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乡行

水乡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水乡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乡行范文第1篇

1.“水乡文化”资源的挖掘

“十五”以来,我校将地方人文资源的利用作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主题,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先后编写了《可爱的周庄》《红领巾中英文导游词》《小学生旅游日记》和《我爱周庄》等校本教材,挖掘并整合了周庄古镇人文资源,应用于学校教育。

“十二五”来,我们在收集大量关于周庄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比照先前编写的校本教材,发现周庄古镇旅游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很多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为此,我们选取了周庄历届旅游节举办的散文、诗歌创作大赛中的部分获奖作品,编写了一套《“水乡文化”教育读本》,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有关“写周庄”美文的阅读,了解周庄,感受周庄,热爱周庄。

2.“水乡文化”特色校园的建设

“水乡文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将周庄水乡文化元素融入学校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中,让学生每天浸润在浓郁的水乡文化氛围中,在水乡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我们在学校环境布置上,专门设立了“水乡文化”特色长廊。长廊以周庄的游线上的主要景点为展示点,分景点人文历史、景点美文诗句、照片和学生画周庄、写周庄作品等几个内容,既展示了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灵秀水乡风貌、千年的悠久历史、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又展示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成果。

我们充分利用周庄特有的人文资源,结合“水乡文化”教育实践,建设了几个富有水乡特色的艺体室。首先,我们为配合“我说周庄”小导游实践活动,建设了小导游实践活动室,将周庄的象征“双桥”模型置于室内,并将周庄主要景点的一幅幅照片装裱展示在四周墙上,学生可以依次进行导游讲解练习,体验导游周庄的全过程。其次,我们利用周庄历届旅游艺术节中举办海峡两岸象棋大师赛的契机,建设象棋室,并申报建立省象棋教育训练基地,承办象棋大师赛中的大师车轮赛事,让学生不仅在象棋室学习象棋棋艺,还亲身历经与大师对弈,学习象棋大师们精湛的棋艺、敏锐的智慧和高尚的精神。第三,我们在学校舞蹈房开设昆曲训练班,排练昆曲段子,在传统节假日和周庄旅游节期间,将昆曲段子搬到周庄古戏台和成人演员一起,向市民和游客演出。此外,我们还逐步建设起书画室、刺绣室等,以传承弘扬传统艺术文化。

与此同时,为营造“水乡文化”特色校园氛围,我们定期开展“水乡文化”展示活动。学校每年春季组织一次学生赴古镇实践活动,采集素材,制作展板展出班级实践活动过程和实践活动成果;每年12月举办一届“水乡文化”艺术节,集中展示学校“水乡文化”教育的成果;每月学校小浪花电视台播出一次有关周庄古镇的纪录片、新闻片和周庄旅游重大盛事的视频;每周三午休时间,校园播放周庄的民谣民歌;午读时间各班开展“水乡文化”美文诵读;大课间活动开展水乡游戏活动等。

3.“水乡文化”特色活动的开展

在课题的引领下,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以“水乡文化”为主要教育内容,力求从点上突破,逐步构建起学校特色教育的活动体系。

“水乡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佳切入点是社区资源,我们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探究主题,主动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结合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我校所具备的教育资源和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水乡文化”教育活动课程的基本布局:低年级“水乡娃娃――我识周庄”、中年级“水乡小导游――我说周庄”、高年级“水乡小院士――我探周庄”三个板块。

“水乡文化”读写画活动。我们结合《“水乡文化”教育读本》的使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读写画周庄的活动,抒发广大学生爱家乡的情怀。在低中高年级,分别以“读水乡美文,画我可爱家乡”“读水乡美文,颂我可爱家乡”“读水乡美文,写我可爱家乡”为主题,开展读写画活动。同时,低年级通过学生画周庄每班编辑一本画册《可爱周庄》,中年级每班建一支朗诵队,高年级每班编辑一本文集《情系周庄》,并在全校举行展示评比活动。

水乡行范文第2篇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诵读,能抓住重点字词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幸福的生活。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欣赏水乡优美的景色。

师:同学们,请大家一起跟随吴老师到江南水乡去走一走,看一看,好吗?

师: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又一次把我们带进了美丽的水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你们还记得吗?师出示生字词:

水乡 处处 荡清波 白帆 片片 飘满河 装满 一箩 新生活

师:谁来读?(指名读)

师:声音响亮,字音准确,真棒,请坐!师再指名读。

师:你不但声音响亮,字音准确,还读出了藏在词语背后的感情,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学生齐读)

师:生字词读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棒!

二、品读第一节,总结学法

师:首先让我们看课文的第一节,谁来说一说,第一节主要描写水乡的什么?

生:水

师:水怎么样?

生:水多。

师:请大家自由阅读第一节,边读边用“?”(着重号)点出哪些字词写出了水乡的水多?学生边读边点

……

师:在学习第一节时我们首先抓住描写水多的这些重点字词来感受水的多,接着用边读边想的方法读出了水的多和美,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学课文的二、三节,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水乡的船多和歌多的。

三、学生自学二、三节。

四、检查自学效果。

(一)检查第二节。

师: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水乡的什么多?

生:船多。(师板书)师出示第二节。

师: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出了水乡船多?

……

师:想象一下水乡人民用这些船和驳干什么呢?

学生想象回答:捕鱼、载客、把粮食运送到四面八方……

师: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勤劳的水乡人民充分利用水资源,有的在水里捕鱼,有的在水上用船运送货物,有的用船载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来观光旅游,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沉浸在幸福中的人们喜欢用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听(师唱一段描写渔民的歌)这是渔民在唱满载而归的歌,想一想农民会唱什么歌?还有谁会唱什么歌?

师:美丽的水乡水多、船多,歌也多,水乡的水美、船美、人更美,让我们一起在优美的音乐中在去回味一下水乡歌。

集体配乐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水乡还有什么多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欣赏桥、荷花)你能用这样的句式也来写一写吗?

学生练笔。

六、学习生字

师:离开景色秀丽的水乡,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生字乐园”里来看看咱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几个生字。

学好本课的三个生字:飘、装、箩。

1、学习“飘”。

师:谁来读?指名读生字。

师:这个字什么结构?由哪几生字组成?学生分析结构,学习新偏旁:“风”——风字旁。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学生想方法记住生字。总结记字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开动脑筋。

师: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师:伸出小手同老师一起来写?生练习书写。

2、师带领学生学习“装”和“箩”。

七、作业超市

最后让我们到作业超市里逛一逛,选一选自己想做的作业。

1、 读读,抄抄,在听写。

水乡 处处 荡清波 白帆 片片 飘满河 装满 一箩 新生活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水乡行范文第3篇

我们江南水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我们这里水中养鱼,田里种稻,地里种桑,别有一番风景。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河流旁,这条河流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这条河流常年保持着平、清。这条河流的水清澈见底,而且很绿,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几乎可以望见河底,如果你有时候仔细凝视着河的话,就会发现有许多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呢,就像在玩捉迷藏似的。

现在,我们就要去田野里了,游客们,随我来吧!

