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赤壁赋译文

赤壁赋译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赤壁赋译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启示;赤壁公园;三维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20-01

一、引言

旅游景点的翻译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描述表达景点内容的同时能吸引游客。基于这样的原则上,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观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湖北黄冈赤壁公园的英译为分析译例,探讨其对景点翻译的启示,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正。

二、“三维”策略下赤壁公园的英译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本世纪初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它着眼于翻译整体性并对翻译的本质作出了新的描述和解释。其中的三维是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

(一)语言维

胡教授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原文作出语言层面上的适应性选择,不能生搬硬套地进行翻译。

例1:相传苏轼同友人游赤壁酒醉后曾躺卧这里,其状若仙,故后人改名为睡仙亭。

译1: Su Shi used to drink here with his friends and was said to “like an immortal” afterwards, so it was renamed Shui Xian (sleeping as an immortal).

原文中 “酒醉”是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译成了“used to drink”.不如改译为Su Shi used to drink here with his friends and after he got drunk……

(二)文化维

胡庚申教授指出翻译就是一种文化的比较。译者需具备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避免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盲区。

例2:问鹤亭原名玩月台,因位置高显,为赏月佳处。1922年扩建赤壁时,为彰显苏轼《后赤壁赋》中孤鹤在为道士于梦中回答的韵事,始将玩月台更名为问鹤亭。

译:Originally called “WanYue” (Appreciating the Moon), this platform was the best place for moon gazing. It was renamed WenHe (ask the crane; from the red cliff 2 poem) in 1922. 显然moon gazing难表达出赏月的意境,宜译为this platform was the best place to enjoy the glory of the full moon.

(三)交际维

生态翻译视角下的交际维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递之外,需要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比如景点的描写趋向模糊抽象,英译时就宜去除华丽抽象辞藻。

例3:因楼依山而江,晚涵落日赤霞,夜摇明月清辉,故名“涵晖”。

译: The light of the setting sun, and the light of the moon, were reflected in this pavilion so it was named Han Hui在原文中,“晚涵落日赤霞,夜摇明月清辉”是对美景的虚描,直译出其中的意境即可,不如改译为 Being opposite to the mountain and facing the Yangtze (Chang Jiang) River, the pavilion offers a good position to enjoy sunset and moon gaze, that the source of its name——Hanhui.

三、结语

生态翻译学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把翻译放置于生态的范围,引发了人们对翻译整体性的认识和思考。译者只有在翻译中遵从“三维”的策略,才有可能保证英译的质量从而吸引游客的慕名前往。

参考文献:

[1]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b.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 “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2篇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背诵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最好的东西莫过于好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师中最常见且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主要有:

(一)清理层次法

一个句群,总是按照一定顺序组织起来的。抓住了这个序,也就把握住了背诵的关键。叙述性文字,一般以时空为序,《归去来兮辞》第2段写“归园”,共24句,4句一个内容,行文按时空顺序:归途(舟遥遥)——抵家(“乃瞻衡宇”)——入室(“三径就荒”)——自酌(“引壶觞”)——涉园(“园日涉”)——盘桓(“云无心”)。把握住时空这一顺序,有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背诵。议论性文字,一般以逻辑关系为序。《劝学》第3段写学习方法,写法上三层并列对比论析:注重积累(“积土成山……故不积……”)——坚持不懈(“骐骥一跃……锲而舍之……”)——专心致志(“蚓……蟹……”)。把握住其内容和特点,同样有利于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背诵。

(二)字词提示法

熟记关键字词无疑可以提高背诵效率。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文章,培养他们进行反复诵读的意志品质,并且增强前后勾连的意识。具体做法是:一般先选择出若干起提示作用的词语,经过熟读逐步减少提示词,直至完全取消提示,也就是让学生逐步“扔掉拐扙”独立行走。《寡人之于国也》第5段写“王道”初级阶段发展农、渔、牧生产的三项措施。关键词是“谷”、“鱼鳖”、“材木”。想一想,什么样的条件下谷、鱼鳖、材木不可胜食、不可胜用?这种情况又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同时注意到排比、蝉联句式,这段文字便很容易背诵出来。《诗经·无衣》采用重章叠唱手法,文章处于同一位置的词分别是“袍”、“泽”、“裳”(衣服类名词),“戈矛”、“矛戟”、“甲兵”(兵器类名词),“同仇”、“偕作”、“偕行”(动作性短语)。熟记这些词语,在背诵第一章基础上背诵二三两章就容易了。

