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李绅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二、最孤僻的诗人: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句话让人觉得他有多么寂寞,是一个多么孤僻的诗人,不是吗?
三、最怜惜花儿的人: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半夜里刮风下雨,把花儿给打落了,这花儿落了多少,他要知道干什么?难道因为怜惜花儿,所以要把花儿存起来纪念它们?
四、最“自怜”的诗人: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他怎么知道他的兄弟们一定会想到自己呢?分明是自作多情嘛!
五、最忧愁的诗人: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连喝酒都要顾及自己会不会更愁,那真是“愁”出一定水平了。
六、最疯狂的诗人: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就因为官军收了河南河北,就白天喝酒又唱歌的,那如果收复了更多的地区,杜甫岂不要疯狂地什么事都不做,整天快活?
七、最懂“天下父母心”的诗人:孟郊。想必,我不告诉你,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
八、最懂“天下农民心”的诗人:李绅。他的“锄禾日当午”妇孺皆知。你可以慢慢体会一个李绅写诗时的心情。
九、最郁闷的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遇断魂。”看,都要“断魂”了,还有谁能比他郁闷?
十、最“狠”的诗人:颜仁郁。“夜半呼儿趁晓耕,赢牛无力渐艰行。”他半夜就叫他的儿子起来耕地,连牛都衰弱得无法走动了,够不够狠?
十一、眼泪最多的诗人:欧阳修。“不见去年人,泪满香衬袖。”没看到旧人,有必要哭成那样吗?不是眼泪多,那时为什么?
十二、最“苗条”的诗人: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试问诸仁者:人比黄花瘦,那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会有人比她更“苗条”吗?
技巧分析、语言品味,也是古诗词阅读的两个重要考点。表达技巧包括比喻、借代、夸张、双关、衬托、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映衬烘托、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直抒胸臆等表现技巧。鉴赏诗词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考点解读】
此考点的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分析篇中妙笔。如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卷附加题第4题:“垂死病中惊坐起”中“惊坐起”是篇中妙笔,请简要分析。
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如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卷第15题: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三是对诗词的写作技巧进行鉴赏。如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卷第15题:全诗写人叙事,有时“泼墨如水”,有时“惜墨如金”,请结合节选部分的诗句分析这一手法。
四是对诗词用词的精妙进行赏析。如2013年贵州省安顺市卷第12题:文中“千骑卷平冈”的“卷”字能否用“过”字替换?为什么?又如2013年湖北省随州市卷第9题: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请对诗中“断”“复”二字作简要赏析。
【解题指津】
首先鉴赏诗歌时应从鉴赏诗歌的语言入手,并通过语言来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形象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鉴赏诗歌语言要注意:一要疏通文意,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刻内涵;二要品味诗歌含蓄、平淡、绚丽、清新、简洁、豪迈等风格。
其次,鉴赏诗歌还要注意诗歌表达方式的评析。诗歌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所谓表达方式的评析就是指能辨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及作用。在古诗词中,记叙主要是对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绍;描写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抒情则主要指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议论则是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这四种表达方式在诗词中往往并不单独使用,而常常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此外,鉴赏诗歌还应从艺术手法的赏析入手。艺术手法的赏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描写的艺术手法赏析,二是有关抒情的艺术手法赏析。从描写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用笔看,有工笔和白描;从描写内容看,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古诗词大多借助景物来抒情,景与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它们的艺术效果。对诗词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在中考中考查得比较多,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明确地指出其具体使用了何种手法,然后再联系作品加以细致的分析。
【阅读闯关】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蚕妇吟
〔南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注]歌舞未曾归。
【注】玉人:美人,此处指歌女。
(1)“起视蚕稠怕叶稀”,一个“怕”字写出蚕妇怎样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将蚕妇和歌女放在一起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本诗首句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诗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唐〕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1)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即事
〔北宋〕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④酒家垆(lú):酒家。
(1)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南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本词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从弟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为“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诗人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诗歌颔联中连用两个“一何”,有何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三迁有感①
〔南宋〕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诗人因受谗言之累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刚直,忠于朝廷。诗人在此处以李绅自比。
(1)诗中颈联的“唤酒”“愁人”与首联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宴词①
〔唐〕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②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②畎:田间小沟。
(1)“悠悠”一词极具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诗词专项阅读训练之
今天中午,妈妈在给我们做饭。开饭了,我带着弟弟来到桌前,等待丰盛的饭菜,因为我们今天都休息。
妈妈今天给我们做得是鱼香肉丝、炒鸡蛋和香喷喷的大米饭。我和弟弟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于是,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弟弟不吃萝卜丝,就扔在了地上,而我也把米粒撒在了桌子上。妈妈看见了就生气地说我们浪费粮食。我的脸有些发红,就说:“妈妈,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像以前那样了,不用那么节省粮食。”而妈妈却说:“我给你们讲讲我的故事吧!”
