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风的诗句

写风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写风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风的诗句范文第1篇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考点有:古诗词中优美句子的默写运用,文言文中的优美句子、重点句子,与课文有关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写和运用,常考的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语、哲理语、中心句等。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有: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开放型。只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不唯一。

4.运用型。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学过的古诗文灵活运用的能力。

复习时,要重视积累,强化课内篇目特别是古诗文名句的记诵,重视课外卡片制作等学习方法。平时对要求默写的字、词、句正确规范地书写,抓住意蕴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励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对其进行归类整合,强化记忆。

【能力训练】

一、识记型默写

(一)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 ,铜雀春深锁二乔。

2.问渠那得清如许, 。

3.知汝远来应有意, 。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5.山河破碎风飘絮, 。

6.求之不得, 。

7.飞来山上千寻塔, 。

8.几处早莺争暖树, 。

9.惶恐滩头说惶恐, 。

10. ,五十弦翻塞外声。

11. ?归雁洛阳边。

12.相见时难别亦难, 。

13.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甲光向日金鳞开。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 ,铁马冰河入梦来。

5. ,病树前头万木春。

6.世事洞明皆学问, 。

7.共看明月应垂泪, 。

8.两岸猿声啼不住, 。

9. , ,山河表里潼关路。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

11.牧人驱犊返, 。

12. ,孤帆天际看。好峰随处改, 。

13.行到水穷处, 。

14.因思杜陵梦, 。

二、理解型默写

(一)理解诗文手法,进行正确默写。

1.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 ,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 。

3.《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 , 。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

6.《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 , 。

7.《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 。

8.《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 , 。

9.《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

10.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的诗句是

, 。

11.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 , 。

12.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绪的两句诗是: , 。

1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 , 。

14.《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悲凉孤寂心情的诗句是: , 。

(二)比较默写。

1.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在《别董大》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句是: , 。

2.李白《把酒问月》中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从这句中脱胎而来的诗句是:

, 。

3.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 , 。

4.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的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6. 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

, 。

7.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8.《天净沙·秋思》中与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

9.《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义相反的语句是 , 。

10.《红楼梦》中有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与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 ,

11.《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 ,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 , ”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1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三)根据诗文内容默写。

1.《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 。

2.《归园田居》中画龙点睛的语句是: ,

3.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

, 。

4.李商隐《无题》“相见时能别亦难”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

; 。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家无期的处境是: ? 。

7.《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怀的诗句是 ,

; , 。

8.《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 ? 。

9.《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 ?

。含有“以新代旧”哲理的诗句是 ,

10.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

11.《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

? 。

1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之“大观”的句子是:

13.《雁门太守行》中表明战士以死报效君主坚定决心的句子是:

, 。

14.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现作者执著抱负与坚定信念的句子:

, 。

15.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中伤花惜时的两句是:

, 。

三、运用型默写

1.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像《〈论语〉十则》中所说的“ , ”,那么,建设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2.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由此,我们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 ,

3.《诗经·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 ,

4.2011年8月15日,卡马乔在中国男足陷入低谷之际,出任国家男足主教练,可谓“ , ”,需要有相当的勇气与胆略。(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填空)

5. 教师节到了,你送给老师最好的对联是: ,

。(用李商隐《无题》句)

6. “扑朔迷离”常用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这个成语的源头句是: , 。

7.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来题景,它是由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 , ”衍化而来。

8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9.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

, 。

10.读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铭》中的两句话:“ , 。”有这么多大腕级作家朋友的福楼拜,真是让人羡慕啊!

11.广州亚运会以《论语》所说“ ,

”迎来了亚洲各国的朋友。

四、开放型默写(除第5题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标题)

1.请写出两句古代诗词中写“山”的诗句。(必须带山名)

2.古代的诗人很喜欢写柳,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再写出两句写柳的诗句。

(1)

(2)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在诗人笔下多姿多彩,请再写出不同的三句。

(1)

(2)

(3)

4.古诗词中有关亲情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两句。

(1)

(2)

5.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 ,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 。”

6.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试写出两句,供大家欣赏。

(1)

(2)

7.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诗的世界姹紫嫣红。请写出三个涉及颜色描写的古诗句。(要求:出处应各不相同)

(1)

(2)

(3)

8.美国NCC对问题的歪曲报道,再一次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人们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请你写出两句相关的爱国名言、诗句或歌词。

(1)

(2)

9.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 ”,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 ”,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10.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雪”有关的完整的诗句。再写出两句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1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句子是 , 。

