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史室

校史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校史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史室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 档案管理 校史研究 文化价值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全人教育”理念的兴起,高校愈加注重对校史文化的研究。高校校史馆作为传承大学文化、感染师生灵魂、凝聚大学理念的一个重要载体,其建筑理念和建设内涵隐性折射出高校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导向,是大学精神的灵魂。如何建设校史馆以及建设怎样的校史馆是当前高校共同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与时俱进,建设数字化校史馆

“国以史明鉴,校以史明志”,高校校史馆的建设要紧密围绕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大局,推动高校档案馆“四位一体”活动的开展,发挥校史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资政育人、服务师生”功能。

1.建设数字化校史馆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数字化校史馆是基于网络的虚拟校史馆,具有“海量存储”和“动态展示”的功能,能够把实体校史馆受空间和时间限制无法展出的档案资料和校史编研成果以图片、视频、照片等形式进行虚拟展示,既避免了实物原件的磨损,又节约了管理费用,是绿色环保的典范,也是网络环境下档案资源整合共享的动态展览方式;建设数字化校史馆突显学校辉煌历程,弘扬高校文化传统,悄然之中教化师生,提高学校知名度是高校发展的必要选择,也是高校档案事业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时代产物。

2.动静结合是数字化校史馆的特点

数字化校史馆既源于静态的实体校史馆,又具有动态的虚拟展示空间、可随时更换的空间设计模板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等,是集信息化综合技术与原始校史资料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史馆。

二、厚积薄发,建好数字化校史馆

数字化校史馆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它的建设和完善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探索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和学校的发展需要,发挥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1.扎实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是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数字化校史馆建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与否。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不仅能够确保归档材料的完整和准确,提供“质优量足”的史料、图片、视频、实物,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整合档案资源,为校史馆的建设积攒香甜可口的“米料”。

2.积极开展校史文化研究是起点

在占有大量校史资料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展校史文化研究,深度挖掘档案史料,有选择有目的地开展高校年谱编撰、校史图片展览、口述史、专题展览以及合作编研等多种形式的研究工作,提升校史文化的理论研究水平,为数字化校史馆的内涵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3.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是保障

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和现代化的数字化设备是构建数字化校史馆最基本的要件之一,优质的服务水平是保证校史馆能够良性运转的重要一环。数字化校史馆建成后要紧跟时代脉搏及时更新基础平台、管理平台、展示平台等的相关内容,包括更新网页内容、重新设计展板、提供在线查阅、利用、网络讲解等多项服务。因此,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整体服务质量,为档案用户提供贴心服务,才能吸引更多潜在的参观者,最大限度地共享校史资源,实现校史的文化价值。

4.建设学习创新型团队是关键

数字化校史馆的建设和日常管理需要一支档案业务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同时又善于探索创新的学习型创新团队。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加强基本业务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才能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和校史研究水平,为数字化校史馆的良性运转和逐步发展完善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三、返璞归真,用好数字化校史馆

当前,国内各个高校数字化校史馆网络外部建筑风格形态各异,建筑理念和内涵建设也各有千秋,但殊途同归,它们的目的却是相同的——用好数字化校史馆。

1.开放网上校史馆,宣传校史知识,传播优秀文化

一个学校的历史和传统精神、学术文化氛围都将对一代代学子产生终身铭记的影响。校史馆汇集了学校发展历程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珍贵的史料。开放网上校史馆,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建校的不易,铭记先辈的努力和汗水,珍惜当下的幸福,激发他们“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信念和决心。

2.举办名人专题展和纪念展

在网站上举办各种形式的名人专题展和纪念展,彰显名人的辉煌历史和人生价值观,引导参观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努力进取成为优秀的人才。

3.开展专题合作

通过网上展览、在线咨询或招标等其它方式开展与其它企业或单位的合作,为企业发展史的编纂提供大量校史资料,深度挖掘企业核心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传承文明,创新工作理念,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精神导航,发挥校史文化的社会价值。

4.加强对外交流

通过网上校史馆的展览,加强兄弟院校、国外高校之间的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建成一流的数字化校史馆,充分发挥它的精神辐射力和文化传播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郭永安.高校数字化校史馆建设探索[J].信息化研究,2009,35(8)

[2]孙永玉.校史校情:高校德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J].中国高教研究,2006,(1):64-65

[3]李芳.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3(11)

校史室范文第2篇

确立校史馆建设的“魂”

充满个性化的校史展示模块,是建立在研究学校文化基础上的。而学校的文化基础则来源于学校历史和学校办学特色。例如: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校企(院)合作、产学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学校聚焦国际先进标杆,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形成了国际化合作办学特色。因而,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史馆建设,一定要认真解读分析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办学特色,体现出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和国际化合作办学的特色,以此为核心,确定个性化的展示模块。这就是校史馆建设的灵魂所在。

