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章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理事会章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理事会章程范文第1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现代化、科学化班组管理和建设的思路,建立健全以人为本、民主自治的班组管理体系,构建班组长总结、学习、交流的平台,特成立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班组管理协会。

第二条本协会是在公司党委、行政、工会领导下,由具有班组管理经验的班组长或热心班组工作积极分子、岗位操作能手、先进员工组成。是学习、研讨班组管理理论,总结、交流班组长工作经验的群众性团体。

第三条本协会宗旨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企业经济工作奋斗目标和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原创:以质量、安全管理、降本增效、创造节约型企业为核心;充分发挥班组长的聪明才智,开展争先创优、班组达标活动,争当班组“小企业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实现班组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促进企业班组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着力塑造高素质、专业化、爱岗敬业的班组长及员工队伍。

第二章任务

第四条本协会主要任务

⒈组织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国家的有关经济建设的法规、法令;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组织会员学习企业管理、班组管理的基础知识,推广、应用现代化管理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手段,以及国内外班组的先进管理经验。

⒉传达公司管理层会议精神;根据公司工作重点,布置班组工作指导意见;提出管理工作建议;引导组织班组争先创优、班组达标活动的开展。

⒊组织会员进行班组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汇报季度主题工作进展落实情况;提出工作目标;先进班组参观学习。

⒋组织各种类型的专题讨论会、成果发表会。邀请专家、行家讲学,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对班组长的培训,提高班组长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⒌开辟“同药信息”的“班组园地”专栏,加大交流、宣传,弘扬班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先进事迹、先进经验。

第三章会员的权力和义务

第五条各车间、部门工段长、班组长或热心班组工作积极分子、岗位操作能手、先进员工,都可以向所在车间、部门提出申请,自愿报名,经理事会批准,即可成为本会会员。

第六条会员的权力

⒈有权参加本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协会内有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

⒉对本会开展的各项工作,有权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⒊有权向协会申请,要求旨在提高班组管理水平的咨询服务。

⒋有优先参加有关培训及班组建设成果发表的权力。

第七条会员的义务

⒈模范遵守公司班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组管理条例”,遵守本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各项决议、决定。

⒉关心协会工作,原创: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⒊努力完成协会委托的各项任务。

⒋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

⒌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和上级安排的临时性任务;台帐建立齐全、记录认真;做好青年工人的“传、帮、带”工作。

⒍及时反映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推动班组建设。

第四章组织机构

第八条本协会的领导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由七名理事组成。

⒈理事会由有关方面推荐组成,理事会每届任期三年,可连任。

⒉理事会设理事长人,由工会主席兼任;副理事长人,负责协会的组织领导工作。

⒊理事会常务办公室设在公司总经办,

⒋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

()制定和修改协会章程,并组织实施。

()组织班组长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追踪落实情况。

()确定每季度活动主题、内容、活动地点。

第五章活动方式

第十条活动方式、地点、主题,经理事会提议安排,原则上每季度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

第六章附则

理事会章程范文第2篇

尽职尽责,再创佳绩

各位领导、会员、同志们: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选举我为***市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

***畜牧兽医学会成立于79年,是由我市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科普性、非营利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市级社会团体。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学会现有会员108人,是我市发展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可以说,我们学会的会员是我们***市畜牧事业发展的精英,是推动我市畜牧业发展的突出人才,是我市畜牧事业发展的骨干,为我市畜牧业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

几年来,我们全体会员,默默无闻、尽职尽责、勤奋工作、不计回报、不懈追求,在***市畜牧业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今天,我深受全体会员的信任,再次当选为市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尽职尽责,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严格按照学会章程,继续带领全体会员,促进我市畜牧兽医科技水平的提高,为我市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更大贡献,以回报全体会员的信任和持支。

在此,我诚恳地希望各位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遵守学会章程,积极参加学会活动,认真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各位会员,学会是我们畜牧兽医工作者的科技之家,平时我们要多联系多交流,多关心和支持我们学会的发展,积极参予和关心学会的工作,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体会员共同努力,我们畜牧兽医学会一定会光彩夺目。