游客们,看!这一片金黄色的海洋是多么美啊,这就是稻谷,稻谷现在已经是成熟的了,就等着农民伯伯去收割了。稻谷收割了以后,可以做成大米,大米是弄民伯伯的血汗,所以我们不要浪费米饭哦!

江南水乡的美景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现在,请大家尽情地去游玩吧!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去田野里乱踩,也不要扔果皮的食品包装袋。祝大家玩得开心!

江南水乡的导游词二各位旅客朋友们: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水乡观光。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钟欣桐,是吉化三小学校的学生。今天,将由我来向你们介绍水乡的美景,希望你们能喜欢我。咱们现在就出发喽!

各位游客朋友们,此时此刻,细雨像蚕丝那么柔和,飘在脸上凉沁沁的,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而雨中的江南是曲径回廊,古镇小城,田野村落,像连绵不断的画卷,像千古流传的诗篇。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请随我上船,注意安全,找好位置,你们看!船上的窗口是不是开得很别致呢。形状像一把张开的折扇;外面的景致嵌在窗框里,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扇面。船在前进,画面在移动,有趣的是烟雨迷蒙,使不断变化的景色若隐若现,似真似幻。

随着船的前行,你会看到绿树环绕的村落,有阳台,有喜鹊尾巴似的屋檐。屋后的小河,河边的芦苇,芦苇中伸出个码头。你们看!码头上有位年轻的大嫂正在洗衣服。一群鸭子在河里悠然戏水。真是独具韵味,魅力无穷。

好了,浏览结束了,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希望大家能记住我,记住这美丽的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的导游词三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由我带领你们去江南的水乡游玩,看;这就是我们水乡绿色的堤岸,在那里,有各种植物;垂柳、水杉、刺槐、白杨、桑园、竹林。这些事堤岸有的植物。看;这是水乡彩色的田野,里面有金黄的菜花、翠绿的麦苗、彩霞般的紫云。这些是彩色的田野有的植物。

下面我们去绿色环绕的村落,那的建筑是用白墙、红瓦、闪亮的窗,这里的楼里的屋檐像喜鹊尾巴,这还有河,你看,河上还有鸭子。

水乡行范文第4篇

江南水乡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江南水乡——湖州南浔,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姓颜,大家叫我小颜好了!

我们江南水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我们这里水中养鱼,田里种稻,地里种桑,别有一番风景。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河流旁,这条河流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这条河流常年保持着平、清。这条河流的水清澈见底,而且很绿,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几乎可以望见河底,如果你有时候仔细凝视着河的话,就会发现有许多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呢,就像在玩捉迷藏似的。

现在,我们就要去田野里了,游客们,随我来吧!

游客们,看!这一片金黄色的海洋是多么美啊,这就是稻谷,稻谷现在已经是成熟的了,就等着农民伯伯去收割了。稻谷收割了以后,可以做成大米,大米是弄民伯伯的血汗,所以我们不要浪费米饭哦!

江南水乡的美景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现在,请大家尽情地去游玩吧!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去田野里乱踩,也不要扔果皮的食品包装袋。祝大家玩得开心!

江南水乡导游词(二)

各位旅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水乡观光。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钟欣桐,是吉化三小学校的学生。今天,将由我来向你们介绍水乡的美景,希望你们能喜欢我。咱们现在就出发喽!

各位游客朋友们,此时此刻,细雨像蚕丝那么柔和,飘在脸上凉沁沁的,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而雨中的江南是曲径回廊,古镇小城,田野村落,像连绵不断的画卷,像千古流传的诗篇。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请随我上船,注意安全,找好位置,你们看!船上的窗口是不是开得很别致呢。形状像一把张开的折扇;外面的景致嵌在窗框里,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扇面。船在前进,画面在移动,有趣的是烟雨迷蒙,使不断变化的景色若隐若现,似真似幻。

随着船的前行,你会看到绿树环绕的村落,有阳台,有喜鹊尾巴似的屋檐。屋后的小河,河边的芦苇,芦苇中伸出个码头。你们看!码头上有位年轻的大嫂正在洗衣服。一群鸭子在河里悠然戏水。真是独具韵味,魅力无穷。

好了,浏览结束了,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希望大家能记住我,记住这美丽的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导游词(三)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由我带领你们去江南的水乡游玩,看;这就是我们水乡绿色的堤岸,在那里,有各种植物;垂柳、水杉、刺槐、白杨、桑园、竹林。这些事堤岸有的植物。看;这是水乡彩色的田野,里面有金黄的菜花、翠绿的麦苗、彩霞般的紫云。这些是彩色的田野有的植物。

下面我们去绿色环绕的村落,那的建筑是用白墙、红瓦、闪亮的窗,这里的楼里的屋檐像喜鹊尾巴,这还有河,你看,河上还有鸭子。

水乡行范文第5篇

一、总体思路 

依托我市西部山区旅游资源优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守发展、生态和民生三大底线,充分体现独特的太行山水文化,促进旅游区整体改造提升,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进度,提升旅游发展质量,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确保旅发大会顺利召开。

二、重点工作任务与分工 

(一)建设旅发大会主会场及分会场

由市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牵头,以东太行景区为大会主会场,以七步沟、京娘湖、朝阳沟等重点景区为分会场。其中在东太行景区建设一个集办公、接待、会议、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商务区;在七步沟、京娘湖、朝阳沟等景区,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入手,全面改善提升接待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旅发委、行政审批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林业局、环保局、水利局、电力公司、活水乡、管陶乡)

(二)旅游区整体改造提升

1、重点景区整治提升。由市旅发委负责牵头,按照《河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开展A级景区专项整治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从景区环境整治、旅游安全、服务质量、市场秩序、厕所革命、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全面抓好A级景区整改提升工作。在为筹办旅发大会营造良好的景区环境的同时,完成以下工作:

(1)东太行景区4A创建;

(2)古武当山景区4A恢复;

(3)七步沟、京娘湖、朝阳沟、十六沟等重点A级景区提档升级工作。

(责任单位:各所涉重点A级景区、市旅发委、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活水乡、管陶乡)

