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歌曲小树叶

歌曲小树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歌曲小树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歌曲小树叶范文第1篇

一、细读整体,读懂目标和重点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偏颇,对学生的学习就会出现误导。一些教师在备课中为创设情境,寻找素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忽视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与分析,抓不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懂得如何克服难点,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定位不准,即使你所创设的情境再吸引人,你的教学设计再巧妙,也难以达到教材编写者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因此,作为一名普通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不要浮躁,要沉到教材里去,要反反复复推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编者的意图,确立究竟让学生学到什么?一年级上册中的《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歌曲。它采用问答方式,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树叶比作孩子,充满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本课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一要注意让学生经历“对树叶飘零的不舍和盼望来年春天归来”的情感过程,切勿以教师过多的提示来代替学生对歌词的理解;二要注意让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正确理解歌词的含义;三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表现秋叶飘零,略带伤感的情绪,用稍短、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小树叶勇敢、乐观、期盼春天归来的情绪。在备课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演唱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在目标恰当、重点突出的前提下,才能有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精读插图,读懂意图与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地领会编者对主题图的编写意图,弃教材中体现教学内容主题的精美图片不用,致使主题教学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在《小树叶》的教学中,教师先播放《小树叶》歌曲伴奏音乐,在音乐的氛围中,教师以实物投影出示课本上美丽的秋景图,边配乐朗诵边根据诗歌内容做动作,让学生感受秋天意境的美。“秋风起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凉。一片片树叶慢慢地变黄,风儿一吹,他们纷纷从树枝上飘落下来。飘落到地上,小蚂蚁爬过来,把它当作小床;飘落到花丛中,花儿张开美丽的衣裙向它们微笑;飘落到草丛中,小蟋蟀正在那里忙着开最后一场音乐会呢,那美妙的歌声传得很远很远……小兔、小狗、还有其他小动物在“大树妈妈”身边游戏、玩耍,它们玩得好开心啊。大树妈妈看着这一切,却低下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小朋友们,你们有谁知道大树妈妈为什么不开心吗?”(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教师充分运用教材中洋溢着童话色彩的“秋叶飘落”主题图,由主题图创设美丽温馨的情境,引发亲切的师生谈话,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乐诗歌朗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大树妈妈的一声叹息引发学生对大树妈妈的情感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的活动引导学生大胆表现心中的情感。主题图的载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样的设计,既没有违背编者的意图,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悬念,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师必须正确地领会编者对主题图的编写意图,以教学目标为引领,让主题图的目标更明确、更清楚。

三、深读教材,读懂内涵与变化

《小树叶》这一课笔者有过两次公开教学。在自己学校上骨干教师研讨课的时候,当时我们市区的学生有一部分在幼儿园已经学过《小树叶》这首歌,所以,如何在这一课中让不会唱这首歌的学生学会,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再让已经会唱这首歌的学生通过现在的学习产生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是我设计教学的重点。所以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我利用了配乐朗诵、情境体验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教师范唱、听歌曲录音、朗读歌词、教唱歌曲等方法指导学生学唱歌曲,还采用了歌表演、师生领唱、伴唱、生生领唱、伴唱、小树叶说一句安慰大树妈妈的话、打扮树妈妈等活动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目的,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旨在通过这些表现性较强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及艺术表现水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情感,并使情感体验强化认知活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上,都充满愉悦。

歌曲小树叶范文第2篇

幼儿歌曲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真实地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把音乐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知识面,而且可以通过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性和表现力。在演唱《健康歌》时,我扮演老爷爷,通过各种夸张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这首歌。幼儿开心的表情都表现在了脸上,都想来跟着我动动跳跳。幼儿在体验之后都去找小伙伴一起表演,一个比一个夸张,个个脸上乐开了花。我深深感受到孩子们表演的渴望。通过对这首歌的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面,而且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合作能力。这样,应用多种手段有机的结合,互相渗透,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多方受益。