12.“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一联诗句:

13.古诗词中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请写出其中的一联。

14.调动你的积累,从古诗词中撷取一联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

15.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枫丹露白,冰封雪飘。这四季更替的美景,使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请你从熟悉的古诗词(曲)中,写出描写某一季节景物的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

句子: , 。

作者或题目:

16.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月亮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7.请写出古诗文中体现农村和谐生活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8.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9.古诗词中常借“鸟”来写景抒情,请你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2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按下列提示各写出两句。(课内外不限,要求上下句相连,意思完整)

对待生死:

对待别离:

写风的诗句范文第2篇

什么是诗眼呢?吴大受《诗筏》云:“诗有眼,犹弈有眼也。”“炼字如壁龙点睛,鳞甲飞动,一字之警,能使全句皆奇。”刘坡公《学诗百法》:“作诗点眼,犹之画龙点睛。诗无眼则佳处不见,龙无睛则神采皆失。”这里的诗眼,就是炼字,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

就诗歌而言,诗眼可能有下面三种情况:(一)全首诗的诗眼,即体现全诗主旨或情感的最精采的词;(二)一句诗的诗眼,即一句诗中最精采、最能表现诗的境界或情感的词;(三)不是所有的诗都有诗眼,有的诗有诗眼,而有的诗没有诗眼,诗的情感体现在全诗词的组合上。

如何鉴赏诗句的诗眼呢?鉴赏诗句诗眼的方法大致有四。

(一)最能突出诗句的境界的词就是诗眼。

所谓境界,如王国维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王国维对宋祁《木兰花》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句评点:“着一‘闹’字,境界全出。”从境界来看,这个“闹”字应是这句的诗眼。一个“闹”字,写出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境界:那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的杏花,争相绽放,火红而热烈;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争相逗趣,仿佛那嗡嗡之声、和鸣之音能听到似的。

又如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蒸”和“撼”,就是这两句的诗眼,一是描写出烟波浩渺、气象万千、湖浪壮阔的洞庭湖之境界,二是写出诗人鉴赏大湖时开阔豁达、奔放震撼的胸襟之境界。

《过香积寺》第三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香松”两句中的诗眼,从境界看,分别是“咽”和“冷”。“咽”、“冷”形象地显示出山中幽静、清冷的境界: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而幽咽之声,显示山林的清幽;日色照在青松上,显现青苍而疏淡之色,衬托树林的恬雅。

(二)能突出诗题目的词就是诗眼。如: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题目是“早梅”,诗中的“一”能体现“早”。从题目考虑,作者用“万木冻欲折”“前村深雪里”来反衬梅花“一枝开”:皑皑白雪厚厚地盖着大地,许多树木冻断了,只有那孤独的梅根暖气独自升腾,一枝梅花迎雪开放,随风送了缕缕幽香;接着采用正衬:远处飞禽也悄悄来窥视这朵白梅。所以,“一”字突出了梅花开得早,就是诗眼。

(三)能集中体现了全诗的情感的词就是诗眼。如: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句用了拟人手法,“怨”字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关键词,故“怨”字是这首诗的诗眼。

为什么会“怨”呢?一是环境的孤苦。这座孤城远在黄河之上,高高的似乎与白云相连,四周都是很高很高的山,见不到青青的杨柳,看不到勃勃的生机,送别故人也没有杨柳折枝。二是士兵孤苦。有家难回,音讯难通,只能与白云、孤城、山岚相伴,只能吹吹羌笛,发出呜呜怨恨之音。三是感受不到朝廷的关爱。守在边远之地,见不到朝廷对这里关怀抚慰之意,此为“春风不度玉门关”另一深层含义。可见“怨”字是全诗情感最集中的词,也就是诗眼。

(四)能体现全诗主旨的词就是诗眼。例如: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呢?应该是“涨”字。从题目看,夜雨寄北,“涨”字最能体现“夜雨”。

从全诗主旨看,这首诗是对亲人思念自己的回答,更是自己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而这个“涨”字,正能表达这一主旨:巴山这一带下了夜雨,雨下得很大,秋池也涨满了,难以回去,什么时候雨停,不得而知,你问的归期,只能说“未有期”;再说,巴山夜雨大,家乡是否也夜雨大呢?如果也像这样下着大雨,这实在令人担忧,这更增加对亲人的思念。诗人期盼着见面“共剪西窗烛”,更期盼在见面之时话一话“巴山夜雨时”,因为那是一个不平静的雨夜啊!这个“涨”字包含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主旨,岂不是诗眼?