2、完善停车场建设。由市旅发委负责牵头,制定停车场建设计划,实施A级景区和美丽乡村停车场新建、改扩建工程,在停车场设计上更加注重生态化、智能化、特色化。旅发大会承办前,完成以下工作:

(1)旅发大会主会场新建停车场建设;

(2)七步沟、京娘湖、朝阳沟、十六沟等景区停车场的改扩建等。

(责任单位:市旅发委、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局、国土资源局、活水乡、管陶乡)

3、加快标识标牌建设。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牵头,依托旅游专线、旅游环线、太行山高速(武安段),科学合理设置旅发大会承办地旅游外部交通标识,完善景区“最后一公里”标识系统,推动旅发大会承办地旅游标识标牌统一标准、双向互设。(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旅发委、活水乡、管陶乡)

(三)加快建设旅游交通网

1、加快旅游路网建设。由市交通局负责牵头,全面加快我市西部旅游交通提档升级,构建适应全域旅游发展和承办旅发大会的交通服务体系。实现“高速连接线连通域外、旅游快速线直达景区、内部小环线串连景点”,建立旅发大会承办地通达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其中包括:

(1)完成平涉线下天庙至沙洺段改建;

(2)加快旅游大环线(贺进—龙井)和旅游小环线(活水—柏草坪)项目建设;

(3)柏草坪至朝阳沟景区道路拓宽改造;

(4)完成下天庙加油站—前柏山村东新规划道路(长约2公里、宽30米);

(5)朝阳沟—后柏山道路排险加固。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活水乡、管陶乡、贺进镇)

2、加快景观大道打造工作。由市交通运输局和林业局共同牵头,对旅游环线、旅游专线重要节点开展绿化造林工作,重点做好旅发大会观摩线路周边景观、生态林设计、建设及美化工作。确保旅发大会承办前呈现效果,实现旅游道路两侧处处皆景。其中包括:

(1)平涉线下天庙至沙洺段道路两侧;

(2)旅游小环线活水—柏草坪段道路两侧;

(3)柏草坪—朝阳沟段道路两侧;

(4)朝阳沟—后柏山段道路两侧;

(5)沿线驿站和观景平台周边;

(6)平涉线沙洺段东侧北至四里岩水库坝下,东至河道岸堤,南至旅游专线,西至平涉线范围内土地的绿化。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园林局、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活水乡、管陶乡、贺进镇)

3、加快建设河道治理工作。由市水利局负责牵头,主要对沿平涉线、活水—柏草坪(白云川)旅游环线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沿河打造风景带,呈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景观。其中包括:

(1)宅清沟—白王庄河道水系景观打造;

(2)闫庄村东河道水系景观打造;

(3)石河湾河道水系景观打造;

(4)盘龙山—下天庙河道水系景观打造;

(5)七步沟路口—李家庄教堂段水系景观打造;

(6)京娘湖—四里岩水系景观打造;

(7)其他区域水系景观打造。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活水乡)

(四)实施美丽乡村战略

由市农工委负责牵头,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景”,对旅游区道路沿线所有村庄进行改造提升,对旅发大会承办地核心区域沿线所有村庄实施道路、临街建筑、厕所、污水治理、垃圾一体化处理等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干净整洁、景致别致的美丽乡村。在部分区域进行重点建设:

1、白王庄美丽乡村建设及村内街道打造休闲小吃一条街;

2、宅清沟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打造以及宅清沟—白王庄沿河道V形或U形木步道修建;

3、石河湾美丽乡村建设及村南修建月亮形公园;

4、口上村美丽乡村建设及水利文化打造;

5、楼上村美丽乡村建设及戏曲文化打造;

6、前、后柏山美丽乡村建设及木步道修建;

7、朝阳沟美丽乡村建设及知青文化打造;

8、柏草坪美丽乡村建设及红色文化、商帮文化打造;

9、寺峪脑美丽乡村建设及原生态古村落打造;

10、后临河古村落打造。

(责任单位:市农工委、文广新体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水利局、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活水乡、管陶乡、贺进镇)

以上项目建设中,由市财政局负责帮扶白王庄、交通运输局负责帮扶宅清沟、安监局负责帮扶石河湾、矿山公司负责帮扶前柏山、冶金局负责帮扶后柏山、水利局负责帮扶口上。楼上、朝阳沟、柏草坪、寺峪脑、后临河等美丽乡村建设帮扶单位待定。

(五)打造建设特色旅游新业态

1、实施景观灯光工程。由市水利局负责牵头,依托四里岩、京娘湖2座水库,开展夜间亮化工程,打造灯光璀璨的山水精美夜景。(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电力公司、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活水乡)

2、精心打造“古韵宋街”。 由市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牵头,依托京娘湖景区京娘文化以及游客中心前酒楼街道,统一规划设计,打造“古韵宋街”,增强旅游吸引力。(责任单位:市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旅发委、活水乡)

3、发展休闲采摘旅游。由市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牵头,依托田鑫农场农庄原有采摘园,进一步扩大采摘面积,打造休闲采摘体验旅游新业态;河道水系景观打造和水系吊桥修建。(责任单位:市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水利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活水乡)

4、建设特色醋文化展示中心。由市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牵头,依托原“一支刘”醋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醋文化展示中心(醋博园)。(责任单位:市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活水乡)

5、建设水利精神展览馆。由市水利局负责牵头,在京娘湖停车场谋划建设水利精神展览馆。(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活水乡)

6、谋划建设知青文化展览中心。由市旅发委负责牵头,依托朝阳沟浓郁的知青文化,选址建设知青文化展览中心。(责任单位:市旅发委、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管陶乡)

7、地博园改造提升。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从提升太行地质文化入手,对地质公园博物馆进行精细化改造。(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活水乡)

(六)扎实开展旅游环境整治和建设行动

1、抓好观摩路线沿线建筑风貌提升。由市工商和食药监局负责牵头,分别按照责任区域对旅发大会观摩路线沿线(平涉线下天庙—沙洺段、旅游环线等)建筑物立面、沿街门店设施、广告招牌进行统一规划,完善和提升旅游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市工商和食药监局、活水乡、管陶乡、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公安局)

2、抓好农家乐旅游服务功能提升。由市工商和食药监局负责牵头,对区域内农家乐的发展做一定的规划,引导开发出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农家乐,规范农家乐的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市工商和食药监局、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旅发委、活水乡、管陶乡)

(七)加快旅游建设项目土地流转、项目规划设计等前期急需完成的各项工作推进进度

1、旅游项目土地流转。由活水乡、管陶乡牵头,按所在区域分别对需绿化美化区域的土地进行流转,为旅发大会观摩线路周边景观、生态林设计、建设及美化工作提供土地保障。其中包括:

(1)沙洺村东北至四里岩水库坝下,东至河道岸堤,南至旅游专线,西至平涉线范围内土地;

(2)宅清沟—活水道路两侧(白云川)可视范围内土地;

(3)活水村西大棚及插花地土地;

(4)前渠—门王庄—马店头两侧土地;

(5)荒庄—朝阳沟—柏草坪两侧可视范围内土地;

(6)田鑫农庄附近下天庙和旅游小环线以北、奶奶庙以东区域土地;

(7)抓好洞天府景区建设土地调规工作。

(责任单位:活水乡、管陶乡、市国土资源局、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公安局)

2、加快沿线驿站、观景平台、桥梁建设。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牵头,抓好驿站、观景平台、桥梁等重点旅游建设项目选址、规划设计、相关手续办理以及项目招投标工作。

(1)平涉线沿线6个驿站建设;

(2)白王庄牌坊附近驿站建设;

(3)柏草坪岔路口附近驿站选址、建设;

(4)荒庄隧道—后柏山观景平台选址、建设;

(5)寺峪脑附近观景平台选址、建设;

(6)旅发大会主会场桥梁修建;

(7)前柏山村东桥梁修建;

(8)楼上桥梁修缮等工作。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活水乡、管陶乡、东太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

3、抓好旅游道路沿线环境整治。由活水乡和管陶乡负责牵头,分别按照责任区域对大会观摩沿线(平涉线下天庙—沙洺段、旅游环线等)以及旅游专线路界以外可视范围内的环境进行整治,做好观摩沿线沿途的违章建筑、残垣断壁、有碍瞻观的建筑物包装等。其中包括:

(1)陈家坪附近违建临建;

(2)朝阳沟—柏草坪两侧违建临建;

(3)前、后柏山道路南侧等处违章建筑。

水乡行范文第6篇

既然被称为“水乡”,就一定会有美丽的水乡景色和独特的水乡风情。虽然苏州城的新城区如今已是高楼林立,但老城区和周围的小镇依然是水道纵横交错,呈现出水乡独有的风貌。水道两边的住户都驾着船只来往,这在我的家乡是从未见过的。水道两旁的房屋是青一色的白墙灰瓦,墙的下半部分因长期受潮而泛出淡淡的黑色,不过,这非但没有影响整体的审美效果,反倒给水乡增添了几分别样的风韵。各家的房屋都有面向水道的窗户,想想吧,坐在屋里,品着茶,看着窗外小船在河面上来来往往,那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呀!我漫步在水乡的路上,望着身边白灰相间的房屋,不禁心生疑惑:为什么在这里见不到整齐划一的柏油路,而全是青色的大理石路?抬头望见一只轻盈飞过的小鸟,我的心中突然有了答案:水乡的整体风格都是精巧的,哪里来粗犷乌黑的柏油路呢?苏州本也是有高楼大厦的,繁华地段的景象也不比其他大城市的差,只是那些地方都离水乡很远,似乎在故意躲避着什么。依我看,是在躲避这“巧”字吧,怕破坏了水乡清丽的景色,水乡可经不起灯红酒绿的繁华与喧嚣。

苏州除了具有水乡风韵,还拥有中国最美丽的园林――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并不是一个园林的名号,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总称。漫步在这些园子里,就像走进了一幅幅图画。园中的每一处景观,似乎都是为这一幅幅图画而设计的。我手中的照相机闪个不停,因为值得留下的美景实在是太多了!忽然,我又停下不照了――照片拍得再真实,也只能复制眼前的美景,却怎么也拍不出园林那典雅小巧的风韵。于是索性关了它,用眼去观赏,用心去感受。

在去杭州的途中,我突然觉得“巧”字似乎是造字大师特意为苏州而造的――苏州的水巧、屋巧、园巧、人更巧。不然,曹雪芹先生为何要将娇巧的林黛玉的故乡安排在苏州?

在通往西湖的路上,我看到靠近西湖的小山丘上长满了矮矮的青绿色的茶树,这便是位列全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茶了。听人讲,若是春天来,这茶林里闪现着采茶姑娘美丽的身影,那风景就更美了。可我觉得,在这样的仲夏时节,山间云雾飘渺,已够迷人的了。

在西湖上泛舟无疑是另一种享受。看着雾气飘渺的西湖,听着湖面上飘来的当地的小调,咿咿哑哑,非常动听,难怪人们都说:“宁听苏杭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说话。”望着眼前的美景,听着动听的乐音,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听说在春天,西湖边的桃花竞相盛开,十分妖娆。我想,那时的西湖算得上是“浓抹”了,而此时清纯的西湖便是化了“淡妆”!

美丽的苏杭,恰似人间天堂,更胜于人间天堂!

水乡行范文第7篇

关键词:江南古镇;旅游开发;资源保护

ProbeintotourismdevelopmentandpreservationinancienttownssouthofYangtseriver

Abstract:Asakindofspecialtourismresource,theoldtownsinChinahavealreadyabsorbedmoreandmoretoursSince80''''sin20centuries,suchasWuzhengTowninZhejiangprovinceandZhouzhuangTowninJiangsuprovince.Now,totouroldtownhasalreadybeenapopulartourismproductanywhere,whichroseanimportantfunctioninpromotingtheoldtown''''sdevelopmentofeconomic,prosperingtheoldtown''''scommunity,developingtheoldtown''''sculture.However,alotofproblemswerecameoutintheprocesstoproductthetourismresources.

Keywords:ancienttowns;tourismdevelopment;resourcespreservation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云南丽江、江苏周庄等旅游古镇的崛起,中国的历史城镇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发展到现在,古镇旅游已经成为各地炙手可热的旅游产品,在促进旅游古镇的经济发展、社区繁荣和文化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据网上不完全统计,全国正在开发旅游的古镇近60座,其中又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最为突出,以其悠久的历史、古朴的居民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水乡风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成为华东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然而,在江南古镇旅游给当地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诸多问题也在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来。各种矛盾冲突束缚了江南古镇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妨碍了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江南古镇社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寻求化解这些矛盾冲突的方法。基于此,本论文展开了对江南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初步研究。

一、江南古镇与江南古镇旅游

(一)江南古镇的概念

江南古镇,是个集合概念,在地理学上,泛指“长江以南的古镇”,尤其以江南水乡古镇为典型。江南,原意江之南。“江”,汉语特指大江、长江。故,江南古镇,一般与水相关,“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是典型画卷。“水”文化和“古”文化的交点,是江南古镇的魂。余丹(2005)认为,江南古镇,是一种文化遗产群,主要包括古镇古建筑群、古镇老街区、古镇民俗等。