确立校史馆建设的“线”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卫校到高职的过程。在上海市教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关心指导下,全校师生共同奋斗,学校已成功跻身于本市唯一首批重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经过十年励精图治,艰苦努力,特别是三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过程,学校逐渐形成了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和敬业爱岗的师资队伍。在校史馆建设中,需要形成以发展历史为主线,以时间为节点,以重要历史事件为基础的建设主线。可以分主线、辅线两条:主线凸现学校筚路蓝缕,熔铸辉煌,终成一曲灿烂的华章,展现其坚守人文、追求科学、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大学之魂;辅线可以展示医高人报效国家、关怀民生的爱国精神,执著科学、矢志人文的治学态度,以团结、服务为理念,治学办校的风骨形貌。展品按照时间顺序和学校体制属性变化进行陈列。

确立校史馆建设的“核”

作为校史馆的物质载体,校史馆陈设的具体内容,无疑是校史馆的核心。在对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师生调研中发现,“学校传统”“办学特色”“纪念文物”“医高英杰”“学生生活”,成为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还要力求体现“三性”,即历史性、经典性和教育性。在模块的构成上,应当以图片资料、文字档案和影像资料相结合,以历史时段为线索展现学校重点工作模块,而且要突出学校的医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成果以及教学团队的风采,充分展现个性化。

确立校史馆建设的“形”

在校史馆的陈列方式调查中,广大师生依旧倾向于较为传统的图像和实物陈列,其次为文字和声音。而在校史馆建设的表现手段调查中,广大师生似乎对“音视频多媒体”选项较为青睐,121人次的学生和134人次的老师选择了该项。此外,“互动模型”(学生95人次,教师102人次)、“场景复原”(学生98人次,教师100人次)较为接近,选择“雕塑”人次较少,为学生61人次,教师62人次。事实上,在校史馆具体的建设规划中,不同的表现手法之间互不矛盾,可以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形成立体化的展示格局。在形式展现上还要力求体现“四化”:即版面展示立体化,实物场景一体化,景观模型动态化,展示手段科技化,以形象深刻地揭示展览的主体和内涵。

结束语

近几年来,高校校史馆的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的校史馆,成为各高校学习和借鉴的蓝本。但是,不同的高校都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独特历史。医学类高职类院校除了要区分于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外,还要具备医学类的个性特色。笔者认为,该个性特色就是指某个事物区别于或优于其他事物所独有的特质。高职院校的个性特色应理解为某一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学校(包括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陈宁宁.高校校史编撰创新绉义[J].档案学研究.2004(2):7.

[2]翟红.校史馆建设之我见[J].北京档案,2008(6):38-39.

[3]连念,温勇青.谈校史工作与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1).

[4]李晓群.西南学院简史[M].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校史室范文第3篇

>>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 从学堂到大学:北京大学1898―1929 小课堂大学堂 外景后期大学堂Ⅱ 大师们的少年蒙学:从私塾到新式教育 从“菜农学堂”到“教育明珠” 从传统课堂到慕课学堂:论高职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创新 菜鸟大学堂之――转场应用 菜鸟大学堂之采集篇 湮没的京师大学堂 南怀瑾的太湖大学堂 太湖大学堂家长“受训”记 超市是个“大学堂” 小课堂融入大学堂 COS棚拍后期大学堂 COS外景后期大学堂 身边的环保大学堂 人生大学堂:入学须知 从武备学堂到黄埔军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1896-1927[G].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

[21]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2]上海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纪事(1896-2005)[K].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4.

[23]朱隆泉.思源湖――上海交通大学百年故事撷英[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4] 佚名.浙江大学历任校长简介[EB/OL].校情总览.浙江大学.(上载时间不详)[2009-07-18].http:///attachments/lrxz/103.jpg.

[25]王尔敏,陈善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史料丛刊(三)[G]//佚名.近代名人手札真迹――盛宣怀珍藏书牍初编:第6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2645-2646.

[26]朱宗良.浙大之前身[G]//浙江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天涯赤子情――港台和海外学人忆浙大.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9-10.

[27]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288.

[28]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浙江大学[M].第2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16.

[29]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浙江大学概况(民国三十六年四月一日本校成立廿周年纪念日)[M].杭州:国立浙江大学,1947年,国家图书馆藏书 (该文曾载于(民国)三十年双十节本校校刊) 。

[30]陆懋勋.浙江高等学堂缘起[M]//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浙江大学简史(第一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253.

[31]胡珠生.宋恕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955.

[32]王学珍,等.北京大学纪事(1898-1997)[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6.

[33]佚名.历任校长[EB/OL].北大概况.北京大学.(上载时间不详)[2008-12-18]. http:///about/lrxz/lrxz02.jsp#lnx.

