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诗朗诵伴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为丰富我校文化生活,给我校儿童学子搭建一个培养能力,展现才华的舞台,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也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祥和、向上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现根据学校的要求,特制大圩镇中心小学“庆六一”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
“飞扬的旋律、欢快的六一”
三、组织方法
1、以班为单位出1个节目,由班主任调配时间进行指 导与训练。
2、各班要进行积极的准备,不可进行合班参报节目,避免重复节目出现。
3、各班彩排演出顺序由各班抽签决定。
4、教师节目三个。
5、校队两个。
四、节目要求及节目推荐:
1、本次节目内容以反映“六一”儿童节欢乐为题材,要健康向上、主题鲜明、题材新颖、富有感染力,突出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年龄特点。
2、节目形式以歌曲(独唱、合唱)、舞蹈(独舞、集体舞)、健美操、童话剧、课本剧、小品、讲故事、诗朗诵、快板、器乐、武术操语言类节目为主,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创作编排。
3、每个节目要体现“精”、“新”,每个节目时长不超过6分钟。
4、演出服装、伴奏带、道具原则上由节目负责人自行解决。
5、各班于5月18日把参赛节目、节目串词、伴奏带交到少先队处。
6、各班的伴奏音乐,必须在封面上写明第几首,(各班的原带也要准备好,以防不能读碟的意外)。
五、评分及标准:
2、10分制,所有评委的打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按总分多少排列名次。
2、评分标准:见评分表(另附)。
3、评委:
六、名次计取与奖励办法:
本次汇演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学校发给奖品和奖状。
七、时间、地点安排
(1)上报节目时间:5月18日。
(2)抽签时间:5月21日。
(3) 彩排时间: 5月24日(星期四,13时30分)。
一、指导思想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遥远的古代开始,劳动人民便开始提倡读书,书籍是了解世界的窗口,如今的信息时代,一切飞速发展,如果不读书、不学习,那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好的读书习惯要从小培养,让书籍走进孩子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能力,从中体验读书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喜爱读书,让好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扩大孩子的视野,活跃思维。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营造书香班级奠定基础。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口号: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四、活动构想及安排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9月20日9月30日)
1、结合学校校园读书节活动方案及班级实际读书现状,制定本班读书方案。
2、班级集体读书内容:背诵《初中生必背优秀诗文》、读《名人传》、《童年》、《昆虫记 》、《繁星春水》。
3、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1)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每天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2)建立好班级的图书角,做到图书内容丰富、数量充实。再次明确图书管理员职责,制定班级图书管理制度。
(3)记住班级读书要求走进教室就看书,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走进教室就看书。
(4)继续图书评比栏的评比,促进学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10月12日10月末)
1、开展课前三分钟诵读古诗活动,每周背诵两首古诗。
2、每天7:30分之前为自由阅读时间,每周二7:307:50为读书方法指导时间,借助《初中语文自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读书方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着会读书。
八(1)班我为新班级添光彩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 活动主题 】:我为新班级添光彩
【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们学会关心集体,从而达到班级学生更加热爱集体,增强新班级的凝聚力。
【 参加对象 】:全体学生,班主任和音乐老师。
【 活动时间 】: 20xx 年 9 月 24 日下午 4 : 00 4 : 40
【 主 持 人 】:林雅雪、叶傲霜、刘小倩、
【 活动分工 】:
1 、班长、文娱委员负责本次活动的具体安排和节日排练。
2 、学习委员、宣传委员负责收集《演讲稿》、《台词稿》等。
3 、宣传委员负责布置会场。
4 、音乐老师负责教唱两首歌曲。《中学时代》《爱我中华》。
5 、班主任统筹安排活动环节。
【 活动过程 】:
1 、讨论活动方案。
2 、开展活动:
1 )四个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 )主持人开场白;
3 )收音机播放《中学时代》,全班跟着一起齐唱;
4 )诗朗诵《我爱二中》;
5 )英语小对话:《助人为乐》;
6 )小记者采访学生《你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
7 )三句半《谈谈我们的班集体》;
8 )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①配乐诗朗诵《红》
②单弹管演奏《七子之歌澳门》
③女生中英文小合唱《雪绒花》,长笛伴奏