理事会章程范文第3篇

一、具体做法

一是规范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全区 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会员xxx人,明确了红白理事会职责,制定出台了《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婚丧事宜规定、办事程序、彩礼限高标准、人情礼金、酒宴标准,形成了“有人管事、按章理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的工作机制。二是全面开展轮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对全区红白理事会会长进行了轮训,邀请红白理事会先进地区的专家来讲课传经送宝。截止到目前全区共开展区级培训4次,镇级培训40余次,所有红白理事会成员均得到培训,有效提高了会员的服务水平。三是完善制度规范化管理。近年来我区连续出台了规范性文件,推进了红白理事会制度建设。红白理事会依据相关规定加强对婚丧事宜提前介入、主动干预、积极引导、严格把关,大力推行文明、健康、简朴的婚丧习俗。

二、存在问题

一是没有地方理事。大部分村居红白理事会都是在村居委会办公,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二是缺少办公经费。村居红白理事会属于自治组织,没有相关配套经费,导致工作难以开展。三是配套设施跟不上。红白事宜的办事场所、桌椅板凳、音响设备等设施没有相关的配套,导致服务难以跟上,服务流于形式。

理事会章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机制创新

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但目前这种校企合作还只是浅层次的合作,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本文以我院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为例,探讨软件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

1.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1.1 建设目标。以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核心,建立健全政、企、行、校四方联动合作模式,推进政、企、行、校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带动软件技术专业群建设。重点建设软件学院,推动互联网应用专业稳步发展,完善章程,细化制度,强化管理,互利共赢。进一步巩固“企亦校、校益企、校企一家”的办学理念,坚持“互利共赢,企业优先”的校企深度融合原则;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实现“生产服务教学,教学推动生产”互利共赢的合作效果。

1.2 建设思路。建立校企合作协调管理体系,形成校企合作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明确校企政行责任体系,搭建“校中厂”、“厂中校”等校企合作载体,进而推广双学科带头人制、双班主任制、推行双导师制,加快“一师一企”和企业“教师工作站”制度化建设,并推行校企合作“项目经理制”,建立学生员工制度,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共育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2.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建设的内容

2.1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湖南商贸旅游职教集团“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位一体”的办学平台,在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参与下,依托软件、物联网等重点企业,与计算机行业协会、软件行业协会、物联网行业协会等联合组建“软件技术专业理事会”。设立理事会章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校联合、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新机制。目前,我系软件技术专业可以与湖南省爱瑞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根据“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对各自的职责与权利以协议文件的方式作了明确规定。如共同成立了软件学院,确立组织机构和人员,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互派师资、共同开展培训认证、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制定校企合作制度等。建立软件技术专业理事会运行机制和长效机制,制定工作议事制度和例会制度,理事会全体会议每年召开1-2次,全面部署规划理事会年度工作重点,对校企合作政策开展研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论证,对校企合作重大事项进行审议、指导、监督,对校企合作成果进行总结等。

2.2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根据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实施办法》,制定《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施细则》,《专业建设委员会章程》、《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条例》、《专业建设委员会议事制度》、《校企合作考核办法》、《校企人员互派挂职管理办法》等等,明确校企合作项目的建设原则、目标任务、合作条件、执行机构、效益评价等。根据学院相关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制定软件技术专业《校外生产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强化对学生实践教学的管理。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为推动校企双方人员的双兼互聘与合作交流,使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在校企之间做到“良性互动、两栖发展”,首先根据学院《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制定软件技术专业《兼职教师聘用分类管理办法》,将兼职教师分为客座教授、授课型兼职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三种类型,实施分类管理、分类培训和分类考核。其次制定软件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认定细则》、《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管理细则》、《教师科研成果转让管理细则》等实施办法,调动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技术研发的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建设,实现机制运行畅通,规范有序。