[34]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3-34.

[35]劳乃宣.奏劳乃宣摺病请开缺由.军机处录副光绪宣统奏折[B].卷号03-7453,档号03-7453-021,微缩号553-3443.

[36]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1898-1949)(第一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66.

[37]张彬,等.浙江教育家和中国近代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3.

[38]张立胜.劳乃宣的教育主张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42-47.

校史室范文第4篇

(一)人员的组织与辅导、减少损伤和重复劳动

对档案利用人员(参予校史编写的人员)进行科学组织与精心辅导。许多档案文献经历了久远的历史岁月,不采用一定的科学保护措施来利用档案,在利用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将其损坏。上海海洋大学档案馆保存了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纸质档案,这些档案文件已成为重要的稀有文史资料。有的正在申请作为上海市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项目,而许多重要的历史纸质档案保护和使用存在许多技术上急需解决而又难于解决的问题。许多纸质档案原材料质量比较差。其档案自身的强度和韧性具有先天的不足。这些纸材由于当时的造纸技术及原材料相对落后,也没有征对性的研究专门用于档案保存的纸质,所使用的纸张其强度、耐折度、挺折度、挺度、密度等性能普遍较差,特别是50年乃至近百年前的纸张,性能更差,因此作为档案载体给保护保存增加了难度。而经过几十年的存放,受到各种环境及有害物质的侵蚀,使得延续保护难上加难。针对这些情况,便对校史编写参加人员进行精心组织和耐心辅导,使之具有档案利用的基本知识。如轻拿轻放、减少冲击(折叠、重压等),减少不必要的磨擦和挤压、消除多次重复翻阅等。

(二)工作内容合理分工、利用有序进行

为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利用的准确性,加快编写的速度,特对利用工作对其内容进行分工。具体分成学科、专业、课程三个方面。先列出提纲、然后按题纲进行梳理和编排,才开始进行档案利用。1)学科内容的梳理与档案收集。主要包括学科创办沿革,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学科建设手段(实验室、研究所、重要仪器),人才培养等。另外还包括一些学科建设的相关措施文件。具体包括内容为: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规定;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考试大纲;学科基础课、学科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CAI课件;学科课程建设情况(含规划和总结);精品课件建设情况(含规划、总结、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相等相关资料);学科课程成果及原始资料。2)专业内容梳理与档案收集。主要是专业的种类、专业背景和专业培养目标及过程。具体包括:专业概况(含专业沿变、专业背景、人才培养情况等);专业目录;新增专业、特色专业申报材料;相关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调研报告等原始材料;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与培养目标调研报告;专业培养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专业建设年度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总结;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3)课程内容梳理与档案收集。主要包括课程体系、课程分布、课程要求及结构等。具体包括: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建设原则性意见;教学计划修订的有关规定;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性课程教学计划;专业建设与各项课程教学改革的思想与措施;专业课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含各学期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情况课程实践教学情况等。

(三)专题档案文献分类,准确提供原件

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内容,把原始档案进行分类,并提供档案原件。最终做到准确、准时、有效。档案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就是为查阅档案者准确、迅速提供原始资料,以满足其急需。那么,如何在数量巨大的档案馆(室)中及时找到急需的文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通常的利用形式主要是利用者点名调卷。但由于利用者对库藏档案的时间、范围、数量,是不可能了解和掌握库藏档案全部内容。因此,单凭点名调卷,就可能使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被埋没,影响档案效益发挥。为此在前面对所有档案原件做了预先分类、查阅的人便减少了盲目性,大大提高了准确性,从而加快校史编写工作。

二、结论

作为历史悠久的百年高校。在编写校史过程中,档案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学校档案利用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其利用方法需要进行认真研究。综述所做工作,有如下结论。

(一)保护与利用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专业内容历史悠久高校档案文件在漫长的保存、借阅和使用过程中,都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为的、自然的和生物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建校历史长达百年的高校,许多原始纸质档案已显得十分脆弱,表现在纸张变硬、发黄、变脆、虫蛀、霉变、字迹褪变以及柔软度、韧性和机械强度降低等。于是存在着档案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本研究中较好地解决了档案保护与利用的矛盾问题。

(二)档案利用人员的组织与辅导对档案利用十分必要对档案利用人员进行科学的组织和专业的辅导,才能有效有序地开展档案的查阅、利用等工作,而又不损害原有的历史档案。

校史室范文第5篇

以校训为核心,可以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优势,塑造学校精神;可以借助以校训为核心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属。校训独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可以内化为学校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成为职业追求乃至人生追求的动力。校训,对内具有约束性、生成性,对外则是学校软实力等综合系统的形象展示。