妈妈小时侯吃不上白面大米,连粗粮都当她的宝贝。妈妈还给我讲唐代诗人李绅作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这首古诗中我想象见了农民伯伯为我们种粮食,辛勤的背影。于是,我又把桌上的米粒一颗一颗捡起来吃掉。
今天,妈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要浪费。因为那都是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的《悯农》,短短20字,字字叩问我们的心灵,句句传递劳动的艰辛,深深地警醒我们要珍惜粮食!
记得那一次,因为急着与弟弟玩枪战,我胡乱夹了几块肉,狼吞虎咽地扒完饭,便与弟弟开始了真人CS。刚一开局,妈妈震耳欲聋的“狮吼功”就响起来了:“周昊扬,回来!”我猛然记起因为吃得急,碗里还有许多米粒。我走回餐桌,极不情愿地把剩下的米粒吃完就想开溜。那哪还走得成啊,妈妈的长篇大论又开始了:“连三岁小孩都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13岁了,怎么还不节约粮食?”听妈妈这么一说,我心里微微一颤,脸“唰”的一下烫到了耳朵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棵小种子,在春风中萌发,拼命吮吸雨露和阳光,经历狂风暴雨的洗礼,忍受杂草虫害的考验,才长成那摇曳的一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农民伯伯顶烈日,迎风雨,细心栽培管理,出了多少力,流了多少汗,才有了餐桌上香喷喷的白米饭,我们怎么能浪费呢!
自家粮食应珍惜,酒店用餐亦如是。这天听说到酒店吃饭,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一共九个人,阿姨点了十五道“山珍海味”,服务员刚要拿走菜单,我大喊:“这么多菜哪吃得了?有红烧肉干嘛还上炒肉丝,有青菜烧粉丝还要黑菜牛肉干嘛,重复的菜尽可去掉。如果不够吃,可以再点嘛。哇哈哈!吾乃节约大使也!”说完得意地扮个鬼脸。妈妈也接话说:“对对对!这么多菜我们八位女士加一个孩子吃不了,今天我们来个‘光盘’行动”。服务员笑眯眯地冲着我点点头说:“这位小朋友真懂事!”几位阿姨也直夸我懂得节约,懂得珍惜。我一副老成的样子,捋捋“胡子”,笑着说:“当然,当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呀!”
是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千年以前的李绅目睹农民终日劳作不得温饱,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出了千古传诵的警句。千年以后的我们,身处蒸蒸日上的国度,是否也应该体会到祖辈们的饥饿印迹,让“俭以养德”深入我们每个国人的内心深处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让我们从“光盘”行动开始,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与遥远的诗人情怀作不朽的心灵呼应吧。
关键词:《锄禾》解读 语言质朴 画面鲜活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68-01
锄 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诗人李绅之作。李绅,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毫州,长于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市)。《锄禾》是李绅早年所写的《悯农二首》中的第一首。在众多咏农诗歌中,《锄禾》可谓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千百年来,蒙童诵读唐诗,少不了《锄禾》;劝戒世人养成节俭恤农品德的也少不了“粒粒皆辛苦”。《锄禾》之所以倍受世人喜爱,一代又一代传诵不绝,缘由当有其诗语言质朴味无穷,画面鲜活触人心。
1 语言质朴味无穷
