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桥的诗歌

桥的诗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桥的诗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桥的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徐志摩诗歌“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他的诗歌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追求光明与自由,抒唱爱与美。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如此清新优美,一方面是因为他留学在外,两年的康桥留学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这一人生理想便是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信仰。另一方面,他深受前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所提出的“诗歌三美主张”的影响。徐志摩将自己的才华与“诗歌三美”深深地结合在一起,使其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浅析徐志摩诗歌中的美。

1.从语言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主张中“绘画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诗歌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要讲究绘画的美,这主要是指诗歌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徐志摩的诗歌词藻华美,风格明丽,文词丰富,色彩斑斓。这些特点尤其表现在他的一些赞美爱情的诗歌中。如《她是睡着了》一诗中:“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涧泉幽抑制了喧响的琴弦,奢侈的光阴,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醉心的光景,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可爱的梨涡……”在这首诗中,徐志摩连续采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琴弦”“粉蝶”等一系列优美的意象,用优美的词语勾勒出优美的意境。

又如,我们所熟悉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那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全诗虽仅四句,但句句传神,仅以水莲这一意象就将日本女郎的容貌姿态等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语言自然,感情细腻动人,读来有清新之感,显示出徐诗特有的柔婉情思。

在徐志摩康桥系列的诗歌中,“绘画美”尤其体现了这部分诗歌明显地带有抒情的神韵,同时又带有众多外国作家的影子,如《泰山日出》有泰戈尔诗歌的冥思闲适,而《海韵》《杜鹃》则与济慈的《无情女郎》《夜莺》神似。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是独特的,可以说,徐诗的语言是精挑细选而来的。

2.从音律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中“音乐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的美。这里所说的音乐美是指诗歌音节和韵脚要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我们从徐志摩的诗集中可以发现,徐诗韵律和谐,富有音乐感,读来优美动听。徐志摩自己也曾说过:“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纵观徐诗,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诗歌有很多都是以四行为一节,并且常常采用重复、排比等手法,形成一种重章叠唱的句式。如《雪花的快乐》:“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在这首诗中就是采用了反复的手法,诗人以三个“飞扬”,三个“消溶”进行抒情,分别以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

又如,在《为要寻一颗明星》中:“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向著黑夜里加鞭;――向著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黑夜里倒著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这首诗歌中则采用抱韵的方式。韵律的和谐对于诗歌的节奏十分重要,我们在朗读徐志摩的诗歌时常常会有轻松明快的感觉,就是因为其诗歌的韵律使得其诗歌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3.徐志摩的诗歌还具有“建筑美”

在诗歌三美主张中,诗歌的建筑美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匀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但是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我们看徐志摩的诗,像《再别康桥》《爱的灵感》等长达96句,《翡冷翠的一夜》则是一节有74行,而《火车擒住轨》这首诗则一节只有两行。我们可以发现,徐志摩的诗章法整饬,灵活多样,这与徐志摩自身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在此基础上,他又受诗歌三美的影响,所以他的诗歌呈现形式多样的外在特征,但如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我们发现徐志摩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会因为诗歌的结构而影响主题,也不会因为主题而束缚诗歌的形式。总之,他十分讲求句式的整齐而又不拘泥一格,其诗的句法、节式、章法、韵脚等体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他的诗歌构思精巧,想象独特,尤其是他的抒情诗,艺术造诣非常高。我们在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时总会被一种熟悉的气息所感染,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味出其诗的意蕴。

如散文诗歌《婴儿》:“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但她还不曾绝望,她的生命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在危崖的边沿上,抵抗着,搏斗着,死神的逼迫;她还不曾放手,因为她知道(她的灵魂知道!)因为她知道这苦痛是婴儿要求出世的征候,是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是她完成她自己生命的使命的时机……”

在诗中,诗人用一个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期盼来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在描写过程中,诗人注意节制与驾驭,并将它们转化为艺术情境和氛围,使之产生更大的象征力量和暗示性。在这里,诗人表现出了超越性的建构力与艺术技巧,有力地把握了读者的情感和联想。这种描写引起了读者的生理震颤,表面上写的是美的变形,其实是以丑写美,写美的转化和升华,写安详、柔和、瑞丽的优美,是一种义无反顾地献身的壮美,是一种更神圣、更接近本质的美。正是通过《婴儿》这种不同于传统的美感,我们既感受到“产妇”的崇高悲壮,又感受到“生产”的艰难。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中国人民自“五四”以来追求民主、自由、解放的悲壮曲折的历史进程。“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的形象,既概括了当时的时代状况,又是这之后境况的预言性象征。

又如,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将自己比喻成雪花,他借助扬的雪花来传达出追求真爱和理想的美好心声,意象鲜明,主题突出。

徐志摩在诗中,常常用白云、流水、大海、山川、星空、落叶、秋声、莲花等一些美好的意象组成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图画,组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徐志摩的诗或精致,或精悍,或宏伟,或奔放,或清秀。他赞扬爱情,歌咏自然,以爱来调和一切,热烈清新,真挚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优美,结构精巧,音律和谐,想象独特。徐志摩常常把自己热烈而真挚的情感融合到所创作的诗歌中去,并且他的创作总是灵活多样。所以他的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独特清新之美。