校训系统建设是隐性生产力的转化,它对延伸学校教育的外延,促成教育效果的达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的沉淀,校训集中体现了学校精神、治学传统。通过校训,可触碰到学校的灵魂特质。当我们对“校训”满含感情时,它便成为全校师生精神生命中的“文化胎记”;当我们浸染其中时,它便成了培育“文化共识”的最佳载体。

1.搭建文化平台,让校训文化由物质形态渐变为精神内在。

以校训为导向,精心布置物质环境,使之由内到外彰显校训文化;借文化氛围的营造,再将文化由外到内地影响师生身心,内化为精神修养。

走进我校校园,“正德厚学”的校训石即入眼帘,从校训石出发,沿中心大道往前,在教学广场上刻有“明理笃行”四个大字的文化石又赫然醒目,两座大石一前一后遥相呼应,似乎在昭示朴素的道理:厚学方明理,厚德为笃行。中心大道两侧,间隔竖立的名言警句又将“正德厚学”作了意义诠释。“让每面墙壁都能讲话”,但又不能“让每面墙壁都自说自话”,以校训为内涵指向的文化布局独具匠心。从教学区的板报宣传到校刊校报的策划,从教室文化的经营到办公室书法匾额的悬挂,从绿园花圃的人文语录到教师的座右铭设计,从文明教室、文明办公室到文明学校,“正德厚学”无不隐于其中。

2.借助校史教育,让师生触摸校训脉搏,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起始年级有一项重要的入学课程――了解校史,领悟校训。学校会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陈列室,展示杰出校友事迹,并广泛开展“我说校训”活动;对于新进教师,不论年长年少、资历深浅,都需要参加校本培训,校训的解读和浸润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学生毕业离校,教师回访母校,争相以校训石为背景拍照留念,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当校史激发了师生内心的崇高感和使命感,校训的“价值塑造”便在其中发挥着作用,共同的价值观的形成便成为可能。

3.狠抓“三风”建设,让具体的规范约束与校训的文化熏染相生相长。

“三风”是校训内涵的直接延伸,它依托于校训,保持内核一致,指向一致,但比校训要求更具体,更便于操作。因此,我们将“三风”建设视为深入领悟校训的捷径。围绕教风,学校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以信仰教育为切入点,树立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信念。围绕学风,学校从“习惯、毅力、理想”三方面入手,使之贯穿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师生间相同的文化使命,促成校风蔚然生色,办学理念紧扣着“正德厚学”。同时,学校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注意以校训为内隐,引领师生精神成长。

4.构建特色课程,在课程文化中彰显校训的生命力。

学校应该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体现着自己的课程观,体现着学校价值观。课程的工具性以传递学科知识为主要体现,而人文性则以文化内隐的方式存现。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学校充分挖掘人文因素,为构建学校文化框架提供丰厚资源。尤其是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更是极力彰显学校主体文化,主动融入校史、校训、“三风”等精神文化。将校训内涵融入课程要求,是我们进行校训系统建设的鲜明特色。学校提出总体课程目标:建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养成课程,培养每位学生的健全人格;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选择课程,培育每位学生的独立人格;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特长拓展课程,开发每位学生的创造潜力。

5.推进队伍建设,在教师职业追求中彰显校训文化魅力。

我们以校训为导入,重视校训在师资建设中作为精神标杆的引导作用,强调教师对校训精神的身体力行,使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符合学校文化的隐性要求,彰显校训濡染下教育人应有的教育格调和职业品格。只有这样,作为学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沉淀的校训方能获得继承和发扬。

学校要求教师将“德学”视为自我诉求,培植“正德做人一世,厚学育人终身”的职业信念。学校将师德视为队伍建设的核心,促进师德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绩效考核,调整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师德表率优于工作实绩,成为考核重点。

学校尤其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以“三心二意”砥砺自己:真心――热爱工作;正心――恪守师德;恒心――不轻言放弃;要有争先创优的意识,敢于超越;要有创新突破的意识,追求卓越。我们要求教师在专业成长层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个人的成长目标,并通过教研实践、教学比武、校本培训、论文比赛、专项技能竞赛等方式,使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都能获得发展。

6.重视德育催生,在德育实践中实现校训融合。

德育与校训有功能的交叉,德育工作的文化属性应附属于校训文化,校训作为文化核心直接影响德育目标,因此德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又能对校训建设产生推动作用,促成校训实现育人功能。一个重在目标引导,一个重在文化渐染,两者相辅相成。

我们坚持“人品与学识同步成长”的教育实践,将德育融入教学质量这一中心,校训精神依赖德育思路一贯而下:高一重习惯养成,围绕军训、学习规范,以衔接教育为重点;高二重自律责任,围绕主题讨论,以目标教育为重点;高三重理想信念,围绕校友典范、心理辅导,以勤奋教育为重点。学校重视两个德育亮点的打造:一是强调作为德育主阵地班会课的作用发挥,每周班会课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容构成;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课堂教学要立足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成为德育渗透的抓手,它使课堂内人文与科学比翼齐飞,做人与求学并驾齐驱,“正德厚学”的要义在课堂中得以延伸。