二、语言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条件

音乐和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把语言贯穿于音乐教学活动。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有目的地去引导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在幼儿听完一首歌后,教师应给予幼儿足够的鼓励来引导幼儿讲讲自己的感觉和对歌曲的理解。这样,不但给予了幼儿自由表达的时机,又满足了他们想说的愿望,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能力。教师还要正确处理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如在教授歌曲《小树叶》时,我先和幼儿玩一个游戏,让幼儿打扮成“小树叶”,我则扮成“秋风”,“秋风”一吹,扮演“树叶”的幼儿就到处飘呀飘,当风停止时,让他们讲一讲,小树叶离开树叶妈妈后可能会飘到哪里。教师还应将音乐和语言有机结合,努力做到把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如:欣赏小格桑的时候,当幼儿初步感受了音乐所描绘的学叔保卫祖国的志向后,让幼儿根据音乐进行自编故事,互相讲述,这就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幼儿可以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这使幼儿享受到了表现自我的乐趣,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三、音乐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

歌曲小树叶范文第3篇

尴尬一:

欣赏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摇篮曲》,伴随着摇篮曲的音乐,屏幕上出示画面:宁静的夜晚,满天闪烁的星星,弯弯的月儿挂在半空。教师让学生们闭起眼睛感受音乐并提问:这么优美的旋律会让你想起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也可以随着音乐轻轻地动一动。一听这话,孩子们立刻趁机胡乱地挥舞了起来,你碰我一下,我撞你一下,乱作一团。问题的回答也是随心所欲:一位老爷爷在打拳;满天的雪花在飞舞;听到了老虎磨牙的声音……最后教师无奈地公布答案:宁静的夜晚,年轻的妈妈坐在灯下轻轻地摇着摇篮哄小宝宝入睡。

尴尬二:

音乐教参里附有现成的教学设计,直接拿来主义,照搬照抄,根本未从本校学生实际的音乐素养出发,进行有个性化的备课。结果教唱歌曲《大树妈妈》时,高估了学生们的接受能力,重难点没有突出,歌中一连串的八分休止符以及一字多音最终都未能很好解决。学生们在一遍遍枯燥乏味的学唱中早已没了兴趣,而教师自己也是一脸懊恼与沮丧,最后只好草草收场。

尴尬三:

课堂中只图表面形式的热闹。在歌曲的拓展处,教师本意是让学生达到相互合作目的——分组歌表演。由于学生准备不充分,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整个这一环节,学生们群龙无首,“自主”至极。一发不可收拾的狂欢在教师的一再制止下才得以平息。

造成上述尴尬局面,问题究竟在哪里?是学生的学习常规。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新课程的介入让他们有了更多施展天性的机会。这样大好形势下,学生的学习常规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不,类似上述描述的尴尬场面还有很多。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追求的是“参与、互动、共鸣”的课堂,在此基础上,有效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势,打造新型课堂。

一、激发兴趣,让常规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最好动力。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对常规培养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学习常规,首先要让他们对音乐课感兴趣。在执教《小树叶》时,课的伊始,就利用自制的各种卡片导入新课,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师:孩子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师:你们认为秋天美吗?为什么?

师:是的!秋天是一个美丽而又收获的季节。但随着冬天的即将来临,天气渐渐转凉,一片片的小树叶开始离开了树妈妈(教师边描绘秋天边贴卡片),飘落到地上,小蚂蚁爬过来,把它当作小床;落到花丛中,仙子把它当小裙子;飘落到草丛中,小蚂蚱们忙着召开最后一场运动会,把小树叶当作运动会的入场券呢!

师:这些快乐都是谁带给小动物们的呀?

生:小树叶!

师: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今天老师就要与大家共同学习这首歌——小树叶(揭题)!