《锄禾》这首诗读来明白如话,语言质朴,但意味无穷。诗的前两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描写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诗的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日当午”锄禾何等辛劳,那是炎炎夏日,烈日当空,骄阳如火,炎阳炙人,真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为什么“日当午”还在锄禾?那是“田家少闲月,‘夏日’人倍忙”。“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谁在“日当午”锄禾?是青年男子,还是黄童白叟……盛夏锄禾如此辛劳,那春播秋收又该是怎样的忙忙碌碌?“锄禾日当午”既写出了农民一次劳动的情景,也形象概括了农民终年劳动的艰辛。既表达了作者悯农之心,也点燃了读者悯农之情。
而“汗滴禾下土”更是妙哉。(1)承接自然。因为“锄禾日当午”,自然“汗滴禾下土”。(2)形象逼真。“汗滴禾下土”这一特定的镜头,再现了烈日酷暑中锄禾的农民汗如雨下的画面。豆大的汗珠从湿淋淋的头发中,从深浅不一的皱纹沟里,从挤满汗珠的鼻尖上,从尖尖的下颌里,从手上,从衣襟……滴入“禾下土”。(3)寓意深刻。“汗滴禾下土”,滴滴的汗珠落地渗入土中,禾苗在农民汗水的滋润下长大,“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精致和谐。孙绍振教授运用还原法,分析了此诗的三个好处,其中第二个好处在于语言的精致和谐,认为全诗的关键词是汗“滴”和谷“粒”,就是汗珠变成了谷粒,对于诗中的“滴”字与“落”字从联想角度作了比较分析:“首先,‘滴’引起的联想,是液体的下落,而‘落’引起的联想,则包含着固体;其次,‘滴’引起的联想,只能是椭圆形的,而‘落’,则隐含着任何形状;第三,‘滴’引发的联想,是小而细微的,而‘落’则不排除体积比较大的;第四,‘滴’引发的联想,是连续的,而‘落’则可能是一次性的。这四者就决定了,‘汗滴’和‘粒粒’之间高度的相似,而汗‘落‘则缺乏这样的程度上的相似性。”如此深入浅出的分析,将不可言传的妙处说得清楚明了,足以让人对这首通俗易懂的古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个中的滋味便越读越浓。
诗的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看到农民辛勤劳作后的感想,读来蕴味无穷。“谁知盘中餐”,“谁知”?统治阶级知道吗?王公贵族、军阀官僚知道吗?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的人知道吗?我们不禁也问,当今生活在衣食富足的人们知道吗?这不问而问的警语,让人震撼,警醒。不劳而获的人,衣食无忧的人,在面对“盘中餐”,应对农民对劳动者心存怜惜,心存感激,更加珍爱劳动者的血汗成果。
“粒粒皆辛苦”既是作者由衷的感叹,又是对世人的劝戒。“粒粒皆辛苦”,“粒粒”即 “一粒一粒”,“每一粒”,“点点”,“所有的”……“粒粒”“皆辛苦” 包蕴着对粮食的珍爱,对劳动成果的珍爱,对劳民艰辛劳动的怜惜,对人们坚韧的创造精神和来之不易的创造成果的尊重。“粒粒”这一量词在诗文中的应用,为作品增加色彩,给读者留下美妙的想象空间。
2 画面鲜活触人心
《锄禾》这首诗虽语言平实,但平实的语言中却闪动着鲜活的画面,触动人心。诗的前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透过诗句精朴、简练的文字,看到了描绘农民辛劳耕作的画面。这画面上有无云的蓝天,有炎炎的烈日,有层层的梯田或一望无际的红土地,有碧绿的禾苗,有不知疲倦的锄禾人――或许是一个或几个肌肤黝黑的汉子,或许还有白发老人、瘦弱女子……
这是怎样的一幅“正午锄禾图”:时至夏日正午,天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蒿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在一望无际的红土地上,一个肌肤黝黑的汉子正在挥舞着锄头为禾苗锄草、松土。汗水爬满了他那黝黑的脸盘和那的双臂,他身上的褂子已经湿透,豆大的汗珠有的爬进了他的眼里,有的爬进了他的嘴里,有的滴落在了禾下的黄土地。他停下手中挥舞的锄头,抬头眯了一眼耀眼的阳光,阳光根本不理会他的心思,依旧热烈地舔着他的肌肤。他看看身后,禾苗似乎显得特别得绿;他看看前方,还有多少的禾苗在焦急地等待着他的耕作。他又弓着腰,又舞动起了手中的锄头……这就是《锄禾》诗句中蕴含着的一幅活灵活现的“正午锄禾图”,透过诗句看到的岂止一幅,两幅……是的,除了“正午锄禾图”,农民终年耕作,春耕秋收,这许许多多的农耕经历,自然还有“春耕播种图”,“风雨袭人图”, “秋天收割