校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训自身建设的系统性,正如东南大学陈怡教授认为“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的沉淀,凸显了这所学校的精神风尚、治学传统”,校史迭变、传统延续、文化提炼等属于校训的纵向系统。在纵向系统的建设中,校训作为“线索”的贯穿作用非常明显,学校有必要围绕“线索”厘清各项“外延”。例如在校史整理中,必须明确不同时期校训的地位和影响,甚至是不同时期校训的演化,在厘清校史变迁和校训演化的双线进程中,厚实校训的文化内蕴,凸显其时代性;作为高度凝练的文化标签,校训要得到广泛认可,必须进行文化诠释,要将抽象的概念陈述为可鉴可行的准则;校训还可以成为学校的品牌符号,但办学特色的提炼和教育风格的涵养是其重要的支撑。

另一方面,校训作为学校文化的枢纽,统摄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对诸如物质环境、管理制度、德育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等都具有指导作用,这些是校训建设的横向系统。物质环境中的“器物文化”,管理制度中的人文内核,德育制度中的性灵养成,教学制度中的主体追问,科研制度中的学术操守等,都需要体现校训的“主题”色彩。当然,在横向系统中强调校训与其他文化建设的关联,突出校训的灵魂地位,仍然需要保证其他文化项目的独立性和生命力,他们同样是校训永葆生机的源头。

校史室范文第6篇

2007年2月6日,82岁的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离休干部李正修收到外甥姚辛从上海寄来的信,姚辛告诉舅舅,上海交大正在寻找“外公”的后人,并拟请家族老人们“讲故事”。这封信附了两页A4打印件,是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研究室欧七斤助理研究员整理出来的《上海交大1901届校友李复几年谱资料》。

李正修9岁那年到上海求学,一年后日军打进老家苏州,全家人四散辗转,此后再也没有见过父亲。他只知道父亲是位工程师。

从上海交大发来的两页资料和姚辛随后打来的电话中,李正修第一次得知,父亲在1907年成功挑战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勒纳关于光谱形成原因的火焰中心发射说,被授予波恩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父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物理学博士。来自上海交大和德国波恩大学的资料,完全超出了他对父亲的了解和记忆。

在此之前,上海交大已经寻找李复几将近两年。而李复几的母校德国波恩大学寻找自己的学生已经二十多年。

波恩大学的“礼物”

1984年10月,德国总理科尔第一次访华,将关于李复几的几份文件作为礼物送给了北京大学:与他1907年博士论文同样小开本的单面复印本、他的照片、波恩大学签名纪念册。

科尔10月10日在北大作的演讲中有这么一段话:“中国学生留德早有良好的传统,早在19世纪末期,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有很多贵国年轻科学家到我国接受大学教育。波恩大学是首先颁授博士学位给一位中国公民的欧洲大学,他姓李名复几,博士论文题目为碱金属,该论文于1907年于波恩大学通过。我带来了该论文的复印本以及李先生的简历和离校证明书,请你们存档。”

在科尔演讲的次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稿件中,都只刊出了前半段,后半段关于李复几的个案举例,中国报纸并未提及。因此,在1984年,中国读者依然不知道李复几这个名字。

由于无人知道李复几的经历,这份档案在北大的档案馆静静地躺了23年。

得知北大存有父亲的资料,李正修拿着介绍信,于2007年6月25日找到北大档案馆。

北大收藏的这份档案中还有一张16开大小的中德文卡片,上书“德意志联邦总理赫尔穆特?科尔于1984年10月7日至13日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际赠与北京大学”。

李正修把沉寂在北大的资料复印并寄给上海交大校史研究室的欧七斤,他附信说:“以上档案中没有北大外事人员的记载与说明,因此,不知北大校长接受这份复印件时说了什么,或对北大有关人员有何交代,档案馆的同志说,这样的材料事后就转到档案馆来了。”

尽管寻找李复几是科尔为了中德文化交流的一时之需,但是波恩大学校史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汀?乔治多年来却一直在寻找李复几和他的后人。李正修致信克里斯汀,告诉他自己童年时对父亲的一点记忆。克里斯汀回复他:我很高兴读到了李复几儿子的来信,他是波恩大学最著名的外国校友之一。

从1984至2007年的23年,成了李正修最大的遗憾,“要是早23年开始寻找,还会有一些认识我父亲的老人在世,还能保存下一些口述。现在,即便是在档案中找到点头绪,也无从追踪下去了”。“以前是想找也不敢找,虽然父母都不在了,我们也要和家庭划清界线。我们这种情况在解放后叫做‘社会关系复杂’,现在能找了,又晚了23年”。老人一说到这个问题,就习惯性地压低声音。