(三)把握句式法

古典诗文中常见特殊的句式,如对仗句、排比句、比喻句、互文句等。挑明句式的特殊性,往往能起到帮助记忆的作用。《登高》8句皆对。《滕王阁序》第3段“披绣闼,俯雕甍”以下写登阁所见远景,依次是:山原、川泽、闾阎、舸舰、云、彩、落霞、秋水、渔舟、雁阵。10句分写10种景象,皆用“四六”句式,熟记两两对应的5组意象,有利于记住原文。《阿房宫赋》末段由5句组成,除两个独词句(呜呼、嗟乎)外,另外3句是:一个判断句(也……非也)、一个假设句(使……则)、一个蝉联句(后人哀之)。把握上列特点,有利于学生牢固地记住此段文字。

(四)听写法

这是一种老方法了,但我认为今天依然还有使用它的必要。听写可以强化学生“身、手、脑”协同到位,强化学生“亲自动手”熟悉字词句篇。我的听写方法主要有:①生字生词的听写;②句子的听写;③对段落先听后写,也就是先听教师或其他同学读一段诗文,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写。这种方法既锻炼听,又锻炼记忆,还能锻炼动手写的能力,同时为学生的背诵提供了一种检测手段。

(五)留空背诵法

所谓留空背诵,即是或教师领诵、或部分学生领诵、或教师发问以造成背诵的气氛和推进背诵的进程。如背诵《过秦论》中从地位、兵器、军力、谋略几方面比较陈涉义军与九国之师部分,师领诵:“陈涉之位——”学生背诵:“非尊于齐、楚、燕、韩、赵、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师领诵:“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学生背诵:“非及向时之士也。”又如背诵《爱莲说》,教师可这样发问:“‘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那么作者周敦颐喜爱什么花呢?”学生答(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六)抄读背诵法

这是眼、口、手、脑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对于文章的字、词、句、段,做到眼看口念手写脑思,抄抄读读、读读写写,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短小精悍的片断和古诗、名句,通过抄写加强记忆,还可掌握一些难字的笔画与结构,便于准确地默写。如背诵律诗《锦瑟》、绝句《越中览古》等,就可以运用此方法。

(七)倒译文句法

提示译文,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达到促成记忆的目的。《离骚》末节译文: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且习以为常。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可以挫败?据译文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成诵:“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其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六国论》开头几句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打仗不得法,弊端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就使国力削弱,(这是)灭亡的原因啊。根据译文,学生很容易背诵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避免译文过长,否则,不容易产生一一对应的效果。

当然,背诵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扮演角色法、板书介入法、再现画面法、比较异同法,等等。在实际的背诵中,常常是几种方法配合使用,对于方法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灵活运用。另外,要围绕读背开展多样化的课内外诵读活动,如组织课外阅读小组活动,看谁读得多背得多;也可以搞一些演讲比赛,背书有奖赛;还可以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诗文创作展等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利用多媒体手段,图、文、声、色并茂,使诵读的形式丰富多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 文言文 学习方法

文言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应备的基本素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即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对于暂时无法理解的字、句,如有可能,应借助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语境,揣摩、判断,并注意课上老师的讲解、说明。“带着问题”上课,“有的放矢”学习,无疑事半功倍。而课后复习则应注意归纳、积累。同学可以侧重对文言现象,如通假字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进行整理,以期巩固学习成果,加深知识理解。

两点建议:1、必须依托相应例句,以免知识点成为无本之木;2、尽量自己动手整理(可以参考、对照,但非依赖、照抄教辅,尽管其可能一应俱全),避免放开教辅就寸步难行。同时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自觉检测、认真订正”,完成一定练习使知识点得以进一步落实。

二、强化熟读成诵

1、背诵时应遵循的原则

1)化“长”为“短”。

即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这样一来,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成功感”就来了,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多了。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2)读懂文意。

很多做父母的喜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教他们背“唐诗”,但小孩子往往要经过大人的多次反复的强化才能记住。为什么?因为他们对诗的意义是浑然不知的。背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要先深入把握文意。对文章中的每一字、词、句的用法、意义,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再背起来就能很快从大脑中“放”出来。

3)限时抢记,多次巩固。

人总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时。所以,明确背诵任务后,要限定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背出,不能拖拉,越拖就会越厌烦。一个段落要一次“搞定”,限时抢记,不妨试试“三分钟抢记”。当然,抢记的东西忘得快,过后要多次巩固,经常进行抢记训练,也是对记忆力的一种锻炼。