图”……透过诗句,在脑海里不断翻动着的可以是一幅又一幅的“农夫耕作图”;在心里不断沉淀着的却是一滴又一滴的“农夫心里的泪”……
早晨,秋的使者悄悄地降临人间,它在白色浓雾的包围下,挥洒起手中的彩笔。丝丝的秋风一阵紧一阵,淡黄色的稻田像波浪一样,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此情此景,不禁使我想起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类的诗句。
秋天是美丽的!我始终这么认为。虽然秋天没有冬天那样圣洁,也没有春天那样明丽,更没有夏日那般的干脆。但是,当浓雾逐渐散去时,它的美却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你我的眼前。
它是理智的、金黄的、充实的,是给人以希望的……
看那,花——秋菊!娇嫩的花瓣上还滚动着无数的“小珍珠”呢!在雾后阳光的轻柔扶摸之下,越发地晶莹剔透,惹人怜爱。秋天的花虽没有春天那样品种繁多。但是,秋菊却依然含苞待放,它们开得那么地热烈,如火如荼。它们开得多么地奔放,红的似火,粉的淡雅,还有那墨绿的,淡紫的……使人百看不厌。身边还有如许多的小露珠伴作。相信,这个秋日它们是不会感到寂寞的。
漫步走过一片小树林,片片黄叶会亲吻你的脸,会轻揉你的肩,还会舞到你的脚边。片片黄叶都是一首优美的诗,吟诵着自己灿烂的一生。在秋风的伴奏下,它们欢快地跳着轻松自在地舞步。它们经历了冬的孕育,春的萌动,夏的茁壮,翩翩地从树枝上飘落下来,又开始孕育来年的嫩叶儿了。
秋日是迷人的,是富有诗意的,是令人期待的。
秋日是金色的,是忙碌收获的,是让人喜悦的。
转眼间,宋辞大了。长大了的宋辞痴迷上了那些婉约派的词,词中的意境美、形象美、语言美,让她感动不已,有时独自在月下吟诗时,她常常沉醉在诗词中而落泪。班上的女孩见宋辞整天抱着唐诗宋词在读,就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古典女孩”。班上的女生几乎都有了男朋友,宋辞也不甘落后,她也想谈一个男朋友,但她谈男朋友的标准是必须也喜欢唐诗宋词。
这时,一位叫唐歌的男生开始疯狂地追宋辞了。他们第一次约会的地点是校园内的紫藤树下,月光婆娑地洒在宋辞的脸上,宋辞看上去更迷人了。唐歌情不自禁地就去握她的手,宋辞把手缩了回来。她说:“你喜欢唐诗宋词吗?”唐歌朗声道:“喜欢!”宋辞说:“你喜欢哪些人的诗?”唐歌说:“当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宋辞笑着说:“你能随便背一首唐诗宋词吗?”唐歌上中学时也学了不少古诗,但大都忘了,让他完整地背一首他却为难了,他脑子不停地转动,这时他想到了前些日子教三岁侄儿时的那首《锄禾》,便高兴地大声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宋辞心想,这简直是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她捂住嘴不让笑声露出来。接着她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唐歌想了半天,然后说:“好像是李商隐。”宋辞“噗”地一声笑了,“不是李商隐,而是李绅。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对不起,Bye―Bye!”唐歌呆呆地望着宋辞的背影消失在女生楼前,他发誓,他一定要追到宋辞。唐歌再约宋辞时,宋辞就婉言谢绝了。
唐歌不罢休,每天给宋辞写一封信,而宋辞连信都懒得拆,就顺手扔了。
宋辞过生日那天,她收到一束唐歌的玫瑰花,宋辞对自己的生日从没张扬过,她心里虽有一阵感动,但她对唐歌说:“你死了这条心吧,世上比我好的女孩多的很。”唐歌勾着头,默默地走了。
从那以后,唐歌再没找过宋辞。
一年后,唐歌和宋辞大学毕业了,都踏上了社会。
宋辞分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忙碌的生活,使她很快便忘了唐歌。后来,宋辞又谈了几个朋友,但都终因对方不会唐诗宋词而分手了。不知不觉,宋辞的父母却急了,便托朋友纷纷为宋辞物色对象。宋辞的父母挑选了一位优秀的男子,在父母的押送下,宋辞来到了约会的地点。
宋辞大吃一惊,她没想到那个人竟是唐歌,她笑着说,“世界很大,也很小。”
唐歌说:“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等你……”
宋辞笑着说:“太肉麻了吧!你会背唐诗宋词了吗?”