被埋没的上海交大校友

2005年5月10日,“中德世界物理年暨纪念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周年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在会上放映了一部回顾中德学术交流的幻灯片,一位东方人的头像下,写着NanYang College(南洋公学)。核反应堆专业出身的校长谢绳武意识到这位留德学生与交大有关,立即起身,跑步赶到校史办公室。

一会儿,谢绳武又跑回纪念会现场,他宣布了一个消息,纪录片中出现的那位东方青年,是南洋公学1901年的留学生李复几,他于1907年获得波恩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

接下来的午餐会气氛格外活跃,中德双方定下了两年的约期——2007年李复几获得博士学位100周年之际,双方在上海交大举办纪念活动。

从此,交大校史研究中心的欧七斤,开始了对李复几生平的探寻。

欧七斤从交大现存的南洋公学档案中查到,1901年,南洋公学中院毕业了6名学生,其中4名被公费送往英国留学,李复几(曾用名李福基,字泽民)考取总分第一。校方规定,李复几攻机械,胡振平、曾宗鉴专习政治,赵兴昌学商务。

李复几进入芬斯伯里学院(Finsbury College),就读机械工程专业,后入伦敦机械工程师研究所实习1年,之后再入伦敦大学学习机械工程,1904年毕业后前往德国迪塞尔多夫的汉尼尔理机器厂实习。

在4年留英期限将满之时,李复几致函南洋公学督办盛宣怀,表明自己想到德国学习自然科学之愿望和理由,盛宣怀以李复几“才品甚优,有志向学,自应展长学期方能造就成材,以备回华效用”,同意延期至1907年6月,年供经费180英镑。

于是,1906年5月18日波恩大学艺术系自然科学专业迎来了一位中国学生,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大气中“氦”的发现者凯瑟尔,从事光谱学研究。他没有给自己取德国名字,而是用罗马字母注册了“LiFoKi”这个简单的发音。

“屠龙之技”

校史室范文第7篇

一、为了增加师生展示交流的机会,学校在每班教室门前设有一块班级文化展示栏,内容有:班名、班主任姓名、星级评比栏、温馨提示、班级特色展示栏——学生每星期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自己动手,将本班的优秀作品、特色活动展示在教室外的展板上,为校园环境增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负责:各班正、副班主任)

二、充分利用空间,在校园内设置文化特色长廊:

1、操场上设置校园文化特色长廊——学校文化专栏,内容有校史、校徽、校训、校风、校纪、校规、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内涵。(负责:德育科)

2、建行窗后附加二楼设置艺术特色长廊:古老的剪纸窗花、精美的陶艺作品、立体纸雕、各式学生作品错落有致、独具匠心的设置,体现出了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负责:美术科)

3、教学楼东面各层之间设置书香特色长廊:二楼——走进童话(负责:语文科低年部)、三楼——走进诗词(负责:语文科中年部)、四楼——走进名著(负责:语文科高年部)、五楼——走进哲理名言(负责:语文科高年部)

4、操场北面儿童天地设置奥运长廊(下学期再改为德育特色长廊——五强化教育专栏,内容有品德优、智能高、身心健、个性活、团体心理辅导)(负责:德育小组)

5、西面各楼层之间设置二楼——英语吧(负责:英语科)、三楼——科技吧(负责:科学科)、四楼——网络吧(负责:信息技术科)、五楼——奥数吧(负责:数学科)

校史室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学校发展

如果说教育是一个坐标系的话,那么,教育质量代表的是教育的效度,而学校文化则代表教育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不重视文化建设的学校,注定是一所没有高度的学校。平度第二中学(简称“平度二中”)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区位和生源均不占优势,这样的学校怎么发展?我们的回答是靠文化。通过文化培育自己的软实力,照样可以使一所农村高中绽放出别样的绚丽。

一、育人文化:让教育回归根本

学校文化提供学校发展的共同的愿景,起到引领作用。农村高中可能普遍感到生存的巨大压力,这与自己目标文化的错位有一定关系。我们是这样给自己一个定位的:“做平民的、大众化的普通高中教育,以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为己任,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基础教育兼顾特长培育,追求合格率,兼顾升学率。”有了正确的目标文化,就不再焦灼,也无须自卑,反倒生出一种悠然的达观心态来经营自己的学校教育。