桥的诗歌范文第2篇

在小班开展的主题活动“绿色的世界”中,为了让幼儿感知色彩的美,我选择了《绿色的世界》这首儿童诗来让幼儿欣赏、学习。这首小诗清新优美,作者用别出心裁的构思,向幼儿展示绿色世界的画面。拓宽幼儿的视野,启迪幼儿的想象。本次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游戏、艺术创作等教学形式,让幼儿选择不同颜色的眼镜感知色彩的变化。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活动目标

1.学习并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趣味性。

2.尝试仿照诗歌结构进行简单创编。

3.能大胆想象和表述。

活动准备

1.电子白板、课件。

2.幼儿人手一个画框,小图卡,红、黄、蓝、绿胶片(幼儿人数的2倍~3倍)。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了解诗歌内容

1.师:今天有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她是谁?(播放课件,卡通人物妞妞向小朋友打招呼)我们也和妞妞打个招呼吧,

2.师:妞妞要和我们一起去一个漂亮的地方,那里有些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吧。

3.用电子白板的探照灯效果先后出示云朵、小鸟、房子、小桥。

(1)这是美丽的什么?让我们的云朵飘起来吧。(2)小鸟是怎么飞的?我们一起飞吧。(3)房子是什么样的?大家来做做看。(4)用动作怎样表现弯弯的小桥?

4.(出示全景图)师:云朵飘呀飘,小鸟飞呀飞,可爱的房子,弯弯的小桥,真漂亮!

(教学策略:为了迅速引起幼儿的注意,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诗歌内容的呈现上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探照灯追光效果,形象的刺激、神秘的感觉深深地吸引着幼儿,高度的无意注意更是强化了幼儿的记忆。)

二、思考倾听,学习朗诵诗歌

1.师:可是妞妞说,她看到的东西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点击课件,加上绿色背景)哪儿不一样呢?绿色的世界里有什么?(说出诗歌的前半部分)

2.师:为什么妞妞看到的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如果把绿色的眼镜拿掉,会发生什么变化?(说出诗歌的后半部分)

3.师:把妞妞看到的绿色世界说出来就是一首很好听的诗歌。(幼儿看图听配乐朗诵)

4.师:我们一起把这首好听的诗歌念一遍。(幼儿边看画面演示边念诗歌)

三、经验迁移,尝试仿编诗歌

1.师:这儿还有许多漂亮的眼镜,有哪些颜色?如果戴上它们,会看到怎样的世界呢?请一位小朋友来选一副自己喜欢的眼镜。(点击某种颜色的眼镜,画面上就会覆盖该种颜色。)

2.根据幼儿选择的颜色,一起改编诗歌。

3.再请一位小朋友选择一副不同的眼镜试试,独立仿编诗歌。

(教学策略:让幼儿亲自操作电子白板调整图片的背景色,使诗歌内容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把教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现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再加上教师的动作暗示、形象与动作的匹配等,强化了幼儿的体验,激发了幼儿的表达愿望和学习积极性。)

四、艺术创作,创编诗歌

1.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画框,你们可以在上面拼出一幅漂亮的图画,再给它戴上一副好看的眼镜,变成红色或其他颜色的世界,然后看着你的画儿说出好听的诗歌。

2.幼儿操作,先完成的幼儿在座位上尝试创编诗歌。

3.幼儿都完成后,请1名-2名幼儿把自己创编的诗歌说给大家听。

4.让幼儿换一副眼镜继续创编,并把诗歌说给教师听。

(教学策略:小班幼儿的言语行为都与情境相联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直觉行动性,要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因此,我们设计了让幼儿边操作边创编这一符合幼儿语言学习规律的环节。为了提高材料的有效性,我们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了由幼儿自主拼贴黑白简笔画图卡,用彩色透明胶片当眼镜覆盖图卡,再看图创编的方法。孩子们边做边说,有的自言自语,有的与同伴耳语,有的说给教师听,活动气氛异常活跃,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附诗歌 绿色的世界

绿色的云朵,

绿色的小鸟,

绿色的房子,

绿色的小桥,

这儿一片绿,

那儿一片绿,

到处都是绿绿绿。

桥的诗歌范文第3篇

山路梅花

冯 山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指出本诗描绘梅花的手法并加以赏析。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丛花令

张 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1.本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

答:

2.词的结尾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发竹下①

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②吹:通“炊”。

1.本诗颈联“直”“弯”二字,与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直”“圆”二字,在营造意境上,作用有何不同?试作比较分析。

答:

2.前人论诗,“作诗要有情有景,情与景会”,简要赏析本诗是怎样做到“情与景会”的。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百里湖

查慎行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结合全诗,赏析诗歌的写作手法。

答: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独不见

沈期

卢家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①北音书断,丹凤城②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③!

