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穆旦诗八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穆旦;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主体意识;自我形象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在经历了浪漫主义、前期象征主义的洗礼后,开始逐渐向现代主义转型,一方面是对欧美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吸收与扬弃,另一方面是对新月派、创造社、象征派的反思与超越。其代表流派是“九叶派”(或称“中国新诗派”),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30—40年代先后到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讲授英美现代诗歌的两名新批评家理查兹(I·A·Richards,1893-1979)和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06—1984),{1}以及期间任教的诸多中国著名学者、诗人、翻译家,如叶公超、闻一多、朱自清、冯至、卞之琳、梁宗岱、李广田、赵萝蕤、吴宓等。正是得益于一批精通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外学者以及西南联大这个远离尘嚣的学术环境,一些视文学为生命的莘莘学子一方面亲身体验着战争年代的焦虑感和人类现代文明的异化感,另一方面执著于艺术的探索与崇高的历史使命,使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40年代奇迹般地茁壮发展,走向了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并驾齐驱的道路。其中最杰出的诗人是穆旦,通过分析其前期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主体意识、身份特征等,可以看出中国新诗如何从早期个性化、统一的浪漫自我转向了后期非个性化、分裂的现代自我。不过,与多数现代诗人较为固守某种思潮不同的是,穆旦力图在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个性与非个性、抒情性与知性这两种不同的文学思潮和写作范式中寻求某种结合点和平衡,把源自西方的各种文学资源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语境与自身个体的生命体验中,创造性地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质的新诗传统。
一、思潮的转型: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
1935年9月,穆旦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最初,和许多爱好诗歌的青年学子一样,他“首先接触的是英国浪漫派诗人”。{2}穆旦的同班同学王佐良回忆道:“从南方去的我,注意到这位瘦瘦的北方青年——其实他的祖籍是浙江海宁——在写诗,雪莱似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1}如写于1938年的诗作《我看》:“去吧,去吧,O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O,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许多浪漫诗人都喜欢使用“O”、“哦”、“啊”、“呵”、“噢”、“唉”之类的感叹词,初出茅庐的穆旦也不例外,模仿的是雪莱、拜伦式柔美、纤细的抒情风格,喜欢运用风、云、天空、鸟、树、花朵、青草等美丽、纯净的自然意象,抒发着对生命、流光、青春的无限慨叹。从这个“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郁者“我”的声音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敏感多愁、孤独忧郁而充满幻想的纯情形象。
第一次当代诗歌浪潮
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的《白话诗八首》,它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此后,中国当代诗歌经典涌现,大家辈出。这一时期诗歌流派层出不穷,主要有:尝试派、人生派、 创造社、湖畔诗人、新月派、象征诗派、现代派、七月派、九叶诗派等。
代表人物:、朱自清、郭沫若、汪静之、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艾青、穆旦等
20世纪50~60年代
特殊年代的诗歌发展
由于政治生活环境影响,当代诗歌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低潮,仅台湾地区取得了一定发展。这一时期诗歌流派有: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蓝星诗社等
代表人物:李、郭小川、纪弦、郑愁予、余光中等
20世纪70~80年代初
朦胧派
1978年12月,北岛、芒克等创办民刊《今天》,并推出了一批当时的优秀诗人的作品。因为1985年11月出版的《朦胧诗选》收集了这些诗人的作品,所以一般人将他们称为朦胧诗人。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芒克、顾城等
新现派
“新现实主义”诗派的主要创作原则是,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和对社会和自然忠诚的写作精神等。
代表人物: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等
20世纪80年代
整体主义
整体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存在与整体的联系和生成,只有包括人在内的整体才是具有确定意义的存在。
代表人物:石光华、宋渠、宋炜、杨远宏等
撒娇派
1985年2月,京不特和默默发起的“撒娇”诗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随后引起全国范围的讨论。
代表人物:京不特、默默、孟浪
莽汉主义
1984年初春,“莽汉”的诗歌流派由李亚伟等人创立。莽汉主义显示了一种非理性式的反文化姿态。
代表人物: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
他们诗群
1985年春,酝酿了一年的《他们》出版,成为第三代诗人崛起的重要标志。
代表人物:于坚、韩东、丁当、小海等
丑石诗群
大批诗人以创办于1985年5月的《丑石》民间诗歌刊物为阵地,形成了丑石诗群。
代表人物:谢宜兴、刘伟雄、叶玉琳、康城等
非非主义
非主义倡导“想入非非”的写作意境,其写作倾向是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
代表人物:周伦佑、杨黎、蓝马等
神性写作
在从事诗歌创作时,诗人将灵魂或者说绝对精神放在首位,内容是哲学和宗教统一于最高的诗艺--绝对宇宙精神
代表人物:海子、骆一禾、戈麦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987年,诗刊社举办“青春诗会”时提出 “知识分子写作”,由此中国新诗在90年代进入了新的发展。
代表人物: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家新、臧棣等
民间写作
在20世纪90年代里,“民间写作”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探索和创作实践,成为与“知识分子写作”相伴相克的对抗力量。
代表人物:伊沙、徐江、阿坚、中岛、余怒等
第三道路
第三道路强调诗人个体的位置和基本的责任感,写作方式与风格的多元化也在第三道路诗人的创作实践中日益呈现。
代表人物:谯达摩、莫非、树才、林童等
中间代
“中间代” 诗人自觉维护诗歌的独立写作与本真写作,反对“诗歌运动”与观念写作。
代表人物:安琪、赵丽华、马策、格式、森子等
21世纪至今
下半身诗派
2000年7月,沈浩波等发起创办《下半身》同人诗刊,引起诗界争议。
代表人物:沈浩波、尹丽川、李红旗等
荒诞主义
荒诞主义诗人认为,荒诞诗歌就是表现存在之荒诞的诗歌。
代表人物:祁国、飞沙、远村、牧野等
第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