唐歌说:“自那次分手后,我也迷上了唐诗宋词,特别是那些伤感的诗作,如柳永的《雨霖铃》,李煜的《虞美人》,秦观的《鹊桥仙》,李清照的《声声慢》,陆游的《钗头凤》……”
宋辞笑了笑,说:“那我考虑一下,这次我不让你背诗,而让你指出诗或词的出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唐歌说:“出自晏殊的《浣溪沙》。”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出自李商隐的《无题四首》第二首。”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出自张泌的《寄人》。”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出自李憬的《山花子》。”
……
宋辞笑着说:“几年不见,没想到你对古诗挺有研究的,连我这个‘古典女孩’都考不倒你了。”
两人很快就好上了。
半年后,宋辞和唐歌终于结了婚。
婚后,唐歌早出晚归整天忙于公司的事务,这样就没有时间花前月下读那些诗词了。而宋辞却每天临睡前总要背一首古诗,品尝一下诗中的意境。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学过很多首古诗,例如:孟郊的《游子吟》、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是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次看到这首古诗,我就仿佛看到:烈日炎炎的中午,一个农民伯伯在一下一下的锄着地,锄头越来越重,农民伯伯也越来越累,豆大的汗珠顺着脸流了下来,湿透了衣服,滴到了地里,这是一幅多么辛劳的画面啊!正是因为有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我们每天才能吃到那么多丰富的食物,有香喷喷的米饭、好吃的馒头、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可妈妈告诉我说,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因为灾害、战争等各种原因而吃不上饭,他们忍受着饥饿与痛苦,有的人还被饿死了,这是多么的悲惨啊!与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又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有的小朋友,并不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运,他们吃饭的时候浪费粮食,对食物挑挑捡捡,还把饭粒掉的四处都是,甚至有的小朋友还偷偷的将食物倒掉,唉!真是不应该呀!在这里,我要对所有的小朋友,大声地说:“请爱惜粮食!”
从小到大,读过无数的诗篇。许多人,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志向,思念亲人同友人离别之意。在我读过的诗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中作者体现了以为慈爱,朴素,伟大的母亲的无限的爱。
现在的我们,对于母亲的关爱,认为是理所应当,无法体会母亲的用心良苦,甚至有时还对母亲大吼大叫,但作为母亲的她们,仍然默默的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她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
记得5.12的“汶川大地震”中,有位母亲在废墟中用身体抵住抵住塌下来的楼房,身体下面护着她3,4个月大的孩子,因为有母亲护着,孩子毫发无损,安静的睡着。当救护人员解开盖在孩子身上的被子时,发现了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对你的爱。虽然这个母亲的伟大事迹已经家喻户晓,可是知道的那些人是否有感触?母亲,可以为自己的孩子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普天之下,并不只有这位妈妈会这样做,而是所有的妈妈都会这样做。
回想自己生病的时候,妈妈整宿没睡,倒水给我喝,守在床边,寸步不离,在母爱的呵护下,病好得很快。当醒后看到妈妈整宿没睡守在床边的时候,感动得落泪。
回想自己考砸的时候,妈妈给予的并不是责骂,而是给我分析错的题目的正确解答方法,当手里捧着考得不错的成绩单时,她笑了,笑的很欣慰,也笑得比我还开心。
回想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妈妈每天都在陪我走。不管什么天气,她都总是牵着我的手走;不管什么情况,她总是在受挫折后才教给我一切;不管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她总是陪我度过。……
曾经,怨恨过母亲,为什么那么残忍,为何不在泥泞中抱我前行?为什么不在挫折前教我应对?为什么那么执着,不在寂静中劝我放弃而不去休息……
现在,我并不怨恨母亲,而是感激她。她从不抱我前行,是因为她要我学会面对坎坷;从不在受挫折钱教我应对,是要我体味人生;从不叫我放弃,是要在无言中教我持之以恒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