利用新颖的贴卡片方式给学生们展示了秋天的美景,导入了歌曲,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当发现孩子兴趣正浓时,我又安排了接口唱,创编动作等环节。当出现合不上音乐节拍现象时,我会以“看哪片小树叶飞得最合节拍”或“大树妈妈不喜欢这样的小树叶”等等话语来提醒学生该怎么做。久而久之,他们养成了听音乐做动作安静,跟准节拍等常规习惯。

二、创设情景,让常规变得“鲜活”起来

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更加有着好动、好玩、好模仿的特性,他们易犯错,但也能及时的改进缺点,笔者常在音乐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自主的融入这个情景里面,使自己成为活动的小主人,然后以小主人的态度去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在听赏管弦乐《龟兔赛跑》一课时,其中有龟兔赛跑的表演环节,我有意请调皮、好动的学生们来主持这场比赛,当主持人,做裁判,并一一把相应的材料、道具交给他们。起初他们会觉得力不从心,因为随之而来的状况让他们不知所措:观看的小动物们不守会场秩序;兔子与乌龟跑步犯规;裁判不公平;运动会场面混乱等等。这时我就让主持人回忆平时老师的做法,启发他们该怎么解决这些突发事件,最终顺利圆满完成了运动会的比赛。在这个过程中,常规问题学生们自己解决了,同时他们的管理、组织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三、活动互动,让常规无处不在

事实证明,任何能力的获得都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常规的养成也一样。教学时,我常通过讲故事、猜谜语、歌表演、看图片、搞合奏等活动,生动形象的穿插大量的常规要求,学生很快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

歌曲小树叶范文第4篇

首先,我们要明确幼儿园实施艺术教育的目的。它不是为了让幼儿把音乐或美术当做未来的职业,而是为了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会感受与欣赏周围环境、日常生活与艺术中的美,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去表现,并发展自己的禀赋与艺术创作才能,使其全面发展,成人后能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

围绕这个目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教师、家长善于观察发现每个孩子在艺术方面的所长,要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比如说有一次,我在校园里看见几个幼儿在玩泥沙,其中一个小女孩专注地在搓泥团,还把搓好的泥团在沙里滚一下,让泥团沾满小沙粒,再整齐的摆放在一个鞋盒盖里,嘴里还不时在说些什么。我问她在做什么,她有些抱怨地瞥了我一眼说:“爷爷,你连这个都没看出来,这是‘油炸麻团’,你看,这么多芝麻可香了,要不要尝一个!”看!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是多么丰富,材料的使用又是那样具有创意。虽时隔多年,但她那种欣赏自己杰作时的开心、天真的模样至今令我难忘。

我们对孩子们在游戏与艺术活动中表现出的这种创造精神是要给予积极的肯定,而不是训斥他们弄脏了衣物、搞乱了环境、不讲卫生等等。听说,有人在对幼儿用旧报纸等材料在短时间内设计并表演时装秀的活动评价时,用“丐帮打扮”等贬意词语,这大概有悖于幼儿教育评价的原则。

我认为孩子们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不论是绘画、手工、废旧材料制作或是表演舞蹈、演唱歌曲等等,成人不应该用对与错或好与坏去评价,只要孩子们认真尽力去做了,全身心的把感情投入其中了,那就是成功的,我们就应当给予赞赏与鼓励,因为,每个孩子的领会与表现角度不可能是一样的,他们也要张扬自己的个性,张扬个性才有可能迸发出新的创造力。

其次,是要认真审视艺术教育的内容。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价值的教材与教法应当引进与借鉴,但主线应根植于中华文化艺术这一深厚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学会从我国民间艺术中去汲取更多的营养,从民间艺术宝库中去选择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资源,积极进行再创作,变为园本教材,让我们的孩子在继承传统文化艺术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

