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泥塑人物

泥塑人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泥塑人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泥塑人物范文第1篇

近三十载泥塑生涯

年逾古稀的陈俊岭老人有着三十年的军旅生涯,退休之后才开始研究自己喜欢的泥塑,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从技术走向艺术”。当时还是1984年,陈俊岭退休后上了老年大学,开始学书法绘画。一次偶然的机会,有朋友建议他换个表现手法,尝试泥塑。“那是一个鲁智深喝酒的作品。当时朋友那里有泥,我就拿回来雕刻了一下,结果真是不错,我感觉有信心!”从此,陈俊岭一发不可收拾,全身心投入到了泥塑生活。

后来,陈俊岭参加了老年大学举办的雕塑班,师从著名雕塑家池清泉教授。从50岁开始到现在,陈俊岭已经雕刻泥塑二十六年了,为了体现泥人的美感和传神,他自学解剖学、美学,“我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我做过很多作品,大体分为几类,根据我的从艺历程可以分为神话人物、戏曲人物、民俗人物、历史人物和抽象人物,还有一些文物、昆虫类,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仿古文物要以假乱真,昆虫类要活灵活现,民俗人物要形神兼备,抽象人物要构思巧妙!”

近三十年的泥塑生涯,陈俊岭收获颇丰,“泥人陈”的美名已经名誉济南。其作品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来参观,有人曾经询问多少钱能卖,被陈俊岭拒绝了,“如果你实在喜欢,我可以给你复制一个,但我不卖。因为我每一件只有一个!”

妙手重塑老行当

在陈俊岭老人家中,满屋子形态各异的泥塑让我们眼花缭乱,而这里面最令陈俊岭自豪的便是那一组老行当主题的泥塑,“这些都是旧社会里的民俗人物,也足一些老行当,很多已经消失了,我希望用泥人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个资料!”

然后老人逐个为我们讲起了每个行当的故事――

“这是‘赊小鸡的’,每年到了二三月份卖小鸡的时候,也正是农村青黄不接最网难的时候,没有几家能买得起小鸡的,所以就出现了赊小鸡的这个行当,等小鸡养大后再来收钱……”;

“这是‘斗倌’,实际上他是在集上量斗的公平人。过去买卖粮食按升、斗计最。所以每个集市上都设一个‘斗倌’,大家都依照他的斗为标准,但大多‘斗倌’也是嫌贫爱富,看人下菜,所以你现在看到的这个作品,我塑的就是一个奸相……”

算卦的、打更的、箍木桶的、弹棉花的、赊小鸡的、锡匠、剃头匠……一人一个模样、一人一个表情,他们神态动作各不相同,随着陈俊岭的介绍,我们眼前仿佛不再是一群泥人,而是一个旧时代繁忙的市场,各色人物,各利;行当,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泥塑人物范文第2篇

民间艺术不仅是民俗文化的载体,而且是民俗活动的产物和媒介。我们应当挖掘民间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教育者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审视民族艺术。只有当民族民间艺术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才能看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因此,开发利用好地区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不仅是当今社会时代的需要,而且是民族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张家口民间工艺出众拔萃,蔚县剪纸、乱针绣艺术、根雕、草编等都是张家口有名的民间艺术。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张家口地方特色艺术着手,我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

一、剪纸艺术

剪纸是一种在中国民间非常流行的传统艺术,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有着丰厚的生活积淀与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张家口蔚县剪纸名扬国内外,在整个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创作群体和优厚的物质基础,作为张家口人,我们有必要了解和熟知这门艺术的来龙去脉、制作过程。

剪纸这种民间艺术的题材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因此,在创作剪纸的同时,孩子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做有心人,学会观察并善于观察,培养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在剪纸的过程中要求眼准手稳,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孩子“看”和手“动”的频率保持一致,灵活自如地剪裁。这样孩子便在不知觉中练就了手眼协调的本领,培养了耐性。剪纸是一种安静的艺术,需要孩子专心致志,按照画好的线条,小心裁剪,不急不躁。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练就了“心静如水”的境界,自然而然培养了处世沉稳、耐心细致的好性情,提升了智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们常常将“心灵”、“手巧”并称,因此不难看出,培养一双巧手就意味着提升了智慧。

二、根雕艺术

根雕艺术是一门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艺术,非常适合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变废为宝,创造出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首先让学生了解根艺制作的过程:1.选材:在山坡、工地或柴火堆里,有着千姿百态的树根。记着,不要挖活树根。2.构思:根据树根的形状、肌理、色泽等,从横、竖、正、侧、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进行反复观察、推敲、琢磨,想象出形神兼备的形象。3.创作:①去皮剔朽:把藏污纳垢的腐朽部分剔去,除掉污垢和虫菌,增加木质的洁净和美感。②剪裁:根据构思、构图需要,锯掉多余的废枝。③打磨:用砂纸先粗后细地打磨,使根材表面光泽、美观。④配座:根据作品的大小和实际需要配上相应的底座,衬托、突出、美化主体。⑤防腐:打上防腐蜡或刷上清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根雕作品摆放在教室内,再利用若干根雕作品的照片播放,让学生体会到根雕艺术的独特美感,产生自己进行创作的欲望。

三、捏面人

泥塑教学对儿童潜力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人物动态造型表现课,学习、赏析泥人张等艺术家的泥塑艺术作品,感受作品的人物动态美,引导学生用动作、体态表现自己的情感,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儿童的动态美。

1.通过赏析传统的泥塑人物写实作品,使学生认识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泥塑作品表现运动的艺术形式,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兴趣。通过赏析优秀的泥塑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泥塑的五官、身体四肢的动态特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的动态变化特点。

2.通过泥塑人物的制作步骤图,使学生了解泥塑人物的表现方法,探究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注意泥塑人物身体的稳定性。探索并启发学生用泥块、泥片等捏塑方法,怎样可以较容易地表现人物美好动态;观察同龄学生的人物泥塑作品,感受不同主题的儿童形象的动态特点,启发学生完成一件有主题的动态的塑造。

泥塑人物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郭彩塑;泥元绘塑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82-02

