其中蕴含的美的意境,就能增加学生美的感受力,获得潜移默化的心灵陶冶。

五、感悟意境之美

所谓意境,也就是指作者对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作者(包括读者)主观情感融为一体,构成一个鲜明而又独特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境界,意境美是各种美的总和。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短短的12个字,却组合了“枯藤”“老树”等最有特征的秋景,气韵俱出,形神俱备,再加上作者这一抒情主体和读者这一欣赏主体,一幅肃杀、寂寞、悲凉的秋思图立即展示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思绪也随着“断肠人”在“天涯”漂泊的足迹进入了画面。再如《荷塘月色》清净幽雅的月下荷塘、淡泊宁静的荷塘月色,透露出作者孤独苦闷的心情和在自然美景中所获得的淡淡喜悦。它们都是作家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境相结合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境界,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更富有生活情韵和深邃的思想力量,能使我们读者产生一种超乎笔墨之外的艺术享受。

肖邦故园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以生为本;审美体验;多维度;教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30-02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就教学内容而言,必须牢牢植根于语文的“真”味;从教育对象而言,必须真正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基于语文的学科特点,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广阔的“生本”教育视野之下,帮助学生构建起多维度的审美体验系统。

一构建语文审美体验的基本定义框架

体验教育,“是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一种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教育,注重学习者的深入参与,突出双向交流沟通。

语文审美体验教学的整个流程,应该充分关注学习主体的情感、态度以及信念,并以此为基点,充分尊重并激发教学主体的心理品质,协调、整理、发展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基于自己个性特质的情感体验,融合他们所获取的知识储备,对文学文本进行形象再造。

二、语文审美体验的特征厘清

基于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体验文学、感悟人生,是帮助学生提升教学品质、提升人格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有必要对语文审美体验教育的特征进行厘清:

1.以生为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引导学生主动感知社会生活、领悟事理、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学生激荡起对世界、生命、人生的情感,以主动的态度参与教学过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成为了审美的主体,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体。

在审美的语文课堂体验中,教师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现存条件去主动感知,充分调动他们内在心理因素进行想象、领会、感悟,鼓励他们对文本进行合理多样的解读,不局限于惟一答案。

2.开放包容。审美体验具有海纳百川的开放性与包容度。高中语文课程的审美体验应注重探寻青少年实现心灵成长的实现途径,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探索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体验中认识自我、体悟人生。

在苏教版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主题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青春”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朗诵体验;更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去寻觅伟人、楷模、校友等的青春足迹;通过网络、书报、寻访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单元学习结束,学生以墙报、读书笔记、访谈手札等方式进行汇报总结。全方位的体验教育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

3.注重过程。语文课程中的体验教育注重过程,注重学习主体亲历实践,主张学生通过实践过程自觉感悟。这种过程性体现在它的四个心理阶段:亲历情境――观念形成――观念适应――检验反思。

在记叙文教学“细节描写”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经典细节描写,比如《父亲》、《金岳霖先生》、《林黛玉进贾府》等课文中的相关语段。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抽象概括出细节描写的含义与特点,然后进行片段作文练习,最后学生互相交流,检验、比较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作品,以反思促进了课堂审美体验的内化,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多维度审美体验教育的实现形式

审美体验是以一种全然平等的态度、平和的心灵去感知人生、审视事件、欣赏人物、评价观点。通过审美体验,我们能够与外物对话、交流,最终将真善美内化于心,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通过以下的几种形式,可以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审美体验:

1.本真的生活体验。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读活书。教师应该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反对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传统教育标准,着力培养学生乐观自信、面对生活的健康人格。教师要将教育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探索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体验、乐于生活。

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生活,写真情说真话。通过生活体验,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学会运用独特的思维、审慎的态度、真实的语言书写人生世态。

2.审美的形象体验。语文课堂中的审美体验,即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形象进行内化、感悟,是一种直接的感受,一种形象的直觉。这种形象体验,是文本在课堂审美主体的脑海中所投影的形象,会受到审美主体的个性和兴趣的影响而变化,最终呈现出一种植根于文本形象而又超越形象的高级的直觉。

在诗歌、散文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与联想,对文本中的审美意象细细品味,进行多元的审美解读。《江南的冬景》是散文佳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图”为突破口,说出文章中几幅特征鲜明的水墨山水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又提升了他们感知散文的审美体验水平。

3.深层的音乐体验。音乐是一种陶冶情感、以情动人的情感体验方式,它通过旋律与节奏表达细腻的情感。教师通过音乐体验的方式,可以创设出以生为本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才情与智慧,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悟。

诗词鉴赏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本身具有的音乐美,体会其中的节奏、韵律、情感与意境,反复吟咏,熟读成诵;更可以配以主题相关的音乐作为背景,进行诗词朗诵。散文鉴赏课上,为了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聆听相关音乐来帮助他们内化学习内容。比如,在品读散文《肖邦故园》时,文本后半部分关于四季景色的描绘,可配以肖邦名曲进行品鉴。

四、 构建“生本”视野下多维度审美体验的意义

1.提升文本鉴赏能力。文学文本需要与阅读主体的心神相通,需要阅读主体的共鸣与再创造。文学文本意义的解读是情感共鸣和形象再造的升华。学生面对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联系自有经历,发生角色认同,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能整合现存的信息资源,文本解读与鉴赏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2.体现丰沛诗意的生命力度。“生本”视野下的多维度审美体验强调为每一位学习主体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引导他们走出传统意义上封闭的课堂。在充分展示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学生在广阔自然与社会的大环境中自由呼吸,展现丰沛的生命力度。

3.达成妙悟的心灵境界。文学文本自身就具有多义性。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在不同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观照之后,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再造出具有个性的意义解读,审美体验的中 “妙悟”境界就此达成。

构建“生本”视野下的多维度审美体验,应依托语文教材中文本材料的“真”味,重视学生审美体验的心理机制,全方位实现审美体验教育的润泽与渗透,最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

[2]童庆炳.现代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王一川.审美体验论[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