2.3 校企合作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绩效考评实施细则及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反馈机制,对校企合作各组织机构工作状态进行动态考核评价,分析总结,改进提高;建立校企专家互访机制,鼓励企业把产品研发部门办在教学楼,鼓励企业专家来校开展科研合作,鼓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攻关,鼓励院校间教师合作交流,共同开展教学研究项目;建立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双兼互聘机制,每年选派1-2名专任教师脱产企业实践,设置兼职教师岗位,企业技术人员讲授专业核心课课时比例不低于40%;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教师企业实践经历和技术服务效果作为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设立校企合作专项奖励基金,对于在校企合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和企业员工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2.4 探索实施校企合作新模式。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机制,引入企业冠名的软件学院或物联网学院,开设企业冠名班,实施专业共建、责任共担机制;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学校整体授课计划的情况下,对部分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实施课程置换,用企业实习实践的成绩代替在校上课课程的成绩和学分,实现学岗直通。制定《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置换实施办法》,实施负责人制度,全程监督和考核置换实施过程。

3. 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建设的保障措施。在组织机构保障方面,成立以学科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为项目组长、系部主管专业建设的正副主任指导与监督、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项目小组,指派专人负责与企业联络与对接,落实校企双方的责任,确保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中的各项建设内容的质量和速度落到实处。在制度建设方面,由系部牵头,专业教研室为主导,制定一套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项目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奖罚制度,从制度上对这项工作的顺利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在经费保障方面,由系部向学院争取专项经费,建立有关奖惩激励机制,建立项目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项目进行考评,以确保项目如期保质完成。

4. 结语。相比德国,我国的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普遍不高,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与制度,从源头上保证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实习环节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互利互惠。

参考文献:

理事会章程范文第5篇

根据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章程》的相关规定,基金会理事会人数最多不能超过25人。为了使更多关注纺织科技教育事业的热心人士参与基金会重大事项的研究,方便基金会及时充分地听取捐资单位及各界人士的意见,准确履行基金会宗旨,经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大会研究,决定组建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主席团,赋予主席团成员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本届主席团共选出36位主席团成员,其中第一主席由王天凯担任,陈树津任常务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纺织之光基金会领导为36位主席团成员颁发了证书。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主席团章程》。

大会同时还举行了捐赠签约仪式。杭州杭派女装商会、中国化纤总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和技术进出口有限公司、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5 家单位分别与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他们分别向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300万元、3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和100万元,总计1 200万元。

理事会章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年金 方案 对策

随着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压力越来越重,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其扮演的角色也将越来越大。建立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既有利于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又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企业年金划。

一、年金计划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但由于企业之间的性质和规模不同,在年金计划建立和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也不尽相同,下面就我们企业在年金计划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介绍如下:

一是在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前企业一直实行的是补充养老制度,原有的补充养老保险一直由企业单方面缴纳,面对庞大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企业的负担一直较为沉重。如何实现与企业原有的补充养老平稳衔接是我们设计企业年金方案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二是由于企业的组织规模和人员规模比较庞大,且下属的各子公司组织机构比较复杂,薪酬福利制度也形式多样,如何确定企业年金的缴费标准,使之与目前的组织、人员现状相适应,并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激励作用,调动起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避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三是围绕选择哪种企业年金管理模式,才能更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保障年金计划能够迅速组织实施。

二、围绕重点,深入分析、攻克难关

围绕上述几个难点及建立年金计划所需的必要条件,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测算,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析;近几年企业人工成本水平和人工成本投入产出变化情况;参加基本养老统筹及统筹外项目情况;企业职工薪酬福利制度现状以及近几年企业工资总额、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水平、全部职工人均工资水平对比等分析,并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测算,使得我们对企业自身在企业效益、完成考核目标、人工成本指标控制等方面有了全面的掌握和认识,为各种难题的解决需找到了突破口和对策。

