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的资料

鲁迅的资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鲁迅的资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1篇

前些年遇到张家瑞的画集,看到他的木刻作品。凡是涉及鲁迅的,都显得很温和,从来都不是紧张的、黑暗感的。完全是另外的路子。2005年,他把手拓藏书票十六帧赠送给鲁迅博物馆,其中都是与鲁迅相关的作品。每一幅鲁迅的肖像都慈祥清丽,四周是朗然的光照。即便是肃杀的场景,依然流动着温润的爱意。一幅鲁迅在“五四”前后的头像很特别,借鉴了教育部时期的一张旧照。在认真还原着苦楚中的内心的同时,却又增加了宁静感。黑白的反差并不大,神态是安然的。作者眼里的鲁迅是大爱的普照,寂静里的沉思,不都是怨怼之情,而是含着对人世间无边的悲悯与爱意。画家从这个角度揣摩鲁迅,留下的是他自己的声音。我被作者的笔触打动了。那一刻才认识到,鲁迅的多意性,我们先前在艺术里表现的还是太少。

九十余年,我们与它久违了,关于那个时代的议论,却从未停止过,也难有齐一的结论。后人看前人,总是难以回到现场,夹杂着自己的背景经验是自然的。我有时候查阅那时候的资料,常有种难言之感,历史是后人的书写,总要遗漏些东西,比如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还有人文地图,都值得一阅,可以矫正我们思想里的教条。前几日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听友人讲史,眼睛一亮,许多材料都是新的。我们过去只信史家的话,没有亲自浏览旧史料,从西洋图书里的材料资料里,就能望到另一个晚清。战争并非都是锁国傲慢所致,帝国主义的策略在其中的作用,我们知道得很少。读史与读人其实是一个道理,我们理解前人时多换几个角度,结论就不一样了。

“五四”改写了中国命运。士大夫的那一套渐渐退出,革新者突然走到台前,新文化出现了,人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式表达。可是对其过程,我们向来知之甚少。它是如何出现的,思想的集散地是怎样形成的,都可细细研究。即以鲁迅为例,他的精神潜伏与喷吐,智慧的高妙与奇绝,不都像文学史家描述的那么枯燥。历史是趣味的存在,艺术家颇能体会一二。忧患的思想家,多是有柔情的游子,张家瑞刻画的鲁迅,对史学家不妨说是一个提示。就历史的讲述而言,我们可调试的空间,不独新旧之差,亦有深浅之别也。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2篇

时代变迁,给鲁迅研究观念带来了更新变化,在学术上,对多年以来,在鲁迅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作品,重新进行估价,对那些不太引人注目的作品,有待发现新的价值,已成为趋势。前几年,围绕着唐弢先生的《琐忆》一文进行的简单讨论①,就包含着鲁迅研究观念发生变化的信息。本文想就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唐弢的《琐忆》进行比较研究,以得出对一些问题的再认识。

《回忆鲁迅先生》和《琐忆》,堪称半个多世纪以来,回忆鲁迅散文中较为突出的作品。如果用比较的眼光来阅读,会发现两文有着完全不同的写作风格,在两位作家笔下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鲁迅形象。萧文是用女性的直觉能力去捕捉鲁迅的日常生活,描绘鲁迅的声容笑貌,文风质朴,读来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和作者一样出入鲁迅的家门,成为他家的常客朋友。唐文则是用一种理性的观念去“塑造”的鲁迅形象,文中记录了作者聆听到的鲁迅的七次谈话,内容丰满,读后却使人感到抽象隔膜,好象在用手触摸着一尊冰凉的雕像。萧红和唐弢都是在青年时代结识鲁迅,都是怀着对鲁迅先生的崇敬热爱之情来写回忆文章,而两文的精神内涵却表现得如此不同,原因何在呢?可以先从两文的基本内容上谈起。

点击查看全文

注:本文版权归本站所有,为黄金会员资料,只有黄金会员可以查看。

提示:您还没有登录 无法阅读全文 请先 登陆 注册 点击此处申请黄金会员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3篇

鲁迅先生临死前说:“忘记我。”这声音在巴金先生耳边回荡,我们怎么会忘记你呢?我们最最敬仰的鲁迅先生!我们的民族英雄!你为我们的民族付出了那么多!是您给了我们青少年及时的安慰,您为人民做了那么多,但是您有操心过自己吗?