2、文言文背诵的方法

1)首字提示法。

学生背诵时常会碰到背到一个地方时突然“卡脖”,怎么想也想不出下一句。可是,只要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又能很快想起来,接着背下去。鉴于此,可用“首字提示法”来背诵,即: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如果连续的短句较多,可以适当合并)写下来,用它们作背诵时的提醒之用。如《赤壁赋》的第一段,在背诵时把“壬、七、苏、清、水、举、诵、……”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背诵“卡脖”时提醒自己。这样多反复几次,直到最后不看这些字也能背出。

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前提是:对所背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处于“夹生”状态。还有“注释提示法”,即只看书下的注释,用它们来提醒自己背诵。它和上面的方法的作用是一样的。当然,像《离骚》这样的,每一句书下都有注释的,不能用此方法。

2)翻译还原法。

学文言文通常是先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文,落实字词的意义,这样才便于对文章的分析。而在背诵文言文时,可以“倒过来”,即看着译文,回忆还原原文。有了最开始的字词句的翻译、理解,再加上熟读,这时再根据译文去还原原文,就比较容易了。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背诵,还有利于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翻译的深入掌握、巩固。

3)边读边译法。

很多学生在背诵时只是一味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想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强化记忆。这种方法虽有效果,但很不明显。这时可以边读边译,即读一句翻译一句,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这样边读边译,译,加深了文句的理解,理解又有助于记忆、背诵。这种方法从背诵的速度上看比较慢,但“一举两得”;而且背下来后不易忘记。

三、文言文翻译

1、文言文翻译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信”,即准确无误,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减内容和改变风格;“达”,即文字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三是要做到“雅”,指文句流畅,具有文采,准确、鲜明、生动。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2、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创新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指出:通过高中语文这一教学活动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然而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学生学习文言文,既能掌握我国的古代文学艺术,又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在学习高中语文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的学习难度较大。尽管在课堂上学生会经常性地接触到文言文,但是由于文言文与当前学生的生活相脱离,再加上在实际生活中并不会运用到文言文,因此学生认为文言文的学习较为枯燥无味。

与现代文相比较,学生更加偏爱现代文,不喜欢文言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在讲解现代文的时候,教师会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剖析重点字词、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等。同时教师要设计有趣的导入,有时候也会设计问题导入,这就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然而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字词句段等来设计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考

1.创设真实的情境,走进文言文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文言文的应用是非常少的。同时在文言文教学中,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够密切,这就让学生觉得文言文的学习较为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其要创设文言文情境,活跃课堂的气氛。然而教师该如何创设文言文情境呢?通常情况下会用到课本剧这一方法。所谓课本剧是指让学生演绎文言文中所阐述的历史故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师说》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导入: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当学生评价完这位家长的观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在导入环节中,学生已经明白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后,教师要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师说。在这个导入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文言文世界,了解到本篇文言文的中心思想,从而提高了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2.解读文言文,体会文言文

从本质上来讲,文言文学习就是翻译、理解文言文。文言文的创作时代与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只有通过翻译才能理解每篇文言文的内涵,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生字、生词以及句子的意思。我们知道,文言文中的很多字义与现代的字义存在着不同,一旦学生没有正确理解这些字义,就会产生误解。如:文言文中所出现的“妻子”这一词,在古代“妻子”的意思是妻子和孩子;然而现代“妻子”的意思是男子的配偶。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辨别古今意义不相同的字词,避免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出现错误。有时候学生不能正确地翻译文言文,这个时候,教师要详细地讲解,并且要补充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用现代汉语流畅地翻译文言文。

3.诵读文言文,领略古文风韵

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诵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改革中的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文言文中所蕴藏的风韵,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同时,诵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慢慢揣摩学习文言文方法的一个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诵读不是机械的诵读,而是要根据文言文的语气、节奏以及情感来记忆文言文。在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的字音存在错误,那么就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字音。另外,教师要梳理整篇文章的层次,让学生在理解文言文含义的基础上诵读。

比如:在《赤壁赋》教学中,我们知道《赤壁赋》一文属文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虽然文章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都属于散文经典。在诵读本篇文言文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体悟文章的精美高妙,培养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作者豁达的胸襟,感受本篇文言文所蕴藏的音韵,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欲望。

4.品读文言文,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作为一名高中生,其必须要具备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在培养学生鉴赏文言文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调动起自身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并且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塑造出新形象。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摈弃实际生活,进入文言文的世界中,真真切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当然,学生也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言文作品中,真正感受作品中所蕴藏的风韵。