[注]①白狼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②丹凤城:指京城长安。③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2.这首诗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南乡子 送述古[注]

苏 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1.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2.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

答: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咏梧桐

郑板桥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金山寺

王 令

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

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

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

常时户外风波恶,只得高僧静处看。

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赏析。

答: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李思训①画长江绝岛图

苏 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②。

[注]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是唐朝的宗室,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新唐书》《旧唐书》均有传。他的山水画被称为“李将军山水”。②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

桥的诗歌范文第4篇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贯穿在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之中,诗歌是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从古代诗歌到现代诗歌,文坛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诗人,不管是悲愤的爱国诗歌还是凄美的爱情诗歌,无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最真实的独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感情,了解当下的文化,感知诗人的内心。那么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诗歌的美育特点和风格,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通过美读体会诗歌中的美育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非常有道理的,直观地表达了读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程,学的正是我们天天讲的汉语,诗歌也是如此,虽然不同于我们的话语,但是也是反映生活,反映人内心的语句,只不过诗歌更加优美,更加委婉地展示我们的生活和内心。学习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读,通过阅读去体味,去揣摩。“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或者用词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诗歌像音乐,时而低沉,时而欢快,时而婉转,时而优美,它也有轻重缓急,也会抑扬顿挫,诗歌的句子就如同音律,娓娓道来,让人有清风徐来之感。

诗歌需要人们的低吟浅唱,朗朗上口的诗词不就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吗?让我们在美读中体会“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寂寥;体会“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磅礴;体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失意;揣摩李白的豪放,柳永的浪漫,陶渊明的豁达。 美读不同于朗诵,不同于背诵,不是一字一句,一板一眼的照本宣科,而是用情感来表达诗歌的意境。例如在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时候,第一节美读时,语调应该低沉委婉,语速缓慢。第二节写美读时声调略高,语速略快,读出诗人悲愤的心情和内心变化。第三节美读时,要有强烈的情绪转换,从喜到悲。第四节美读时,要充满期待和希望。通过美读发现诗歌的真实内涵,体会作者百转千回的情绪起伏。

二、通过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美育

诗歌是一种通过简单的语句来表达情感内心的一种文体。学习诗歌首先要掌握诗歌的表达方法和艺术手段,一般来说有意象,象征,意境等,对于初中语文诗歌而言,需要学生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段,继而体会诗歌的美育。诗歌意象中的“意”是意念、意思、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心理特征,“象”是形象、实体、现象,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意象的表达就是诗人情感和意志的表达,例如诗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把自己的悲伤流泪之情转移到了花上,把自己的伤感寄托在了鸟上,这样花和鸟就有了意象。诗歌中的意境的表达与意象还是有所不同的,意境是具体的实体。所以意境更多指诗歌的一种状态、一种效果。例如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柳”字,谐音“留”暗含“留恋、挽留”之意,一般会在送别诗中出现,折柳送别意味挽留之意;还有“鸿雁”表达了一种对归家的渴望和思念;“杜鹃”因为“杜鹃泣血”的传说,再加上它的鸣叫声被理解为不如归去,常常被流落在外的诗人用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而古诗中的“燕子”则表现了今非昔比的无奈,抒发昔盛今衰、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桥的诗歌范文第5篇

一.五四新诗脱胎于旧体诗,它是我们民族自己的形式

新诗是在古典诗歌、民歌和白话文的基础上受到白话小说和外国诗歌的启发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刘半农说,“白话诗是‘古已有之’,最明显的如唐朝的王焚志和寒山、拾得所做的诗,都是道地的白话。”新诗虽然从古典诗歌脱胎出来后受到外国诗歌的影响,但我们并觉察不到有多重的“西味”,新诗的民族性并没有暗淡下来。

二.五四新诗撒播性灵的种子,奏出时代的强音

新诗是在中发生的,是在启蒙救亡和的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中运行、发展的。新诗走出了书斋,走出个人自我玩味的象牙塔而面向生活,将表现心灵与反映现实统一起来,将审美功能同启蒙救亡的功能统一起来,唤醒了那潜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由的性灵。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五四”时代呼唤的“女神”。郭沫若感到“个人的郁结,民族的郁结,在这时找到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那种“天狗”式的绝唱,“凤凰涅”似的再生,“炉中煤”燃烧般的感情……一个个形象感人的博大隐喻,凸现着思想解放和“人的觉醒”的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

闻一多先生1925年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赤诚爱心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一句话》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创造了人类自由性灵所依恋的“康桥世界“――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这一意味弥深的音乐境界,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

朱湘的《采莲曲》中微风拂柳,荷叶映翠,夕阳西下,金波粼粼……“荷花呀人样妖娆”,妖娆的荷花一般的人儿和人一般妖娆的荷花呼应,采莲女的娇羞和天上人间的美景叠影,典雅清纯的东方少女和幽远雅致的乐声歌声交融。花香伴着衣香,浆声和着歌声,构成了一幅平和、宁静、安详的图画,创造出一种闪光欲滴的奇丽境界。这境界就是朱湘的心声――他向往着采莲女的“不谙世事”和“与世无争”。

诗歌是创作主体最真挚、最原始、最冲动的感情的抒发。五四优秀新诗表现性情,追求灵气,是身逢变革之世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给予我们崇高的精神启迪!