您曾说:“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你的行动证明了您这句话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一句时时刻刻警示着自己,更是警示着人民的话!你平时对人民付出的心血,使我们永远难以忘怀!您用自己的善良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人,并且让我们人民有了自知之明,开始改进。

在仅仅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中华民族就从一个黑暗的社会进步到了世界强国之一!这里面的功劳是少不了您的!您走了,但您的精神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一直鼓舞着我们。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4篇

在饮食方面,鲁迅对于燕窝、银耳等高贵食品,除了参加宴会象征性地吃点外,自己从不买来吃。在他看来,这些看似高贵的食品并不如粗茶淡饭。绍兴乡土风俗,过新年时,做媳妇的都要做莲子羹,否则,亲邻便说某某人家的媳妇连莲子羹也不会做,是非常不体面的事。缘于他对这种带有封建色彩传统习俗的厌恶,所以,这种食品他一向不吃。如有时因事错过了正常用膳时间,他便简单吃碗蛋炒饭,或者买些大饼、油条果腹。这些食品,不仅他自己爱好,而且常买回来待客。鲁迅对于农家常吃的新鲜瓜果蔬菜尤为青睐,喜欢同常人一样把嫩黄瓜当水果吃。他不大赞成选用绍兴的腌菜、干菜以及鱼干等复制食品。他认为,腌制和晒制的食品,是我国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产物,然我国农村由于贫穷,现在还沿用这种落后且不利于健康的腌、晒方法贮藏食物,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来会改变的。不过,鲁迅先生对绍兴的臭豆腐干、臭百页等“臭”食品,却是情有独钟的。

在衣着方面,鲁迅先生朴素的可爱,一向钟爱布制长衫、布鞋或胶底跑鞋。衣服穿破了,总是能补的就补了再穿。甚至破旧的帽子略经缝补也照常戴,正如他诗中所云:“破帽遮颜过闹市”之句,由此可见,作为文坛巨匠的鲁迅先生,从自身作起,反对骄侈逸,提倡俭朴节约,令人钦佩的朴素风尚是多么值得人学习啊!有谁不愿意穿得体面些呢?但如果三餐不饱而衣服簇新,专讲究表面,鲁迅认为这是傻事。由于鲁迅先生衣着俭朴,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就曾多次受到奚落。他到医院去给朋友当翻译,医院的人当他是吃翻译饭的,都侧目而视。到印刷所去接洽排印,或到制版厂请制锌版,人家都把他当作跑街、伙计。到外国人住的公寓或大旅馆去拜访友人,电梯司机也把他当作仆役,不准他登乘,要他一步步行走上楼去。鲁迅先生对这些遭遇从不恼怒,常一笑置之,一仍故态,并常把这些事情作为谈笑资料。

在学生时代,鲁迅先生最得意的是骑马。他骑术不错,敢于同旗人子弟比赛(当时旗人子弟以善骑自豪,对汉人骑术是瞧不起的)。有一次在比赛中他受了旗人的捉弄,旗人把双腿搁在马颈上,策马奔驰过来,用马鞍、脚蹬来刮砸鲁迅的脚,鲁迅冷不防被其冲击,几乎跌下马来。但他却并不介怀,宽仁地说以后多加注意就是了。

有一次,鲁迅从南京乘轮船回绍兴家乡省亲。当时轮船上有一种恶习,在统舱里,有些人不是旅客,却先以一件破衣服或扁担、绳索占据了铺位,如有旅客需要这铺位,就得花一定的代价。面对这些恶劣情形,他以毫不理睬而坚决拒之,宁可坐在铺旁自己的铺盖上打盹,也决不买此铺位。船要开了,这些强横者只好拿着他们的东西悻悻离去,他便在空着的铺位上打开铺盖休息。这是他用“韧”的策略同丑恶的势力、社会现象作斗争的具体事例。