比如:在《劝学》教学中,教师要将“读”作为主线,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通常情况下,教师要采取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这四种训练方法来进行阅读。不管是运用哪一种训练方法,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语言,感受句子中所蕴藏的内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对本篇文言文有了自己的见解与体会,同时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5.在文言文熏陶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提高学生翻译、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当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之后,学生才能准确把握文言文中所蕴藏的思想感情,也能够让其掌握每篇文言文所用到的写作手法。高中教材中所选择的文言文作品都是经典名作,这些名作不仅蕴藏着人文性,还蕴藏着美感,有助于学生人文思想的形成,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借助文言文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汲取古人优秀的思想品德,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增加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言文阅读本身是一个熏陶人文素养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学习文言文,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人的风韵,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变迁。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开展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翻译、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贺明星.醴陵一中运用“五要素教学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4.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5篇

我在2011年3月底,对245位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希望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最大障碍。调查结果是:害怕文言文的人数为160人,占总人数的■,也就是说对文言文有恐惧感的学生占到了90%以上;75%的同学回答是失分多,失分达一半以上;56%的同学的回答是读不懂;32%的同学回答是理解不透彻。

可见恐惧、失分多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读不懂。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学生不能把老师所讲的知识有效调动起来,不会把知识点从教材迁移到新文本;第二,不能根据上下文和大的社会背景进行合理的推测。这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也是深入学习文言文的瓶颈。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迁移”与“推测”就是这个“渔”,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与学习的方法,如果自觉地付诸教学,使学生也能熟练、自觉地运用它,我想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就能举一反三,就能天天有“鱼”吃,这样就能更好地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搜集了大量有关“迁移”与“推测”方面的知识,然后进行梳理,并根据我们的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步骤地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的顺序与内容,精心设计教案与学习卷,尽可能使学生对“迁移”与“推测”的掌握完整、系统化。

首先重视积累,学会迁移。

近些年,高考文言文材料虽不与教材直接挂钩,但其命题差不多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只有掌握了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才能有效地理解它们在考查材料中的含义和用法。从平时的翻译训练中可以看出,许多学生不注重积累文言词语,知识迁移能力差,动手翻译时不知所措,错误百出。

例: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①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②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误译①: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王恭坐在六尺簟上。

分析:译文没有译出“簟”的意思,症结在于学生不会因形会意,更不会由此及彼联想到高中语文第三册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簟”即“竹席”意。因学生平时不留心教材注释,相同的知识点出现在课外材料中,不会翻译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策: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越丰厚,相应的阅读分析能力也就越强。平时积累一定数量的字词用法,名句名篇,打下坚实的文言基础,才能形成迁移能力,适应高考的需要,并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基于此,从高一起始阶段开始,可一周内坚持阅读二至三篇文言短文,积累两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注意比较分析),积累三个多义实词(以课本为主),积累四个成语(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中的四字短语),积累五句名句(如课文中个别有哲理的句子或课外名句)

其次是推测的方法。

(1)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旁可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帮助。比如:“造庐访成”(《促织》)“造”形旁为“走”,有“到……去”的意思。

(2)通假推断法

一个字在意义上讲不通时,就考虑通假。比如“秦王还柱而走”中的“还”通“环”。“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中“缪”通“缭”(《赤壁赋》)。

(3)互文推断法

有些文言字词义可根据上下互文推断出来。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对“小流”,可以推出“跬步”是“小步”“半步”的意思。

(4)语法分析推断法

有些文言词义也可以从语法角度去推断。如:“烟波微茫信难求”中“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

(5)成语印证法

现在活在人们语言中的成语,很多还保留着古汉语的词法和句法特点。而成语易记易懂,可以借助这些成语推断一些词语的意思。比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的“速”与“不速之客”联系起来,可理解为“招致”“邀请”。

(6)课文迁移法

有时也可根据课文前后语境推断出字词含义。如:“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中“便宜”可理解为“方便”。

(7)根据上下文推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百金之士五万人”中“百金之士”学生有的理解为拿各种兵器的士兵,有的认为是拿盾牌的士兵,有的理解为穿盔甲的士兵,这种理解均不合理,根据上文李牧“市租皆入莫府,为士卒费”,以及“边士月得赏赐而不用”,可以推知“百金之士”为“得百金以上赏赐的士兵”。

让学生熟练了解“迁移”与“推测”的知识与方法,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做“迁移”与“推测”的训练,并领悟其中的道理。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实效

文言文,即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具有美好、简洁、书面化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高中语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言文不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高中语文课堂的一大教学重点,因此如何匠心独运,让文言文课堂“动”起来就成为了当下的焦点。本文中,作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从意境教学、联想教学和对比教W三个方面探讨了一下如何升华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一、意境教学,激发共鸣