三.五四新诗融合传统诗理,创造优美形式

五四白话诗人、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新诗倡导者们在打破了旧诗的囿制后,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还将新诗和中国传统诗学理论基点“契合”起来,提出新的诗论。如、刘半农、康白情等都认为新诗要有自然的平仄、用韵等,不自觉的把传统诗论转化成新诗的审美标准,并以这种“契合”点来生产现代新诗。

刘半农一方面吸收歌谣的散体或者外国的诗歌特点,另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和手法――重视意境的营造,运用比兴等。《教我如何不想她》每一段的开头渲染了不同的景色.以引起感情的抒发,每一段都营造了优美的诗歌意境,实感的景色引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同时诗人采用了西方抒情诗的一些特点,反复吟唱,用生活中的白话来抒发心中强烈的感情。而则向宋诗学习,如《蝴蝶》、《赠朱经农》等,显得清新自然。

戴望舒的前期代表作《雨巷》,将法国早期象征派诗人魏尔伦追求语言的音乐性、意象的朦胧性与我国晚唐的婉约词风相融合,使“中国旧诗风”发生了现代意义的“创造性转化”。叶圣陶称赞《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桥的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莱辛;诗画异质;郑板桥;诗画一律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274-02

一、莱辛与郑板桥的诗画观比较

莱辛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在西方诗画一致说受到推崇的背景下,莱辛完成了具有创新性的著作《拉奥孔》,集中反映了他的诗画异质观。在中国,被称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诗画理论的集大成者,也是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者。两人生活的时代相近,但他们的诗画观却不同。

(一)动静分离与动静结合

莱辛说:“绘画用来模仿的媒介符号和诗所用的确实完全不同,绘画用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而诗却用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可见画与诗模仿的方式是有区别的。绘画用空间中本就自然存在的线条、颜色等来模仿、再现物体的轮廓和色彩。因此,绘画是自然的符号,是对自然的模仿,更适于描写静态的事物。而诗运用的是由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或者说由人创造出来的语言文字。因此,诗歌是人工的符号,具有先后承续性,在时间的延续中,描绘和表现出动态的场景。

然而,郑板桥虽然没有明确的关于动静关系的理论言说,但是通过诗画作品实践巧妙地将动静结合在一起。从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画面的内容开始,诗画便结合在一起。随着题画诗的不断发展,诗的内容与画面本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到后来诗直接出现在画面中成为画面的一部分,诗与画完成了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如,郑板桥在《题兰竹石二十七则》中言:“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君子之人,四时清风拂拂。”将兰竹石直接比为满屋桀骜不驯的君子,摇动着身体,散发出豪迈凌云的勃勃生气。整幅画面达到动静结合、扣人心弦的审美效果。又如,郑板桥的《为无方上人写竹》:“春雷一夜打新篁,解[抽梢万尺长。最爱白方窗纸破,乱穿青影照禅床。”画面上的竹子灵动可爱,充满神韵,变得活灵活现。郑板桥的题画诗除了在内容上具有生动性和思想性以外,在形式上,还具有生命感和艺术性。题画诗在郑板桥的笔下与竹子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如《丛竹图》和《墨竹图》,郑板桥分别将诗题在画面的右上方和左下方,使画面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远远望去,题画诗文好像一群人在竹林间嬉戏游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竹子用墨浓淡相映,疏杆密叶与竹林中穿行的“人”形成互动,使整幅画更加灵动有趣。

(二)美丑不同与美丑并存

莱辛认为美与丑有着明显的区别:“美的概念比丑的概念较不明确。关于美,每个人都可以形成自己所特有的理想……关于丑的概念,人们却比较一致。”对于诗画的题材来说,诗比画拥有更广阔的题材范围。画表现普遍的、正面的、可以眼见的物体之美。而诗可以表现丰富的个性、正反面结合的、美丑结合的物体。在诗歌中,由形体丑陋而引起的反感被削弱了,丑就失其为丑了。诗人可以利用丑作为一种要素,产生和加强混合情感。这种混合情感伴随着由无害的丑所显示的可笑和有害的丑所显示的可怖来供人娱乐。混合型的情感虽然也可以产生于绘画中,但无害的丑所引起的可笑不会长久,很快就会变成嫌厌,有害的丑引起的可怖很快就会消失,只剩下丑陋。在表现丑陋时,绘画不能与诗歌相比。视觉上的可嫌厌和可恐怖在绘画中不能转化为可笑、可怖,所以绘画绝不能描绘这些。诗歌却可以,而且还会强化可笑与可怖。

与莱辛不同,郑板桥认为,美和丑与宇宙万物一样是相对而存在的,他的画不仅画恬静优美,也画荆棘乱石。郑板桥在题《画石》中说:“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给绉、曰漏、曰透,可谓石之妙矣……一个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文中所言之“丑”,实际上是一种不规则的变化,一种险怪之美,这与一般情况下所说的整齐、对称、匀衡的形式美是对立的,所以称其为丑。郑板桥肯定瘦、绉、漏、透并不是石头的丑,而是为人们所欣赏的石头的各种各样的美。在绘画中对丑的对象的描绘也可能是美的,这与莱辛认为绘画的最高法则是美、绘画不能以丑为题材是相矛盾的。郑板桥用他的慧眼发现了自然之美、丑中之美,让人们能以更加宽阔和包容的胸怀来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