当然,上述四种方法,可以综合使用。

有的诗既有全诗的诗眼,也有每句诗的诗眼,全诗的诗眼统领全诗,统领每句诗的诗眼。例如:

宫词 薛 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

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

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

袍袴宫人扫御床。

这首诗全诗的诗眼是“望”字。用“望”字统领全诗,下面几联写的是望而不来的感受。

首联写宫女在楼中很早就妆扮好,像盼望仙人那样盼望君王的到来,望眼欲穿。颔联两句各有其诗眼,分别为“冷”、“长”二字。宫门上的金兽形的门环被紧锁着,“连环冷”,寂静而冷清,足见其凄冷;铜龙滴水以计时,“昼漏长”,孤独而漫长,足见其难耐。“冷”“长”二字,写出了宫女的凄冷、孤独、难耐的心境,那是因为君王不来。因君王不来,才“望”君王。

颈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还”、“更”。“还”“更”字写出了这样境界:宫女“云髻罢梳”,但依旧对照镜子看哪一处还不令人满意,怕自己的妆扮、容貌不如别的宫女;为了君王的到来,罗衣大概换了几次,都不满意,这次没换前,就在其上增加香气,希望能引起君王的宠幸。这一切动作都是为了“望君王”到来。

尾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窥”、“扫”。“遥窥”,远远的偷偷地看,想看又怕的心理。为什么?因为望君王宠幸,故想看;因为是“正殿”,不许看,故窥看。看到了什么?“袍袴宫人”在“扫”御床。看来,君王又不来了,望眼欲穿,却大失所望,心又一次冷了。

整首诗由”望”字起笔,写环境的凄冷、时间的漫长,这是“望”的起因,也是望而不来的结果;接着写“还对镜”“更添香”的精心妆扮,是为了“望”到君王时所作的精心准备;最后写窥看后发现君王不会来了,大失所望,与颈联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全诗由盼望到失望,写尽了宫中诸多女子在渺茫的盼望中,孤寂、凄冷地消磨了自己的一生时光。她们是君王的牺牲品。可见,“望”字统领“冷”“长”“还”、“更”“窥”、“扫”等字。

五言律诗也有一字统领全诗。例如: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诗眼是“好”字。一是暗扣诗的题目“喜雨”的“喜”,二是统领全诗。全诗围绕“好”字展开:一好雨“知时节”,当春发生,春天正需要雨水,恰好春雨来了;二好它悄悄而来,滋润万物细细无声;三好夜里下不停,下得充足、透彻;四好天晓时花朵带湿而怒放,锦官城花朵重重,花且如此,禾苗生长就可想而知了。好字又统领各句的诗眼:知、生、潜、润、俱、独、湿、重。

诗眼在诗中的位置,古人认为七言诗句在第五字,五言诗在第三字。这一判断反映了一般的规律,如“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涨”字,“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怨”字,“望仙楼上望君王”的“望”字,都是七言诗的第五字;“昨夜一枝开”的“一”字,王维的《过香积寺》第三联的“咽”、“冷”二字,都是五言诗句的第三字。但是古人这种说法也不尽然,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三句诗的诗眼都是最后一字。又如黄庭坚的“高蝉正用一枝鸣”诗眼是“用”字,诗中的第四字。杜甫的《春夜喜雨》的“好”字是第一个字。

诗眼,从词性来说,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也可以是副词或数词。不再列举。

推敲诗眼,也可采用戴帽法,就是用一些近义词更换来比较优劣。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譬人急买帽子入市,出其若干,一一试之,必有个恰好者。能用戴帽之法,则诗眼靡不工矣。”炼词之法,的确可以采用戴帽之法,这样可以比较优劣。如王安石《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采用戴帽法,初用“到”,继而用“过”、“入”、“满”,凡如是十许字,最后定“绿”字。

写风的诗句范文第3篇

引经据典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明引出彩

明引,是指直接引用。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引用诗句。引用诗句当文题,鲜明、醒目。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又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引用名人名句。名人名句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且鲜明的印象。如《俭以养德》一文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点题,又提出了中心论点。

二、嵌引灵活多变

嵌引有两种方法:1.将所引用的诗句整句嵌入一句话中,加上引号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让古诗词名句在句中作修饰语,即作定语,来修饰打扮你所表达的中心词。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子情让我感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夫妻情让我感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朋友情让我感动。(2)让古诗词名句作所表达的句子的主语。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清幽的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迷人的春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繁华的春天;“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是醉人的春天。(3)让古诗词名句作所表达的句子的宾语。如:春是一种情调:古乐府传出“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晚归的孟浩然清唱“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杜工部低吟“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运用此法时需要注意两点:(1)准确理解被引用的诗词的含意,包括字面含意和比喻、引申含意,这样方可恰当引用。(2)引用诗词名句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一定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而用,要恰到好处,切忌不可堆砌诗词名句。