鲁迅每次出门,铺盖行李都由自己背;从不请脚夫代劳。行李总是自己亲自检点、整理,甚至捆铺盖的绳子,都是自己亲手准备、亲自包扎。连每次寄书籍给友人,也都是自己动手,包扎得整整齐齐,从不烦劳别人。他不像某些大人物,一出门就前呼后拥,什么事都要人侍候。他待人谦和,无分大小,从不骄,也不卑。对有权势的人和富人,从不趋炎附势,对穷人和村妇;小孩都平等相待。1932年,一・二八抗战后,鲁迅避难住在旅馆时,有一位叫老杨的茶房,把鲁迅当作教书先生,常来和他围炉谈天,还叫他家信,却不知晓他就是鲁迅。

鲁迅先生在家中总是日夜埋头书案,只有在旅途中,不执笔撰写什么,可得暂时休息。所以许广平(鲁迅夫人)常想,如能适时用旅游来调剂他的生活,那么对他的身心一定有益。可惜他生性不好动,其实就是愿意动,也无法冲破在上海生活时期,当局“密令通缉”所布置的罗网。所以直到鲁迅病重之时,也没能离沪休养。虽然他也曾想去外国,但结果连想去青岛都没有去成。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5篇

莫言的《蛙》获得“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颁奖词是:在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莫言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他的《蛙》以一个乡村医生别无选择的命运,折射着我们民族伟大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多端的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深切思考。书信、叙述和戏剧多文本的结构方式建构了宽阔的对话空间,从容自由,机智幽默,在平实中尽显生命的创痛和坚韧,心灵的隐忍和闪光,体现了作者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执着的创新精神。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颁奖词是:莫言是一个诗人,一个能撕下那些典型人物宣传广告而把一个单独生命体从无名的人群中提升起来的诗人。他能用讥笑和嘲讽来抨击历史及其弄虚作假,也鞭笞社会的不幸和政治的虚伪。他用嬉笑怒骂的笔调,不加掩饰地讲说声色犬马,揭示人类本质中最黑暗的种种侧面,好像有意无意,找到的图像却有强烈的象征力量。(《新华文摘》,2015年第14期)

显然,“茅奖”的评委会着眼于莫言讲述故事的方法以及修辞的技巧和风格。“诺奖”的评委会所强调的是莫言小说中的人性以及作品的社会价值功能。不同的视角表达了西方阅读莫言与我们的区别。莫言的获奖意味着,在文学领域,我们终于可以和西方强势国家平等地交流对话,作家和作品可以经受不同视角的解读,证明了作家的伟大与作品内涵的丰富。

对于同一作家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评论,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评论。长期以来,“标准”的鲁迅论述,总是强调他“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光明进来”。海外学者夏济安论鲁迅,着眼点却在黑暗,说表现了“死和美的恐怖”的无常与女吊“在鲁迅一生中都保持着魅力”。夏济安说鲁迅“透过浓厚的白粉胭脂的假面,窥视着生命的奥秘”,“他甚至可以被生活中存在的这种黑暗的威力所震魇,他同情那些脱离了他们的社会环境而处于孤独时刻的个人”。

1979年,李泽厚在《略论鲁迅的思想发展》那篇文章中,也说到鲁迅的孤独:“尽管个人主义的孤独感对鲁迅一生有强大的影响……但鲁迅一生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始终是广大人民。”但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李泽厚对鲁迅有新的诠释,他说,鲁迅之所以有独特的光辉和强大的吸引力,是因为他“一贯具有孤独和悲哀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这种孤独悲凉感由于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上感受中的孤独、悲凉纠缠融合在一起,才使他更具有了那强有力的深刻度和生命力”。这是从承认鲁迅的“孤独”到称赞他的“孤独”。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6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们先去了“鲁迅纪念馆”,在那里我们获得了很多鲁迅的资料,如: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哥哥周作人,弟弟周建人。鲁迅只是他的笔名。他一生被暗杀,因此他一生换了一百多次笔名,鲁迅在1906年毅然弃医从文,希望以文笔来治疗国人的精神。因为他在日俄战争时,有一次教室里放映纪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片,他看到中国人被日军杀害而同胞却麻木围观的情景,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便开始以笔带刀,希望治疗国人麻木精神的道路。这条路虽然曲折,单鲁迅从不畏惧。为人民奋斗,这精神是多么可贵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真是鲁迅真实的写真啊!我们走出了鲁迅纪念馆,表弟说去吼山,表妹说纪念馆,我说去百鸟乐园,最后我们去了百鸟乐园。