莘县地处山东西部,黄河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在这种环境下,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彩绘泥塑,经历了世代传承的过程。它是用本地区特有的红土或黄河胶土做坯制作而成,泥土油润光亮,可塑性强。本地区的民间彩塑在塑造及色彩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轮廓曲线充盈优美,体态简约清晰,色彩鲜亮,再加之趣味性,艺术审美价值很高。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西郭彩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形象和内容都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升华,新的造型层出不穷,反映了新时期人们的幸福生活。 西郭彩塑的发展至今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主题以历史人物、戏曲人物、习俗人物以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家畜家禽为主。西郭彩塑的人物形象受明清以来戏曲人物描绘方法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彩塑泥人运用的是整体概括的技法,比例不大,通过小的结构起伏来表现形体的凹凸,人物上身的塑造丰满细腻,下身的描绘则有意淡化,形成对比。色彩运用同样具有代表性,作品吸取年画和剪纸的养分,更显鲜亮飘逸。西郭彩绘泥塑在装饰手法上追求明快清亮的感觉,运用鲜亮的色彩对比,活泼的线条穿插其中,形成“塑”、“彩”两者和谐统一的艺术特色,这种赋予消遣以文化为内涵,是本地人的一种生活情趣。进入新世纪以后,作品题材更加广泛,随着山东各地戏种像柳子戏、山东梆子的兴起,艺人们在作品中直接表现以戏曲为主要内容的泥塑,根据黄河泥土的特性因材施艺,从整体着手,只讲究前面的塑造,而忽略背部的刻画,寥寥数笔,勾画随意,反而显得无拘无束,表现出率真自然的天趣,以物寄情,寓意其中,集中表达了当地民众对于“吉祥”、“福气”的祈求,对劳动、爱情的歌颂,具有积极、向上、乐观的情绪。

一件彩塑作品的成型通常需要两道工序来完成,泥塑(泥模)的成型和上色。泥塑的成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工捏塑成型,另一种是印模成型。无论哪种方法,所用泥的泥质细腻,不含砂粒,捏和塑是不可分割的,捏伴随着塑的出现,塑又促进捏的变化,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少用工具,利用“捏”的动作来塑造形象,应用手指的“捻”、“搓”、“揉”等技巧来达到灵巧、生动的造型效果,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相对用力来完成,没有刻意的雕琢痕迹,反而更加随意,不拘细节,含有浑然天成的韵味,优秀的作品是作者手与心的高度合作。印模成型常用于批量生产,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彩塑作品很多都是用这种方法制作而成的。

施以彩绘后的泥塑成为彩塑。彩绘上色是泥塑制作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技术要求特别高,所以往往是由经验丰富的老艺人来完成。彩与塑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艺人对色彩效果十分重视,故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坯体是简洁的,留有很大余地让给色彩充分表现,使色彩强烈地跳出来。把彩绘放到相当高的位置,因为上色对造型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西郭彩塑的上色很讲究,以装饰美为依据;以好看、耐看为原则,艺人往往运用大红、大绿、大黄的大块运用,红、绿、黄的色泽对比,强烈而绚丽,与淳朴、简练的造型统一协调,再用黑色线条进行勾勒,使整个形象更加新颖突出,富丽醒目,构成了本地区彩塑的特有风格。由于泥塑容易干裂,所以形体的起伏分界不能过大,要用色彩来弥补,泥塑形体一般要用白色做底色。泥塑彩绘通常采用水粉颜料刻画,因为水粉颜料覆盖力强,色彩鲜明,装饰效果浓厚,重点刻画放在上半部,特别是头部和胸部,描绘细致,着重突出正面效果,泥塑的背面或下半部则省略概括,简洁粗犷,这种做法为了省工省料的需要,有主有次,有繁有简,从而形成浓厚的民间地域特色。上色工序可见作者的笔墨功力,泥塑在彩绘时应注意主色调的运用,是偏冷还是偏暖要有所侧重,达到色彩的协调统一。技术高超的彩塑艺人在色块组合上符合传统的审美习惯,懂得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关系,在着色上进行各种变化,基调色不变,追求用色单纯,底色用各色彩绘花纹,浅底深花,由于泥坯的机构起伏不大,因此要求在色调上大胆强烈,局部不影响整体,底色与纹样相互衬托,令人赏心悦目。根据人们的欣赏习惯及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作者运用色彩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的衣纹服饰及装饰花纹靠彩绘和线描来表现,线条少而精,较为简洁,形体上是面与线的高度结合,一笔勾勒,随心所欲,简练而充满力度感。在塑造人物面部五官时,特别讲究用笔的功夫,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疏密、轻重要运用得体,下笔果断有力且流畅,韵味十足,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远看既有大的色彩效果,又经得起近看。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睛注重神态,眉毛注重性格,嘴角强调表情,喜怒哀乐等表情刻画细致入微,每件作品的形象及性格没有雷同,流露出北方人的审美习性。

(苏三起解)

西郭彩塑作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是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体现出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及创作智慧,不仅作为民间文化载体而存在,也给人们以心灵上的慰藉和洗礼,同时永远记录了民间艺术往昔的繁荣和辉煌。地区的民间文化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下来,虽历经沧桑,却保存下珍贵的传统基因。它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很容易进入平常百姓家,感性的塑造中带着理性的情感,洋溢着轻松和欢乐的气息。作为本土的民间艺术珍品,反映了本土风俗和习惯等民俗现象,同时又是传统泥塑艺术的继承和延续。

(戏曲人物)

山东莘县西郭彩塑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艺人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不仅表现在艺术作品上,也表现为艺术的一般规律,在漫长的岁月中延续下来;在特定的情况下归纳出来,对我们的艺术工作者起到了借鉴作用。民间泥塑之所以冠以地名,确实存在地域的某种特异之处。通过近段时间的考察与研究,我发现,带有规律的中国传统艺术并非等同于所谓的公式化,不能否认,传统艺术中有被束缚的成分,但是对于手艺高超的艺人来说,很容易突破和升华。艺人们汲取传统艺术中的营养,充分运用本地区泥质柔和浑厚,可塑性强的特质,克服容易断裂的弱点,从传统戏曲、神话传说、年画等艺术品类中寻求表现技法,不断推陈出新。西郭彩塑将人们的习俗节庆与纯真质朴的本土情节相融合,将趣味与塑形绘意的理念相统一的灵感饱含于泥土之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他们的创作凭借最淳朴的思想感情去理解最深刻的形象,没有摹本,有时靠记忆,完整记忆中的形象是朴素的、纯真的,古人云“大巧若拙”,从西郭彩塑作品上我们仿佛看到了明确具体的指向。作为一门民间艺术,西郭彩塑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以其鲜明的传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浓郁的装饰意味以及喜闻乐见的题材,深受人们的喜爱,朴拙中求自然,简洁中求生动,是扎根于民间的艺术奇葩。

参考文献:

[1]陆君玖.塑形赋彩——彩塑[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徐华铛.中国传统泥塑[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黄永健.泥咕咕[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泥塑人物范文第4篇

先后由文化部派遣出访巴基斯坦、澳大利亚、以色列、希腊、阿联酋、阿曼、西班牙等多国进行艺术交流,作品参加1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览并获奖,颇受海内外关注。

著有《工艺变形人物》(合著)两集及《车木造型艺术》、《中国古楼阁》、《宓风光毛笔速写集》、《宓风光作品集》、《宓风光艺术作品集》、自传《陷入泥潭》等多种,及作品500余件。

先后荣获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多种称号。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绍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嵊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浙江泥人宓”研究所所长等。