2.将所引用的诗文名句、典故故事简缩成词或短语融入句中,使读者一看就知道它包含的意思。这样,不仅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生动形象,而且典雅精致,富有文采。

三、化用古朴典雅

所谓化用诗词,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即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人物、某一问题、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的古今诗文佳句汇集在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定点钻探。锁定一点立意,联想这一立意的诗词,展开深入剖析论证。这不仅增加议论类文章的论证深度,而且使文章更富有意蕴。

2.百花齐放。紧扣观点,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想到一组有着相似或相反关系的诗词,并就此归纳生成阐述的道理。这既增加了文章内容的覆盖面和观点的可信度、说服力,又展示出考生博览群书的真风采。

如王开林的《穿越诗经的画廊・关雎》,有这么一段文字:

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数数吧,多少个不眠之夜,我听着窗外草虫的低吟,看檐间的月牙儿袅娜如她瘦细的腰肢,我喃喃吟念“窈窕淑女”四个字,忍不住披衣而起,在中庭久久徘徊。

其中“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则化用了《诗经・关雎》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者在这里巧妙化用《诗经》中的名句,散发出了对往古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诗经《关雎》里“窈窕淑女”的遐想,使得文章具有古朴典雅之味。

运用引经据典这种方法,我们要注意下面几点:

1.引用必须精粹。就是说引用要少而精,不可连篇累牍。引言过长,使文章显得繁冗、累赘,使人不得要领。引用还要准确无误,内容与原文吻合,不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2.引用必须典型。典型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名言警句。因为经典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因此能促进作文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化底蕴的形成。

写风的诗句范文第4篇

也许有人说这样看书,看与不看没有什么差别。呵,错了。周围越是安静。或者越是吵闹的时候,在这样的两种极端情况下,我看书的效力是最好的。只是前者是在半夜里,提心吊胆的看后者是逼自己看下去的。我就在这样两种情况下看书,一般看一遍后,把书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就记下来了。平时的成语和诗句,我就是这样积累而来的。

李白曾经在说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也不知怎么,就觉得写的特别好,很是经典呀!

看书多了,知识丰富了,考试的时候便不用担心了,那些写花的诗句,写水的诗句,打开“诗库”,一查便知,一般十有八九都会有的。偶尔也会因为太多了太混乱了,前面的诗和后面的诗背错了。有的完全不会,就想一想一般会写什么,偶尔也会答对了。

写风的诗句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设计理念: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本课教学设计着力体现“两重”:重诵读品悟,重内化积淀。即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情景描述、对比阅读等策略丰盈诗歌意象,立足“诗言”,理解诗意,体悟诗境,从而触摸诗句背后的内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教学意图:不仅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和已有的知识,更引出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生自由描述)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教学意图]:渲染秋天凄涼的氛围。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

二.初读知意。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学生反复练读)

[教学意图]:明确读诗要求,引出本堂课的中心问题。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指名朗读)

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生自由回答)

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生观察后回答,师指导书写)

[教学意图]:扫清读诗障碍,识记生字。

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指名朗读)

[教学意图]:结合本堂课的中心问题,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练习读出诗的韵味。

三.入境悟情。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自读自悟再交流)

[教学意图]: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自由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

Δ见:

·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百花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Δ意万重:

·孤单、寂寞、悲伤、无奈的张籍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导有感情朗读)

Δ恐: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Δ“又开封”

·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复”在这里是“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指导。)

[教学意图]:在见”与“不见”的对比中,以具体的景来感知内心的情,以有形的物来映衬无形的思。在一遍遍说话、朗读中,将学生带入了古诗的意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把诗人那种千言万语诉之不尽的复杂心情,在反复的阅读中进行揣摩、体会。

四.情感朗读。

1、(播放音乐,课件演示。)秋风瑟瑟,秋意浓浓。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黄。花谢了,草枯了,大雁南飞了,老槐树那茂盛的绿叶,也化作片片蝴蝶,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叶归根、全家团聚的时间了,可是……诗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啊?故乡的亲人啊,你们一切都可安好?诗人提笔要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师范读古诗。)[教学意图]:理解诗意,体会诗魂,创设情境,引导读诗。

2、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并评析)

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住这精美的语言。合上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生齐背)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与诗人进行情感的对接,从诗句中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呢,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5、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板书:叙事抒情)

[教学意图]:了解写作特点。

五、对比阅读。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课件出示《天净沙·秋思》)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能体会到什么?我们自己读读。(生自由练读)

2、谁来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结合注释想想这首描写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

3、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说出大概就可以)你能体会到什么?