(三)美中重真与真中存意

莱辛认为画的效果在于表现美,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则。所以他认为拉奥孔在诗歌中穿衣服,在雕塑中,是因为衣服会遮盖人体的美,比起人体的美,衣服不算什么。在绘画中真要为美让路,一切都是为了表现和追求美。莱辛通过分析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说明绘画里美比表情更重要,描写哀号与美的原则冲突,所以才不描写哀号。因此将愤怒的表情冲淡为严峻的美,哀伤的表情冲淡为愁惨的美,哀号的表情冲淡为轻微的叹息,都是为了表现美――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则。对于诗歌,莱辛认为其效果并不以美为中心而是在于表现真,通过行为、情节等产生真实的印象。在莱辛看来,温克尔曼宣扬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古典艺术理想实际上是在主张禁欲、压抑真性情。而他特别强调真实的人性,于是莱辛提出了“有人气的英雄”这一概念:“菲罗克特特斯的哀怨不能使人变得软弱,他的哀怨是人的哀怨,他的行为却是英雄的行为。二者结合才成为有人气的英雄。”说明人的哀怨与英雄的行为要结合在一起,悲剧的主角要表现自己的情感,以及真实自然的本性才是真正有人气的英雄。因此菲罗克特特斯可以因痛苦而发出、哀号,发生最可怕的痉挛,并不会有失体统,令人嫌厌和鄙视。相反,主人公自然本性的表露是与我们一样的感情,才可以让我们从对主人公的伟大心灵所遭受苦难的相对静观中,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郑板桥的题画诗创作,处处追求一个“真”字。这跟莱辛对于诗要追求真的观点相似。“千古文章根肺腑”是郑板桥的创作主张,他认为赋诗作画应该要有感而发,没有之时,不要勉强去作。张维屏在《松轩随笔》中称:“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郑板桥特别强调真性情和真意气,即使是随意写来都要表现出自己至真至性的人间真情,没有半点造作虚假之气。诗言志,画写情,诗中有真气,诗中见志气。他在《篱竹》中云:“一片绿茵如洗,护竹何劳荆棘。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是在借画中之竹,表现自己自立自强、刚正不阿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沉郁之气,可见他把人间的喜怒哀乐都蕴含在了诗画中。又如《题兰竹》中有云:“古人以喜气写兰,怒气写竹,盖物之至清,专以意似,不在形求。”借古人对兰竹的描写,表达自己写意诗画的创作追求。又在《题兰》中云:“时浓而浓,时淡而淡。唯有素心,终始不变。有意无意,似兰非兰。忘情心手,趣在法外。”郑板桥更加直接地表明自己画兰竹不在追求形似,而是为兰竹写意,以气韵为先,笔墨为主,我手画我心。又通过画上题诗,诗传画意,达到诗画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诗画观不同的背景

在西方,希腊抒情诗人西摩尼德斯曾言:“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而诗则是一种有声的画。”为诗画一致说奠定了基础,在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成为诗画关系的标尺。在德国启蒙运动早期,“诗画一致”观点很受推崇。其中温克尔曼从宗旨、本质、内容、手段、题材等方面对古希腊造型艺术进行研究,探讨诗画的一致性。他认为古典艺术的理想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希腊绘画雕刻杰作的优点在于,无论在姿势还是表情上都显示出一切激情之下的一种伟大而镇静的心灵。与之相对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有一些人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摹仿许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则用声音来摹仿。”指出了诗歌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不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达芬奇认为诗画不同,绘画是胜过诗的,因为绘画是在为最高贵的感官――视觉服务,而诗人用了较低级的听觉,所以画优于诗。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狄德罗认为绘画不如诗,因为“画家只能画一瞬间的景象,他不能同时画两个时刻的景象,也不能同时画两个动作”。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的诗画关系由一致而走向不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莱辛写成了《拉奥孔》,表明他的诗画异质观来反对温克尔曼的理论,也包括在他以前的时代中所有诗画一致的论点。

在中国,关于诗画关系问题的讨论有很多。魏晋时期,陆机言:“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将诗画进行比较,认为诗画在颂美政治大业方面可以并列。唐代张彦远对诗画进行了比较且云:“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形;赋诵所以咏其美,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按照他的想法,传记和诗歌可以“叙其事”“咏其美”,但不能把容貌、形象完备地描绘出来。然而图画却可以两者兼顾得很好,他把绘画的地位提升到了记传、赋颂等传统的文学体裁之上。宋代苏轼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中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提出“诗画一律”,把诗画融合在一起。从此,与西方不同,中国的诗画关系由分离而走向相融,诗画一律为中国人所推崇。关于“诗画一律”的论说,古人有很多。近世钱钟书、朱光潜、林语堂、宗白华等美学、文学、艺术界的大师对于诗画关系都有独到的见解。

通过对莱辛《拉奥孔》中的诗画异质观和郑板桥的诗画一体观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到这两种不同理论的提出有深刻的艺术发展的背景,代表中西方诗画关系的不同特点。莱辛虽强调诗画的不同,但是也承认诗画都是对自然的模仿,具有深刻的唯物主义文艺观。郑板桥的诗画一体观,其中“一体’是指两种艺术的意境和思想精髓以及表现方式的相似性。诗画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他所追求的“一体”不在于外部的形式,不是简单的造型与文字的一体,而是指内在的、精神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德]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清]郑板桥.郑板桥文集[M].四川:巴蜀出版社,2003.