一是要兼顾历史,保证新老制度平稳衔接。在拟定企业年金计划方案时,为了兼顾出资人、企业和职工三方面的利益,并妥善处理好各群体的利益关系,保持政策平稳衔接,我们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建立企业年金前的离退休人员继续执行企业原有的补充养老保险办法,建立企业年金后退休人员不再执行原有的补充养老办法。为保持新老制度和待遇水平的平稳衔接,对在职职工,按建立企业年金前的工作年限进行一次性补偿,以加速个人账户的积累。按照原有补充养老保险政策、平均投资收益率和平均寿命来计算企业年金补偿额,一次性注入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

二是统筹规划,确定合理的缴费标准。在资金筹集和缴费方面,综合各方面因素,按照企业承受能力和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测算分析,最终确定企业年金缴费按照单位工资总额的4%进行缴费。计划参加人个人月缴费金额与企业为计划参加人个人账户月缴费额度相同,并以岗位职级为基础,综合考虑岗位、贡献等因素,适当拉开差距,形成企业年金与岗位责任、贡献和企业效益密切挂钩。积极发挥企业年金的保障功能和激励功能。同时,企业年金缴费标准随着企业效益状况和人工成本承受能力适时调整,当企业效益状况较好,人工成本承受能力较强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调整提高缴费标准。当企业整体效益状况不佳,人工成本承受能力较弱时,下调缴费标准,直至停止缴费。

三是探索适合自身的企业年金管理模式。为更好的组织开展年金计划,我们在实施初期选择了理事会受托模式,成立了企业年金理事会,作为受托人。并制定了企业年金理事会章程,明确了理事会成员的各自责任和义务。客观地讲,理事会受托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计划实施初期的工作开展较为顺畅,在审核数据、材料时能及时发现问题,降低了错误发生的概率,保障了企业年金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理事会受托模式的费用较低,人工成本和办公费用完全由企业承担,职工的年金收益不会受到影响。但从实际情况看,理事会受托模式的缺陷也逐渐显露。一是理事会不仅是个权力机构,它还是一个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理事会成员是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共同受托人,理事个人承担对外法律责任。而理事个人的赔偿能力是有限的,但出现过错的可能性却很难避免。二是理事会受托模式监管缺位,企业年金理事会依附于企业年金计划和企业授权而存在,理事会不可能脱离企业决策层的控制和制约,而保持其独立性,因而也无法有效地隔离来自企业内部的“制度风险”和“道德风险”对年金基金造成的威胁。三是理事会成员由企业人员兼任,往往“既不专业,也不专一”,难以保证企业年金理事会具备足够的企业年金计划操作能力,受托职责很难到位。《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第11号令出台以后,国家明确规范了企业年金理事会的组建和运营要求,强化了对企业年金理事会的管理,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实施企业年金计划,保障职工权益不受影响,我们在企业年金计划运行平稳之后果断选择了由理事会受托向法人受托模式转换。

四是强化基础管理,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由于企业年金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来说,如何保证职工信息的准确,日常操作更加便利,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其他企业的经验,及各专业管理机构的意见。为此,我们针对企业多层次组织机构,自主开发了四级管理应用、功能强大的《企业年金委托人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与账户管理人信息系统的数据衔接,保证了计划参加人信息与账户的快速、准确匹配,同时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管理水平。

理事会章程范文第7篇

一、中国气象局科技体制改革进展基本情况

中国气象局所属科研机构36个,为1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8个专业气象研究所(城市、干旱、沙漠、高原、台风、暴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和27个省(市)气象科学研究所,人员编制总数为3037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8个专业气象研究所按非营利机构管理,占机构总数的25%,核定非营利机构人员编制650人,占原编制总数的21.4%;27个省(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分别划归各省(市)气象局,转为气象事业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占机构总数的75%,在职职工1300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56.1%。

根据国家科技体改革的精神,主要采取了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步实施的方针。****年4月,科技部对中国气象科学院、兰州干旱研究所作为科技改革试点单位开始探索改革的方法措施。****年12月,召开科研体制改革工作交流会,结合各省气象部门机构改革。