④快板《唱国庆》
⑤女生小合唱《一起开始的旅程》
⑥架子鼓《好日子》
9 )音响伴奏,全班齐唱《爱我中华》领唱:陈锦立
【 活动小结 】: 班主任利用小记者采访的机会,谈感受,提要求。
执笔:刘小倩(班长)、张瑾(宣传委员)
珍爱生命,体味成长八(1)班级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目的:利用小品、游戏、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感悟成长:悦纳自己,尊重他人,相互帮助、相互关怀,遇到矛盾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冷静、理性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培养独立精神,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努力成为一个自信自立、自尊自强、彬彬有礼、沉着冷静的人。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指导教师:班主任张霄
活动主持人:班长江卉靖
各环节负责人(负责环节的过渡及环节小结):悦纳自己徐兰
气球天上飘马思嘉
解手链华景玮
买宠物江卉靖
包馄饨蒋明臻
地点:本班教室
准备工作:1召开相关晨会及班干部会议,讨论确定本次班会主题,动员全班围绕主题献计献策;
2在班委会上经过讨论筛选出可行性较强的各个环节,指导各方案负责人分头准备;
3分别指导各环节,提醒可能出现的问题;班会所需气球、馄饨馅、馄饨皮、电磁炉及锅勺等由负责人准备到位;
【关键词】朗诵;古诗词;配乐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73-01
一、古诗词配乐朗诵对于发扬古诗词文化所起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赋”、“咏”、“吟”、“诵”既包含创作的意思,又代表“朗诵”,可以看出古代诗歌的创作都是伴随着朗诵进行的。配乐诗朗诵形式将古诗词、音乐、人声结合起来,通过表达让观众体会到其中优美的意境,可以把诗歌朗诵变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变成一扇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2007年3月9日,为纪念35周年,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举办了“日中友好阳春音乐会”,会上我国艺术家朗诵了《春晓》、《送元二使安西》、《早发白帝城》等经典作品,中日艺术家选择了琵琶、萧、古琴等我国特有的民族乐器做配乐,整个会场座无虚席,让不懂汉语的日本观众从朗诵的氛围中体会到了诗歌的神韵。
二、使用不同乐器衬托诗歌内在的艺术意蕴
由于不同乐器的音色、音高不同,在做朗诵配乐时,选择合适的乐器和乐曲显得很有必要。下面以一些乐器为例作简要分析:
琵琶,音域宽广,富有表现力,被誉为“中国民乐之王”。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其声音为“大珠小珠落玉盘”,而孟浩然在《凉州词》中则写到“浑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借琵琶抒发惜别之情,表达对战争的憎恶。从《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曾听过琵琶女演奏的琵琶,情感真挚,旋律优美,采用琵琶做朗诵配乐,赋予了诗歌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琵琶不仅可以表现文曲的柔美,更可以表现武曲的刚毅和霸气;不仅可以表现古代的战争场面,还可以表现闭月羞花的柔美和哀伤忧郁的情怀。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重要代表之一。李白的《将进酒》采用古琴配乐朗诵,以情传声,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通过古琴的独特音色,表示了作者对富贵、圣贤的藐视。
钢琴是“乐器之王”,发源于欧洲,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但每一时期我国都有与之风格相配的诗歌。比如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崇尚主观感情,而抒情诗歌正好与之相对。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适合用带有抒情意味的钢琴伴奏,而中国钢琴曲《平湖秋月》,音色干净、旋律流畅、音调婉转,可让人体会到诗歌中思乡怀人之感。
三、古诗词配乐朗诵的艺术处理
(一)准确把握创作背景并与情感认知相统一。面对诗歌作品,我们不仅要探究其本身,而且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准确的把握。对作品创作背景的把握可分别从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时内心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情绪来分析,只有把握好创作背景,才能给诗歌的朗诵定好情感基调。
(二)在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配乐。根据诗歌所表达的意蕴和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合理正确地选择朗诵诗的配乐,通过音乐的对比、烘托,更有利于对古诗词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的体会。如张继笔下的《枫桥夜泊》,选择音色柔美接近人生的二胡,恰当地表现出幽暗、清冷的气氛,及作者孤孑清寥的感受。
(三)将运用语气技巧与内心情感体验相统一。朗诵时要做到用心吐字,用情归音。古代诗词是汉语言的精华,讲究声、韵、调三要素的融合,要求发音准确、咬字清晰、字声结合,力求“以字行腔、字声相谐”。在朗诵时,要准确把握诗歌风格,将诗词的的内涵和思想感情恰当地表现出来;其次要做到神情兼备,不仅要有恰当的面部表情、眼神及肢体动作,更要能通过音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从而流露出来符合诗歌内涵的的气韵神态。
(四)联想与想象并用,用感受诗歌形象突出诗歌意境美。联想和想象是体会诗歌意境的绝妙工具。在朗诵中,我们要形成形象的感受,才能表现出诗歌的意境之美,同听者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王福生.诗歌朗诵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8.