[3][清]郑板桥.郑板桥书画集[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

[4][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6][法]狄德罗.画论[A].徐继曾,宋国枢译.狄德罗美学论文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7]杨樱林,黄幼钧.中国书画名家话语图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邓乔彬.邓乔彬文集[M].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9]王韶华.中国古代诗画一律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桥的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秩序 建构 想象 现实

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879-1955)常被人们誉为“诗人的诗人”或“批评家的诗人”,他的诗歌探索艺术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意象瑰丽怪异而富于形而上的思考,被称为哲学家诗人。史蒂文斯生活在混乱无序、信念丧失、道德沦丧的现代社会,深感艺术家创作的艰辛和使命的重大,他指出诗人的职责在于“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并努力为他们和他本人创作出他们在这种生活中所需要的诗歌”。在一个传统信仰几近崩溃的时代,史蒂文斯可以称得上那个时代创造新的信仰的人。

史蒂文斯的许多诗歌所关注的主题是艺术(想象或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他认为艺术应扎根于目前的现实生活,艺术作为一种创造,只有以现实为基础才具有客观的真实价值,“当想象不再忠于现实时就失去了活力”。在《论现代诗》(of modern poetry)中,史蒂文斯指出诗歌“必须是生活的,必须用当地的言谈,必须面对当时的男男女女”,这是存在决定意识的体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意识尽管有主观能动性,但不能代替或创造客观现实。在《坛子轶事》中,尽管作为艺术想象的坛子使荒野具有了秩序和意义,但诗人最后承认它无法产生鸟和树丛,在《冰淇淋皇帝》中,诗人说道:“让现实结束幻想吧,唯一的皇帝是冰淇淋皇帝!”即起主宰作用的是冰淇淋所象征的现世的生活。在《纹身》(Tattoo)中,作者通过从光线的运动描写了视觉的形成过程,表明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光线像一个蜘蛛,它在水面上爬行,它在雪地里爬行,它爬入你的眼睑下,在那里张开了网,你眼睛里的网,又固定在你的骨肉上。”诗中的水面和雪地代表着自然或外界的物质,史蒂文斯用质朴的形象和简洁的语言说明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物质通过光线在眼睛里形成了视觉,在大脑里形成了意识,这些意识构成了我们自身的一部分,诗的标题“纹身”象征着外界事物在人的头脑中刻下的印记。

艺术反作用于现实,艺术为零乱和无意义的现实社会带来秩序、意义和目的,这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的体现。史蒂文斯认为诗歌给零乱无序无意义的现实社会带来秩序、意义和目的,没有艺术的社会是没有秩序、混乱不堪的,人类通过想象获得秩序。史蒂文斯是这样评论诗人的角色的:“如果诗歌带来秩序感,而且每一首合格的诗歌都会带来秩序感,如果秩序意味着和平,即便那种特定的和平是一种幻象,那么如今上上下下每个人都承认不再有价值的诸多其他事物不也同样是幻象吗?生命的更新难道不是一件举足轻重的事情吗?”艺术和想象赋予自然和现实以意义,“他所居住的世界一半是由他自己创造的”。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想象赋予混乱的自然以意义和秩序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关于运动与静止及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认为,物质是运动的,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另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在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中存在相对静止,各种各样的物质才能因区别而存在,才能在人的意识中得到反映。

史蒂文斯认为自然世界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加工之后,事物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整理,获得了秩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哲学中的认识的建构性。认为,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对感性材料积极主动地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认识论中,认识不仅是消极的反映,而且包括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加工处理和观念建构,是主体和客体在观念中的统一。现代认识论表明,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绝非是客观对象在主体头脑中的直观反映,而是通过主体的重新组织、重新构造才形成的对客体的对象的反映。