艺术是离不开欣赏这一重要内容的。大多数艺术作品是有具体形象,是可视、可听、可触摸或可玩的,让孩子们欣赏它们,是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的。通过欣赏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具有感受美的能力,这其中先要教会幼儿会发现美。有人说,世界上不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为此,幼儿园的室内外装饰、活动区的布置、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等等均应为孩子创设一个美的环境,让孩子在环境的熏陶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其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他们身边美好的人、事、物,并教会幼儿去感悟艺术中的美。感悟非朝夕之功,是要有个渐进的积累过程,要长期坚持才能奏效,因此,从小班开始就应有艺术欣赏教育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扩展艺术领域中各门类、各层面的作品。要多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为孩子们与大师“直接对话”提供机会,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丰富积累其感情经验,进一步去激发其表现美与创造美的情趣。

当然,要能顺利地进行艺术欣赏教学,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与业务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如教师先要能“读懂”一些艺术作品,把握主题思想等,才能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去欣赏,去学习,否则会误人子弟。有一次我在批阅一所幼儿园送来的教师命题音乐活动设计――教唱新歌《小树叶》时(附歌词:1.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呀飘向那里?心里可害怕?2.小树叶沙沙沙,好象勇敢地说话: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有的教师将这么一首反映植物生长的一种自然现象,曲调轻快,抒情味较浓的由16小节4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幼儿歌曲分析为“小树叶在低声的哽咽”,“它是悲伤的”;有的要求幼儿在学唱要表现出“秋风吹来小树叶感到很孤独”,“小树叶心里非常害怕”的样子;有的在设问中提出“小树叶为什么害怕离开妈妈?”……十几份活动设计中只有一份分析是到位的。如果拿这些教案去施教,其导向后果不言自明了。

再次,是教学技能技巧问题。幼儿在进行艺术活动时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否则孩子自己也会感到不满足。但不能只搞纯技能技巧训练,就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能力与技法训练而言,偏重哪方面就与同孩子在成长中偏食一般,是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技能技法应是创造力的载体,技巧的训练过程也就是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二者的发展应是齐头并进的。

歌曲小树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教学;游戏;创造力

引言

音乐可以对幼儿的审美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开发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很有帮助。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与音乐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培养,故此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也不能例外。鉴于幼儿的年龄相对较小且性格不够健全,对其进行音乐教学时必须适当采取一些特殊的方式,通过肢体语言与情感的表达等方式来让幼儿获取音乐的真谛。音乐作为艺术是需要人们来鉴赏的,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幼儿学会基本的幼儿音乐知识与欣赏能力,这将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

一、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幼儿园音乐教学主要包括唱歌、韵律活动、乐器演奏和欣赏四个方面。传统教学模式过于简单和一体化,很少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当幼儿有了初步的音乐感受力时,语言也相应得到发展,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有发展空间的可进行创造性歌唱的歌曲,如《小鸡小鸡在哪里》、创编节奏动作的歌曲《拉拉勾》等,通过自由创作的动作形象和语言形象让幼儿自己去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在教师也可以结合幼儿的音乐水平适当穿插一些有附点、有节奏的歌曲,如《小蜻蜓》等,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再如,让幼儿表演舞蹈《苹果丰收》、律动《请你和我跳舞》等去感知和理解韵律所表现的感情和意义,而且幼儿在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过程中也利于培养他们的团结意识,从中收获快乐。

二、环节设计的有趣性

将游戏的快乐因素融入到音乐中,让幼儿在不知觉中学习音乐。如,学习音乐《猪八戒吃西瓜》时,通过教师引导配合音乐节奏来表现猪八戒吃瓜的各种夸张表情与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营造欢乐的气氛。再如,《小青蛙》就可以用歌声让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着小青蛙去找害虫。也可以建立小情景剧的形式展开教学,比如《小兔乖乖》,让小朋友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将童话故事中的角色特点表现出来,滑稽可笑的大灰狼、敦厚善良的大象、活泼好动的小松鼠、聪明善良的小红帽等,通过扮演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加深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又能提高幼儿的表达沟通能力。将游戏融入到音乐中,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都能在宽松的氛围下学习、成长。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创新音乐教学内容