在《关于对水利部等四部门所属98个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国科发政字〔****〕428号)的批复意见后,****年12月17~18日,中国气象局召开了科研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对科研体制的改革作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动员。

成立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理事会及8个专业气象研究所综合理事会,各专业气象研究所及各省(市)气象所又分别成立了分理事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理事会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局长任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任第一副主任,中国气象局科教司司长任第二副主任,院属各研究所所长、部分专家担任委员;8所综合理事会由各专业气象研究所负责人、部分专家担任委员;各省(市)气象所分理事会由所在省(市)气象局局长任主任,各所所长任副主任。

由于目前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气象局所成立的理事会并不是真正的理事会,仅定位在最大事宜的审议和协调的位置上,尚未处在“决策”的位置上。目前仅处于一个过渡阶段,还有一段路要走。

中国气象局始终处在科研体制改革的领导、指导的位置上,对科研单位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大的方案、政策由局批准。表现在(1)院所的定位、目标,局党组进行多次的研究确定。对布局是否合理、有无遗留、专业的特色、创新等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如四川成都所,其定位明显地留有四川的色彩,在定位目标时,把青藏高原气象内容补充进去,增设分所。专业主要放在应用基础及开发上。(2)机制上,气科院院长国内外招聘,已引起重大影响,目前对8所又在公开全国招聘。实行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中国气科院实验室的作用。在科技人员的岗位绩效工资给予支持。(3)在改革的前期,基本上已经将要分流的人员大部安排在生产业务、事业中去了。目前仅有少量的科技人员,作为辅助人员,由项目支持。(4)在创新上增加投入,支持中国气科院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气象数值预报创新中心。

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中国气象科学院是行业内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构。1956年成立气象局科学研究所,1978年改所为院,1991年正式定名中国气象科学院。下辖11个研究所(9所2室),9个职能管理、后勤处室。本次改革考虑气象科学院设置研究系列、支持系列和行政管理机构。原有部门将调整为7个研究所(室),5个科研支撑及行政管理部门。具体一些做法为:

1、机制转变,实施分类改革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社会公益类的研究大院,该院以国家减灾、防灾急需解决的高新科学技术问题为主要研

究目标,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应为事业单位,按非营利机构运行和管理,其中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也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科研机构分离。

(1)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地球环境和全球变化研究中心、

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人工影响大气研究中心和数值预报创新基地按

基础研究类的研究机构的改革思路进行改革。

(2)农业气象和遥感应用研究中心和气象科技信息中心组成科研、业务和服务三位一体的社会公益类研究中心,该两中心仍定位事业单位,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但在中心内部既要解决好科研和业务的紧密结合,建立科研向业务转化的有效机制,同时又要抓好业务服务。

(3)大气探测技术研究中心的大气探测技术研究开发部分主要

从事应用型技术开发工作,逐步实行企业化转制。

首先以地面遥测自动站研究开发组为基础组建探测自动化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公司,实现企业化管理,采用市场运作机制。

在探测中心转企之际,国家气象计量站从探测中心分离,按非营利机构管理和运行,并确保其履行国家法定气象计量检定机构应具有的执法职能,同时把部分富余人员分流到上述企业积极参与探测公司的组建。国家气象计量站逐步组建为一班人马二块牌子,对国内为国家气象计量站,对国际为亚洲仪器中心,为独立法人单位。

2、用人机制改革

竞争上岗、人员分流。固定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240人,其中固定研究人员216人,管理人员岗位24人。经竞争上岗,首聘了科研人员173人,占编制80%;管理人员招聘24人、5名编外临时聘用人员。人员分流150人,其中退休或提前退休15人,后勤服务65人,课题辅助人员60人,人才交流站15人、

(1)全面执行岗位聘任制和课题负责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

劣汰、吸引人才、开放流动的原则,并实行末位淘汰制。

(2)院内研究人员分两类:2/3为院固定研究人员,l/3为流动研究人员。流动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课题组聘用人员、客座研究人员。