他的心里似乎有一团火,他的身上总是充满着用不完的劲,似是一种来自远古的神秘力量,像一根无形的鞭子一下一下抽着,让他不知疲倦地向着远方、高处行走。

他姓宓。这个古老的姓氏,源于中华始祖伏羲,《汉书・古今人表》:“太昊帝宓羲氏。”除了洛神赋里的宓妃,也即传说中伏羲的女儿,这个古老但人口稀少的族群,还有一个名人,就是在家谱里被津津乐道、但在历史中并不显山露水的孔子七十二学生之一――宓不齐。他鸣琴而治,因用音乐教化治下人民而得到孔子的高度赞誉,他就是江南宓氏的始祖。宋室南渡时,宓氏随着皇家的车辇来到杭州,后,辞官,入剡中,千年香火在浙东大地绵延。

他叫风光,出生在古越剡溪江畔,自嘲小时候长得丑,这个反差巨大的名字害苦了他,却也逼着他早早就活出了名字般的精彩。

如今,他已近耳顺之年。这个精神上特别生猛的人,脸上的线条依然如刀刻一般,茂密的胡子一如钢针,每根都有自己的面目和个性,但内心因为强大开始变得柔和。这样的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力量,能让时间之刀变钝,或者就把时间变成了一条能让他置身于其中的圣洁河流,一番沐浴后,就获得了不世出的修为。因此,让人觉得,这个快60岁的男人,这个画了、捏了四十多年的男人,他的青春期还未远去,还是那么年轻。

印象

1990年10月,我还在嵊州城里的中学读书。那时嵊州还叫嵊县,举办了为时五天的“首届越乡文化节”。可以想见那时的盛况,长长的北直街上,到处都是人,绝对是那个时代小城里一次全民性的狂欢。

“狂欢节”最为精彩的节点上,来了一个引起更大轰动的人――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她的书和她的爱情,是我们那一代人青春期里最可咀嚼的话题。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新闻是三毛和县里的领导一起观看越剧演出,第二个新闻是去参观了“泥人宓研究所”。正是这一次,我才听到,我们宓姓人里,有宓风光这么厉害的一个人。要知道,三毛可是一个眼高于顶的人,当时她喜欢大陆就两个人,一个是贾平凹,其时还未得大名,但事后证明了三毛的眼光;一个是王洛宾,歌王级的音乐家。

第一次看到宓风光,大概是1991年,在嵊州的鹿山路上,陈耘文在那条路上开了家书画社,他的泥人宓研究所就隔了一条街。“剡溪书画社”开业的时候,陈耘文邀请了当地熟识的一群书画家,宓风光应该也在列。长发、T恤、鸭舌帽,蓄着很有韵味的长须,日后成为标志性的几个元素,在那时差不多已经成形。

泥塑家、画家,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但是没几天,这个印象马上让我变得更为丰满了。在书画社门口的空地上了,看到他和人打羽毛球,几乎让我惊艳,他的动作完全是专业级的。二十几年后,我去绍兴采访他,提起旧事,他颇有些意气风发地说,当年带过很多打羽毛球的学生和队员,带着他们在绍兴地区南征北战,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我明白,这是一个要么不做一件事,要做就能把它做到极致的人。

即使对他有了一定了解,我还是不算认识他。只不过长期生活在一个城市,有很多共同的朋友,故总是能经常及时听到他的很多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他,我竟无意中成了一个不事张扬的旁观者。

这一观望,就观望了二十四年。

三毛在台湾突然去世的消息传到嵊州,一个朋友刚好从他家吱吱响的木楼梯拾级而上,感受到了泥人宓研究所正陷入了一片悲恸之中。于是,我知道,这是一个极有性情的人。

未几,我又听到朋友说,宓风光40岁生日那天,一骑绝尘,骑着摩托车从嵊州到天台去了,翻山越岭一百余里,用独特的方式为自己进入不惑之年致意。

于是一次又一次听说,宓风光去了国外,他的泥塑总是被当地观众一抢而空,每次带回来的却是一大本厚厚的写生稿,每次足以出一本画册。

这样的信息,慢慢串起来,差不多就是他的人生、艺术的图景。但是,我越来越明白,我旁观到的只是人前的他,我获得的只是粗浅的印象。在印象后面,必定还站着一个人,那才是真正的宓风光。

泥人

还在上幼儿园时,宓风光被父亲带着去单位玩,看到父亲写的漂亮的美术字,在惊叹之余,开始摹写,并在纸上随意涂鸦日月、草木。这大概是在他的记忆中,第一次进行绘事,没有例外地受到了大人的表扬。相信孩提时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日后一旦真的有一番成就,自然可以看作一种源起。

一直到小学、中学,这个爱好宓风光一直保持了下来,并为他赢得了不少的赞许。这个爱好帮助他在16岁时就进了木雕厂。在那个年代,对于从小就处于某种动荡生活状态下的宓风光,终于赢得了一段五年的平静时光。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上进的他很快变成了木雕厂的骨干。正是为了进一步学好木雕,宓风光偶然地接触到了泥塑。

宓风光说:“在木雕技艺上大有长进后,就不满足平面浮雕作业,渐渐萌发出做圆雕的尝试。开始找了一些樟木、椴木的废材料,进行试雕,但失败较多,因木雕技艺只做减法,雕前须深思熟虑才能下刀,一旦下刀,就不可逆转。我便想到用泥来做初稿。”至少在当时看来,泥容易获得,不需要成本,并且能随心所欲做出需要的坯子。正是这没有办法的灵光一闪,在宓风光面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一条充满荆棘的开宗立派的大道,不易觉察地在他面前铺好了,是否能登堂入室就看你的机缘、天赋和勤奋了。

机缘巧合的是,宓风光用泥塑去增进木雕创作技艺,并获得极为明显的成效,不久,嵊州办起了一家泥塑厂。那是1978年,从无锡回故乡的泥塑大师柳家奎、柳成荫创办的泥塑厂。宓风光凭着自己“玩泥巴”的功夫被招进厂当上了最年轻的设计员,并成为柳成荫的徒弟,成了一个真正的“泥人”。

柳氏兄弟艺成于无锡惠山,创办泥塑厂,自然秉承惠山一脉。几年后,厂子规模不断扩大,在县内名声大震,人员也由一开始的7、8人发展到逾百人。但宓风光的苦恼也随之而来,泥塑厂注重销路和利润,和他渴望的创作不尽相同。终于,经过一番天神交战后,宓风光放弃了泥塑厂的铁饭碗,筚路蓝缕,另立炉灶,于1989年12月,创办首家民营研究所――浙江泥人宓研究所,正式扛起了浙江泥人界的大旗。

草创之初,虽然条件艰苦,但宓风光的创作激情像火山一样喷发了,中国戏剧百脸谱、中华民族、世界民族等系列泥塑作品,一组密集而又鲜明的泥塑形象,进入了近现代泥塑史的瑰丽长廊。正是因为如此,台湾女作家三毛走进了“泥人宓研究所”,她看了宓风光创作的各式脸谱后,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一段话:“人生如戏。今朝嘻笑怒骂,明日出将入相,总也有过去的一天。落幕的时候,为自己拍拍手,为他人鼓鼓掌。笑一笑,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表面看来,宓风光快速、简单地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和人生上、商业上的成功。这样的判断,结果似乎没错,但因却完全离题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美学学会原会长杨成寅先生多年后一语道出了天机:古人说:“技道两进”。我不相信宓风光许多塑造历史人物和当代名人的作品是可以单靠泥塑技巧完成的。他小型彩塑中那屈原的形象及其行吟的神采,那曹操第三子曹植在行走中伸着脖子、鼻子和前额连在一起的造型和深沉的精神状态,如果只是从“道听途说”中获得一些印象,恐怕是塑造不出来的。宓风光在泥塑之外的工夫下得不少啊!