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江南主要指湖北以南的湖南,江西一带。而进入近代后,江南的范围转移到苏南和浙北一带,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江苏的丹阳以南和安徽的长江以南地区。

同时在诗文中广泛出现的江南古镇,指的是被文人所美化了的地区。主要是以苏,杭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的长江以南的太湖流域的古镇。同时出现的还有“文化江南古镇”这一概念,指以苏锡常的太湖文化为中心的包括扬州文化,徽州文化,金陵文化在内的一种水乡文化古镇。

本文所讨论的江南古镇,以“苏锡常,杭嘉湖”(苏州,常州,湖州,杭州,淞江,嘉兴)地区的古镇为重点。代表性的有:江苏的周庄、甪直、同里,浙江的西塘、乌镇、南浔。

(二)江南古镇所蕴涵的旅游价值

随唐宋元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江南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到明清时期,江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心脏,江南文化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如今,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江南古镇有着独特的自然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悠久,民居建筑古朴

之所以称之为江南古镇,因为这些小镇都具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苏州昆山的周庄,建镇于北宋元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苏州吴江的同里,建镇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这些小镇的建筑在历经百年沧桑后,依然保存完好,布局随意精练,造型轻巧简介,色彩淡雅宜人,轮廓柔和优美,体现出江南水乡民居古朴自然的建筑特色。

2.水网密布,水乡风貌独特

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河流众多,因此古镇以水为依托,依水成镇,在江南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以桥文化为主题的景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是这种容入古镇文化,古镇生活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让中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3.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

江南水乡古镇从古至今都体现着一种好学善思、开放进取的文化心态。[2]江南民间素有“耕读传家”的风气,这种勤奋好学,追求上进的风气,更因“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以及宋代以来我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江南古镇古往今来,人才辈出,名人学士荟萃,清淡素雅的水乡风貌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江南古镇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江南古镇旅游就是指,以江南古镇为目的地所展开的旅游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旅游的内容从以自然风光旅游为主发展到与风俗风情旅游并重,“走进生活”、“回归自然”成为近年世界旅游的热点。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这种独特的风情以及从中透出的浓浓的文化底蕴和温情的人性关怀,深深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江南的古镇旅游也由此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1984年,陈逸飞先生一幅《故乡的回忆》使得苏州周庄享誉海内外,不仅成功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的品牌,更使周庄成为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开拓者。继周庄之后,苏州同里古镇于1986年开展旅游事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周庄的示范效应下,江浙一带的古镇相继走上“旅游兴镇”之路。浙江乌镇于1999年开始旅游的开发工作,由于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又较好地保护了历史,故被喻为“最具文化气息的水乡古镇”。阮仪三(1996)指出,正是植根于“水”环境中的江南水乡城镇所具有的独特自然景观和生活特征吸引了一大批中内外游客,使江南古镇旅游迅速升温。

二、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模式

江南古镇有着安静而优美的环境、古朴的人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历史文化,人类经历的见证中最有说服力和生命力的那些历经沧桑的老城,老镇,对现代人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对于江南古镇这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外来冲击,对当地文化,氛围和社会关系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现有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模式,分析其利弊,是为了寻找一种最可行的开发与保护模式,可以协调处理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将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带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主体,及其途径构成了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模式中的两大要素。它们共同作用在江南古镇这一客体上,使之的自然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展现在游客眼前。

(一)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主体

1.政府主导开发与保护

政府作为当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主体,运用掌握的城市规划审批权力对古镇旅游开发进行宏观的管理;开发资金的投入主要依赖地方财政,但是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引入相关的市场机制,对游客收取费用(古城保护费),对具体的旅游开发项目不作具体干预,主要通过城市规划和行政审批来调控。

2.以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为主体

政府成立相应的旅游开发项目公司,相关资产以政府财政划拨的形式注入项目公司(或者以资产作价形式出资,资产所有者拥有项目公司相应的股权),项目公司以政府组织注入的资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获得的资金用于古镇旅游项目的开发,旅游开发所获得的收益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如此滚动开发古镇旅游。

3.政府将经营权出让,旅游开发商成为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主体

地方政府将管辖范围内的旅游景点(资源性资产)开发出来后,通过出让旅游开发经营权的方式,吸引开发商介入古镇旅游开发。由投资商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要对外融资,继续古镇旅游开发进程,政府只在行业宏观层面上对开发商(投资商)进行管理。

(二)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途径

在现有的经过旅游开发洗礼的江南古镇中,笔者将它们开发与保护的途径归纳为两大类别:“空心化”的旅游开发,“非空心化”的资源利用。

保继刚(2004)指出,所谓“空心化”就是把原先生活在古镇的居民迁出,再对古镇、古宅、古街进行修缮,派出管理人员、讲解人员进驻。

与此相对,“非空心化”则是尽最大能力保留古镇现有的当地环境,不仅不把当地居民迁出,而且利用这一部分居民,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生活环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对所居住古镇的开发利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两种途径在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过程中都得到了深刻的实践。如江苏苏州的同里古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直坚持着“非空心化”的资源利用途径,当地居民没有被强行迁徙,依然保留着他们原有的生活状态。游客游览的过程中,随处课见当地居民的生活风貌,低矮的建筑,杂货店,当地的电影院,都在旅游区内,甚至连景区的大门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而浙江桐乡的乌镇则是“空心化”开发的先行者。

(三)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模式的典型

江南水乡古镇的开发与保护模式是上述开发主体与开发途径的不同组合的结果。通过查阅资料,相互对比,笔者认为其组合结果中有以下三种模式较为典型。

1.周庄模式-政府主导,进行非空心化开发

周庄的旅游开发依赖于当地政府。1986年,周庄镇政府就开始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旅游发展进行规划,政府作为主要力量参与开发。周庄以非空心化的旅游开发途径为基础,在空间结构形态上采取了“古镇区+古镇新区+新镇区”[11]的模式。对传统古镇与现代新镇进行了过度,既不大量的迁徙当地居民,维护了一部分古民风的生存,又解决了现代化建筑,现代居民生活对古镇区原有风貌的侵蚀。

2.乌镇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为主体,进行空心化开发

如果说周庄采取了边开发边保护的方式,那么乌镇便是先规划后发展的典型。乌镇模式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为主体的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典型模式。乌镇亦采取“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开发促进保护”的道路。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同时也是乌镇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其开发亦开始就采取了“为保护古镇整体风貌,禁止居民经商”的措施。并以“起步最晚,规划最齐,管理最规范”[13]的姿态跻身江南六大古镇之列。