(3)建立院人才交流站,对未聘人员通过人才交流站实行岗位培训和人员分流,对未聘人员由人才交流站按有关办法管理。

3、分配和激励机制改革

(1)对招聘上岗的固定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收入由三部分组

成,即国家工资、绩效津贴和岗位津贴。

(2)将按优势发展学科和创新领域的需要和科研机构的设置情况设置不同级别的固定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在竞争上岗的前提下,按岗位高低发放相应的岗位津贴。固定研究人员的津贴标准大体是:

研究员分两个档次,即3000元/月和2500元/月;

副研究员分两个档次,即****元/月和1500元/月;

助理研究员分两个档次,即1200元/月和800元/月。

管理人员的津贴标准靠级处理,即处级靠副研,科级和一般管理

人员靠助理研究员的发放标准。

院长和副院长的岗位津贴由理事会建议并报送中国气象局党组审批。

(3)对业务人员和课题组辅助人员(院外受聘人员除外)的工

资也有三部分组成,即国家工资、岗位津贴和绩效津贴,其标准另行

制定。岗位津贴由有偿服务创收经费、院经费支持。

(4)后勤服务和院属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行制定待遇标准。

(5)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和对院有特殊贡献的群体和主要贡献

者予以重奖。标准另定。

4、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制度创新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保证,按照国家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思路,制定相关的实施办法,同时要加强对固定人员的考核和管理,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和管理办法。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固定研究人员和业务人员招聘实施办法

对招聘原则、岗位设置、招聘条件、招聘办法和招聘程序、上岗管理和聘期、合同管理、上岗人员待遇等进行规定。

(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管理人员招聘实施办法

同样考虑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聘用的招聘原则,对岗

位设置、招聘范围、招聘条件、招聘办法和程序,上岗管理和待遇制

定了明确的规定。

(3)制定“课题负责制”实施和管理办法

对课题负责人的职责、课题组具有的人事、课题管理和经费使用

的权利、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对课题完成后形成的研究成果、知识产

权及其与国家、院的关系按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给予明确规定。

(4)制定课题组和业务组招聘辅助人员的实施办法和有关规定

今后课题组和业务组根据课题研究或业务需要,有权聘用辅助研

究人员,该实施办法对招聘这类人员的要求、招聘办法、范围作出明

确的规定。这类人员的经费支出如原是本院人员,除国家基本工资外

全部由课题经费支出;如不是本院人员,其全部经费由课题组支出。

(5)制定人才交流站管理办法

(6)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绩效津贴分配办法

该办法完全体现出津贴高低和与本人的业绩挂钩;业绩主要表现为争取课题的能力、研究成果的应用、发表的研究文章、获得的国家奖励以及培养人才;管理人员的业绩主要通过“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来加以确定。

(7)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固定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津贴管理办法

该津贴主要向关键岗位倾斜;不同的岗位享受不同的岗位津贴标准。

(8)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果转换奖励办法

(9)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固定研究人员考核暂行办法

(1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管理人员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办法

4、制定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理事会章程”

明确理事会的职责和任务及理事会的组成

三、几点体会:

1、干部任免制度改革力度大:国内首次在海内外公开招聘正局级干部,引起人事部关注,考虑指定相关招聘国外人才在国内任职的政策制订。中国气象科学院原定在海内外公开招聘院长,由于人事管理政策上尚无先例,改在国内招聘。现已招聘原中国科学院大气研究所张人禾研究员为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目前又在全国公开招聘8个专业气象研究所所长。气象局迄今已有4位司局级、20多位处级干部在改革过程中调整下来从事科技工作,对于任职超过2届以上的干部保留待遇。

2、气象局领导对科研体制改革十分重视,大的方案、政策由局领导会议研究批准。

3、根据气象局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积极为科研结构的改革创造条件,特别在改革开始,就开始安排人员的分流,分流到部分气象局的下属事业单位中去,作为事业业务单位、科研的支承系列,减轻科研单位的压力。