这才是宓风光在泥塑这样一个日益边缘化的艺术领域里,能扛得起风浪、经得起霜雪,在无数大型泥塑企业倒闭后,以他为中心的小小研究所却在数十年间勇立潮头不倒的真谛。

而泥塑以外的工夫,到底是什么呢?

画者

在采访时,我问宓风光先生,你认为自己是个泥塑艺术家,还是一个画家?或者,在泥塑和绘画两个领域,你未来是否会有所侧重?

这样的问题,宓风光显然早就有过深入的思考,他说:“在我的艺术经历中,浸泥塑的时间多于绘画。但在我的计划中,未来将更为侧重水墨漫画的创作。”

当宓风光在泥塑领域广为人知后,在外界看来,正如他的名字,风光霁月,但是他所下的泥塑之外的“工夫”,外人又如何得知。

这“工夫”就是绘画。宓风光从不讳言自己并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美院教育。确实如此,纵观他的学画生涯,他的课堂,就是一次次所参加的短期美术培训班,从早期的上虞、中期的温州,到后期的杭州等地。他的画室,则更为丰富多样,菜场、路上、草地上、水塘边,不一而足。而每说起这些,宓风光可谓是既甜蜜又心酸。

第一次参加美训班,宓风光说,那是我开始正式接触绘画,也是从那时起我才第一次听到素描、色彩、透视、速写等专业术语。回到厂里后,他整个人就长时间处于创作的亢奋状态。那段时间,每天天一亮,就去农贸市场,蹲在那里画速写。1980年代前后,小城风气未开,这样的怪诞举止,自然引来很多非议,菜场管理员驱赶他,不让他画,更多的是被画者知道后,跑过来把他的画稿撕掉。

最为惊险的一次是在彝族地区,宓风光在搜集创作素材时,看到一条清亮的小溪边,一群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正在忙碌地洗衣裳,一招一式很有节奏。宓风光的目光凝滞了,静立了一会,马上掏出画夹子,眯起眼,“刷刷刷”地将她们一一录入画页中。正聚精会神画时,突然旁边蹿出来一帮人,他们嘴上骂着,手里指着,一把夺过画夹,将他的画都撕了个稀巴烂……回到旅馆,宓风光凭着记忆,抓紧时间,将刚画过的彝族姑娘全都默画了出来。

多年以后,宓风光云淡风轻地说,“在创作中,会有不理解,也会有艰难。”就这样,宓风光一次次克服了不解和艰难,拼命学、拼命画,从江南画到了川藏,从国内画到了国外。直到一天,他从卢浮宫出来时,想着刚欣赏过的伟大的艺术品,想着它们为什么能传世的原因时,猛然醒悟:我一定得有自己的独创作品。

醍醐灌顶式的悟道,在宓风光的艺术追索之路上,点起了一盏明亮的灯。数年以后,宓风光的毛笔水墨人物肖像画,终成一家面目,其笔墨精到、老辣,线条语言自出机杼,个性鲜明、风格突出,简洁而传神达意,寥寥数笔就有直击心灵之功。

泥塑人物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泥塑 能力 审美情趣 创造力 团队精神

泥塑,俗称“彩塑”、“泥玩”,是我国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民间艺术。它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用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捏塑成各种物体、动物、人物等立体形象的一种活动。这是一种极具趣味性的活动,其本身有很高的艺术性。

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而儿童泥塑教学作为美术活动之一,进入了中小学的美术课堂,让广大师生感受到了泥塑的快乐。泥塑教学经过了几年的深入推广,它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充实着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使学生获得了快乐和满足,这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泥塑教学有利于学生亲近乡土,感受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1.玩泥巴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可以说,没玩过泥巴、沙子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给学生一块泥巴,他能快乐地玩上几个小时。那种对原始材料的处理能力和得天独厚、逸出心灵的想象,以及贴近自然、贴近泥性游戏似的创作方式,让人着迷。

2.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而教师,就是这些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如我们正在使用的人美版美术教材第2册首页版图上的东汉击鼓说唱俑,这个说唱俑席地而坐,头戴软小冠,并以长巾围绕一匝,前额上打一花结。上身赤膊,下身穿长裤,赤脚,额前布满皱纹,眯着双眼,呈现出活泼诙谐憨厚之态。说唱俑左臂抱一扁鼓,翘起的右脚,扬起的握着鼓槌的右手,都着意表现出一位神采飞扬、陶醉其中的说书人的滑稽形象。这个说唱俑的表演仿佛已经进入了,他得意忘形,表情夸张,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东汉时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悠闲自得。第4册首页版图上那匹三足腾空、后右蹄踏在一只正在振翼奋飞的燕背上的“铜奔马”(马踏飞燕),更是代表了中国雕塑史上最高艺术成就,堪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神奇而稀有的瑰宝。学生通过对这些传世作品的欣赏学习,进而进行模仿,感受两汉雕塑家的高超技艺,让学生从泥土中走进泥塑世界,体味中国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泥塑教学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审美情趣的提高

1.泥塑活动中,有一种能力发展是最为明显的,那就是实际操作能力。泥塑用的材料大多是学具袋中配备的陶泥或者学生自带的橡皮泥,它们都是柔软的、可变化的。既可以揉成一团,搓成长条,又可以分成小块,粘成整体,还可以揉成任意形状的物体。由于粘土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它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之在好动好奇心理的支配下,自己去动手操作,进行有趣的搓捏等。在这种操作中体验,学生逐渐学会了各种操作技能,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捏、搓、揉、接、盘、堆”等技巧,在泥塑中不知不觉得到了巩固。

2.学生喜欢美好的事物,欣赏美好的事物,更想去塑造这些美好的事物。泥塑活动为学生创造性地再现他们感知过的美好事物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艳丽的色彩,和谐的造型都能引起学生愉快的体验、美好的感受,让学生出现了不自觉的萌芽状态的美感。虽然它是不明确和不深刻的,但的确是有着一定的审美性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1:在第1册第9课《花式“点心”》中,当学生做好圆形、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的点心造型后,如何进行色彩装饰,从而使这些小点心有着令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这就需要学生有着一定的色彩搭配能力。而这些色彩搭配的经验是持续累积,持续发展的,所以需要学生平时用心生活、仔细观察,学会感受和欣赏美好的事物。