乌镇开发与保护的途径是典型的空心化开发,原先居住在古镇保护区内的居民全部迁往他处,也不允许居民在沿街的房屋进行商业活动。

3.南浔模式-旅游开发商为主体,进行非空心化开发

南浔政府将经营权出让给旅游开发商,作为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主体,旅游开发商通过自身优势,利用大量资金,对南浔精心整改,投入市场。浙江烟草集团所属上海博大投资有限公司从最初的项目规划至今,滚动投入的资金已近5亿元。整个项目规模为23亿元。

由上海博大投资有限公司接管的南浔旅游开发,虽然在最初强制拆迁居民498户,建筑面积达45837.19M,但是整体上依然遵循着非空心化的开发途径。整个景区建设起规范的商业活动,同时进驻了专业的导游讲解体系,但是参与这些活动的都是南浔当地的古镇居民。虽然从建筑分布上看,南浔古镇区的现代居住建筑被迁徙了一部分,但南浔整体的人文环境没有受到影响。

三、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典型模式利弊分析

这三种典型的开发与保护模式,在三个不同的江南古镇运作着,其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在这三种模式各自实施的过程中,它们也都暴露出不同的问题。

(一)周庄模式

1.政府调节旅游活动,用旅游保护古镇

周庄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较好的口碑,保持着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冠居江南六大水乡。政府作为旅游开发的主导力量,长时间对周庄进行在旅游开发,旅游活动,资源利用方面的调节活动,使周庄成为江南水乡古镇中旅游发展最早也是最快的古镇。周庄模式的核心,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保护古镇,用旅游来保护古镇,“古镇区+古镇新区+新镇区”的模式,对古镇和新镇寓于不同的旅游项目。这样既保护了古镇,也解决了城镇发展的问题。

2.政府调节漏洞,旅游容量饱和

从现今关于周庄旅游宣传的各项媒体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出周庄用于宣传自身的一大标准便是接待游客数量的不断增长。从李丽雅(2004)在接待游客数量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周庄的具体数据,“到目前为止,周庄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每天平均接待游客3000-4000人,周末平均每天7000-8000人。现在每年的观光游客数已经超过了1996年的3倍。2000年的游客总数约150万,其中外国游客22.5万。在国庆期间,每天的游客数量达到了三万人次。”[12]

正因为政府直接决定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开展,对于市场宣传的灵敏度不够,一味的标榜自身接待游客数量的增加,却没有看到周庄由于旅游区域狭小,要保证游客的旅游质量并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必须限制旅游数量,原本应该发挥其调节作用的政府没有看到这一弊病,更别谈对周庄接待游客的数量进行调节控制了。

(二)乌镇模式

1.先规划后开发,结合资源特色与市场需求

乌镇在空心化的开发基础上实施了精品战略,主要包括:精心设计景区,旅游路线精品化,完善旅游解说系统。充分迎合市场需求所重建的乌镇,在保护基础上融入了最具有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化。无论是成功设计的景区布置,还是柳暗花明的旅游线路,都完全贴合游客的游览需要,呈现出一种游客想看到,愿意看到的水乡风貌,使乌镇成为立体的展现在现实中的历史遗产群。

2.空心化导致过度商业化

乌镇的空心化开发将原先的老百姓迁出,进驻规范的旅游商业体系,从表面上看是对古镇资源的一种有利利用。然而随着当地居民的迁徙,他们为古镇营造的那份传统意蕴也随之流失。乌镇失去了居民的生活依据,空城的古镇再加上商业活动的进驻,市场法则的盲目性必然会引起地方文化资源被当作是商品进行生产和消费,商业因素的投入规模和发展速度渐渐无法控制,从而陷入多数学者所言的“过度商业化”[15]的局面。

这种旅游商业化的极端表现,是乌镇地方传统文化逐渐被异类文化,特别是现代商业文化侵蚀;古镇原有淡雅的生活气息逐渐消失;旅游商品同质性显现严重,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被能成批生产的退化而简单的工艺品所取代。

(三)南浔模式

1.旅游经营良性循环,非空心化打造“宜人居住”的水乡环境

南浔古镇的旅游开发脚步远在周庄,乌镇之后,因此上海博大公司在对南浔的开发过程中,吸取了前辈开发与保护模式所引起的弊端的各种教训,借鉴了其他江南水乡古镇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经验。无论是旅游容量的控制,还是商业活动的安排,都恰到好处的体现在这个精致优雅的小镇上。

南浔区与企业的合作方法是采用项目整体开发运作,企业出资进行古镇修复整治和旅游配套,政府用土地进行补偿,实现项目前期投入产出的基本平衡,使旅游经营轻装上阵,如此实现良性循环。

同时,整个景区建设起规范的商业活动,进驻了专业的导游讲解体系,但是与乌镇模式不同的是,参与这些活动的都是南浔当地的古镇居民。虽然从建筑分布上看,南浔古镇区的现代居住建筑被迁徙,但是古老淳朴的人文环境仍然保持着,无论是摇船的少女,亲和的讲解员,还是临水而建的店铺,都是南浔数百年流传至今的原汁原味的民风。随处可见当地的居民在河边洗菜,嬉戏,年迈的老人靠着同样年迈的栅栏休憩,仿佛从异乡远到而来的游客只是眼前转瞬即逝的风景,丝毫不会侵饶到他们传承至今的宁静生活。

正是非空心化所带来的这种“宜人居住”的谐和环境,使南浔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水乡古镇,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的邻里关系,体现出一种江南水乡特有的文明、富足、诗意、和谐的理想境界。

2.旅游主体重复,产品单一

然而,也正是这种保守的模式,使南浔在江南六府古镇中,成为毫不起眼的一个。多数游览过的客人表示,南浔只是与周庄,同里,乌镇一样,旅游主题重度,旅游产品单一的又一个江南古镇。只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在另一个地理位置的体现。这便是南浔旅游开发所存在的主要弊端,经营差异化不明显。

优雅、闲适、恬淡的水乡生活为大多数人所向往。但南浔古镇旅游缺乏“亮点和特色”,也就是缺乏自身的核心吸引物。与其他的江南水乡古镇相比,在景观上存在较强的替代性,而且旅游项目大多雷同。小桥流水的生活环境,泛舟水上的江南小船,普通游客不会从深层次上细究水乡的差别,很多都是只停留一天甚至半天时间观光,很难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开发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古镇独一无二的特色,旅游开发的层次也仅仅停留在观光和门票收入上。