古话说得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也就是说,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该从娃娃抓起。音乐使人聪明,音乐可以增强人的社交能力,音乐使人具有创造性。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内容不够宽广,即使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想拓展教学内容也会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也很难把改编的作品“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改变的歌曲录制出来,再配上相关的画面,能够有效拓宽音乐教学的资源。例如,时下比较流行的《小苹果》等。很多孩子对这些流行音乐,随意听听就能哼唱起来。教师就可以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将流行音乐的旋律变成幼儿版流行歌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来。比如,多留意观察幼儿,选择他们熟悉又喜欢的流行歌曲,待歌曲确定后,从网络中寻找相应的歌曲伴奏,将完整的流行歌曲伴奏导入到录音软件进行剪辑,删除没用的乐段,留下一段适合教学内容的旋律,对其反复创编,这样,一首新的歌曲就做好了,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听到新的乐曲,既感到熟悉,又觉得有新鲜感。他们也会沉浸在“自己的歌曲”中演唱,表现出极大的快乐与满足。幼儿在主动的创作、愉快的游戏中加上美妙的音乐中去唱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歌,体验和享受着音乐来给他们的快乐。

四、提高语言能力是开展音乐教育的保障

音乐和语言是紧密相连的,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其实也是一首儿歌;一首活泼、诙谐的音乐都在述说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音乐教学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语言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学的保障,一定将语言渗透到音乐教学中。比如,幼儿每听完一首歌曲后,教师要鼓励他们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说出来,为语言的发展提供机会,满足幼儿善于表现的心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也要处理好语言与音乐的关系,比如,学习歌曲《小树叶》时,可以组织语言活动,教师扮演秋风,幼儿就是一片一片的小树叶,秋风一吹,小树叶到处飘散。这时候,教师可问问幼儿们:“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会飘到哪里去呢?”孩子们也都兴趣盎然,畅所欲言。这个活动能让幼儿在学到歌曲的同时,去感受学习的乐趣,进而收获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音乐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部分,其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幼儿园中实施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幼儿的音乐发展以及全面发展都有较大的积极影响。让幼儿都能爱上音乐,在音乐中有所感悟,这是每一位音乐教师所追求的!在素质教育不短视深入发展的当下,教师更应该多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有思想和品位的教师,让每一个幼儿都拥有扎实的音乐基础。音乐对培养学生的智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幼儿在音乐的体验中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幼儿也会把童真表现在音乐里,让音乐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海静.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启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

歌曲小树叶范文第6篇

(一)扬音乐体验,忌机械认知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设计各种活动,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其中,通过各种活动来让孩子体验音乐元素。正如一位德国学者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丰富的教学手段之于音乐要素的掌握,犹如汤之于盐,只有融入到各种各样丰富的教学手段中去,才容易被学生喜欢、体验、理解、消化、吸收。

以音乐元素中的节奏为例,节奏最能吸引孩子,因为人的身体是最先对节奏做出自然反应的。然而,在很多日常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让孩子反复认识各种音符的名称、记忆音符的时值等,孩子们学得索然无味,苦不堪言。其实,我们忽视了音乐最本质的特点:它与我们身体的内在脉动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让孩子学习使用身体的律动来准确表现节奏,哪怕仅仅是简单的拍手、跺脚、拍肩等动作,也能让他们兴奋不已。简单的声势训练不仅可以让孩子体验音乐的节奏感,还可以逐步扩展到表现音乐的呼吸、乐句、结构、情感、情绪等,孩子的音乐感就在这种体态律动的音乐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在2012年江苏省学校音乐新体系培训班上,声势训练同样逗得老师们哈哈大笑,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兴趣盎然。