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有个看似倒置的观点——合格第一,优秀第二。学校文化在人才培养上的核心价值判断决定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计划措施等一切呈现形态。基础教育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而现实是由于“偏追”的影响,整个基础教育坠入一种选拔和淘汰的深渊。高中是决战的前沿,小学和初中是后续梯队。在这种战时机制上,学校无法放松心情来做教育,一切围绕中考和高考的轮子转。在这种高速的旋转中,不断地产生着新的选拔和淘汰,看一看官方数字背后真实的辍学率,可能会让人触目惊心。这一切皆源于核心价值判断的失误。既然是大众化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合格的教育,并把合格教育做为衡量学校教育的基本尺度。具体到高中,但凡通过毕业会考,取得毕业证书,都应算合格人才。以合格教育为核心价值判断,弱化选拔和淘汰,才能心平气和地做教育。开齐课程,培育特长,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实在合格教育中,优秀的产生是自然的事情,甚至由于科学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会有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这样,优秀的成长不是建立在废墟上的成长,而是共同成长中的突出成长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重视合格,鼓励上进,把合格放在第一位,追求优秀在其次。有特立独异的学校文化做主导,我们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流于俗。

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精神。当学校文化充溢于整个校园时,就形成一种氛围,称之为“文化场”。尽管它不可触摸,却是客观存在,浸润和濡染着在场中的每一人,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大家都在读书,个别不想读书的学生倍感无聊,也跟着读书;大家都在说笑,个别想读书的学生也就懈怠下来。作为农村高中,区位上不占优势,全市前2800名学生被城区重点高中一网打尽,而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不足2000人。我校收的是全市2800名开外的学生,而家长和学生对我们怀着和重点高中同样的期待。重点高中是把应该考上大学的学生送入大学,而我们是把原本考不上大学的学生送入大学。在现行的中考招生体制下,我们没法改变体制,只有改变自己。学校确立“一主两翼”的特色教育办学思路,即“以美术为主体,以音体为两翼,带动发展,协调共进”,我们的学生照样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校门。

二、管理文化:让管理提升层次

管理有三种境——人治、法治和“文治”。校长、制度和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学校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靠校长的思想、人格和能力;发展阶段,主要靠一套完备的、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成熟阶段,则主要靠学校文化。学校管理渐次由人治、法治走向“文治”,标志着管理达到文化的极致。在此过程中,校长有义务担当起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把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高度,引领学校的主流文化建设,把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庄严使命。没有文化的意识和文化建设的自觉,总用一种行政长官的心态来领导和管理学校,永远做不成教育品牌。平度二中有三个教学区,从二中自身的管理实践出发,我们确立了“总部统揽,校区自治”的管理模式,提炼出“全”“细”“严”“正”“情”等五大特色。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平度二中的管理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一些看似复杂的得很简单。如评职称,局里给10个中高名额,最终就有10人报,没人争,没人抢;评先进,年度考核优秀,多年没搞投票评议了,都是累计积分制;年度零投诉。这些都是在和谐、务实和重效的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的。学校的管理文化一直秉持着以下两个理念:

第一,以人为本,重视教师。教育即服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第一,学生第二”,这种观念是对传统学生观的一种颠覆,具有现代意义,有利于打破“师道尊严”,转变教师观念,摆正自己位置,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有利于保护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和培植学生多彩的个性,进而催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的萌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从管理的角度讲,从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看,究竟是教师第一还是学生第一?我们认为校长只有照顾好教师,教师才会看顾好学生。当教师身处不公正的环境,工作超负荷运转,心理上又非常压抑时,满腹的怨气就会发泄到学生身上,从而给教育的对象带去师源性污染。究其原因,很多不是教师本身的问题,而是学校管理的问题。所以学校一定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要有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要关心教师生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价值实现,落实教师民利,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当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面对学生时,我们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所以校长在落实“以人为本”上,首先要重视和关注教师,这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前提。

第二,“人性第一,理性第二”。现在学校只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更准确地说只注重管理的量化,把目标分解,视完成情况计分,进行定量评价,这实际上是管理的一种简单化倾向。鉴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诸多因素中,有不少是无法量化、而对教育又是重要乃至关键的东西,像教师的人格、爱心等,它是不可以称量的。当过多、过滥地使用量化管理时,教师往往不是在教育的根本上下功夫,不愿做长远的打算,而是逐条研究应对量化表上的一个个项目,把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变成机械的操作,变成追名逐利的短视行为,因而就有了在教育这片知识密度较大的领地上种种不科学甚至野蛮的行径。这是把教师当做“工具人”而不是“情感人”“文化人”的必然结果。一个充满冷漠的“工具人”,只能培养更加冷漠和颓废的学生。因此,量化管理不是唯一的,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法宝。培养朝气蓬勃的学生要靠生气贯注的教师,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需要学校管理中诸多丰富的非理性因素的培养。这就是我们的人本管理文化。