四、为江南古镇旅游建立可行的开发与保护模式

在上述三种典型的开发与保护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周庄模式由于旅游开发通过政府指导,失去了对市场的灵敏度,而乌镇模式的空心化开发又造成了过度商业化现象的泛滥。笔者认为,由旅游开发商为开发主体,走非空心化的开发道路的南浔模式,在众多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模式中最为可行。

(一)南浔模式的可行性

1.旅游开发商作为旅游开发主体,敏感应对市场

周庄模式之所以完全由政府主导,是因为周庄古镇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发现,是江南水乡古镇中开发最早的一个,当时的旅游开发商远没有成熟起来,政府便直接接管了古镇的资源利用开发与保护。到20世纪初,乌镇由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作为开发主体,虽然成立了乌镇旅游开发公司,但镇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和银行借贷来开发古镇旅游项目,在资金条件上远不及旅游开发商雄厚。

随着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开发商已经渐渐成熟起来。旅游开发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商业活动,要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投入市场并得到回报,仅仅依赖政府的调节力量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的宏观条件下,旅游资源之间也在相互竞争,江南古镇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日益高涨,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展现自己的魅力,必须要依靠旅游投资商的企业头脑,将古镇旅游作为“产品”营销,打造古镇旅游地独特的“企业品牌”,突出战略管理,贯彻营销观念。

那么,以旅游开发商作为开发主体,会不会出现开发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对古镇旅游资源造成侵蚀破坏呢?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本身就建立在旅游资源身的旅游价值上。一旦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不再具有旅游价值,那么它带来的旅游活动就会渐渐衰退,更别说创造经济效益了。这就决定了为了考虑长远利益,明智的旅游开发商必定会在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着手保护资源本身。

2.非空心化的良性循环,开发与保护并行

乌镇一直遵循的空心化的开发途径使当地的旅游活动暴露出市场法则的盲目性,商业因素的投入规模和发展速度变的难以控制,这时候经济的发展便以文化的流失为代价,长此以往,“旅游开发便会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单向的转换过程。”[6]

因此,只有走非空心化开发的道路才可以避免这种过度商业化的滋生。在这方面,周庄模式体现出来的非空心化同样是可取的,但周庄模式对古镇区,新镇区做了明确划分。生活在古镇区的人过着自己惬意的室外桃源生活,而新镇区的老百姓则开起了饭店,旅店,为周庄镇的旅游活动提供设施条件。这样明显的分界在南浔你看不到,你可以不出古镇区,就居住在当地老百姓用自己古老的祖屋经营的客栈,因为南浔古镇区的居民积极参与到了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为远到而来的游客创造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南浔模式在开发水乡古镇的同时,不影响古镇原有居民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在原有水乡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改造,且通过居民参与旅游经营,使居民认识到文物古迹及传统民俗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自觉保护水乡古镇的资源和风貌。因而,这种非空心化,以保护为前提的旅游利用有助于维护江南水乡古镇建筑及环境的真实性。

(二)对南浔模式的完善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南浔模式从重多模式中脱颖而出,恰当处理了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于开发的协调问题,那么是不是南浔模式就是江南水乡古镇开发的理想模式呢,从前文我们对它所体现的弊端的分析上看,答案是否定的。要寻找到江南水乡古镇开发的理想模式,就必定要对南浔模式进行各方面的完善。

1.挖掘民俗风情,提高古镇文化品位

要完善南浔模式,首先要着手的就是解决旅游主题重复,产品单一这个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江南水乡古镇资源正在被进一步开发,利用。如果在开发过程中,走前辈走过的老路,树一样的旅游产品,建一样的旅游风景,宣传一样的旅游口号,那么江南水乡古镇将会滥而不精,渐渐失去其自身特有的旅游吸引力,只是多一个南浔,或者周庄而已。

因此,要保证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生命周期的延续,就必须要努力使其进入复苏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给江南水乡古镇增添新的内容。这些新的旅游吸引物可以是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文化的深度开发,也可以是对其进行全新的包装和宣传。

就南浔而言,笔者通过资料采集,发现南浔除了具有江南水乡特有的人文风貌以外,还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集团—浔商的发源地,也是近代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汇处,中国名人集居地。这使南浔作为江南水乡古镇,不仅具有其他水乡普遍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观赏价值,还蕴涵着深刻的政治文化内涵,这种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形成的厚重的文化因子,使作为水乡古镇的南浔在广度与深度上具有其他古镇所较少拥有的发展潜能。

如果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主体及时认识到这一潜能并且加以宣传利用,那么南浔必定会在江南水乡古镇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散发出自身特有的魅力,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到来。

2.政企结合,发挥政府调节作用

虽然旅游开发的经营权转让给了旅游开发商,政府的调节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一方面要给旅游开发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对旅游开发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必须保证旅游开发商的开发活动是在经济盈利和资源保护双赢的基础上开展的。

同时,江南古镇资源的保护除了靠旅游开发商以外,政府也应当协调各方面事务,全方位保护江南古镇。如制定江南古镇保护条例,整顿市场,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塑造江南古镇旅游的良好形象。

因此,南浔模式除了坚持旅游开发商为主体以外,也不能忽略政府的力量,必须得到政府在各方面的辅助,才能有序的进行旅游开发,全面的保护江南古镇旅游资源。

3.打造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发展至今,出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由于古镇间激烈竞争而引发整体吸引力的弱化。过去,江南古镇在开发旅游上一直是“各自为政”,由于资源相近,为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甚至出现过恶性竞争。以至于陷入了“不到水乡是遗憾,游了水乡更遗憾”的境地。

再可行的开发与保护模式,如果只一味的关起门来自己开发,势必会造成江南水乡古镇之间的孤立化。只有各个江南古镇转变观念,树立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观念,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形成江南古镇大旅游圈,才能共同打响“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品牌。如成立古镇旅游区联盟,对几个古镇的旅游线路、交通和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方便游客在古镇之间的选择游览和游线组织,使得游客分流。

南浔模式的成功之处值得其他江南水乡古镇借鉴,其需要完善之处我们也要不断发现不断改过。江南水乡古镇的文化旅游正在日益迅速发展,在着手开发前要选择怎样的开发与保护模式,在开发过程种要如何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这关系着古镇旅游资源的生存,古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各地游客的旅游感受,整个古村古镇的长久发展。也需要更多专家的关注于研究,来更好的发现江南古镇旅游开发所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解决他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道路。

参考文献:

[1]阮仪三,邵甬.江南水乡古镇的特色与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7(01).

[2]余丹.我国古镇旅游的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04).

[3]熊侠仙,张松,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对周庄、同里、甪直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2,(06).

[4]刘德谦.古镇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J].旅游学刊,2005,20(02).

[5]李苏宁.江南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7(03).

[6]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03).