例2:第2册中的第7课《“蘑菇”家园》,蘑菇是学生平时比较喜欢的绘画对象,但是学生制作的蘑菇远远比平面画成的蘑菇来的生动。他们在一个立体的蘑菇表面,用彩色泥点、泥线或泥面进行装饰,这与线描绘画中的点线面构成原理是异曲同工的(如图1、图2)。

三、泥塑教学有利于学生立体造型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立体思维的培养

泥塑所用到的材料,本身就是一个三维结构的立体材料,无论学生如何改变它的模样,它最后也总是以一个立体的形象出现,改变不了其本身的三维结构。如第3册第9课《泥娃娃》,平时学生在画人物的过程中,当画到侧面的时候,经常只画一只手,或者手臂会从腰部长出来。而在泥塑中这样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学生会对照自己的身体修改作品,甚至按照自己的着装为泥娃娃装扮,使他们的泥娃娃体现出富有作者特点的生活气息。正是由于泥土或者橡皮泥的这种三维立体结构,促进了学生立体感的发展。我们可以让学生经常性地进行泥塑练习,从中体验深度感和体积感。

在泥塑中我们还常常运用一些工具和辅助材料。做泥人的时候,身体和四肢会因为形状不同而造成连接困难,展示作品的时候容易造成“断胳膊断腿”的现象,学生就会用牙签相邻的两个泥块,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的辅助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做出更复杂的人物造型。不同的辅助方式还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塑造刺猬,刺猬背上的刺,可以插上火柴棍来表示,也可以用剪刀剪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懂得积极动用人身上的两大宝――双手和大脑。学生又动手来又动脑,领悟“一物多用”、“一题多解”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泥塑教学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养成

由于每个学生所带的材料有限,且泥塑这种材料,不像绘画作品一样可以留置下一次美术课,保存不当会导致干裂,所以必须一气呵成,在40分钟之内完成,因此课堂上经常会要求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合作之前,选出组长,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集体构思,再分配任务,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最后集体思考摆放位置,调整到最佳视觉效果。以二年级学生制作“校园生活”为例,有一个小组选择的是做放学值日的场景,一个同学做值日的同学,一个同学做值日所用到的工具,如扫把、拖把,另外两个同学做教室里的桌子和椅子(图3)。还有一组同学选择制作同学之间的立体“合影”(图4),每个同学塑造自己和朋友的形象,四个同学分工合作,30分钟就完成了一件相对完整的泥塑作品。一件作品的完成,需要组员具有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他们具有较高的凝聚力才能通力合作完成一件优秀的作品。所以说,泥塑教学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有着很有效地养成作用。

五、多元化的评价手法,能够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泥塑作品不像纸质绘画,用简单的A、B或者评语来进行评价。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当场评价。而泥塑作品的视觉感受很强烈,一旦重新操作就不可能再创作出一模一样的作品,所以对作品的评价既是本次作业的总结,又是对下次创作的鼓励,如何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我经常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分类评价,造型完整有创意的给予“造型奖”,色彩搭配和谐漂亮的给予“色彩奖”,组员之间合作协调的给予“团队奖”。在赞美优点的同时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下次作业的进步。我还把优秀的作品拍成照片,以图片形式保存下来,并上传到“美术博客”,让学生能够经常欣赏,提高审美意识。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发现自己的才能,我还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用“我觉得……希望……地方加以修改。”或“我认为怎么样画可能会更好”的句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语言都蕴涵到他的作品中,进行“自圆其说”,充分体现学生在泥塑学习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互评过程也是知识的复习与提升,学生在看其他同学作品的同时,也可以开阔视野,取长补短,拓展自己的思维,积累素材,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以延续。评价活动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同时,对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和口语交际甚至包括人际交往、思维、表达等多方面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泥塑教学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泥塑技能,而且还让学生的历史素养、立体思维、审美情趣、评价水平等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赵颖.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吗,2003,7.

泥塑人物范文第6篇

他的小说以俗人俗事,俗言俗语,俗味俗韵而独树一帜。就像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有滋有味,令人回味无穷。

一、民间风味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内容取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把民间艺术上升为文学艺术,却又高于生活。如本文所选的人物“刷子李”“泥人张”都来自民间,“泥人张”还确有其人。资料记载:张明山是“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1826-1906)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活,18岁即得艺名“泥人张”,以家族形式经营泥塑作坊“塑古斋”。他只须和人对面座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且其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而且栩栩如生须眉欲动。

1915年,张明山创作的《编织女工》彩塑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后经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禧、张景祜、张铭等四代人的传承,“泥人张”成为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代表。

“刷子李”虽然找不到生活中的原型,但在现实生活中,刷墙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给人真实的可信度。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作者讲述的对象,他们是民间的艺人、奇人,值得作者为其作传,把他们的传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流传。

二、语言风味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冯骥才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他的小说语言富有“天津”风味,这显然是其他小说所没有的地方特色。小说的大环境是“天津卫”,所要讲述的传奇人物也是这里的人物。正因为作者所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人、事、物,小说才会给人以亲切感,令人读来犹如身临其境,能够产生共鸣。如“要哪没哪”“一个泥团儿砍过去”“就赛升天一般美”“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等,这些语言都汲取了方言的精华,津味十足。

幽默风趣世俗化的语言是小说的另一特色。如“初看挺唬人,可看上几遍就稀汤寡水,没了精神。”“可是蓝眼长的一双是嘛眼?肚脐眼?”“五年前,已经变成二少爷胳肢窝里夹着一包旧衣服,自个儿跑到敬古斋来。”“每瞧一幅,就哇啦哇啦叫一嗓子,好赛洗屁股时叫水烫着了。”这样的语言是世俗化的,是大众化的,容易让人接受,又不失风雅。

三、故事风味

泥塑人物范文第7篇

作者简介:张文B(1981- ),女,汉,江苏南京人,设计艺术学硕士,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讲师。研究方向:民间艺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艺术原理。)

摘 要:无锡惠山手捏戏文运用了昆曲“以虚拟实、以简代繁、以神传情”的艺术技巧,根据泥塑的特点,将剧情进行概括,以最富于代表性的情节和人物动作来反映整出戏的主要内容,达到以少胜多、形简意赅的艺术效果,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技法。关键词:手捏戏文;昆曲;捏塑;表演;艺术形式;戏曲艺术;造型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y Figure Molding of the Clay Sculpture Language in Huishan

―Analysis From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anguage of the Clay Sculpture and Kunqu opera