再以培养孩子的音准感为例。音准是唱好歌的基础,也是歌唱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问题,没有起码的音准,歌曲演唱难以达到艺术的审美高度。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孩子的音准问题束手无策,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训导斥责。其实,音乐具有动态性的结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柯尔文手势、划旋律线等多种方式将无形的音准变得有形。笔者曾参加过江苏民歌《姑苏风光》的教学交流。这首歌曲的旋律委婉动听,但是对于农村学校的孩子而言,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音乐训练,所以较难掌握歌曲的音准。授课教师没有采用机械模仿的方法教学,而是用旋律线将音乐的线条表现出来,给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让孩子们学唱歌曲的旋律,并用手势将旋律线表现出来,成功、轻松、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感是在审美愉悦的歌唱活动中逐渐建立的,它不是靠机械训练就能完成的。

(二)扬音乐审美,忌道德规训

音乐具有意味性的表现特征,意味的不确切性和多解性使得音乐散发出无尽的想象空间和诱人的艺术魅力。很多时候,对于歌曲情绪的理解,我们应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将音乐课变为讲大道理的思想品德课。

我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为江苏民歌《打麦号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热情洋溢,孩子们也演唱得不错。但是到歌曲教学结束的时候,教师千方百计地要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到“爱惜粮食”这条路上去。孩子答不出来,教师也着急,最后干脆自己说了,并要孩子们重复自己总结出来的歌曲意义。这样的音乐教学就违背了音乐教学的规律,这不是我们音乐教学的方式。其实,我们可以将孩子的价值观放到对劳动号子的热爱,对江苏民歌的热爱上来,这样更符合我们音乐的学科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专家莎拉·布鲁克教授在接受《中国音乐教育》杂志记者访谈时曾这样说:“以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为例,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一时难以理解,因为国外没有这一类目标。但重要的是,通过什么活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最终,我把乐曲旋律用小棋子变成了一座长城,然后通过活动创设,让孩子站在‘长城’上来学习节奏,最终让学生产生祖国多美丽的感受,通过行为艺术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①

由此可见,莎拉·布鲁克教授在音乐教学中是非常睿智的。她没有采用道德规训的方式,在歌曲学完之后,一定要孩子们说出这是一首爱国歌曲,表达了我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类的大道理。她的教学颇具“润物细无声”的味道。在审美教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让孩子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

(三)扬音乐创编,忌偏离本体

音乐具有创造性的质体,它也是最能激发孩子的创新欲望,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的。在音乐教学中,创新无处不在。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偏离了音乐学科的最初方向。

比如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看到很多的创编歌词,上一段唱的是小熊,下一段再换个小狗、小猫之类;上一段唱的是冬天,下一段再换个夏天唱唱……这样的创编注重的是歌词的文本,而不是音乐本身。我们看似让孩子们创编了新的内容,但是这样的创编意义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意义不是很大,音乐教学里的即兴创编更多应是跟音乐要素相关的内容。

又如,我们教学《树叶儿飘飘》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会让孩子来模仿树叶“沙沙”的声音,这时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师都会想到“沙沙 沙”这样的节奏,为什么小树叶发出的声音就一定是这样的节奏呢?比如,大风的时候和小风的时候,小树叶分别会怎样唱歌呢?音乐具有创造性的质体,它的萌发、生成、演绎及传播的全过程,音乐的内构寓意与外延效用,自始至终都充溢着一股新奇别致的创造性气息。②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良好的教学契机,让孩子来创编不同的节奏表现小树叶。音乐是最丰富多变的艺术,只有一种答案的创编只会僵化孩子的思维。

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为竖笛曲《送我一支玫瑰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打击乐,来让孩子体验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先请孩子们自己选择合适的乐器拍击一些新疆音乐元素的节奏,如切分节奏、弱拍起等等,然后请孩子们在长音的地方创编具有新疆特色的节奏。由于前面老师已经做了新疆节奏元素的铺垫,因此孩子们在长音之处创编新疆特色的节奏就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在孩子们演奏成熟之后,老师又请孩子们用刚才创编的节奏来给乐曲的开头设计一个引子,给乐曲的结束之处设计一个尾声,最后请所有的孩子来合作演奏,有的吹奏竖笛,有的演奏铃鼓,有的演奏三角铁等等,整个课堂充满了音乐创造的气息,其乐融融。在这个案例中,孩子们的即兴创编一直围绕新疆音乐的元素在进行。既没有给孩子们设立标准答案,也没有偏离音乐本学科,去创造音乐之外的东西。