[7]李倩,吴小根,汤澍.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旅游学刊,2006,21(12).

[8]江五七,陈豫.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传统遗韵的开发与保护[J].商业研究,2003(08).

[9]卢松,陆林,徐茗.我国传统村镇旅游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5(05).

[10]刘沛林.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J].人文地理,1998(01).

[11]彭小娟.浅析保护历史文化名镇的两种现象[J].山西建筑,2005,31(21).

[12]李丽雅,黄芳.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周庄和同里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02).

[13]秦容.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01).

[14]周乾松.古镇保护尚须警钟长鸣[J].城乡建设,2004(10).

[15]AlisterM,GeoffreyW.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SocialImpacts[J].LongmanHouse,1982(4).

[16]李晓艳.我国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5-6.

水乡行范文第8篇

李仁康画笔下的岭南风物

尽管珠江三角洲的每一个乡镇都已变成了繁华的闹市,然而,河网交错,港汉深处的水乡,依旧保持着它特有的风貌。夹岸广襄的平野上,一望无际的蔗林果园,古韵盎然的村居农舍,夕阳下的渔网,清波上的鹅鸭……画家李仁康用清澈的心灵去感受,用独特的眼光去观察,用个性的笔法来表现这一切。水乡的宁静、深远、清幽、古朴,跃然纸上。

古今中外的画家,描绘大自然的美,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开创出新的意境与风格。宋朝画家细腻的线条和丰满的色彩,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元代画家所表现的强烈的个性和人格,又会使人心潮激荡。李仁康吸取和融会了前人之所长,又紧随时代探索着新的道路。

岭南水乡是一片水的世界。对于风平浪静、水清如镜的珠江河网,实在难用古人那种“平远细皱”、“波头起伏”的画法。但离开了水,也就没有了岭南风物。在这一片河网地带,山是淡淡的山,水是静静的水,几处倒影,几叶扁舟,几张渔网,几只鹅鸭,在视觉里,便是澄澈明丽的十里清波,观画者仿佛李仁康先生身在岸边。在这种空灵的笔意里,寄托着画家宁静的心境和坦荡的襟怀。米芾所说的“山水心匠,自得处高也”,大概就是这样的境界。

读李仁康先生的这些画,总能感觉到其中有一种千锤百炼的功力,既有深思熟虑的涵蕴,也有“下笔草草”的神韵。这些年来,李仁康的足迹踏遍了珠江三角洲的山山水水,岭南风物已变成了他胸中的“成竹”,因此便能“挥毫落纸加云烟”。

中国的山水画史,历来有“南北宗”之分。画家的风格,总是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李仁康长期在岭南水乡体验生活,是一个典型的岭南画家,他的画可以说是岭南山水所酿造出来的,具有典型的岭南风格。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他也找到了能充分表现岭南风物的技法,调色用墨重在一个“润”字,多用没骨法和湿画法。青山绿树,茅房蕉竹,小桥流水,婀娜多姿的沙田姑娘,在澄明如镜的倒影中悠然弄桨……站在这些画前,仿佛呼吸到了水乡清新而湿润的空气,听到了晨雾中的百鸟喧鸣。宋人杨万里观李成的山水画时,感到“展卷烟雨勃兴,庭户晦冥”李仁康所追求的,大概便是前人的这种高超的画境吧。

自画像写真:情寄水乡无别恋

一个画家一生要创制一手拿手戏决非易事。李仁康的拿手戏全赖他那“嗜画如命”的倔劲。他毕业于华南文艺学院,先后在广铁和广州市委、市文化局做群众美术工作,退休后曾任广州市美协副主席。做行政工作是没时间画画的,因而他总是推卸一些职务,即使升任广州市美术馆副馆长,他也请求快快换人。但人生许多事情是身不由己的,他边工作边偷着画。他告诉我,“”后期,他带领知青到仁化县务农,就经常利用去县城开会之机,跑到丹霞山上与和尚为伴,写生作画。几十年来,为挤时间,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即使后来身罹恶疾,仍不睡午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这种嗜画如命,反而把夺命的病魔给遗忘了、降服了,真奇也哉!

李仁康偷着画画,是不是对正业就无所用心,马虎应付呢?当然不是。上世纪70年代初,广州5区6县的蕉林蔗海、葵堤河涌,到处都留有他的足迹,街头村尾、大榕树下,处处都是他的美术学习班。他说,那时的学员也真幸运,他经常请一些书画名家去授课,如秦J生、郭绍纲、陈子毅、谢家因等,这些名家讲课,只供吃饱肚子,并无任何报酬。最有趣的是,爱啖肥肉的秦簧生,每逢嘴馋了就主动找李仁康,看什么时候办班,别错过了他那一顿肥肉的口福。酒徒谢家因也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有机会去授课,以蹭一杯小酒下肚。经李仁康的辅导培养,一大批青年如今已成了知名画家,当时的龙门县,更有不少农民书画家的作品多次被送往外国展览,影响颇大。

大概是当年在市艺专学西画、素描打下的基础,李仁康的自画像颇见笔墨神韵,自嘲诗也是他人生足迹心迹之“写真”:

眼明额阔背不弯,不善高谈不善攀。

情寄水乡无别恋,勤描淡写不厌烦。

卢延光先生这样评价李仁康:“这是一个守正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充满真善美理想主义的艺术家。人格之独立,造就了李仁康艺术的特立独行,清雅、淡然、脱俗,这是我对李仁康老师艺术的评价。”

齐白石大师曾经说过:“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李仁康的作品正达到草草随意,下笔简练,无论茅房、小桥、人物、船艇,寥寥数笔,便能概括出来,到了“画到生时是熟时”的境界,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形神兼备。

艺术作品,最难能可贵的是独特的个人风格。李先生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他有深厚的水彩画基础,在作品中把水彩画的水分运用、西洋画的透视用光与中国画的传统笔墨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其作品水墨淋漓、清新淡雅,层次分明地把岭南水乡山明水秀、澄波倒影、空阔无边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他在技法上的一大突破。

笔墨线条,是中国画的重要元素和主要造型手段。李仁康在笔墨线条的运用上也是非常独到的,中锋、逆锋、侧锋、拖锋交替运用,使线条粗、细、枯、润、浓、淡、虚、实,变化无穷a他尤其擅用笔肚拖锋,画出扎实的线条,就是离开形体,光欣赏他多变的线条也别有一番风味。

李仁康对珠江三角洲的水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不舍不弃。从20世纪50年代的到至60年代知青工作,再到70年代的主持美术活动,命运把他投掷到这片纵横交错的水乡世界里,也成就了李仁康独特而富有个性的水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