4、加大局对改革和研究的配套资金,加强科研单位的能力建设,增强科研的实力。

5、科研机构的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各部门、部门所属的各单位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殊性。共性的地方是各部门科研机构必须进行专业调整,优化资源,保留精干人员继续从事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特殊性表现在气象局所属院所综合类科研机构少,如气象科学研究院整体作为非营利科研机构,转企部分较少,非营利编制外的人员作为科研的支撑以事业编制保留。而水利部所属的4个研究院均属综合类,非营利、中介、转企3部分都存在,分类改革的难度相对较大。

6、理事会在非营利部分的作用问题。气象局已经成立了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但将理事会定位为决策审议,与现行的行政决策并存,而非决策部门。作为过渡阶段,可以借鉴。

7、中国气象局8个专业研究所的离退休人员和辅助人员由地方气象局统一管理,解决了非营利部分的改革难点。其中的辅助人员转入专业研究部门,以存量事业费保留事业编制。建议水利部保留4个科研院的部分事业编制,以解决科研辅助人员和从事质量检测、标准化、计量认证人员的归属问题。离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及社保问题也请敦促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解决政策。

理事会章程范文第8篇

学校成立批复一《关于筹备成立中国林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院校分会的函》收悉。现批复如下:

为了便于开展林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根据民政部[20xx]38号文件、《中国林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章程》(以下简称中国林业政研会)和《中国林业政研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有关精神要求,经中国林业政研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同意成立中国林业政研会院校分会。

院校分会是中国林业政研会的分支机构,在中国林业政研会领导下,由全国林业院校[含部分农业院校林业学院(系)]自愿结成的从事群众性学术研究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推动全国林业院校学生以及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努力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院校分会必须遵守《中国林业政研会章程》和《中国林业政研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林业与教育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竭诚为会员和各林业院校服务,完成中国林业政研会交办的各项任务。

中国林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七日

学校成立批复二临川实验学校:

你校报来《关于申请设立临川实验学校的请示》及有关申报材料收悉。经我局组织人员进行资料审验、实地考察,并经20xx年第6次局长办公会研究,同意设立临川实验学校。临川实验学校属社会力量办学,法人代表为娄克印。校址设在抚州市临川区云山镇龚何村,办学规模为5000人。学校为民办全日制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学校。

民办临川实验学校设立后,必须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为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现提出如下要求:

1.收费项目和标准须经有关部门备案后公示执行,不得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2.每年按时参加财务审计和有关部门的年检。

3.招生简章和广告及其他重大事项均需事前报市教育局备案。

4.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5.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按照《临川实验学校章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确保师生安全。

学校接受临川区教育体育局监督和管理。

此复。

抚州市教育局

20xx年9月1日

学校成立批复三漳浦县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你公司申请创办漳浦育才学校的报告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省有关民办普通中学设置的有关规定,经审核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设立漳浦育才学校。学校地址设在漳浦县绥安镇城东南路。

二、学校为民办全日制普通中学,具有法人资格,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三、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林祺顺,校长XXX。

四、学校隶属漳浦县教育局管理,应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检查、监督。

五、学校具备颁发普通完全中学学历文凭资格。初中学制三年,高中学制三年。

六、学校应当执行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设相应课程。高中部必修课应当使用教育行政部门正式审定的教材。学校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建立并严格执行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招生范围、招生对象、招生计划应报漳浦县教育局核准下达。

七、学校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设置会计帐簿,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依法进行审计,公布审计结果并报市、县教育局备案。

八、学校各项收费要办理收费许可证,使用统一规定的收费票据。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向社会公示,并报市、县教育局备案。

九、学校变更名称、校址、层次、类别,更换法人代表、校长,申请分立、合并、终止办学等应报市教育局批准。

十、学校招生简章和广告应报漳浦县教育局备案后方可。

十一、学校成立后,应依照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希望你们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省有关规定办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为发展我市教育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