诗歌作为想象的艺术和“超级虚构”,史蒂文斯常常把诗歌等同于想象力。在《必要的天使》中,史蒂文斯指出了艺术对现实的建构,“诗人所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就因为他一直在创造或应当创造我们永远向往但并不了解的一个世界,因为他赋予生活以最高的虚构形式,否则我们的生活是不堪设想的。”诗人的世界并不是对外部世界分毫不差的再现,甚至不是概括的再现,也不是超越现实世界的理想世界。诗人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重新审视,是人的意识对“事物本来样子”的重新建构。在《论现代诗》中史蒂文斯说:“它必须构建一个新的舞台,必须在那个舞台上,像演员一样说着心灵最深处的语言来打动观众,心灵的诗歌在寻求使之满足的东西。”在史蒂文斯的诗歌中,现实是朦朦胧胧,捉摸不定的,外部世界是混乱无序的,而想象力与现实创造性结合并赋予其秩序和意义。史蒂文斯在《诗歌与绘画的关系》中说到了想象的建构性:“感觉解构世界,思想重构世界。”“我们内心的这种力量不像是感觉或情感,它好像是一种具有构造功能的机制,从想象而不是感觉中汲取能量。”艺术家不依靠经验、逻辑将世界看做一个认识过的整体,而是用单纯的眼睛,客观地、细致地看它,将它分解。在这之后,他要通过思维、理念,将这些分解出的细节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现实”。艺术创造不是随意地将经验混杂在一起,而是艺术家通过思想,发现世界内在的联系,从而能将分解后的碎片重新组合成一个有秩序的有机整体。思想的力量不是表现在它能海阔天空地联想,而表现在它能井然有序地构造,这与认识论中的建构有相通之处。在认识论中,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离不开建构,建构一般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把来自客体的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观念的体系。现代认识论研究表明,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绝非是客体在主体头脑中的直观映现,而是通过主体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变换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建构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史蒂文斯的许多诗说明了主体意识对现实的建构过程,在《弹蓝色吉他的人》中,现实作为事物的原样在吉他弹奏中有了变化。在《十三种观察乌鸦的方式》中,在观察者意识的建构下,乌鸦呈现出不同的内涵。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史蒂文斯的诗歌说明了人的认识对现实的积极建构。《纹身》的前半部分说明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而后半部分说明了意识对物质的建构,“来自你眼睛的丝线,分布在雪地和水面上。”观察者并不只是像镜子一样被动地反映,而是积极地影响或改变着外界的物体。在《夸张的隐喻》(Metaphors of a Magnifico)中,现实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观察者的不同视角呈现不同面貌,二十个人经过一座桥到一个村庄,这二十个具有不同主观意识的过桥人对同一座桥和村庄的感知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从过桥人的视角看,是二十个人经过二十座桥到二十个村庄,而在旁边的描述者看来,是一个人在经过一座桥。在其代表作《基韦斯特的秩序观》中,大海的声音没有直接进入听者的耳朵,而是和海边女子的歌声融合在一起被听到,真实是想象(歌声)对现实(大海声音)进行建构的结果,歌声赋予了大海和天空以秩序,“她的歌声使天空的轮廓更加分明”,歌者用她的歌声构建了一个世界,“她是创造世界的工匠”,“她的世界只存在于她所歌唱和在歌唱中创造的世界”,海面在歌声的作用下起了变化,混乱的海面变得有秩序有条理了,当歌声结束时,海边停泊的渔船的灯统辖着夜空,使之具有了秩序,就像《坛子轶事》中的坛子使荒野变得井然有序一样,灯光划过夜空,将海面划割成若干部分,灯光“整理夜色,加深夜色,使夜色更迷人”,诗人最后感叹造物主“对于秩序的神圣激情”。

史蒂文斯把给现实带来目的和意义的诗歌称为“超级虚构”,史蒂文斯的虚构是指一种建构化的过程,指在不完美的现实中建筑并感到一种愉悦。他的诗歌充分肯定了不完美的现实的审美价值,它是美与恐惧、痛苦与欢乐的融合。诗人告诉人们应该正视并接受现实,因为外部现实虽然荒凉,却不贫瘠,在人们生活的此时此地,蕴含着人们看不见的美的秩序和生命赖以生存的意义。史蒂文斯从想象的角度还原了现实的虚无,进而创造一个能赋予现实以秩序和意义,给予人们以美感和愉悦的“超级虚构”,这种“超级虚构”就是人类栖居的家园,史蒂文斯所说的家园既指不完美的现实,又指在这个不完美的现实基础之上的一种赋诗、一种构建,赋诗与构建的过程就是虚构与栖居的过程。

与海德格尔一样,史蒂文斯认为语言、诗歌自身就是一种家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在其间人们栖居着,那些用语言运思和用语言创作的人是家园的守护者”。“语言,在想象力之间酝酿,而最终它又包容想象力,它自身是一种建筑。”诗歌对于史蒂文斯来说,是终有一死者在大地上栖居的一种方式,通过诗歌,他在寻求一条返家之途,通过他的艺术与生命来建构自己栖居的方式,诗歌本身就是家园。在《取代山的诗》(The Poem That Took The Place Of A Mountain)中,诗歌像山一样成为给予人力量和指引的家园,“他呼吸着它的氧气”,“它提醒着他曾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向去一个地方”。诗歌的语言就像松树、岩石、云朵一样就是人类的家园,诗人用语言建构起一个有秩序和意义的“超级虚构”,“他曾经重构那些松树,摆弄岩石,在云中择路”,在诗的语言的指引召唤下,诗人最终达到了圆满,发现了秩序,找到了“那个准确(秩序)的岩石”,在那里不准确(无序)的诗人可以“躺下来凝望大海,认出他的独有的孤独的家”。

史蒂文斯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对立二分的意象:南方和北方、大海和音乐、荒野和雕像、色彩匮乏和丰富的色彩,前者代表了自然、无序、感性,后者代表了想象、秩序、理性。一方面史蒂文斯的诗探索了想象力与现实的关系,想象力以现实为基础,另一方面,想象力赋予现实以秩序和意义,这与哲学的物质与意识关系及认识对现实的建构作用有共通之处,建构一般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既要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变换,又要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这些信息重新组合为观念,建构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史蒂文斯的诗歌中对想象力的描述和论述反映了认识的建构性。

参考文献:

[1]任思晋.浅析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歌主题[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9.