所谓文言文的意境,指的是文言文创造出的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境界,它需要学生们用心去感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结合文言文内容,通过意境教学来激发学生们的共鸣,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赤壁赋》这节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及他的人生感悟,同时探讨本文的人生哲理,进而得到些许启发。上课时,我先简单给学生们介绍了一下苏轼以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即苏轼因讽刺王安石新法被贬后来到这里,为排遣郁闷常来此地游览。之后,我让学生们朗读了课文并疏通文本大意,然后让他们尝试着设身处地地感受苏轼营造这些意境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苏轼的人生态度。同学们认真体会之后发现苏轼的情感有一个由喜转悲再转喜的过程,先是沉醉于月夜泛舟,后又有悲凉箫声的伤感、人生失意的悲情,但转而又抒发了自己随遇而安的态度以及忘情尘世的洒脱。而苏轼这种面对人生不幸而乐观豁达的态度也激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在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没有直接把所有知识都灌输给学生们,而是让学生们通过意境的感受来自己感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这样,不但更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共鸣,也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不再枯燥。

二、联想教学,开阔思维

文字毕竟是文字,传达出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是学生们的思维是无限的,文言文妙就妙在它可以发挥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自己去想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们大胆联想,拓展自己的思维,通过想象来参透作者的思想。

比如,讲解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蜀道难》这节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整体感知全文的感情基调并疏通大意,同时感受本文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情感,品味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上课时,我先让他们朗读一下文章,之后我开始逐句讲解,在讲到“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愁攀援。”这几句话时,我没有直接给他们翻译文章,而是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想象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个场景。之后我提问了几名同学,有的同学说:“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沿着小路……也愁着攀援。”这个过程不只是加深了学生们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李白笔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后面的“青泥何盘盘……绕林间”等的讲解中,我同样鼓励学生们通过想象来理解文章,顿时盘活了整个课堂。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通过鼓励学生们大胆想象李白笔下壮阔的景象,并自己描绘出来,不但巩固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也拓展了学生们的思维,我们的课堂也因此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活泼。

三、对比教学,提升素养

高中文言文很多,可比性也很强,一个作者前期后期的文章会有相似与不同,一个时代不同作者的文章也是如此,一种类型的文言文也会有相似与不同等等。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抓住这一特点,将不同文言文进行对比教学,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素养。

比如,在讲解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这节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并能通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征。上课时,考虑到这篇文章叙事性较强,我没有生硬地直接讲解文言知识,而是拿出同样为叙事文的《唐雎不辱使命》与之对比,并让学生们小组交流这两篇文章的异同。学生们讨论后发现:有的实词在两篇文章中都有出现,且用法相同,但很多虚词用法都不同,此外虽然两文中谈判的背景有些不同,但唐雎和蔺相如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强大的秦王面前毫无畏惧,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勇于做出牺牲,敢于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国家的尊严。这两篇文章对比来让学生们理解,不但让他们体会到了文章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且扎实了文言知识,同时相似的故事情节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大家对枯燥的文言文也有了热情。

纵上所述,我通过意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们情感上的共鸣,通过联想教学可以开阔学生们的思维,通过对比教学亦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素养。高中文言文虽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是只要我们匠心独运,坚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必然会让学生们对文言文有一个牢固的掌握,也定会让我们的文言文课堂“动”起来!

【参考文献】

[1] 杨志刚.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2).

[2] 潘保红.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餐饮品牌翻译 目的论 音意译

一、引言

品牌是制造商或经销商加在商品上的标志。毋庸置疑,品牌是架起消费者与商家的最直接桥梁。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外国餐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国外,中国本土餐厅也占据了不少的市场份额。在餐饮业里,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译名无疑对于其海外市场的扩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餐饮品牌本身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和目的性,目的是于众多类似商家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争得消费者的青睐和反复光顾,创造品牌效应。从这个目的出发,餐饮品牌翻译就不能拘泥于文本,而应根据目的论的具体原则进行翻译和再创作。本文旨在以具体的国内外餐饮品牌为例,探析目的论视角下的餐饮品牌翻译策略。

二、目的论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盛起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目的论的核心理论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这个理论最核心的概念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翻译过程。”[1]即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翻译目的,从而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

目的论主要有三个原则,分别是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指的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即“目的决定手段”, 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决定。[2]连贯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即忠实于原文。这三条原则中,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二者又从属于目的原则。也就是说,目的论不再以“忠实”为翻译的第一标准,而是以翻译目的为首要前提。目的论强调适切性而非等值性,挣脱了等值翻译的束缚,是一种动态的翻译概念。