ZHANG Wen-jun

无锡惠山戏出泥塑是以手捏为主,故又称手捏戏文,根据戏文的捏塑、模印和装配特点,分为“捏段镶手”和“印段镶手”。“捏段镶手”的戏文除头部模制外,躯体、手足、衣冠都是捏出来的;“印段镶手”的戏文,头和身段都是印制的,手和零件即道具是手捏制的,俗称“板戏”。从整体上看,二者是大体一致的,“也就是先将人物分成头部、四肢和躯干、衣袍等,然后再装配起来,或者一部分、一部分地边做边装。”[1]

手捏戏文运用了戏曲“以虚拟实、以简代繁、以神传情”的艺术技巧,根据泥塑的特点,将剧情进行提炼,以最富于代表性的情节和人物动作来反映整出戏的主要内容,达到以少胜多、形简意赅的艺术效果。“人物的形体塑造,既不是用堆泥法‘堆’起来的,也不是用切块法‘切’出来的,而是分部位做成‘零件’之后再‘装配’起来的”[2],它是模印与手捏的结合。一般先做人物头部,泥人面部大多用预制好了的不同类型人物的面模翻制(如图1),复制出来后,艺人根据需要再行加工,在眼鼻等五官上用竹签压一压、挑一挑,使人物表情更加生动。艺人们特别注重人物的面部神情,称之为“开相”。然后添加不同的冠帽、发饰,再插上不同人物性质的头饰。接着捏四肢和身体,捏制顺序为“从下到上,由里到外”,即先从下部两足到腹部、胸部朝上做,这样容易掌握人物的比例和动态。两足捏完后,再捏裤和裙,然后为这些泥塑人物“穿戴”衣袍,并压出程式化的衣纹。人物的双臂是捏好以后再镶接到身体上的。最后添置衣饰和道具,十分精致、细致。手捏戏文是从脚到头、由里到外、层层包裹、搓搓捏捏,最后“捏势子”。有经验的老艺人常常在最后一捏中,使人物形象达到惟妙惟肖。张道一先生说:“它是一种组合法,这个过程,很简练。先做两条腿,然后呢做一块泥巴饼,把它包起来,就把这两条腿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古代的那个裙靠。”这一“包”、一“裹”,泥人的下半身就大体出来了。这里将紧扣“捏”与“戏”(昆曲)二字,结合昆曲表演中的动作、神态、服饰等方面的特点,探寻在泥坯捏塑上表现昆曲戏文的技艺特征。

1、手势

手势动作是戏曲身段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昆曲演出中,按照角色需要运用不同的手势配合眼、身、步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不同人物性格配有不同的手势运用方法。演员以细致的手势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在某些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情节上,手的动势更是无声的语言。在手捏戏文中,艺人们也很注意描摹戏曲表演中的“手形”,总结出“捏手三种”:兰花指、水袖、男手。以兰花指为例,对它的塑造符合舞台上对旦角出手要秀美、柔和的要求,以表现少女妩媚的手。其捏制过程如下:(如图2)

图2 ①搓泥成两端粗细不一的泥条,自细端摘去泥头形成掌面;②捏出手掌及腕部形状,扳分出虎口;③捏出大拇指,捋整虎口及掌形;④捏尖掌面,以表现少女手的纤细;⑤对剪掌面中心,即剪出中指、无名指指缝;⑥先剪出无名指与小指,再剪出食指与中指;⑦扳整手指,捏整手腕;⑧扳整手腕定势。

舞台上,手指不但要结合行当的年龄、性格应用,更要结合人物的情绪来表演才有艺术魅力。手捏戏文在泥坯捏塑上也着重反映这种情绪。如兰花指中对“恨指”的塑造。在手捏戏文《义妖记――断桥》(如图3)中可以看到,许仙为法海所惑,以为白素贞是妖孽,故避之惟恐不及。小青怜惜素贞,怒责许仙,将其推倒在地欲斩而后快。只见小青兰花指有力地指出,手腕挑起,食指使劲上翘并指向许仙,呈现杏目怒睁,“恨”的情绪贯穿全身。而白素贞的情绪单用“恨指”不足以表现。白素贞嗔怪许仙薄情,心中又难以割舍,面对小青的不快和许仙的惊恐,还要居中安抚,只见其手指出时前紧后缓,不如小青“恨指”般有力,食指尖指出时顺势向下滑,表现了她对许仙表面责怪而内心深爱的感情。

2、步法

昆曲中非常重视丑角戏,剧目多,表演上很有特色,塑造了面目众多、形象生动的戏剧人物。这些“小人物”形象,“舞蹈性很强,文的指手化脚,武的蹿跳蹦纵;毕恭毕敬、端端正正

坐着不动的,可说绝无仅有。”[3]其手舞足蹈、生动灵活的身段动作为惠山的泥塑艺人们吸收,表现在作品中。正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喻湘涟说:“那昆丑的舞蹈动作多,他缩头缩颈缩腰,特别会跳动;而京丑呢,亮相动作比较多,亮相的姿态与昆丑又不一样……所以得抓住他们表演的特色。”

昆丑身段动作在技巧上具有“动作小”和“小动作”的特点。“动作小”是指丑角的一举一动,不能大尺寸,而要以小尺寸的动作来表演使观众感觉其紧俏灵活、轻便敏捷。“小动作”是指昆曲表演中注意运用一些从生活中提炼出的人物动作的小细节,有助于刻划人物性格。如《十五贯》里的娄阿鼠,往往打起“穷结”(昆丑身段),用下巴频频擦肩头,表现其游手好闲、心术不正的精神面貌。在戏曲表演中有句话――“脚底下有功夫,身段动作就好看”,这里的“脚底下”指的是步法。昆丑表演中很注意“脚底下”的功夫,光步法就包括蹲脚、踮脚、拐脚、踢脚、笃脚、踮步、斜步、跺步、商羊步、矮步、醉步、瞎子步、不倒翁步等程式,生动地塑造了“小人物”们滑稽、风趣的性格形象。

手捏戏文中,艺人们也特别注意对昆丑步法的塑造。如手捏戏文《十五贯――访鼠测字》中对娄阿鼠形象中的“丁字步”的塑造。昆丑丁字步,指丑角穿褶子、茶衣的,站立时不可正向台前,一般总是身子微带偏侧。如身子向左,左脚在前带斜,右脚在后带横,成丁字式。身子向右则反之。艺人在捏制娄阿鼠步法的过程中,以“扳”的手法扳出膝部、扳整脚势,捏合双腿后,扳整双腿姿势,所呈现的娄阿鼠一足弯曲在前,呈“蹲脚”,一足弯曲在后,屈曲虚坐,双脚踏丁字步;腰胯微松,背微抠,缩颈、耸肩,两臂屈曲稍收拢,夹在两肋,手背向前,五指无力下垂,有似死鼠爪。(如图5)人物形象抓住了昆丑“缩手缩脚”的动作特点,脚下轻捷与上身松垮的鲜明对比,一幅轻佻、不正派的姿态,使娄阿鼠”心虚、狡诈的形象活灵活现。