综上所述,音乐课堂教学要在明确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着重音乐本体和审美体验,做到“三扬三忌”,用音乐的方式引领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

注 释:

歌曲小树叶范文第7篇

泽 婴

1 南方的建筑是我忽然怀念的小炉子

这是一位女子忽然怀念的小炉子

她双脚寒冷,不能将四个秘密守口如瓶。

是夜吧,小炉子

我的孤寂戴在自己头顶

通向被遗忘的祖母

拾起她纯粹的爱情

小炉子

一条鱼游泳火中

火要带走篱笆和双膝如木

2 睡了吗,圣米谢,你睡去后我独自过黑夜

上帝盯着老木匠的黑夜 没人唱起歌曲

没人理解他无奈的生平 我的老父亲

你别在这时展开我的面孔,四次烛光谁都不在其中

我是空气以外的一次诞生。除夕:我看见那天使变幻的桥梁

我的老父亲,这是我不理解自己的村庄:一九八三,充斥着呼唤。

3 我的故居隐蔽在这小小树叶里

远方正变成看不见的小小树叶

树叶背后是黑夜

黑夜接纳我的四位修女

我所爱慕的修女

泪水流入你口中化作语言

我正成为一扇门

复归着自己的慈悲。

4 手拿蜡烛我欲哭无泪

手拿蜡烛姓名会骤然失踪

是谁在召唤我 是谁令我回不去

四只蜡烛 四个季节

四十年隔阻回家的道路

母亲,我不敢领悟生日充满了含义

我不敢领悟的除夕 四只蜡烛 一朵花飘下去

我生日的夜呀,我小声呢喃只有自己听到。

母亲,你别在除夕把美丽放下,河流不可以结冰

天使们不要说话:一把旧雨伞令我格外想家。

阳光下,两个打羽毛球的少女

朵 孩

一个站在左边

另一个站在右边

中间

是一条白色的

粉笔画的线

左边那个少女

把羽毛球从左边

打到右边

右边那个少女

又把飞来的羽毛球

从右边

打到左边

这时候

左边那个少女

仰着身子

迅速地向后退着

举起羽毛球拍

使劲地

向飞来的羽毛球

打去

在她们二十米远的地方

我和小马

清楚地看到

左边那个少女

这时候打了一个空拍

棉花胡同

莫小邪

在棉花胡同

找不到一朵棉花

陈旧的色调染上青砖

不同于想象中的古色古香

轻伏在栏杆上

手指向远方――

风筝挂在天空

作为观赏者

目光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悄悄的棉花胡同

穿过了人们的亲密无间

又悄悄溜进故宫

躺在历史的书中

苹果树

山 叶

多花的苹果树,

在靠近姑妈家农场的那块

红土地边上

满园子都是扑鼻的

花香,我们不绕道行走

我们打算从里面

穿过去,或者站在

一棵树下说会话,

一起嬉笑,

摸摸彼此微凉的鼻尖。

上升的烟

木 桦

想起了家

是这样的,在两指之间

冒出了烟

我单身横穿铁路线

因为火车

我先向左看了看

又向右看了看

我感觉,一个杯子

落了下去

歌曲小树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艺术教育

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音乐存在与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那么在幼儿园里对幼儿音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对音乐教育的如认识。

一、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钥匙这是不容置疑的,从前苏联先于美国的卫星上天就证实了这一点,前苏联之所以在科技水平、经济水平均落后与美国的情况下却领先美国的航天事业是因为前苏联的科研人员个个爱好音乐、能歌善舞,他们有浓厚的音乐氛围。那音乐对于幼儿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1.音乐会有利的推动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