三、餐饮品牌翻译策略

在目的论视角下,餐饮品牌的翻译应针对面向的消费群体,分析翻译活动想达到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酌情组合词语。餐饮品牌翻译的最终目的即使顾客借译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获悉其品牌主营餐点、特色、美味及神韵,并吸引顾客进店消费。简而言之,即翻译应以达到三种目的:区分性、美感及呼唤性为前提。在实际翻译中,有时无法兼顾三种目的,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针对不同的源语言的特点,突显不同目的,文本不同,翻译方法各异。由此,餐饮品牌翻译可酌情采取音译、直译、意译、音意译等策略。

(一)音译

《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音译即译音,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的翻译方法。[3]对于来源于人名、地名或生造词的餐饮招牌,宜采用音译法,目的是为了使顾客区分其品牌来源及主营餐点,完整地保留餐饮品牌的异域特征,令其新颖有趣且吸引眼球。如McDonalds(麦当劳),是由麦当劳兄弟迪克・麦当劳和马克・麦当劳所创建的,Baskin Robbins(芭斯罗缤)于1945年在格伦代尔由Burton Baskin和IrvineRobbins两位连襟兄弟创建;又如Kentucky Fried Chicken(肯德基),其译名来源于美国肯音德基州的音译,保留了源语言抑扬顿挫的音韵美。以上三者音译名西洋风味十足,皆达到了区分于中国本土餐厅的目的。Haagen-Dazs(哈根达斯)这个冰激凌品牌并非源自欧洲,而是地道的美国货。Haagen与Dazs是编造出来的两个单词,目的是让美国人觉得它像是欧洲舶来品。为了达到其满足中国消费者猎奇崇洋心理的目的,其中文译名亦是充满神秘色彩,洋味十足,保留了浓郁的异域风情。

(二)直译

有些餐饮品牌源语言就很形象生动,富有美感。为了完美还原品牌形象,突显美感,以及在译入语接受者中引发共鸣,此时适宜采用直译法。East Dawning(东方既白)的译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东方既白的名字出自坡的《前赤壁赋》里最后一句: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East dawning没有译为“东方破晓”,而是摘录了大文豪坡的名作,一方面侧面传递出食客喜而笑,且食且饮且乐的餐饮氛围,并且折射出独特神秘的东方美学色彩;另一方面,东方既白,也寓意着“走向光明的中国”,这样的译名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最大限度地拉近了其品牌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使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赖度大大增加。甚至有不少消费者认为东方既白为中国本土餐饮品牌,可见其译名之成功。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如“小肥羊”译为Little ship,直观地表示出肥嘟嘟小羊的可爱形象。“好食味”译为“Good taste”一目了然,令人垂涎。“真功夫”译为“kunfu”,因中国功夫源远流长,威震世界,加之李小龙的品牌形象,译名极易使国外消费者产生共鸣。“Dairy queen”译为冰雪皇后,象征其为乳品行业中的“皇后”。“dairy fairy”译为“冰雪精灵”,奶油的甜蜜、冰激凌的浪漫呼之欲出。“Burger king”译为汉堡王,汉堡界的王者的形象跃然“牌”上。

(三)意译

在餐饮品牌翻译中,有的品牌不好按字面意思直译。为了达到契合餐品形象,达到宣传效果,传递美感特征,应视具体情况进行意译,使忠实原则服从于目的原则,以达到目的论中对适切性的要求。适切性是一种与翻译行为相关的动态的、共识论的概念,是在翻译过程中,以目标为基础,选择适合实现翻译目的的符号,表现为对翻译要求的实现效果,即译文功能是否有效实现。[4]如“味纯香拉面”译为“we share ramen”,没有正面翻译其味纯香,而是侧面表达出拉面之美味和分享之乐趣。“俏江南”译为“south beauty”,以美人形象象征着菜品的精致可口,色味俱佳。“the pizza company”译为“品奇披萨”而不是等值地译为“披萨公司”,品奇二字更能凸显出其披萨口味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Papa john’s”没译为约翰老爹,而是“棒!约翰”,顾客的脑海中不由会浮现食客对其美味竖大拇指称赞不已的画面。