3、袍边

昆曲具有载歌载舞的表演性质。在昆曲表演中,以舞姿来配合词曲的演唱,表现一段情节、完成一个故事,使观众在一种空灵虚幻、虚实相生的戏曲情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动性,观众的想象力也被最大程度地激活。可见,昆曲对舞蹈的依附情有独钟。其中,昆曲服装直接关系到整个舞台的戏剧效果,它不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直观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在帮助舞蹈、暗示环境、辅助表演、表现人物情绪方面有着不名忽视的重要作用。

昆曲戏衣的面料以绸缎为主,适应其表演中可舞性的特征,同时,配合人物的身段动作,显示出一种飘逸与动感。在手捏戏文中,泥塑艺人们也很注意塑造这种飘逸与动感。如

对人物戏服袍边的处理,强调“边薄中厚,下薄上厚”,袍边做得愈薄、愈整齐,人物的衣着愈能表现出舞台上飘动潇洒的感觉。具体来说:先拍扁泥条,捏薄泥片边(图6),然后将泥片包于已做好的人物两腿或内裙之外(手捏戏文的层层包裹)(图7),再推整袍身或罩衫。

图8 挑裙摆在戏文人物袍边的处理上,艺人为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动态――舞台上戏服随舞飘动之感,常用到“挑”的手法,如挑袍下摆。所谓“挑”,即“手指或指甲拨泥,加强神情、动势或便于安装零件;子拨动动态细微、指甲不便拨动处。”[4]艺人还以“挑”的手法表现昆曲舞台上旦角压步、碎步的步法动作,挑起裙摆,挑罩衫下摆,表现了古代妇女的“轻移莲步”。(图8)

“惠山手捏戏文的题材和造型都来自戏剧演出,是有所本的”[5],早期的手捏戏文是对昆曲舞台表演的再现,手捏艺人在细腻捏制人物的一伸手一抬腿间,结合材质的特点,总结了一套创作要诀:“搭搭满,细细减;去中心,化边口,以一当十留弯头”。“搭搭”是无锡的一句俗话,意为“处处”,“满”就是“丰满”、“饱满”的意思。所谓“搭搭满”,就是在进行泥人造型时,一般都十分讲究形象的丰满、完整。圆浑的体态、挺括的线条,处处都显得饱满、朴实,让人看得舒服。同时在造型用泥上要充足有余外。“细细减”,是指在一件泥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一般都要利用泥的固有特性,趁着泥在半干半湿的时候,用手或工具将作品原件细细地、一步一步地进行削减、修改。如手捏中的“推”,“是把包上去的泥片一层层地推出相应结构”[5];而“捋”则是用手“更细腻的抹去光洁表层”[5]。“细细减”有如中国画创作的“大处落墨,小处收拾”,强调逐渐减弱,并非一次到位。“减”的同时也有“夸”。由于泥人本身体积比较小,因此,艺人们比较注重变形,强调“放头、缩手、去颈根”,即缩减臂颈,夸大头部,目的是争取在有限的体积内因头部的放大而便于刻划面部表情,使作品更加丰富,产生“短里见长,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去中心,化边口,以一当十留弯头”是对衣纹处理的诀窍。人物身体中间衣纹要少,多了不仅破坏整体效果,也会影响上彩用笔;袖口、裙边、裤口边这些有边口的地方,要注意处理衣纹,衣褶不宜过多,强化装饰效果;在臂、肘、膝等结构转折处要留出“弯头”,即以一、两条流畅的弧线表现出衣褶转折。

以上以昆曲舞台表演为视点,探求手捏戏文的手捏工艺过程、基本造型方法、操作要领、具体手捏技法及艺人长期累积师徒相传的捏制要诀,并以昆曲表演中的具体身段动作为例,分析手捏戏文在泥坯捏塑上的表现技法和制作工艺,从中不难归纳出手捏戏文泥坯捏塑的技法特性,即手捏味、规范性、灵活性。

1、手捏味

手捏戏文的塑造技法是以捏为主体,有机地组织、配合其他规范动作进行人物塑造,因此具有独特的手捏味。以手捏为主的技法,不像雕塑可以把泥巴加加减减,而必须把一块泥巴从下而上,搓搓捏捏,由里到外,敲敲拍拍,分段组合,最后来一手“捏势”,不然的话,就得重新再捏了。“如果用数学来比喻,虽然不十分贴切,但总能说明一些问题:雕刻是减法,塑是加减法,捏则是加减乘除混合法。”[6]手捏戏文中形象的体、线、面强调一次成型,捏下去是什么效果就是什么效果,“这与书法艺术线条是用毛笔一笔一笔写成的,而后不能再作修改,要求心手双畅的道理是一样的”。[7]成功的手捏戏文是艺人手心高度的合作。

手捏戏文的独特手捏味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原因,即它的土质好,具有好的粘性,更有韧性,湿时不下塌,干后不裂缝,为手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规范性

上文中所论述的手捏戏文的手捏工艺过程、基本造型方法等操作要领,是手捏技法的规范要求,也可以说是程式要求。“‘程式化’乃创作经验丰富至极的历史必然,意味着自成一家体系的确立”[4],有如戏曲中“唱念做打”的程式成为不同流派的艺术标准,手捏戏文在泥坯捏塑上的规范要求,成为确立其艺术标准的基石。

手捏戏文捏的是“戏”,角色、动态、服饰以追摹戏曲舞台表演为要点,因此,可以说,手捏技法的规范要求与戏曲表演的程式有很大联系。戏曲中不同行当的体态特征、表演特点反映在手捏技法上,每个行当都有其基本要求。如生角的脸长方而丰满,旦角是圆润的瓜子脸,净角是饱满的风字脸,丑角是由字脸等。再比如说做仕女,就要掌握她的腰部特点,做武将就要掌握武将的力度,英雄一般舞台上都要垫肩,他那威武的感觉就出来了,所谓“将军肚、美女腰、小儿腿、老人背”,与昆曲联系,取材昆曲表演的手捏戏文,人物动态内敛含蓄,这都是经过老艺人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提炼起来的一种方法。

3、灵活性

手捏戏文独特的捏塑方法,使其在技法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随意性,更能提高艺人创作的自由度――无拘无束,放得开,收得拢,可以捏制各种戏曲人物形象。艺人们信手捏来,搓搓捏捏就有型,敲敲拍拍就有面,一一捋就有纹,一扳一扭就有势。如艺人“捏势”,张道一先生这样说:“最后一个身子全搞好了,都是立正的、呆板的,第二步来传伸,找它(手捏泥人)的特点、味道。手一弯、腿一别,有了动作了,因为那个泥巴是软的。惠山泥人关键在第二步……艺人水平的高低不在前一段,在后一段(捏势)。”在造型上,它可以不受模子的限制,根据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需要,作出许多构图形式,进行任意变化。老艺人常说:“光死做没有用的,不动脑筋地做是没有出息的,做到哪里要想到哪里。”灵巧的手捏泥人是雕塑的手法无法达到的,“用捏的手法处理衣纹最大的特点是随动势起伏,边包边用折、捏、挤的方法将衣裙泥往外推出。”从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手捏技法的灵活性不仅得益于其土质的可塑性,同时,与其分段组合的捏制手法也有很大的联系。