音乐是人的情感宣泄的方式,高兴时的手舞足蹈、放声歌唱,伤心时的心灰意冷、低低吟唱无一不是通过音乐来表现,合理的宣泄体定会有利于心理的健康。而幼儿天生就喜欢音乐,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产生愉悦的心情,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在音乐中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塑造一颗感受美的童心。

2.音乐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

一个人的情商和智商同样重要,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不容忽视。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在教育中产生的情感会让幼儿逐步的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音乐教育也是如此,一个音乐作品的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也许正是这种情令人陶醉。

幼儿在《我爱我的幼儿园》中认识幼儿园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体会到和伙伴一起玩耍的乐趣,从而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在《我的好妈妈》中,明白了妈妈的辛苦,知道要去疼爱妈妈、帮妈妈做事。在《老猫和小猫》中体会自己与老师像宝宝和妈妈的关系一样,培养幼儿对老师的信赖感和亲切感。真是这一点一滴的体会一点一滴的积累使幼儿的情感更加丰富,在感受作品的同时学会适时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是推动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1.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一项活动产生兴趣时,就愿意去试一试,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再一次音乐活动《娃娃睡觉、跳舞》中,我准备了许多布娃娃请幼儿来当爸爸妈妈,顿时幼儿便被角色吸引,边听音乐边和娃娃一起睡觉、跳舞。睡觉时轻轻的拍娃娃睡觉,跳舞时手舞足蹈很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幼儿能很快区分音乐的不同,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考虑怎样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因为有了兴趣、有了幼儿得参与才能成功的完成音乐教育的目标。

2.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当前的时展状况。目前大部分内容仍然有远离幼儿生活实际的倾向,因此内容的选择要仔细、认真,能符合幼儿的自然发展法则。

(1)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要选择有童趣童真的内容,如:《我爱我的小动物》符合幼儿喜爱小动物的年龄特征,并在歌曲中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增添了许多童趣。《小蚂蚁避雨》欢快轻松的曲调让幼儿很容易接受,在歌曲中学习了小蘑菇帮助小蚂蚁的事情,知道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小老鼠打电话》则有趣的讲述了小老鼠打错电话,把电话打给了猫咪被吓了一大跳的事情。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应选择一些有情节、有角色、能增强求知欲、创造欲的歌曲,音乐教材的趣味性表现在词曲的结合之中,因此需要教师在选择中多用心。

(2)内容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时展的特点,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一,适当的让幼儿了解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如:神州9号和嫦娥卫星的飞天,天宫一号的成功运行,可选择《小星星》让幼儿感受太空的奥妙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告诉幼儿我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普及,幼儿接触各种成人的音乐,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月亮之上》《两只蝴蝶》等歌曲幼儿唱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因此,我们也可有选择、有创造性的让幼儿重新学习他们所喜爱的歌曲。上学期教孩子们的《隐形的翅膀》,我用故事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受伤的运动员坚强、不退缩,努力上进的过程。而《两只蝴蝶》讲的是两个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非常喜欢和对方在一起做游戏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他们所唱的流行歌曲,并在其中体会到美好的东西。

3.音乐形式的创新和尝试

音乐形式的单一,只是弹着钢琴一句句的教唱一遍遍的示范,会让幼儿感到乏味。因此在活动中要不断的创新要大胆的尝试。

(1)要以情动人。教师首先要被内容所感染,同时用这种情去感染幼儿,带动幼儿。如:《小树叶》要表现出秋天小树叶被吹到地上,离开树妈妈的悲伤之情,同时体现小树叶坚强、勇敢离开妈妈后不害怕的精神。

(2)可以把歌曲画成图片、编成故事,提高歌曲的表现力。在《小蚂蚁避雨》中,我借互动分享的理念创设图片请幼儿讲述故事来理解歌词内容,达到快速记忆、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学习歌曲后,用拿走一张张图片的过程,让幼儿加深对歌曲的印象,这样能更加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的愿望。

4.音乐氛围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