(四)音意译

为了在保留原品牌音节和音韵美的同时,通过联想创新和增减词汇,另辟蹊径地传递出原名的特色和风味,音意译可谓是译者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极佳体现。餐饮品牌的音意译着重于实现其呼唤性目的,以顺口读音加之美好联想,使食客食指大动,呼唤其进店享受美食。音意译的译名音意合一,耐人寻味。Subway(赛百味)字面意思是地铁,但如果强调“等值性”和“信”,译为地铁,一则不符合餐厅形象,二则无法调动消费心理。采用发音相似的三个汉字“赛”、“百”、“味”分别对应subway的三个音节,不仅朗朗上口,并且体现出美食其味无穷。Sizzler(时时乐)是一家美国国际连锁西餐厅,“Sizzler”这个名字来自于牛排烧烤过程中诱人的“”声(Sizzler),但若翻译为象声词则失去了品牌传情表意的呼唤功能。“时时乐”这个译名则取谐音换新义,读来顺口,且顺应了中国人对长乐未央的期待心理,达到了为顾客喜闻乐见的目的。Domino’s Pizza(达美乐比萨)里面的“domino”字面翻译为骨牌。译之为“达美乐”,既部分保留了原词发音,也通过美好寓意的汉字进一步升华了品牌价值。“达”和“美”分别与“do”和“mi”发音相近。在此基础上,译名很好地融入中国的文化背景:达,包含着飞黄腾达,富贵利达的寓意;美,充分迎合中国人对于鲜衣美食的期许,也传达出披萨本身堪比珍馐美馔的吸引力;乐,给予食客们津津乐道,其乐无穷的韵味。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pizza hut(必胜客),lejazz(乐杰士),starbucks(星巴克),Paris baguette(巴黎贝甜),Gloria Jean’s Coffees(高乐雅咖啡),Boost Juice(哈果乐),狗不理(go believe),避风塘(be for time)等。

四、结语

目的论下的餐饮品牌翻译,强调了以达到翻译目的:区分性、美感或呼唤性为前提,着重于翻译的适切性。为达目的,可因势利导,酌情采用音译、直译、意译及音意译几种译法,吸引异域消费者,扩大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6.

[2] 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83.

赤壁赋译文范文第8篇

摘要:对词类活用现象的解释在古汉语语法学界并未达成共识,本文承认它的客观存在,并对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予以分析。

关键词:词类活用;本用;常用义

对词类活用这一现象的语法解释一直未达成共识。孙梁明驳斥词类活用说,陈承泽认为不是词类活用而是字类活用。本文认为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客观存在的,应该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1 词类活用的定义

关于词类活用的定义,各家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王力,郭锡良等在《古代汉语》中的说法。

我们通过分析各家对词类活用的定义,可以看出他们观点有相通之处:

第一、词类活用的条件:依据一定的语言习惯,不是任意的;

第二、词类活用的语境:是动态的语言环境;

第三、词类活用的结果:活用前后词的语法功能发生改变,前后词类不同;

第四、词类活用的使用频率:是词的临时运用,不是普遍,经常性的用法。

以上四点大致归纳出了词类活用的特点,让我们对词类活用现象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但是,仍有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地方。

第一、各家没有指出活用之前的词的本用是词的本义,常用义还是引申义。

第二、上述定义只注意到了活用前后词性,功能的变化,并没有指出活用后词的语义是如何变化的。

第三、词类活用的条件是要依据一定的语言习惯,那么这个语言习惯是指什么呢?

所以,要想更透彻的理解词类活用的内涵,很有必要对上面有疑问的地方逐一分析。

2 本用活用问题

与“活用”相对应的是“本用”,要确定一个词是否活用,首先要确定它的“本用”是什么。某词在某一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的不是“本用”的意义,这时候才能考虑它是否被活用了。

“本用”顾名思义是指一个词本来的用法,即本来的词义,词类归属,语法功能等。那么,本来的词义是指词的“本义,常用义还是引申义”呢?

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用法,即造字之初,根据记录词的字的字形推断所能得出的词的最早的意义,并且在古代文献典籍中查有例证的意义。举例来说明问题:

1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3沛军引军过而西。(《史记•高祖本纪》)

4日事,遇朔曰朔。(《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各句中加点字通常都被认为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也是公认的词类活用现象中最常见的。从语义上来看,例1“肘”活用后的意思是“用胳膊肘碰撞”;例2“鄙”的意思是“作为边邑”;例3“西”的意思是“向西行”;例4“日”的意思是“记载日期”。这里的四个词在具体的句子中的意义都表示动作或行为。

假设本义是它们本用的语义,“肘”的本义是“胳膊肘”;“鄙”的本义是“边邑”;“西”的本义是“西方”;“日”的本义是“太阳”。把本义与活用后的意义相比较不难看出,“肘,鄙,西”活用后的词义与它们的本义有重复的地方。比如“肘”的活用义“用胳膊肘碰撞”中包含本义“胳膊肘”, 鄙,西也是这样。也就是说,从语义上来看,活用后的词义是在它们本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表示动作或行为的意义而形成的,并且新增的动词义与原有的名词词义密切相关。