[2]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3]朱导荣.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讲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刘金龙,安全勇.叩问翻译之门,探寻内部规律――龚光明《翻译思维学》评价[J].中国翻译,2006(1).
作者简介:
庞韵叶(1988-),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工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影视类传媒专业播音创作;
纪 军(1986-),男,山西太原人,山西工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影视类传媒专业播音创作;
如今,艺术节已经接近尾声,各种活动也陆陆续续开展完毕。当我们回首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为艺术节做的努力,我们释然了,我们不能说我们组织得最好,发挥得最好,但我们无悔,因为我们付出过,因为我们展示过,因为艺术节上留下了我们的笑声,留下了我们的身影,留下了我们的汗水,也留下了我们的热情。
在这次艺术节活动中,看到同学们的努力和表现,我心中常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他们在这次活动中展示出来的风采令我赞叹。
一﹑彰显自我,发挥特长
这次艺术节内容丰富,涉及面非常多,有书法﹑绘画﹑办小报﹑办黑板报﹑演讲﹑诗歌朗诵﹑合唱、舞蹈﹑器乐﹑小品﹑相声等,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节目,都要登台表演。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的孩子生性腼腆,但他擅画;有的孩子不爱张扬,但他擅写;有的孩子会弹,那他就登台演奏;有的孩子说话特别幽默,那他就发挥所长,给大家献上精彩的相声……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学生都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挖掘了自己的潜能,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增强了自信心。想想同学们写字时的凝神静气,作画时的挥毫泼墨,演讲时的激情飞扬,歌唱时的如醉如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彰显,特长得到了发挥。
二、凝聚智慧,加强合作
这次艺术节活动面广、人多,需要班主任、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多媒体操作技师、后勤工作人员以及学生的通力合作,而且前期的准备工作很多,如发动宣传、组织竞赛、收集材料、写创意文字、找音乐伴奏、排练、走台等。这么一个大型的活动,这一系列纷繁的事情都开展得有条不紊,期间精彩纷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出现,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合作、共同努力。比如:合唱的节目,教师们积极参与、热情投入;个人项目,微机教师任劳任怨,为老师同学们找音乐伴奏、制碟;书画竞赛,美术教师和语文教师共同主持、共同选拔;班级集体舞,音乐教师积极配合班主任,召之即到,尽其所能,指导演练。还有,这次活动,同学们中凸显了一个非常值得让我们称道的例子:我们班的“朗读明星”罗李阳有一个诗朗诵的个人节目,后来,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灾难,就用《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和《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换下了那个内容。罗李阳主动向我推荐陈文卓,说她读孩子的话要比自己好。我觉得这个孩子为了这次活动,准备那个节目花费了许多精力,很过意不去,就让她读《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她看了材料后又向我建议,说这个适合全班集体诵读。从这些事例中,我对于“合作”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一个团队中没有个人英雄,只有紧紧地攥在一起才能成为有力的拳头。
三、淡化结果,注重过程
一、音乐教学个性
教学个性是指在达到相同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个性是教师个体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和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反映。
当然,音乐教学个性,就应是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表现出的教学个性。包括个性化的音乐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音乐艺术较其他学科,更具有内涵的多义性,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为音乐表演与欣赏的多角度诠释及个性化演绎搭建了宽阔的平台。下面笔者就以人音版九年级上册《月光》的一次音乐欣赏公开课为例,阐述自己的音乐教学个性。
1.教与学的思路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几乎没有像城里的学生那样参加过各种器乐、舞蹈和声乐训练,但这里有汉剧,有每年元宵节村里的文艺汇演,而且经过七、八年级共同的学习过程,不少学生愿意表现。因此,在设计思路上除考虑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等因素外,还考虑本人擅长的组织课堂的能力、简练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舞蹈功底,便有了设计《月光》的教学思路:采用“整——分”式教学思路,即先着眼于教学内容的“整体”,再着眼于教学内容的“局部”的教学思路。这样设计这堂课的教学,既可把握好让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掌握教学内容,又在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中,让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个性充分展现,还能融入学生自身带来的教学资源,促进课堂生成,并让学生从微观上深入细致地掌握教学内容,赋予书本中静态的教学内容以现实意义,把教学知识蕴涵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实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机统一。
基于以上思考,《月光》一课学生学的思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中参与到活动中,从中体验、感受、理解,进而欣赏的基础上,并在教师提供的表现机会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再度进行创作,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2.教学设计
有了以上《月光》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便产生《月光》一课个性化的教学设计的思考,利用好我校已实施了两年左右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建立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地体现出自己教学的个性,并体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把握、学生需求、教学情境。