4、仔细观察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生回答)

5、异:张籍的秋思是叙事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张籍的秋思是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种诗体)

同:都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意图]:迁移延伸课文内容,课内外有机结合,通过对比了解诗歌的不同体裁,感悟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

6、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人的诗篇。

六.积累延伸。

1、默写《秋思》。

写风的诗句范文第6篇

作者/张鲜明

如果人间真的

像天堂那样,尽是

歌声与欢笑

如果这个世界

没有战乱,没有

酷吏,没有

荒草一样疯长的烦恼

如果朱门的酒肉,没有

因为贪婪而变臭

如果天下的路途,没有

因为冻饿而坎坷着白骨

如果每家的房子足够宽敞

而且坚固,不担心

突兀而至的大风

卷走屋顶的茅草

如果能够管住

四处乱飞的心灵之鸟,不让

它在离别的枝头凄然啼叫

如果能把灵魂

这个多愁善感的家伙

揪了出来,像

盲肠一样扔掉,这样

就不操心国破了没有

不去看城里荒草已有多高

不去听黄鹂鸣不鸣翠柳

不去看白鹭上天与否

那么,笔架山下的土窑

就没有必要

变成诗歌的子宫

把那个叫做杜甫的男孩

抛到人间,像阵阵秋风

满世界号啕

然而,一个一个如果

都像梦境那样缥缈

你让中原老爹怎么办呢

你让黄河母亲怎么办呢

纵然一千个不情愿

只好眼睁睁地看着

笔架山,在

黄河的长风中,峥嵘成

一个沉郁的大脑

也只好眼睁睁地看着

笔架山下的土窑,像

咯血那样,把

杜甫吐将出来,从此

天地间风急猿啸

原谅这座土窑吧,人间

星星一样数不清的无奈

正是她生下杜甫的

N种理由啊

杜甫是一棵枣树

笔架山下的枣树们

跟杜甫玩熟了

就成了一丛头发

跟着这个瘦诗人

四处漂泊

枣树,不嫌杜甫穷

就像杜甫不嫌弃那个

扑枣的西邻老妇一样

枣树,摇摇晃晃地看着

这个动荡的世界

秋风起时,满身

感伤着通红的眼睛

就像杜甫,在难民的队伍里

动不动就泪眼婆娑

哦,杜甫老兄

你原本是一棵枣树啊

难怪你的诗

有时葱茏

有时铁硬

我的客厅,你的草堂

作者/沈义胜

我的客厅

三盆吊兰两棵平安树

树下案头一仙醉卧

不是杜工部是苏翁

你的草堂

门前小桥堂后流水

屋内灯下一君独坐

不是后生是杜公

我幸运

有一客厅遮风避雨

你困顿

一夜秋风卷走三重茅

卷起你长啸的忧愤

我的客厅

太小

装不下一千三百年前的诗句

你的草堂

极大

坚守住一个民族的灵魂

今天

与一千三百年前的今天相遇

我走出客厅

神会你的草堂

与你的老乡粉丝们一起

听秋风 驭战马

舞长剑 吟短句

分享

像杜甫那样写诗

――写在杜甫诞辰1300周年之际

作者/高金光

假若此生认定作诗人

我愿意像杜甫那样写诗

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不知老将至

像杜甫那样写诗

像杜甫那样写实

现实是丰厚的土壤

适宜诗歌长出粗壮的丫枝

像杜甫那样写诗

像杜甫那样写史

如果说历史是风化的时间

诗歌就是鲜活的化石

像杜甫那样写诗

像杜甫那样写思

思想的光芒蕴含在诗中

诗歌就会腾起飞翔的双翅

像杜甫那样写诗

将杜甫认作宗师

写实 写史 写思

直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为止

我相信!我相信!