“手捏戏文的‘捏段镶手’和‘印段镶手’虽然带有惠山泥人的特点,但毕竟是属于‘程式’的,最有意味的是在这程式之上的特殊处理――也就是在类型化的基础上突出了个性。同样的脸型或手式,经过艺人的捏、拉、挑、剪等,变成了一人一个样,样样不同”[8],这种处理方法就像梅兰芳唱戏强调“死腔活唱味儿长”,非常灵活地解决了“程式”(死腔)与“个性”(活唱)的辩证关系。

惠山手捏戏文是随着昆曲在江南的流行而发展起来的。惠山的泥塑艺人们结合戏曲舞台表演的特点,在泥坯捏塑上,力求传神表达戏曲表演中最具戏韵的程式动作、人物亮相。同时,昆曲舞台上歌舞抒情、以形写神的表演风格,演员赏心悦目的形体身段表演,舞蹈化、韵律化的动作也影响着泥塑艺人创作中的审美感知,他们利用惠山泥的可塑性,以捏为主进行创作,形成了惠山手捏戏文特有的捏塑特征。(责任编辑:郭妍琳)

参考文献:

[1]张道一.惠山忆旧――古城•泥人•艺师[A].惠山泥人(第一册)[C].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24.

[2]张道一.巧捏春泥寄乡情[A].惠山泥人(第一册)[C].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33.

[3]华传浩.我演昆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9.

[4]捏塑十八法[A].惠山泥人(第二册)[C].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28.

[5]捏塑手法[A].惠山泥人(第二册)[C].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41.

[6]喻湘涟.惠山手捏戏文的特色[A].惠山泥人(第一册)[C].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62.

泥塑人物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变废为宝;头像写生;泥塑;服装搭配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84-01

教学实践证明,依据初中美术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发动学生去搜集一些常被人忽视的“废物”,制造出十分漂亮的工艺品,赢得学生欢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现就结合具体美术教学活动,用常见的“废物”开展泥塑、头像写生、服装搭配等教学,谈一下看法和感受。

一、利用废弃的蛋壳进行头像写生

蛋壳一头大一头尖,呈椭圆形,很接近人的脸型,是进行人物头部造型的好材料,由于蛋壳取材方便,不需花钱,造型有趣,装饰性强,易学易教,易出效果。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利用蛋壳开展头像写生,很适合学生好探究的心理特点,能让学生们在玩耍中学习知识,使情感、生活与艺术语言融合一起,它不但能增强学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和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在探索中增长才干,因此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利用蛋壳进行头像写生,主要步骤有勾勒大形、添加细节、上大色块、整体调整等几个步骤。先画出脸形,再用三庭五眼的规则来确定五官位置,划分出大体对称的脸型,再划出额部、眼部、嘴部、两颊,最后填上大色块,色彩深浅、冷暖对比要强烈,注意色彩之间要遥相呼应。

制作好后,可薄薄罩上一层清漆,增加保护层,便于长久保存,里面放上黄泥等填充物,出口处用钉系上细线做成挂饰。学生制作后,有的把它当作装饰品,或赠给同学,不仅大大增强了学习积极性,也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

二、利用废弃的纸箱制作画框

废弃的纸箱很容易收集到,用纸箱制作画框,取材方便,无需购买,硬度适中、立体感强,便于装饰。画框由三部分组成,最前面的装饰框、透明塑料薄膜(或玻璃)、背板。制作画框首先确定画框里要放的画,画框要制作的外形,画框的尺寸及要装饰成的图案和颜色。然后依次画形、剪图案或画图案、粘贴图案或给图案添色,整体修剪,剪去需要镂空和多余的部分。最后,制作好画框,再将预先准备好的绘画作品固定在装饰框和背板中间。

经过同学们的一翻修剪和装饰,画框制作完成,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画装裱起来,张贴到墙壁上,原本废的纸箱立刻换新装,换用途,成了一件装饰美化生活的艺术品。学生用学到的制作方法,为学校组织的手抄报展设计制作了画框,这样一来不仅为手抄报展示增加了美感,还体现出学生们学以致用的良好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这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在现实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又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产生美化生活的愿望,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三、利用泥土材料制作生动的泥塑

黄泥土可塑性很强,又是易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出学生喜欢的人物和动物形象,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泥塑制作过程中教师可示范,再欣赏大量作品后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可一个人捏一个或一组小泥人,也可一小组捏一组各种动态的泥人。如果作品粘接处黏性不够,容易脱落可用牙签、铅丝等插接。在塑造过程中先塑造出人物的基本形体,再细致地刻划局部,最后全面调整,局部和整体统一起来。

泥塑有三分塑和七分彩的说法,学生稚拙的泥塑更需要用色彩来增强其美感。先把泥坯放背光不通风的地方慢慢阴干,然后全部涂上白色水粉颜料,底色干后再进行着色。为了突出泥塑效果,告诉学生着色时色彩鲜艳、明快一点,并适当处理对比强烈一些。如果塑人物,皮肤色需要调准颜色。用白加淡黄和朱红调肉色深手脚部及脸部。有时脸部不着肉色而在白底色的面颊部涂上两团红晕。深红晕可用毛笔着水粉色,也可用棉团胭脂粉轻涂。这些生动有趣、色彩艳丽的泥塑,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快乐,教学效果良好。

四、可以利用废布料剪制服装小样进行服装搭配

废布料很好找到,易于携带,方便裁剪,布料本身带有的图案和色彩成为有效的学习素材。在学习服装搭配内容时,学生们把废的布料剪成服装小样进行服装搭配的学习,首先服装的材料问题解决了,可以直观的触摸不同材质的布料。其次,服装的搭配效率提高了,把已经准备好的多款服装的小图样分别拷贝到不同的布料上,剪下,然后进行搭配,进行不同风格的服装搭配,不同质地的服装搭配,学生们还可以互换手中的服装小样进行搭配。最后,学习的热情在实践体验中得到激发,学生们将手中的服装小样进行互换找到了最佳的搭配方案,因为有比较,就有差距,在差距中找到了最满意的服装搭配效果,学生们的总结自然是言之有理,句句点到关键,不愧是实践出真知。

学生们把最满意的服装搭配有规律、有造型的粘贴在一块课前准备好的背景――一张T型台的画面,并为其做好画框,一幅服装搭配展示效果图就这样制作完成,学生们带着幸福愉快的欢笑将这张杰作挂到展示窗口。

利用废布料进行剪制服装小样进行服装搭配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思维,使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对做事的责任心与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