[2]拉曼·塞尔登.刘象愚,陈永国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陶洁.美国诗歌选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陈书平.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哲学视域中的斯蒂文斯诗歌[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10.

[5]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陈先达.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桥的诗歌范文第8篇

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他们在上诗歌课时往往都是走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的诗歌教学老路子,年年如此,课课如是。坦率地讲,当前诗歌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同时,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无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严重脱离诗歌本身,不进行美的赏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

二、诗歌鉴赏教学的具体策略

诗歌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来提高审美能力。因为鉴赏是审美活动,在美的氛围中学习诗歌,“与其说是知识传授,不如f是个体生命之间的心灵交流,作为审美中介的教师,其作用不过是引导学生以赤子之心融入诗歌的境界与氛围中去,理解诗人的境遇及其对天道与人道的体悟,伴随他的灵魂飞翔在自由的天国里,寻觅现实生活中所欠缺的人性人情之美。这里,人情的美读胜于苍白的说教,入境的体验胜于枯燥的传授”。对于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情感世界。”质言之,就是“披文入情”,鉴赏要走进诗歌的情感世界。

在诗歌鉴赏前,教师可大致向学生讲解一下诗歌的有关知识,像古诗的格律,新诗的流派等方面,为诗歌鉴赏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但不可做过多过细的讲解,以免造成分析有余而鉴赏不足。

诗歌鉴赏的最大诀窍在于先要找到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很快了解诗人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本文所讲的找切入点是指通过“诗眼”切入,从语言切入,由意象切入意境三种主要方法。

(一)抓住诗眼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诗眼就是诗歌的大门,通过这扇门我们便可以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这表明“诗眼”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诗眼有“句之眼”和“篇之眼”两种,“句之眼”通常是一个字或一个词,而这些字词又多为动词,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如杜甫的《旅夜抒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垂”、“涌”这两个动词把星星、月亮、平原和大江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雄浑壮阔的“旅夜”图画,如此雄壮苍茫之景,让人体会到宇宙的浩渺无穷,人生的短暂渺小,也传达了诗人凄怆孤寂的情感。这两个字自然成为了诗眼。另外,还有不少以形容词或数词为诗眼的,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篇之眼”就是全篇最为传神的诗句。像《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不肯媚附权贵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可见,鉴赏诗歌时抓住诗眼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好地认识了诗眼,对全诗的了解也就抓住了重点,另外诗眼多为名句琅琅上口,我们还能丛中感到审美愉悦。

(二)从语言切入,即“因文悟道”

再好的诗歌内容也是借助语言来表达的,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就是对诗歌语言的锤炼。英美新批评派有“构架─肌质”论:构架即作品的意义结构,肌质即诗的细节、语言的质地、具体的色泽和纹理。新批评派认为只关心构架不关心肌质的人们“只是把诗当作散文加以论断”,因而他们提倡对文本的“细读”,关注于诗的肌质即诗人对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诗的美和意义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和语言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古人提倡诗歌中“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教师在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空洞地概括大意归纳主题,还不如先问他们喜欢哪些句子、比喻和描写,好的诗句必然会吸引或打动学生。教诗,就要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例如《再别康桥》为什么流传至今为多数人喜爱,不正是像“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类优美的句子打动人心。再比如郑愁予的《错误》,其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引起了多少人的喜爱和讨论。这些都说明了语言本身的魅力和耐人寻味之处,在体味到语言的魅力后,感受到诗中的情感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三)由意象切入意境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而“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鉴赏古诗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可以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

李白《将进酒》中有“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二句,就是将“青丝”、“雪”这样典型的意象拿来比作头发,使读者的感受相当清晰,更容易理解。王维的《山居秋暝》则通过“明月”、“清泉”、“浣女”、“渔舟”这一系列的意象向我们展示了诗人安详宁静的内心世界。又如《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一节形成一个结构,节与节之间彼此呼应,共同展示出天上和地下交相辉映的两组意象。我们从这些意象中可以发现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留恋和心中的淡淡哀愁。感受到意象组合的美妙,学生就不难领会“意”与“象”的互相渗透、和谐统一了。

对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象力、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去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通过意象去理解意境,这是个有一定难度的过程,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来完成。

参考文献:

[1]王升.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分层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1,3.40.

[2]方守金.遵循诗歌特性开展诗歌教学――中小学诗歌教学浅说[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1.84-88.

[3]吴艳梅.诵读 切入 联想――古诗词鉴赏教学三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59-63.

[4]赵玲.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谈[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37-38.

[5] 王家新.“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谈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上)(下)[J].中学语文教学,2005,2/3.

[6]葛宇虹.意象与诗歌鉴赏[J].课程・教材・教法,2001,9.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