1300岁的杜甫

再过X个1300年

他的诗句依然是飘扬的旗帜

让我遇见你

作者/萍子

让我遇见你,

在你青春年少的时候,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让我遇见你,

在你最困苦的时候,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让我遇见你,

在你最孤独的时候,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让我遇见你,

在你最高兴的时候,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我要遇见你,

在不朽的经典中,

在滚滚的红尘中,

在相顾相惜的泪眼里,

在热血激荡的心灵。

遇见你,

在比酒还要香醇,

比水还要灵动,

比花还要馥郁,

比泪还要动情,

写风的诗句范文第7篇

恍若诗歌在飘摇;

海把沙滩轻轻拍打,

仿佛诗人在吟唱;

生灵存在的空间,

总有诗歌相萦绕;

我的渴望,

用诗歌唱!

――题记

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洒到书上,枝叶摇摆,层层叠叠的光斑不停晃动。午后最惬意的时光莫过于此:翻着雪莱的诗集,坐在窗口,一边品味激情洋溢的诗句,一边享受柔情似水的阳光,气温舒适得让人产生蒙胧的睡意。四周被静谧的气息包围着,闹钟的滴答声似有似无。

一阵西风吹来,绕着我转了个圈儿,随即又走了开去。冷风刺醒了我,我打了个寒战,继续徒步前行。云雀在鸣叫,悦耳的歌声叫人陶醉。我兴奋得一路小跑,小径的尽头,一个男子正在编织下一部作品……我步入了雪莱的诗境中。

我的名字里有雪莱的影子,父母希望我从小就有一颗勇敢、坚强的心。我感谢父母,感谢他们为我和雪莱结下这不解之缘。最初接触到的雪莱的作品,便是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措辞温柔的诗句背后,我看到一个强有力的灵魂在支撑着它。从此,我对写诗燃起了满腔的热情。我爱诗,就好像天空爱海洋、山林爱大地一般。读诗、品诗、写诗,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曾模仿着写:

我悄悄走入星空,

怕打破柔和的夜曲;

我默默端详浮云,

怕吹散梦的故乡。

轻音乐在空气里弥漫,

如同夜的精灵与我相伴;

凉风在树叶间盘旋,

沙沙声这般和谐。

我不敢与雪莱相媲美,但如今的欠缺又能算什么呢?雪莱在《无常》中提及:“我们的明日从不再像昨天,唉,除了‘无常’一切都不肯停留。”我渴望明日能成为一名诗人,我渴望读遍所有的诗歌,我渴望身边无处不充溢着最美的诗句、最美的心灵。

当和雪莱面对面时,这种感受何止是兴奋和激动?读诗本就是令人十分愉悦的事,而读与自己“同名”的诗人的作品,更是一种近乎于极致的幸福!他带我去感受西风,感受那个世纪冲击腐朽的势力的浩大,感受生命力的顽强;他反复在我的心中诵读“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春日怎能遥远”;他带我去听云雀啼叫,听那倾诉衷情的最甜的歌声,看它们从地面一跃而起时鄙弃尘土的样子;他带我去看那朵枯萎的紫罗兰,让我与他一同抽泣……噢,感谢你,雪莱,感谢你带我的思维一起舞蹈,感谢你为我的未来导航……

拾起脚边的叶子,

精心用诗歌缝制。

挂上希望的树枝,

展翅让梦想飞驰。

名师点评:

写风的诗句范文第8篇

中国古诗中写到月亮的,不计其数。我想,没有人能把古人吟月的诗统计完全。我写过《李白和月亮》,那只是冰山一角,也许可以续写很多诗人吟咏月亮的专题文章。月亮出现在中国人的诗中,决不是单纯的写景,有人望月思乡,有人咏月抒情,有人借月讽喻,有人。。。。。。 有的时候,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际遇,诗人笔下的月光便有不同的涵义。在《诗经》中,便已出现写月亮的诗句:“月出皎洁兮,佼人撩兮。”3千年来,一代一代诗人用绮丽想象和斑斓文笔,把月亮写的千姿百态,展示了中国人的浪漫和想象力。

在古诗中月亮有很多别称,比如‘夜光“(屈原: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故兔”(李白:阳乌未出谷,故兔半藏身。)“玉轮”(李贺:玉轮轧露湿团光。)“玉兔”(辛弃疾:著一登楼瞻玉兔,何人张暮遮银厥。)这些月亮的别称,有些只是留存在古诗中,能引起现在人的联想,有的至尽仍在被用,比如”婵娟“”玉兔“。

吟咏月亮的诗篇多如繁星,但是深想一下能被世人一代一代的流传,成为有生命的文字的,还是有限的。写景的吟月诗句,写的清净阔大,意境深远的有很多,可是我认为最好的应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中描绘的另人神往。

一个外国的评论家,在读了中国的月诗后,都赞不绝口。

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帮我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