具体是:课前,布置学生以“月光”为主题,分小组进行艺术展示的准备。课中,开始我这个“导演”先为学生搭好展示平台,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爱表现的学生有机会个体表现和创作,又能让不敢表现的学生参与小组表现,目的是对学生表演能力进行培养,让他们尝试表演成功的喜悦,同时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他们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最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提升、精致、小结。整堂课“整——分”式教学,又贯穿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3.教学过程
这一节课是市级的一堂研讨课,教学导入的设计就是教学个性的展示:在优美的古曲的伴奏下,我身着古典舞服装翩翩起舞,舞罢,我又用标准的普通话深情并茂地朗诵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中国式的“宁静月夜”,把学生一下子就带入了“月夜”教学意境。
关键词:音乐课;评价模式;终结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164-01
每学期的音乐课考试,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将本学期所学的歌曲选一至两首背唱出来就可以了,音乐考试就完完全全变成了唱歌考试。那么对音乐感兴趣,条件好的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 而那些先天条件不足、不善表达的学生成绩平平,也就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久而久之,考试成绩已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只是一种手段而已。这种评价方式单调乏味、消极沉闷,严重的扼杀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题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也不利于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现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我们的评价标准也应随之改变,这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索的问题。
经过不断努力、探索,在音乐课的评价中,我创立了自己的评价模式,实现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打破了以唱定乾坤的模式,使最终的评价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承认并尊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个体差异,使他们能充满信心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以此来改变现状。评价的具体内容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材制定。评价模式如下:
一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个人的成绩以四人总成绩为主,加上过程管理的成绩(全学期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具体表现如学习态度、纪律等),所以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同时也强调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的管理,但主动权仍在学生自身,也就是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权威性评价,使评价更客观、公正。
每个组员承担的具体内容是:
一、歌曲部分: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课内、课外都行(歌曲内容健康)如有伴奏更好,这样就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同时也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欣赏部分:这一部分将学生必须掌握的欣赏内容归为一类,抽签回答,并给学生三次机会(因为教材中选择的欣赏内容多数是经典名著,而欣赏毕竟是听觉的艺术,欣赏的主渠道还是要靠耳朵、静下心来反复聆听,为完成教学进度,课后学生没有机会再欣赏)。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都有所不同,为了弥补这一部分个别学生的不足,允许学生将自己在课外了解的有关乐曲、歌曲的相关内容介绍给大家,让同学们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让评价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要束缚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配乐诗朗诵:这一部分是根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综合性艺术表演而拓展的内容。首先让学生选择一段适合朗诵的短文(诗歌、散文、课文片段等),根据短文让学生选择背景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因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要求学生能找到音乐和文化的结合点,找准背景音乐与短文之间的共同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理解音乐、感悟音乐的能力,这一板块的设计更能培养学生收集音乐、了解音乐和积累音乐信息的能力。
四、综合类:这一板块的设置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主动选择项目如舞蹈、剪纸、手工、乐器演奏等等,使学生在接受评价时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优异的成绩以此来弥补在其他方面的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给学生一个合理、公平的成绩。
一、主题:
回顾光荣历史 ,展望美好未来(暂定)
二、名称:
流金岁月(暂定)
三、举办时间:
时间:2011年9月
场次:一场(彩排两场)
时长:100分钟
四、演出场所:学院600演播厅
五、主办单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六、晚会的独特设计
1 形式:一台以演员与观众现场互动为特色,以歌曲、器乐演奏、歌舞、舞蹈及曲艺小品等为表演形式的大型综艺演出。
2. 本台晚会以晚会主持人身份出现的主持,只出现在晚会的开场与结尾,中间的串联将由纪实风格的专题片节目(用大屏幕播放)进行衔接和贯穿。
3. 舞台美术将以民族性与现代化相结合,突出和强化电视特点,将大屏幕融入节目,产生语汇的特殊设计。
4. 灯光音响设计:晚会的具体节目有了雏形之后,灯光音响部门根据导演的要求,小品的脚本,歌舞的音乐及分镜头本(没有分镜头本的应问清出场人数、服装颜色、手持道具、有否特殊要求等情况),主持人的位置,节目的顺序编排等逐个逐步地设计用光。在彩排“走台”阶段根据每个具体节目的调度、造型以及情绪、气氛来调整灯位和色温。
七、观众:主体观众:全校师生
特邀观众(嘉宾):上级和兄弟单位领导、部分校友和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等。