*“两个黄鹂鸣翠柳”*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7篇

我们先找了一些关于鲁迅的资料,然后就开始了。

我先帮姐姐把文件夹空出来,然后又找了一个漂亮的、有艺术的字体,好把题目显出来。

可是,当姐姐准备把该才找到的文件复制过去时,电脑却出了毛病,一下子,刚找到的文件不知了去向,气得姐姐直跺脚。

“呵呵,她的样子真好玩儿!”我心里想,幸灾乐祸得笑了出来。姐姐气得白了我一眼,好像不知道有什么可笑的,奇怪我在笑什么,或者是我为什么要笑。她这么一看我,我心里竟也不知道我在笑什么,为什么要笑……

“哈哈!哈哈!”姐姐的卧室里又传来一阵笑声。原来是刚才我俩笑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装饰幻灯片用的小泡泡拖到了鲁迅先生照片中嘴的前面。当时我不知道,还以为鲁迅在吹泡泡呢!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鲁迅小说;儿童形象

在鲁迅内心,总是包含着关于孩子的挣扎。他认为孩子应是纯真的,却又提出了孩子性恶的质疑。鲁迅笔下的孩子,主要有两类:一类纯真善良,包含着对未来美好的愿望,然而他们却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另一类则是从被吃变成了吃人的孩子,从他们身上可以听见对黑暗社会的强烈的指责与控诉。孩子原本是民族的希望,而却在成长中慢慢地被黑暗的环境所腐蚀。因此,鲁迅才会借狂人之口喊出“救救孩子”!

1 纯良而短暂的追忆

比起鲁迅最富战斗力的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同样收入在《呐喊》集子里的《兔与猫》《鸭的喜剧》这两部小说,就显得温情了许多。鲁迅以孩子的视角给予我们一个博大的感情世界,在这里,爱就是生命之爱,是“推己而及人(和万物),推人(和万物)而及己”的博爱,也是鲁迅所提倡的一种无私的“以幼者为本位”的爱。鲁迅在小说中开创性地运用了儿童视角,从儿童的角度进行叙述。《故乡》、《社戏》、《孔乙己》中,作者都精细安排了儿童叙事者。儿童视角包括回溯性的儿童视角和假定性的儿童视角。所谓回溯性的儿童视角是指成人作者依据童年回忆结构视角,作品内容主要来自于儿时的记忆、童年的记忆,其中的儿童形象即第一人称经验自我。[1]在小说《故乡》与《社戏》中鲁迅就以这样一个回忆童年的“我”为叙述者展开故事。在“我”的记忆里,闰土是一个自由野性的活泼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瓜地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我”记忆里的闰土是个善良、勇敢、无忧无虑,全然属于乡野自然的小少年。他的身上洋溢着一切新鲜自由的,真、善、美的东西。同样的品质也表现在《社戏》中的孩子身上。正是因为这群乡野间纯真、奔放、善解人意的孩子,才使鲁迅笔下出现了少有的欢乐生动的场景。也正是这些率真直爽的孩子,更对比出成人世界的复杂丑陋。儿童往往用他们最本真的眼光真实地看这世间,展露出对一切美好事物抱以热爱的天性。鲁迅的作品始终存在一种质疑的态度,往往表现出对文化、文明、人性的疑虑与担忧,而同时,他也试图借助一些正直的、善的形象给人们以启示与榜样。在双喜、少年闰土、阿顺这些儿童身上,鲁迅寄托了很多理想,善良、自由、无私、淳朴。同成人世界里的自私冷漠的种种“恶”相比,更显得这些“善”的珍贵和在险恶环境中的岌岌可危。