但是,“日”的情况并非如此,“日”活用后的词义“记载日期”中并不包含本义“太阳”,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其实,这例词类活用的词,它们的本义并不是与活用义相对应的本用义。那么,它们的本用义是什么呢?“日”活用后的意思是“记载日期”,其中包含了名词“日期”,这里“日期,”是“日”的常用义。

那么,本用到底是常用义还是本义呢?“本义”,“引申义”,“常用义”属于不同的概念层次,三者的关系错综复杂。“引申义”是以“本义”为出发点,向不同的方向引申发展而成的一系列意义;“常用义”是某词在某一历史时期经常性的,使用频率较高的用法,它可能是这个词的本义,也可能是这个词的引申义。根据三者的关系,加之以上例句的分析,本文认为本用的语义是指词的“常用义”,理由是:

第一、常用义包含了本义与引申义,避免了以偏概全。

第二、常用义较为大家熟识,更易与活用后的语义区别开来。

第三、把常用义作为词类活用的起点,利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界定。

第四、把常用义作为词类活用的本用义,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活用义的临时性,不具有普遍性。

3 词类活用的语用色彩

单单从语法、语义的角度分析词类活用现象是不全面的,它还带有明显的语用色彩。

1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晋侯围曹,门禹,多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决荣泽而水大梁。(《战国策•魏策三》)

4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5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孟子•万章下》)

各例句中加点的词,它们在句中的语义分别是:“用刀砍,攻门,水淹,变雄厚,变薄弱,超出十倍、四倍和一倍”。与常用义相比增添了与原词义相关的动词义,词义、词性均发生了变化。但是脱离了它们各自所依据的语言环境,增添的动词义便不复存在。实际上,活用后语义的增添是语境赋予词语的临时性用法,是语言表达的需要,语用上的要求。可见,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孤立的研究词类活用,必须立足于动态的句子,综合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

4 小结论

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4.1 词类活用的定义:

所谓词类活用是指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应用与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原有的语法功能变成了另一类词,并且原有的词义有所改变,在常用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义。”

4.2 词类活用的判别原则:

(1)活用前的语义是该词的常用义,活用后在常用义的基础上增添了新义,非常用义。

(2)活用前后的词性不同,改变了词在孤立状态下的词性。

(3)脱离具体的句子后新增的意义不复存在。

4.3 分析具体句子中某词是否属于词类活用的步骤如下:

(1)把要分析的词从句子中抽离出来,在静态的独立语言环境中,考察被分析词的本用(常用义)的词义,词性。

(2)把被分析词放入具体的句子中,联系上下文,在动态的句子中考察词的词义及词性。

(3)根据词类活用的判别原则,明确被分析词是否为词类活用。

5有争议的词类活用现象

语法论文与专著中出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子:

5.1 晋军函陵,秦军南。(《左传•僖公三十年》)

5.2 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5.3 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勾践灭吴》)

5.4 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苏轼《前赤壁赋》)

其中“军,军队驻扎;馆,住馆;衣,穿上衣服;歌,歌唱”都是动词。很多人把它们归入词类活用,认为它们活用前的本用义分别是名词:“军队,旅馆,衣服,歌”。假设它们属于词类活用现象,那么,它们一定要符合词类活用的判别原则。根据原则1可推知“被多数人所熟知的名词义是它们的常用义,句中的动词义是非常用义”。这句话的前半句无可厚非,以上各词的名词义在先秦古籍文献中的用例甚多,使用频率高,应是常用义;但是,从共时的观点来看,动词义在先秦典籍中也不乏其类。比如军的“军队驻扎”这一动词义,在《左传》中的用例就不少,使用频率也不低,不能认为动词用法不常用;而“衣”的动词义在古籍中更是常见,在《勾践灭吴》一文中就出现很多“衣”做动词的例子。

所以,“句中的动词义是非常用义”这个推断是不准确的,因此,假设是不成立的,诸例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实际上,动词义和名词义在同时代都是常用义,最好把它们看作是兼类词,这样更接近语言事实本身。

6结语

本文只是就词类活用这一古汉语中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以及有争议的相关问题,从语法,语义,语用平面作了一点思考,为词类活用的进一步研究打开了思路。

参考文献

[1] 郭锡良.古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年6月.

[2] 廖振佑.古代汉语特殊语法[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3] 许仰民.古汉语语法新编 [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