这些特邀嘉宾可以为也有能力为晚会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与赞助。校庆联络组必须作好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出席必将成为晚会的亮点与风景,必将提高演出的档次与知名度。
八、演员:本校师生和校友
九、主持:
(一)人选:
主持人是这台晚会的灵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晚会的成败。拟设置4位主持人,男女各2位。初步设想2位播音主持专业的在校生男女各1位,2位安徽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第一学历是我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男女各1位,如马滢,李强等(暂定)
(二)要求:
1、要求外在形象好,气质成熟,普通话标准,音色好;
2、富有激情与感召力,能充分表达出演出的主题;
3、能调动演员和观众的情绪与激起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还要适时加以引导和总结,以保证节目的顺利进行。
十、节目:
(一)晚会结构采用板块式结构
第一板块“奋斗”,大屏幕播放从老校区到新校区的筹建和建设过程的专题片,定格在新校区的全景画面上,四位主持人出场,简单的开场白和介绍特邀嘉宾后,音乐响起,开场歌舞,歌曲,小品,钢琴伴奏诗朗诵等节目
第二板块“辉煌”,大屏幕播放学校取得的各种荣誉的专题片,定格在音诗画《瞬间的永恒》一组优秀的获奖照片,歌组合《明星名曲》,小品,独唱,快板与舞蹈等节目
第三板块“展望”,大屏幕播放mtv组合,戏曲联唱,民俗歌舞,晚会主题歌,主持人出场,背景音乐,全体演职人员上台······
(二)要求:
1、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丰富节目形式,保证节目质量,体现学校整体水平。
2、前期,结合校园文化节,组织各级、各类节目的展演活动,评出优秀节目参加校庆晚会演出,对优秀节目给予奖励。
3、邀请专业人士对整台演出进行艺术指导和加工以及统筹。
十一、经费的筹措与管理:
(一)筹措方式:
1、学校拨款;
2、接受单位或个人的赞助;
3、其他。
(二)管理模式:
【关键词】教师 学生 音乐课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的确,音乐能陶冶情操,拓展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审美情趣,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学生们往往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课本上的一些音乐与学生现在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因此,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民族音乐,爱听经典音乐,懂得鉴赏音乐,让音乐与他们相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喜欢音乐,更喜欢上音乐课,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学会创造。
1.更新教学观念,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长期以来,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一些独立的知识点与枯燥的技能训练,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乐。学生满怀期望地盼着音乐课能给他们带来美感、轻松和愉悦,却发现音乐课同样是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的堆砌,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为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要更新教学观念,要以人为本。以欣赏课为例,欣赏课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如何让学生会欣赏,在欣赏过程中会分析乐曲?应采用怎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欣赏乐曲的兴趣呢?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因为乐曲内容取材于古老的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叙事性很强,所以本课导入部分我采用配乐诗朗诵的方式为同学们讲述这古老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梁祝相识――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故事随着音乐的起伏进入,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由好奇到好学。这样,学生每次都能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从而获得愉悦的体验。
2.运用学科整合,提高学生音乐文化品味。实践证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美术、地理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相联系成为了可能。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歌课《给未来一片绿色》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对保护地球、爱护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如:唱歌课《大海啊,故乡》,这是一首流传很久的歌曲,在教授过程中,采取听唱教学法,使学生很快学会歌曲。中文、英文歌词的学唱,不同演唱形式如合唱、领唱、男女生、伴唱等,使学生对歌曲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也印证了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创造,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课的结尾拓展阶段,教师以配乐诗朗诵《大海》使这节课得到了升华。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也是丰富的音乐教育教学资源。如:体育中的韵律操动作可以与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相配合;如历史地理,可以学习和了解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代表性的歌曲或乐曲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如果把音乐比作是有声的色彩,那么色彩就是无声的音乐。用音乐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体会美感,反之如果用美术的语言来帮助学习音乐,也会使音乐更直观、更易理解,真正做到学科之间的综合运用。如:在《春之声》一课中,无伴奏合唱《春晓》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也是比较难的地方。我利用课件很直观地把《春晓》这首诗赋予动画和音乐,学生立即眼前一亮,学习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在创作练习中,利用学生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把《春晓》的图形谱画得有声有色。这种融合式的音乐教学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拓展了知识面,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