2 无声而悲恸的控诉

鲁迅作品的基本母题是“爱”、“死”、“反抗”,是对生命无辜毁灭的愤怒。尽管鲁迅在作品中以追忆过往的方式寄予希望,然而这样的希望最终却被黑暗所吞噬。他清晰又悲凉地看到现实的黑暗无爱。从这个角度来讲,宝儿、阿毛、顺姑,这些勤劳善良的孩子代表着人性的希望,而这个有希望的未来,却总逃不脱黑暗的追逐。一个个悲惨的结局就是黑暗世界对希望的一次次吞噬。钱理群在分析《兔与猫》时,借其中黑猫活生生地吞了两只兔子这一惊心动魄的一笔,提出了鲁迅式的“无辜的生命被吞噬”的主题。“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正是因为对生命的认真,才使读者在一段段的鲁迅式文字里,看见面对生命时的呐喊与反身于己,受到关于良知与人性的拷问。在儿童人物的塑造中,《孔乙己》同样运用了儿童视角,不同的是,这里的儿童视角属于假定的儿童视角。“儿童因为社会化程度浅,思想单纯,认知有限,还无力对成人世界做出理性的判断,呈现出一种不理解的特征。他们只是用他们的那一双天真无邪的眼客观地摄录下人世间的一幕幕悲喜剧。”《孔乙己》中,正是有了“我”这个形象,才能通过“我”的眼睛,真实地还原孔乙己和酒馆里冷漠残酷的社会人群,既是在场者又是旁观者。“我”因为样子太傻伺候不了长衫主顾,又不会在酒里掺水,只能做做温酒的活,可见小伙计身上有既不会阿谀奉承也不善于造假欺骗的品质。然而,身在这个人群中的“我”,一个本没有清晰的是非辨知能力的孩子,被推进社会的大染缸,在熏染的环境下,变成和那些随意拿孔乙己取乐嘲弄的人一样。在别人嘲弄孔乙己的时候,“我也可以附着笑,掌柜是绝不责备的。”面对孔乙己接二连三的提问,“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这段本意突出孔乙己迂腐书生的描写,从侧面刻画出了一个毫无同情心的冷漠的小伙计形象。鲁迅也正是借小伙计的变化,展现出他塑造这个人物的真实目的,即引起读者的自我反省――我怎样看待生活中他人的不幸?我是不是也像小伙计这样被看客所“同化”?[2]那样曾经纯真善良的儿童一个一个在变。小英雄变得麻木愚蠢,曾经让魏连殳牵挂到“眼睛都黑了一圈”的大良二良们,也渐渐在他一出去,“声音便寂然,而似乎都走了”。成人眼里的孩子,已经沾染上“奇怪”的习惯,弄丢了孩童的天真,全都剩下坏了。《狂人日记》中,那些孩子看见“我”竟也学得脸色铁青,他们当年分明都还未出生,“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狠狠地看着我。”魏连殳疑惑道:“想起来真觉得有些奇怪。我到你这里来,街上看见一个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芦叶指着我道:杀!他还不很能走路……”这些孩子从被吃的人变成了吃人的人。鲁迅并没有用咆哮式的语句,而只是以旁观者冷静的语调,用孩子的每一个攻击的动作,每一张麻木的表情,每一次“杀”的喊叫,发出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控诉!

3 微小却执着的希望

鲁迅的作品诚实地揭开了社会的面纱,暴露一切黑暗毁灭的品质。在发出被视为“五四”时代关注儿童命运的标志的“救救孩子”的同时,他也温情地提出“没有发,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看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倒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3]即使在坚定的批判中,他也不禁流露出对美好情感的怀念。很多评论认为《在酒楼上》中的阿顺,是一个“梦中的女孩”。她不漂亮却有精神,勤劳懂事热爱生活。即使是从颓散的吕纬甫口中回忆出来,也是个羞涩又生动的孩子。她不仅仅是全文中的一道温色,更是一种理想的寄托。“我想可能感动我们的东西,就是这样的对已经失去的东西的追踪与眷恋。……这就是他种浓浓的人情味,他对生命的眷恋之情。” [4]鲁迅先生自叙其创作动机时说:“说道‘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改良着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5]对于鲁迅笔下的人事,有人评论道,“……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偏是这些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事里含有一切的永久的悲哀。” [6]从鲁迅笔下这些平凡的儿童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爱―毁―抗”的主题,捕捉到黑暗的现实和这现实下微小的真善与执着的反抗。这也使得“救救孩子”更富有战斗意义!

注释:①这里的鲁迅小说指《呐喊》《彷徨》中的小说,历史演义小说《故事新编》不在本论文研讨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陈昕.论鲁迅作品中的儿童视角[J].丽水学院学报,27(6).

[2] 钱理群.“游戏国”里的看客[M].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43.

[3]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4] 钱理群.从《兔和猫》读起(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7.