三、科研文化:让科研渗透思想

平度二中在科研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做科研实际上是做文化”,于是将科研提升到文化建设的高度,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科研文化。“做有思想的科研”,代表平度二中教育科研所达到的境界。平度二中教育科研从自身发展经验出发,认为基层学校科研必然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始阶段,启动研究,生成和积累大量的过程性材料;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在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产生阶段性飞跃,能够提供研究展示现场;第三阶段是高级阶段,过程性材料为规范的和正式的著述取代,生成自己的科研思想,形成自己的科研风格和科研特色。我们将其通俗地概括为“三流科研出材料,二流科研出现场,一流科研出思想”。这一观点在2008年1月份山东省校本研究工作总结表彰暨现场研讨会上一经提出,便产生广泛的共鸣。

在科研上我们还有一个认定,就是“三流教科室主任指挥科研,二流教科室主任带头科研,一流教科室主任服务科研”。科研要重视材料积累和网络利用,提出“材料让科研站起来,网络让科研飞起来”。在科研运作上提出“柔性启动”“利益驱动”。在正确的科研文化引领下,学校科研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壮大。学校从2003年起步,2008年初以校本研究的丰硕成果成为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先进学校。四、校史文化:让古旧烛照今人

我们提出“盛世修史,史为今用,用以育人,人才辈出”,把文化建设最终落实到育人上,避免为文化而文化的文化至上主义。平度二中是1952年建校的,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肯定有很多好的沉淀和积累。平度二中的史志建设从去年在青岛召开的“中国地方教育史志校史工作暨校史与学校发展研讨会”开始启动。

我们让档案室去“存史”,由校史室去“展史”。当师生们徜徉于其间,领悟学校历史文化的真谛,感受老二中人的精神激励时,便是“用史”。“用史育人”,正是校史研究的落脚点。一张老照片尽管算不上是摄影精品,但如果它是1959年抢收本校丰产小麦的照片,那就显得弥足珍贵。40多年前的声光电影自然无法追回,而这张照片,依然倔强地透射着那个年代的信息。一张1959年赴省参加飞行员体检的合影,其背景是学校门前的一座牌楼式建筑,称为“跃进门”,两侧横幅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这个牌楼能保存至今,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些蕴含文化价值的建筑,往往被当做危房拆除了。学校尚存20世纪50年代的一座大礼堂,苏式建筑,我们现在才知道它是历史幸存的宝贝,该好好维护。作为档案室的延伸和外在呈现方式,学校还兴建了碑刻长廊和书画长廊,与一字排开15间规模的校史展室并称学校文化的“三大长廊”。碑刻长廊以40年校庆领导、专家和书画家题词为基础,扩展而成。书画长廊以40年校庆书画为基础,加上师生书画作品组成,这样就从物态层面上,构筑起学校历史文化的立体呈现方式。

校史文化的呈现不是做给外人看的,更不是哗众取宠、博取名利的工具,而是二中人自己的精神家园。当一位老校友在展室里40年前的老照片上找到自己时,高兴地大叫起来,我们也幸福着他的幸福。当人们走进这个贯通历史与现实的长廊时,就会陡然意识到我们正在创造二中现在的历史,因而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

五、课程文化:让甘泉滋养心灵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协同推进。但是,教育理念有相对稳定之时,规章制度有相对完善之时,环境建设有相对饱和之时,活动文化一般也有定例,唯有课程文化建设没有穷期。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文化资源的研发也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度二中近几年编辑出版了《给女儿的39封信》(明天出版社,2006年5月,该书获当年度全国非虚构类图书排行榜第23名,排在霍金的《时间简史》之后);《班主任工作例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4月)等一批课程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学校文化从垂直的角度看是教育文化下的亚概念,从空间的角度看又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把学校文化放在本土文化的时空背景下加以研究。平度二中地处康城文化的背景下。古岘原系齐国下都——康城,田单大摆火牛阵就发生在这里。有春秋以来保存完好的大型古墓360余座,“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指的就是这里。学校据此开发出的校本教材《走近齐国下都——康城》是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走近康城儿女》是对乡土人文资源的开发。近年来,学校共编辑校本教材62种,公开出版13种,涉及道德教育、军事教育、生命教育、环保教育、女生教育和爱情教育等多个方面,形成比较完备的校本教材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形式,文化是教育的内容,而共同承载教育和文化的是阅读。抓住了阅读,也就抓住了教育的关键、文化的根本。平度二中以“书香校园工程”为抓手,以阅读教育为切入点,发动师生全员参与,共同营建,教师以《每周一读》为主,学生则每周一个专题,每个专题12万字,以此为师生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科学素养的提升奠定一个宽泛而坚实的基础,使学校文化、民族文化浸润、滋养人们的灵魂,达到不训而化,育人于无形之效。歙砚中的子砚为什么珍贵?古人开矿的矿碴被山洪冲下,在溪流中浸泡了500年,才那么圆润、亮泽,而教育就是要用文化的溪水浸润人的心灵。

六、终极感悟:文化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